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40)
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40)
1. 產後
又有腎陽無根,內真寒而外假熱,虛火上衝胃口,因而嘔吐不休者,使非理中湯、八味湯重加人參引火歸原,而吐未必定也。或謂敗血阻於脾胃,不能納水穀而生吐逆,此說雖亦中病情,第敗血之阻,亦由元氣之虧,宜用生化湯、二陳湯,加人參、澤蘭、丹參之屬,數劑可愈。若用香砂、延胡等藥,非其治也。
大約吐而輕者救在脾,吐而重者救在腎。舍此他求,豈足謂之善哉!(《會心錄》)
選案
東青巷汪姓婦,產後病嘔吐。醫初以為食滯也,用消食之藥,不應。又以為氣滯也,用寬中行氣之藥,亦不應。又以為中虛也,用六君、理中之屬,俱不應。因請予診。問其中脘若有阻否?曰:然。惡露早淨否?曰:然。予曰:此蓄瘀為病,故一切止吐之藥不效也。先投生化湯倍黑姜,一劑瘀動,吐稍定;再於湯中加入和胃之品,其吐乃止。(汪廣期)
呃逆
產後呃逆,有寒、熱、虛、實之不同。寒者宜丁香、薑、桂;熱者宜柿蒂、竹茹;虛者宜人參、附子;實者宜香附、橘皮。誤施則有噬臍之悔。(薛立齋)
《經》云:病深者其聲噦。噦,即呃逆也。諸病見之,皆為惡候。況產後犯此,有虛無實,有寒無熱,明矣。立齋必兼熱實論,殊謬。然考古方治呃逆,有兼敗血蓄瘀,用丁香豆蔻散,煎桃仁吳茱萸湯下者,病機又不可不知。(蕭慎齋)
咳嗽
產後咳嗽,或因陰血被損,或因肺氣受傷,或因陰火上炎,或因風寒外感,治法不一。若陰血虛者,用四物湯加阿膠;肺氣傷者,用四君湯加桔梗;陰火上炎者,用六味湯加麥冬、五味;風寒外感者,用補中湯加桔梗、紫蘇。(薛立齋)
喘
產後發喘,最為惡候。蓋產後血亡氣脫,以致呼吸喘急,氣不接續。雖主氣之司不斂,實氣化之源不納,根本動搖,陽孤無偶,非同相火偏勝,銷灼肺金之比也。夫肺葉開而生脹,臥則頭向後,而肺葉貼背,礙氣道之路,故壅塞難容;坐則頭向前,而肺葉離虛,讓氣道之路,故呼吸稍緩。誠以血海空虛,子午不交,非大補真陰,填實下元,不能挽回垂絕。
第陰血暴脫,真氣上越,草木一時難生有形之血,不若重進參、附、歸、地,及鹿茸、河車之屬,急生無形之氣。且同類有情,血肉為補,庶無根之焰漸漸歸原,而相傅之官清肅下行矣。倘惡露未盡,敗血停凝,上熏肺金,亦令人喘者,須進人參生化湯,逐瘀於補元之中,元氣回而瘀血自通矣。若其人平素原有哮喘之疾,因胎下偶受外風,舊疾復作者,宜金水六君煎主之。
《難經》曰:呼出心與肺,吸入腎與肝。今產後呼出多而吸入少,元氣無主,大補猶恐不回,而醫家不悟,仍以表散之藥投之,是耶非耶?(《會心錄》)
白話文:
產後
有些產婦是因為腎陽虛弱,體內真寒,卻出現外表發熱的假象,虛火向上衝擊胃部,導致不停嘔吐。這種情況,如果不是用理中湯、八味湯,並大量加入人參來引導虛火回到腎臟,嘔吐很難停止。有人認為這是產後瘀血阻礙脾胃,使脾胃無法消化食物而引起嘔吐。這種說法雖然也符合病情,但瘀血阻礙也是因為元氣虛弱造成的。應該使用生化湯、二陳湯,加入人參、澤蘭、丹參等藥材,服用幾劑就能痊癒。如果使用香砂、延胡索等藥材,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
大致來說,嘔吐症狀輕微的,要從脾胃方面治療;嘔吐症狀嚴重的,要從腎臟方面治療。不從這兩方面著手,怎麼能說是好的治療方法呢!
