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八·雜證匯參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·雜證匯參 (2)

1. 腫脹

經義

帝曰:其有不從毫毛生,而五臟陽已竭也。津液充郭,其魄獨居,孤精於內,氣耗於外,形不可與衣相保,此四極急而動中,是氣拒於內,而形施於外,治之奈何?岐伯曰:平治於權衡,去菀陳莝,微動四極,溫衣,繆刺其處,以復其形,開鬼門,潔淨府,精以時服。五陽已布,疏滌五臟,故精自生,形自盛,骨肉相保,巨氣乃平。

○腎者至陰也,至陰者盛水也;肺者太陰也,少陰者冬脈也。其本在腎,其標在肺,皆積水也。○腎何以能聚水而生病?腎者胃之關也,關門不利,故聚水而從其類也。○水病下為浮腫大腹,上為喘呼,不得臥者,標本俱病。○不得臥,臥則喘者,是水氣之客也。○頸脈動,喘疾咳曰水。

白話文:

皇帝問道:如果一個人沒有頭髮生長,而五臟的陽氣已經耗竭,津液充盈於身體,神魂獨自居住,精氣內虛,氣力外散,身體虛弱到無法穿衣保暖,這是四肢急促而內心躁動,氣機鬱積於內,而形體衰弱於外,應該如何治療呢?

岐伯回答:要平衡陰陽,去除積聚的痰濕,輕微活動四肢,注意保暖,用針刺特定穴位,以恢復形體,打開氣機通道,清潔五臟,適時服用補益精氣的藥物。五臟陽氣已經布散,疏通五臟,精氣自然產生,身體自然強壯,骨肉相互依存,氣力就會平穩。

腎臟屬陰,陰氣盛則水氣盛;肺臟屬陰,少陰屬冬,其根本在腎臟,其表現在肺臟,都是積聚水氣造成的。

腎臟為何會聚水而生病?因為腎臟是胃氣的關口,關口不利,就會聚水,而水性相近。

水病向下則導致浮腫腹脹,向上則導致呼吸困難,無法平躺,這是本標俱病。

無法平躺,躺下就喘,是水氣入侵的表現。

頸部血管搏動,喘咳不止,都屬於水病。

目里微腫,如臥蠶起之狀曰水。○陰陽結斜,多陰少陽曰石水。○三陰結謂之水。○因於氣為腫,四維相代,陽氣乃竭。○熱勝則腫。○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。○諸脹腹大,皆屬於熱。○濁氣在上,則生䐜脹。○有病心腹滿,旦食而不能暮食,名為鼓脹,治之以雞矢醴,一劑知,二劑已。

(《素問》)

膚脹者,寒氣客於皮膚之間,𪔣𪔣然不堅,腹大身盡腫,皮厚,按其腹窅而不起,腹色不變,此其候也。○鼓脹者,身皆大,大與膚脹等,色蒼黃,腹筋起,此其候也。○足太陰虛則鼓脹。○脾氣實則腹脹。○心脹者,煩心短氣,臥不安。肺脹者,虛滿而喘咳。肝脹者,脅下滿而痛引少腹。

白話文:

眼睛裡微微腫起來,像是臥蠶一樣,叫做水腫。陰陽交結而傾斜,陰氣多而陽氣少,叫做石水腫。三陰交結叫做水腫。因為氣的關係而腫起來,四肢輪流腫脹,陽氣就耗竭了。熱氣旺盛就會腫起來。各種濕氣引起的腫脹,都屬於脾的病變。各種腹脹,都屬於熱的病變。濁氣上行,就會產生鼓脹。患有心腹滿脹的疾病,早上能吃飯,晚上卻吃不下,叫做鼓脹,可以用雞糞酒來治療,一劑見效,兩劑痊癒。

皮膚腫脹的人,寒氣停留在皮膚之間,腫脹鬆軟不堅實,腹部很大,全身都腫起來,皮膚厚實,按壓腹部凹陷下去卻不回彈,腹部顏色沒有變化,這就是這種病的徵兆。鼓脹的人,全身都腫大,腫脹程度與皮膚腫脹相同,面色蒼黃,腹部肌肉隆起,這就是這種病的徵兆。足太陰經虛弱就會導致鼓脹。脾氣虛實也會導致腹脹。心臟腫脹的人,會心煩意亂、氣短,睡覺不安穩。肺臟腫脹的人,會虛弱而喘咳。肝臟腫脹的人,會脅肋下滿脹疼痛,疼痛會牽連到小腹。

