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八·雜證匯參 (4)
卷八·雜證匯參 (4)
1. 疸
經義
溺黃赤,安臥者,曰黃疸。○已食如飢者,曰胃疸。○目黃者,曰黃疸。(《素問》)
腎所生病為黃疸。○身痛而色微黃,齒垢黃,爪甲上黃,黃疸也。(《靈樞》)
哲言
黃疸之為病,當以十八日為期,治之以十日上瘥,反劇為難治。○疸而渴者,其疸難治。疸而不渴者,其疸可治。發於陰部,其人必嘔;陽部,其人振寒而發熱也。(《金匱》)
古有五疸之辨:曰黃汗,曰黃疸,曰谷疸,曰酒疸,曰女勞疸是也。汗出染衣如柏汁者,曰黃汗。身、面、眼目黃如金色,小便黃而無汗者,曰黃疸。因飲食傷脾而得者,曰谷疸。因酒後傷濕而得者,曰酒疸。因色欲傷陰而得者,曰女勞疸。雖其名目如此,然總不出陰、陽二證。大都陽證多實,陰證多虛,虛實弗失,得其要矣。(張景岳)
白話文:
溺尿發黃,且安臥不起的人,稱為黃疸。吃飽飯卻仍然感到飢餓,稱為胃疸。眼睛發黃,也稱為黃疸。
腎臟生病也會導致黃疸。全身疼痛,膚色微微泛黃,牙齒有黃垢,指甲也泛黃,這些都是黃疸的表現。
黃疸病症的治療周期大約為十八天,理想情況下,在十天內就能見效。如果病症反覆加劇,則難以治療。患有黃疸並且口渴的人,病情較難治癒。患有黃疸但沒有口渴的人,病情則較易治癒。黃疸發病於陰部,患者會嘔吐;發病於陽部,則會發冷發熱。
古人將黃疸分為五種:黃汗、黃疸、谷疸、酒疸、女勞疸。汗水流出染黃衣服,如同柏樹汁液,稱為黃汗。全身、臉部、眼睛都呈現金色,小便發黃且不流汗,稱為黃疸。因飲食損傷脾臟而引起的黃疸,稱為谷疸。因飲酒過度損傷濕氣而引起的黃疸,稱為酒疸。因房事過度損傷陰氣而引起的黃疸,稱為女勞疸。雖然黃疸有這麼多種,但總歸逃不脫陰陽二證。陽證多為實證,陰證多為虛證,只要能準確辨別虛實,就能掌握治療的關鍵。
干黃熱勝,色黃而明,大便燥結。濕黃寒勝,色黃而晦,大便潤利。(《醫學入門》)
疸病,有陰、有陽。陽黃之作,濕從火化,瘀熱在裡,膽熱液泄,與胃之濁氣共並,上不得越,下不得泄,熏蒸遏郁侵於肺,身目俱黃,流於膀胱,溺色變赤,黃如橘色。陽主明,治在胃。陰黃之作,濕從寒水,脾陽不能化熱,膽液為濕所阻。漬於脾,浸淫肌肉,溢於皮膚,色如熏黃。
陰主晦,治在脾。傷寒發黃,(《金匱》)黃疸立名雖異,治法多同。有辨證三十五條,出治一十二方。審黃之發與不發,在小便之利不利。疸之易治難治,在口之渴與不渴。再察其瘀熱入胃之因,或因外並,或因內發,或因食谷,或因酣酒,或因勞色,及隨經蓄血,入水黃汗。又有表虛里虛,熱除作噦,火劫致黃。
白話文:
黃疸的顏色和排泄物可以反映出病症的性質。如果黃疸色澤明亮,大便乾燥,屬於熱性黃疸;如果黃疸色澤暗淡,大便稀軟,則屬於寒性黃疸。
黃疸分為陽黃和陰黃兩種。陽黃是由於濕熱內郁,膽熱液泄,與胃濁氣相結合,無法上行下泄,導致身體和眼睛發黃,尿液呈橘紅色。陽黃主要針對胃部進行治療。陰黃是由於寒濕阻礙脾陽,導致膽液被阻滯,滲透到脾臟、肌肉和皮膚,使皮膚呈現暗黃色。陰黃主要針對脾臟進行治療。
傷寒引起的黃疸,雖然病名不同,但治療方法基本相同。根據不同症狀,可以選擇三十五種辨證方法和十二種治療方案。黃疸是否容易治療,取決於小便是否通暢。口渴程度也是判斷黃疸病情的重要指標。另外,還要考慮黃疸的病因,可能是外感、內傷、飲食不當、過度飲酒、過度勞累、經絡瘀血等因素引起的,也可能與身體虛弱、熱邪消耗等有關。
病有不一之因,治有不紊之法。脈弦脅痛,少陽未罷,仍主以和。渴飲水漿,陽明化燥,急當瀉熱。濕在上,以辛散,以風勝。濕在下,以苦泄,以淡滲。如狂蓄血,勢所必攻。汗後溺白,自宜投補。酒客多蘊熱,先用清利,後必顧其脾陽。女勞有穢濁,始以解毒,繼之滑竅,終當峻補腎陰。
表虛者實衛,裡虛者建中。入水火劫,以及治逆變證,各立方論。若云寒濕在裡之治,陽明篇中惟見一則,指人於寒濕中求之。今陰黃一證,外不因於六淫,內不傷於嗜欲,惟寒惟濕,譬以卑監之土,須暴風日之陽,純陰之病,療以辛熱無疑矣。考諸家之說,丹溪云:不必分五疸。
白話文:
疾病的原因各有不同,治療的方法也各有其道。脈搏弦緊伴隨脅痛,是少陽經氣未解,需以和緩之法治療。口渴想喝水,是陽明經化燥,需立即清瀉熱邪。濕氣在上,要用辛溫散寒之法,以風寒之力驅散濕氣。濕氣在下,要用苦寒泄熱之法,以淡滲之法引導濕氣排出。如狂症是由於蓄血所致,就必須攻伐血瘀。汗出後小便發白,就應該服用補益之藥。酒客多積熱,先用清熱利濕之藥,之後還要顧護脾陽。女性勞累導致穢濁,先用解毒藥,再用滑利藥通竅,最後必須峻補腎陰。
