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·雜證匯參 (1)
卷十·雜證匯參 (1)
1. 痰
哲言
痰病有十:有風痰、濕痰、熱痰、寒痰、郁痰、氣痰、食痰、酒痰、驚痰、虛痰,其源不一。(朱丹溪)
痰本津液所化,行則為液,聚則為痰;流則為津,止則為涎。(《繩墨》)
稠濁為痰,津液凝聚;清稀為飲,水飲留積。綿纏為涎,風熱津所結;清沫為沫,氣虛液不行。(《醫階辨證》)
痰之熱者,如釜上浮漚;痰之寒者,如溝中水浡。(《醫參》)
人自初生,以至臨死,皆有痰。生於脾,聚於胃,以人身非痰不能滋潤也。而其為物,則流動不測,故其為害,上至巔頂,下至湧泉,隨氣升降,周身內外皆到,五臟六腑俱有。正如雲霧之在天壤,無根柢,無歸宿,來去無端,聚散靡定。火動則生,氣滯則甚,風鼓則湧,變怪百端,故痰為諸病之源,怪病皆由痰而成也。
白話文:
哲言
痰病有十:
有風痰、濕痰、熱痰、寒痰、郁痰、氣痰、食痰、酒痰、驚痰、虛痰,其病因各不相同。(朱丹溪)
痰的本質是津液轉化而成:
流動則為津液,凝結則為痰;流動則為津液,停滯則為涎液。(《繩墨》)
痰液的性質:
稠濁粘稠為痰,是津液凝聚而成;清稀透明為飲,是水液停積而成。綿密粘稠為涎液,是風熱所致的津液凝結;清淡泡沫為沫,是氣虛津液運行不暢所致。(《醫階辨證》)
痰的寒熱辨別:
熱痰如同鍋中沸騰的泡沫;寒痰如同溝渠中的積水。(《醫參》)
痰的存在與影響:
人從出生到臨死,都存在痰液。痰液源自脾臟,積聚於胃,因為人體需要痰液滋潤。痰液流動無常,所以危害無處不在,可以從頭頂到腳底,隨著氣機升降,遍布全身內外,五臟六腑皆可受其影響。就像雲霧飄浮於天地之間,無根無蒂,無固定方向,來去無蹤,聚散不定。火氣旺盛則痰液增生,氣機鬱滯則痰液加重,風邪鼓動則痰液外溢,變化多端。所以痰液是諸病之源,各種怪病都是由痰引起的。
然天之雲霧,陽光一出,即消散無跡;人身之痰,若元陽壯旺,則陰濕不凝,而消滅無跡,其理固相同也。
熱痰者,痰因火盛也。痰即有形之火,火即無形之痰;痰隨火而升降,火引痰而橫行,變生諸證,不可紀極;火借氣於五臟,痰借液於五味;氣有餘則為火,液有餘則為痰。(汪訒庵)
痰,即人之津液,無非水穀之所化。此痰亦既化之物,而非不化之屬也。但化得其正,則形體強、營衛充,而痰涎本皆血氣。若化失其正,則臟腑病、津液敗,而血氣即成痰涎。此亦猶亂世之盜賊,何孰非治世之良民。蓋痰涎之化,本由水穀,使果脾強胃健,則隨食隨化,皆成血氣,焉得留而為痰。
白話文:
就像天空中的雲霧,陽光一出來就會消散無蹤,人體的痰液,如果元氣充足,陰寒濕氣就不會凝結,也會自然消失,道理是一樣的。
熱痰是火氣太旺造成的,痰是有形的火,火是無形的痰。痰隨著火氣升降,火氣帶動痰液橫行,產生各種病症,無法一一列舉。火氣依賴五臟的氣息,痰液依賴五味的津液。氣息過盛就會變成火氣,津液過多就會變成痰液。
痰液其實是人體的津液,都是水穀轉化而來的。這些痰液是已經轉化完成的物質,並非沒有轉化的東西。如果轉化正常,身體就會強壯,氣血充盈,痰液本就屬於血氣的一部分。如果轉化不正常,臟腑就會生病,津液就會損壞,血氣就會變成痰液。就像亂世出現盜賊,其實他們都是治世時期的良民。痰液的轉化原本就來自水穀,如果脾胃強健,就能消化吸收,轉化成血氣,怎麼可能會留下來變成痰呢?
惟其不能盡化,而十留一、二,則一、二為痰矣;十留三、四,則三、四為痰矣;甚至留其七、八,則但見血氣日削,而痰涎日多矣。此其故,正以元氣不能運化,愈虛則痰愈盛也。(張景岳)
人之氣道,貴乎調順,則津液流通,何痰之有?若外為風暑燥濕之侵,內為驚恐憂思之擾,飲食勞倦,酒色無節,營衛不調,氣血敗濁,熏蒸津液,痰乃生焉。○昔肥今瘦者,痰也;眼胞目下如煙燻黑者,痰也;眼目花黑,行動艱難,遍身疼痛者,痰入骨也;面色如土,四肢痿痹,屈伸不利者,風濕挾痰也。(《證治匯補》)
寒痰清,濕痰白,火痰黑,熱痰黃,老痰膠。○痰證初起,停留中焦,頭痛寒熱,類外感證;久則停於脾肺,朝咳夜重,類內傷證;流注肢節疼痛,類風痹證。但痰病胸滿食減,肌色如故,脈滑不勻為異。(《醫學入門》)
白話文:
身體的精氣神無法完全轉化,留下十分之一或二,這些就是痰;留下三分之二或四,這些就是痰;甚至留下七分之八,就只能看到氣血日漸衰弱,而痰液卻日漸增多。這是因為元氣無法運化,身體越虛弱,痰就越盛。
人體的氣機要保持順暢,這樣津液才能流通,哪會有痰呢?如果外感風寒暑濕,內受驚恐憂思,飲食不節,勞累過度,縱慾無度,導致營衛失調,氣血敗壞,就會熏蒸津液,形成痰。身體原本肥胖,後來變瘦,這是痰;眼皮和眼角下方像被煙燻黑,這是痰;眼睛模糊不清,行動困難,全身疼痛,這是痰入骨;面色蒼白,四肢麻痺,屈伸不利,這是風濕挾痰。
寒痰是清的,濕痰是白的,火痰是黑的,熱痰是黃的,老痰是膠狀的。痰症初期,停留在中焦,會頭痛發熱,類似外感症狀;時間久了,停留在脾肺,就會早上咳嗽晚上加重,類似內傷症狀;流注到四肢關節,就會疼痛,類似風痺症狀。但是痰病會有胸悶食少,面色如常,脈象滑而不勻的特殊表現。
熱痰多成煩熱;風痰多成癱瘓;冷痰多成骨痹;濕痰多成倦怠軟弱;驚痰多成心痛癲疾;飲痰多成脅疼臂痛;食積痰多成痞塊痞滿。(《赤水玄珠》)
痰著不出,是無力也。黑痰出於腎,中氣虛寒,腎水泛上也。(周慎齋)
人身無痰,痰者,津液所聚也。五穀入於胃,其糟粕、津液、宗氣,分為三隧。故宗氣積於胸中,出於喉嚨,以貫心、肺而行呼吸焉。營氣者,泌其津液,注之於脈,化而為血,以榮四末,內注五臟六腑,以應刻數焉。衛氣者,出其悍氣之慓疾,而先行於四末、分肉、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。
晝行於陽,夜行於陰,常從足少陰之分間,行於五臟六腑。實則行,虛則聚,聚則為痰,散則還為津液血氣,初非經絡臟腑之中,別有邪氣穢物,號稱曰痰,以為身害,必先去之而後已者也。