脾脹者,善噦,四肢煩悗,體重不能勝衣。腎脹者,腹滿引背,央央然腰髀痛。胃脹者,腹滿,胃脘痛,鼻聞焦臭,妨於食,大便難。大腸脹者,腸鳴而痛濯濯,冬日重感於寒,則飧泄不化。小腸脹者,少腹䐜脹,引腰而痛。膀胱脹者,少腹滿而氣癃。三焦脹者,氣滿於皮膚中,輕輕然不堅。

膽脹者,脅下痛脹,口中苦,善太息。(《靈樞》)

哲言

夫脹與腫,內因則各有殊,而外形多相似,其可辨者,如先腹大,後四肢腫者為脹病;先頭足腫,後腹大者是水也。但腹大而四肢竟不腫者為脹病,臍腹四肢悉腫者是水也。(沈金鰲)

凡諸實證,或六淫外客,或飲食內傷,陽邪急速,其至必暴,每成於數日之間。若是虛證,或情志多勞,或酒色過度,日積月累,其來有漸,每成於經月之後。(李士材)

白話文:

脾臟脹滿的人,容易打嗝,四肢感到沉重乏力,身體無法承受衣服的重量。腎臟脹滿的人,肚子脹滿並牽連到背部,腰部和髖關節疼痛,感覺空虛無力。胃脹滿的人,肚子脹滿,胃脘疼痛,鼻聞到焦臭的味道,影響食慾,排便困難。大腸脹滿的人,腸鳴並伴隨疼痛,冬天容易受寒,導致食物消化不良。小腸脹滿的人,小腹脹痛,疼痛會牽連到腰部。膀胱脹滿的人,小腹脹滿並伴隨小便困難。三焦脹滿的人,氣體充滿皮膚,摸起來輕輕的,不堅實。

膽囊脹滿的人,脅肋下方疼痛脹滿,嘴巴苦,容易嘆氣。

脹滿和腫脹雖然都是內因造成的,但外在表現相似。可以根據以下辨別:先腹部膨大,後四肢腫脹,屬於脹滿病;先頭腳腫脹,後腹部膨大,屬於水腫。如果腹部膨大而四肢沒有腫脹,屬於脹滿病;如果腹部和四肢都腫脹,屬於水腫。

所有實證,無論是由於外邪侵襲,還是飲食不當,陽邪迅速入侵,都會在短時間內發病,通常在幾天之內就出現症狀。虛證則是由於情緒勞累,或過度飲酒縱慾,日積月累造成的,病程較長,通常在幾個月後才會出現症狀。

問曰:腫與脹有辨乎?曰:腫自腫,脹自脹。蓋氣血流行。臟腑調和,脈絡疏通,在外安得作腫?在內安得作脹?緣其人腎氣虛,失開闔之權;肺氣虛,失清肅之令;脾氣虛,失健運之常;表氣虛,外邪易入,於是在肌肉則腫生,在臟腑則脹生。見於外自知其腫,人亦知其腫也,發於內自知其脹,人不知其脹也。

但腫脹多端,虛實各異,風、寒、濕、熱、水、蟲、血、食之各種,不悉言之,何以知所適從哉?夫風寒外入之腫,則為實證,如頭面之腫、發頤之腫、牙齦之腫是也。濕熱外入之腫多實,而亦有虛證,如瘡瘍之腫、單腹之腫、痛痹之腫是也。若氣水蟲血之腫,則有虛實兩證,如目下之腫、周身之腫、手足之腫、腹皮光亮之腫、腎囊腎莖之腫、腹有青筋之腫是也,治法各以證合脈為盡善也。然脹與腫迥乎不同,腎火衰微,中土虛寒,脾元不運而脹矣。

白話文:

腫和脹是有区别的。肿是肿,胀是胀。因为气血运行畅通,脏腑协调,脉络通畅,身体外部怎么会出现肿胀?体内怎么会出现胀满?这是因为肾气虚弱,失去开合的控制力;肺气虚弱,失去清肃的功能;脾气虚弱,失去健运的规律;表气虚弱,外邪容易入侵,所以肌肉就会肿胀,脏腑就会胀满。外在的肿胀自己能感觉到,别人也能看到;内在的胀满自己能感觉到,别人却看不见。