表虛者需補益衛氣,裡虛者需健脾益氣。遇到水火劫難、逆變證等特殊情況,則需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。至於寒濕在裡之治,陽明篇中只記載了一則,指引人們在寒濕之中寻求治疗方法。現今陰黃病症,既非六淫侵襲所致,也非嗜欲傷損所致,僅因寒濕所致,就像卑濕的土壤一樣,需要暴風日般的陽光才能化解,纯阴之病,用辛熱之藥治療毫无疑问。参考诸家说法,丹溪先生说:不必分五疸。
總如盦醬相似,為得治黃之扼要。殊不知是言也,以之治陽黃雖不中竅,不致增劇;以之治陰黃,下咽則斃,何異操刃!惟謙甫羅氏具有卓識,力辨陰陽,遵傷寒寒濕之旨,出茵陳四逆之治,繼往開來,活人有術。喻氏謂陰黃,仲景方論亡失,無所遵從,不意其注《傷寒》、《金匱》數千言,獨於關鍵明文,反為矇昧,雖云智者一失,亦未免會心之不遠也。(《臨證指南》)
仲景茵陳梔子大黃湯,治濕熱也。梔子柏皮湯,治燥熱也。如苗澇則濕黃,苗旱則燥黃。濕則瀉之,燥則潤之。(王好古)
白話文:
治療黃疸,古法多仿效以醬汁處理,認為掌握了治療要點。殊不知,這種方法用於治療陽黃,雖然不完全合適,但也不會加重病情;但用於陰黃,一服下就會致命,猶如拿刀殺人!幸而羅氏具有過人的見識,精研陰陽之理,遵循《傷寒論》寒濕病證的原則,創立了茵陳四逆湯的治療方法,繼承前人,開創新的治療方式,救活了許多人。喻氏認為陰黃,仲景的著作中並沒有明確的治療方法,他本人寫了《傷寒論》、《金匱要略》數千字的註解,偏偏在關鍵的治療方法上卻毫無頭緒,即使智者也有失誤,但也不免令人感到他對此病的理解不夠深入。
仲景的茵陳梔子大黃湯治療濕熱黃疸,梔子柏皮湯治療燥熱黃疸。正如禾苗被水淹就會出現濕黃,禾苗缺水就會出現燥黃,濕則瀉之,燥則潤之。
秦艽退黃極妙,以其性能退陽明經濕熱邪氣也。若無濕熱則恐傷燥,又宜慎用。
陽黃
師曰:病黃疸,發熱煩喘,胸滿口燥者,以病發時火劫其汗,兩熱所得。然黃家所得,從濕得之,一身盡發熱而黃,肚熱,熱在裡,當下之。○黃疸病,茵陳五苓散主之。○黃疸,腹滿,小便不利而赤,自汗出,此為表和裡實,當下之,宜大黃硝石湯。(《金匱》)
濕熱鬱蒸發黃,其當從下奪,亦須仿治傷寒之法,裡熱者始可用之。重則用大黃硝石湯,盪滌其濕熱,如大承氣湯之例。稍輕則用梔子大黃湯,清解而兼下奪,如三黃湯之例。更輕則用茵陳蒿湯,清解為君,微加大黃為使,如梔豉湯中加大黃,如博棋子大之例。是則汗法固不敢輕用,下法亦在所慎施。(喻嘉言)
白話文:
秦艽退黃效果極佳,因為它能清除陽明經的濕熱邪氣。但若患者體內沒有濕熱,使用秦艽就可能導致燥傷,所以需謹慎使用。
師傅說:患有黃疸病,伴隨發熱、呼吸急促、胸悶口乾者,是因為發病時,火氣消耗了體內的汗液,導致內外都熱。而黃疸病的病因,大多源於濕氣,導致全身發熱並出現黃疸,腹部發熱,熱氣在體內,需立即治療。黃疸病主要用茵陳五苓散來治療。黃疸病伴隨腹部脹滿、小便不暢且顏色發紅,並出現自汗,這是表虛裡實,需立即治療,可以用大黃硝石湯。
濕熱鬱積導致發黃,需從下部驅除濕熱。治療方法需參考傷寒的治療方法,只有裡熱者才能使用此法。病情嚴重者,使用大黃硝石湯,清除濕熱,就像大承氣湯的用法一樣。病情稍輕者,使用梔子大黃湯,清熱解毒並兼具驅除濕熱的功效,就像三黃湯的用法一樣。病情更輕者,使用茵陳蒿湯,清熱解毒為主,適當加入大黃作為輔助,就像梔豉湯加入博棋子大小的大黃一樣。因此,汗法不能輕易使用,下法也要謹慎使用。
陽黃者,因濕多成熱,熱則生黃,此即濕熱證也。然其人必有身熱煩渴,或消穀善飢,或小水赤澀,或大便秘結,其脈必洪滑有力。此證不拘表裡,或風濕外感,或酒食內傷,皆能致之。但察其元氣尚強,脾胃無損,而濕熱果盛者,宜清火邪,利小便,濕熱去而黃自退。(《景岳全書》)
陰黃
黃疸病,小便色不變,欲自利,腹滿而喘,不可除熱,熱除必噦,噦者,小半夏湯主之。(《金匱》)
黃疸病,為濕熱之所釀矣,然有濕多熱少者,有濕少熱多者,有濕熱全無者,不可不察。仲景慮疸病多夾內傷,故爾慎用汗、吐、下之法。其用小建中湯,則因男子發黃,而小便自利,是其里無濕熱,惟以入房數擾其陽,致虛陽上泛為黃耳。故不治其黃,但和營衛以收拾其陽,聽其黃之自去,即取傷寒建中之法以治之。
白話文:
陽黃
陽黃,是因體內濕氣過多導致生熱,熱氣則使皮膚發黃,這就是濕熱證。患者通常會有發燒、口渴、食慾旺盛、小便赤澀、大便便秘,脈搏洪滑有力等症狀。這種病症不論是外感風濕,還是內傷酒食,都有可能導致。但如果患者元氣尚強,脾胃沒有損傷,而濕熱過盛,則應該清熱利尿,濕熱消退,黃疸自然會消失。
