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四·幼科集要 (14)
卷十四·幼科集要 (14)
1. 胎證
小兒初生,其身有如湯泡火傷者,此皆產母過食膏粱所致也。母服清胃散,兒亦飲數匙。有身無皮膚而不焮赤者,由產母脾氣不足也,宜用粳米粉敷之;若焮赤發熱者,由產母胃中火盛也,宜用石膏粉敷之。《經》云:脾主肌肉,肺主皮毛。故知病在脾肺也。(《證治準繩》)
赤遊風
小兒赤遊風證,多由胎中毒熱而成,或生後過於溫暖,毒熱蒸發於外,以至皮膚赤熱而腫,色若丹塗,遊走不定,行於遍身,故名曰赤遊風。多發於頭面四肢之間,若內歸心腹,則死。治法當服犀角解毒飲;如不愈,繼以藍葉散。外用砭法,刺出毒血。毒甚者,敷以神功散;毒輕者,不用敷藥。
在百日內者,小兒忌砭血,以其肌肉難任也。須用豬肉貼法,或以赤小豆末、雞子清調塗之,甚效。(《醫宗金鑑》)
附方
一捻金,大黃、人參、黑醜、白醜、檳榔各等分。上為細末,每少許,蜜水調服。
勻氣散,陳皮、桔梗各一錢,炮薑、砂仁、炙甘草各五分,木香三分。共為細末,每五分,紅棗湯調服。
天竺黃散,治驚熱、重舌、口瘡、赤眼等證。天竺黃、鬱金、甘草、牙硝各半兩,硃砂一分,蟬蛻十四個,麝香少許。共為細末,每服半錢,蜜湯調下。
蔥乳湯,治初生不尿。蔥白三、四寸,四破之,以乳汁半盞煎灌。
豆豉膏,黑豆一勺,田螺十九個,蔥一大把。右搗爛,芭蕉汁調,貼臍下。
定命散,治初生口噤不乳。蟬蛻二十七枚,全蠍二十七個。上為細末,入輕粉少許,和研,乳汁調服一字。
辰砂全蠍散,治初生口噤。辰砂半錢,全蠍二十個,硼砂、龍腦、麝香各一字。上為細末,乳母唾調,塗唇里齦上,或豬乳調少許,入口內。
辰砂膏,辰砂三錢,硼砂、牙硝各一錢,元明粉二錢,珍珠一錢,麝香一字。上為細末,用厚油紙包封,自然成膏。每一豆許,薄荷湯下。月內嬰兒,用乳汁調塗奶上,令吮下。
急風散,蛇蛻皮、鉤藤、蠍梢、硃砂各一分,麝香、牛黃各半錢。右味研為細末。每一字,取竹瀝同乳汁調下。
龍膽湯,治胎驚、臍風、撮口、壯熱。龍膽草、鉤藤、柴胡、黃芩、桔梗、赤芍、茯苓、甘草各五錢,蜣螂、大黃各一分。合研細末,棗湯調服少許。
天麻丸,利驚下痰,吊腸、鎖肚、撮口通用。天麻、白附子、牙硝、全蠍、五靈脂各一錢,南星二錢,輕粉五分,巴霜二錢半。糊丸,麻子大。每十丸,薄荷湯化下。
朱銀丸,治胎風,壯熱痰盛,眼翻口噤,取下胎毒。硃砂、水銀(蒸棗研泥)、全蠍、南星各一錢,白附子錢半,天漿子、蘆薈、牛黃各五錢,鉛霜五分,殭蠶十個,冰片一字,麝香少許。蜜丸。
控痰散,蠍尾、銅青各半錢,硃砂一錢,膩粉一字,麝香少許。上為細末,每一字,臘茶調下。
白話文:
[胎證]
剛出生的嬰兒,如果身上像被開水燙傷或火燒傷一樣,通常是因為母親懷孕時吃了太多肥膩的食物。母親服用清胃散,嬰兒也喝幾匙。如果嬰兒出生時皮膚沒有,但身體不紅腫發熱,是因為母親脾氣虛弱,可以用粳米粉敷在患處;如果紅腫發熱,是因為母親胃火旺盛,可以用石膏粉敷在患處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脾主肌肉,肺主皮毛。由此可知,這種病是脾肺的問題。
[赤遊風]