但肿胀的形式多种多样,虚实状况也不尽相同,风、寒、湿、热、水、虫、血、食等各种因素都会引起肿胀,如果不详细说明,怎么能知道该如何应对呢?风寒外入侵引起的肿胀,属于实证,比如头面肿、下巴肿、牙龈肿等等。湿热外入侵引起的肿胀大多是实证,但也有一些虚证,比如疮疡肿、单腹肿、痛痹肿等等。至于气、水、虫、血引起的肿胀,则有虚实两种情况,比如眼睑肿、全身肿、手脚肿、腹部皮肤光亮肿、肾囊肾茎肿、腹部有青筋肿等等,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和脉象来决定。

然而胀和肿截然不同,肾火衰微,中土虚寒,脾脏元气不能运转就会出现胀满。

水不生肝,木鬱不達,兩脅不和而脹矣。陰火灼金,肺氣膹郁,喘咳壅塞而脹矣。不特此也,又有濕熱在脾胃而脹,水飲在中脘而脹,瘀血在中焦,及蟲積在腸胃而脹,氣滯食阻在陽明而脹,大小便不通在少腹而脹。外風無脹病,而脹病亦不一。大抵腫有形而脹無形,脹者腫之漸,內傷居多;腫者脹之劇,外感無與。

內傷有脹而亦有腫,外感有腫而卻無脹。醫家務以外腫內脹,確認親切,則腫自腫,而脹自脹,不有了然胸中者乎!(《會心錄》)

腫脹病在氣分者,因氣之滯。如氣血之逆,飲食之逆,寒熱風濕之逆,氣虛不能運化之逆,但治節有不行者,悉由氣分,皆能作脹。凡氣分之病,其色蒼,其內堅,其脹或連胸脅,其痛或及臟腑,或倏而浮腫者,陽性急速也。或自上及下者,陽本乎上也。或通身盡腫者,氣無不至也。

白話文:

水無法滋養肝臟,肝氣鬱結不暢,就會導致兩肋不協調而脹滿。陰火灼傷金氣,肺氣鬱積,就會出現喘咳、呼吸不暢而脹滿。不只這些,還有濕熱停留在脾胃而脹滿,水飲積聚在中脘而脹滿,瘀血停滞在中焦,以及蟲積在腸胃而脹滿,氣滯食積阻滯在陽明經而脹滿,大小便不通暢在少腹而脹滿。外風不會引起脹滿病,而脹滿病的表現也並不相同。總的來說,腫有形狀而脹無形,脹是腫的初始階段,多為內傷;腫是脹的嚴重階段,多為外感。

內傷也可能出現腫,而外感也可能出現腫但不會出現脹。醫生必須根據外腫內脹的情況,確定病因,這樣才能對症下藥,腫自腫,脹自脹,是不是就能豁然開朗了呢?

腫脹病屬於氣分者,是由於氣機阻滯引起的。例如氣血逆亂、飲食逆流、寒熱風濕侵襲、氣虛不能運化等,只要氣機運行不暢,就會導致脹滿。凡是氣分病,其顏色蒼白,內部堅硬,脹滿可能波及胸脅,疼痛可能累及臟腑,或者突然浮腫,都是陽氣急速的表現。或者從上到下浮腫,是因為陽氣本源在上。或者全身浮腫,是因為氣機無處不到。

有隨按而起者,如按氣囊也。然此雖皆氣分,而氣病各有不同,有氣熱而脹者,曰諸脹腹大,皆屬於熱也;有氣寒而脹者,曰胃中寒則䐜脹,曰臟寒生滿病也;有氣濕而脹者,曰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也;有氣虛而脹者,元氣虛也,曰足太陰虛則鼓脹也;有氣實而脹者,邪氣實也,曰腎氣實則脹;曰脾氣實則腹脹;曰胃氣實則脹也,凡此雖皆脹病,而治之之要,則全在察其虛實。大都陽證多熱,熱證多實;陰證多寒,寒證多虛。

先脹於內,而後及於外者多實,先腫於外,而漸及於內,或外雖腫而內不脹者多虛。小便紅赤,大便秘結者多實;小便清白,大便稀溏者多虛。脈滑有力者多實,弦浮微細者多虛。形色紅黃,氣息粗長者多實;形容憔悴,聲音短促者多虛。年青少壯,氣道壅塞者多實;中衰積勞,神疲氣怯者多虛。

白話文:

有時候肚子脹是因為按壓才會出現,就像按氣囊一樣。雖然這些都是氣分的問題,但氣病的表現卻各有不同。如果肚子脹是因為氣熱,就會出現腹脹,這屬於熱症;如果肚子脹是因為氣寒,就會出現胃寒導致的脹滿,或者臟寒導致的滿腹感;如果肚子脹是因為氣濕,就會出現濕腫滿,這屬於脾的問題;如果肚子脹是因為氣虛,就會出現元氣虛弱導致的鼓脹;如果肚子脹是因為氣實,就會出現邪氣實導致的脹滿,像是腎氣實、脾氣實、胃氣實都會造成腹脹。總之,雖然都是脹病,但治療的关键在于辨别虚实。一般来说,陽證多伴随热症,热症多为实症;阴證多伴随寒症,寒症多为虚症。

如果先从内往外胀,多是實症;如果先从外往内肿,或者外肿而内不胀,多是虚症。小便红赤,大便秘结,多是實症;小便清白,大便稀溏,多是虚症。脉滑有力,多是實症;弦浮微细,多是虚症。面色红黄,呼吸粗长,多是實症;面色憔悴,声音短促,多是虚症。年青少壮,气道壅塞,多是實症;中年衰老,积劳成疾,神疲气怯,多是虚症。

虛實之治,反如冰炭,若誤用之,必致害矣。○病在水分者,以陰勝於陽。而肌膚皆腫,此與氣證,本有不同。凡水之為病,其色明潤,其皮光薄,其腫不速,每自下而上,按肉如泥,腫有分界。蓋陰本於下,而浸漬有漸,皆水病之證也。觀《水脹篇》言寒氣之脹,按其腹窅而不起;水腫之病,按其腹隨手而起,如囊裹水之狀。

然以愚見及察之證驗,則若與此論相反。蓋凡是水證,必按之窅而不起,此其水在肉中,如糟如泥,按而散之,猝不能聚,未必如水囊之比。凡隨按隨起者,亦惟虛無之氣,其速乃然,故辨當若此也。凡欲辨水氣之異者,在欲辨其陰陽耳。若病在氣分,則陽證陰證皆有之;若病在水分,則多為陰證。

白話文:

治療虛症和實症要像冰和炭一樣,性質相反,如果用錯了,必然會造成傷害。疾病如果在水分,就是陰氣過盛於陽氣。表現為肌膚腫脹,這和氣分病症完全不同。凡是水病,顏色明亮潤澤,皮膚光滑薄,腫脹不快,通常從下往上蔓延,按壓肉體如同泥土,腫脹有明顯界線。這是因為陰氣本於下,逐漸浸潤所致,都是水病的表現。觀察《水脹篇》中所述的寒氣脹滿,按壓腹部凹陷而不回彈;水腫病則按壓腹部隨手回彈,就像囊袋裝水的狀態。

然而,根據我的愚見和觀察驗證,事實上和這番論述相反。凡是水證,必定按壓凹陷而不回彈,這是因為水在肉中,如同糟糠或泥土,按壓後散開,無法迅速凝聚,未必如同水囊的狀況。凡是隨按隨彈的,都是虛無的氣分病症,速度才會如此,所以辨別應該如此。想要辨別水氣的差異,關鍵在於辨別陰陽。如果病在氣分,則陽證陰證都有;如果病在水分,則大多為陰證。

何也?蓋水之與氣,雖為同類,但陽旺則氣化,而水即為精,陽衰則氣不化,而精即為水。故凡病水者,本即身中之血氣,但其為邪為正,總在化與不化耳。水不能化,因氣之虛,豈非陰中無陽乎?此水腫之病,所以多屬陽虛也。然水主於腎,氣主於肺,水漬於下,而氣竭於上,所以下為腫滿,上為喘急,標本俱病,危斯極矣。此當速救本原,庶保萬一,倘以虛喘為實邪,而猶然泄肺,無不敗矣。

(張景岳)

腫本乎水,脹由乎氣。腫分陽水、陰水,外來者為有餘,即為陽水;內發者為不足,即為陰水。若脹病之因更多,所脹之位各異,或因濕、因郁、因寒、因熱、因氣、因血、因痰、因積、因蟲,皆可為脹。或在臟腑,在脈絡,在皮膚,在身之上下表里,皆能作脹。更或始因於寒,久郁為熱,或始為熱中,末傳寒中。

白話文:

水和氣雖然同屬一類,但陽氣旺盛就會氣化,水則變成精華;陽氣衰弱則氣無法化,精華就變成水。所以凡是患水病的人,病根其實是體內的血氣,只是它屬於邪氣還是正氣,關鍵就在於是否能氣化。水無法氣化,是因為氣虛,也就是陰中缺乏陽氣,因此水腫病大多屬於陽虛。水歸屬於腎,氣歸屬於肺,水積在下,氣耗在上,所以下半身腫脹,上半身喘急,標本同時生病,情況非常危急。這時應該盡快治療本源,才能保住性命。如果誤以為虛喘是實邪,而繼續泄肺,就一定會失敗。

腫脹的根源在於水,脹滿的原因在於氣。腫脹分為陽水和陰水,外來的屬於多餘,就是陽水;內生的屬於不足,就是陰水。至於脹病的原因就更多了,脹滿的位置也各不相同,可能是因為濕氣、鬱氣、寒氣、熱氣、氣虛、血瘀、痰飲、積聚、蟲積,都能導致脹滿。脹滿可能發生在臟腑、脈絡、皮膚,身體的上下、表里,都能產生脹滿。更可能一開始是寒氣,久郁變成熱氣,或者一開始是熱氣,最後傳到寒氣中。

且脹不必兼腫,而腫則必兼脹,亦有腫脹同時並至者,病形變幻不一。有濕在下者用分利;有濕在上中下者用分消;有濕而著里者用五苓散通達膀胱;有濕鬱兼熱者用半夏瀉心,苦辛通降;有濕熱氣鬱積者用雞金散,消利並行,有氣血鬱積,夾濕熱之邪,久留而不散者,用小溫中丸清理相火,健運中州;有濕熱與水寒之氣交橫,氣喘溺少,通身腫脹者,用禹餘糧丸,崇土製水,暖下瀉濁;有寒濕在於氣分,則用薑、附;有寒濕入於血分,則用桂、附;有濕上甚為熱,則用麻、杏、膏、苡,清肅上焦之氣;有濕下著為痹,則用加味活絡,宣通下焦之郁。

白話文:

水腫不一定會伴隨脹痛,但脹痛一定會伴隨水腫,當然也可能水腫和脹痛同時出現,病症變化多端。如果濕氣在下半身,就用利水藥;如果濕氣在上中下半身,就用消腫藥;如果濕氣停留在內臟,就用五苓散通達膀胱;如果濕氣鬱結伴有熱症,就用半夏瀉心,用辛辣苦味藥物通降;如果濕熱氣鬱積,就用雞金散消腫利水;如果氣血鬱積,夾雜濕熱邪氣久久不散,就用小溫中丸清理內火,健運脾胃;如果濕熱與寒氣交雜,出現氣喘少尿、全身水腫,就用禹餘糧丸溫暖脾胃,瀉去濁氣;如果寒濕停留在氣分,就用生薑、附子;如果寒濕進入血分,就用桂枝、附子;如果濕氣在上焦過盛,就用麻黃、杏仁、膏藥、薏苡仁,清肅上焦的氣機;如果濕氣在下焦凝滯,形成痺症,就用加味活絡藥物,宣通下焦的鬱結。

有藉乎薤白栝蔞者,滑潤氣機之痹結於腹脅也;有藉乎制黃、歸尾者,搜逐血沫之凝澀於經隧也;有藉乎玉壺、控涎、神佑、神芎者,視其或輕或重之痰飲水積而驅之也,此皆未損夫臟氣,而第在腑之上下,膜之表裡者也。若有胃陽虛者,參、苓必進;脾陽衰者,朮、附必投;更有傷及腎者,則又需加減八味、濟生等丸矣。○夏季濕熱鬱蒸,脾胃氣弱,水穀之氣不運,濕著內蘊為熱,漸至浮腫腹脹,小水不利。

治之非法,水濕久漬,逆行犯肺,必生咳嗽喘促,甚則坐不得臥,俯不能仰,危期速矣。大凡喘必生脹,脹必生喘,方書以先喘後脹者治在肺,先脹後喘者治在脾。《金匱》有風水、皮水、石水、正水、黃汗,以分表裡之治。河間有三焦分消,子和有磨積逐水,皆有奧義。世俗論水濕喘脹之證,以開鬼門取汗為表治。

白話文:

