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10)

1. 求嗣

種子之方,本無定軌,因人而施,各有所宜。故凡寒者宜溫,熱者宜涼,滑者宜澀,虛者宜補,去其所偏,則陰陽和而生化著矣。今人不知此理,但知傳方,豈宜於彼者,亦宜於此耶?即或偶中,而不論宜否,遍傳其神,竟相制服,豈知張冠李戴乎?(張景岳)

脈候

人身氣血,各有虛、實、寒、熱之異,惟察脈可知。脈不宜太過而數,數則為熱。不宜不及而遲,遲則為寒。不宜太有力而實,實者正氣虛而火邪乘之,所以實也。不宜太無力而虛,虛者氣血虛也。又有女子,氣多血少,寒熱不調,月水違期,皆當診脈,以活法治之。務使夫婦之脈和平,交合有期,自能生子。(陳楚良)

選案

建平王,妃姬等皆麗,而無子。擇良家未笄女子入御,又無子。問曰:求男有道乎?澄對曰:合男女,必當其年。男雖十六而精通,必三十而娶;女雖十四而天癸至,必二十而嫁。皆欲陰陽完實而後交合,則交而孕,孕而育,育而為子,堅壯強壽。今未笄之女,天癸始至,已近男色,陰氣早泄,未完而傷,未實而動,是以交而不孕,孕而不育,育而子脆不壽。此王之所以無子也。

然婦人有所產皆女者,有所產皆男者,大王誠能訪求多男婦人,有男之道也。王曰:善。未再期,生六男。(《褚氏遺書》)

白話文:

求子之道

生育的方法,本來就沒有一定的規則,應該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來施行,各有各適合的方式。所以,凡是體質虛寒的人,就應該用溫補的方法;體質燥熱的人,就應該用清涼的方法;體質滑脫的人,就應該用收澀的方法;體質虛弱的人,就應該用補益的方法。去除身體的偏頗之處,就能使陰陽調和,自然能產生孕育的能力。現在的人不明白這個道理,只是盲目地傳播固定的藥方,難道適合那個人的,也一定適合這個人嗎?即使有時候碰巧有效,也不論是否適合,就把它說成是神奇的藥方,互相模仿使用,卻不知道會張冠李戴,用錯方法。

脈象的診斷

人身體內的氣血,各有虛、實、寒、熱的差異,只有通過診察脈象才能了解。脈象不應該太快而頻數,頻數就代表體內有熱;脈象不應該太慢而遲緩,遲緩就代表體內有寒;脈象不應該太過有力而充實,充實代表正氣虛弱,而邪火趁虛而入;脈象不應該太過無力而虛弱,虛弱就代表氣血不足。還有的女子,氣多血少,寒熱不調,月經不規律,都應該通過診脈來了解情況,用靈活的方法來治療。務必要使夫妻雙方的脈象平和,在適當的時候行房,自然就能夠生孩子。

案例選錄

建平王,他的妃子和姬妾都很美麗,卻沒有兒子。後來又選了良家還沒有成年結婚的女子入宮,也還是沒有兒子。國王問道:「求男兒有什麼方法嗎?」澄回答說:「男女結合,一定要在適當的年齡。男子雖然十六歲時精氣就已經成熟,但是一定要到三十歲才結婚;女子雖然十四歲時月經就已經來潮,但是一定要到二十歲才出嫁。都是想要陰陽之氣都成熟充實之後才交合,這樣交合才能夠懷孕,懷孕才能夠順利生產,生下來的兒子才會身體強壯、長壽。現在還沒有成年的女子,月經才剛來,就已經接近男色,陰氣過早地洩漏,還沒有成熟就受到傷害,還沒有充實就已經開始活動,所以才會發生交合而不懷孕,懷孕而不能順利生產,生下來的兒子也會體質虛弱、短命。這就是大王沒有兒子的原因。」

「而且,有的婦女生的都是女兒,有的婦女生的都是兒子,大王您如果能夠訪求那些生了很多兒子的婦女,學習她們生兒子的方法,就可以了。」國王說:「好。」不到兩年,就生了六個兒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