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十五·痘疹精華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五·痘疹精華 (10)

1. 痘科綱領

形色者,乃氣血之標;氣血者,乃形色之本。訣曰:有盤有頂終須貴,有頂無盤卻不宜。觀此二語,則盤頂固俱屬痘家之緊要,而盤更重於頂也。盤者即根腳之義也,頂者即充足之象也。總而言之,痘瘡之始終,咸賴乎氣血,即根腳亦必藉氣血以乘載,充足亦必藉氣血以運行。

以形色較之,只可形平塌而色紅活,不可形尖圓而色晦滯,所謂只教有色無形,休教有形無色也。(《馮氏錦囊》)

痘者豆也,肖其形則生,不肖其形則死,形之不肖,元神竭矣。尖圓而突,周淨而鬆,形之有神者也。如麩(白色)、如痱(殼空)、如疥(無根窠)、如蠶種(小黑)、如蛇皮(一片)、如蚊跡(血散)、如蚤斑(散根)、如湯泡(皮肉先爛)、如火刺(血乾),形之無神者也。

形而無神,可冀生乎?至於色也,欲如春花之綴露(紅活光潤),不欲如秋草之經霜(黑暗干黃)。紅白兩分,明潤光活,色之有彩者也。如膩粉、如枯骨、如紅米飯、如豬肝色,色之無彩者也。形不有神,色不見彩,生意可知矣。嗚呼!神彩其生死之門戶歟?○凡形色大惡,氣不交,漿不成,似為死矣。

若精明爽朗,便食如故,而天庭有一、二悅目者,猶可發毒作臭痘而愈。何也?毒在外,不在內也。○見點色白不紅,未可便作虛治。若白而無神,唇舌淡潤,或吐或瀉者,真虛也。若白而起㿠色,唇舌乾紅者,非虛也。妄施溫補,三日後漸變深紫,其誤不淺。(《慈幼筏》)

痘瘡之發,身熱和緩,達於表者必輕;悶亂煩躁,彰於外者必重。色貴潤澤而嫌昏暗,貴光彩而嫌枯澀,貴淡紅而嫌紫滯,貴鮮潔而嫌嬌嫩。形貴圓淨而嫌瑣碎,貴高聳而嫌平塌。皮貴堅實而嫌虛薄。粒貴稀疏而嫌稠密。根窠貴收緊。痘分陰陽,見點活動,最忌浮腫,出要參差,血宜歸附。

耳後、頸項、心胸,少於他處為吉;眉稜、顴額,潤而不滯為佳。色之紅者,毒始出也;白者,毒未解也;黃者,毒將解也;灰白者,血衰而氣滯也;焦褐者,氣滯而血枯也;黑者,毒滯而血乾也。如紅變白,白變黃者,吉;紅變紫,紫變黑者,凶。(翁仲仁)

鋪紅者,一片如胭脂,如橘皮,此血熱太盛,無成功之理。潠紅者,如以紅水著紙,漸漸潠開。翟氏加白芍以收束其根窠,甚妙。圈紅者,根窠收緊,上吉之痘也。淡紅滋潤者吉。乾紅者,血熱也,紫則熱之甚也,夾斑者亦血熱也。血熱之藥,上部用紅花,下部用歸尾。乾紅則潤之,生地、當歸之屬;色紫熱甚,方用紫草、茜根,不可紛紛亂用。

○凡看色當視兒之皮膚。兒膚本嬌,顏色雖豔何礙?兒質蒼濁,雖乾紅不澤,亦自成膿。○嬌紅淡而無彩,如雨打桃花,謂之虛中夾毒,八、九日必然發癢,決難成功。○淡白者,血之虛。亦有全無血色者,只要點粒圓淨,白而不灰,參、耆、乳酒、熟附、歸、芎,亦可醞釀成膿。○色如白飯者,自是虛能受補。

白話文:

外觀的形態和顏色,是氣血的外在表現;氣血才是形態和顏色的根本。訣竅說:有盤底、有突起的痘痘最終會好轉,有突起卻沒有盤底的痘痘則不理想。從這兩句話可以看出,盤底和突起對於痘症來說都很重要,但盤底比突起更重要。盤底指的是根基,突起指的是氣血充足的表現。總而言之,痘瘡的始終都依賴於氣血,也就是說,根基的穩固要靠氣血來承載,充足的突起也要靠氣血的運行。

從形態和顏色來比較,只適合看到痘痘平坦塌陷但顏色紅潤有活力,不適合看到痘痘尖圓突起但顏色晦暗停滯。這就是所謂的「只要求有顏色但可以沒有突起,不要有突起但沒有顏色」。

