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四·幼科集要 (15)
卷十四·幼科集要 (15)
1. 胎證
如聖散,鉛粉、牛黃各一錢,硃砂、太陰元精各二錢半,龍腦五分。前四味研細,再入龍腦和勻。每用一字,糝兒口中。
一字散,硃砂、硼砂各錢半,龍腦、朴硝各一字。上為細末,蜜調少許,鵝翎蘸刷口內。
胡連丸,治熱疳。胡黃連、黃連各五錢,硃砂、蘆薈、麝香各二錢。前三味為末,填入豬膽內,線扎,懸掛銚中,水煮數沸,取出,研入蘆薈、麝香,飯丸,麻子大。每服一、二十丸,米飲下。
當歸連翹湯,當歸、連翹、白芷各三錢,大黃、甘草各一錢。水煎,食後服。
玉露飲,寒水石五錢,石膏六錢,生甘草一錢。上為細末,每三、五分及一錢,食後溫湯調服。
白芍湯,白芍一兩半,澤瀉七錢半,炙甘草二錢,上肉桂一錢半。上味㕮咀,每二錢,水煎,空心溫服。
外消散,治初生臍突。大黃、牡蠣各半兩,朴硝二錢。前二味銼末,入朴硝同杵勻;取大田螺一枚,水半碗,活一宿;抄藥末一錢,用螺水調塗腫處,即消。其螺放之,勿害。
不驚丹,治因驚氣逆作搐,常服疏風順氣,自不作驚。茯神五錢,蠍梢五十尾,南星、淡豉各五錢,枳殼一兩,蕪荑二錢。前五味為末,再同蕪荑杵勻,醋煮,糯米粉糊丸,粟谷大。周歲每服三十丸,米湯下。
琥珀抱龍丸,抱龍之義:抱者,保也;龍者,肝也。肝應東方青龍,肝為母,心為子,母安則子安。心藏神,肝藏魂,神魂既定,驚從何生?其藥性平,不僭不燥,祛風化痰,鎮心解熱,小兒驚癇諸證宜之。琥珀二錢,膽星一兩六錢,殭蠶二錢,雄黃三錢,天竺黃五錢,辰砂、人參、茯苓各三錢,鉤藤一兩五錢,牛黃五分,麝香一錢。上為細末,用甘草八兩,熬膏為丸,每丸重五分,金箔為衣,外用黃蠟包之。
木通散,治小兒膈熱腑閉,諸瘡丹毒,母子同服。木通、煨大黃、生甘草、赤茯苓各一錢,羌活、山梔子各二錢。上銼碎,每用二錢,入蘇葉些少,水煎,不拘時服。
當歸散,當歸、黃耆、桂心、細辛、龍骨、白芍各二錢。上為末,每一字,乳汁調下,日三服。
浴體法,治胎肥、胎熱、胎怯。天麻二錢,蠍尾、硃砂各五分,烏梢蛇肉(酒浸焙為末)、白礬、青黛各三錢,麝香一字。上研勻,每用三錢,水三碗,桃枝一握,並葉五、七個,同煎至十沸,溫熱浴之,勿浴背。
生地黃湯,治小兒生下胎黃。生地黃、赤芍、當歸、川芎、天花粉、豬苓、赤苓、澤瀉、生甘草、茵陳蒿。引用燈心,水煎,食前服。
清熱解毒湯,生地、黃連、連翹、赤芍、金銀花、木通、生甘草、薄荷葉。引用燈心,水煎服。
蔣氏化毒丹,犀角、黃連、桔梗、薄荷葉、生大黃、生甘草、元參各一兩,青黛五錢。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重六分。每一丸,燈心湯化服。
白話文:
[胎證]
聖散:將鉛粉、牛黃各一錢,硃砂、太陰元精各二錢半,龍腦五分,前四種藥材研磨成細末,再加入龍腦混合均勻。每次取一字大小的份量,撒在嬰兒口中。
一字散:將硃砂、硼砂各一錢半,龍腦、朴硝各一字,研磨成細末,用少許蜂蜜調和,用鵝毛蘸取塗抹嬰兒口腔內。
胡連丸:治療熱性疳症。將胡黃連、黃連各五錢,硃砂、蘆薈、麝香各二錢,前三種藥材磨成粉末,填入豬膽內,用線紮緊,懸掛在鍋中,用水煮沸幾次後取出,再加入蘆薈和麝香研磨混合,用米飯捏成麻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二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當歸連翹湯:當歸、連翹、白芷各三錢,大黃、甘草各一錢,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玉露飲:寒水石五錢,石膏六錢,生甘草一錢,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到五分或一錢,飯後用溫水調服。