陰黃
黃疸病,如果小便顏色沒有變化,患者想要拉肚子,腹部脹滿呼吸困難,不能用清熱的方法治療,因為清熱之後會導致嘔吐。嘔吐的患者,可以用小半夏湯治療。
黃疸病是濕熱積聚造成的,但濕氣多熱氣少的、濕氣少熱氣多的、濕熱完全沒有的都有,不可不察。仲景認為黃疸病多半夾雜內傷,所以慎用汗、吐、下三法。使用小建中湯,是因為有些男性患者發黃,卻能自行排尿,說明體內沒有濕熱,只是因為房事過度,導致虛陽上浮而發黃。所以不治療黃疸,只用補益氣血的方法收斂虛陽,讓黃疸自行消退,這就是用傷寒建中之法治療黃疸。
又有小便本赤黃,治之其色微減,即當識其蘊熱原少;或大便欲自利,腹滿上氣喘急,即當識其脾濕原盛。或兼寒藥過當,宜急用小半夏湯溫胃燥濕,倘更除其熱,則無熱可除,胃寒起而呃逆矣。○今人但云陽疸色明,陰疸色晦,此不過氣血之分。辨之不清,轉足誤人。如酒疸變黑,女勞疸額上黑,豈以其黑遂謂陰疸,可用附子、乾薑乎?夫女勞疸,真陽為血所壅閉,尚未大損,瘀血一行,陽氣即通矣。陰疸則真陽衰微不振,一任濕熱與濁氣敗血團結不散,必復其陽,錮結始開。
白話文:
如果病人小便原本是赤黃色,經過治療後顏色稍微減輕,就應該知道他體內的熱氣原本就少;或是病人大便想要拉肚子,肚子脹滿,呼吸急促喘不過氣,就應該知道他的脾胃濕氣原本就重。
如果病人同時服用寒涼藥物過度,就應該趕快使用小半夏湯溫暖胃氣、燥濕化痰,如果再繼續去除熱氣,就會變成沒有熱氣可以去除,胃寒就會引起打嗝。
現在很多人只說陽黃的顏色明亮,陰黃的顏色晦暗,這只是氣血不同的表現。如果分辨不清,就會誤診害人。比如酒黃變黑,女勞黃額頭上發黑,難道因為顏色黑就認定是陰黃,可以使用附子、乾薑嗎?
其實女勞黃是真陽被血脈阻塞,還沒嚴重損傷,只要疏通瘀血,陽氣就能流通。陰黃則是真陽衰弱,無法振作,任由濕熱和濁氣、敗血凝聚在一起無法散開,一定要恢復陽氣,才能打開瘀結。
倘非離照當空,幽隱胡由畢達耶?(喻嘉言)
陰黃者,全非濕熱,總由血氣之敗。蓋氣不生血,所以血敗,血不華色,所以色敗。凡病黃疸,而無陽證陽脈者,便是陰黃。必以七情傷臟,或勞倦傷形,中氣大傷,脾不化血,故脾色自見於外。其人必喜靜惡動,喜暗畏明,神倦言微,或怔忡眩暈,畏寒少食,或大便不實,小便如膏,及脈息無力等證,悉皆陽虛之候,使非速救元氣,大補脾腎,則無復元之理。若但見黃不察脈證,遂云濕熱,治以瀉火利水,則無不斃。
(《景岳全書》)
下之太過生黃,脈沉細遲無力,次第用藥,至茵陳附子湯而效。(《己任編》)
白話文:
如果太陽不在天空照耀,幽暗之处又怎么会显现呢?阴黄并非湿热所致,而是血气衰败的结果。因为气不能生血,所以血败,血不能滋养颜色,所以颜色也随之败坏。凡是患了黄疸,却没有阳证和阳脉的人,就是阴黄。这必然是因为七情伤及脏腑,或者劳倦伤身,中气大伤,脾脏不能化血,所以脾的颜色就显露在外。病人往往喜欢安静,厌恶活动,喜欢黑暗,害怕光明,精神倦怠,说话微弱,或者心悸头晕,畏寒少食,或者大便不成形,小便如膏,以及脉息无力等症状,都是阳虚的表现。如果不能及时救治元气,大补脾肾,就无法恢复健康。如果只看到黄疸,而不察脉证,就说湿热,用泻火利水的方法治疗,那么病人必死无疑。过度泻下也会导致黄疸,脉象沉细迟缓无力,此时要循序渐进地用药,直到服用茵陈附子汤见效。
勞役形體,飲食失節,中州變寒生黃,只宜理中、建中足矣,不必用茵陳。(王好古)
谷疸
谷疸之為病,寒熱不食,食即頭眩,心胸不安,久久發黃為谷疸,茵陳蒿湯主之。○陽明病,脈遲者,食難用飽,飽則發煩,頭眩,小便必難,此欲作谷疸;雖下之,腹滿如故,所以然者,脈遲故也。(《金匱》)
問:仲景云,谷疸下之,腹滿如故,何不立一治法?余曰:必用和法,先和其中,後乃下之。何以知之?仲景云:脈遲尚未可攻,味一尚字,其當攻之旨躍然。《金匱》又云:諸黃,腹痛而嘔者,用小柴胡湯。觀此,仍是治傷寒邪高痛下之法,是以知之耳。陳無擇治谷疸,用穀芽枳實小柴胡湯,差識此意,但半消、半和、半下三法並用,漫無先後,較諸仲景之絲絲必貫,相去遠矣。(喻嘉言)
白話文:
過度勞累、飲食不節制,導致脾胃虛寒,引起黃疸,只需要用理中湯、建中湯調理即可,不用茵陳蒿。
谷疸是一種寒熱交雜、食慾不振、食後頭昏、心胸不安的病症,久而久之會出現黃疸,可以用茵陳蒿湯治療。陽明病脈象遲緩,吃一點就飽,吃飽了就煩躁、頭昏,小便困難,這預示著可能要發展成谷疸。即使瀉下,肚子仍然脹滿,這是因為脈象遲緩的緣故。
