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八·雜證匯參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·雜證匯參 (3)

1. 痞滿

經義

陰氣盛於上,則下虛,下虛則脹滿。○陰受之則入五臟,入五臟則䐜滿閉塞。○臟寒生滿病。○備化之紀,其病痞。○卑監之紀,其病留滿痞塞。○敦阜之化,其病脹滿。(《素問》)

哲言

病者腹滿,按之不痛為虛,痛者為實。(《金匱》)

痞與否同,不通泰也。由陰伏陽蓄氣血不運而成,與脹滿有別,惟內覺痞悶,而外無脹急之形也。有中氣久虛,不能運化精微而為痞者;有過服消克,不能輸化飲食而為痞者;有濕熱痰氣,上逆陽位而為痞者。(朱丹溪)

凡胸中滿心下滿者,皆氣也。腹中滿者,或燥矢,或宿食也。少腹滿者,或溺;或血停蓄也。清陽出上竅,故上滿者為氣而非物;濁陰出下竅,故下滿者為物而非氣也。(《醫方集解》)

上焦如霧,霧不散則為喘滿,此出而不納也。中焦如漚,漚不利則為留飲,久為中滿,此上不能納而下不能出也。下焦如瀆,瀆不利則為腫滿,此上能納而下不能出也。(王好古)

胃口之上為心下,居陽部而受氣最清,所云上焦如霧者是也。清處何由凝濁而見痞滿?知有所填也。冷則生氣,寒則冱血,為痰為食,所填不一。俱宜溫以豁之,先使上焦開發,陽氣得伸,然後導除其下。(程郊倩)

補編

腹滿不減,減不足言,當下之。○腹滿時減,復如故,此為寒,當與溫藥。(《金匱》)

按此篇無治虛寒腹滿之方,當與溫藥之下,當有宜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十四字,必是脫簡。閱《傷寒·太陰篇》自知,當補之。(《醫宗金鑑》)

虛痞不食,大便利;實痞能食,大便閉。虛痞以芍藥、陳皮和之;實痞以厚朴、枳實消之。(《證治匯補》)

天地不交而成否,此脾之清氣不升而下溜,胃之濁氣不降而上逆,當用補中益氣湯加苓、澤。蓋升、柴從九地之下而升其清氣,苓、澤從九天之上而降其濁氣,即所以交否而為泰矣。○邪氣作痞,宜用疏劑。若氣不順逆上為痞,此乃虛痞,愈疏而痞愈作,宜於補劑中微兼疏通,不可過用辛香。

古人治瀉後膈痞,用理中丸,即此意也。○舉世治中滿痞脹,不問虛實,咸禁甘草。殊不知古人所謂中滿勿食甘者,指實滿而言。若自覺滿而外無腹脹之形者,當以甘治之。(朱丹溪)

時至秋初,陽氣下墜,因夏間之濕熱尚在胸中,致有痞滿不寬之證,用不換金正氣散以去濕。濕去則金清,金清則降下之令復,譬如主人久不在家,家中為汙穢所塞,掃除汙穢以俟主回之意。(《慎柔五書》)

古方治痞,用芩、連、枳實之苦以泄之;厚朴、薑、夏之辛以散之;參、術之甘以補之;苓、瀉之淡以滲之。痞同濕治,惟宜上下分消,果有內實,庶可略與消導。世治痞塞,喜行利藥,以求速效,雖暫時通快,痞若再作,危殆滋甚。○痞滿之病,人皆知氣之不運也。獨東垣以血病言之,謂下多亡陰而損其血,此前人所未論及。

世之用氣藥治痞不效者,蓋不知此理耳。(劉宗厚)

有患下焦虛極,上焦痞滿,若補其下焦之虛,則上焦痞滿益甚,若攻其上焦痞滿,則下焦之虛復劇,不若以疏啟其中而峻補其下,法於參、朮、歸、耆藥中,佐以陳皮、厚朴、香砂之類一、二味以制之。不可獨攻,不可單補,不可先攻後補,惟應攻補相兼,求功歲月,乃可萬全。(羅赤誠)

丹參去瘀生新,乃治痞之要藥。(《見聞錄》)

凡治病傷其胸中正氣,致令痞塞痹痛者,此為醫咎。自昔通弊,限於不知,今特著為戒律,不可獲罪於冥冥矣。(《醫門法律》)

脈候

脹滿脈弦,脾制於肝。洪數熱脹,遲弱陰寒,浮為虛滿,緊則中實,浮則可治,虛則危急。(《脈訣舉要》)

