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九·雜證匯參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九·雜證匯參 (6)

1. 淋濁

經義

太陰作初氣,病中熱脹,脾受積濕之氣,小便黃赤,甚則淋。○少陽作二氣,風火鬱於上,膽熱,其病淋。(《素問》)

哲言

淋自膀胱,出於尿竅,或膏或血,與尿並出,出則無餘。濁為敗精,出自精竅,內雖大痛,而尿自清,或在尿前,或在尿後,便後尚有餘滴而瀝,馬口常濕。以此分別,庶知療法。(鄭重光)

淋有五淋之名,濁有精濁之別,數者當察氣分、血分、精道、水道,確從何來。大凡痛則為淋,不痛為濁。若心陽亢而下注者,利其火腑;濕熱甚而不宣者,徹其泉源。氣陷用升陽之法,血淤進化結之方。

獨厥陰內患,其證最急,少腹繞前陰如刺,小水點滴難通,環陰之脈絡皆痹,氣化機關已息,先生引朱南陽方法,兼參李瀕湖意,用滑利通陽,辛鹹泄急,佐以循經入絡之品,發前人之所未發。夫便濁之恙,只在氣虛與濕熱推求,實者宣通水道,虛者調養中州,若虛實兩兼,又有益臟通腑之法。

白話文:

經義:

太陰開始發作時,會導致中間熱度和腹部脹滿,脾臟會受到積聚的濕氣影響,小便顏色黃且赤,嚴重時會出現尿瀉。少陽開始作用時,風火會在體內鬱積,膽部會產生熱力,這種情況下會出現尿瀉。

哲言:

尿瀉源自膀胱,通過尿道排出,可能會混有油脂或血液,和尿液一起排出。一旦排出,就不再有剩餘。尿液混濁是因為體內精氣失衡,從精道排出,雖然內部疼痛,但尿液依然清澈。尿瀉可能在排尿前後發生,甚至在排便後仍有餘滴。馬口(指尿道)通常保持濕潤。通過這些特徵,可以分辨病情,知道治療的方法。

尿瀉有五種名稱,混濁有精氣混濁之分,應該觀察氣質、血液、精道、水道,確定混濁來自何處。大體來說,疼痛就是尿瀉,沒有疼痛就是混濁。如果心火旺盛向下流注,要疏通火氣;如果濕熱嚴重但未能排出,要徹底清理其根源。氣力不足要用提升陽氣的方法,血液凝滯要用活血化瘀的藥物。

對於獨厥陰的病症,其症狀非常急劇,小腹繞著生殖器疼痛,小便點滴難通,陰部的脈絡都阻塞了,氣化的機制已經停止。先生引用朱南陽的方法,結合李瀕湖的想法,使用滑利通陽,辛鹹洩急,輔以沿經脈進入脈絡的藥物,發明瞭前人未曾發現的治療方法。對於尿液混濁的問題,主要是在氣虛和濕熱的影響下,實質的狀況是疏通尿道,虛弱的狀況是調理中州(胃腸)。如果虛實兼顧,還有一種補益臟器通暢腑氣的方法。

精濁者,蓋因損傷肝腎,有精淤、精滑之分:精淤者,當先理其離宮腐濁,繼與補腎;精滑者,用固補斂攝,不應,當從真氣調之。景岳謂理其無形,以固有形也。然此證但知治肝治腎,而不知有治八脈之妙,先生引孫真人九法,升奇陽,固精絡,使督、任有權,漏危自己。(《臨證指南》)

淋病

淋之為病,小便如粟狀,小腹弦急,痛引臍中。○淋家不可發汗,發汗則便血。(《金匱》)

淋病有五:一曰勞淋,二曰血淋,三曰熱淋,四曰氣淋,五曰石淋。五淋之外,又有膏淋、沙淋、冷淋,合為八也。(《東醫寶鑑》)

熱在脬中,煎熬日積,輕則凝如脂膏,甚則結如沙石。如湯瓶煎煉日久,熬成白鹼;又如清水煎湯,熱甚沸溢,自然渾濁。(徐春甫)

白話文:

精濁:這是指由於傷害了肝腎所導致的問題,有兩種情況,一種是精液淤滯,一種是精液滑出。對於精液淤滯的情況,首先要清理掉混濁的精液,然後再補腎。對於精液滑出的情況,要用固精的方法來補救,如果這樣做還不行,那麼就需要調整體內的真氣。景嶽認為,要通過調整無形之物,來達到保護有形之物的目的。然而,這種病症只知道治療肝和腎,卻不知道有調整八脈的妙法,先生引用孫真人提出的九個療法,即提升奇陽,堅固精絡,使督脈和任脈得到平衡,防止精液流失。

淋病:淋病是一種病症,會讓小便變得像粟米一樣,小腹感到緊繃疼痛,並延伸到肚臍中間。發汗對於淋病患者來說是不適合的,因為發汗可能會導致便血。

淋病總共有五種類型:一為勞累所致的淋病,二為出血性的淋病,三為熱性的淋病,四為氣質失調的淋病,五為結石引起的淋病。除了這五種淋病之外,還有膏淋、沙淋、冷淋,合起來共八種淋病。

熱力在膀胱中不斷煎熬,長時間積聚後,輕微的情況下會凝結成類似油脂的物質,嚴重時會結成如沙石般的物質。就像湯瓶長期煎煉後,形成白色的鹼性物質;或是清水煎湯,熱度過高時會產生渾濁現象。

《內經》言淋,無非濕與熱而已,然有因忿怒,氣動生火者;有因醇酒厚味,釀成濕熱者;有因房勞,陰虛火動者。蓋腎與膀胱為表裡,凡水入小腸,則通於胞行於陰而為溺。若腎氣不足,熱入膀胱,致水道澀而不利,或如豆汁膏血。亦有腎虛氣弱,受寒夾冷者,其候必先寒戰而後溲便。

然淋有五:石、膏、勞、熱、血是也。石淋者,水為熱乘,如湯瓶久在水中,底結白鹼,便則莖痛裡急;膏淋者,小便有脂如膏,此因腎虛不能制液而下行也;勞淋有二,因勞倦而作者屬脾虛,強力入房者屬腎虛;熱淋者,三焦有熱,流入於胞,溺黃而澀;血淋者,蓋心主血,熱盛搏血,失其常道,心與小腸為表裡,乃下流而入於胞,與便齊出,脈必數而有力。若血色黑黯,面白脈遲者,此屬下元虛冷也;若小腹硬滿,莖痛欲死者,此血淤也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提到的淋病,基本上就是濕氣和熱毒引起的。然而,淋病的發病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:

  1. 因情緒激動,導致氣血運轉不暢,從而生出熱毒。
  2. 因飲用過量的濃烈酒類或食用高熱量食物,造成濕氣和熱毒積聚。
  3. 因房事過度,導致陰虛,熱毒隨之上昇。

腎與膀胱相輔相成,當水分進入小腸後,會流至陰部形成尿液。如果腎氣不足,熱毒進入膀胱,導致尿路阻塞,尿液排泄困難,可能會出現如豆漿、膏狀物質的現象。此外,如果腎氣虛弱,加上受寒或冷氣侵襲,也可能引發淋病,初期症狀可能先是寒戰,接著是排尿或大便。

淋病大致可分為五種類型:石淋、膏淋、勞淋、熱淋、血淋。

  • 石淋:尿液被熱毒所阻,如長時間將熱水瓶浸泡在水中,底部會形成白色碳酸鈉,排尿時會感到疼痛,膀胱緊繃。
  • 膏淋:尿液中出現油脂狀物質,這是因為腎虛不能控制尿液,使其下流所致。
  • 努淋:有兩種,一種是因勞累過度,導致脾虛;另一種是因過度房事,導致腎虛。
  • 熱淋:三焦部位有熱,熱毒流入膀胱,尿液呈黃色且排尿困難。
  • 血淋:心主管血液,熱毒使血液凝結,失去正常的運行規律。心與小腸相輔相成,血液因此下流進入膀胱,與大便一同排出。脈搏必然是快速有力。如果血色暗沈,面色蒼白,脈搏緩慢,這表示下元虛弱冷涼。如果小腹硬脹,排尿時疼痛欲死,則表示血液瘀滯。