白話文:
熱痰容易讓人感到煩躁發熱;風痰容易導致癱瘓;冷痰容易導致骨頭疼痛;濕痰容易讓人感到疲倦無力;驚痰容易導致心痛和癲癇;飲痰容易導致脅肋疼痛和手臂疼痛;食積痰容易形成腹脹和腫塊。痰積在體內無法排出,就是因為身體沒有力量。黑色痰液來自腎臟,是因為中氣虛寒,腎水往上逆流。
人體本身沒有痰,痰是津液聚集而成的。五穀進入胃部,會被消化成糟粕、津液和宗氣,分別進入不同的管道。宗氣聚集在胸腔,從喉嚨呼出,貫穿心肺,進行呼吸。營氣則分泌津液,輸送到脈絡,轉化為血液,滋養四肢,並流入五臟六腑,遵循一定的規律。衛氣則帶著陽氣,在四肢、肌肉、皮膚之間不停地運行。
衛氣白天行走在陽經,晚上行走在陰經,經常從足少陰經脈的分支行走,穿梭於五臟六腑。衛氣充足就運行順暢,不足就容易聚集,聚集就形成了痰,散開則又變成津液和血氣。痰並不是來自經絡臟腑中的邪氣穢物,而是在津液聚集的過程中形成的,會對身體造成傷害,因此必須清除掉。
余幼而喜唾痰,愈唾愈多,已而戒之,每覺喉間梗梗不可耐,輒呷白湯數口,咯出口中,用舌攪研令碎,因而漱之百餘,津液滿口,即隨鼻中吸氣嚥下,以意送至丹田,默合少頃,咽間清泰矣。如未清,再漱再咽,以化盡為度。方咯出時,其味甚咸,漱久則甘,世人乃謂淤濁之物,無澄而復清之理,何其謬哉!吾嘗渡河矣,見舟人掬濁流而貯之甕,糝入礬末,即時澄清,此可以悟治痰之法也。
故上焦宗氣不足,則痰聚胸膈,喉間梗梗,鼻息喘促;中焦營氣不足,則血液為痰,或壅塞脈道,變幻不常;下焦衛氣不足,則勢不悍疾,液隨而滯,四末分肉之間,麻木壅腫。治其本則補之宜先;治其標則化之有法。(《證治準繩》)
白話文:
我從小就喜歡吐痰,吐得越多越想吐,後來我戒掉了這個習慣。每次感覺喉嚨裡好像有東西卡住,難受得受不了,就會喝幾口白湯,咳出來之後,用舌頭攪拌研磨讓它碎掉,然後漱口一百多次,直到滿嘴津液。接著,趁著吸氣的時候,把津液從鼻孔吸進嘴巴,用意念把它送到丹田,閉口凝神一小會兒,喉嚨就感覺清爽了。如果還沒有清爽,就再漱口再吞,直到痰化完為止。剛咳出來的時候,痰的味道很鹹,漱口久了就變甜了。世人認為痰是污濁之物,不可能澄清變乾淨,實在是太謬誤了!我曾經渡河,看到船夫舀起渾濁的河水裝在缸裡,放進去一些明礬粉末,河水馬上就變清了,這可以讓我們明白治療痰的方法。
所以,上焦的宗氣不足,就會導致痰積聚在胸膈,喉嚨感覺有東西卡住,呼吸急促;中焦的營氣不足,就會導致血液變成痰,或者阻塞血管,變化無常;下焦的衛氣不足,就會導致氣血運行緩慢,津液停滯,四肢和肌肉之間就會麻木腫脹。治療痰的根本方法是補氣,而治療痰的表面症狀就要用化痰的方法。 (《證治準繩》)
液所以養筋,血澀不行,則痰聚於膈上而手足弱。(梅膺祚)
痰之為物,隨氣升降,無處不到,為喘為嗽,為嘔為瀉,為眩暈心嘈,為怔忡驚悸,為寒熱腫痛,為痞滿隔塞。或胸脅漉漉如雷鳴;或渾身習習如蟲行;或身中結核,不紅不腫;或頸項成塊,似癧非癧;或塞於咽喉,狀若梅核;或出於咯吐,形若桃膠;或胸臆間如有二氣交紐;或背心常作一點冰冷;或皮間赤腫如火;或心下寒痛如冰;或一肢腫硬麻木;或脅梢癖積成形;或骨節刺痛無常;或腰腿痠刺無力;或吐冷涎、綠水、黑汁;或夢煙火劍戟叢生;或大小便膿;或關格不通;或走馬喉痹;或齒痛耳鳴;以至勞瘵癲癇;失音癱瘓,婦人經閉帶下;小兒驚風搐搦;甚或無端見鬼,似祟非祟,悉屬痰候。(王隱君)
白話文:
體液滋養筋脈,若血液運行不暢,就會導致痰積聚在膈膜之上,造成手腳無力。痰這種東西,隨著氣息升降,無處不在,它能引起咳嗽、喘息、嘔吐、腹瀉,還能導致頭昏眼花、心煩意亂、心慌害怕、寒熱腫痛、胸悶氣短。痰可能在胸脅部位發出如同雷鳴般的聲音,也可能在全身游走,讓人感覺像有蟲子在爬;它可能在體內形成結塊,既不紅也不腫;也可能在頸部形成腫塊,看似瘡瘍卻又不完全是;它可能阻塞咽喉,感覺像卡了一顆梅核;也可能咳出或吐出,形狀像桃膠;它可能在胸臆之間形成二氣交纏之感;也可能讓人感到背心冰冷;也可能造成皮膚發紅腫脹,如同著火;也可能讓人感到心窩寒冷疼痛,如同冰凍;也可能造成四肢腫脹僵硬麻木;也可能在脅骨部位形成積塊;也可能造成骨節刺痛,且疼痛部位不定;也可能造成腰腿痠痛無力;也可能吐出冷涎、綠水或黑汁;也可能在夢中看見煙火劍戟,如同鬼魅纏身;也可能導致大小便帶膿;也可能造成關節閉塞不通;也可能導致走馬喉痹;也可能造成牙痛耳鳴;甚至導致勞瘵、癲癇、失聲、癱瘓、婦女經閉帶下、小兒驚風抽搐;更甚者,讓人無端看見鬼魅,似有似無,這些都是痰的表現。
人身之病,四百有四,外不過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六氣之淫,內不過喜、怒、憂、思、驚、恐、悲七情之傷,變見於臟腑、經絡、皮毛之間而為病,安有所謂怪也?庸工不曉病機,一遇不識之證,輒云怪病多屬痰。況痰非人身之所素有,及津液既病而成痰,則亦隨所在經絡而見證,豈可藉此一語藉為口實耶?○按臟腑津液,受病為痰,隨氣升降,理之常也。
若在皮裡膜外及四肢關節曲折之地,而臟腑之痰何能流注其所?此即本處津液,遇冷遇熱,即凝結成痰而為病,斷非別部之津液,受病成痰,舍其本位而移於他部者。況氣本無形,故能無微不達,而液隨氣運,亦可藉氣周流。至若津液受病成痰,則變為有形而凝滯,焉能隨氣周流於至微至密之所耶?(《馮氏錦囊》)
白話文:
人體疾病,種類繁多,從外因來看,不外乎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六種氣候的侵襲;從內因來看,不外乎喜、怒、憂、思、驚、恐、悲七種情緒的傷害,這些因素導致臟腑、經絡、皮膚毛髮等部位出現病症,哪裡有什麼怪病呢?庸醫不懂疾病的機理,遇到不認識的病症,就說怪病都是痰引起的。其實痰不是人體本來就有的東西,是津液生病之後才變成痰,痰也會隨著經絡流動,出現不同的病症,怎麼能用「痰」來搪塞呢?