嬰兒得赤遊風,大多是因為在母胎時感染毒熱,或是出生後過於保暖,導致毒熱散發到體外,皮膚出現紅腫發熱,顏色像塗了丹砂一樣,並且在全身遊走不定,所以叫赤遊風。這種病多發於頭、面部和四肢之間,如果毒氣侵入心腹,就會有生命危險。治療方法應該服用犀角解毒飲;如果沒有好轉,接著用藍葉散。外用砭法,刺破皮膚放出毒血。毒性嚴重者,敷上神功散;毒性輕微者,不用敷藥。
出生一百天內的嬰兒,忌用砭法放血,因為他們肌肉難以承受。可以用豬肉貼在患處,或是用赤小豆粉、雞蛋清調勻塗抹,效果很好。
[附方]
**一捻金:**大黃、人參、黑醜、白醜、檳榔各等份。將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少許,用蜂蜜水調服。
**勻氣散:**陳皮、桔梗各一錢,炮薑、砂仁、炙甘草各五分,木香三分。將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五分,用紅棗湯調服。
**天竺黃散:**治療驚嚇發熱、舌頭腫大、口瘡、眼睛紅腫等症狀。天竺黃、鬱金、甘草、牙硝各半兩,硃砂一分,蟬蛻十四個,麝香少許。將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半錢,用蜂蜜水送服。
**蔥乳湯:**治療新生兒小便不通。取蔥白三、四寸,切開成四份,用半碗乳汁煎煮後給嬰兒灌服。
**豆豉膏:**黑豆一勺,田螺十九個,蔥一把。將以上搗爛,用芭蕉汁調勻,貼在肚臍下方。
**定命散:**治療新生兒口噤,無法吸吮乳汁。蟬蛻二十七個,全蠍二十七個。將藥材磨成細末,加入少許輕粉,混合研磨,用乳汁調勻,服用一字。
**辰砂全蠍散:**治療新生兒口噤。辰砂半錢,全蠍二十個,硼砂、龍腦、麝香各一字。將藥材磨成細末,用乳母的唾液調勻,塗在嬰兒的嘴唇內側和牙齦上,或用豬乳調勻少許,餵入嬰兒口中。
**辰砂膏:**辰砂三錢,硼砂、牙硝各一錢,元明粉二錢,珍珠一錢,麝香一字。將藥材磨成細末,用厚油紙包好,自然會形成膏狀。每次取用一豆大小,用薄荷湯送服。月子裡的嬰兒,用乳汁調勻塗在母親的乳頭上,讓嬰兒吮吸。
**急風散:**蛇蛻皮、鉤藤、蠍梢、硃砂各一分,麝香、牛黃各半錢。將藥材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字,用竹瀝和乳汁調勻服用。
**龍膽湯:**治療胎驚、臍風、抽搐、高熱。龍膽草、鉤藤、柴胡、黃芩、桔梗、赤芍、茯苓、甘草各五錢,蜣螂、大黃各一分。將藥材混合磨成細末,用紅棗湯調勻服用少許。
**天麻丸:**可以治療驚嚇、化痰、腸道絞痛、鎖肚、抽搐等症狀。天麻、白附子、牙硝、全蠍、五靈脂各一錢,南星二錢,輕粉五分,巴霜二錢半。用糊狀物將藥材製成丸狀,大小如麻子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薄荷湯送服。
**朱銀丸:**治療胎風、高熱、痰多、眼睛上翻、口噤,可以清除胎毒。硃砂、水銀(蒸熟的棗泥研磨)、全蠍、南星各一錢,白附子一錢半,天漿子、蘆薈、牛黃各五錢,鉛霜五分,殭蠶十個,冰片一字,麝香少許。用蜂蜜將藥材製成丸狀。
**控痰散:**蠍尾、銅青各半錢,硃砂一錢,膩粉一字,麝香少許。將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字,用臘茶調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