尿而痛者為血淋,不痛為溺血。又有氣淋、冷淋、虛淋、肉淋,總不外水火不交,心腎氣鬱,遂使陰陽乖舛,清濁相干,自清而濁,自柔而堅,自無形而有形。要皆一火之化,猶水煮為鹽之義。治宜開鬱行滯,破血滋陰,清解邪熱,調平心火。心清則小便自利,火平則血不妄行,切勿誤加補劑,蓋氣得補則愈脹,血得補則愈澀,熱得補則愈盛矣。(《馮氏錦囊》)

淋有虛實,不可不辨。如氣淋臍下妨悶,誠為氣滯,法當疏利;若氣虛不運者,又宜補中。血淋腹硬莖痛,誠為死血,法當去淤;然血虛、血冷者,又當補腎。惟膏淋有精溺渾濁之異,非滋陰不效;勞淋有脾腎困敗之狀,非養正不除。(《證治匯補》)

白話文:

小便疼痛稱為血淋,不痛則為溺血。此外還有氣淋、冷淋、虛淋、肉淋,這些淋症都源於水火失衡,心腎氣郁,導致陰陽失調,清濁混雜,原本清澈的尿液變得混濁,原本柔順的排泄變得阻塞,原本無形的精氣變得有形。這些症狀都是由於內火旺盛所致,如同水煮鹽一樣,最終都會結晶成固體。治療方法應該以開郁行滯、破血滋陰、清解邪熱、調平心火為主。心火清涼,則小便自然通暢;心火平息,則血液就不會妄行。切記不要誤用補藥,因為補氣會加重脹滿,補血會加重阻塞,補熱會加重火勢。

淋症有虛實之分,不可不辨。例如氣淋,臍下悶脹,是因為氣滯所致,應以疏利之法治療;若氣虛不運,則應該補中。血淋,腹部堅硬、小便疼痛,是因為死血瘀積所致,應以去瘀之法治療;然而血虛或血寒,則應該補腎。膏淋,精液混濁,應以滋陰之法治療;勞淋,脾腎虛損,應以養正之法治療。

淋濁二證,時醫好用滲利,殊不知淋濁久不愈者,多屬陰虛,而滲利在所當忌。然又不可早用補澀,蓋此證之始,未有不因於濕熱下流者,補澀太早,反閉其邪而病愈甚矣。是以有積年累月不愈者,皆由治法失其先後次第故也。(《赤水玄珠》)

書云:淋證不可服補藥,氣得補而愈脹,血得補而愈澀,熱得補而愈盛。此言一出,人皆以為治淋閉者,不過滲濕、清熱、利水而已。殊不知邪氣蘊結膀胱者,固不可補,若氣虛則滲泄之令不行,必須參、耆補氣;血虛則不得滋潤流通,必須歸、地補血。大抵腎虛宜補腎,以四物湯加知、柏,或煎下滋腎丸;若氣虛於下而不通者,宜補而升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淋濁症,古代醫家常使用滲利的方法,卻不知道長期淋濁不癒者,大多是陰虛,而滲利方法反而要忌諱。然而也不能馬上使用補澀的方法,因為這種病症的初期,一定是由於濕熱向下流動引起的,過早使用補澀的方法,反而會把邪氣封閉在體內,病情更加嚴重。所以有許多多年不癒的病人,都是因為治療方法失誤,沒有按照先後順序造成的。

古書上說,淋證不可服用補藥,因為氣虛補了會更脹,血虛補了會更澀,熱盛補了會更嚴重。這句話一出,大家都認為治療淋證只要滲濕、清熱、利水就可以了。其實不然,邪氣積聚在膀胱,固然不能補,但如果氣虛,滲泄的命令就無法執行,必須用人參、黃耆補氣;如果血虛,血液就無法滋潤流通,必須用當歸、生地補血。總之,腎虛就要補腎,可以用四物湯加知母、側柏,或煎服滋腎丸;如果氣虛向下不通,就要補氣並升提。

