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九·雜證匯參 (2)
卷九·雜證匯參 (2)
1. 瀉(附腸鳴)
經義
春傷於風,夏生飧泄。○久風為飧泄。○清氣在下,則生飧泄。○脾病者,虛則腹滿,腸鳴飧泄,食不化。○長夏善病洞泄寒中。○濕勝則濡瀉。○暴注下迫,皆屬於熱。○諸病水液,澄澈清冷,皆屬於寒。○大腸小腸為泄。○倉廩不藏者,是門戶不要也。(《素問》)
胃泄,飲食不化,色黃;脾泄,腹脹滿泄注,食即嘔吐;大腸泄,食已窘迫,大便色白,腸鳴切痛;小腸泄,溲而便膿血,少腹痛;大瘕泄,裡急後重,數至圊而不能便,莖中痛。(《難經》)
哲言
泄證,有濕泄、濡泄、風泄、寒泄、暑泄、火泄、熱泄、虛泄、滑泄、飧泄、酒泄、痰泄、食泄、積泄、脾泄、腎泄、晨泄、暴泄、久泄、洞泄。(《醫學入門》)
白話文:
春季受風寒之害,夏季容易腹瀉。久受風寒之害也會導致腹瀉。清氣下沉,也會導致腹瀉。脾臟虛弱的人,會出現腹脹、腸鳴、腹瀉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長夏季節容易患上腸胃寒涼引起的腹瀉。濕氣過盛會導致腹瀉。突然發作的腹瀉且伴隨下墜感,屬於熱證。各種疾病導致的體液清澈冰冷,都屬於寒證。大腸和小腸是排泄的通道。如果胃腸功能失調,就如同家裡倉庫不能儲物,如同門戶無法關閉。
胃泄,食物無法消化,糞便呈黃色;脾泄,腹脹滿且腹瀉,吃東西就嘔吐;大腸泄,吃東西後腹痛難受,大便顏色偏白,腸鳴腹痛;小腸泄,尿液混濁伴隨膿血,小腹疼痛;大瘕泄,肛門急迫感,多次想大便卻排不出來,肛門疼痛。
腹瀉的類型有很多,包括濕泄、濡泄、風泄、寒泄、暑泄、火泄、熱泄、虛泄、滑泄、飧泄、酒泄、痰泄、食泄、積泄、脾泄、腎泄、晨泄、暴泄、久泄、洞泄。
按:泄瀉二字,取義有輕重,非一證而無分別也。據書有云泄者,有云瀉者,有云泄瀉者。愚謂:糞出少而勢緩者為泄,漏泄之謂也;糞大出而勢直下不阻者為瀉,傾瀉之謂也。(《醫旨緒餘》)
泄者,大便溏薄;瀉者,大便直下,略分輕重,總屬脾虛。(《證治匯補》)
暴注下迫,食不及化,是無水也;溏泄日久,止發無恆,是無火也。(王太僕)
瀉黃腹痛者,濕也;瀉白腹痛者,寒也;痛一陣瀉一陣,瀉後澀滯者,火也;痛一陣瀉一陣,瀉後痛減者,食也;腹中脹痛,瀉不減者,肝氣也;腹中絞痛,暴瀉煩渴者,霍亂也;腹中絞痛,下無休時,去如蟹渤者,氣食交併也;腹中隱痛,下如稠飲者,痰也。○冷瀉,譬之鹽,見火則凝,冷則復消;熱瀉,譬之水,寒則凝結成冰,熱則復化為水。(戴復庵)
白話文:
泄瀉這兩個詞,根據程度不同,所指的病症也不一樣。有些書上說泄,有些說瀉,有些則說泄瀉。我的理解是:糞便量少,排泄速度緩慢的,叫做泄,是漏泄的意思;糞便量多,排泄速度快,沒有阻礙的,叫做瀉,是傾瀉的意思。《醫旨緒餘》裡提到,泄是指大便稀薄,瀉是指大便快速排出。而《證治匯補》則認為,泄瀉都是脾虛導致的。《證治匯補》還指出,暴瀉伴隨腹部疼痛,可能是因為水不足;長期溏瀉,時好時壞,可能是因為火不足。王太僕則認為,瀉黃腹痛是因為濕氣,瀉白腹痛是因為寒氣,痛一陣瀉一陣,瀉後便秘是因為火氣,痛一陣瀉一陣,瀉後疼痛減輕是因為飲食不當,腹部脹痛,瀉後不減輕是因為肝氣,腹部絞痛,暴瀉口渴是因為霍亂,腹部絞痛,排泄不止,糞便如蟹肉一樣是因為氣食交併,腹部隱痛,排泄物如稀粥一樣是因為痰。戴復庵則將冷瀉比作鹽,遇到火就會凝固,遇冷就會融化;熱瀉則比作水,遇冷就會凝結成冰,遇熱就會化為水。
