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五·痘疹精華 (5)
卷十五·痘疹精華 (5)
1. 痘科綱領
○氣過熱則疱,血過熱則斑;氣不及,則頂陷不起,血不及則漿毒不附。(翁仲仁)
氣居親上之尊,則痘頂尖圓白潤;血安親下之分,則四圍色暈紅活。若通頂紅色,必不能漿,八、九日癢塌而死。此非血之過,由氣虧而失其尊,故血得妄行,而僭居其位耳。大補其氣,猶或可救;誤認血熱,以涼治之,斃矣。○夫包血成圓者,氣也。氣能拘血製毒,則痘暈必光明而紅活。
頂陷者氣之虛,塌陷者氣之離。暈枯者血之虛,根散者血之離。圓也暈也,氣血之所為也。而所以成圓成暈者,氣血不得專也。○氣血有常,但不能盈於常,而能虧於常。然亦有時而盈者,何也?毒壅於氣,火搏於血耳。斑者血有餘也,疱者氣獨盛也。(《慈幼筏》)
毒
痘毒在人身,無處不有,然其發也有次第。自骨髓而達於筋。腎主骨,血氣壯盛,毒盡送出於筋,則腎經毒解。自筋達於肌肉。肝主筋,氣血充足,毒盡送出於肌肉,則肝經毒解。自肌肉達於血脈。脾主肌肉,血氣充足,毒盡送出於血脈,則脾經毒解。自血脈達於皮毛。心主血,氣血充足,毒盡送出於皮毛,則心經毒解。
自皮毛達於瘡窠。肺主皮毛,氣血充足,毒盡送出於瘡窠,則肺經毒解。五臟毒解,血化為膿,毒從膿化,痂結黶落,而功成矣。若出於筋,而少留於骨髓,則壯熱、口乾、悶亂;出於肌肉,而少留於筋,則搐搦、牽掣、紫黑、潮熱;出於血脈,而少留於肌肉,則發癰腫於四肢;出於皮毛,而少留於血脈,則痘不圓肥;出於瘡窠,而少留於皮毛,則痂落遲,而多麻瘢。(翟益都)
痘毒與諸瘡毒不同。諸瘡毒未成形,可解散內消而愈,既成形,而未成膿,猶可逐散,不成膿而愈。痘毒發自先天,應期開落,不可內消,不能逐散,全仗氣血送毒歸痘。○痘毒蘊結於臟腑骨肉之間,與血氣渾成一塊,未曾破解,有感之後,漸漸分離,如胎之將產。此「解」字,乃分形解體也。
故痘出一分,毒解一分;痘出二分,毒解二分;痘盡出,則毒盡解。特在肌肉之間而未化耳,出不齊,脹不起,膿不化,痂不結,氣血弱也,速宜助之。助之者,恐膠結難解也。若曰未出,可解之不出;多出,可解之少出;將使胎之在腹者,可使之不產;將產,亦可使之不產乎!○痘不為害,惟毒為害。毒盡附於痘中不為害,惟不盡附於痘中則為害。
故無論隨所因而用何劑,必少加穿山甲末,透其竅而逐之,使毒歸於顆粒而後已。又必加白芍斂其血,而收其毒,使無一分滲漏旁溢,治法其庶幾乎!○痘未出前,升發微汗,使毒氣宣通,毒出外,而內自安也;既出後,調氣助血,使漿路充盈,漿始化,而毒無不盡也。○毒停肌肉則發腫,毒滯皮膚則作臭。
白話文:
痘科綱領
如果體內陽氣過盛,就會長出像水泡一樣的痘;如果體內血熱過盛,就會長出斑點狀的痘。陽氣不足,痘頂就會凹陷長不起來;血液不足,痘中的漿液毒素就無法附著。
陽氣如同君主一樣居於高位,如果陽氣充足,痘頂就會尖圓、白潤;血液如同臣子一樣安守本分,如果血液充足,痘周圍的紅暈就會鮮明活潑。如果痘頂通紅,一定無法化膿,到了第八、九天就會因潰爛而死亡。這不是血液的過錯,而是因為陽氣虧虛,失去了主導地位,導致血液妄動,僭越了本分。這時應該大補陽氣,或許還能救治;如果誤認為是血熱,用寒涼的藥物治療,就會喪命。凡是能包裹血液形成圓形的,都是陽氣的作用。陽氣能夠約束血液,控制毒素,痘周圍的紅暈就會光明而紅活。
