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19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19)

1. 胎前

再以四物湯加白朮、黃芩為治。丹溪所謂先托住正氣以固其胎,而後調氣和血。此治妊痢之要法也。(蕭慎齋)

泄瀉

妊娠泄瀉,必原其由,大抵不外脾腎,二臟虛者居多。夫血統於脾,血護胎元則脾陰虛,食不運化而作瀉。胎繫於腎,氣弱則命門火衰,胎竊其氣以擁護,腎陽不能上蒸脾土而為瀉。雖其間未嘗無風、寒、暑、濕之外感,飲食生冷之內傷,而脾腎有虧者,其本也。(蕭慎齋)

霍亂

霍亂者,陽明胃經病也。良由妊娠平日五味肥甘,腐積成痰,七情鬱結,氣盛為火,停胃中。乍因寒熱之感,陰陽相混,故令心腹絞痛,吐利並作,揮霍變亂。吐多傷氣,利多傷血,氣血受傷,不能養胎。邪氣鼓擊,而母未有不殞者,不可不亟治也。香蘇散加藿香主之。(萬密齋)

妊娠霍亂,吐利絞痛,最易傷胎。宜辨其飲食生冷,暑、濕、風、寒四氣之感,隨其邪之所因而治之,尤以保胎為主。(蕭慎齋)

妊娠氣喘,有因乍感風寒,喘急而不得臥者,此客邪勝也。治宜疏散,參蘇飲主之。若脾虛四肢無力,肺虛不任風寒,腎虛腰痠足軟,猝然氣喘不足以息者,此脾肺素虧,母虛子亦虛,腎氣不歸原,而上乘於肺也。治宜生脈散、補中益氣湯去升、柴加沉香、補骨脂主之。(蕭慎齋)

妊婦因火動胎,氣逆作喘者,用條芩、香附為末,水調服。(朱丹溪)

吐血

凡吐血證,或七情內傷,或六淫外感。而妊娠吐血,一主火熱者,正以氣血護養胎元,或有所感,則氣逆而火上乘也。但火有虛實之分,實火當清熱養血,虛火當滋陰補水。(蕭慎齋)

子嗽

妊娠咳嗽,名曰子嗽。其證若風邪傷肺者,用金沸草散;火邪剋金者,用人參平肺散;寒邪傷肺者,用人參敗毒散;脾肺氣虛者,用六君子湯加桔梗;血虛者,用四物湯加桔梗;腎火上炎者,用六味湯加五味子;脾肺氣虛,為風寒所傷者,用補中益氣湯加桔梗。蓋肺屬辛金,生於己土,嗽久不已,多因脾虛不能生肺金,致腠理不密,復感外邪;或因肺虛不能生腎水,以致陰火上炎。治當壯土金,生腎水,以安胎為要。

(薛立齋)

子癇

婦人有孕之後,衝任血養胎元,以致肝臟少血,而木火內動,搖搖靡定,風象生焉。其證目吊口噤,角弓反張,流涎昏迷,時作時止,與內傷之癇象相類。俗醫以為外入之風,真屬聾瞶。

試問風入皮毛,則當惡寒發熱,何表證未見,而厥、少之證疊出?且無孕安然,有胎反病,風果如是耶?審其病情,無非肝腎陰虛,陰虛則血燥,血燥則筋失所滋,強直反張,有似於風,而實非風也。即風亦屬內動之風,而非外入之風也。良由胎在母腹,陰血愈耗,虛火愈熾,經脈空而為火所灼,以故精不能養神,柔不能養筋,而如厥如癲,神魂失守。治法有在陰、在陽之別:陰虛者養陰,陽虛者養陽。

白話文:

胎前

如果孕婦出現其他疾病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白朮、黃芩來治療。就像朱丹溪說的,先穩住孕婦的正氣以保護胎兒,然後再調理氣血。這是治療孕期痢疾的重要方法。(蕭慎齋)

泄瀉

孕婦拉肚子,一定要找出原因,大多是因為脾臟和腎臟虛弱。脾臟主導血液,如果脾陰虛弱,血液就不能好好保護胎兒,導致消化不良而拉肚子。胎兒的發育又依賴腎臟,如果腎氣虛弱,命門火衰退,胎兒會吸收母體的氣來保護自己,導致腎陽無法溫養脾土,也會引起腹瀉。雖然也可能因為外感風寒暑濕,或者飲食生冷而拉肚子,但脾腎虛弱才是根本原因。(蕭慎齋)

