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5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52)

1. 雜病

○又有陰脫,由努力太過,如脫肛狀,逼迫腫痛,小便淋瀝,急用補托(宜當歸黃耆飲);外以藥敷(宜硫磺、烏賊骨、五倍子為末敷患處即效)。○又有陰挺,陰中突出如菌,四圍腫痛,由肝鬱脾虛下陷所致(先以補中湯加山梔、茯苓、車前、青皮以清肝火,升脾氣。更以歸脾湯加山梔、茯苓、川芎調理。

外塗藜蘆膏)。或陰中挺出一條,長尺許,痛墜尿澀。(《沈氏尊生書》)

選案

一婦,每臨經必先腰腹脹痛,玉門蟲出,如鼠黏子狀,綠色者數十枚,後經水隨至。其夫問故,予曰:厥陰風木生蟲。婦人血海,屬於厥陰。此風木自盛,更兼脾胃濕熱而然。如春夏木盛濕熱之時,而生諸蟲是也。令以酒煮黃連為君,白朮、香附為臣,研末粥丸,空腹吞之。月餘經至,無蟲而妊。(汪石山)

乳疾

乳癰者,乳房腫痛,數日之外,焮腫而潰,稠膿湧出,此屬膽胃熱毒,氣血壅滯所致,猶為易治。乳岩者,初起內結小核如棋子,不赤不痛,積久漸大,崩潰形如熟榴,內潰深洞,血水淋瀝,有巉巖之勢,故曰乳岩。此屬脾肺鬱結,氣虧血損,最為難治。乳癰初起,服栝蔞散,敷香附餅,即消。

如已成膿,則以神仙太乙膏貼之,膿儘自愈。乳岩初起,用加味逍遙散、加味歸脾湯,二方間服,亦可內消。病勢已成,雖有盧扁,亦難為力。但服前方,補養氣血,亦可延生,妄用行氣破血,速其危也。更有乳卸,乳頭拖長一、二尺,此肝經風熱發泄,用小柴胡湯加防風、羌活,外用羌活、防風、白蘞燒煙燻之,仍以蓖麻子四十九粒、麝香一分,研塗頂心,乳收洗去。此證,女人盛怒者多得之。

(薛立齋)

乳癧者,女子十三四歲,經水將行,或一月二次,或過月不行,致生此疾。多生於寡薄虛弱之人。每乳上止有一核,猶或可治;若串成三、四個,即難療矣。通用逍遙調經湯。(《沈氏尊生書》)

妒乳者,因無兒飲乳,或兒未能飲,余乳蓄結作脹;或婦人血氣方盛,乳房作脹,以致腫痛、憎寒、發熱;不吮通之,必致成癰。若腫不消,用麥芽二、三兩,炒熱煎服,立消。(《景岳全書》)

吹乳者,因母睡著,為兒口氣所吹,致令乳汁不通,蓄積在內,腫硬疼痛。亦有不癢不痛,腫硬如石者。若不急治,痛甚成膿,宜服栝蔞散,敷以南星散,更以手揉之,則散。(《女科大全》)

選案

一婦產後,兩乳長垂過腹,痛不可忍,名曰乳懸。用芎、歸各一斤,半用水煎服,半銼燒煙,令病人吸之。未愈,再作一料。(《同壽錄》)

白話文:

雜病

有種情況是陰部脫垂,因為過度勞累造成,像脫肛一樣,會有腫脹疼痛感,小便也不順暢。這種情況要趕快用補氣托舉的藥方,像是當歸黃耆飲,同時外敷藥物,用硫磺、烏賊骨、五倍子磨成粉敷在患處,效果很好。還有一種情況是陰道內突出像蕈菇一樣的東西,周圍會腫痛,這是因為肝氣鬱結、脾氣虛弱導致下陷。先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山梔子、茯苓、車前子、青皮來清除肝火,提升脾氣。然後再用歸脾湯加上山梔子、茯苓、川芎來調理。也可以外塗藜蘆膏。還有一種情況是陰道中伸出一條長約一尺的東西,會痛、有下墜感,小便也困難。(出自《沈氏尊生書》)

選案

有個婦人,每次月經來之前都會腰腹脹痛,陰道會跑出像老鼠黏子一樣綠色的蟲子,一次數十隻,然後月經才會來。她丈夫問這是怎麼回事,我說這是厥陰經風木生蟲。女人的血海屬於厥陰經,這是因為風木太旺盛,又加上脾胃濕熱才會這樣。就像春夏木盛濕熱的時候會生很多蟲一樣。我讓她用酒煮黃連為主藥,白朮、香附為輔藥,磨成粉做成藥丸,空腹服用。一個多月後月經來了,沒有蟲子,而且還懷孕了。(汪石山案例)

乳疾

乳癰,就是乳房腫痛,過幾天會紅腫化膿,流出濃稠的膿液。這屬於膽胃有熱毒,氣血阻塞造成的,還算容易治療。乳岩,初期會長出像棋子一樣的小硬塊,不紅也不痛,時間久了會變大,潰爛後像成熟的石榴一樣,裡面有很深的洞,流出帶血的水,看起來像山岩一樣,所以叫乳岩。這屬於脾肺鬱結,氣血虧損,最難治療。乳癰剛開始的時候,服用栝蔞散,敷香附餅就可以消腫。如果已經化膿了,就用神仙太乙膏貼敷,膿排乾淨就會好。乳岩剛開始的時候,用加味逍遙散和加味歸脾湯交替服用,或許可以讓它消散。如果病情已經很嚴重,就算名醫也沒辦法了。但服用前面的藥方,補養氣血,可以延長壽命,如果亂用活血化瘀的藥,反而會加速死亡。還有一種乳疾是乳頭拖得很長,有一兩尺,這是肝經風熱發散造成的,用小柴胡湯加上防風、羌活,外用羌活、防風、白蘞燒煙燻,然後用蓖麻子四十九粒、麝香一分磨成粉塗在頭頂,等乳頭收回去後洗掉。這種病,很多是生氣的女人得的。(薛立齋案例)

乳癧,是少女十三四歲,月經要來的時候,月經可能一個月來兩次,也可能過一個月才來,因而導致這種疾病。多發生在虛弱的人身上。通常乳房上只長一個硬塊,還算好治療,如果長成三四個串在一起,就很難治療了。通常用逍遙調經湯治療。(出自《沈氏尊生書》)

妒乳,是因為沒有讓嬰兒吸奶,或是嬰兒還沒辦法吸奶,多餘的乳汁累積造成脹痛,或是婦人血氣正旺盛,乳房脹痛,導致腫痛、怕冷、發熱。如果不吸通,一定會變成乳癰。如果腫脹不消,用麥芽二三兩炒熱煎服,馬上就會消腫。(出自《景岳全書》)

吹乳,是因為母親睡著的時候,被嬰兒的口氣吹到,導致乳汁不通,積在裡面,腫脹疼痛。也有些不癢不痛,腫脹像石頭一樣硬。如果不趕快治療,疼痛會加劇變成膿,應該服用栝蔞散,敷上南星散,同時用手揉搓,就會散開。(出自《女科大全》)

選案

有個婦人生產後,兩個乳房垂到肚子,痛得受不了,叫做乳懸。用川芎、當歸各一斤,一半用水煎服,一半磨成粉燒成煙,讓病人吸。如果沒好,再做一劑。(出自《同壽錄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