暴泄,肛門迸迫,屬火化;暴泄,肛門不禁,屬陰寒;久泄,肛門不禁,屬陽虛。(張路玉)
濕勝則濡瀉。濕從何得?緣脾虛不能布液,水穀留於胃中而化濕也。若注水者,邪氣暴乘腸胃,土製不及,則為注水。(程郊倩)
脾土強者,自能勝濕,無濕則不泄。若土虛不能制濕,則風寒與熱皆得干之而為病。故曰:濕多成五泄。(李士材)
脾胃者土也,其氣衝和,以化為事。今清濁相干,風邪久干於胃,中氣不能運化,而食物完出。夕食謂之飧,食之難化在於夕,故謂之飧泄。(《聖濟總錄》)
完穀不化,其因有四:曰氣虛,曰胃寒,曰胃火,曰胃風。夫氣虛胃寒,固不能傳化矣。火者,火性急速,傳運失常,即邪熱不殺穀也。至於胃風者,肝風傳脾,脾受其克,不能變化,名為飧泄,乃五泄之一也。(《醫統》)
白話文:
如果拉肚子時肛門有強烈迫出的感覺,屬於火氣旺盛;如果拉肚子時肛門無法控制,屬於陰寒;如果長期拉肚子且肛門無法控制,屬於陽氣不足。
濕氣過盛就會導致腹瀉。濕氣從哪裡來呢?因為脾虛不能運化水液,水谷停留在胃中就化成了濕氣。就好像給水缸注水一樣,邪氣突然侵襲腸胃,脾土來不及制約,就會導致腹瀉。
脾土強壯就能夠克制濕氣,沒有濕氣就不會腹瀉。如果脾土虛弱不能制約濕氣,風寒和熱邪都會趁虛而入,導致疾病。因此說,濕氣過盛就會導致五種腹瀉。
脾胃屬土,氣性平和,主要作用是消化食物。現在清濁混雜,風邪長期停留在胃中,中氣不能運化,食物就完完整整地排出。晚上吃的飯叫“飧”,食物難以消化就在晚上,所以稱為“飧泄”。
食物不能消化,原因有四:一是氣虛,二是胃寒,三是胃火,四是胃風。氣虛和胃寒,本來就無法消化食物。火性急躁,運輸失常,就會導致邪熱無法殺滅食物。至於胃風,肝風入侵脾臟,脾臟受到克制,無法消化食物,就叫做“飧泄”,是五種腹瀉中的一種。
瀉屬脾胃,人固知之,然門戶束要者,肝之氣也;守司於下者,腎之氣也。若肝腎氣實,則能約束而不瀉;虛則失職,而無禁固之權矣。(《馮氏錦囊》)
泄瀉之本,無不由於脾胃。蓋胃為水穀之海,而脾主運化,使脾健胃和,則水穀腐熟而化氣化血以行營衛。若飲食失節,起居不時,脾胃受傷,則水反為濕,谷反為滯,精華之氣不能輸化,乃致合汙下降,而瀉痢作矣。脾強者,滯去即愈;脾弱者,因虛易瀉,因瀉愈虛。蓋關門不固,則氣隨瀉去,氣去則陽衰,陽衰則寒從中生,固不必外受風寒而始謂之寒也。
且陰寒性降,下必及腎,故瀉多必亡陰,謂亡其陰中之陽耳。所以久瀉不愈,必自太陰傳於少陰而為腸澼,豈非降泄之甚,而陽氣不升,臟氣不固之病乎?○腎泄,每於五更或天明時即洞泄數次,有經月連年弗止者,或暫愈而復作者,或痛或不痛者。蓋腎為胃關,開竅於二陰,二便開閉,皆腎所主。
白話文:
瀉肚子是脾胃的問題,這點大家都知道,但控制排泄的關鍵在於肝氣,負責守住下焦的是腎氣。如果肝腎氣充足,就能約束住排泄,不至於瀉肚子;如果虛弱,就無法發揮控制作用,導致瀉肚子。瀉肚子根本原因在於脾胃。胃是水谷的消化器官,脾負責運輸和轉化,脾胃健康,水谷就會被消化吸收,轉化成氣血供應全身。如果飲食不規律,作息不正常,脾胃就會受損,水谷無法消化吸收,形成濕氣和積滯,精華無法運化,就會往下流動,導致瀉肚子。脾胃強健的人,積滯去除就能痊癒;脾胃虛弱的人,容易因為虛弱而瀉肚子,瀉肚子又會加重虛弱。因為排泄門戶沒有守住,氣隨着排泄出去,氣虛則陽氣衰弱,陽氣衰弱就會從內部生寒,不一定需要受風寒才會變成寒症。