雖云升補不可獨用,而滲利亦不可獨行,須佐使得宜為要。況行水難免不泄腎氣,滲利難免不亡津液,果是邪熱蘊結,而元氣未虛者,投之庶可獲效。設施於虛弱之人,未見其有成功也。(《醫宗粹言》)

治淋,不可純用寒涼傷血,不可純用熱藥助火。蓋寒則堅凝,熱則流通,均非至當,但宜清上固下為是。(《醫學入門》)

虛淋者,腎虛精敗也。童子精未盛而御女,老人陰已痿而思色,則精不出而內敗,莖中澀痛成淋者,惟《金匱》腎氣湯可救。若精已竭而復耗之,則大小便牽引而痛,宜滋化源,不可誤用知、柏淡滲等劑,既瀉其陽,復耗其陰也。(薛立齋)

白話文:

在談到補益和提升時,我們不能單純地使用某種方法,同樣地,在談論滲利(排水)時,也不能單獨應用。重要的是要適當配合其他療法。事實上,如果過度使用滲利法,可能會導致體液流失;如果過度補益,又可能會影響腎氣。因此,對於真正的熱毒積聚,且元氣尚未衰弱的情況,適當使用這些療法或許能獲得效果。但如果用於體質虛弱的人身上,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。

對於尿路感染(淋症),我們不能單純地使用寒涼藥物傷害血液,也不能單純使用熱性藥物助長火氣。因為寒涼會使病情凝固,熱性則會使病情流通,都不是最合適的方法。然而,我們應該採用清上焦、固下焦的療法纔是正道。

對於體質虛弱引起的淋症,主要是因為腎虛導致精液敗壞。比如說,年輕人過早與女性交合,或是年老者因性慾而使陰部萎縮,這種情況下,精液無法正常排出,導致尿道澀痛形成淋症,只有《金匱要略》中的「腎氣湯」纔能夠治療。若是在精液已經枯竭的情況下再次消耗它,就會造成大小便牽引疼痛,這種時候應當滋養和化生本源,切勿誤用知母和黃柏等利水消腫的藥物,這不僅會損傷陽氣,還會進一步耗損陰液。

淋病主治,而用八正、分清、導赤等方,因熱濕俱屬無形,腑氣為壅,取淡滲苦寒,濕去熱解,腑通病解。若房勞強忍精血之傷,乃有形敗濁阻於隧道,故每溺而痛,徒進清濕熱利小便無用,以溺與精同門異路耳。古方用虎杖散者,以麝香入絡通血,杜牛膝亦開通血中敗濁也。(《臨證指南》)

淋閉一證,《玉機微義》闡述詳盡,他如河間之熱,羅知悌之寒,張潔古分在氣在血,嚴用和之五淋,陳無擇之三因,朱彥修之積痰死血,劉宗厚之腎虛火熾,分門別類,惟婦人治法尚略。婦人經未絕年,厥陰肝經用事,肝主謀慮,婦人多郁,郁久成火,凝滯濁液,漸結成粒,名曰石淋。治用五苓、八正,淡滲利竅,於病未嘗遠也。

白話文:

淋病的治療主要使用「八正」、「分清」、「導赤」等方劑,這是因為淋病由熱與濕兩種無形之物引起,導致腸道氣體壅塞。因此,採用淡滲苦寒的藥物,可以去除濕氣、解熱,使腸道通暢,病狀得到緩解。然而,如果房事後強忍精血的損傷,形成了有形的敗血阻塞在通道中,則每次排尿時會感到疼痛。單純地使用清熱利濕的方劑對此無效,因為尿液與精液是不同路徑的。

古代的「虎杖散」方中,「麝香」能夠進入細胞流通血液,「杜牛膝」則能開通血液中的敗血。《臨證指南》詳細闡述了這一點。

對於淋閉的病症,《玉機微義》有詳細的說明。例如,河間的熱症,羅知悌的寒症,張潔古將其分為氣血兩類,嚴用和的五淋方,陳無擇的三因論,朱彥修的積痰死血,劉宗厚的腎虛火旺等理論,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分門別類地進行論述。然而,對於婦女的治療方法還稍嫌簡略。對於沒有經期的婦女,由於厥陰肝經的作用,肝主思慮,婦女容易鬱悶,長期下去可能引發火氣,凝滯體內的混濁液體,逐漸形成結塊,這種情況稱為石淋。對於石淋,可以使用「五苓」、「八正」等方,通過淡滲利竅的方式,治療效果通常不錯。

