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35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35)

1. 產後

外治宜燒漆器,或熏醋炭;內治宜生化湯,或失笑散。休素陰虛者加童便,體素陽虛者加肉桂,甚者加人參。俗惑用參瘀反不行之說印定眼目,以致氣陷而脫者多矣,此假實之證也。

若去血過多,氣孤無偶,察其外證,眼合口張,面白手撒,氣出多而入少,手足冷而厥逆,冷汗自出,脈細如絲,或浮大無根,此腎氣不納,而肺氣不主,根本搖搖,氣虛欲脫之象。治宜血脫益氣,陽生陰長,急用人參兩許,而以歸、地、薑、附佐之,庶可救垂危於欲絕,此真虛之證也。(《會心錄》)

敗血上衝

敗血上衝有三:或歌舞談笑,或怒罵坐臥,甚則逾牆上屋者,此敗血衝心也,多死。治用花蕊石散。如雖悶亂,不致顛狂者,治用失笑散加鬱金。若飽悶嘔惡,腹滿脹痛者,此敗血沖胃也。治用平胃散加薑、桂。不應,送來復丹。若嘔逆腹脹,血化為水者,治用《金匱》下瘀血湯。

若面赤,嘔逆欲死,或喘急者,此敗血沖肺也。治用人參蘇木飲,甚則加芒硝以盪滌之。大抵衝心者十難救一,沖胃者五死五生,沖肺者十全一、二。(《張氏醫通》)

惡露不淨

凡看產後病,須問惡露多少、有無,此要語也。夫新產惡露,屬養胎余血。兒既產,氣血旺者,惡露隨之而下;氣血弱者,阻礙小腹為病。上攻則為血暈,蓄瘀則為兒枕心腹痛,及癥瘕積聚,四肢腫滿,血鼓諸證。(彭用光)

前證,若肝熱不能生血者,用六味丸;肝虛不能藏血者,用逍遙散;脾虛不能攝血者,用六君子湯;氣陷不能統血者,用補中益氣湯;脾經鬱熱,血不歸源者,用加味歸脾湯;脾經怒火,迫血妄行者,用加味四物湯;氣血兩虛者,用十全大補湯,肝經風邪,其血沸騰者,用一味防風丸。(薛立齋)

產後惡露,大約以一月為期。如不及一月而止者,氣血虛也;如窬一月而淋瀝不絕者,非氣虛不能攝血,即肝脾二經有虧。《大全》以為經血虛損,是矣。然又主於臟腑挾宿冷所致。夫血得熱則行,得冷則凝,豈有惡露不絕,反為寒冷致病之理?立齋以為肝脾鬱熱怒火,此誠善悉病機者也。(蕭慎齋)

選案

一婦人產後惡露不淨,至六、七日,鮮血奔注,發熱口渴,脅痛狂叫,飲食不進,或用四物湯,或用山楂、青皮、延胡等行血藥,卒無一效,切脈洪大而數。予曰:此惡露未盡,留泊血海,新化之血,迷失故道,不去蓄利瘀,則以妄為常,曷以御之?遂用醋製大黃一兩、生地黃一兩、桃仁泥五錢、乾漆三錢。

或曰:產後大虛,藥毋峻否?予曰:生者自生,去者自去,何虛之有?第急飲之,熟寐竟夜。次早,下黑血塊數升,諸病如失。復用補中益氣,調理而安。(《己任編》)

白話文:

產後

產後護理方面,外用可以用燒過的漆器或醋燻炭來處理;內服則適合用生化湯或失笑散。如果產婦體質屬於陰虛,可以加入童便;體質屬於陽虛,可以加入肉桂,如果情況更嚴重,可以加入人參。民間常有誤解,認為產後用人參會導致瘀血停滯,反而會讓身體氣虛下陷甚至脫氣,這其實是虛假的實證。