而且陰寒屬性向下,必然會影響腎,所以瀉肚子時間長了,就會損耗陰氣,其實是損失了陰氣中的陽氣。久瀉不愈,就會從太陰轉移到少陰,形成腸澼,這是因為排泄過度,陽氣無法上升,臟腑氣機不固造成的。腎泄通常在凌晨或天亮時就瀉肚子幾次,甚至持續數月或數年,也可能暫時好轉又復發,有時候會痛,有時候不痛。腎是胃的關口,開口於二陰,大小便的開閉都由腎控制。
腎陽不足,則命門火衰,而陰寒獨盛,故於子醜之後,陽氣未復陰氣盛極之時,即令人洞泄不止也。(張景岳)
補編
凡瀉皆兼濕,初宜分理中焦,次則分利下焦,繼以風藥燥濕,久則升舉元氣;滑脫不禁,然後澀之。其間風勝兼以解表,寒勝兼以溫中,虛弱補益,食積消導,濕則淡滲,火則清涼,痰則湧吐,陷則升提,隨證而用,不拘次序。(《證治匯樸》)
治瀉,補虛不可純用甘溫,太甘則生濕;清熱,不可純用苦寒,太苦則傷脾;兜澀,不可太早,恐留滯餘邪;淡滲,不可太多,恐津枯陽陷。(《見聞錄》)
泄瀉治法有九:一曰淡滲。使濕從小便而去,如農夫治澇,導其下流,雖處卑監,不憂巨浸。《經》云: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;又云:在下者,引而竭之是也。一曰升提。氣屬於陽,性本上升,胃氣注迫,輒爾下陷。升、柴、羌、葛,鼓舞胃氣上騰,如地土淖澤,風之即干。
白話文:
腎陽不足就會導致命門火衰,陰寒過盛,因此在子時、丑時之後,陽氣尚未恢復,陰氣最盛的時候,就會導致人一直不停地腹瀉。
治療腹瀉,需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。首先要分清中焦的寒濕,然後再利潤下焦的寒濕,接着用風藥燥濕,時間久了就要提升元氣。如果腹瀉不止,再用收斂的藥物。其中,如果兼有風邪,就要用解表藥;如果兼有寒邪,就要用溫中藥;如果虛弱,就要補益;如果食積,就要消導;如果濕氣重,就要用淡滲藥;如果熱氣重,就要用清涼藥;如果痰多,就要用涌吐藥;如果氣虛下陷,就要用升提藥。根據具體症狀用藥,不必拘泥於順序。
治療腹瀉,補虛不能單用甘溫的藥物,因為過於甘甜會生濕;清熱不能單用苦寒的藥物,因為過於苦寒會傷脾;收斂不能過早使用,以免留住餘邪;淡滲不能使用過多,以免津液枯竭,陽氣下陷。
治療腹瀉的方法有九種:第一種是淡滲法,讓濕氣從小便排出,就像農夫治水一樣,引導水分流到低處,即使處於低窪的地方,也不怕積水。古籍中說:「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。」「在下者,引而竭之是也。」第二種是升提法,氣屬於陽,本性是上升的,胃氣下陷,就會導致腹瀉。升麻、柴胡、羌活、葛根等藥物,可以鼓舞胃氣上揚,就像土地潮濕,風吹過就會乾燥一樣。
風藥多燥,濕為土病,風能勝濕,所謂下者舉之是也。一曰清涼。熱淫所至,暴注下迫。苦寒諸劑,用滌燎蒸,猶當溽暑之時,而商飆倏動則炎熇如失矣。所謂熱者清之是也。一曰疏利。痰凝氣滯,食積水停,皆令人瀉。隨證祛逐,勿使稽留。《經》曰:實者瀉之;又云:通因通用,是也。
