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七·雜證匯參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·雜證匯參 (8)

1. 嘈雜

證治總論

嘈雜一證,或作或止,其為病也,腹中空空,若無一物,似飢非飢,似辣非辣,似痛非痛,胸膈懊憹,莫可名狀。或得食暫止,或食已復嘈,或兼噁心,而漸見胃脘作痛。此證有火嘈,有痰嘈,有酸水浸心而嘈。大抵食已即飢,或雖食不飽者,火嘈也,治宜清火。痰多氣滯,似飢非飢,不喜食者,痰嘈也,宜兼化痰。

酸水浸心而嘈者,慼慼膨膨,食少無味,此脾氣虛寒,水穀不化也,治宜溫胃健脾。又有誤用消伐等藥,脾胃虧損,血少嘈雜者,中虛則煩雜不飢,脾弱則食不運化,此宜專養脾胃。(張景岳)

有因恣食無節,蓄積痰飲,滯於中宮,而為嘈雜者,屬於痰也。有因病後,每於夜分,心嘈如飢,殊難容忍者,此陰虛血少,或陽氣下陷,陰火沸騰,屬於氣血虛而有火也。(《證治匯補》)

五更嘈者,乃思慮傷血所致。(朱丹溪)

嘈有虛實真偽,其病總在於胃。《經》云: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。又云:脾與胃,以膜相連耳,而能為之行其津液。蓋脾屬陰,主乎血;胃屬陽,主乎氣。胃易燥,全賴脾陰以和之;脾易濕,必賴胃陽以運之。若脾陰一虛,則胃家飲食遊溢之精氣,全輸於脾,不能稍留津液以自潤,則胃過於燥而有火矣。故欲得食以自資,稍遲則嘈愈甚,得食則嘈暫止。

失治則延成便閉、三消、噎隔等證。治當補脾陰,養營血,兼補胃陰,甘涼濡潤,或稍佐微酸,此乃脾陰之虛,而致胃家之燥也。更有熱病之後,胃氣雖漸復,津液尚未充,亦有是證,但以飲食調之,可以自愈。此二種,乃為虛嘈證也。所謂實嘈者,年歲壯盛,脾胃生髮之氣,與腎陽充旺,食易消磨,多食易飢而嘈,得食即止,此非病也,不必服藥。以上皆是真嘈證也。

所云偽者,因胃有痰火,以致飲食輸化不清,證見噁心、吞酸、微煩、眩暈、少寐、似飢非飢,雖飽食亦不能止,此乃痰火為患;治宜清胃,稍佐降痰,苦寒膩滯之藥,不宜多用。又有胃陽衰微,積飲內聚,悽悽慼慼,似酸非酸,似辣非辣,飲食減少,此屬脾胃陽虛;治宜溫通,仿痰飲門治之。此二種,乃似嘈之偽證也。

俗云心嘈者,誤也;心但有煩而無嘈,胃但有嘈而無煩,不可不辨明也。(《臨證指南》)

脈候

嘈雜:有痰因火動者,脈滑而數;有食鬱作熱者,脈數而大;有因濕痰者,脈沉而滑;有因氣鬱者,脈沉而澀。(《證治匯補》)

白話文:

【證治總論】

關於「嘈雜」這種症狀,其發作可能時有時無。患者會感到腹部空虛,好像肚子裡什麼都沒有,那種感覺既不是真的餓,也不是真的辣,更不是真的痛,但卻令人非常不舒服,無法用言語形容。有些人在吃東西後,症狀可能會暫時緩解,但吃完後又會再次感到嘈雜,甚至還會伴隨噁心感,漸漸地胃部開始疼痛。這種症狀可能是因為胃火旺盛、痰濕困擾或是胃酸過多所導致。

通常,如果患者剛吃完飯就覺得餓,或是吃再多也還是感覺不到飽足,這可能是因為胃火旺盛,治療應該要以清火為主。如果患者痰多且氣滯,感覺餓但又不想吃東西,這可能是痰濕困擾所導致的嘈雜,治療時應輔以化痰。