痘,像豆子一樣。像豆子的形狀就會生長,不像豆子的形狀就會死亡。形狀不像豆子,代表元神已經衰竭了。痘痘尖圓突起,周圍乾淨且鬆弛,這樣的形狀是有精神的。如果像麥麩(白色)、像痱子(空殼)、像疥瘡(沒有根的窠臼)、像蠶種(小黑點)、像蛇皮(一片)、像蚊子叮咬的痕跡(血散開)、像跳蚤叮咬的痕跡(根部散開)、像燙傷的水泡(皮肉先爛)、像火燒的刺(血乾涸),這樣的形狀是沒有精神的。

形狀沒有精神,還能指望它好轉嗎?至於顏色,希望它像春天花朵上的露水一樣(紅潤光澤),不希望它像秋天的草經歷霜打一樣(黑暗乾黃)。紅白分明,明亮潤澤有光彩,這樣的顏色是有生氣的。如果像膩粉、像枯骨、像紅米飯、像豬肝色,這樣的顏色是沒有生氣的。形狀沒有精神,顏色沒有光彩,就可以知道情況不妙了!唉!精神和光彩,難道是生死攸關的關鍵嗎?如果形狀和顏色都很差,氣血不交融,漿液無法形成,就好像要死了。

如果精神清爽明朗,食慾正常,而且天庭(額頭)有一兩個看起來不錯的痘痘,可能還能發出毒素,變成臭痘而痊癒。為什麼呢?因為毒素在外面,不在裡面。看到痘點顏色白而不紅,不要輕易當作虛症來治療。如果白而無神,嘴唇和舌頭淡潤,或者有嘔吐或腹瀉的現象,那就是真的虛弱了。如果白而有突起,嘴唇和舌頭乾燥紅潤,那就不是虛弱。如果妄用溫補,三天後會逐漸變成深紫色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

痘瘡發作時,身體發熱緩和,在體表的會比較輕微;如果煩悶躁動,表現在外面的會比較嚴重。顏色以潤澤為佳,忌諱昏暗;以光彩為佳,忌諱枯澀;以淡紅為佳,忌諱紫滯;以鮮潔為佳,忌諱嬌嫩。形狀以圓潤乾淨為佳,忌諱瑣碎;以高聳為佳,忌諱平塌。皮膚以堅實為佳,忌諱虛薄。痘粒以稀疏為佳,忌諱稠密。根部以收緊為佳。痘有陰陽之分,出現痘點活潑靈動,最忌諱浮腫,發出時要參差不齊,血要歸附於痘。

耳後、頸項、心胸的痘痘比其他地方少是吉兆;眉稜、顴額的痘痘,潤澤而不停滯是好的。顏色紅色的,表示毒素剛開始發出;顏色白色的,表示毒素還沒有化解;顏色黃色的,表示毒素即將化解;顏色灰白的,表示血衰氣滯;顏色焦褐色的,表示氣滯血枯;顏色黑色的,表示毒滯血乾。如果從紅色變成白色,從白色變成黃色,是吉兆;如果從紅色變成紫色,從紫色變成黑色,是凶兆。

鋪紅,是指一大片像胭脂或橘皮一樣紅,這是血熱太盛,沒有成功痊癒的可能。潠紅,是指像用紅水沾在紙上一樣,慢慢暈開。翟氏用白芍來收斂痘痘的根基,這個方法非常好。圈紅,是指根部收緊,是上好的痘痘。淡紅滋潤的痘痘是吉兆。乾紅的痘痘是血熱,紫色的痘痘是熱邪很嚴重,夾雜斑點的痘痘也是血熱。治療血熱的藥物,上部用紅花,下部用當歸尾。如果是乾紅,就用滋潤的藥物,如生地、當歸等;如果顏色紫紅,熱邪嚴重,就用紫草、茜根,不可隨意亂用。

看痘的顏色,應該觀察孩子的皮膚。孩子的皮膚本來就嬌嫩,顏色豔麗也沒有妨礙。如果孩子的體質是蒼白渾濁,即使是乾紅不潤澤,也會自己化膿。嬌嫩的紅色淡而無光,像被雨打過的桃花,叫做虛中夾毒,八九天後必然會發癢,很難痊癒。淡白的痘痘,是血虛的表現。也有完全沒有血色的,只要痘點圓潤乾淨,白而不灰,用人參、黃耆、乳酒、熟附子、當歸、川芎等藥物,也可以促使它化膿。顏色像白米飯的痘痘,是虛症可以接受補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