白話文:

[痞滿]

經義

如果陰氣在身體上部過多,下部就會虛弱,下部虛弱會導致脹滿。陰氣如果影響到五臟,就會造成腹部脹滿,甚至閉塞。臟腑寒冷也會引發脹滿疾病。在備化之紀,疾病表現為痞滿。在卑監之紀,疾病會出現滯留、痞滿、堵塞。敦阜的變化,疾病表現為脹滿。(《素問》)

哲言

病人腹部脹滿,如果按壓不痛表示是虛證,按壓痛表示是實證。(《金匱》)

痞和否同屬不通暢的情況。是由陰氣鬱結、陽氣阻滯、氣血運行不暢所致,與脹滿不同,只是感覺內部痞悶,外表看來並無脹大的現象。有中氣長期虛弱,無法正常運化精微物質而導致痞滿;有過度服用消食藥物,無法正常消化飲食而產生痞滿;有濕熱痰氣,上沖陽位而引起痞滿。(朱丹溪)

凡是胸部或心下脹滿,都是氣滯所致。腹部脹滿,可能是因為便祕或是食物積累。小腹部脹滿,可能尿瀦留或血液瘀積。清陽之氣通過上部孔道,所以上部脹滿是氣滯,而不是實物堵塞;濁陰之氣通過下部孔道,所以下部脹滿是實物堵塞,而不是氣滯。(《醫方集解》)

上焦如同霧氣,霧氣不散會導致喘滿,這是氣出而不能納的表現。中焦如同醞釀,醞釀不順會形成積水,時間久了會造成中焦脹滿,這是上不能納入而下不能排出的情況。下焦如同河流,水流不暢會導致腫滿,這是上能納入而下不能排出的情況。(王好古)

胃口上方是心下,位於陽部,受到的氣最清潔,也就是所謂的上焦如霧。清潔的地方怎麼會有污濁,導致痞滿呢?這表明有東西堵住了。寒冷會導致氣滯,寒涼會導致血凝,可能是痰液或食物堵塞。這些情況都需要溫熱的方法來疏通,首先讓上焦開通,陽氣得到伸展,然後再清除下部的堵塞。(程郊倩)

補編

腹部脹滿不會減少,或者減少一點點,應該使用下法治療。腹部脹滿時好時壞,恢復原狀,這是寒證,應該使用溫熱藥物。(《金匱》)

根據本篇沒有提到治療虛寒腹脹的方子,在應使用溫熱藥物的下方,應該有十四個字:「應該使用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法」,一定是遺漏了。查看《傷寒·太陰篇》可以知道,應該補充進去。(《醫宗金鑑》)

虛證痞滿,無法進食,大便通暢;實證痞滿,能夠進食,大便閉塞。虛證痞滿可以用芍藥、陳皮調和;實證痞滿可以用厚朴、枳實消除。(《證治匯補》)

天地不交會形成否卦,這代表脾臟的清氣不能上升而向下流動,胃部的濁氣不能下降而向上反流,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茯苓、澤瀉。升麻、柴胡從下往上提升清氣,茯苓、澤瀉從上往下排出濁氣,這樣就能轉變否卦成為泰卦,從不通變為通暢。(朱丹溪)

邪氣造成的痞滿,應該使用疏解的藥物。如果氣不順暢導致痞滿,這是虛證痞滿,使用疏解藥物會加重痞滿,應該在補益藥物中加入少量疏通藥物,不要過度使用辛辣香料。

古人治療瀉後膈痞,使用理中丸,就是這個意思。全世界治療中焦痞脹,不分虛實,都禁止使用甘草。但是不知道古人所謂的中焦滿不要食用甘味,是指實證滿而言。如果自己感覺滿,但外表看不出腹部脹大的形狀,應該用甘味藥物來治療。(朱丹溪)

進入秋季初期,陽氣下降,因為夏季的濕熱還殘留在胸中,導致有痞滿不舒的症狀,可以使用不換金正氣散來去除濕氣。濕氣去除,金氣就會清澈,金氣清澈,下降的命令就會恢復,就像主人長期不在家,家中被汙垢堵塞,掃除汙垢等待主人回家的意思一樣。(《慎柔五書》)