根據觀察,臟腑津液生病變成痰,隨著氣的升降運行,是正常的現象。
如果痰出現在皮膚、黏膜表面,以及四肢關節彎曲的地方,臟腑裡的痰怎麼可能跑到這些地方呢?這是因為這些部位的津液,遇到冷熱就凝結成痰,造成疾病,絕非別處的津液生病變成痰,離開原本的位置跑到其他地方去的。再者,氣本來就無形,所以能無處不在,而液體隨著氣的運作,也能借助氣流遍布全身。但是津液生病變成痰,就變成有形的凝滯物,怎麼可能隨著氣流遍布到非常微小、密集的地方呢?
脾為生痰之原,肺為貯痰之器,此無稽之談也。夫脾為胃行其津液,以灌四旁,而水精又上輸於肺,焉得凝結而為痰?惟腎為胃關,關門不利,故水聚而泛為痰也,則當曰腎為生痰之原。《經》云:受谷者濁,受氣者清,清陽走五臟,濁陰歸六腑。肺為手太陰,獨受諸氣之清,而不受有形之濁,則何可貯痰?惟胃為水穀之海,萬物所歸,稍失轉輸之職,則濕熱凝結為痰,依附胃中而不降,當曰胃為貯痰之器。(柯韻伯)
補編
治痰當知求本,則痰無不清,若但知治痰,其謬甚矣。凡痰因火動者,宜治火為先;痰因寒生者,宜溫中為主。風痰宜散之,非辛溫不可;濕痰宜燥之,非滲利不除。郁痰有虛實,郁兼怒者宜抑肝邪,郁兼憂者宜培肝肺。飲食之痰,亦自不同,有因寒者,有因熱者,有因肥甘過度者,有因酒濕傷脾者,凡此皆能生痰,而其中各有虛實之辨。
白話文:
脾臟是產生痰液的根源,肺臟是儲存痰液的器官,這種說法根本不合理。脾臟負責消化食物並將水液運送到全身,而水精則向上輸送至肺臟,怎麼可能凝結成痰?只有腎臟是胃的關口,如果關門不嚴,水就會積聚起來,形成痰液,因此應該說腎臟才是產生痰液的根源。經書上說,人體吸收食物的精華是濁的,吸收空氣的精華是清的,清氣上升至五臟,濁氣下降至六腑。肺臟屬於手太陰經,只接受清氣,不接受濁氣,怎麼可能儲存痰液?只有胃臟是水谷的海洋,萬物都匯聚於此,如果稍微失調,就會導致濕熱凝結成痰,附著在胃中無法下降,所以應該說胃才是儲存痰液的器官。
治療痰液必須追根究底,痰液的形成原因很多,不能一概而論。如果痰液是由火氣導致,就應該先治火;如果痰液是由寒氣導致,就應該溫中為主。風痰應該散去,需要辛溫藥物;濕痰應該乾燥,需要利尿滲濕的藥物。郁痰有虛實之分,如果郁結伴隨怒氣,就應該抑製肝氣;如果郁結伴隨憂愁,就應該滋補肝肺。飲食造成的痰液也有不同的原因,有些是因為寒氣,有些是因為熱氣,有些是因為肥甘過度,有些是因為酒濕傷脾,這些都能生痰,而且其中還需要區分虛實。
又如脾虛不能制濕,腎虛不能納水,皆能生痰,此即寒痰之屬也;或以脾陰乾燥而液化為膠,或以金水偏枯而痰本乎血,此即熱痰之屬也。二者,痰證中十居八、九,是皆虛痰之不可攻者也。(張景岳)
痰證變幻不一,古人不究標本,每著消痰方論,後人遵其法,用之不驗,遂稱痰為怪病。不知痰乃病之標,非病之本也,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,則不消痰而痰自無矣。余詳考之,夫痰之生,有因外感六氣之邪,則脾、肺、胃升降之機失度,致飲食輸化不逮而生者;有因多食肥甘茶酒而生者;有因脾胃陽虛,濕濁凝滯而生者;有因鬱則氣火不舒而蒸變者;又有腎虛水泛為痰者;更有陰虛勞證,龍相之火,上炎鑠肺,以致痰嗽者。
白話文:
脾臟虛弱無法控制濕氣,腎臟虛弱無法吸收水分,都會導致痰的產生,這就是寒痰。或是脾臟陰氣乾燥,體液轉化成膠狀,或是肺金與腎水枯竭,痰從血液中產生,這就是熱痰。這兩種痰證在所有痰症中佔了八九成,都是虛痰,不能用攻伐的方法治療。
痰證變化多端,古人沒有探究病因和病機,只專注於消痰方劑。後人遵循古法,效果不佳,於是將痰視為怪病。其實,痰只是疾病的表象,並非病根。善於治療的人,會治癒導致痰生的根源,這樣就不需要消痰,痰自然會消失。我仔細研究後發現,痰的產生,有因為外感六淫邪氣,導致脾肺胃升降失調,飲食消化吸收不良而產生;有因為過食肥甘厚味茶酒而產生;有因為脾胃陽氣虛弱,濕濁凝滯而產生;有因為情緒鬱結,氣火不暢,蒸騰變化而產生;還有腎臟虛弱,水氣上泛而產生;更有陰虛勞損,心火上炎灼傷肺,導致痰嗽。
其餘諸痰,皆由濕而生,雖有風、火、燥痰之名,亦皆因氣而化,非風、火、燥自能生痰也。治法:惟痰氣一時壅閉咽喉,不得不暫用豁痰降氣之劑以開之,余皆當治其本,見痰休治痰之論,誠千古之明訓。蓋痰本飲食濕濁所化,人豈能禁絕飲食。若專欲消之,由於外邪者,邪散則痰或可清,如寒痰溫之、熱痰清之、濕痰燥之、燥痰潤之、風痰散之是也。若涉本原者,必旋消旋生,有至死而痰仍未清者矣。
(《臨證指南》)
王節齋云:熱痰則清之,濕痰則燥之,風痰則散之,郁痰則開之,頑痰則軟之,食痰則消之,痰在胸膈者吐之,痰在腸胃者下之。此為實人立法也。若肺虛有痰者,宜保肺以滋其津液;脾虛有痰者,宜培脾以化其痰涎;腎虛有痰者,宜補腎以引其歸藏。○脾、肺二家,往往病則俱病者,因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,臟氣恆相通也。
白話文:
其他各種痰,都是由濕氣產生,雖然有風痰、火痰、燥痰的稱呼,但也都因為氣的變化而形成,並非風、火、燥本身就能生痰。治療方法應該著重於根本,針對濕氣下手。雖然痰氣一時阻塞喉嚨,不得不暫時使用化痰降氣的藥物來打開,但其他情況都應該治本。 「見痰休治痰」的論點,真是千古以來正確的教訓。因為痰是飲食濕濁所化,人不可能完全不吃東西。如果只想要消痰,對於外來的邪氣,邪氣散去後,痰或許可以清除,例如寒痰用溫的藥物治療、熱痰用清涼的藥物治療、濕痰用燥的藥物治療、燥痰用潤的藥物治療、風痰用散的藥物治療。但如果涉及根本原因,就會不斷產生痰,甚至有人到死痰都無法清除。
王節齋說:熱痰就用清涼的藥物治療、濕痰就用燥的藥物治療、風痰就用散的藥物治療、郁痰就用開的藥物治療、頑痰就用軟的藥物治療、食痰就用消的藥物治療,痰在胸膈就用吐的藥物治療,痰在腸胃就用下瀉的藥物治療。這是針對身體強壯的人制定的方法。如果肺虛有痰,應該滋補肺氣以滋養津液;脾虛有痰,應該健脾以化解痰涎;腎虛有痰,應該補腎以引導痰液歸位。脾和肺經常一起生病,因為脾是生痰的根源,肺是儲存痰的器官,臟腑氣息互相流通。
故外證既見咳嗽稠痰、喉干鼻燥之肺病,又見心𩞄倒飽、食少瀉多之脾病。此時若以燥藥補脾則礙肺,以潤藥利肺則礙脾,當斟酌於二者之中,揀去苦寒香燥,務以平調為主,不必專用清肺化痰諸藥。蓋脾有生肺之功,肺無扶脾之力也。宜異功散,加苡仁、麥冬、石斛、桔梗、山藥、扁豆、蓮肉之屬。
○痰在人身,如木之津,如魚之涎,遍身上下,無處不到。故虛痰上溢者,宜補氣行痰,若過用吐藥,則無以滋養經絡,變為腎枯骨痿。(《證治匯補》)
白話文:
如果病人同時出現咳嗽、痰稠、喉嚨乾燥、鼻子乾燥等肺部疾病症狀,以及心口脹滿、食慾不振、拉肚子等脾胃疾病症狀,就要注意了。這時不能單純使用燥性藥物補脾,否則會傷肺;也不能單純使用潤性藥物利肺,否則會傷脾。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選擇溫和的藥物,避免使用苦寒、香燥的藥物,以調和肺脾為主要原則,不必過於強調清肺化痰。因為脾臟有滋養肺部的功能,而肺部卻沒有扶持脾臟的能力。可以考慮使用異功散,並加入薏苡仁、麥冬、石斛、桔梗、山藥、扁豆、蓮子等藥材。
痰液對於人體就像樹木的汁液、魚的唾液一樣,遍布全身各處。因此,如果出現虛痰上涌的情況,應該補氣化痰,不要過度使用吐痰藥物,否則會造成經絡虧損,導致腎虛骨痿。
予平生治病,以補中氣為本,故每得效。常治痰多之人,治痰不效,專補中氣,久之,其痰自消。(吳篁池)
脾土上應乎天,本屬濕化,水穀津液不行,即停聚而為痰也。夫人之病痰者,十有八、九,老人不可速降其火,虛人不宜盡去其痰,攻之太急,則病轉劇而致危殆,須固元氣為本。(崆峒子)
凡胸脅脹痛、嘔逆噁心、時作時止者,皆屬於痰。緣宿痰凝滯胸膈,已成窠臼,漸漸積滿,作脹作嘔,嘔去痰涎,次日胸膈寬舒,稍待半月,疾又復作,纏延歲月,不能斷根。若此者將何以治之?常聞治頑民,必先之以德化,而濟之以刑罰。治病亦然,前證必須先補脾、腎,兼之順氣行痰,使氣血流行,痰不凝滯,用藥之久,方可收功。如脾胃已旺,而痰仍不流利,謂之頑痰。
白話文:
我一生行醫,都以補益中氣為根本,因此常常能治癒病人。我常常遇到痰多的病人,治療效果不好,我就專心補益中氣,時間久了,痰就會自然消失。
脾臟屬土,對應於天空,本來就容易化濕,水穀津液無法正常運行,就會停積成痰。人體患有痰病的,十之八九都是這樣。老人不能急於降火,虛弱的人不能完全清除痰液,過於急於攻治,就會使病情加重,甚至危及生命,必須以固本培元為根本。
凡是胸脅脹痛、嘔吐反胃、時而發作時而停止的,都屬於痰症。這是因為宿痰凝結在胸膈,形成了一個個的空穴,慢慢地積滿了,就會感到胸悶、想吐,吐出痰涎後,第二天胸膈就會舒暢,但是過了一兩週,疾病又會復發,這樣反覆拖延,多年不能根治。遇到這樣的病症,該如何治療呢?我常聽說治理頑固的百姓,必須先用德化感化他們,再輔以刑罰。治療疾病也是一樣,前面提到的病症,必須先補益脾臟和腎臟,同時配合疏通氣機、化痰,讓氣血流通,痰液不再凝滯,長期用藥才能收到療效。如果脾胃已經強壯,但是痰液仍然不順暢,這就是頑痰。
蓋其積之既久,卒不可除,須用倒倉法,所謂空其窠穴也。吐後再用補劑,仍兼化痰,使其不復停留,此治法先後之序。若因循姑息,終不能治,然不補脾胃而專於攻吐者,卒亦不免於死也。○凡用痰藥,須加行氣藥於其中,如木香、香附、砂仁之類,胃氣得香味而能行,痰涎因氣行而不滯。若無行氣藥,多不見效。
寒痰用氣藥固然,至於熱痰,雖用芩、連,亦必以氣藥助之,所謂從治法也。不然,痰已膠固,又用涼藥,必不運行。常見人以涼藥治熱痰而不效者,以其中無氣藥為之響導故耳。蓋人身以氣為本,氣滯則痰滯,氣行則痰行,昔人謂治痰莫先順氣,此知其要也。(余傅山)
白話文:
如果痰積久而無法清除,就需要使用倒倉法,也就是清空痰的積聚處。吐痰後,再用補益藥劑,同時還要兼顧化痰,避免痰液再次停滯,這就是治療的先後順序。如果一味拖延或姑息,最終無法治癒。然而,單純依靠攻吐而忽略脾胃的補益,最終也會導致死亡。
任何使用化痰藥物時,都要在其中加入行氣藥物,例如木香、香附、砂仁等。胃氣因為香氣而得以運行,痰液隨著氣的運行而不再停滯。如果沒有行氣藥物,大多數情況下都無法見效。