使用薤白和栝蔞,可以潤滑氣機,解除腹脅的痹結;使用制黃、歸尾,可以搜逐凝滯於經脈的血沫;使用玉壺、控涎、神佑、神芎,則視痰飲水積的輕重來驅散它。這些藥物都只是針對腑臟的表裡和膜的上下,並沒有損傷臟氣。如果胃陽虛弱,就必須使用人參和茯苓;如果脾陽衰弱,就必須使用蒼朮和附子;如果還有腎臟受損,則需再加減八味丸、濟生丸等。夏季濕熱鬱蒸,脾胃氣弱,水穀之氣難以運行,濕氣積聚於內化為熱,逐漸導致浮腫腹脹,小便不利。如果治療不當,水濕久積,逆行犯肺,必然會引起咳嗽喘促,嚴重時甚至坐臥不能,俯仰不能,危在旦夕。一般來說,喘息必然會導致腹脹,腹脹必然會導致喘息,醫書中認為先喘後脹者要治療肺,先脹後喘者要治療脾。《金匱要略》中將水腫分為風水、皮水、石水、正水、黃汗,分別針對表裡進行治療。河間醫學則將三焦分為不同的區域,分别进行消水,以及磨積逐水,這些都有深奧的道理。民間治療水濕喘脹,多用開鬼門取汗的方法,以達到表面的治療。

分利小便潔淨府為里治。又以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,用健脾燥濕為穩治,治之不效,技窮束手矣。不知凡病皆本乎陰陽,通表利小便,乃宣經氣,利腑氣,是陽病治法。暖水臟,溫脾腎,補陽以驅水,是陰病治法。治肺以輕清開上,治脾必佐溫通,若陰陽表裡乖違,臟真日漓,陰陽不運,亦必作脹。

治以通陽,乃可奏績,如《局方》禹餘糧丸。甚至三焦交阻,必用分消,腸胃窒塞,必用下奪,但不得與傷寒實熱同例,擅投硝、黃、枳、樸,擾動陰血。若太陰脾臟,飲濕阻氣,溫補不應,欲用下法,少少甘遂為丸可也。(《臨證指南》)

白話文:

利尿排泄能淨化身體,是治療裡證的方法。許多濕腫脹滿都是脾臟問題,所以應該健脾燥濕,若用此法無效,就無計可施了。但要知道所有疾病都源於陰陽失調,通暢表里利尿是宣通經氣和腑氣,屬於陽病的治療方法;溫暖水臟,溫補脾腎,用陽氣驅散水濕,屬於陰病的治療方法。治療肺病要以輕清之法開通上焦,治療脾病必須佐以溫通之法,如果陰陽表里不調,臟腑精氣日漸流失,陰陽失衡,也必然會導致腫脹。

治療腫脹要用通陽之法才能奏效,例如《局方》中的禹餘糧丸。如果三焦氣機阻滯,就必須用分消的方法;如果腸胃阻塞,就必須用下瀉的方法,但不能與傷寒實熱同例,不能隨便使用硝石、黃連、枳實、樸硝,以免擾動陰血。如果太陰脾臟因飲濕阻氣,溫補無效,想用下瀉之法,可以用少量甘遂製成丸藥服用。

水腫鼓脹,皆因脾虛所致。然水腫輕而鼓脹重者,何也?蓋水腫則飲食如常,鼓脹則飲食不及常,治水腫惟補脾導水而已,治鼓脹則補脾導水,兼以消穀,庶乎可也。(馮楚瞻)

脹滿之病,每見用克伐傷損脾腎,證變泄瀉喘促而不可救,往往用《金匱》腎氣丸,轉危為安,妙在桂、附補脾之母。張三錫加參、術,活人殊眾。(薛立齋)

中滿之病,原於腎中之火氣虛,不能行水,宜八味丸以補腎中之火,則三焦有所稟受,腎氣不虛而能行水矣。若純是脾虛之證,既以參耆四君為主,亦須用八味丸兼補命火。蓋脾土非命火不能生,此虛則補母之義也。又有一等純是陰虛,三焦衝脈之火,同逆而上,水從火溢,上積於肺而為嗽,甚則為喘呼不得臥,散聚於陰絡而為腫,隨五臟之虛,入而聚之則為脹。皆相火泛溢其水而生病也,以六味湯加麥冬、五味,服之有驗。

白話文:

水腫和鼓脹都是脾虛造成的,但水腫症状輕微,飲食正常,而鼓脹則飲食減少。治療水腫只需補脾利水,治療鼓脹則需要在補脾利水的同时,还要促进消化吸收。

胀满病症,经常使用伤脾肾的方法治疗,导致病情恶化,出现泄泻喘促,难以挽回。这时常用金匮肾气丸,能转危为安,妙处在于桂枝、附子补脾之母。张三锡加人参、黄芪,救活了不少病人。

