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43)
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43)
1. 產後
產後恍惚者,蓋由心主血,血氣通於營衛臟腑,遍循經絡,產後則血氣俱傷,五臟俱虛,營衛不足,而為風邪所乘,致令心神恍惚不定。(《女科大全》)
按產後不語,前人有謂敗血入心,有謂風邪所乘,皆名心風。悉指實邪為病,而不及於虛。然此風從何而來,亦未之詳,此已立論之失。至若驚悸恍惚,自是血虛心氣不足所致,《大全》所云風邪搏心,其言甚戾。立齋以為但固本元,毋專治風,有功來學不小。(蕭慎齋)
不寐
產後不寐一證,由於氣血大虧,陰不維陽者居多。夫衛氣日行於陽則寤,夜行於陰則寐。今胎下而血驟脫,陽浮於上,不入陰而常留於陽,是以達旦不寐,煩躁出汗,面赤口渴等證疊見。醫家治此,法何在哉?蓋壯水則火熄而神藏,益陰則血足而心安。六味歸芍湯加童便、人參,無不取效。
若心腎不交,神志恍惚,補心丹加減,亦為合法。倘血去而孤陽浮越,營衛偏勝,終夜不眠,宜歸脾湯,或人參養營湯,方為盡善。大抵陰虛不寐,陽藥不宜輕投;陽虛不寐,陰藥豈宜混施?必須察脈辨證,勿泥呆法也。此外,有因血塊痛而不寐者,治在血也;有兼食滯而不寐者,治在食也;有兼時疫而不寐者,治在疫也;有兼瘧痢而不寐者,治在瘧痢也。張景岳云:心藏神,為陽氣之宅;衛主氣,司陽氣之化。
凡衛氣入陰則靜,靜則寐,正以陽有所歸,故神安而寐也。故欲求寐者,當養陰中之陽,及去靜中之動,則得之矣。(《會心錄》)
浮腫
產後浮腫,多屬氣血兩虧,脾胃薄弱,營衛不能運行所致。若云發汗利小便,是重竭其津液而益虛其虛矣。豈產後之腫,竟作外邪有餘治乎?(蕭慎齋)
前證若因寒水侮土者,宜養脾肺;因氣虛者,宜益脾胃;因水氣者,宜補中氣。又有產後浮腫而兼喘咳,脈沉細無力者,此命門火衰,脾土虛寒也,八味丸主之。(薛立齋)
蓐癆
產後蓐損寒熱,元神不復,月事不來,先與《千金》當歸芍藥湯,後與烏骨雞丸調補。此證多因脾胃虛弱,飲食減少而成。當補脾胃,進飲食,則諸臟有所倚賴,病自愈矣。(薛立齋)
大便秘結
產後去血過多,大腸乾涸,每至三、五日而大便始通者,此其常也。必待腹滿欲去不能,方用蜜導或醬姜瓜導之。惟膽導禁用,以其苦寒,誤用每致發呃也。若血虛火燥者,用四物湯加鮮何首烏潤下之;若氣血俱虛者,便雖數日不通,然飲食如常,腹中如故,只用八珍湯加麻仁、熟蜜;若多日不解,躁悶異常,不得已用當歸、枳殼,亦權宜耳。(《張氏醫通》)
產後不便,固不足慮,然產婦急於便,必多努責,每致玉門不閉,子宮下墜,治之貴早。○產後便秘者,由氣虛不能推送,血虛不能濡潤也。宜用八珍湯加桃仁、杏仁。人知桃仁能破血,不知又能利血而滑腸;人知杏仁能潤肺,不知又能潤腸而利便。若單用八珍,恐燥矢未得下,乃加二味,使之速功。(高鼓峰)
白話文:
產後恍惚
產後心神恍惚,多半是因為心臟主導血液,而血液的運行與身體的營衛、臟腑息息相關,並遍布全身經絡。生產後,氣血都會受損,導致五臟虛弱,營衛不足,容易被風邪侵襲,造成心神不定。
過去認為產後不說話,是因為敗血入心,或是風邪侵襲,都歸類為「心風」,都認為是實邪引起的疾病,而沒有考慮到虛證。但風從何而來,也沒有詳細說明,這是立論的缺失。至於產後驚悸、恍惚,應是血虛導致心氣不足引起的。《女科大全》所說的風邪侵襲心臟,說法有點不對。蕭慎齋認為,應該以固本為主,不宜專注於治風,這樣對後來的醫者很有幫助。
