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·雜證匯參 (2)
卷十·雜證匯參 (2)
1. 飲
經義
歲土太過,飲發中滿食減。○土鬱之發,為飲發注下。○太陽司天,濕氣變物,水飲內蓄,中滿不食。○太陰在泉,民病飲積。○太陰之勝,飲發於中。○太陰所至,為積飲痞隔。○少陰司天,四之氣,民病飲發。○諸病水液,澄澈清冷,皆屬於寒。(《素問》)
哲言
問曰:夫飲有四,何謂也?師曰:有痰飲、有懸飲、有溢飲、有支飲。○問曰:四飲何以為異?師曰:其人素盛今瘦,水走腸間,瀝瀝有聲,謂之痰飲。○飲後,水流在脅下,咳唾引痛,謂之懸飲。○飲水流行,歸於四肢,當汗出而不汗出,身體疼痛,謂之溢飲。○咳逆倚息,短氣不得臥,其形如腫,謂之支飲。
白話文:
經義
歲土太過,飲發中滿食減。
意思是,當土氣過盛的時候,人體容易出現水飲停滯的現象,導致胃脘飽滿,食慾不振。
○土鬱之發,為飲發注下。
土氣鬱結,就會導致水飲向下流注,引發下焦的病變。
○太陽司天,濕氣變物,水飲內蓄,中滿不食。
當太陽主氣當令,濕氣盛行,就會使水飲停滯在體內,造成胃脘飽滿,食慾不振。
○太陰在泉,民病飲積。
太陰主氣當令,則水氣充沛,容易導致水飲停滯,引發積飲病症。
○太陰之勝,飲發於中。
太陰主氣過於旺盛,就會導致水飲停滯在中焦,造成胃脘脹滿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
○太陰所至,為積飲痞隔。
太陰主氣所及之處,容易導致水飲停滯,形成積飲,並造成痞塞膈肌,引起胸悶氣短等症狀。
○少陰司天,四之氣,民病飲發。
少陰主氣當令,且正值四氣交替之時,人體容易出現水飲停滯,引起相關病症。
○諸病水液,澄澈清冷,皆屬於寒。
凡是病症中出現的清澈冷涼的水液,都屬於寒性。
哲言
問曰:夫飲有四,何謂也?師曰:有痰飲、有懸飲、有溢飲、有支飲。
問: 水飲有四種,分別是什麼?
師: 四種水飲分別是痰飲、懸飲、溢飲和支飲。
○問曰:四飲何以為異?師曰:其人素盛今瘦,水走腸間,瀝瀝有聲,謂之痰飲。
問: 四種水飲有什麼區別?
師: 痰飲是指體質原本豐盛,現在卻消瘦,水飲停留在腸道內,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。
○飲後,水流在脅下,咳唾引痛,謂之懸飲。
飲水之後,水飲停留在脅肋部位,咳嗽或吐唾液時會引發疼痛,這種水飲叫做懸飲。
○飲水流行,歸於四肢,當汗出而不汗出,身體疼痛,謂之溢飲。
水飲流散到四肢,應該出汗卻出不了汗,而且身體疼痛,這種水飲叫做溢飲。
○咳逆倚息,短氣不得臥,其形如腫,謂之支飲。
咳嗽頻繁,呼吸困難,只能半臥著休息,身體像腫脹一樣,這種水飲叫做支飲。
○夫心下有留飲,其人背寒冷如掌大。○留飲者,脅下痛引缺盆,咳嗽則轉甚。○胸中有留飲,其人短氣而渴,四肢歷節痛。○膈上病痰,滿喘咳吐,發則寒熱,背痛腰疼,目泣自出,其人振振身瞤劇,必有伏飲。○夫病人飲水多,必暴喘滿,凡食少飲多,水停心下,甚者則悸,微者短氣。
○水在心,心下堅築,短氣,惡水不欲飲;水在肺,吐涎沫,欲飲水;水在脾,少氣身重;水在肝,脅下支滿,嚏而痛;水在腎,心下悸。(《金匱》)
按痰飲病者,痰為物化之病,而飲為物不化之病也。飲食入胃,胃中陽盛氣足,則俱為正氣正血,灌滋臟腑,敷通營衛矣,何有於痰飲?痰飲者,胃陽不足以腐消,脾氣不足以旋運,而痰飲成矣。痰即食物也,入胃而胃冷不足以消之,斯化為痰;飲即水也,入胃而脾濕不足以輸之,斯留為飲。二者雖常相附而居,而其實所因各異。