如果產婦失血過多,氣虛無力,觀察外在表現,會看到眼瞼閉合、口張開,臉色蒼白、手無力張開,呼吸氣出多而進少,手腳冰冷甚至厥逆,冷汗直流,脈搏微弱像絲線一樣,或者浮大但沒有根基,這是腎氣不足,肺氣無法正常運作,根本動搖,是氣虛快要脫離的徵兆。治療應該著重補氣養血,讓陽氣生發,陰氣滋長,要立即使用大量人參,並以當歸、熟地、乾薑、附子等藥材輔助,或許可以將病人從危急狀態救回來,這是真正的虛證。

敗血上衝

敗血上衝有三種情況:有的會唱歌跳舞、談笑風生,有的會發怒責罵、坐立不安,嚴重的甚至會爬牆上屋,這是敗血衝心,通常很危險,多數會死亡。治療可以使用花蕊石散。如果只是感到煩悶混亂,還不至於發狂,可以用失笑散加上鬱金來治療。如果感到飽脹悶悶不樂、噁心想吐、腹部脹滿疼痛,這是敗血衝胃,可以用平胃散加上生薑、肉桂來治療。如果效果不好,可以服用來復丹。如果嘔吐、腹脹,並且血變成水狀,可以用《金匱》中的下瘀血湯來治療。

如果臉色發紅、噁心想吐、快要昏厥,或者喘得很急,這是敗血衝肺,可以用人參蘇木飲來治療,嚴重時可以加入芒硝來幫助排泄。總的來說,敗血衝心的病人十個難救活一個,衝胃的病人則一半生還一半死亡,衝肺的病人十個中大概只能救活一兩個。

惡露不淨

凡是看產後疾病,必須要問惡露的量、有沒有,這是很重要的關鍵。產後的惡露是懷孕時多餘的血,胎兒產出後,氣血旺盛的產婦,惡露會順利排出;氣血虛弱的產婦,則會阻礙在小腹形成疾病。向上衝則會引起血暈,瘀積則會導致小腹疼痛,以及形成腫塊,四肢腫脹,血鼓等疾病。

上述情況,如果是肝熱不能生血,可以用六味丸;肝虛不能藏血,可以用逍遙散;脾虛不能攝血,可以用六君子湯;氣虛下陷不能統攝血液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;脾經有鬱熱,血液無法歸位,可以用加味歸脾湯;脾經怒火旺盛,導致血液亂行,可以用加味四物湯;氣血兩虛,可以用十全大補湯;如果是肝經有風邪,導致血液沸騰,可以用一味防風丸。

產後惡露,一般來說以一個月為期限。如果不到一個月就停止,是氣血虛弱的表現;如果超過一個月還淋漓不盡,不是氣虛不能攝血,就是肝脾兩經有虧損。《大全》認為是經血虛損,說得很對。然而,又歸咎於臟腑有宿寒。血遇熱則運行,遇冷則凝固,哪有惡露不止,反而是寒冷導致的道理呢?薛立齋認為是肝脾鬱熱或有怒火,這才是真正了解病理機制的說法。

選案

一位婦女產後惡露不乾淨,到了六七天,鮮血大量湧出,發燒口渴,脅肋疼痛,胡亂叫喊,食慾不振,有人用四物湯,有人用山楂、青皮、延胡索等活血藥,都沒效果,切脈發現脈搏洪大而數。醫生說:「這是惡露沒有排乾淨,停留在血海之中,新生的血迷失了正確的道路,不去清除瘀血,就會把異常當成正常,怎麼能控制得住呢?」於是使用了醋製大黃一兩、生地黃一兩、桃仁泥五錢、乾漆三錢。

有人說:「產後身體很虛弱,用藥會不會太猛?」醫生說:「該生的自然會生,該去的自然會去,有什麼虛弱的呢?趕快喝下去,就會睡到天亮了。」第二天早上,果然排下黑血塊數升,所有病症都消失了。之後再用補中益氣湯調理,就康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