不知淡滲皆在天之陽,但能利肺氣,非治有形之陰病也。腎乃肺子,淡滲過劑,腎氣奪矣。陰血日虧,鬱火日熾,無陽則陰無以生,無陰則陽無以化,淡滲皆泄氣而損血,血損則竅愈澀,病愈劇。當開鬱火,補陰血,兼以導氣,壯者氣行則愈,陰血旺,氣道通,病自瘳矣,如河涸舟黏,縱用力多,未若決水之為易也。用丹溪牛膝膏,加鬱金開鬱、山梔降火、生地補陰、琥珀導氣利竅則愈。

(孫一奎)

婦人血淋,多由衝任經脈之病,與男子不同。(張景岳)

白話文:

不清楚單純使用利尿滲濕的方法就能治好疾病,因為這些方法只作用於人體的陽氣,而無法治療陰虛的疾病。腎臟是肺臟的子臟,如果過度使用利尿滲濕的方法,就會傷及腎氣。這樣就會導致陰血日益虧損,鬱火日益旺盛,沒有陽氣,陰氣就無法生成,沒有陰氣,陽氣就無法轉化。利尿滲濕的方法都會泄氣損血,血損就會導致身體的竅道更加阻塞,病症也更加嚴重。應該要開鬱火,補陰血,同時還要導氣,讓氣血流通,這樣身體才會恢復健康。就好像河水乾涸,船隻被困住,即使用力拉扯也無法移動,不如直接疏通河道,讓水流暢通一樣。可以用丹溪的牛膝膏,加入鬱金開鬱,山梔降火,生地補陰,琥珀導氣利竅,這樣就能治癒。

婦女血淋,大多是衝任經脈出了問題,跟男性的病症有所不同。

諸淋皆屬於熱,雖有冷淋,蓋千百中之一也。(《醫學綱目》)

石淋,須清其積熱,滌其砂石,宜麥冬、木通、冬葵子、滑石、車前子、連翹、瞿麥、知母。又加味葵子茯苓散,專治石淋之聖藥。○勞淋,有脾、腎之分,勞於脾者,宜補中益氣湯加車前、澤瀉;勞於腎者,宜六味湯加麥冬、五味子。

白話文:

各種小便異常都屬於熱證,雖然有寒淋,但那是極少數的狀況。石淋需要清熱去石,可以用麥冬、木通、冬葵子、滑石、車前子、連翹、瞿麥、知母等藥材治療,加味葵子茯苓散專治石淋,是聖藥。勞淋分為脾勞和腎勞,脾勞者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車前、澤瀉治療;腎勞者可以用六味湯加麥冬、五味子治療。

○血淋,須看血色分冷熱,色鮮紫者為實熱,以生牛膝為主,兼用車前子、山梔、生地、犀角、桃仁、藕汁;血虛而熱者,用生地、黃芩、阿膠、柏葉;若色淤淡者,屬腎與膀胱虛冷也,宜六味丸加肉桂;若尺脈沉弦而數者,必有蓄淤,宜犀角地黃湯加紫菀、牛膝。燥利耗氣之類禁用。

○氣淋,宜沉香、肉桂、茯苓、澤瀉,佐以木通、瞿麥、葵子、山梔、石韋。實則氣滯不通,臍下妨悶,服利藥不效者,沉香降氣四磨湯選用。○膏淋,精溺俱出,小便阻塞,欲出不能而痛,宜茯苓、秋石、海金砂、澤瀉、滑石;如不甚痛者,須固澀其精,宜鹿角霜、蓯蓉、菟絲、蓮鬚、芡實、山藥;或桑螵蛸、菟絲等分,蜜丸,服後,以六味丸合聚精丸調補。○冷淋,宜腎氣丸加鹿茸。