白話文:
如果胸口有積聚的寒濕,病人背部會冰冷,像手掌一樣。積聚的寒濕會導致脅肋疼痛,疼痛感會延伸到鎖骨,咳嗽時疼痛加劇。胸腔內有積聚的寒濕,病人會呼吸短促且口渴,四肢關節疼痛。如果痰滯在膈膜之上,病人會呼吸困難、咳嗽、咳出痰液,還會發熱、發冷、背痛、腰痛,眼睛會流淚,身體顫抖,抽搐,一定有寒濕積聚在體內。病人大量喝水,會突然呼吸困難,喘不過氣。總體來說,飲食少,喝水多,水停滯在心臟附近,嚴重者會心悸,輕者呼吸短促。
水積聚在心臟,心窩處會堅硬,呼吸短促,不想要喝水;水積聚在肺部,會吐出唾液,想要喝水;水積聚在脾臟,會氣短、身體沉重;水積聚在肝臟,脅肋會脹滿,打噴嚏時疼痛;水積聚在腎臟,心窩處會心悸。
痰飲病的病因,痰是由食物轉化而成的病,而飲是由水不消化而成的病。飲食進入胃部,胃中陽氣旺盛,氣血充盈,就會成為正氣和正血,滋養臟腑,通暢氣血,怎麼會有痰飲呢?痰飲是因胃陽不足,無法消化食物,脾氣不足,無法運化水濕,而形成的。痰就是食物,進入胃部,胃寒無法消化,就轉化為痰;飲就是水,進入胃部,脾濕無法運化,就停留變成飲。兩者雖然常在一起,但形成的原因卻不同。
皆應責之以脾胃虛寒,俾有用之飲食,成為害之痰飲。《內經》言飲而不及於痰,言痰自仲景始,已有痰病之說列於《傷寒論》中,復合痰飲而言之於《金匱》。細考其文,究以飲為主,而以痰為附論。可見痰即食物,雖為病而不必蕩除,但能腐化水穀,在痰不必專治而自減;飲為水邪,有留伏則最難驅逐,勢必分明辨證,在水必有專治而後安。此二病合論中,又宜存分晰之見,不容混其義焉。
(魏荔彤)
飲者,蓄水之名,自外而入;痰者,腸胃之液,自內而生。其初各別,其後同歸,故積飲不散,亦能變痰,是飲為痰之漸,痰為飲之化。若其外出,則飲形清稀,痰形稠濁,又不同也。(《證治匯補》)
白話文:
中醫認為,許多病症都源於脾胃虛寒,導致食物無法正常消化吸收,反而變成有害的痰飲。《內經》只談到飲,而沒有提及痰,直到仲景才在《傷寒論》中提出痰病的概念,後來《金匱》才將痰飲合併討論。仔細分析相關文獻,可知飲才是主要病因,痰只是附帶的病症。痰是由食物腐化而成,雖然是病,但並非必須完全清除,只要食物消化正常,痰自然會減少;但飲是由水邪積聚而成,容易滯留體內,難以去除,必須針對水邪進行治療才能痊癒。因此,在治療痰飲時,應區分飲和痰的不同,不能混為一談。
飲指的是體內積存的水分,來自外界的入侵;痰指的是腸胃分泌的液體,來自體內生成。一開始两者是不同的,但最終會互相轉化。積存的飲液無法排出,也能變成痰,所以飲是痰的形成原因,痰是飲的變化結果。如果它們排出體外,飲的形態清稀,痰的形態稠濁,又有所不同。
水氣上逆則嘔,停於膈間則痞,上干於頭則眩,凌心則悸。(汪訒庵)
痰飲總為一證,而因則有二:痰因於火,有熱無寒;飲因於濕,有熱有寒,即有溫泉無寒火之理也。○痰飲者,水走腸間,瀝瀝有聲;懸飲者,水流脅下,咳嗽引痛;溢飲者,水流行於四肢,汗不出而身重;支飲者,咳逆倚息短氣,其形如腫。一由胃而下流於腸,一由胃而旁流於脅,一由胃而外出於四肢,一由胃而上入於胸膈。
始先不覺,日積月累,水之精華,轉為混濁,於是遂成痰飲。必先團聚於呼吸大氣難到之處,故由腸而脅而四肢,至漸漬於胸膈,其勢愈逆矣。痰飲之患,未有不從胃而起者矣。○水所蓄聚之區,皆名留飲。留者,留而不去也。留飲去而不盡者,皆名伏飲。伏者,伏而不出也。
白話文:
水氣往上逆流就會嘔吐,停留在膈膜之間就會感到胸悶,往上衝到頭部就會頭暈,衝擊心臟就會心悸。痰飲其實都是同一種病症,但成因卻有兩種:痰是由於火氣造成的,表現為有熱無寒;飲是由於濕氣造成的,既有熱也有寒,就好像溫泉雖然熱卻沒有寒氣一樣。痰飲的症狀是水流經腸道,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;懸飲的症狀是水流到脅肋部位,咳嗽時會伴隨疼痛;溢飲的症状是水流到四肢,汗出不來,身體沉重;支飲的症状是咳嗽逆氣,呼吸短促,身體像腫脹一樣。這些症状都是因為水從胃部往下流到腸道,或者從胃部往旁邊流到脅肋部位,或者從胃部往外流到四肢,或者從胃部往上流到胸膈部位造成的。起初沒有什麼感覺,日積月累,水的精華轉變為混濁,於是就形成了痰飲。痰飲必定會先聚集在呼吸不到的地方,所以從腸道流到脅肋部位,再流到四肢,最後逐漸浸潤到胸膈部位,其勢越來越往上逆流。痰飲的病症,沒有不是從胃部開始的。水積聚的地方都叫做留飲,留飲就是指水停留在體內,無法排出。留飲無法完全排出,就叫做伏飲,伏飲就是指水潛藏在體內,無法排出。
(喻嘉言)
補編
病痰飲者,當以溫藥和之。○心下有痰飲,胸脅支滿,目眩,苓桂朮甘湯主之。○夫短氣有微飲,當從小便去之,苓桂朮甘湯主之,腎氣丸亦主之。○病者脈伏,其人慾自利,利反快,雖利,心下續堅滿,此為留飲欲去故也,甘遂半夏湯主之。○病懸飲者,十棗湯主之。○病溢飲者,當發其汗,大青龍湯主之,小青龍湯亦主之。
白話文:
患有痰饮的病人,应该用温热的药物调理。如果患者心下有痰饮,胸胁胀满,头晕眼花,可以用苓桂朮甘汤治疗。如果患者呼吸短促,伴随轻微的饮证,应该从排尿中将其去除,苓桂朮甘汤和肾气丸都能治疗。如果患者脉象沉伏,想要大便,却反而排泄得很快,即使排泄了,心下仍然坚硬满胀,这是留饮想要排出却未能完全排出的表现,可以用甘遂半夏汤治疗。如果患者患有悬饮,可以用十棗汤治疗。如果患者患有溢饮,应该让其出汗,可以用大青龙汤或小青龙汤治疗。
○膈間支飲,其人喘滿,心下痞堅,面色黧黑,其脈沉緊,得之數十日,醫吐下之不愈,木防己湯主之。虛者即愈,實者三日復發,復與不愈者,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。○心下有支飲,其人苦冒眩,澤瀉湯主之。○支飲胸滿者,厚朴大黃湯主之。○支飲不得息,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。
白話文:
如果胸口积聚了水饮,患者会出现喘不过气、心口闷胀、脸色发黑、脉象沉紧等症状,即使用吐泻法治疗数日也不见效,可以用木防己汤治疗。虚弱的患者很快就能痊愈,而体质强壮的患者可能三天后病情会复发,再次复发或治疗无效的患者,可以用去掉了石膏的木防己汤,并加入茯苓和芒硝来治疗。如果心口积聚了水饮,患者感到头晕目眩,可以用泽泻汤治疗。如果水饮导致胸部胀满,可以用厚朴大黄汤治疗。如果水饮导致呼吸困难,可以用葶藶大枣泻肺汤治疗。
○嘔家本渴,渴者為欲解,今反不渴,心下有支飲故也,小半夏湯主之。○腹滿,口舌乾燥,此腸間有水氣,己椒藶黃丸主之。○卒嘔吐,心下痞,膈間有水,眩悸者,半夏加茯苓湯主之。○假令瘦人臍下有悸,吐涎沫而顛眩,此水也,五苓散主之。○《外臺》茯苓飲治水,胸中有停痰宿水,自吐出水後,心胸間虛,氣滿不能食,消痰氣令能食。○咳逆倚息不得臥,小青龍湯主之。
白話文:
嘔吐的人原本應該感到口渴,想喝水,但現在反而不渴,這是因為心下有積水引起的,可用小半夏湯治療。肚子脹滿,口舌乾燥,這是腸道中有積水造成的,可用己椒藶黃丸治療。突然嘔吐,心下痞悶,膈間有積水,頭昏眼花心悸,可用半夏加茯苓湯治療。如果瘦人臍下有悸動,吐出涎沫並頭昏眼花,這是積水所致,可用五苓散治療。《外台秘要》中記載的茯苓飲能治療積水,對於胸中停滯的痰水,服用後能自行吐出水,但心胸間會感覺空虛,氣滿難以進食,需要消痰化氣才能恢復食慾。咳嗽逆氣,無法平躺,可用小青龍湯治療。
○先渴後嘔,為水停心下,此屬飲家,小半夏茯苓湯主之。(《金匱》)
按:「此為留飲欲去故也」句,當在「利反快」之下,必傳寫之訛。○按:「支飲胸滿」之「胸」字,當是「腹」字,若是「胸」字,無用承氣湯之理,當改之。○按「瘦人」之「瘦」字,當是「病」字。「顛眩」之「顛」字,當是「巔」字,巔者,頭也。文義始屬,當改之。(《醫宗金鑑》)
《金匱》云:病痰飲者,當以溫藥和之。按痰生於胃寒,飲生於脾濕。溫藥者,補胃陽,燥脾土,兼擅其長之劑也。言和之,則不專事溫補。即有行消之品,亦概其例義於溫藥之中,方謂之和之,而不可謂之補之、益之也。蓋痰飲之邪,因虛而成,而痰亦實物,必少有開導,總不出"溫藥和之"四字,其法盡矣。
白話文:
如果先感到口渴,之後又嘔吐,這是水停留在心下,屬於飲證,可以用小半夏茯苓湯來治療。《金匱要略》中關於「利反快」後面的「此為留飲欲去故也」一句,應該是抄寫錯誤,應該放在「利反快」之後。《醫宗金鑑》中提到「支飲胸滿」的「胸」字,應該是「腹」字,因為如果是「胸」字,就沒有用承氣湯的道理。《醫宗金鑑》中也提到「瘦人」的「瘦」字,應該是「病」字,「顛眩」的「顛」字,應該是「巔」字,巔指的是頭部,這樣文義才通順。
《金匱要略》提到治療痰飲的患者,應該用溫藥來調和。因為痰是由於胃寒引起的,飲是由於脾濕引起的。溫藥可以補益胃陽,燥濕脾土,兼具溫補的功效。所謂「和之」,並不是單純的溫補,即使是行氣消導的藥物,也屬於溫藥的範疇,因此稱為「和之」,而不是「補之」或「益之」。因為痰飲是因虛而生的,而痰又是實物,需要溫藥來引導,所以總歸還是「溫藥和之」四個字,這就是治療痰飲的根本方法。
言攻下者固非,專言溫補者,亦不達「和之」二字之理。仲景之言,一字千金,不能易也。(魏荔彤)
《內經》有積飲之說,無痰飲之名。兩漢以前,謂之淡飲。仲景始分痰飲、懸飲、溢飲、支飲之義,立大小青龍、半夏、苓桂術甘、腎氣等湯,以及內飲外飲諸法,獨超千古。總之痰飲之作,必由元氣虧乏及陰盛陽衰而起,以致津液凝滯,不能輸布,留於胸中。水之清者,悉變為濁,水積陰則為飲,飲凝陽則為痰。
若果真元充足,胃強脾健,則飲食不失其度,運行不停其機,何痰飲之有?故仲景云:「病痰飲者,當以溫藥和之」。後人不知痰飲之義,妄用消痰破氣,滋填膩補,大傷脾胃,堆砌助濁,其於仲景治痰飲之法,豈不大相乖謬乎?然痰與飲雖為同類,而實有陰陽之別。陽盛陰虛,則水氣凝而為痰;陰盛陽虛,則水氣溢而為飲。
白話文:
單純主張攻下或溫補都無法真正理解“和”的道理。張仲景的醫學理論精妙絕倫,不可輕易更改。《內經》記載了積飲,但沒有痰飲的概念。兩漢以前,稱之為淡飲。張仲景首創痰飲、懸飲、溢飲、支飲的區分,並研發了大青龍湯、半夏湯、苓桂術甘湯、腎氣湯等方劑,以及針對內飲和外飲的治療方法,領先古今。總之,痰飲的形成是由於元氣不足,陰盛陽衰,導致津液停滯,無法輸布,積聚在胸腔。清澈的津液轉變為濁液,水積於陰則形成飲,飲凝於陽則形成痰。
如果元氣充足,胃強脾健,飲食就會正常,運作不停,何來痰飲呢?因此張仲景說:“患痰飲者,應以溫藥和之”。後人不懂痰飲的真義,胡亂使用消痰破氣、滋補填膩的藥物,嚴重損傷脾胃,助長濁氣,與張仲景治療痰飲的方法大相矛盾。雖然痰和飲屬於同類,但實際上存在陰陽之別。陽盛陰虛,則水氣凝結為痰;陰盛陽虛,則水氣溢出為飲。
