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6)
卷十三·女科原旨 (6)
1. 月經
室女經閉,非先天稟弱,血氣未充,即是欲男子不得,所願不遂,思慮傷心,抑鬱傷肝,以致月閉成病。故凡寡婦、女尼,犯經閉者,與此同法。○經閉有寒熱。《金匱》主於風冷積寒,東垣、潔古主於火熱實結,是皆指有餘之病也。但寒、熱二證,宜分內傷、外感處治。
如心火不降,而三焦熱結,是血衰火旺,陰不配陽,故心氣不通,熱結三焦,而經閉不行,當益陰滋水,以培化源。如積冷血寒,凝結胞門,而血泣不下,是風冷客邪,乘虛襲入,宜溫經散寒,導血下行,後用養營之劑為當。(蕭慎齋)
人生以血氣為本,人病未有不先傷氣血者。若室女童男,積想過度,多致勞損。男子則神色消散,女子則月水先閉。蓋憂愁思慮,則心傷而血竭。且心病則不能養脾,故不嗜食;脾虛則金虧,故發嗽;腎水絕則木氣不榮,而四肢干痿,故多怒。不可用青蒿、虻蟲等涼血行血,宜柏子仁丸、澤蘭湯,益陰血以制虛火也。(寇宗奭)
夫經水,陰血也,屬沖、任二脈。其為患,有因脾胃虛,不能生血而不行者,調而補之;有因郁傷脾,血耗而不行者,解而補之;有因胃火,血灼而不行者,清而補之;有因勞傷,心血少而不行者,靜而補之;有因怒傷肝,血澀而不行者,和而補之。有因腎水虧,不能生血而閉者,補脾肺;有因肺氣虛,不能行血而閉者,補脾胃。(薛立齋)
辨血色
凡血色有辨,固可以察虛實,亦可以察寒熱。若色濃而多者,血之盛也;色淡而少者,血之衰也。此固大概之易知也。至於紫黑之辨,有如冰炭,而人多不解,但見紫色,不分虛實,便謂熱甚。不知紫赤鮮紅,濃而成片者,是皆新血妄行,多由熱也;若紫而兼黑,或散或薄,沉黑色敗者,多以真氣內損,必屬虛寒。或如屋漏水,或如腐敗之宿血,是皆紫黑之變象也。
此肝脾大損,陽氣大陷,當用甘溫,如理陰煎、理中湯、歸脾湯、補中湯之類,則陷者舉,脫者固,元氣漸復,病無不愈。若盡以紫色作熱證,則無不隨藥而斃矣。(張景岳)
天癸過期
婦人天癸過期,而經猶行者,其故有三:一主於有餘,一主於邪傷,一主於敗血。敗血即屬崩漏,當以稟賦強弱參之。(蕭慎齊)
婦人年過五十而經行不止者,作敗血論。(李時珍)
婦人四旬外,經期將斷之年,多有漸見阻隔,經期不至者,此際最宜防察。若果氣血和平,素無他疾,此固漸止而然,無足慮也。若素多憂鬱不調之患,而見此過期阻隔,便有崩決之兆。若隔之淺者,其崩尚輕;隔之久者,其崩必甚。當預服藥調之,否則患滋大也。(張景岳)
脈候
凡血氣壯盛,經絡遏閉,其脈滑實。外風冷傷,經絡凝澀,其脈浮澀。形體憔悴,經絡涸竭,其脈虛弱。(楊仁齋)
白話文:
月經
年輕女子月經閉止,如果不是先天體質虛弱,氣血不足,就是因為想得到男子卻不能如願,思慮過度傷心,心情鬱悶傷肝,導致月經閉止成病。所以像是寡婦、尼姑,如果發生月經閉止,也與這種情況類似。月經閉止有寒症和熱症。《金匱要略》認為是風寒積聚導致,而李東垣、張潔古則認為是火熱積聚所致,這些都指的是身體多餘造成的病症。但是寒症和熱症,應該區分內傷還是外感來治療。