中满病症,源于肾中火气虚弱,无法行水,应该服用八味丸来补肾火,这样三焦才能得到滋养,肾气不再虚弱,就能行水了。如果纯粹是脾虚,以人参、黄芪、四君为主,也要服用八味丸兼补命火。因为脾土需要命火才能生成,这是补母的道理。还有一种情况是纯粹的阴虚,三焦冲脉之火逆流向上,水随火溢,积聚在肺部导致咳嗽,严重者喘不过气,卧床不起,散聚在阴络则导致肿胀,随着五脏虚弱,进入而聚积则导致胀满。都是相火泛溢其水而生病,服用六味汤加麦冬、五味,疗效显著。

(趙養葵)

腫滿有寒水侮土者,其腫必先由頭面四肢起,然後及於腹中,此證可以補中益氣湯,吞《金匱》加減腎氣丸。然當治之於早,不然水勢沖決,土崩岸敗,無濟於事。(《己任編》)

水腫

師曰:病有風水,有皮水,有正水,有石水,有黃汗。○風水。其脈自浮,外證骨節疼痛,惡風。○皮水,其脈亦浮,外證浮腫,按之沒指,不惡風,真腹如鼓,不渴,當發其汗。○正水,其脈沉遲,外證自喘。○石水,其脈自沉,外證腹滿,不喘。○黃汗,其脈沉遲,身發熱,胸滿,四肢頭面腫,久不愈,必致癰膿。

白話文:

如果腫脹是因為寒水侵犯脾土所導致,那麼腫脹一定會先從頭面四肢開始,然後才會蔓延到腹部。這種情況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治療,也可以服用金匱要略中加減腎氣丸。但是必須及早治療,否則水勢沖破,脾土潰敗,就無濟於事了。

老師說:水腫的病症可以分為風水、皮水、正水、石水和黃汗。風水的脈象浮,外在症狀是骨節疼痛,怕風。皮水的脈象也浮,外在症狀是浮腫,按壓下去指頭會陷進去,不畏風,肚子像鼓一樣,不渴,應該要發汗。正水的脈象沉遲,外在症狀是自喘。石水的脈象沉,外在症狀是腹滿,不喘。黃汗的脈象沉遲,身體發熱,胸滿,四肢頭面腫脹,久治不癒,最後會導致癰疽膿瘡。

○心水者,其身重而少氣,不得臥,煩而躁,其人陰腫。○肝水者,其腹大,不能自轉側,脅下腹痛,時時津液微生,小便續通。○肺水者,其身腫,小便難,時時鴨溏。○脾水者,其腹大,四肢苦重,津液不生,但苦少氣,小便難。○腎水者,其腹大,臍腫,腰痛,不得溺,陰下濕如牛鼻上汗,其足逆冷,而反瘦。

○諸有水者,腰以下腫,當利小便;腰以上腫,當發汗,乃愈。○問曰:病有血分、水分,何也?師曰:經水前斷,後病水,名曰血分,此病難治。先病水,後經水斷,名曰水分,此病易治。何以故?去其水,其經自下。○風水,脈浮身重,汗出惡風者,防己黃耆湯主之。○風水,惡風,一身悉腫,脈浮,不渴,續自汗出,無大熱,越婢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心水症的人,身體沉重,氣短,無法平躺,煩躁不安,陰部腫脹。肝水症的人,腹部膨脹,難以翻身,脅肋與腹部疼痛,時常有津液分泌,小便通暢。肺水症的人,身體腫脹,小便困難,經常出現水瀉。脾水症的人,腹部膨脹,四肢沉重,津液不分泌,只是感到氣短,小便困難。腎水症的人,腹部膨脹,臍部腫脹,腰部疼痛,難以排尿,陰部潮濕如牛鼻上的汗水,足部反常冰冷,但身體卻消瘦。

所有水腫患者,如果腰部以下腫脹,應該利尿;如果腰部以上腫脹,應該發汗,這樣才能痊癒。有人問道:疾病有血分和水分之分,這是為什麼呢?老師回答:經期提前停止,之後才患上水腫,稱為血分水腫,這種病難以治療。先患上水腫,之後才經期停止,稱為水分水腫,這種病容易治療。這是因為,去除水腫,經期自然會恢復。風水症,脈象浮,身體沉重,出汗畏風,服用防己黃芪湯。風水症,畏風,全身腫脹,脈象浮,不渴,持續出汗,沒有明顯發熱,服用越婢湯。