胃酸過多導致的嘈雜,患者會感覺到胸口悶悶的,食慾不佳,這可能是脾氣虛寒,食物消化不良,治療應該溫暖胃部並強化脾臟功能。有時候,錯誤使用消導類藥物,導致脾胃受損,血量不足,也會產生嘈雜感。脾胃虛弱時,人會感到煩躁但又不會真的餓,脾臟功能弱化,食物消化吸收也會變差。這種情況下,治療應專注於滋養脾胃。

有些患者因為暴飲暴食,造成痰飲積累在中焦,產生嘈雜感,這屬於痰濕問題。也有患者在生病後,特別是在夜晚,會感到心慌如飢,難以忍受,這可能是陰虛血少,或是陽氣下陷,導致陰火熾烈,這屬於氣血兩虛且有火的狀況。

早晨五點左右感到嘈雜,通常是因為思慮過度傷害血液所導致。

嘈雜有虛實之分,但主要都跟胃有關。根據古籍記載,飲食進入胃部後,會產生精氣,再傳送到脾臟。脾臟和胃部之間有一層薄膜相連,脾臟負責運送津液。脾臟屬於陰性,主管血液;胃部屬於陽性,主管氣息。胃部容易乾燥,需要脾臟的陰氣來調和;脾臟容易濕潤,必須仰賴胃部的陽氣來運行。一旦脾臟的陰氣虛弱,胃部產生的精氣就會全部送往脾臟,無法留下足夠的津液來滋潤自己,進而導致胃部過於乾燥,產生火氣。因此患者會想藉由吃東西來舒緩自己,但如果拖延時間,嘈雜感會越來越嚴重,只有吃東西才能暫時緩解。

如果不治療,可能會發展成為便祕、糖尿病、吞嚥困難等疾病。治療上應該補充脾臟的陰氣,滋養營養血液,同時補充胃部的陰氣,使用甘涼滋潤的藥物,或輔以微酸的食物,這是因為脾臟陰氣虛弱,導致胃部過於乾燥。有些人在熱性疾病後,胃氣雖然逐漸恢復,但津液尚未充足,也可能出現這種症狀,只要透過飲食調整,就能自行康復。這兩種情況屬於虛性的嘈雜。

所謂實性的嘈雜,是指年輕力壯的人,脾胃生機旺盛,腎陽充沛,食物容易消化,所以容易感到餓且嘈雜,但吃東西後就能立刻緩解,這並不是病態,不需要特別服用藥物。以上都是真正的嘈雜症狀。

所謂偽性的嘈雜,是因為胃部有痰火,導致飲食消化不良。患者會有噁心、反酸、輕微煩躁、頭暈、睡眠不足、餓又不想吃等症狀,即使吃得很飽,症狀也不會停止,這是痰火所導致的問題。治療上應該清熱降火,輔以化痰,但苦寒膩滯的藥物不宜過量使用。另外,如果胃部的陽氣衰弱,痰飲在體內聚集,患者會感到悶悶的,食慾減退,這屬於脾胃陽氣虛弱。治療上應該溫通,參考痰飲的治療方式。這兩種情況屬於偽性的嘈雜。

一般說的心嘈,其實是錯誤的說法;心臟只會感到煩躁,不會有嘈雜感;胃部只會有嘈雜感,不會感到煩躁,這一點必須分辨清楚。

【脈候】

嘈雜的脈象:如果是由於痰火引起的,脈象會滑且數;如果是由於食物鬱積導致熱氣上升,脈象會數且大;如果是由於濕痰引起的,脈象會沉且滑;如果是由於氣鬱引起的,脈象會沉且澀。

2. 關格

經義

人迎一盛,病在少陽,二盛病在太陽,三盛病在陽明,四盛以上為格陽。寸口一盛,病在厥陰,二盛病在少陰,三盛病在太陰,四盛以上為關陰。人迎與寸口俱盛,四倍以上,為關格。關格之脈羸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。(《素問》)

五臟不和,則九竅不通;六腑不和,則留結為癰。邪在六腑,則陽脈不和;陽脈不和,則氣留之;氣留之,則陽脈盛矣。邪在五臟,則陰脈不和;陰脈不和,則血留之;血留之,則陰脈盛矣。陰氣太盛,則陽氣不得相榮也,故曰格。陽氣太盛,則陰氣不得相榮也,故曰關。陰陽俱盛,不得相榮也,故曰關格。