有人問:仲景說谷疸瀉下後肚子仍然脹滿,為什麼不直接制定一個治療方法呢?我認為應該先用和緩的方法調理脾胃,再進行瀉下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因為仲景說脈象遲緩還不能攻伐,一個「尚」字就說明了不能輕易攻伐的意圖。金匱要略也提到,所有黃疸,肚子痛、嘔吐的,應該用小柴胡湯治療。由此可見,這仍然是治療傷寒邪氣上攻、疼痛下墜的方法。陳無擇治療谷疸,使用穀芽、枳實、小柴胡湯,雖然理解了這個意思,但半消、半和、半下三種方法同時使用,沒有先後順序,跟仲景的條理分明、環環相扣相比,相差甚遠。
酒疸
心中懊憹而熱,不能食,時欲吐,名曰酒疸。○夫病酒黃疸,必小便不利,其候心中熱,足下熱,是其證。○酒黃疸者,或無熱,靜言了了,腹滿欲吐,鼻燥。其脈浮者,先吐之;沉弦者,先下之。○酒疸心中熱,欲吐者,吐之愈。○酒黃疸,心中懊憹或熱痛,梔子大黃湯主之。
○酒疸下之,久久為黑疸,目青面黑,心中如啖蒜齏狀,大便正黑,皮膚爪之不仁,其脈浮弱,雖黑微黃,故知之。(《金匱》)
《金匱》治酒疸,用或吐、或下之法,言雖錯出,義實一貫。蓋酒之積熱入於膀胱,則氣不化,小便不利。積於上焦,則心中熱。積於下焦,則足下熱。其無心中足下熱者,則清言了了,而神不昏,但見腹滿欲吐鼻燥三證,可知其膈上與腹中,陰陽交病,須分先後治之。當辨脈之浮沉,以定吐下之先後。
白話文:
酒疸是一種疾病,患者心中煩悶發熱,食慾不佳,經常想吐。酒黃疸患者通常小便不暢,並且伴隨心中熱、足部熱的症狀。有些酒黃疸患者則沒有發熱症狀,反而精神清醒,但腹部脹滿、想吐、鼻乾。脈象浮的患者,宜先用吐法;脈象沉弦的患者,宜先用下法。酒疸患者心中發熱、想吐,可用吐法治療。酒疸患者心中煩悶或發熱疼痛,可用梔子大黃湯治療。
酒疸如果用下法治療,久了可能會變成黑疸,患者眼睛發青、臉色發黑、心中感覺像吃蒜泥一樣,大便呈黑色,皮膚和指甲感覺麻木,脈象浮弱,雖然顏色偏黑但仍帶微黃,可以藉此辨識。
《金匱》治療酒疸,採用吐法或下法,雖然方法不同,但其治療原則是一致的。因為酒的熱氣積聚在膀胱,導致氣機不暢,小便不順利。熱氣積聚在上焦,就會出現心中發熱;積聚在下焦,就會出現足部發熱。如果沒有心中熱、足部熱的症狀,而是精神清醒,但腹部脹滿、想吐、鼻乾,則說明病症累及上焦和中焦,陰陽失調,需要分階段治療。根據脈象的浮沉,決定先用吐法還是下法治療。
脈浮,病在膈上,陽分居多,先吐上焦,而後治其中滿。脈沉弦,病在腹中,陰分居多,先下其中滿,而後治其上焦。若但心中熱欲嘔,則病全在上焦,吐之即愈。其酒熱內結,心神昏亂而作懊憹,及痛楚者,則不可不下。但下法劫病,不可久用,久久下之,必脾肺之陽盡傷,不能統領其陰血,其血日趨於敗而變黑耳。仲景於一酒疸,臚列先後次第,以盡其治,精詳若此。
○酒疸之黑,與女勞疸之黑,殊不相同,女勞疸之黑,為腎氣所發;酒疸之黑,乃營血腐敗之色。營者水穀之精氣,為濕熱所瘀而不行,其光華之色轉為晦黯,心胸嘈雜如啖蒜齏,其芳甘之味變為酸辣,乃至肌膚不仁,大便正黑,脈見浮弱,皆肺金治節之氣不行而血瘀也。必復肺中清肅之氣,乃可驅營中瘀濁之血,較女勞疸之難治,特一間耳。
白話文:
脈搏浮現,病症在胸膈以上,陽氣佔多數,應先治療上焦的症狀,如嘔吐,之後再治療中焦的滿脹。脈搏沉而弦緊,病症在腹部,陰氣佔多數,應先治療中焦的滿脹,之後再治療上焦。如果只是心口發熱想吐,則病症完全在上焦,吐出來就能痊癒。但如果飲酒過度,熱氣積聚在體內,心神昏亂,出現懊惱、疼痛等症狀,就不能光治下焦,必須同時治療。但下瀉的方法會損耗身體,不可長時間使用,長期下瀉會損傷脾肺的陽氣,陽氣不能統攝陰血,血液就會逐漸腐敗變黑。張仲景在治療酒疸時,列舉了治療順序,以達到最佳療效,其精細程度由此可見。
酒疸的黑色與女子勞損的黑色不同,女子勞損的黑色是由腎氣不足引起的,而酒疸的黑色是營血腐敗的顏色。營氣是水穀的精華,因濕熱瘀阻而無法運行,原本的光華色澤轉變為晦暗,心胸煩躁如同吃了蒜泥,原本的芳香甘甜變為酸辣,甚至出現皮膚麻木、大便發黑,脈象浮弱等症狀,都是因為肺金的肅降之氣不暢,導致血液瘀阻。必須恢復肺部的清肅之氣,才能驅散營氣中的瘀濁之血。相比女子勞損的難治,酒疸的治療難度僅差一線。
方書但用白朮湯理脾氣解酒熱,抑何庸陋之甚耶!(喻嘉言)
疸證,惟黑疸最劇,良由酒後不禁酒濕流入髓臟所致,土敗水湮之兆。始病形神未槁,尚有濕熱可攻,為治疸之嚮導。若病久肌膚消爍,此真元告匱,不能回榮於竭澤也。(張路玉)
女勞疸