白話文:

血淋要觀察血色的冷熱,顏色鮮豔紫紅的屬於實熱,可以用生牛膝為主藥,搭配車前子、山梔、生地、犀角、桃仁、藕汁;血虛而熱的,可以用生地、黃芩、阿膠、柏葉;如果顏色暗淡,屬於腎和膀胱虛寒,要用六味丸加肉桂;如果寸脈沉弦而數,一定有瘀血積聚,要用犀角地黃湯加紫菀、牛膝。燥熱耗氣的症狀則禁用。

氣淋可以用沉香、肉桂、茯苓、澤瀉,輔以木通、瞿麥、葵子、山梔、石韋。如果是實熱導致氣滯不通,臍下發悶,服用利尿藥無效的,可以用沉香降氣的四磨湯。

膏淋是指精液和尿液一起排出,小便阻塞,想要排泄卻排不出來並且疼痛,可以用茯苓、秋石、海金砂、澤瀉、滑石;如果疼痛不劇烈,需要固澀精氣,可以用鹿角霜、蓯蓉、菟絲、蓮鬚、芡實、山藥;也可以用桑螵蛸、菟絲等分,製成蜜丸服用,之後用六味丸合聚精丸調補。

冷淋可以用腎氣丸加鹿茸。

○熱淋,煩渴引飲,宜導赤散加黃芩;躁熱不渴,宜滋腎丸,或淡竹葉煎湯調辰砂益元散。(《張氏醫通》)

濁病

溺與精所出之道不同,淋證在溺道,故《綱目》列之肝膽部;濁證在精道,故列之膀胱及腎部。今患濁者,雖便時莖中如刀割火灼,而溺自清,唯竅端時有穢物如瘡膿、目眵,淋漓不斷,初與溲溺不相混濫,至易辨也。每見時醫以淋法治之,五苓、八正雜投而增劇者,不可勝數,故為正之。(《證治準繩》)

小便渾濁,皆屬於熱。如夏月天熱,則水液濁渾;冬月天寒,則水液清潔,水體清而火體濁故也。如清水火煎自濁。(劉河間)

白話文:

小便灼熱、口渴想喝水,可以用導赤散加黃芩;如果發燒但不渴,可以用滋腎丸,或是用淡竹葉煎湯調辰砂益元散。

濁病是指尿道和精道疾病,淋證是尿道問題,所以《本草綱目》將其歸類於肝膽部;濁證是精道問題,所以《本草綱目》將其歸類於膀胱及腎部。濁病患者雖然排尿時感覺像刀割火燒,但小便本身清澈,只是尿道口會不斷流出類似瘡膿或眼屎的污穢物,一開始不會混淆於尿液,很容易分辨。常見一些醫生誤將濁病當作淋證治療,胡亂使用五苓散、八正散等藥方,反而加重病情,不可不慎。

小便混濁都是因為身體內有熱氣。就像夏天炎熱,水就會變得混濁;冬天寒冷,水就會清澈,因為水性清而火性濁。就像清水被火燒了之後就會變濁一樣。

濁證有赤、白之分,精、溺之辨。赤者多由於火,白者寒熱俱有之。由精為濁者,病在心腎;由溺為濁者,病在膀胱肝脾。○赤濁一證,有溺色之赤,有帶血之赤。若見鮮血,從溺血治。(張景岳)

思慮過度,嗜欲無窮,心腎不交,精元失守,而為赤、白二濁。赤為心虛有熱,由思慮得之;白為腎虛有寒,由嗜欲得之。(朱丹溪)

色白如泔,或如腐花腐漿,而馬口不幹結者,為濕;色黃赤而馬口乾掩者,為火。此皆為濁,胃中濕熱下流故也。濁而清者為濕,痛者濕兼熱也。有溺時結塊阻滯作痛,塊中內蓄水泡者,此必醉酒使內,酒濕乘虛襲入精竅也。(《張氏醫通》)

白話文:

濁證可分為赤濁和白濁,並依其來源區分為精濁和溺濁。赤濁大多是因為火氣旺盛,而白濁則可能是寒熱並存。精濁引起的濁證,病灶在心腎;溺濁引起的濁證,病灶在膀胱、肝脾。

赤濁又可分為尿液顏色發紅和帶血兩種。若是鮮血,則應從血症的角度治療。(張景岳)

過度思慮、無節制地追求慾望,導致心腎失衡,精元流失,就會產生赤濁和白濁。赤濁是因為心虛火旺,由思慮過度引起;白濁則是由於腎虛寒盛,因過度追求慾望而生。(朱丹溪)

尿液顏色如同淘米水,或像腐爛的花瓣和豆漿,而且嘴巴不乾不燥,這是濕濁;尿液呈黃紅色,嘴巴乾裂,這是火濁。這些都是濁證,都是因為胃中濕熱向下流淌所致。濁而清澈的是濕濁,濁且伴有疼痛的是濕熱。若排尿時有結塊阻礙,且伴有疼痛,結塊內部還蓄積著水泡,這多半是醉酒後,酒濕趁虛入侵精竅所致。(《張氏醫通》)

精者,血之所化。有濁去多精化不及,赤未變白,故成赤濁,此虛之甚也。何以知之?有人天癸未至,強力好色,所泄半精半血。若溺不赤,無他熱證,不可以濁赤概作熱治。(戴復庵)

脾氣上行則運,運則為清;下行則滯,滯則成濁。故知白濁之病,由脾腎不交,土邪乘腎之虛而下溜也。下溫則上舉,不升而自升之法。(程郊倩)

凡赤白濁,治須升提,若用利藥,決不見效。丹溪謂:此胃中濁氣,滲入膀胱。此言深中病情。(汪雙泉)

便濁,若有血塊窒塞尿管,痛難溺出者,由於房勞忍精,敗精離位,變成淤腐,少腹堅滿,大便秘澀。治宜兩頭尖、川楝子、韭白、小茴、桂枝、歸尾,衝入杜牛膝汁。(葉天士)

白話文:

['精液是由血液轉化而來的。如果排出的精液混有過多的雜質,且精液未能完全轉化,顏色從紅色轉為白色,這會導致紅色混雜,這是極度虛弱的症狀。我們如何知道呢?有些人尚未達到天癸的年齡,卻強烈追求性愛,排出的是既包含精液又包含血液的混合物。如果尿液不呈現紅色,沒有其他熱性的症狀,就不可以用紅色混雜的尿液作為熱性疾病的診斷。

脾氣上升時可以運行,運行時尿液清澈;下降時會阻塞,阻塞時尿液混濁。因此,我們得知尿液混濁的疾病是因為脾和腎功能不協調,土邪乘襲腎虛,從而導致尿液下流。下部溫暖時,尿液可以自行上行,不需升舉但能升舉的方法。

無論是紅色還是白色尿液混雜,治療都需要提升和提昇,如果使用利尿藥物,肯定不會見效。丹溪認為:這是胃中的混雜氣體滲入膀胱。這個論述深入地點出了病情。

對於尿液混雜伴有血塊阻塞尿道,疼痛難以排尿的情況,是因為房事過度,讓精液無法正常排出,積聚成為腐爛,導致小腹堅硬,大便乾澀。治療應使用兩頭尖、川楝子、韭白、小茴、桂枝、歸尾,再沖入杜牛膝汁。']

人有交合時,忽聞雷轟,或值人至,精不得泄,變為白濁,溺管痛如針刺。人以為腎精內敗,不知此乃膽氣阻塞之病也。夫膽喜泄,十一臟皆取決於膽,今膽受驚,則諸經之氣皆不能外泄,所阻之精蓄於膀胱,遂變為濁,壅塞而難出也。治當舒其膽氣,少加導水之味,方用竹茹、枳實、車前子、蒼朮、滑石、木通、苡仁、豬苓,名助膽導水湯。(陳士鐸)

濁乃小病,亦有淹纏不愈者,皆用藥無紀律故也。今將吃緊要處,次第條陳,庶初學者有取則焉。大抵此病屬濕熱者為多,始緣中宮不清,以致痰濁下流,滲入膀胱。治當審其小便痛與不痛,若小便將行而痛者,氣之滯也;行後而痛者,氣之陷也。