關格者,不得盡其命而死矣。○上魚為溢,為外關內格。入尺為覆,為內關外格。(《難經》)

哲言

寸口脈浮而大,浮為虛,大為實;在尺為關,在寸為格;關則不得小便,格則吐逆。○心脈洪大而長,上微頭小者,則汗出;下微本大者,則關格不通,不得尿。頭無汗者可治,有汗者死。○趺陽脈伏而澀,伏則吐逆,水穀不化,澀則食不得入,名曰關格。(張仲景)

關則不得小便,格則吐逆。關者甚熱之氣,格者甚寒之氣。是關者無出之由,格者無入之理。寒在胸中,遏絕不入;熱在下焦,填塞不出。(張潔古)

關格者,謂膈中覺有所礙,欲升不升,欲降不降,欲食不食,此為氣之橫格。(戴復庵)

走哺,由下不通,濁氣上衝,而飲食不得入。關格,由上下陰陽之氣倒置,上不得入,下不得出。(《醫階辨證》)

關格一證,在《內經》本言脈體,以明陰陽離絕之故。自秦越人以尺寸言關格,已失本經之意矣。又仲景曰:在尺為關,在寸為格;關則不得小便,格則吐逆。故後世自叔和、東垣以來,無不以此相傳,而競置關格一證於烏有矣。再至丹溪,則曰此證多死。寒在上,熱在下,脈兩寸俱盛四倍以上,法當吐以提其氣之橫格。

愚謂兩寸俱盛四倍,又安得為寒在上耶?且脈大如此,則浮豁無根,其虛可知,又堪吐乎?謬而謬又,莫此為甚!夫《內經》云人迎寸口,既非尺寸之謂,而曰吐逆者,特隔食一證耳;曰不得小便者,特癃閉一證耳。二證自有本條,其與關格何涉?數子且然,況其他乎?○《經》曰:人迎四盛以上為格陽;寸口四盛以上為關陰;人迎與寸口俱盛,四倍以上,為關格。此關格之證,以脈言,不以病言也。

今人患此頗多,而人多不知,但其兩手之脈,浮弦數極,大至四倍以上者,便是此證。其病必虛里跳動,而氣喘不已;此之喘狀,多無咳嗽,但覺胸膈舂舂,似脹非脹,似短非短,微勞則喘甚,多言亦喘甚,甚至遍身振振,慌張不定。此必情欲之傷,以致元氣無根,孤陽離劇之候也,多不可治。

(張景岳)

按:《內經》所言,人迎與寸口俱盛,四倍以上為關格。是以陽經取決於人迎,陰經取決於寸口也。越人云:上魚為溢,為外關內格;入尺為覆,為內關外格。仲景亦謂在尺為關,在寸為格;關則不得小便,格則吐逆。皆以陽分取決於寸口,陰分取決於尺內也。《難經》又言:上部有脈,下部無脈,其人當吐不吐者死;仲景又有趺陽脈伏而澀,伏則吐逆,水穀不化,澀則食不得入,名曰關格。則知關格之脈證不一也。

而馬仲化釋《內經》,謂關格之義,非隔食、癃閉之證。張介賓直將越人、仲景之言,一概非之,獨執人迎在頸,為陽明之表脈,遂詆東垣、丹溪皆仍叔和《脈經》左為人迎、右為氣口之謬。嗚呼!《內經》固為聖經,確宜遵從,而越人、仲景之書,未嘗不為聖經也。蓋人迎氣口,所以分表裡之陰陽;寸口尺內,所以分上下之陰陽也。

人一身表裡上下之氣化,皆肺所司,血脈皆心所主,故凡氣血之盛衰,靡不變見於氣口,氣口實為肺經之一脈,不過分其部位,以候他臟之氣耳。即如仲景所指趺陽少陰,雖主於足,然未嘗不於關尺推之;則《內經》所言人迎氣口,候之左右亦無不可也。故釋《內經》之關格,但當言是表裡陰陽痞絕之候,不當與上吐下閉之關格混同立論則可;若言上吐下閉,當稱隔食癃閉,不得名為關格則不可。或言關格之證,其脈未必皆然則可;若言關格之脈,必無在尺在寸之分則不可。