古方治療痞滿,使用黃芩、黃連、枳實等苦味藥物來排泄;厚朴、薑、夏等辛味藥物來散開;人參、白朮等甘味藥物來補益;茯苓、澤瀉等淡味藥物來滲透。痞滿和濕氣一起治療,只有上下分開消散,如果真的有內實,可以稍微使用消導藥物。世界上的醫生治療痞滿,喜歡使用利尿藥物,追求快速效果,雖然短暫舒暢,但如果痞滿再次發生,危險會更加嚴重。(劉宗厚)

痞滿的疾病,人們都知道是氣滯不暢所致。但是東垣卻從血液疾病的角度來講,認為下焦失去陰氣,損傷血液,這是前人未曾討論過的。

世界上使用氣藥治療痞滿無效的人,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。(劉宗厚)

有的患者下焦虛弱到極點,上焦痞滿,如果補充下焦的虛弱,上焦痞滿會更嚴重;如果攻擊上焦的痞滿,下焦的虛弱會更劇烈。不如疏浚中焦,同時大力補充下焦,使用人參、白朮、當歸、黃耆等藥物,加上陳皮、厚朴、香砂等一兩種藥物來控制。不可以單獨攻擊,不可以單獨補充,不可以先攻擊後補充,只有應該同時攻擊和補充,長期努力,才能達到萬全的效果。(羅赤誠)

丹參能夠去除瘀血,促進新血生成,是治療痞滿的重要藥物。(《見聞錄》)

如果治療疾病時傷害到胸中的正氣,導致痞塞、疼痛,這是醫生的錯誤。從古至今的通病,受限於不瞭解,現在特別寫下來作為戒律,不能在暗中犯罪。(《醫門法律》)

脈候

脹滿的脈象弦硬,表示脾臟受到肝臟的抑制。脈象洪大、數量多表示熱脹,脈象遲緩、虛弱表示陰寒。脈象浮動表示虛證脹滿,脈象緊繃表示中焦實證。脈象浮動表示可以治療,脈象虛弱表示病情危急。(《脈訣舉要》)

2. 積聚

經義

病脅下滿,氣逆,二、三歲不已,病名息積。○任脈為病,女子帶下瘕聚。○病有少腹盛,上下左右皆有根,病名伏梁。裹大膿血,居腸胃之外,不可治,治之每切按之致死。○人有身體髀股胻皆腫,環齊而痛,病名伏梁,此風根也。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,肓之原在齊下,故環齊而痛,不可動之,動之為水溺澀之病。

○大積大聚,其可犯也,衰其大半而止,過者死。(《素問》)

積之始生,得寒乃生,厥乃成積也。寒氣上入於腸胃則䐜脹,䐜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,日以成積。(《靈樞》)

病有積有聚,何以別之?然積者陰氣也,聚者陽氣也。故陰沉而伏,陽浮而動,氣之所積名曰積,氣之所聚名曰聚。故積者五臟所生,聚者六腑所成。積者陰氣也,其發有常處,其痛不離其部,上下有所終始,左右有所窮處。聚者陽氣也,其始發無根本,上下無所留止,其痛無常處。

○肝之積,名曰肥氣,在左脅下,如覆杯,有頭足。久不愈,令人發咳逆瘄瘧,連歲不已。○心之積,名曰伏梁,起臍上,大如臂,上至心下。久不愈,令人煩心。○脾之積,名曰痞氣,在胃院,覆大如盤。久不愈,令人四肢不收,發黃疸,飲食不為肌膚。○肺之積,名曰息賁,在右脅下,覆大如杯。

久不已,令人灑淅寒熱,喘咳肺壅。○腎之積,名曰奔豚,發於少腹,上至心下,若豚狀,或上或下無時。久不已,令人喘逆,骨痿少氣。(《難經》)

哲言

問曰:病有積、有聚、有穀氣,何謂也?師曰:積者臟病也,終不移;聚者腑病也,發作有時,輾轉痛移為可治。○穀氣者脅下痛,按之則愈,復發,為穀氣。(《金匱》)

凡人脾胃虛弱,或飲食過常,或生冷過度,不能克化,致成積聚結塊,心腹脹滿,噫氣吞酸,面青肌瘦。其名有十:一曰食積,二曰酒積,三曰面積,四曰肉積,五曰魚蟹積,六曰果菜積,七曰茶積,八曰水積,九曰血積,十曰蟲積。(《得效方》)

症名有七:曰蛇、蛟、鱉、肉、發、蝨、米是也。瘕名有八:曰青、黃、燥、血、脂、狐、蛇、鱉是也。病因食物相感而成,然瘕比癥稍輕。又有腸覃、石瘕、血蠱,皆女子之疾,種種不同,乃痞塊之異名耳。(《千金方》)