然而病變不同,治法有異。如脾、腎陽虛,膀胱氣化不通者,取苓桂朮甘湯、茯苓飲、腎氣、真武等法,以理陽、通陽及固下益腎、轉旋運脾為主。如外寒引動,宿飲上逆,及膀胱氣化不通,飲逆肺氣不降者,以小青龍合越婢等法,開太陽膀胱為主。如飲邪伏於經絡,及中虛濕伏成痰者,則有川烏、蜀漆之溫經通絡,《外臺》茯苓飲去甘草,少佐苦辛淡滲理濕。
其飲邪上衝膻中,及懸飲流入胃中而為病者,又有薑、附、南星、菖蒲、旋覆、川椒等,驅飲開濁,辛通陽氣。(《臨證指南》)
痰飲之或留或伏,而用法以治之。由胃而上胸膈心肺之分者,驅其所留之飲還胃,下從腸出,或上從嘔出,其出皆直截痛快,而不至於伏匿,人咸知之。若由胸膈而外出肌膚,其清者或從汗出,其濁者無可出矣,必還返於胸膈,由胸膈還返於胃,乃可入腸而下出。驅之,必有伏匿肌膚而不勝驅者。
白話文:
然而每種病症的變化不同,治療方法也各有差異。比如脾、腎陽虛,膀胱氣化不暢的,可以用苓桂朮甘湯、茯苓飲、腎氣、真武等藥方,以溫陽、通陽,以及固腎益腎、調理脾胃運化為主要原則。如果外寒入侵,導致宿積的寒飲上逆,以及膀胱氣化不暢,寒飲逆犯肺氣不降的,可以用小青龍湯合越婢湯等方,以開通太陽膀胱經為主。如果寒飲邪氣滯留在經絡,或是體虛濕氣凝結成痰的,則可以用川烏、蜀漆溫經通絡,配合《外臺》茯苓飲去掉甘草,再加入少許苦辛淡滲之品來化解濕氣。
如果寒飲邪氣上衝膻中,或者寒飲流入胃中導致疾病,可以用薑、附子、南星、菖蒲、旋覆花、川椒等藥物,驅散寒飲,消除濁邪,辛溫通陽氣。
痰飲或停留在體內,或潛伏在體內,治療方法也應隨之變化。如果痰飲由胃向上,到達胸膈、心肺部位的,就要驅散停留在體內的痰飲,使其歸還胃部,再從腸道排出,或者從口中嘔出,這樣排出就會痛快順暢,而不至於潛伏在體內,病人也容易察覺。如果痰飲由胸膈向外,到達肌膚的,清淡的痰飲可以通過出汗排出,濁重的痰飲就無路可出,必定會返回胸膈,再由胸膈返回胃部,最後進入腸道排出。驅散痰飲時,必然會有一些潛伏在肌膚中,無法驅散的痰飲。
若由胸膈而深藏於背,背為胸之腑,更無出路,尤必還返胸膈,始得趨胃趨腸而順下。豈但驅之不勝驅,且有挾背間之狂陽壯火,發為癰毒,結如橘囊者,伏飲之艱於下出,易於釀禍,其誰能辨之?誰能出之耶?○《內經》但曰:留者攻之耳。
仲景於是析義以盡其變:無形之氣,熱結於胃,則用調胃承氣攻之;熱結於腸,則用大、小承氣攻之;有形之飲,痞結於胸,則用陷胸湯攻之;痞結於脅,則用十棗湯攻之;留結於腸胃之間,則用甘遂半夏湯攻之。(喻嘉言)
白話文:
如果病氣從胸膈深藏於背部,背部是胸部的腑臟,沒有其他出口,病氣就必須返回胸膈,才能順利進入胃腸,向下運行。不僅驅散不了病氣,還會夾雜背部的熱邪,發為癰毒,腫塊像橘子一樣,伏在體內難以排出,容易釀成大禍,誰能辨別這個病症?誰能治癒它呢?《內經》只說:停留的病氣就攻之。
張仲景因此解析病理,闡明各種變化:無形的熱氣積聚在胃部,就用調胃承氣湯攻之;熱氣積聚在腸道,就用大小承氣湯攻之;有形的飲邪停留在胸部,就用陷胸湯攻之;飲邪停留在脅肋部位,就用十棗湯攻之;飲邪停留在腸胃之間,就用甘遂半夏湯攻之。