如果心火無法降下,三焦熱結,這是因為血虛火旺,陰陽失調,所以心氣不通,熱結在三焦,導致月經閉止,這時應該滋陰生水,來培養身體的能量來源。如果因為積寒導致血寒,凝結在子宮門口,使血液無法排出,這是因為風寒侵入身體虛弱之處,應該溫經散寒,引導血液下行,之後再使用滋養身體的藥物來調理。(蕭慎齋)
人生以血氣為根本,人得病沒有不先傷氣血的。如果年輕男女,思慮過度,大多會導致身體勞損。男子會精神萎靡,女子則會先出現月經閉止。這是因為憂愁思慮會損傷心臟,導致血液枯竭。而且心臟有病就不能滋養脾臟,所以會沒有食慾;脾虛則會影響肺,所以會咳嗽;腎水不足則會使肝木失養,四肢乾枯萎縮,所以容易發怒。不能使用青蒿、虻蟲等涼血活血的藥物,應該使用柏子仁丸、澤蘭湯,滋養陰血來抑制虛火。(寇宗奭)
月經是陰血,歸屬於衝脈和任脈。月經病的成因,有的是因為脾胃虛弱,不能產生血液導致月經不來,應該調理和補養;有的是因為憂鬱傷脾,耗損血液導致月經不來,應該疏解和補養;有的是因為胃火旺盛,灼傷血液導致月經不來,應該清熱和補養;有的是因為勞累過度,心血不足導致月經不來,應該靜養和補養;有的是因為發怒傷肝,導致血液運行不暢而月經不來,應該調和和補養。有的是因為腎水虧虛,不能產生血液導致月經閉止,應該補養脾肺;有的是因為肺氣虛弱,不能運行血液導致月經閉止,應該補養脾胃。(薛立齋)
辨別血色
觀察血色,固然可以了解虛實,也可以了解寒熱。如果血色濃稠量多,代表血液充足;血色淡薄量少,代表血液衰竭。這是一般容易了解的。至於紫色和黑色的區別,差異很大,但是很多人不了解,看到紫色就認為是熱症。其實紫紅色鮮豔,濃稠成片的,是新鮮血液妄行,多是因為熱症;如果紫中帶黑,或者分散稀薄,顏色像沉黑色腐敗的,大多是因為真氣內損,一定是屬於虛寒。或者像屋漏的水,或者像腐敗的舊血,這些都是紫黑色的變異現象。
這是因為肝脾大傷,陽氣大虛,應該使用甘溫的藥物,像是理陰煎、理中湯、歸脾湯、補中湯之類,這樣才能使下陷的陽氣升舉,使脫散的陽氣固住,元氣逐漸恢復,疾病自然會好。如果一看到紫色就當作熱症來治療,一定會因為用藥錯誤而死亡。(張景岳)
天癸過期
婦女到了天癸應該停止的時候,月經卻仍然來潮,原因有三種:一種是身體有餘,一種是邪氣侵襲,一種是敗血。敗血就屬於崩漏,應該根據體質強弱來判斷。(蕭慎齊)
婦女年過五十歲,月經仍然沒有停止,應該當作敗血來論斷。(李時珍)
婦女四十歲以後,月經將要停止的年紀,大多會逐漸出現月經不規律、月經不來的狀況,這時候最應該注意觀察。如果氣血平和,平素沒有其他疾病,這是正常的月經停止現象,不用擔心。如果平素多有憂鬱不調的毛病,而出現月經不來的狀況,就有可能發生崩漏。如果月經間隔時間不長,崩漏的情況還算輕微;如果月經間隔時間很長,崩漏的情況一定會很嚴重。應該預先服藥調理,否則疾病會越來越嚴重。(張景岳)
脈象
凡是血氣旺盛,經絡阻塞,脈象會滑而有力。如果外感風寒,經絡凝滯,脈象會浮而澀。如果身體瘦弱,經絡枯竭,脈象會虛弱無力。(楊仁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