產後失眠
產後失眠,多數是因為氣血嚴重虧虛,陰氣不足以制約陽氣。衛氣白天在陽氣中運行,人就會清醒;夜晚在陰氣中運行,人就會想睡覺。生產後,血液大量流失,陽氣浮於上,不能進入陰氣而停留在陽氣中,所以就會整晚失眠,出現煩躁、出汗、面色潮紅、口渴等症狀。治療這種情況,應該怎麼做呢?就是要滋養陰液,使陽火平息,心神安定。用六味歸芍湯加上童便、人參,通常都會有效。
如果是由於心腎不交,導致心神恍惚,可以用補心丹加減來治療,也是合適的。倘若血虛而導致陽氣浮越,營衛失調,整夜不眠,就應該用歸脾湯或人參養營湯,才是最好的辦法。總而言之,陰虛導致失眠,不應該隨便使用溫陽藥;陽虛導致失眠,也不應該隨便使用滋陰藥。必須仔細診斷,辨別證型,不要死板地照搬方法。此外,還有因為血塊疼痛導致失眠的,就要治療血瘀;因為飲食積滯導致失眠的,就要治療積滯;因為感染時疫導致失眠的,就要治療時疫;因為瘧疾或痢疾導致失眠的,就要治療瘧疾或痢疾。張景岳說,心藏神,是陽氣的居所;衛氣主導氣,負責陽氣的轉化。
當衛氣進入陰氣時,人就會安靜,安靜就會想睡覺。正是因為陽氣有所歸宿,所以心神安寧就能入睡。所以,要想睡得好,應該滋養陰中的陽氣,並且去除安靜中的騷動,才能達到目的。
產後水腫
產後水腫,大多是因為氣血兩虛,脾胃虛弱,導致營衛不能正常運行。如果採用發汗或利小便的方法,是會更加耗損體液,使虛弱的情況更加嚴重。產後水腫,怎麼能當成外邪有餘來治療呢?
如果是因為寒水侵犯脾土導致的水腫,應該滋養脾肺;如果是因為氣虛導致的水腫,應該補益脾胃;如果是因為水氣導致的水腫,應該補益中氣。還有產後水腫兼有喘咳,脈象沉細無力的,這是命門火衰,脾土虛寒的表現,應該用八味丸治療。
產後虛勞
產後虛損引起寒熱,精神不振,月經不來,先用《千金方》中的當歸芍藥湯,然後用烏骨雞丸來調補。這種情況多數是因為脾胃虛弱,食慾減少引起的。應該補益脾胃,增進食慾,這樣各臟腑才能有所依靠,疾病自然就會痊癒。
產後便秘
產後因為失血過多,腸道乾燥,通常會三五天才排便一次,這是正常現象。一定要等到腹部脹滿,想排便卻排不出來的時候,才可以用蜂蜜或醬瓜來導便。只有膽汁導便的方法不能用,因為膽汁苦寒,誤用容易導致打嗝。如果是血虛火燥引起的便秘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新鮮何首烏來潤腸通便;如果是氣血俱虛引起的便秘,雖然好幾天沒有排便,但飲食正常,腹部沒有不適,只需要用八珍湯加上麻仁、熟蜂蜜;如果好幾天都沒有排便,而且煩躁不安,不得已才可以用當歸、枳殼來幫助排便,這也只是權宜之計。
產後便秘雖然不用太擔心,但是產婦急著排便,一定會用力,容易導致陰道鬆弛、子宮下垂,應該及早治療。產後便秘,是因為氣虛無法推動,血虛無法滋潤。可以用八珍湯加上桃仁、杏仁來治療。人們都知道桃仁可以破血,卻不知道它也能夠活血潤腸;人們都知道杏仁可以潤肺,卻不知道它也能夠潤腸通便。如果只用八珍湯,可能會因為太過乾燥而無法排便,所以加上桃仁、杏仁,可以使其快速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