(《張氏醫通》)

關格之為病,世多不得其解,不知《內經》分人迎、寸口,其言早已明析。人迎統三陽,寸口統三陰;統三陽者胃也,統三陰者肺也。陽曰格,言其阻;陰曰關,言其閉。經未明言,所患何證,猶為難測。仲景為解曰:關則不得小便,格則吐逆,則明顯易解矣。

陽明主納水穀,三陽同阻於陽明,水穀何由入?太陰主調水道,三陰同閉於太陰,水道何由調?治者不從肺胃求責,或以為陽反在下,陰反在上;或以為陽格乎陰,陰拒乎陽;或謂陰陽不交,各造其偏,均未得諦當也。○關格一證,前本仲景之說為解,其實仲景所言,但關格中之一病耳。

謂吐逆不得小便,為非關格,不可也。以為遂足以盡關格之病,亦不可也。陰陽本自貫通,關格則陰陽各聚於一區。《內經》言脈不言證,其所包者廣可知。故凡陰陽兩不相顧,而病多分見者,皆關格之類也。○陰病救陰,陽病救陽,陰陽同病,則陰陽同救。陰陽皆病,而分見者,其將何以措手乎?由是言之,吐逆不得小便,但為關格之先兆。

他如干霍亂之欲吐不得吐,欲瀉不得瀉,或一身而寒熱各半,或一病而陰陽混淆者,皆關格之類,而不得為真關格。真關格者,無藥可醫,不得盡期而死。(《醫參》)

補編

關格雖有數種,然總由肝鬱為病,以肝主疏泄故也。治用逍遙散,加山梔、車前以降逆,柴胡以升木鬱,乃和解之意。(陳士鐸)

關格者,暴病也。大小便秘,渴飲嘔吐,唇燥面赤,脈息沉伏,此寒從少陰而入,陰盛於下,逼陽於上。須以白通湯,寒因熱用,和人尿、豬膽鹹苦之物於溫熱藥中,其氣相從,可去拒格之寒也。服藥脈漸出者生,乍出者死。(《趙氏醫貫》)

《內經》曰:病久則傳化,上下不並,良醫弗為。此正指關格而言也。不並猶言不交也,陽在上者不能下,陰在下者不能上,則天地不交,而運化之機緘窮矣。欲降其陽則陰傷,欲升其陰則陽敗,故古人立方,不治其寒熱,而以通達竅者宜之。(《見聞錄》)

關格所傷,根本已甚,藥餌固不可廢。如精虛者,當補其精;氣虛者,當益其氣。然必須遠居別室,靜養澄心,假以歲月,斯可保全。若不絕謝人事,但靠藥餌,終無濟也。(張景岳)

關格之證,自《靈》、《素》以及《難經》、仲景脈法,皆深言之,然無其方也。後世以無成方依傍,其中元言奧義,總不參研,空存其名久矣。惟云岐子述其陰陽反背之狀,傳其所試九方。其謂陰陽易位,病名關格。胸膈以上,陽氣常在,則熱為主病;身半以下,陰氣常在,則寒為主病。

胸中有寒,以熱藥治之;丹田有熱,以寒藥治之。若胸中寒熱兼有,以主客之法治之。治主當緩,治客當急。此從《傷寒論》胸中有寒,丹田有熱立說,實非關格本證。所引《內經》運氣治主客之法,亦屬無據。至於《靈》、《素》、《難經》、《金匱》之文,絕不體會,所定諸方,渾入後人惡劣窠臼。方中小疵,雜用二陳、五苓、枳殼、厚朴、檳榔、木香是也。

方中大疵,雜用片腦、麝香、附子、皂角、牽牛、大黃、朴硝是也。夫陰陽不交,各造其偏,而謂陰反在上陽反在下,可乎?九死一生之證,而以霸術劫奪其陰陽,可乎?仲景之以趺陽為診者,正欲人調其營衛,不偏陰偏陽,一味沖和無忤,聽胃氣之自為敷布,得協於平也。豈一蹴所能幾耶?故不問其關於何而開,格於何而通,一惟求之於中,握樞而運。

