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4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42)

1. 產後

故產婦又喜其汗出也。(蕭慎齋)

有產婦喜汗出,為陰虛、血虛者,以產後亡陰血虛,陽氣偏盛,是其人平日陽盛陰弱,故當汗出,陰陽乃復。蓋汗出而陽亦虛,陰陽不相偏勝,故可謂之復續。此乃陰陽平補,可以徐收其效矣。然此汗出,乃陰虛陽亢之汗出,與陰盛陽衰,上冒下厥之但頭汗出者,迥不同也。

所以產婦喜汗出之汗,汗出而陰陽平復,正好施治以補益其陰陽。若上冒下厥之但頭汗大出,則陽脫於上,陰絕於下,頃刻不測之危證見矣。顧云此陰虛陽亢之汗出,而更滋陰涼血以速其死哉!故上冒下厥之汗必大出,雖解,而旋又厥冒如故,漸漸厥深冒甚而不救矣。產婦喜汗出之汗,不過微汗而已,微汗必數日而陰漸生,陽漸和,汗漸止。

且有不藥而自陰陽平復者,豈可並兩證而同日論哉!師比屬而言之,正示人嚴謹加辨之旨也。先辨之於但頭汗,後辨之冒不冒、厥不厥,後辨之於汗大出不大出,而二證判然矣。(魏荔彤)

狂妄

產後狂言譫語,如見鬼神,其源不一,須辨證治之。一則產後心虛,敗血停積,上干於心,因而狂妄者,當於乍見鬼神條求之。二則產後臟虛,心神驚悸,以致言語錯亂,不自知覺者,當於驚悸條求之。三則夙有風疾,又因產後心虛氣弱,證見歌哭嗔笑,言語亂道,腰背強直者,作風痙治,當於心經中風條求之。四則產後敗血,迷塞心包,因而言語顛倒,或作暈悶者,當於血暈條求之。

五則產後感冒風寒,惡露不行,寒熱如瘧,晝日明瞭,暮則譫語,如見鬼狀者,當作熱入血室論治。(《女科大全》)

選案

一婦產後六朝發狂,持刀殺人。此陰血暴崩,肝虛火炎。用澤蘭、歸、地、牛膝、茯神、遠志、棗仁、童便治愈。(繆仲淳)

不語

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外應於舌,舌者,聲之機也。產後心虛,多致敗血停蓄,上干於心則心竅閉塞,神志不明。又心氣通於舌,心氣閉,則舌強不能言。(郭稽中)

產後不語,多因停積敗血,閉其心竅,以致神志不明,治宜清魂散加蘇木、丹參。若心腎氣虛,而不能通於舌者,宜辰砂七珍散,或加人參、菖蒲。若腎虛風中者,宜地黃飲子。肝木太過者,宜柴胡清肝散。脾受木侮者,宜六君子湯加柴胡、鉤藤。氣血俱虛者,宜八珍湯加菖蒲、遠志。(《張氏醫通》)

產後不語,稽中主於敗血迷心,《濟陰》主於胃熱濕痰。皆論病之有餘。其有去血過多,陰火上乘,鬱冒心神而不語者,則屬於虛耳。(蕭慎齋)

驚悸恍惚

人之所主者,心也。心之所主者,血也。心血一虛,則神氣不守,驚悸所由來也。治當大補血氣為主。○產後恍惚,亦當大補氣血。蓋風為虛極之假象,固其本元,則諸病自退,若專治風,是速其危矣。(薛立齋)

白話文:

產後

產婦產後喜歡出汗,這其實是正常的。(蕭慎齋的觀點)

有些產婦喜歡出汗,那是因為她們屬於陰虛或血虛的體質。產後因為失去陰血,導致體內陽氣相對旺盛。如果她們平時就屬於陽盛陰弱的體質,那麼產後出汗反而能幫助身體恢復陰陽平衡。汗出後,陽氣也會相對減弱,當陰陽不再偏盛,身體就能逐漸恢復。這是一種通過溫和的方式補充陰陽的平衡療法,可以慢慢看到效果。但這種出汗是因為陰虛陽亢所導致,與陰盛陽衰、導致頭部出汗而下肢冰冷的狀況完全不同。