一曰甘緩。瀉利不已,急而下趨,愈趨愈下,泄何由止?甘能緩中,善禁急速,且稼穡作甘,甘為土味,所謂急者緩之,是也。一曰酸收。瀉下多日,則氣散不收,無能統攝。酸之一味,能助收攝之權,《經》云:散者收之,是也。一曰燥脾。土德無慚,水邪不濫,故瀉皆成於土濕,濕皆本於脾虛。
白話文:
風藥容易燥熱,濕氣是土氣病變的根本,風能克制濕氣,如同將沉重之物舉起。清涼之法可以治療熱邪入侵,導致身體暴熱下迫的症狀。苦寒的藥物可以消除熱蒸,如同夏季酷暑,商風突然吹來,暑熱便消散殆盡。疏利之法可以治療痰凝氣滯、食積水停等症狀,需要根據病情祛除病邪,不可拖延。經典中說:「實則瀉之」,又說「通因通用」,都是疏利之法的依據。甘緩之法可以治療瀉利不止,急劇下瀉的症狀。甘味可以緩和脾胃,抑制下瀉,如同農作物需要甘潤滋養,甘味屬於土氣,可以緩和急劇的症狀。酸收之法可以治療瀉下多日,導致氣散不收的症狀。酸味可以幫助收攝,經典中說:「散者收之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燥脾之法可以治療脾虛導致的濕邪泛濫。土氣本性不畏懼濕邪,濕邪滋生都是因為脾虛所致。
倉廩得職,水穀善分,《經》云:虛者補之,是也。一曰溫腎。腎主二便,封藏之本,雖屬水臟,而真陽寓焉;少火生氣,火為土母,此火一衰,何以運行三焦、熟腐水穀乎?故腎虛者必挾寒,脾虛者必補母。《經》云:寒者溫之,是也。一曰固澀。注泄日久,幽門道滑,雖投溫補,未克奏功,須行澀劑,則變化不愆,揆度合節,所謂滑者澀之,是也。(李士材)
泄瀉,注下證也。《經》曰:濕多成五泄。飧泄之完穀不化,濕兼風也;溏泄之腸垢汙積,濕兼熱也;騖溏之澄清溺白,濕兼寒也;濡泄之身重軟弱,濕自勝也;滑泄之不能禁固,濕勝氣脫也。是以胃風湯治有血之飧泄,清六丸療腸垢之熱溏;騖溏便清溺白,選用理中治中;滑泄脈微氣脫,急投四柱、六柱;惟濡泄有虛有實,或以胃苓,或以朮附。
白話文:
食物消化吸收良好,才能維持身體機能。《內經》說「虛者補之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其中一個方法是溫腎。腎臟負責排泄,是身體能量的根本,雖然屬於水臟,但蘊含著真陽之氣;陽氣不足,就無法運化水谷,三焦也會失調。所以腎虛的人一定伴隨著寒氣,脾虛的人就需要補益脾胃。同樣的,《內經》說「寒者溫之」。另一個方法是固澀。長期腹瀉,導致幽門鬆弛,即使溫補,也無法見效,需要使用收斂的藥物,才能調整消化功能,順應節氣變化,這就是「滑者澀之」的道理。
腹瀉是一種濕邪下注的表現。《內經》說「濕多成五泄」,分別是:飧泄是因為食物消化不良,濕氣夾雜著風邪;溏泄是因為腸道積垢,濕氣夾雜著熱邪;騖溏是因為排泄清稀,濕氣夾雜著寒邪;濡泄是因為身體虛弱,濕氣過盛;滑泄是因為氣虛失固,濕氣勝過陽氣。因此,用胃風湯治療有血的飧泄,用清六丸治療熱溏,用理中丸治療騖溏,用四柱湯、六柱湯治療滑泄,而濡泄則根據虛實,選擇胃苓湯或朮附湯治療。
至於脾泄、胃泄、腎泄、大腸泄、小腸泄、大瘕泄、痰泄、郁泄、傷酒傷食泄,古法條載甚詳。其急則治標,必使因時隨證,理固然也。其緩則治本,惟知燥脾滲濕,義有未盡。蓋脾司坤土,本至靜之體,而有乾健之用,生萬物而役於萬物,從水從火,為寒為熱。歷觀協熱下利者,十不得一、二;從水之寒泄者,十常八、九。