痘頂凹陷,表示陽氣虛弱;痘頂塌陷,表示陽氣離散。痘周圍紅暈枯萎,表示血液虛弱;痘根部散亂,表示血液離散。痘的圓形和紅暈,都是陽氣和血液的作用。而之所以能形成圓形和紅暈,是因為陽氣和血液都不能獨自發揮作用。陽氣和血液的運行有常規,但它們的量可能會低於常規,也可能會高於常規。那為什麼有時候會高於常規呢?這是因為毒素積聚在陽氣中,火熱之邪侵擾了血液。出現斑點狀的痘,表示血液有餘;出現像水泡一樣的痘,表示陽氣過盛。
毒
痘毒在人體內無處不在,但它的發作是有次序的。首先從骨髓開始,然後到達筋。腎主管骨,如果血氣旺盛,就能將毒素全部排出到筋,這樣腎經的毒就解了。然後毒素從筋到達肌肉。肝主管筋,如果氣血充足,就能將毒素全部排出到肌肉,這樣肝經的毒就解了。然後毒素從肌肉到達血脈。脾主管肌肉,如果氣血充足,就能將毒素全部排出到血脈,這樣脾經的毒就解了。然後毒素從血脈到達皮膚毛髮。心主管血液,如果氣血充足,就能將毒素全部排出到皮膚毛髮,這樣心經的毒就解了。
然後毒素從皮膚毛髮到達痘瘡。肺主管皮膚毛髮,如果氣血充足,就能將毒素全部排出到痘瘡,這樣肺經的毒就解了。五臟的毒都解了,血液就會化為膿液,毒素從膿液排出,最後結痂脫落,這樣痘就痊癒了。如果毒素已經排出到筋,但還殘留在骨髓,就會出現高熱、口乾、煩悶不安;如果毒素已經排出到肌肉,但還殘留在筋,就會出現抽搐、牽拉、皮膚紫黑、潮熱;如果毒素已經排出到血脈,但還殘留在肌肉,就會在四肢長出癰腫;如果毒素已經排出到皮膚毛髮,但還殘留在血脈,痘的形狀就不會圓潤肥大;如果毒素已經排出到痘瘡,但還殘留在皮膚毛髮,結痂就會很慢,而且容易留下麻子。
痘毒與其他瘡毒不同。其他瘡毒在沒有成形之前,可以通過疏散內消的方式治癒,即使已經成形,但還沒有化膿,也可以通過驅逐疏散的方式使其不化膿而痊癒。而痘毒是從先天就有的,會在一定的時間發作,按時脫落,不能通過內消的方式治療,也不能驅散,完全要依靠氣血將毒素送回痘瘡。痘毒蘊結在臟腑骨肉之間,和氣血混成一團,沒有分解,在受到感應之後,會逐漸分離,就像胎兒即將分娩一樣。這裡的“解”字,指的是分離形體。
所以痘出來一分,毒就解了一分;痘出來二分,毒就解了二分;痘全部出來,毒就全部解了。毒素只是停留在肌肉之間,還沒有化膿,如果出不齊,或者痘脹不起來,或者膿液無法形成,或者無法結痂,都是因為氣血虛弱,應該立即幫助它。幫助它是為了防止毒素膠結難以分解。如果說痘沒有發出來,可以通過解毒的方法讓它不發出來;或者痘發的太多,可以通過解毒的方法讓它少發一些,這就好像說子宮裡的胎兒,可以讓它不出生;或者即將出生的胎兒,也可以讓它不出生一樣,是荒謬的。痘本身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毒素。毒素如果全部附著在痘瘡裡就沒有危害,只有毒素不能全部附著在痘瘡裡,才會產生危害。
因此,無論因為什麼原因使用什麼藥劑,都必須少加一些穿山甲末,來疏通孔竅,驅逐毒素,讓毒素全部集中到痘瘡裡才算完成。還必須加入白芍來收斂血液,控制毒素,使毒素不滲漏溢出,這樣治療方法才算完善!痘還沒發出來之前,要用藥使微微出汗,讓毒氣宣洩流通,毒素排出體外,身體自然就安穩了;痘出來之後,要調養氣血,使漿液通道充盈,這樣才能化膿,毒素才能全部排出。毒素停留在肌肉裡就會引起腫脹,毒素滯留在皮膚就會發出臭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