食積腹滿酢心,酒積目黃口乾,痰積涕唾稠黏,涎積咽如曳鋸,水積足脛腫滿,氣積噫氣痞塞,血積打撲肭瘀。產後不月,少腹腰脅有形塊癖積,兩胠刺痛。息賁在右肋下,大如覆杯,氣逆背痛,已成形也。息積右脅下滿,氣逆息難,未成形也。(《醫學階梯》)

癥者徵也,以其腹中堅硬,按之應手,病形有可徵驗者也,多見於臍下。其原由於飲食失節,胃衰脾弱,邪正相搏,牢固不動,故名曰癥。有因臟腑虛弱,好食生冷黏滯之物,不能克化,與臟氣相搏,結積成塊,日漸長大,堅固不移,謂之食癥。有因跌僕挫閃,氣凝血結,經絡壅瘀成塊,謂之血癥。

瘕者假也,腹中雖硬,聚散無常亦多見於臍下。其原由於起居失宜,飲食失節。臟腑之氣先虛,又復外感風寒,與食氣停蓄於內,結聚成塊,推之而動,按之而走,故名曰瘕。八瘕有名可稽,有形可按。一青瘕,聚於左右脅下,苦腰下急痛,腹中氣衝,面黃肌腫,二便難,喜唾涎,不能食。

二黃瘕,左脅下有氣,牢結不可抑,苦腰背引痛,少腹常急,下引陰中如刺,不得小便,或溺黃赤,時發寒熱。三燥瘕,狀如半杯,上下腹中不定,苦痛連兩脅,引心而煩,不得太息,腰背腫,足痠痛,遺尿失精,便難盜汗,妨食嘔吐。四血瘕,留著腸胃之外,及少腹間,苦橫骨下有積氣,堅牢如石,少腹急痛,陰中冷氣,或背疼不可俯仰。

五脂瘕,在脂膜間,猝難蹤跡,苦腰背如刺,或左右走,腹中切痛,少腹沉重,身體解㑊,大小便血,此證婦人患之,男子無也。六狐瘕,出入少腹,或隱或見,男為狐疝,女名狐瘕,苦陰酸澀,小便難,少腹㽲痛,胸膈腰背上衝而痛,甚則有頭足成形者不治。七蛇瘕,其形長大,在臍上下,或左右脅,上食心肝,苦不得吸氣,腰背痛,難以動作,少腹熱,引陰攣急,小便黃赤,股脛時痛。

八鱉瘕,形大如杯,若存若亡,苦少腹切痛,惡氣左右走,上下腹中痛,腰背亦痛,不可以息,面目黃黑,甚則亦有頭足成形,此八瘕之屬也。痃者懸也,懸於腹內,近臍左右,各有一條筋脈扛起,大者如臂、如筒,小者如指、如管。其原皆由陰陽不和,常多鬱怒,或適當飲食與氣纏裹,或適受寒冷與氣停留,合併成形,故名曰痃。癖者匿也。

潛匿兩肋,尋摸不見,有時而痛,始覺有物。其原皆由營衛失調,經絡閟隔,飲食無度,傷脾傷胃,或有所勞倦,強力入房,以致精傷血耗,邪結不散,故名曰癖。痞者閉也,痞必有塊,在皮裡膜外。其原皆由脾胃虧損,食積痰血,阻塞氣道,遂結成形,察其形質,不能移動者類於癥,能移動者類於瘕。總之積、聚、癥、瘕、痃、癖、痞,分隸三焦,斷難混視。

痞、癖見於膈間,是上焦病。痃、積、聚見於腹內,是中焦病。癥、瘕見於臍下,是下焦病。按證分部,方得頭緒。故積、聚、痃、癖、痞多生於男子,癥、瘕多生於女子。七病各有形證不同,治當分別。(沈金鰲)

積聚之病,凡飲食血氣風寒皆能致之。但積聚當辨,積者積壘之謂,由漸而成;聚者聚散之謂,作止不常。由此言之,是堅硬不移者,本有形也,故曰積。或聚或散者,本無形也,故曰聚。諸有形者,或飲食之滯,或膿血之留,凡汁沫凝聚,旋成癥塊者,皆積之類。其病多在血分,血有形而靜也。

諸無形者,或脹或不脹,或痛或不痛,凡隨觸隨發,時來時往者,皆聚之類。其病多在氣分,氣無形而動也。《難經》以積為陰氣,聚為陽氣,其義即此。凡無形之聚,其散易;有形之積,其破難。臨此證者,但當辨其有形無形,在氣在血,而治法自可得其梗概矣!(張景岳)