治吐逆之格,由中而漸透於上;治不溲之關,由中而漸透於下;治格而且關,由中而漸透於上下。姑立進退黃連湯一方,要未可為中人道也。○黃連湯者,仲景治傷寒之方也;以其胃中有邪氣,阻遏陰陽升降之機,而不交於中土,於是陰不得升,而獨治於下,為下寒,腹中痛;陽不得降,而獨治於上,為胸中熱,欲嘔吐,與此湯以升降陰陽固然矣。

而濕家下之,舌上如苔者,丹田有熱,胸中有寒,亦用此湯何耶?蓋傷寒分表、里、中三治,表裡之邪俱盛,則從中而和之,故有小柴胡之和法。飲入胃中,聽胃氣之升者,帶柴胡出表;胃氣之降者,帶黃芩入里,一和而表裡之邪盡服,不相扦格矣。至於丹田胸中之邪,則在於上下,而不為表裡,即變柴胡湯為黃連湯,和其上下。

飲入胃中,亦聽胃氣之上下敷布,故不問其上熱下寒,上寒下熱,皆可治之也。夫表裡之邪,則用柴胡、黃芩;上下之邪,則用桂枝、黃連。表裡之邪,則用生薑以散之;上下之邪,則用乾薑以開之。仲景聖法昭然矣。昌欲進退其上下之法,求之於中,握樞而運,以漸透於上下。

格則吐逆,進而用此方為宜。蓋太陽主開,太陽不開,則胸間窒塞,食不得入,入亦復出,以桂枝為太陽經藥,和營衛而行陽道,故能開之也。至於五志厥陽之火上入,桂枝又不可用矣,用之則以火濟火,頭有汗而陽脫矣。其關則不得小便,退之之法,從胃氣以透入陰分,桂枝亦在所不取。

但胃之關門已閉,少陰主闔,少陰之氣不上,胃之關門必不開。《經》曰:腎氣獨沉。又曰:腎氣不衡。夫真氣之在腎中,猶權衡也,有權有衡,則關門時開時闔。有權無衡,則關門有闔無開矣,小溲亦何從而出耶?是則腎氣丸,要亦退之之中所有事矣。腎氣交於胃,則關門開,交於心,則厥陽之火隨之下伏,有不得不用之時矣。

○凡治關格病,不知批郄導窾,但冀止嘔利溲,亟治其標,技窮力竭,無益反損,醫之罪也。○凡治關格病,不參人迎、趺陽、太衝,獨持寸口,已屬疏略。若並寸口陰陽之辨懵然,醫之罪也。○凡治關格病,不辨脈之陽虛陽實,陰虛陰實,而進退其治,肓人適路,不辨東西,醫之罪也。○凡治關格病,不從王道,輒投霸術,逞己之能,促人之死,醫之罪也。

(《醫門法律》)

附方

進退黃連湯,黃連薑汁炒一錢五分、乾薑炮一錢五分、人參人乳拌蒸一錢五分、桂枝一錢、半夏薑製一錢五分、大棗二枚。進法:用本方六味俱不制,水三茶盞,煎一盞半,溫服。退法:不用桂枝,黃連減半,或加肉桂五分,如上逐味制熟,煎服法同。朝服八味丸三錢,半飢服煎劑。

資液救焚湯,治五志厥陽之火。生地黃取汁二錢、麥門冬取汁二錢、人參人乳拌蒸一錢五分、胡麻仁炒研一錢、柏子仁炒七分、甘草炙一錢、五味子四分、紫石英敲碎一錢、阿膠一錢、寒水石敲碎一錢、滑石敲碎一錢、犀角磨汁三分、生薑汁三匙。上除四汁、阿膠,其八味用水四茶杯,緩火煎至一杯半;去渣、入四汁、阿膠,再煎至膠烊化;斟出,調牛黃五釐。日中分二、三次熱服。

空朝先服八味丸三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