黃家,日晡所發熱,而反惡寒,此為女勞得之。膀胱急,少腹滿,身盡黃,額上黑,足下熱,因作黑疸。其腹脹如水狀,大便必黑,時溏,此女勞之病,非水也。腹滿者難治,硝石礬石散主之。○諸黃,豬膏發煎主之。(《金匱》)
白話文:
治療黃疸,只用白朮湯來調理脾胃、解酒熱,實在是太過於簡陋。黑疸是最嚴重的黃疸,主要原因是酒後不忌口,酒濕之氣侵入髓臟導致脾土受損、水濕積聚。如果病程初期,精神狀態還未衰敗,尚有濕熱可攻,這是治療黃疸的關鍵。如果病久體虛、肌膚消瘦,這就說明元氣虧損,如同竭澤之水,無法回流滋潤身體了。
女子勞損引起的黃疸,通常在下午發熱,反而畏寒。膀胱急迫、小腹脹滿、全身發黃、額頭發黑、腳底發熱,最終發展成黑疸。腹部像水一樣脹滿,大便黑色且時而稀溏,這是由於勞損導致的,而不是水濕。腹部脹滿難以治療,可用硝石礬石散治療。各種黃疸,可用豬膏發煎治療。
硝石礬石散,此治女勞疸之要方也,從來不解用硝石之義。夫男子血化為精,精動則一身之血俱動。以女勞而傾其精,血必繼之。故因女勞而尿血者,其血尚行,猶易治也。因女勞而成疸者,血瘀不行,為難治矣。非去其膀胱少腹之瘀血,萬無生路。在傷寒熱瘀膀胱之證,其人下血乃愈。
血不下者,用抵當湯下之,亦因其血之暫結,可峻攻也。此女勞疸蓄積之血,必匪朝夕,峻攻無益,但取石藥之悍,得以疾趨而下達病所。硝石鹹寒走血,可消逐其熱瘀之血;礬石能除錮熱在骨髓,用以清腎及膀胱臟腑之熱,並建消瘀除濁之功。○女勞疸,額上黑,謂身黃加以額黑也。
白話文:
硝石礬石散:治療女性勞損黃疸的要方
硝石礬石散,是治療女性勞損黃疸的重要方劑。古來很多人不明白硝石的作用。男子精氣由血液化生,精氣活動則全身血液皆動。女子勞損耗損精氣,血液必隨之而虧損。因此,因勞損而出現尿血,說明血液尚能流動,治療相對容易。但因勞損而導致黃疸,則說明血液瘀滯不通,難以治療。若不清除膀胱和小腹的瘀血,幾乎無救。在傷寒熱邪瘀阻膀胱的情況下,患者排出血液後就能痊癒。
若血液無法排出,可以用抵當湯來幫助排泄,因為這是暫時性的血液凝滯,可以峻猛攻之。而女性勞損黃疸所積聚的瘀血,必定是積累已久,峻猛攻之無效,只能用石藥的峻猛性質,快速地直達病灶。硝石性寒鹹,能走入血液,消散熱瘀的血液;礬石能消除錮在骨髓的熱邪,用以清熱腎臟和膀胱等臟腑,並能建中消瘀,去除濁氣。
女性勞損導致的黃疸,額頭會出現黑色,指的是黃疸的基礎上,額頭又出現黑色。
黑為北方陰晦之色,加於南方離明之位,此必先有胃熱脾寒之濁氣下流入腎,益以女勞無度而後成之。其由來自非一日,脾中之濁氣下趨於腎,水土互顯之色,但於黃中見黑滯耳。若相火從水中上炎,而合於心之君火,其勢燎原,煙焰之色先透於額,乃至微汗亦隨火而出於額,心之液且外亡矣。手足心熱,內傷皆然。
日暮陽明用事,陽明主闔,收斂一身之濕熱疾趨而下,膀胱因而告急。其小便自利,大便黑,時溏,又是膀胱蓄血之驗,腹如水狀,實非水也,正指蓄血而言,故不治。○豬膏發煎,藉血餘之力,引入血分而潤其燥,並藉其力開膀胱瘀血,利其小水,小水一利,將濕與熱且俱除矣。
白話文:
黑色屬於北方陰暗的顏色,出現在南方明亮的位置,這一定是因為胃熱脾寒的濁氣向下流入腎臟,加上女性過度勞累而導致的。這種情況並非一天造成,脾臟中的濁氣向下流入腎臟,水土相互顯現的顏色,只不過在黃色中看到黑色的滯留而已。如果相火從水中向上燃燒,與心臟的君火相合,其勢力如同燎原,煙焰的顏色先從額頭透出,甚至微汗也會隨著火氣從額頭流出,心臟的津液也外泄了。手心腳心發熱,都是內傷的表現。
日暮時分,陽明經當令,陽明經主閉合,收斂全身的濕熱疾氣向下流動,膀胱因此而急迫。小便自利,大便黑色,時而稀溏,這是膀胱蓄血的徵兆,腹部像水一樣,其實不是水,正是指蓄血而言,所以不治。用豬膏煎熬,藉助血的餘力,引入血分滋潤乾燥,並藉助其力打開膀胱的瘀血,利其小便,小便一利,濕氣和熱氣也會一起消除。
《肘後方》云:女勞疸,身目盡黃,發熱惡寒,少腹滿,小便難,以大熱大勞交接,入水所致者用此方。蓋女勞疸,血瘀膀胱,非直入血分之藥,必不能開。仲景取用虻蟲、水蛭、礬石,無非此義。然虻蟲過峻,不可以治女勞;礬石過燥,又不可以治女勞之燥,故更立此方以濟之。
(喻嘉言)
表邪發黃
諸病黃家,但利其小便,假令脈浮,當以汗解之,宜桂枝加黃耆湯主之。○諸黃,腹痛而嘔者,宜柴胡湯。○瓜蒂湯治諸黃。○千金清解治黃疸。(《金匱》)
白話文:
《肘後方》說,女子勞疸,全身和眼睛都黃,發燒怕冷,小腹脹滿,小便困難,這是因為過度勞累和熱氣交加,又遇冷水導致的。這種情況要用這個方子治療。因為女子勞疸是血瘀在膀胱,光用入血的藥物,無法打開血瘀。仲景用虻蟲、水蛭、礬石,就是為了這個目的。但虻蟲藥性過於峻猛,不適合治療女子勞疸;礬石性燥,也不適合治療女子勞疸的燥症,所以才另立此方來解決問題。
(喻嘉言)
表邪發黃
各種黃疸病,只要有利尿作用,如果脈象浮,就應該用汗法治療,可用桂枝加黃耆湯。如果黃疸伴隨腹痛嘔吐,應該用柴胡湯。瓜蒂湯可以治療各種黃疸。千金清解治黃疸。(《金匱》)
仲景治傷寒,首用麻黃為表法。今觀《金匱》治黃疸之表,主之以桂枝黃耆湯、小柴胡湯,附之以《千金》麻黃醇酒湯,明示不欲發表之意。故首云:諸病黃家,但利小便,假令脈浮,當以汗解之。可見大法當利小便,必脈浮始可言表。
然疸證之脈,多有營衛氣虛濕熱乘之而浮,故用桂枝黃耆湯和其營衛,用小柴胡湯和其表裡,但取和法為表法,而表實發黃之證,豈曰無之?再取麻黃醇酒湯一方附入,讀此而治病之機,宛然心目矣。○瓜蒂湯,吐藥也。邪在膈上,淺而易治,用此湯吐去黃水,正《內經》因其高而越之之旨也。
白話文:
張仲景治療傷寒,首先使用麻黃來治療表證。現在看《金匱要略》中治療黃疸的表證,主要用桂枝黃耆湯、小柴胡湯,並且附帶用《千金方》的麻黃醇酒湯,明顯表明不希望發表的意圖。因此首先說道:各種黃疸病症,只要小便通暢,即使脈象浮,也應該用汗法來治療。由此可見,主要的治療方法應該是利小便,只有脈象浮起來才談得上表證。
然而,黃疸病症的脈象,大多是營衛氣虛、濕熱乘虛而導致脈浮,所以要用桂枝黃耆湯來調和營衛,用小柴胡湯來調和表裡,只取調和之法作為發表的治療方法。但是,表實發黃的病症,難道不存在嗎?因此再把麻黃醇酒湯這一方附帶加入,閱讀這些內容並以此來治療疾病的方法,就清晰地呈現在眼前了。○瓜蒂湯,是吐藥的方子。邪氣停留在膈膜之上,淺表而容易治療,用這種湯藥吐出黃水,正是符合《內經》“因其高而越之”的道理。
然此亦仲景治傷寒之方易為治疸證,但附於後,是亦不欲輕用之意也。(喻嘉言)
表邪發黃者,即傷寒證也。凡傷寒汗不能透,而風濕在表者,有黃證;或表邪不解,自表傳裡,而濕熱鬱於陽明者,亦有黃證。表邪未解者,必發熱身痛,脈浮少汗,宜從汗散,濕熱內郁者,必煩熱多汗,脈緩滑,宜從分消。(《景岳全書》)
疫病發黃
疫病發黃者,邪熱在陽明,脈數發熱,口渴引飲,便秘溲赤,治宜生首烏、黑豆、扁豆、甘草、鮮黃土、石斛、麥冬、赤苓、車前、神麯、谷茅、陳皮之屬,解疫毒而救脾胃。俾邪從陽明解,而出表為順也。若其人平日脾腎素虛,雖邪熱在陽明,而脈細無力,人倦少神,冷汗自出,大便不實,急救脾腎,庶不致內傳厥少,而有虛脫之險也。(《會心錄》)
白話文:
虽然这是张仲景治疗伤寒的方子,容易用来治疗黄疸,但放在这里,也是提醒不要轻易使用。表邪导致发黄,就是伤寒证。伤寒汗出不畅,风湿停留在表,就会出现黄疸;或者表邪未解,从表传里,湿热郁积在阳明,也会出现黄疸。表邪未解的,必定发热身痛,脉浮少汗,应该从汗散;湿热内郁的,必定烦热多汗,脉缓滑,应该从分消。疫病发黄,邪热在阳明,脉数发热,口渴引饮,便秘溲赤,治疗应该用生地首乌、黑豆、扁豆、甘草、鲜黄土、石斛、麦冬、赤苓、车前、神麯、谷茅、陈皮等等,解疫毒而救脾胃,让邪气从阳明解表,顺势而为。如果病人平时脾肾虚弱,即使邪热在阳明,也会脉细无力,人倦少神,冷汗自出,大便不实,就要急救脾肾,以免内传厥少,出现虚脱的危险。
時行感冒,伏暑未解,皆能發黃。惟疫癘發黃,殺人最急。(《醫學入門》)
瘀血發黃
瘀血發黃,脈必微而沉;或沉結,不若瘀熱之脈,浮滑緊數也。外證必有如狂,腹滿,小便自利等候,宜於蓄血條求之。(《己任編》)
膽黃
膽黃者,凡大驚大恐及鬥毆傷者,皆有之。嘗見有虎狼之驚,突然喪膽而病黃者,有禍害之慮,恐怖不已,日漸而病黃者,皆因傷膽而然。其證則無火無濕,其人則昏沉困倦,其色則正黃如染。蓋膽傷則氣敗液泄。《經》曰: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。膽傷則生氣敗,其能生乎?所以凡患此者,多致不救。(張景岳)
白話文:
季節流行的感冒,暑氣未消,都可能引起發黃。但瘟疫導致的發黃,殺傷力最強,最為急迫。
瘀血引起的發黃,脈象一定細微而沉,或者沉結,不像瘀熱的脈象浮滑緊數。外在症狀必然出現像狂躁、腹脹、小便自利等表現,應以疏通血脈為治療方向。
膽黃的病症,凡是大驚大恐,或鬥毆受傷,皆有可能出現。曾見因受到虎狼驚嚇,突然喪膽而患黃疸的案例,也見因遭受禍害,心生恐懼,日漸患黃疸的案例,皆因膽受損傷所致。其症狀既無火熱,也無濕氣,患者昏沉困倦,面色如同染黃。這是因為膽受損,氣機衰敗,津液外泄。《內經》說:十一臟皆受膽的統率。膽受損,生氣衰敗,還能生機盎然嗎?所以凡患此病,多半難以救治。
