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13)
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13)
1. 帶下
一濕熱下流,而為濁帶,脈數,色赤,煩渴多熱者,宜保陰煎、加味逍遙散。若熱甚兼淋而赤者,宜龍膽瀉肝湯。一元氣虛而帶下者,宜壽脾煎、七福飲、十全大補湯。若陽氣虛寒,脈微澀,腹痛多寒者,宜加薑、附。一脾腎氣虛下陷而帶下者,宜歸脾湯、補中益氣湯。(張景岳)
選案
一婦經多帶下者,日輕夜重,泄瀉無時,擬屬下多亡陰,治用血藥,益甚,始悟此病,合陽生陰長之治。夫經多帶下,又兼泄瀉,皆由陽虛下陷。蓋日則陽旺,而得健運之職,故輕;夜則陰旺,而陽不得其職,故重。易以參、術助陽,服之而效。(繆仲淳)
一女七歲下白,其母疑焉。夜臥因以帛墊身,始知其故。予曰:女子二七任脈通。今任脈未通,帶脈未成,何以得此?是必脾虛有濕而然。方用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苡仁、扁豆、芡實、白芍、甘草、陳皮為末,服之而止。嫁後一產而脫,體氣早虧之過也。(許宣治)
白話文:
帶下
一種情況是濕熱往下流,造成白帶混濁,脈搏跳動快,白帶顏色偏紅,容易煩躁口渴,身體發熱,這種情況適合用保陰煎或加味逍遙散來治療。如果熱象嚴重,還伴隨小便疼痛發紅,則適合用龍膽瀉肝湯來治療。
另一種情況是元氣虛弱導致白帶,適合用壽脾煎、七福飲或十全大補湯來治療。如果陽氣虛寒,脈搏微弱且不順暢,腹痛怕冷,則適合加入薑和附子來治療。
還有一種情況是脾腎氣虛,導致氣往下陷而產生白帶,適合用歸脾湯或補中益氣湯來治療。(張景岳)
選案
一個婦人月經量多且白帶多,白天情況較輕,晚上比較嚴重,而且時常腹瀉,一開始認為是陰液虧損,用補血的藥反而更嚴重,後來才明白這個病應該用補陽的方式來幫助陰液生長。月經量多、白帶多又加上腹瀉,都是因為陽氣虛弱下陷導致。白天陽氣旺盛,身體機能正常運作,所以症狀比較輕;晚上陰氣旺盛,陽氣功能減弱,所以症狀比較嚴重。改用人參、白朮等補陽氣的藥物,服用後就見效了。(繆仲淳)
一個七歲女孩出現白帶,她母親感到疑惑。晚上睡覺時用布墊在身下,才知道是這個原因。我說:女子十四歲任脈才會暢通。現在任脈還沒暢通,帶脈也還沒形成,怎麼會有白帶呢?這一定是脾虛有濕氣導致的。開了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薏仁、扁豆、芡實、白芍、甘草、陳皮磨成粉末給她服用,白帶就止住了。她出嫁後生了孩子,卻發生脫垂的情況,這就是身體氣血過早虧損的緣故。(許宣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