言所當然者,主治在脾;推所以然者,必求之水火。因思人身水火,猶權衡也,一勝則一負。五泄多濕,濕水同氣,水之盛,則火之衰也。於是推少陽為陽樞,相火寄焉,風火扇胃而熟腐五穀;少陰為陰樞,龍火寓焉,熏蒸臟腑而轉輸糟粕。胃之納,脾之輸,皆火之運也。
白話文:
至於脾泄、胃泄、腎泄、大腸泄、小腸泄、大瘕泄、痰泄、郁泄、傷酒傷食泄等症狀,古籍記載十分詳盡。對於急症,必須針對病症,採取對症療法,這是理所當然的。而對於慢性病,則要治本,但僅僅知道乾燥脾臟、滲透濕氣,還不夠全面。因為脾臟主管坤土,本性至靜,但卻具有乾健的作用,它滋生萬物,又為萬物所役使,既從水又從火,既可寒又可熱。從臨床觀察來看,因熱而導致下痢的,十之八九是因寒濕所致的泄瀉。
因此,治療泄瀉,應以脾臟為主,但更要探究其水火之源。人體的水火,就如同天平一樣,一方盛則一方衰。五種泄瀉,多由濕氣引起,濕氣與水氣相通,水氣盛則火氣衰。由此推斷,少陽為陽樞,相火寄於其中,風火助胃消化五穀;少陰為陰樞,龍火寓於其中,溫暖臟腑,轉輸糟粕。胃的納受、脾的輸布,都是火的運作。
然非雷藏龍馴,何能無燥無濕?勢有冒明燎上之眚如果土奠水安,從此不泛不濫,定無清氣在下之患矣。五泄之治,平水火者清其源,崇堤土者塞其流耳。(《臨證指南》)
凡泄,水穀不化,謂之飧泄,是清氣在下,胃氣不升,古人皆以升浮藥治之。《經》曰:濕多成五泄。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。惟此證不宜此論,蓋其病得之於胃氣下流,清氣不升,陽道不行,故宜升宜舉,不宜利小便。(李東垣)
風邪傷人,必入空竅,而空竅惟腸胃為最。風既居於腸胃,其導引之機,如順風揚帆,不俟脾之運化,食入即出,故飧已即泄。不知者,以為脾虛,完穀不化,如長夏洞泄寒中;及冬月飧泄之泄,反以補脾剛燥之藥,助風性之勁,有泄無已,每至束手無策。倘知從春令治之,用桂枝領風邪從肌表而出,一、二劑可愈。
白話文:
要想身體不燥不濕,就必須調和陰陽,就像馴服猛烈的雷電和巨龍一樣。如果能像穩固地基一樣,使水火平衡,從此不再泛濫,就不會出現清氣下沉的毛病了。治療五泄的方法,就是要平調水火,從源頭入手,加強脾胃運化,就像修築堤壩一樣,阻擋水流泛濫。
一般來說,泄瀉是指水穀不消化,稱為飧泄,是因為清氣下沉,胃氣不升,古人多用升浮藥物治療。經書上說,濕邪過盛就會導致五泄。但濕邪過盛,應該利尿排濕,而不是直接治療泄瀉。但這種情況不適用於此,因為病因是胃氣下沉,清氣不升,陽氣運行不暢,所以應該採用升舉的方法,而不是利尿排濕。
風邪入侵人體,必先侵犯空竅,而腸胃是最容易受風邪侵犯的部位。風邪停留在腸胃,就會像順風揚帆一樣,不受脾胃運化的影響,食物一吃就排泄出來,所以吃完就拉肚子。有些人不知道原因,以為是脾虛導致的,就用補脾燥濕的藥物,反而助長風邪,導致泄瀉不止,束手無策。其實,應該從春令開始治療,用桂枝引導風邪從肌表排出,一兩劑藥就能治癒。
至若秋月傷肺者,傷肺之燥也,與秋傷於燥,冬生咳嗽,同是一病。但在肺則咳嗽,在大腸則飧泄,所謂肺移熱於大腸,久為腸澼者也。但使肺熱不傳於大腸,則飧泄自止,惟務止泄,以燥益燥者多矣。(喻嘉言)
臟腑瀉利,其證多端。東垣專以補中益氣湯升提清氣,但未及乎腎泄也。仲景云:下利不止,醫以理中湯與之,利益甚,此利在下焦,當理下焦則愈。趙以德云:瀉類多端,似難執一而治。先師治暴脫頓瀉幾欲絕者,急灸氣海,飲人參膏而愈。治積痰在肺,致其所合大腸之氣不固者,湧出上焦之痰,則肺氣下降,而大腸之虛自復。