霍亂

霍亂這種病,主要是因為陽明胃經出現問題。通常是因為孕婦平時吃太多肥甘厚膩的食物,導致腸胃積聚痰液,加上情緒不佳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產生火氣,停留在胃裡。如果突然因為寒熱而感受外邪,導致陰陽混亂,就會引起心腹絞痛、上吐下瀉,而且病情變化很快。吐得太厲害會傷氣,拉得太厲害會傷血,氣血受損就無法滋養胎兒。邪氣攻擊母體,嚴重可能導致死亡,必須趕緊治療。可以用香蘇散加上藿香來治療。(萬密齋)

孕婦得了霍亂,上吐下瀉還絞痛,很容易傷到胎兒。應該仔細分辨是因為吃了生冷食物,還是感受了暑濕風寒,然後根據病因來治療,並且要以保護胎兒為主。(蕭慎齋)

孕婦氣喘,有的是因為突然感受風寒,導致喘得很急,無法躺下,這是外邪入侵導致的。治療應該用疏散的方法,可以用參蘇飲來治療。如果是因為脾虛導致四肢無力,肺虛無法抵禦風寒,腎虛腰痠腿軟,突然氣喘得很厲害,呼吸困難,這是因為脾肺原本就虛弱,母親虛弱,胎兒也跟著虛弱,腎氣無法歸元,反而向上衝到肺部。這種情況應該用生脈散、補中益氣湯(去掉升麻、柴胡)加上沉香、補骨脂來治療。(蕭慎齋)

如果孕婦因為體內火氣旺盛而導致胎氣逆亂,引起氣喘,可以用黃芩、香附磨成粉,用水調服。(朱丹溪)

吐血

凡是吐血的病症,有的是因為情緒內傷,有的是因為外感六淫邪氣。而孕婦吐血,多半是因為體內火熱,因為氣血要保護胎兒,如果受到影響,氣血就會逆亂,導致火氣上炎。但火有虛實之分,實火要清熱養血,虛火要滋陰補水。(蕭慎齋)

子嗽

孕婦咳嗽,叫做子嗽。如果是因為風邪傷肺,可以用金沸草散;如果是火邪剋肺,可以用人參平肺散;如果是寒邪傷肺,可以用人參敗毒散;如果是脾肺氣虛,可以用六君子湯加上桔梗;如果是血虛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桔梗;如果是腎火上炎,可以用六味湯加上五味子;如果是脾肺氣虛,又感受風寒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上桔梗。肺屬辛金,生於脾土,如果咳嗽很久不好,大多是因為脾虛不能滋養肺金,導致皮膚腠理不緊密,容易再次感受外邪;或者因為肺虛不能滋養腎水,導致陰火上炎。治療應該強壯脾土,滋養肺金,生養腎水,並且以安胎為主。(薛立齋)

子癇

婦女懷孕後,衝脈和任脈的血要滋養胎兒,導致肝臟血虛,肝木之火就會內動,搖晃不定,產生類似風的症狀。症狀是眼睛上吊,嘴巴緊閉,身體弓起,流口水,昏迷,時好時壞,跟內傷引起的癲癇症狀相似。那些庸醫認為這是外來的風邪,實在是太愚蠢了。

想想看,如果是風邪侵入皮膚,應該會怕冷發燒,怎麼會沒有表證,反而出現厥冷、少陰的症狀?而且沒懷孕時沒事,懷孕反而生病,風邪會是這樣嗎?仔細觀察病情,無非是肝腎陰虛,陰虛導致血燥,血燥導致筋脈失去滋養,強直反張,看起來像風,但實際上不是風。就算有風,也是內生的風,而不是外來的風。這是因為胎兒在母體內,陰血會更加消耗,虛火更加旺盛,經脈虛空而被火灼傷,所以精血不能滋養神,柔韌性不能滋養筋,導致像厥像癲,精神失常。治療方法有在陰、在陽的區別:陰虛要養陰,陽虛要養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