所以說,產婦喜歡出汗是好事,汗出後陰陽就能恢復平衡,正好可以透過藥物來補益陰陽。但如果是頭部大量出汗而下肢冰冷的狀況,那是因為陽氣向上脫散,陰氣向下衰竭,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狀況,隨時都可能發生意外。如果把陰虛陽亢的出汗誤認為是需要滋陰涼血,反而會加速產婦的死亡。頭部大量出汗而下肢冰冷的情況,即使一時緩解,很快又會復發,病情會逐漸加重,最終難以救治。而產婦喜歡的出汗通常只是微汗,這種微汗持續幾天後,陰氣就會逐漸產生,陽氣也會逐漸平和,汗自然就會停止。

而且有些產婦不需用藥,身體就能自行恢復陰陽平衡,所以不能把這兩種情況混為一談。醫師之所以要這樣詳細說明,正是要提醒大家仔細辨別。先從是否只有頭部出汗來分辨,接著分辨有沒有出現昏厥或手腳冰冷的情況,最後再分辨出汗量的大小,這樣兩種狀況就能清楚區分了。(魏荔彤的觀點)

產後狂妄

產後出現胡言亂語,甚至看到鬼神等幻覺,原因有很多,必須仔細辨證才能對症治療。第一種情況是產後心氣虛弱,體內惡露積聚,上擾心神,導致胡言亂語。這種情況可以參考「乍見鬼神」的相關論述。第二種情況是產後臟腑虛弱,心神受到驚擾,導致言語錯亂,失去自我意識。這種情況可以參考「驚悸」的相關論述。第三種情況是本身就有風疾,加上產後心氣虛弱,出現又哭又笑、胡言亂語、腰背僵硬等症狀。這種情況應當按照風痙來治療,可以參考「心經中風」的相關論述。第四種情況是產後惡露阻塞心包,導致言語顛倒,或出現頭暈昏悶。這種情況可以參考「血暈」的相關論述。

第五種情況是產後感冒風寒,惡露無法正常排出,出現忽冷忽熱類似瘧疾的症狀,白天意識清楚,晚上卻胡言亂語,看到鬼怪幻覺。這種情況應當按照「熱入血室」來治療。(《女科大全》的觀點)

選案

有一位婦女產後六天開始發狂,甚至持刀殺人。這是因為陰血大量流失,導致肝陰虛、火氣旺盛。最後使用澤蘭、當歸、熟地、牛膝、茯神、遠志、酸棗仁、童便等藥物才治好。(繆仲淳的醫案)

不語

心臟是主宰全身的器官,精神由此產生。心臟與舌頭相連,舌頭是發聲的關鍵。產後如果心氣虛弱,容易導致惡露停滯,上擾心神,使心竅閉塞,神志不清。心氣與舌頭相通,心氣閉塞,舌頭就會僵硬而無法說話。(郭稽中的觀點)

產後不語,多半是因為惡露停留在體內,阻塞心竅,導致神志不清。治療上應該用清魂散,再加入蘇木、丹參等藥材。如果是心腎氣虛,導致舌頭無法活動,可以用辰砂七珍散,或是加入人參、菖蒲等藥材。如果是腎虛導致風邪入侵,則要用滋陰補腎的地黃飲子。如果是肝氣過於旺盛,則要用柴胡清肝散。如果是脾土受到肝木的侵犯,則要用六君子湯,再加入柴胡、鉤藤等藥材。如果是氣血兩虛,則要用八珍湯,再加入菖蒲、遠志等藥材。(《張氏醫通》的觀點)

產後不語的原因,郭稽中認為是惡露阻塞心竅,《濟陰綱目》認為是胃熱濕痰所導致。這些都是從病邪實證的角度來分析。如果是因為失血過多,導致虛火上炎,鬱悶心神而不能說話,那就屬於虛證。(蕭慎齋的觀點)

驚悸恍惚

人的主宰是心,心的主宰是血。心血一旦虛弱,精神就無法安定,這就是驚悸的原因。治療上應該以大補氣血為主。產後恍惚,也應該大補氣血。風邪只是一種虛弱的假象,鞏固根本元氣才是最重要的,這樣各種疾病自然會消失。如果只專注於治療風邪,反而會加速病情惡化。(薛立齋的觀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