郁黃
發黃當從郁治,凡物不鬱則不黃,禁用茵陳五苓,當用逍遙散。(趙養葵)
虛黃
男子黃,小便自利,當與虛勞小建中湯。(《金匱》)
虛黃者,其證口淡,怔忡,耳鳴,腳軟,怠惰無力,寒熱微作,小便濁澀皮膚雖黃,而爪甲如常。此勞倦太過,血氣俱虛,不可妄用涼藥,惟宜調中培土。若面色青黃,小便自利,謂之木乘土,又宜培脾抑肝。(《證治匯補》)
疸證,服解利之藥,久而不愈,皆作虛論,宜四君子湯,吞八味丸。不可恣行清利,致脾氣敗壞,腎水枯涸,必至危篤。(徐東皋)
白話文:
如果發黃是因為鬱結導致,就要從疏解鬱氣入手治療。任何事物不鬱結就不會發黃,因此不要使用茵陳五苓散,應該使用逍遙散。
男性出現黃疸,小便順暢,應當服用補虛勞的建中湯。
虛黃的症狀表現為口淡無味,心悸不安,耳鳴,腿軟無力,懶散疲憊,輕微寒熱交替,小便混濁,皮膚發黃,但指甲顏色正常。這是因為勞累过度,導致氣血虛弱,不能隨意使用寒涼藥物,應該調和脾胃,滋養脾土。如果面色青黃,小便順暢,叫做木氣克制脾土,更應該滋養脾土,抑制肝氣。
黃疸病症,服用解毒利尿藥物,長期不見好轉,都是虛證,應該服用四君子湯,並服用八味丸。不可過度使用清利藥物,導致脾胃功能衰敗,腎水枯竭,必定會危及生命。
外感之黃,熱解而黃自消。內傷之黃,虛回而黃始退。外發體實者,投清涼可愈。內發元虧者,非補益不痊。(《會心錄》)
病後黃
諸失血後,多令人面黃。蓋人身以血為榮,面色紅潤者。血之榮也。血去則面見黃色,譬之竹木,春夏葉綠,遇秋葉黃,潤與燥之別也。○瘧後多黃者,脾病色見於面也,治宜理脾,異功散加黃耆、扁豆。諸病後黃者皆宜,然其證身面俱黃,不及眼目為異耳。(戴復庵)
胃脘久痛變黃,乃脾胃大虧,若非內蓄瘀血,即中挾痰飲。虛熱者救脾陰為急,虛寒者救胃陽為先。(《會心錄》)
白話文:
外感引起的黃疸,發燒退了,黃疸自然就會消退。內傷引起的黃疸,身體虛弱恢復後,黃疸才會慢慢消失。外感導致身體強壯的人,服用清涼藥物就能痊癒。內傷導致元氣虧損的人,必須補益才能治好。
病後出現黃疸,大多是失血過多造成的。因為人體以血液滋養容貌,面色紅潤代表血液充盈。失血後,面色就會發黃,就像竹木一樣,春夏葉子翠綠,到了秋天就變黃,這是潤澤與乾燥的差異。
瘧疾後容易出現黃疸,這是脾臟病變,反映在面容上,治療應以調理脾臟為主,可以服用異功散加黃芪、扁豆。各種病後出現的黃疸,都適合這樣治療,但要注意,如果身體和臉都發黃,但眼睛沒有發黃,則屬於不同症狀。
胃脘部長期疼痛導致發黃,是脾胃嚴重虧虛造成的,可能是體內積聚瘀血,也可能是痰飲阻滯。如果屬於虛熱,要急救脾陰;如果屬於虛寒,要先救胃陽。
黃胖
黃疸與黃胖不同。黃疸,眼目皆黃,無腫狀;黃胖多腫,其色黃中帶白,眼目如故,或洋洋少神。雖病根都於脾,然黃疸則由脾經濕熱蒸鬱而成;黃胖則濕熱未甚,多由蟲疳與食積所致。其證必吐黃水,毛髮皆直,或好食生米、茶葉、土炭為異。○有種力作之人,勞苦過傷成黃胖病,俗名脫力黃,好食易飢,怠惰無力,治宜棗礬丸。(《見聞錄》)
疳黃,俗名黃胖。夫黃疸,暴病也,疳黃,宿病也。至有久不愈者,雖治有棗礬丸,然只可施於力作壯實之人,若膏粱柔脆,未可輕試。(《張氏醫通》)
白話文:
黃疸和黃胖是不同的。黃疸,眼睛和眼白都發黃,沒有腫脹;黃胖則多半腫脹,顏色偏黃帶白,眼睛和眼白如常,或是神采不足、精神萎靡。雖然兩種病都跟脾臟有關,但黃疸是由脾經濕熱蒸鬱所致;黃胖則濕熱不嚴重,多半是因為蟲積和飲食積滯引起。黃胖的症狀會出現吐黃水,頭髮都直,或是喜歡吃生米、茶葉、土炭等奇怪的食物。有些人因為勞苦過度而患上黃胖病,俗稱脫力黃,這種人容易感到飢餓,身體虛弱無力,治療可以用棗礬丸。
疳黃,俗稱黃胖。黃疸是突然發生的疾病,而疳黃是長期積累的疾病。有的疳黃長期不治,雖然可以用棗礬丸治療,但只能用於勞動強度大、身體強壯的人,如果體質虛弱的人,就不能輕易嘗試。
脈候
脈沉,渴欲飲水,小便不利者皆發黃。脈洪大,大便利而渴者死。脈微小,小便利,不渴者生。凡黃家候其寸口,近掌無脈,口鼻氣冷,並不可治。凡年壯氣實,脈滑便堅者易愈。年衰氣弱,脈虛澀而便利者難痊。(《張氏醫通》)
選案
一人患脾虛腹脹,勞苦夜發潮熱,忽渾身面目俱黃,用清利藥,夜熱更甚,脈堅勁,洪大搏指,乃革脈也,是外有餘而內不足,不可作尋常疸證治。蓋黃者脾之本色,素患脾虛,當健脾輔正,況小便多,尤非濕熱之證可比。方用人參、扁豆、山藥、陳皮、茯苓、甘草、煨姜,因其夜熱,加當歸、丹皮,平昔服術不安,故不用術。初劑熱輕神安,各證俱減。