案例
東青巷有一位姓汪的婦人,產後出現嘔吐。醫生一開始認為是消化不良,用了消食的藥,沒效。又認為是氣滯,用了寬中行氣的藥,也沒效。又認為是中氣虛弱,用了六君子湯、理中湯等藥,都沒效。因此請我診斷。我問她腹部中間是否有阻塞感?她說有。問她惡露是否很早排乾淨?她說是的。我說:「這是因為體內有瘀血造成的,所以所有止吐藥都無效。」我先給她服用加倍黑薑的生化湯,一劑藥後瘀血開始流動,嘔吐稍微減緩。再在湯藥中加入調和胃氣的藥材,嘔吐就停止了。
呃逆
產後打嗝,有寒、熱、虛、實的區別。寒性的,適合用丁香、生薑、桂枝;熱性的,適合用柿蒂、竹茹;虛性的,適合用人參、附子;實性的,適合用香附、橘皮。如果用錯藥,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。
古書上說:「病重的時候聲音會出現呃逆。」呃逆就是打嗝。各種疾病出現呃逆,都是不好的徵兆。更何況產後出現呃逆,大多是虛證,少有實證,多是寒證,少有熱證,這是很明顯的道理。薛立齋認為有熱證和實證的說法,實在是錯誤的。但古方治療打嗝,有考慮到兼有瘀血積聚的情況,會用丁香豆蔻散,或是桃仁吳茱萸湯來治療,這種病機也是必須要了解的。
咳嗽
產後咳嗽,有時是因為陰血虧損,有時是因為肺氣受傷,有時是因為陰火上炎,有時是因為外感風寒,治療方法各不相同。如果是陰血虛弱,用四物湯加阿膠;如果是肺氣受損,用四君子湯加桔梗;如果是陰火上炎,用六味地黃丸加麥冬、五味子;如果是外感風寒,用補中益氣湯加桔梗、紫蘇。
喘
產後出現喘氣,是最嚴重的病症。因為產後失血過多,氣也隨著脫失,導致呼吸急促,氣無法接續。雖然是因為肺氣無法收斂,實際上是因為氣化的源頭無法吸收。根基動搖,陽氣孤獨沒有依靠,這跟火氣過旺而灼傷肺臟的情況不同。肺葉張開時會導致脹滿,躺下時頭往後仰,肺葉貼在背上,阻礙呼吸道,所以會覺得胸悶難受。坐起來時頭往前傾,肺葉就會離開背部,讓開呼吸道,所以呼吸會比較順暢。實在是因為產後失血過多,導致陰陽失調,必須要大補真陰,填補下元,才能挽回危急的狀況。
只是陰血突然大量流失,真氣往上散失,草藥一時之間難以快速產生有形的血液,不如大量使用人參、附子、當歸、地黃等藥材,以及鹿茸、紫河車等血肉有情的藥物,來快速產生無形的元氣。讓虛火慢慢回到原本的位置,使身體各器官的功能恢復正常。如果惡露還沒排乾淨,瘀血停留在體內,向上熏蒸肺部,也會造成喘氣。這種情況,必須用人參生化湯,在補養元氣的同時,排除瘀血。當元氣恢復後,瘀血自然就能順利排出。如果本身就患有哮喘疾病,因為生產時偶爾受到外風侵襲,舊病復發的,應該用金水六君煎來治療。
古書上說:「呼氣時是心與肺的作用,吸氣時是腎與肝的作用。」現在產後呼氣多而吸氣少,元氣沒有主宰,即使大補元氣恐怕也難以恢復,但醫生卻不明白這個道理,仍然用發散表邪的藥物,這樣做對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