心火居上,腎水居下,水能剋火,以脾土居中,制住腎水,故不得凌上耳。若土虛不能制水,水無所畏,自少腹上衝於心,來克心火,如豚之奔而不可遏,故名奔豚。久則痛甚,日就尫羸,不可救藥。(周慎齋)

臍下有動氣,名曰腎氣,亦曰奔豚。奔豚,腎之積名也。五積中惟奔豚衝心最急。其人素有腎積,因傷寒之邪,衝突下焦,致其發動,如江豚之奔沖也。大抵真氣內虛,水結不散,氣與之搏,即發奔豚。雖有表裡之證,汗下皆不可也。○抑嘗論之,醫為病所困者,惟陰虛之難補,久積之難除。

玉山自倒,陰虛之謂也;養虎遺患,久積之謂也。人之罹此二患者,可不俱哉!(朱丹溪)

凡人腹中有塊,不問積聚癥瘕,俱為惡候,切勿視為泛常。若脹滿已成,胸腹鼓急,雖盧扁復生,亦莫能救也。(《醫學正傳》)

補編

壯人無積,虛人則有之。由於脾胃怯弱,氣血兩衰,四時有感,皆能成積。若遽以磨堅破結之藥治之,得藥暫快,藥過依然,疾未去而人已衰矣。氣愈消,疾愈大,竟何益哉!故善治者,當先補虛,使氣血旺,其積自消。如滿座皆君子,則小人自無容身之地。不問何臟,先調其中,使能飲食,是治其本也。(張潔古)

腸胃之絡傷,則血溢腸外,與痰沫相搏,復遇外寒,凝聚而成積矣。居於皮裡膜外,苟非剖腹割腸之技,何能滌除?但不妨礙飲食,惟宜養胃補中。(劉河間)

大黃、巴豆迅利之藥,亦必以仗中氣運行。人至氣絕之後,灌以巴、黃斤許,豈能通利?巴、黃峻利之最者,若無人氣以運行,則雖入腹,猶置於紙木器中,安然不動。如此一想,則痞聚之類,可不仗中氣以運行乎?(馮楚瞻)

按積之成也,正氣不足,而後邪氣踞之。然攻之太急,正氣傷。初、中、末之三法,不可不講也。初者,病邪初起,正氣尚強,邪氣尚淺,則任受攻。中者,受病漸久,邪氣較深,正氣較弱,任受且攻且補。末者,病根經久,邪氣侵凌,正氣消殘,則任受補。蓋積之為義,日積月累,匪朝伊夕,所以去之亦當有漸,太急則傷正氣,正傷則不能運化而邪反固矣。余嘗用陰陽攻積丸,通治陰、陽二積,藥品雖峻,用之有度。

補中數日,然後攻伐,不問其積去多少,又與補中,待其神壯而復攻之,屢攻屢補,以平為期。《經》曰:大積大聚,其可犯也,衰其大半而止,過者死。故去積及半,純與甘溫調養,使脾土健運,則余積不攻自走,必欲攻之無餘,其不遺人夭殃者鮮矣!(李士材)

積之在臟,如陳莝之在江河。積之在臟,多著脂膜曲折之處。陳莝之在江河,多在汀灣洄薄之地,遇江河之溢,一漂而去,積之在臟,理亦如之。予先以丸藥驅逐新受之食,使無梗塞,其碎著之積已離而未下。次以散藥滿胃而下,橫江之筏,一擁而盡。設未盡者以藥調之。惟堅積不可用此法,宜以漸除。

《經》曰:堅者削之。今人言塊癖是也。○《漢書藝文志》載五苦六辛之說,而顏師古輩皆無註解。夫五者,五臟也;臟者,里也。六者,六腑也;腑者,表也。病在裡者屬陰分,宜以苦寒之藥,湧之、泄之;病在表者屬陽分,宜以辛溫之劑,發之、汗之,此五苦六辛之意也。思五積、六聚,用藥亦不外於是。

夫五積在臟有常形屬裡,宜以苦寒之藥湧之、泄之;六聚在腑無常形屬表,宜以辛溫之藥發之、汗之,與前五苦六辛之義亦合。(《儒門事親》)