白話文:
脈候
脈沉,渴欲飲水,小便不利者皆發黃。
脈搏沉緩,口渴想喝水,小便排泄不順暢,這些情況都容易出現黃疸。
脈洪大,大便通暢卻口渴者死。
脈搏強勁有力,大便排泄順暢卻口渴,預示著病情危重,可能會有生命危險。
脈微小,小便通暢,不口渴者生。
脈搏微弱細小,小便排泄順暢,也不口渴,說明病情較輕,預示著有康復的可能性。
凡黃家候其寸口,近掌無脈,口鼻氣冷,並不可治。
對於黃疸患者,如果把脈時發現寸口脈(手腕桡動脈)靠近手掌處摸不到脉搏,而且口鼻冰冷,說明病情已經非常嚴重,不可救治。
凡年壯氣實,脈滑便堅者易愈。
年輕力壯,氣血充盈的人,如果脈象滑利,大便堅實,預示著更容易痊癒。
年衰氣弱,脈虛澀而便溏者難痊。
年老体弱,氣血虛弱的人,如果脈象虛弱涩滞,大便稀軟,預示著病情難以痊癒。
選案
一人患脾虛腹脹,勞苦夜發潮熱,忽渾身面目俱黃,用清利藥,夜熱更甚,脈堅勁,洪大搏指,乃革脈也,是外有餘而內不足,不可作尋常疸證治。
某人患有脾虚导致的腹胀,劳累后晚上发热,突然全身面容都发黄,用清热利湿的药物治疗后,夜间发热反而加重,脉搏强劲有力,跳动明显,这是革脉,说明外热盛而内虚寒,不能用一般的黄疸治疗方法。
蓋黃者脾之本色,素患脾虛,當健脾輔正,況小便多,尤非濕熱之證可比。
因为黄色是脾脏的本色,这个人本身就脾虚,所以应该健脾益气,扶正祛邪。而且小便量多,更不是湿热导致的。
方用人參、扁豆、山藥、陳皮、茯苓、甘草、煨姜,因其夜熱,加當歸、丹皮,平昔服術不安,故不用術。
处方使用人参、扁豆、山药、陈皮、茯苓、甘草、煨姜,因为患者夜间发热,还加了当归、丹皮,平时服用附子不适,所以没有用附子。
初劑熱輕神安,各證俱減。
服用第一剂药后,患者发热减轻,精神也好了,各方面的症状都有所改善。
續復大熱,加人參去半夏,服之熱退而腹脹不消,此脾虛也。必須用術,又恐增脹,當補其母,則能運行三焦,熟腐五穀,且行參、術之力。遂加桂、附,覺口有津液,飲食知味,腹軟大半,調理而起。(吳天士)
女勞疸,其原屬於腎水虧虛,水虛則土燥,故見此枯黑之色,惟宜壯水,水滋則土不燥。虞天民云:女勞疸當作虛勞治。一人患此候,以六味湯加歸、芍、秦艽、苡仁、麥冬,百劑而愈。
孫瞿士疸證,醫用五苓、茵陳不效;改用溫中,病勢危篤。予謂兩目先黃,肝木鬱也;額黑,腎水枯也;腰腹重痛,皆肝腎虛極之候。以六味湯加柴胡、當歸,四劑知,十劑已。(程華仲)
白話文:
病人發燒後,加入人參去除半夏,退燒但腹部脹滿不消,這是脾虛。應該用蒼朮,但又擔心加重脹滿,就應該補益脾臟的母親—腎臟,就能運行三焦,消化五穀,並促進人參和蒼朮的功效。因此加入桂枝和附子,病人感到口中有津液,能品嘗食物的味道,腹部軟化了一大半,調養後痊癒。
女性勞疸,病因是腎水虧虛,水虛則土燥,所以出現枯黑的颜色,需要滋補腎水,水滋潤則土不燥。虞天民说:女性勞疸应该用治疗虚劳的方法。一位病人患此病,用六味汤加上当归、芍药、秦艽、苡仁、麦冬,服用一百剂后痊癒。
孙瞿士患黄疸,醫生用五苓散和茵陈蒿汤无效,改用溫中方法后,病情危重。我認為他眼睛先黄是肝木鬱結,额头黑是腎水枯竭,腰腹剧烈疼痛都是肝腎虛弱的表現。用六味汤加上柴胡、当归,四剂见效,十剂痊癒。
一人病疸,額黑而便白糞,醫用八味丸補火生土,不應而歿。予思額屬南方離火,今見黑色,腎水克心火之徵,究由土虛不能制水,致水邪上溢於心經之部。矢白屬金,金為秋,秋主殺故死。按此證,乃己土衰弱,若能補心之陽,庶乎可救。(方星岩)
備方
黃胖藥,紅棗四兩、皂礬二兩、鍋焦三兩、荷葉二兩、灰面十二兩。灰麵炒黃,紅棗煮熟去皮核,取肉,鍋焦煮爛,皂礬、荷葉煎汁搗丸,每服三錢。
白話文:
一位病人患了黃疸,額頭發黑,大便卻是白色,醫生使用了八味丸來補火生土,卻沒有奏效,病人不幸離世。
我思考,額頭屬於南方離火,現在卻出現黑色,這是腎水克心火之徵兆。根本原因是脾土虛弱,無法制約腎水,導致水邪上溢至心經。大便呈白色,屬於金,金屬秋季,秋季主殺,所以才會導致死亡。
根據這個病症,應該是脾土虛弱導致的。如果能補益心陽,或許還有救。
藥方:
黃胖藥四兩、紅棗四兩、皂礬二兩、鍋焦三兩、荷葉二兩、灰面十二兩。
將灰面炒至黃色,紅棗煮熟去皮核,取棗肉,鍋焦煮爛,皂礬和荷葉煎汁,將所有藥材搗成丸狀。每次服用三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