寒痰需要用氣藥,熱痰雖然可用黃芩、黃連等清熱藥物,但也必須配合氣藥,這叫做從治法。否則,痰液已經膠固,再用涼藥就無法使其運行。常見有人用涼藥治療熱痰卻無效,就是因為缺少氣藥作為引導。人體以氣為本,氣滯則痰滯,氣行則痰行。古人說治療痰病,最重要的是順氣,這就是其中的道理。
人身無倒上之痰,天下無逆流之水。故善治痰者,不治痰而治氣,氣順,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。(龐安常)
王節齋云:痰之本,水也,原於腎;痰之動,痰也,主於脾。古人用二陳湯為治痰通劑,然以之治濕痰、寒痰則是矣,若夫陰火炎上,熏於上焦,肺氣被郁,津液隨氣而升,凝結成痰,腥穢稠濁,甚則帶血而出,此非中焦寒痰、濕痰之比,亦非半夏、南星之所能治,惟用清氣化痰有效。噫!節齋論痰,而首揭痰之本原於腎,可謂發前人之未發。
惜乎雖啟其端而未竟其說,其所制方,皆治標之藥。寒涼之品,多損脾胃。惟仲景云:氣虛有痰,用腎氣丸補而逐之。吳茭山云:八味丸治痰之本。此二公真開後學之矇瞶,濟無窮之夭枉。蓋痰,病名也,原非人之所有,非水泛為痰,則水沸為痰,但當分有火、無火之異耳。
白話文:
人體內沒有向上逆流的痰,就像天下沒有逆流的水一樣。因此,精通治療痰症的人,不會直接治療痰,而是調理氣機。氣順暢了,人體的津液也會隨著氣機順暢而流動。
王節齋說:痰的本源是水,源於腎臟;痰的運動是由脾臟控制的。古人用二陳湯治療痰症,對於濕痰、寒痰有效。但如果因為陰火上炎,熏灼上焦,導致肺氣鬱滯,津液隨著氣機上行,凝結成痰,腥臭粘稠,甚至帶血咳出,這就與中焦的寒痰、濕痰不同,也不是半夏、南星所能治療的,只有用清氣化痰的藥物才能有效。唉!節齋論述痰症,一開始就揭示了痰的本源在腎,可謂開闢了前人未曾探索的領域。
可惜的是,雖然他指出了痰的本源,但卻沒有完全闡述完畢。他所制定的方劑,都是治標的藥物,寒涼之品,多會損傷脾胃。只有仲景說:氣虛有痰,可以用腎氣丸補氣並驅痰。吳茭山說:八味丸治療痰的本源。這兩位醫家真正為後學者開拓了眼界,拯救了無數生命。總之,痰只是一個病症的名稱,原本不存在於人體中,不是水泛濫就形成痰,而是水沸騰就形成痰,只不過有火和無火之分而已。
腎虛不能制水,則水不歸原,如水逆行,氾濫而為痰,是無火也,故用八味丸以補腎火。陰虛火動,則水沸騰,動於腎者,猶龍火之出於海,龍興而水附,動於肝者,猶雷火之出於地,疾風暴雨,水隨波湧而為痰;是有火也,故用六味丸以配火,此不治痰之標而治痰之本也。然有火、無火,何以辨之?曰:無火者純是清水,有火者中有重濁白沫為別耳。
能於腎虛者先用六味、八味壯水益火,復以四君、六君補土製水;於脾虛者既用補中、理中,又以六味、八味制水益母,治痰之道庶幾矣。龐安常云:有陰水不足,陰火上升,肺受火侮,不得清肅下行,由是津液凝濁,生痰不生血者,此當以潤劑治之。如門冬、地黃、枸杞之屬,以滋其陰,使上逆之火,得反其宅,則痰自清矣。
白話文:
腎臟虛弱無法約束水液,導致水液無法回歸原本的位置,就像水倒流一樣,漫溢而形成痰,這是因為缺乏火氣。因此,使用八味丸來補益腎臟的火氣。陰虛火旺,水液沸騰,影響腎臟就像龍火從海中噴發,龍騰而水隨之,影響肝臟則如同雷火從地底竄出,疾風暴雨,水隨波濤翻湧而形成痰。這是因為有火氣,所以使用六味丸來配伍火氣。這不是直接治療痰症的表象,而是治本之法。然而,如何分辨有火或無火呢?無火者純粹是清水,有火者則混雜著沉重濁白泡沫。
腎虛者先用六味、八味丸滋補水液和火氣,再用四君、六君丸補益脾土來約束水液;脾虛者則需用補中、理中丸來健脾,同時用六味、八味丸來約束水液和滋補腎臟,這樣治療痰症的方法才算完善。龐安常說:陰液不足,陰火上炎,肺臟受到火氣的侵犯,無法清肅下降,因此津液凝濁,生成痰液而不生血,這應該用滋潤藥物來治療。例如,用麥冬、生地黃、枸杞等滋陰藥物,以滋養陰液,使上逆之火歸於正位,痰液自然會消散。
投以二陳,立見其殆。更有腎虛不能納氣歸原,氣出而不能納則積,積而不散,則痰生焉,又宜八味丸主之。(趙氏《醫貫》)
立齋治痰,每言腎虛水泛為痰,法當補腎。壬申秋,予病咳嗽多痰,自知多欲腎虛,恪服六味丸,月餘竟愈。時師治痰,最忌熟地,以為膩膈,烏知箇中妙理。(《折肱漫錄》)
腎虛水泛為痰,有用腎氣丸,屢未得效。因思痰本陰類,復用地黃助陰,良非所宜,當於方中減去地黃、山萸,加入菖蒲、沉香,開通其氣,自效。(《張氏醫通》)
治痰之法:曰驅、曰導、曰滌、曰化、曰湧、曰理脾、曰降火、曰行氣,前人之法,不為不詳。至於窠囊之痰,如蜂子之穴於房中,如蓮實之嵌於蓬內,生長則易,剝落則難,由其外窄中寬,任行驅、導、滌、湧之藥,徒傷他臟,此實閉拒而不納耳。豈但窠囊之中,痰不易除,即肺葉之外,膜原之間,頑痰膠結多年,如樹之有蘿,如屋之有遊,如石之有苔,附托相安,倉卒有難於鏟伐者。
白話文:
服用二陳湯後,病況立刻加重。這可能是因為腎虛,無法將氣收納歸位,氣外出而無法收回就會積聚,積聚不散就會產生痰,所以應該用八味丸來治療。
治療痰證,每每提到腎虛水泛導致痰濕,應當補腎。壬申年秋天,我患咳嗽多痰,自知是因縱欲導致腎虛,便服用六味丸,一個多月後竟然痊癒。當時,很多醫生治療痰證都忌諱熟地,認為它會膩膈,卻不知道其中的妙理。