白芍湯:白芍一兩半,澤瀉七錢半,炙甘草二錢,肉桂一錢半,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二錢,用水煎煮,空腹溫服。
外消散:治療新生兒臍部突出。大黃、牡蠣各半兩,朴硝二錢。將前兩種藥材切碎磨成粉末,加入朴硝一起搗勻;取一個大田螺,用半碗水浸泡一晚;取一錢藥末,用田螺水調和塗抹在腫脹的地方,腫脹就會消退。之後把田螺放生,不要傷害它。
不驚丹:治療因驚嚇導致氣逆而抽搐,經常服用可以疏通風氣,使氣機順暢,自然就不會再發生驚嚇。茯神五錢,蠍梢五十尾,南星、淡豉各五錢,枳殼一兩,蕪荑二錢。將前五種藥材磨成粉末,再和蕪荑一起搗勻,用醋煮過,再用糯米粉糊製成小米粒大小的藥丸。滿周歲的嬰兒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琥珀抱龍丸:抱龍的意思是:抱,是保護的意思;龍,指的是肝臟。肝臟對應東方的青龍,肝臟是母親,心臟是兒子,母親安穩,兒子才會安穩。心臟儲藏神志,肝臟儲藏魂魄,神志和魂魄安定,驚嚇從哪裡產生呢?這種藥性平和,不偏寒不燥熱,可以祛風化痰,鎮定心神,解除熱症,適用於治療小兒驚癇等各種症狀。琥珀二錢,膽星一兩六錢,殭蠶二錢,雄黃三錢,天竺黃五錢,辰砂、人參、茯苓各三錢,鉤藤一兩五錢,牛黃五分,麝香一錢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甘草八兩熬成膏狀,製成每丸重五分的藥丸,外層包裹金箔,再用黃蠟包裝。
木通散:治療小兒膈熱導致腸道阻塞、各種瘡瘍丹毒,母親和嬰兒都可以服用。木通、煨大黃、生甘草、赤茯苓各一錢,羌活、山梔子各二錢。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二錢,加入少量蘇葉,用水煎煮,不拘時間服用。
當歸散:當歸、黃耆、桂心、細辛、龍骨、白芍各二錢,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字大小的份量,用乳汁調和送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
浴體法:治療胎兒肥胖、胎熱、胎虛。天麻二錢,蠍尾、硃砂各五分,烏梢蛇肉(用酒浸泡後烘乾磨成粉末)、白礬、青黛各三錢,麝香一字。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,每次取三錢,用三碗水,加上一把桃枝和五到七片桃葉,一起煎煮至沸騰十次,待水溫熱後用來沐浴,不要洗背部。
生地黃湯:治療小兒出生後出現胎黃。生地黃、赤芍、當歸、川芎、天花粉、豬苓、赤苓、澤瀉、生甘草、茵陳蒿,再加入燈心草一同煎煮,飯前服用。
清熱解毒湯:生地、黃連、連翹、赤芍、金銀花、木通、生甘草、薄荷葉,再加入燈心草一同煎煮後服用。
蔣氏化毒丹:犀角、黃連、桔梗、薄荷葉、生大黃、生甘草、元參各一兩,青黛五錢,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每丸重六分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燈心草湯化開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