白話文:
秋季乾燥容易傷肺,引起咳嗽,這和秋燥導致冬天咳嗽其實是同一種病。只是咳嗽是肺部的症狀,而腹瀉則是腸道的症狀,因為肺部熱氣傳到腸道,久而久之就成了腸道疾病。只要能阻止肺熱傳入腸道,腹瀉就能停止,但很多人只注重止瀉,反而加重了燥熱,反而不利於病情。
腹瀉的症狀很多,不同原因引起的腹瀉也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。東垣以補中益氣湯來升提清氣,但沒有考慮到腎虛引起的腹瀉。仲景則認為腹瀉不止,用理中湯治療效果很好,這是針對下焦虛寒引起的腹瀉。趙以德也認為腹瀉的類型很多,很難用一種方法治療。我的老師治療暴脫性腹瀉,用灸氣海和服用人參膏的方法,效果很好。治療積痰在肺,導致腸道氣虛而腹瀉的,可以用湧出上焦痰的方法,這樣肺氣下降,腸道氣虛也會自然恢復。
治憂思太過,脾氣鬱結而不能升舉,陷入下焦而成泄瀉者,開其鬱結,補其脾胃,使穀氣升發。治陰虛而腎不能司禁固之權者,峻補其腎而愈。因問:先生治病何神?曰:無他,圓機活法,具在《內經》,熟之自得矣。(趙養葵)
命門無火,不能為中宮蒸腐水穀,而濕停在脾,先有其瀉料,而藏寒在腎,誰復司其閉藏?故經木氣才萌,不待疏泄,遂成其瀉令。雖是木邪乾土,實腎之脾胃虛也。此際補脾不如補腎,四神丸溫能暖腎而使氣蒸,辛能破滯而使氣壯,則補腎仍是補脾也。(程郊倩)
元陰不足而泄瀉者,名曰腎瀉。其狀則水穀不分,至圊即去,足脛冷,少腹下重。但去有常度,晝夜或一、二次,與他證之瀉不同。蓋元陰之氣衰弱,不能健運其水穀故也。世不知此,但見泄瀉,概用參、術補之,殊不知參、術乃補脾胃中陽氣之藥,況脾屬土而腎屬水,腎瀉補脾,則土愈勝而水愈虧,故腎瀉不可用參、術,宜以補陰之藥兼山藥、芡實、茯苓、蓮肉,其瀉自止。如挾陽氣不足而瀉者,則不拘於此。
白話文:
治療因憂思過度導致脾氣鬱結,無法向上升發,下降到下焦而引起腹瀉的患者,要疏解其鬱結,補益脾胃,讓穀氣上升。治療陰虛導致腎臟無法控制排泄的患者,要大力補益腎臟才能治癒。有人問:「先生治療疾病有什麼秘訣?」我回答:「沒有什麼特別的,精妙的原理和活用的方法,都在《內經》裡,熟讀之後自然就會明白。」
命門之火不足,無法溫煦中焦,消化水谷,導致濕氣停留在脾臟,先有了腹瀉的物質,而寒氣藏在腎臟,誰又能控制它的閉藏功能呢?所以當春天木氣萌發,還沒等它疏泄,就開始出現腹瀉。雖然說是木氣侵犯土,實際上是腎臟和脾胃虛弱造成的。此時補脾不如補腎,[四神丸]溫暖腎臟,使氣上升蒸騰,辛辣藥物可以破除滯礙,使氣壯盛,這樣補腎其實也是在補脾。
元陰不足而導致腹瀉的,叫做腎瀉。它的症狀是水谷不分,一到廁所就排泄,足脛冰冷,小腹墜脹。但腹瀉有一定規律,一天或一兩次,與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瀉不同。這是因為元陰虛弱,無法健運水谷的緣故。世人不知道這個道理,只看到腹瀉,就用人參、黃芪來補,殊不知人參、黃芪是補益脾胃陽氣的藥物。而且脾屬土,腎屬水,腎瀉補脾,會導致土氣更加旺盛,水氣更加虧虛,所以腎瀉不能用人參、黃芪,應該用補陰的藥物,再加上[山藥]、[芡實]、[茯苓]、蓮子,腹瀉自然就會停止。如果腹瀉是夾雜陽氣不足,則不拘泥於此。