腎虛水泛導致痰濕,曾用腎氣丸,但效果不佳。後來我思考,痰本屬陰性,再用地黃滋陰,並非適宜之策,應該在方中減去地黃、山萸肉,加入菖蒲、沉香,開通氣機,效果就會顯著。
治療痰證的方法,可以驅、導、滌、化、湧,也可以理脾、降火、行氣,古人的治療方法並非不精妙。但是,對於深藏於肺臟的痰證,就像蜂子藏在房中,像蓮子嵌在蓬中,生長容易,去除卻很難,因為外窄中寬,即使用驅、導、滌、湧的藥物,也只會傷害其他臟器,因為痰本身是阻塞不納的。
不僅是深藏於肺臟的痰證難以去除,即使在肺葉外、膜原之間,多年積累的頑痰,就像樹上的藤蔓、房屋上的游牆,就像石頭上的苔蘚,相互依附,很難清除。
○痰飲膠結於胸中,為飽、為悶、為頻咳而痰不應,總為脾失其健,不為胃行其津液,而飲食即以生痰,漸漬充滿肺竅,咳不易出。雖以治痰為急,然治痰之藥,大率耗氣動虛,恐痰未出而風先入也。惟是確以甘寒之藥,杜風、消熱、潤燥,補虛豁痰,乃為合法。○驚痰堵塞竅隧,肝、肺、心包絡間,無處不有,三部脈虛軟無力,邪盛正衰,不易開散,欲用湧劑,正如兵家劫營之法,安危反掌。欲導之下行,竅隧之痰,萬不能導,徒傷脾氣,計惟理脾為先。
脾氣者,人身健運之陽氣,如天之有日。陰凝四塞者,日失其所;痰迷不醒者,脾失其權,理脾則如烈日當空,片云纖翳,能掩之乎?其理脾之法,須藥餌與飲食相參,不但滑膩雜食當禁,即飯食粥飲,亦須少減,則脾氣不用以消穀,轉用之消痰,較藥力萬萬耳。(喻嘉言)
白話文:
痰積在胸腔,讓人感到飽脹、胸悶,頻繁咳嗽卻咳不出痰,都是脾臟功能衰弱,無法正常運化津液,導致飲食容易生痰,逐漸積聚在肺部,咳不出來。雖然急需治療痰症,但化痰藥大多耗氣傷身,可能還沒化痰就讓風寒入侵。因此,應該用甘寒的藥物,防風寒、消熱、潤燥,補虛化痰,才是正確的方法。
驚痰堵塞在經絡穴位,肝、肺、心包絡之間,無處不在,三條經脈虛弱無力,邪氣盛行,正氣衰微,不容易消散。想要用急救的方法,就像打仗時偷襲敵營,風險很大。想要把痰往下引導,但經絡中的痰,千萬不能這樣做,只會損傷脾氣。所以,應該先調理脾臟。
脾氣是人體運行的陽氣,就像太陽。陰氣凝結堵塞,就像太陽被雲遮蔽;痰迷心竅,就像脾臟失去了掌控權。調理脾臟,就像太陽高照,任何雲霧都無法遮蔽。調理脾臟的方法,需要藥物和飲食相結合,不僅要戒除油膩、雜食,即使是米飯粥食,也要減少食量,這樣脾臟就不需要消化食物,就可以用來化痰,效果比藥物強得多。
虛證有痰,勿治其痰,但治其虛,虛者既復,則氣血健暢,津液流通,何痰之有?今人乃謂補藥能滯氣而生痰,此聾聵之言,流害無窮。○痰稠而不清,宜用澄之之法;散而不收,宜用攝之之法;下虛上溢,宜用復之之法;上壅下塞,宜用墜之之法。何謂澄?如白礬有卻水之性,既能澄濁流,豈不足以澄痰乎?然不可多用;杏仁亦能澄清,水煮為膏,最能引痰下膈,此所謂澄之之法也。
何謂攝?如大腸暴泄脫氣,及小便頻數者,益智仁有安三焦、調諸氣、攝涎唾而固滑脫之妙,故醫方每以治多唾者,取其辛而能攝,非但溫胃寒而已,此所謂攝之之法也。何謂復?腎間真氣,不能上升,則水火不交,水火不交,則氣不通而津液不注於腎,敗濁而為痰,宜用八味丸,地黃、山藥、山萸以補腎精,茯苓、澤瀉以利水道,桂、附以潤腎燥。桂、附辛熱,何以能潤?曰:《經》不云乎,腎惡燥,急食辛以潤之。
白話文:
虛弱的人即使有痰,也不要直接治療痰,而是要先補虛。虛弱體質恢復後,氣血暢通,津液流通,自然就不會有痰。有些人認為補藥會導致氣滯生痰,這種說法是錯誤的,而且非常有害。 痰液濃稠不潔,就用澄清的方法處理;痰液散而不聚,就用攝住的方法處理;下半身虛弱導致痰液上溢,就用復原的方法處理;上半身壅塞導致痰液下流受阻,就用墜落的方法處理。 什麼是澄清呢?例如白礬具有收斂水氣的特性,可以澄清濁流,當然也能澄清痰液,但不能過量使用。杏仁也具有澄清作用,水煮成膏,可以引導痰液下行,這就叫做澄清的方法。
什麼是攝住呢?例如大腸頻繁排泄、氣虛脫陷,或者小便頻數,益智仁具有安神三焦、調節氣機、收攝唾液、固澀滑脫的作用,所以醫方常用它來治療唾液過多,是因為它辛味能攝住,不單單只是溫暖胃寒而已,這就是攝住的方法。什麼是復原呢?腎臟的真氣不能上升,就會導致水火不交,水火不交就會導致氣機不通,津液無法灌注腎臟,代謝廢物就會轉化為痰液。因此,應該服用八味丸,地黃、山藥、山萸肉補腎精,茯苓、澤瀉利水,桂枝、附子潤腎燥。桂枝、附子辛熱,為什麼能潤腎呢?《經》上說:「腎臟怕乾燥,急需用辛辣的食物來滋潤它。」
開腠理,致津液,通氣也,此所謂復之之法也。何謂墜?痰涎聚於咽膈之間,為嗽、為喘、為噎、為眩、為暈,宜用養正丹、靈砂丹重劑以引之,此所謂墜之之法也。至於寒者熱之、熱者寒之、微者逆之,甚者從之、堅者削之、客者除之、勞者溫之、結者散之、留者行之、濕者燥之、燥者濡之、急者緩之、損者益之、逸者行之、驚者平之、薄之、劫之、開之、發之,尤為治痰之要法。(《證治準繩》)
先哲云:脾為生痰之源,治痰不理脾、腎,非其治也。以脾土虛,則清者難升,濁者難降,留中滯膈,淤而成痰,故治痰當先補脾,脾復健運之常而痰自化矣。○脾、肺二家之痰,不可混治。脾為濕土,喜溫燥而惡寒潤,故二朮、星、夏為要藥;肺為燥金,喜涼潤而惡溫燥,故二母、二冬、地黃、桔梗為要藥。二者易治,鮮不危困。