白話文:

當人們在進行性行為時,如果突然聽到雷鳴聲,或者有他人到來,導致無法釋放精液,這些精液可能會轉變為白色混濁物,並且尿道會感到疼痛,如同針刺一般。一般人認為這是因為腎中的精氣受到損傷,但其實這是膽氣阻塞所引起的疾病。膽器官喜歡釋放,它對全身十一個器官的運作都有影響。現在,如果膽受到驚嚇,那麼其他經脈的氣血就無法正常外洩。被阻塞的精液積聚在膀胱中,就會轉變為混濁物,並且堵塞,難以排出。治療這種情況,應該要調和膽氣,稍微添加一些導引水分的草藥,可以使用竹茹、枳實、車前子、蒼朮、滑石、木通、苡仁、豬苓等草藥,組合成「助膽導水湯」。

混濁物可能是小問題,但也有可能長期不癒,這通常是因為藥物使用沒有規律所致。現在將治療關鍵點逐一列出,希望能對初學者有所幫助。總的來說,這種疾病的產生大多與濕熱有關,最初可能是由於中焦(胃腸)不清潔,導致痰液混濁下流,滲入膀胱。治療時應觀察尿痛的情況,如果是在排尿開始時感到疼痛,這可能是氣流阻滯所致;而在排尿後仍感到疼痛,則可能是氣流下降所致。

若小便頻數而痛,此名淋濁,治以二陳湯加木通、山梔、升、柴;若只濁而不痛,治宜燥濕,以二陳湯加蒼、白朮、桔梗、升麻,提之即愈;若久濁不痛為虛,宜補中益氣湯,虛而下脫者加牡蠣、山萸澀之;久濁陰虛,腰膝痠疼者,宜六味丸,挾熱者加黃柏、知母,挾寒者加桂心、菟絲、巴戟,虛甚者加鹿茸。○曾見患白濁者,服諸藥不效,一味生白果食之即愈,以其專祛濕濁汙垢故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尿频且伴有疼痛,称为淋浊,可以用二陈汤加木通、山栀、升麻、柴胡治疗。如果只是白浊不痛,应该燥湿,用二陈汤加苍术、白术、桔梗、升麻治疗,很快就会痊愈。如果久浊不痛,则是虚症,应该服用补中益气汤,虚而下脱者加牡蠣、山萸肉涩止。久浊阴虚,腰膝酸痛者,应该服用六味丸,伴有热症者加黄柏、知母,伴有寒症者加桂心、菟丝、巴戟,虚甚者加鹿茸。曾经遇到过白浊患者,服用各种药物都不见效,只吃生白果就治好了,因为白果专治湿浊污垢。

(孫一奎)

脈候

少陰脈數,婦人則陰中生瘡,男子則氣淋;盛大而實者生,虛小而澀者死。(《張氏醫通》)

選案

鄞縣尉耿,夢接內,患石淋十三年,痛不可忍,溺下沙石,剝剝有聲,百治不效。偶得此方,一服而愈,方用苦杖根洗淨。銼一合,以水五合,煎一盞,去滓,服時衝入麝香少許。(《本草綱目》)

一人患淋證,每溺時必作戰,點滴而出,用六味湯加鹿角霜治愈。(王協中)

白話文:

少陰脈搏跳動頻繁,婦女則陰部會生瘡,男性則會出現尿道疼痛,尿中帶有血絲的症狀。脈搏有力且充實者可以活下來,脈搏虛弱、細小且澀者則會死亡。

鄞縣尉耿,夢見自己被內傷,患有尿路結石症長達十三年,疼痛難忍,排尿時會排出沙石,發出沙沙的聲音,嘗試過各種治療都無效。偶然得到這個方子,服用一次就痊癒了。這個方子使用苦杖根,洗淨後切碎,用五合水煎煮成一盞,去渣,服用時加入少許麝香。

一個人患有尿路感染,每次排尿時都會感到疼痛難忍,尿液滴滴答答地流出,用六味湯加入鹿角霜治療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