(羅赤誠)
瀉多由於濕,惟分利小水最為上策。此惟酒濕肥甘之輩,為暴泄之病,小腹脹滿,水道痛急者為宜。若病久陰虛,脈虛氣弱,口乾,渴而不喜冷者,不可利也。蓋本非水有餘,實因火不足;本非水不利,實因氣不行。故病不因水而利則亡陰;瀉因火虛而利復傷氣。倘不察其本,則未有不速其危矣。(張景岳)
晨瀉,空心服藥不效,令至晚服即效。以暖藥一夜在腹,可勝陰氣也。與酒客濕泄,服湯藥不效,改服丸散即效同意。(滑伯仁)
治瀉諸藥,多作丸子服,效速。(朱丹溪)
脈候
腎脈小甚為洞瀉,脾脈小甚為泄瀉。(《脈經》)
白話文:
拉肚子大多是因为体内湿气过重,但最好的方法是利小便,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。这种方法适合那些爱喝酒、吃油腻甜食导致腹泻,肚子胀满,小便疼痛急迫的人。但如果腹泻时间长,导致身体虚弱,脉象虚弱,气力不足,口干舌燥,渴了也不想喝冷饮,就不应该利尿。因为这类人并非体内水分过多,而是因为身体阳气不足;并非体内水分排泄不畅,而是因为气血运行不顺畅。所以,如果强行利尿,会导致阴液亏损而危及生命;而如果因为阳虚而导致的腹泻,再用泻药,会导致气虚加重。如果不了解病因,胡乱治疗,就很容易加重病情,导致危险。
早上拉肚子,空腹吃药没有效果,等到晚上吃药才有效,是因为晚上吃药,药力可以在肚子里面停留一整晚,可以抵御体内的寒气。这与喝酒的人因为湿气导致腹泻,喝汤药没有效果,改吃丸散后就见效是一样的道理。
治疗腹泻的药物,大多制成丸剂服用,效果更快。
脉象方面,肾经脉象细小,是腹泻的征兆;脾经脉象细小,是泄泻的征兆。
選案
一婦得暴注證,食粥粥下,飲湯湯下,服藥藥下,物色不變。眾醫議用薑、附、參、耆。予詰之。答曰:完穀不化,胃虛明矣。予曰:非也。《經》言:暴注下迫,皆屬於熱。河間謂:火性急速,不容停留。仲景謂:邪熱不殺穀。公言完穀不化,屬之虛寒,此則屬之實火,用藥一瘥,死生反掌。
先令以香連丸,服之安然,飲湯水半鍾亦不下,眾始信為其火。疏方用平胃散,加黃連一錢、大黃三錢。其家人曰:病下而復下之可乎?予曰:通因通用,塞因塞用,變通之妙,存乎一心,試服此藥,得效必矣。服後微下二、三行,食粥一碗,繼以白芍湯調理而安。(余午亭)
白話文:
一位婦女患了暴注症,吃粥粥就吐,喝湯湯就吐,服藥也吐,飲食狀況沒有改善。眾多醫生商量要用生薑、附子、人蔘、黃耆。我詢問他們,他們回答說:食物無法消化,顯然是胃虛。我說:不對,《傷寒論》中說:暴注下迫,都屬於熱證。河間醫家說:火性急促,不容停留。張仲景說:邪熱不殺穀。你們說食物不消化,歸之於虛寒,這實際上是實火,用藥稍有不慎,就會死生立判。
我首先讓她服用香連丸,服後安然無恙,喝半碗湯水也不吐了,大家才相信是火證。於是開了平胃散,加黃連一錢、大黃三錢的藥方。她的家人說:病人已經腹瀉,再用瀉藥可以嗎?我說:通則不通,塞則塞之,運用之妙,存乎一心,試試服這藥,一定有效。服藥後稍微瀉下二、三行,吃了一碗粥,再用白芍湯調理,就恢復正常了。
一婦患泄瀉,醫以脾虛治,不效;又云是虛且寒,用參、朮、薑、桂溫之,更甚。兩關脈浮而有力。予曰:此風乾腸胃也。風性最速,故食入即完穀而出。溫補則風性益烈,傳遞更速耳。遂用升麻、柴胡、桂枝、防風、蒼朮、白芍、薏仁、澤瀉、陳皮,服之而愈。(吳天士)