白話文:
打開毛孔,引導津液,暢通氣血,這就是所謂的恢復方法。什麼叫做引墜?就是痰涎積聚在咽喉之間,導致咳嗽、喘息、噎住、頭昏、暈眩,應該用養正丹、靈砂丹等重藥來引導它排出,這就是所謂的引墜方法。至於寒的用熱來治療,熱的用寒來治療,輕微的用逆向療法,嚴重的順應病情,堅硬的削弱它,外來的消除它,勞累的溫暖它,凝結的散開它,滯留的驅散它,濕的用燥來治療,燥的用潤來治療,急的用緩來治療,損傷的補充它,逸散的收斂它,驚恐的安撫它,薄弱的增強它,劫奪的恢復它,阻塞的打開它,發散的引導它,這些都是治療痰的重要方法。
古人說:脾臟是產生痰的根源,治療痰不調理脾臟和腎臟,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因為脾臟虛弱,就會導致清氣難以上升,濁氣難以下降,停留在中間阻塞咽喉,積聚形成痰,所以治療痰要先補脾,脾臟恢復健運,痰自然就會消散。脾臟和肺臟的痰,不能混淆治療。脾臟是濕土,喜溫燥而惡寒潤,所以白朮、蒼朮、茯苓、厚朴是主要的藥物;肺臟是燥金,喜涼潤而惡溫燥,所以生地黃、熟地黃、麥冬、天冬、桔梗是主要的藥物。這兩種痰比較容易治療,很少會危及生命。
○更有一種非痰非飲,時吐白沫,不甚稠黏,此脾虛不能約束津液,宜用六君子湯加益智仁以攝之。(《醫宗必讀》)
膈上之痰,必須吐之,瀉亦不去。○痰在脅下,非白芥子不能達;痰在皮裡膜外,非竹瀝、薑汁不能行。○凡人身中有塊,不癢不痛,或作麻木,名敗痰失道,宜隨處用藥消之,外用生薑擦之。○喉中有物,咯不出,咽不下,或作刺痛,此是郁痰,治宜四七湯。○虛人中焦有痰,胃氣亦賴以養,不可盡攻。(朱丹溪)
白話文:
還有一種情況,既不是痰也不是飲,患者會時常吐出白色泡沫,但不太粘稠,這是脾虛不能約束津液造成的,可以用六君子湯加益智仁來收斂它。
上膈的痰,一定要吐出來,瀉藥也無法去除。痰停留在脅下,非白芥子不能消解;痰停留在皮裡膜外,非竹瀝、薑汁不能運行。人體內如果有塊狀物,不癢不痛,或者有麻木感,稱為敗痰失道,宜根據具體位置用藥消散它,外用生薑擦拭。喉嚨中有東西,咳不出來,也咽不下去,還會刺痛,這是鬱痰,可以用四七湯治療。虛弱的人中焦有痰,胃氣也需要依靠它來滋養,不可完全攻伐。
旋覆、半夏作湯,調代赭石末,治頑痰結於胸膈,或涎沫上湧者,最佳。挾虛者加人參尤效。(柯韻伯)
凡熱痰乘風火上入,目暗耳鳴,多似虛證,錯行溫補,轉錮其痰,永無出路,醫之罪也。○凡遇腎虛水泛,痰湧氣高喘急之證,不補其下,反清其上,必致氣脫而死,醫之罪也。(《醫門法律》)
脈候
左右關上脈滑大者,膈上有痰也。關脈洪者,痰隨火動也。關脈伏者,痰因氣滯也。痰證得澀脈,卒難得開,必費調理。(《證治匯補》)
滑脈所主之痰,此指隨氣流動而不結伏者言。若老痰、火痰,堅韌膠固,結伏於經絡之間,礙其流行之道路,運行濡滯,則脈又澀而不滑也。(《四診抉微》)
白話文:
旋覆花、半夏煮成湯,加入研磨好的代赭石粉,可以治療頑固的痰結在胸膈,或唾液泡沫往上涌的症状,效果最佳。如果體虛者,再加入人參效果更佳。
凡是熱痰乘着风火往上冲,导致眼睛昏花、耳朵鸣响,多半是虚证,如果错误地用溫補的方法治疗,反而会将痰堵住,永远无法排出,是医生的过错。凡是遇到肾虚、水液上泛、痰涌、呼吸急促的症状,如果不补下焦,反而清上焦,必然导致气脱而死,是医生的过错。
脉象方面,左右关脉滑大,说明膈上积痰。关脉洪大,说明痰随火气而动。关脉伏沉,说明痰因气滞而积。痰证出现涩脉,很难治愈,需要长时间调理。
滑脉所主之痰,指的是随气血流动而不凝结的痰。如果是有年久的痰、火痰,质地坚硬黏稠,凝结在经络之间,阻碍气血运行,造成运行阻塞,脉象就会变得涩滞,不再滑利。
凡痰火病久,脈見虛弱,用參耆補劑,脈愈細澀,甚加氣促形倦,此何以故?蓋脈者,血之波瀾也。今痰火病久,津液漸衰,氣藥助陽,陰血益竭,陽愈旺而陰愈虧,脈遂澀促,或微或代。醫不察理,仍用補陽之劑,危亡立至。(余午亭)
選案
周恆占納寵後,頭暈吐痰。予勸以滋腎,不信,日服化痰行氣之劑,勢甚危篤。復來延予,與地黃、枸杞、生脈之屬,四劑全安。夫人身關鎖在脾腎兩經,脾不升氣,則水化為痰,腎不納氣,則水泛為痰。凡痰皆水也,導水不尋源可乎?(程華仲)
一人年六旬,證患右脅塊腫作痛,氣壅不能臥,醫作腫毒治,增劇。予診右脈滑大,左脈沉澀,曰:此非腫毒,乃痰火也。右脈滑大者,本病也。左脈沉澀者,火勝血衰也。腫者,痰之所注。痛者,火之所激。不得臥者,三陽之脈本下行,今腸胃熱結於內,脈不下行,氣上奔逆故也。
白話文:
痰火病久,脉象虚弱,用人参、黄芪等补药后,脉象反而变得更细更涩,还伴随气促乏力。这是因为脉象是血液运行的波动,痰火病久,津液日渐衰少,补气药助阳,阴血更虚,阳气旺盛而阴气不足,脉象就变得细涩,甚至出现微弱或代脉。医者若不了解这个道理,继续使用补阳药,病人就会危在旦夕。
周恆占纳宠后,头晕吐痰。我建议他滋养肾脏,他不相信,每天服用化痰行气的药,病情变得很严重。他再次求我诊治,我用生地黄、枸杞、生脉等药,四剂就痊愈了。人体重要的关窍在于脾经和肾经,脾不升气,水就会化为痰,肾不纳气,水就会泛为痰。凡是痰都是水,只治标不治本,怎么能治好呢?