《難經》分積者陰氣也,五臟所生;聚者陽氣也,六腑所成。後巢氏另立癥瘕之名,以不動者為癥,動者為瘕,亦即積聚之意也。前賢有云:積聚者,就其肓膜結聚之處,以經脈所過部分,屬臟者為陰,陰主靜,靜則堅而不移,屬腑者為陽,陽主動,動則移而不定。故著而不移,是為陰邪聚絡,大旨以辛溫入血絡治之。

可容不移之陰邪者,自必無陽動之氣以旋運之,而必有陰靜之血以倚伏之,所以必藉體陰用陽之品,方能入陰出陽,以施其辛散溫通之力也。又云:初為氣結在經,久則血傷入絡。輒仗蠕動之物,松透病根,化裁之妙,於古人書引伸觸類而得。昔賢於五積、九積治法頗多,大略消補兼施,並以所惡者攻,所喜者誘爾。

(《臨證指南》)

諸積之成,莫不由痰食死血,人共知之。詎知痰食死血,乃成積之質,而非成積之本也。蓋使痰伏其位,食化其液,血順其經,病何由作?積何由生?惟氣鬱而濕滯,濕鬱而熱生,熱鬱而痰結,痰鬱而血凝,血鬱而食不化,食鬱而積乃成,此六者相因致病。古人所以云:六郁為諸積之本也。

故當積之未成,必先有以解其鬱,而使當升者升,當降者降,當變化者變化,不致傳化失常,治宜六郁湯、越鞠丸、保和丸,斯氣血沖和,而百疾不作。若積之既成,又當調營養衛,扶胃健脾,使元氣旺,而間進以去病之劑,從容調理,俾其自化,然後病去而人不傷。乃今之治積者,動議吐、下,不知吐、下只治病之暴者。

若積之成,其所由來者漸,故積之治,其所由去者不可不漸也。不然《內經》何但有化積、消積、磨積之文,而並無吐積、下積之說。蓋直吐、直下,皆足以傷胃氣而損元氣,積必不去也。凡病者、醫者,其皆體念毋忽。○飲食誤中蛇毒,致成蛇癖,腹內常飢,食物即吐,宜赤蜈蚣散。

好吃生米成癖,嘔吐清水,宜雞矢米煎。食發成癖,心腹作痛,咽間如有蟲行,欲得油飲,宜香澤油。平時嗜酒而成酒鱉;平時多氣,血凝氣滯而成氣鱉;虛勞痼冷,敗血挾痰而成血鱉,上侵人咽,下蝕人肛,或附脅背,或隱胸腹,宜蕪荑湯。老人小兒痃癖,往來疼痛,宜星附丸。

以上種種,皆積聚之類。(沈金鰲)

白馬尿治鱉瘕。○杏仁消狗肉積。○胡黃連消果子積。○糯米消杏積。○麝香治水果積。○穿山甲破血積。○山楂肉治血積。○聖齏即牛倒草,治牛肉積。(《見聞錄》)

脈候

寸口脈沉而橫,曰脅下有積,腹中有橫積痛。(《素問》)

諸積大法,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。寸口,積在胸中。微出寸口,積在喉中。關上,積在臍旁。上關上,積在心下。微下關,積在少腹。尺中,積在氣衝。脈出左,積在左。脈出右,積在右。脈兩出,積在中央。各以其部處之。(《金匱》)

駛緊浮牢,小而沉實,或結或伏,為聚為積。強實者生,沉小者死。(《脈訣》)

選案

一男子患一奇證,將一年矣。每夜交二更時,即有一股氣,從小肚衝至臍上,漸至胸前。久又漸抵咽喉,腹內有物跳動,即不能睡,直至五更方平,捫之無形,日間如常,醫皆不知何病。予診兩關尺脈俱沉弦,謂曰:此奔豚證耳。每至二更而起者,二更乃亥時,亥屬豬,豚即豬也,故至其時則陰氣感動。

五更陽氣回,則陰氣潛伏,豚性本陰柔,然有時而奔,此氣伏於腎臟至陰之中,毫無形影,突然上衝,不可架御,當以純陽之藥御之。方用肉桂為君,余則胡盧巴、茯苓、澤瀉、熟地、山萸、附子,夜服一劑。其氣只衝至臍,加重肉桂,數服全愈。(吳天士)

附方

治食瘕方,海蜇頭二斤、荸薺二斤、燒酒二斤。共入砂鍋,隔湯煮,至蜇化酒干,取荸薺陰乾,空心吃五個。

治痞塊方,松香二兩、阿魏二錢、皮硝五錢、蓖麻子一兩。共搗成膏,照痞形大小,攤於布上,貼時加麝香五釐,痞消則膏自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