痰飲之本,皆水也。水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此自陽入陰也。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此地氣上升也。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是天氣下降也。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是水入於經而血乃行也。若陰陽不和,清濁相干,胃氣亂於中,脾氣難於升,肺氣滯於降,而痰飲作矣。
除痰者,降氣清火治其標,補陰利水治其本。滌飲者,降氣燥濕治其標,溫腎利水治其本。(柯韻伯)
脈候
肝脈軟而散,色澤者,當病溢飲。(《素問》)
肺飲不弦,但苦喘短氣。○支飲,亦喘不能臥,加短氣,其脈平也。○脈浮而細滑,傷飲。○脈沉者有留飲。○咳者,其脈弦,為有水。○脈偏弦者,飲也。○脈弦數,有寒飲,冬夏難治。○脈沉而弦者,懸飲內痛。○久咳,數歲不已,其脈弱者可治,實大數者死。其脈虛者必苦冒,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。(《金匱》)
白話文:
痰飲的根源都是水。水進入胃,滋潤精氣,向上輸送到脾,這是陽氣進入陰氣。脾氣散布精氣,向上歸於肺,這是地氣上升。通調水道,向下輸送到膀胱,這是天氣下降。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這是水進入經絡,血才能運行。如果陰陽失調,清濁相干,胃氣混亂,脾氣難以上升,肺氣停滯,就會產生痰飲。
治療痰飲,降氣清火治其表,補陰利水治其本。治療水飲,降氣燥濕治其表,溫腎利水治其本。
肝脈軟而散,顏色發暗,說明病人患有溢飲。
肺飲患者,脈象不弦,只會感到喘不過氣。支飲患者,也會喘得不能躺下,而且呼吸短促,脈象平緩。脈象浮而細滑,是傷飲。脈象沉,說明有留飲。咳嗽時,脈象弦,說明有水。脈象偏弦,說明有飲。脈象弦數,說明有寒飲,冬夏難治。脈象沉而弦,說明懸飲導致內痛。久咳數年不愈,脈象虛弱者可治,脈象實大而數者會死。脈象虛弱者會經常冒汗,是因為胸中原本就有支飲。
按:脈弦數之"數"字,當是"遲"字,始與寒飲理合,當改之。(《醫宗金鑑》)
選案
微患飲癖三十年。始因夜坐寫文,左向伏几,是以飲食多墜左邊,夜飲又向左臥,壯時不覺,三五年後,覺酒止從左下有聲,脅痛食減𩞄雜,每十餘日,必嘔酸水數升,暑月止右邊有汗,左邊絕無。遍訪名醫,間或中病,月餘復作。自揣必有澼囊,如水之有科臼,不盈科不行。
但清者可行,濁者停滯,無路決之,故積至五七日,必嘔而出。脾土惡濕而水則流濕,莫若燥脾以去濕,崇土以填科臼,乃製蒼朮丸,服三月而疾除。(許叔微)
白話文:
脈弦數的“數”字,應該是“遲”字,這樣才能符合寒飲的病理,應該改正過來。《醫宗金鑑》裡提到,有個病人患有飲癖三十年,起因是長期夜坐寫作,身體偏向左側,導致飲食和飲酒時都偏向左側,年輕時不覺得有什麼,過了三五年後,才發現喝酒時左下腹部有聲響,肋骨疼痛,食慾下降,經常吃一些雜食,每隔十幾天就會嘔吐酸水,夏天只會在右側流汗,左側完全沒有。他找遍了名醫,有時症狀會減輕,但過了一個月又會復發。他認為自己一定是患有澼囊,就像水池裡有坑窪一樣,水滿了才會流出去。
但他認為清澈的水可以流出去,濁的水則會停留在坑窪裡,沒有地方排泄,所以積累到五七天就會嘔吐出來。脾土最怕濕氣,水會加重濕氣,最好的辦法是燥脾去濕,用土來填補坑窪,於是就用蒼朮丸治療,服藥三個月後病就好了。(許叔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