一个人六十岁,患有右胁部肿块疼痛,气壅不能平躺,医生误认为是肿毒,治疗后病情加重。我诊脉发现右脉滑大,左脉沉涩,说:这不是肿毒,而是痰火。右脉滑大是本病的脉象,左脉沉涩是火胜血衰的脉象。肿块是痰积聚的地方,疼痛是火灼伤的地方。不能平躺是因为三阳经脉本应下降,现在肠胃热结于内,经脉不能下降,气逆上冲所致。
治宜化頑痰,散結熱,則腫消痛定而臥安矣。先以三黃丸三錢,合滾痰丸一錢,下其結熱。服後,下結糞數十枚,夜臥即安。喜曰:藥其神乎!予曰:未也,熱結已深,痰注已久,非漸祛之,不能去根。遂以膽星、半夏、陳皮、海粉、白芥、香附、茯苓、竹瀝逐其痰,以酒炒芩、連、薄荷、童便清其熱,以松節、羌活、歸身通其絡活其血。
白話文:
治療應以化解頑固痰液、散去結聚的熱氣為要,如此腫塊消散、疼痛止息,病人就能安然入睡了。先服用三黃丸三錢,配合滾痰丸一錢,來消除結聚的熱氣。服藥後,排出許多結塊的糞便,夜晚便能安穩入睡。病人欣喜地說:「藥效真是神乎其技!」我說:「還不能說完全好了,因為熱氣深結,痰液積聚已久,必須慢慢地去除,才能根治。」於是,我用膽星、半夏、陳皮、海粉、白芥、香附、茯苓、竹瀝來化解痰液,用酒炒黃芩、連翹、薄荷、童便來清熱,用松節、羌活、當歸身來疏通經絡、活血化瘀。
服藥二十劑,脅塊腫痛盡消,但手與背更易而痛,此胸脅之痰已行,而流入手背者猶未除耳。仍以控涎丹二十粒,下痰涎碗許,痛即止。更以養血健脾,少佐滌痰清熱,再服三十劑而康。(吳篁池)
一富翁滿口痰珠,至舌尖則成大泡,綿綿不絕。察其脈證,知其大熱在胃,大寒在肺。先用參附湯一劑,保定肺氣。少頃,以辰砂六一散瀉其胃火而愈。按治是證時,藥已屢投不應。值寒夜,先生擁爐火而坐,爐中有炊餅炙熟,童子誤滴少水,其餅遽發大泡。因悟病機,投以前藥,立愈。(《慎齋三書》)
白話文:
服用藥物二十劑後,肋骨處的腫塊和疼痛都消失了,但手背卻更加疼痛,這是因為胸肋的痰已經消散,但流入手背的痰尚未清除。繼續服用控涎丹二十粒,痰涎排出碗許,疼痛就停止了。之後再用養血健脾的藥物,加入少許化痰清熱的藥材,繼續服用三十劑,病就好了。
一位富翁滿嘴痰珠,到舌尖就變成大泡,不斷湧出。診斷後發現,他胃火旺盛,肺氣虛寒。先用參附湯一劑,穩固肺氣。一會兒後,用辰砂六一散瀉去胃火,病就好了。在此之前,他已經服用過很多藥物,但都沒有效果。有一天晚上,天寒地凍,醫生坐在爐火旁,爐子裡烤著餅,童子不小心滴了點水進去,餅立刻就鼓起大泡。醫生因此悟出病機,重新用之前的藥物,病人很快就痊癒了。
附方
擦舌吐痰方,痰在膈上,法宜吐之,但恐吐藥太迅,有傷胃氣,若平和自然而出,無如酸梅草一方。其草春生田間,葉小色碧味酸,銀工常用者是也。採取苗葉,洗淨曬乾為末,醋調,用新羊毛筆,醮藥擦舌根上,能吐胸膈之痰。如左脅有痰,藥擦舌左,右亦如之。倘痰在背,藥擦對舌根之上齶。擦時痰隨而出,能除膠固之痰,頻用不傷胃氣。
白話文:
附方:擦舌吐痰方
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痰停在膈膜上,需要用藥物來引導痰液吐出的。但是,擔心直接服用藥物太過迅猛,會傷到胃氣。所以,就用這種平和自然的方法來吐痰,沒有比酸梅草更合適的了。
酸梅草,春天在田野間生長,葉子小巧,顏色碧綠,味道酸酸的,銀匠們常用它。採集它的莖葉,洗淨晒乾磨成粉末,用醋調和,用新的羊毛筆沾取藥粉塗抹在舌根上,就能吐出停在胸膈的痰。
如果痰在左邊肋骨附近,就塗抹舌頭的左側,右側也一樣。如果痰停在背部,就塗抹舌根上面對著上顎的地方。塗抹的時候,痰液就會隨著藥力慢慢吐出來,能夠清除粘稠的痰液,而且頻繁使用也不會傷到胃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