一人痢後久瀉,屢進溫中、益火、健脾、固腎之劑不愈。余曰:下多亡陰。加白芍、阿膠於理脾藥中,一服而瘥。(餘子敬)
白話文:
一位婦女患有腹瀉,醫生診斷為脾虛,用藥卻無效;又說她是虛寒,用人參、白朮、生薑、桂枝溫補,反而更嚴重。她的兩關脈浮而有力。我說:「這是風邪侵襲腸胃導致的。」風性最急,所以食物一吃下去就馬上排泄出來。溫補反而會助長風邪,傳播更快。於是,我用升麻、柴胡、桂枝、防風、蒼朮、白芍、薏仁、澤瀉、陳皮,服用後病情痊癒。
一個人痢疾後長期腹瀉,服用過溫中、益火、健脾、固腎等藥物都不見效。我說:「瀉下太多,損失了陰氣。」便在理脾藥中加入白芍、阿膠,服用一劑便痊癒。
一婦瀉下如油,以紙捻蘸燃,與油無異,醫不能療。孫滋九先生令買補中益氣湯十劑,天王補心丹四兩,以煎劑下丸,服訖而愈。眾詰所由,曰:驚則氣下,大腸傷損所致。此婦必因驚後得此疾也,問之果然。此方書所未載。(《同壽錄》)
附方
虛損泄瀉方,治虛損泄瀉,諸藥不愈,胃虛難受藥者。用陳臘肉、骨灰、陳米鍋焦,共三分,炒松花一分,米飲糊丸,人參湯送下六、七十丸。此法活人多矣。
白話文:
一位婦人腹瀉,排泄物如油,用紙捻沾取燃燒,也如同油脂一樣,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。孫滋九先生讓她買十劑補中益氣湯和四兩天王補心丹,用煎劑送服丸藥,服完後病就好了。大家問他為何如此,他說驚嚇會導致氣機下降,造成大腸損傷。這位婦人一定是驚嚇之後才得的病,詢問之下果然如此。這個案例醫書上都沒有記載。
虛損泄瀉方專治虛損泄瀉,其他藥物都無效,胃虛難以服藥者。取陳臘肉、骨灰、陳米鍋焦各三分,炒松花一分,用米飲糊成丸,人參湯送服六七十丸。此法救活過許多人。
附:腸鳴
《內經》腸鳴有五:一曰脾虛則腹滿,腸鳴飧泄,食不化,宜枳實理中湯加木香;二曰中氣不足,腸為之苦鳴,宜六君子湯加木香;三曰邪在大腸,腸中雷鳴,氣上衝胸,宜半夏瀉心湯;四曰土鬱之發,腸鳴而為數後,宜平胃散加半夏、木香、茯苓;五曰少陰在泉,熱淫所勝,民病腹中腸鳴,氣上衝胸,宜葶藶木香散。○《金匱》云:腹中寒氣,雷鳴切痛,胸腹逆滿嘔吐者,宜附子粳米湯。
白話文:
腸鳴
《內經》 腸鳴有五種情況:
- 脾虛: 脾虛會導致腹脹,腸鳴,食慾不振,消化不良。宜服用枳實理中湯加木香。
- 中氣不足: 中氣不足會導致腸鳴。宜服用六君子湯加木香。
- 邪氣入侵大腸: 邪氣入侵大腸會導致腸鳴,並伴有腹部雷鳴聲,氣上衝胸。宜服用半夏瀉心湯。
- 土氣鬱結: 土氣鬱結會導致腸鳴,且伴隨排便次數增多。宜服用平胃散加半夏、木香、茯苓。
- 少陰經熱盛: 少陰經熱盛會導致腸鳴,並伴有氣上衝胸。宜服用葶藶木香散。
《金匱》 提到:腹部寒氣入侵,導致雷鳴般的疼痛,胸腹脹滿,嘔吐。宜服用附子粳米湯。
○東垣云:如胃寒泄瀉腸鳴,於升陽除濕湯中加智、半夏、生薑、大棗。○丹溪云:腹中鳴者,病本於胃,乃火激動益其水也。大棗加芩、連、山梔;不應,用胃苓湯加減。(《趙氏醫貫》)
白話文:
東垣說:如果胃寒引起腹瀉、腸鳴,可以在升陽除濕湯中加智、半夏、生薑、大棗。丹溪說:肚子裡發出響聲,病根在胃,是因為火氣激動了水份。可以用大棗、黃芩、黃連、山梔子;若無效,就用胃苓湯加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