○皮水為病,四肢腫,水氣在皮膚中,四肢聶聶動者,防己茯苓湯主之。○里水,越婢加朮湯主之,甘草麻黃湯亦主之。○問曰:黃汗之為病,身體腫,發熱,汗出而渴,狀如風水,汗沾衣,色正黃,如櫱汁,脈自沉,何從得之?師曰:以汗出入水中浴,水從汗孔入得之,宜耆芍桂酒湯主之。(《金匱》)

按:其人陰腫四字,當在腎水條內,錯簡在此,當移之。○面反瘦之下,當補上條其人陰腫四字。○里水之「里」字,當是「皮」字。豈有里水,而用麻黃之理?當改之。(《醫宗金鑑》)

白話文:

【皮水】這種病症,特徵是四肢浮腫,體內水分積聚於皮膚下,導致四肢不時震顫。適合使用「防己茯苓湯」來治療。

【裏水】指的是體內水分聚集於皮膚層下的病症,可以使用「越婢加朮湯」或「甘草麻黃湯」進行治療。

關於【黃汗】這種病症,患者會出現全身浮腫、發燒、多汗且口渴的情況,類似於風水症狀,汗水會浸濕衣物,顏色呈黃色,如同米糠汁液。脈搏沈緩。這種情況是如何產生的呢?答案是,當患者出汗後沐浴於水中,水隨汗孔進入體內所致。根據醫學理論,應使用「耆芍桂酒湯」來治療。

【註解】:在「腎水條」內有一個「其人陰腫」的詞句,可能是編輯錯誤,應該更正到適當位置。

【面反瘦】下面應該補充一句「其人陰腫」的描述。

【裏水】中的「裏」字可能應該是「皮」字。怎麼會有「裏水」還要用「麻黃」治療的理論?應該做修正。

風腫者,皮粗,麻木不仁,走注疼痛是也。氣腫者,皮厚,四肢瘦削,腹脅脹膨是也。血腫者,皮間有血縷赤痕是也。婦人懷妊,有氣遏水道而腫者,飲食無阻,既產自消,所謂子腫是也。(朱丹溪)

皮厚色蒼,四肢削瘦,胸腹痞滿,自上而下者,多屬氣。皮薄色嫩,腫有分界,自下而上者,多屬水。又按之不成凹而即起者氣也;按之成凹不即起者濕也。(《醫學入門》)

按:水腫有痰阻、食積、血瘀,致清不升,濁不降而成者;有濕熱相生,隧道阻塞而成者;有燥熱沖激,秘結不通而成者,證屬有餘。有服寒涼傷飲食,中氣虛衰而成者;有大病後,正氣衰憊而成者;有小便不利,水液妄行,脾莫能制而成者,證屬不足。宜分別治之。(《醫方集解》)

白話文:

風腫的皮膚粗糙,麻木無感,疼痛會沿著經絡移動。氣腫的皮膚厚實,四肢瘦削,腹部和脅肋脹滿。血腫的皮膚表面有血絲和紅色痕跡。婦女懷孕,若有氣阻礙水道而腫脹,但飲食不受影響,產後自然消退,稱為子腫。

皮膚厚實且顏色蒼白,四肢瘦削,胸腹脹滿,從上往下蔓延,多屬於氣虛。皮膚薄而顏色嫩,腫脹有明顯界限,從下往上蔓延,多屬於水腫。按壓時,若能迅速回彈,則為氣虛;若按壓後凹陷不立即恢復,則為濕氣。

水腫可由痰阻、食積、血瘀導致清氣不升,濁氣不降而形成;也可由濕熱交織,水道阻塞而形成;還可由燥熱刺激,秘結不通而形成,這些都屬於陽氣過盛。也有可能是因服用寒涼食物損傷脾胃,導致中氣虛弱而形成;或是因大病之後,正氣衰敗而形成;還有可能是小便不利,水液亂流,脾氣無法控制而形成,這些都屬於陽氣不足。應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治療。

腎氣壯,則水還於腎;腎氣虛,則水散於皮。(華元化)

《經》云:熱勝則腫者,蓋四肢為諸陽之本,陽結於外,不得行於陰,則邪熱鬱於四肢,故為腫也。況邪在六腑,則陽脈不和,陽脈不和,則氣留之,以其氣留,故而為腫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《內經》四維相代,陽氣乃竭二句。按王太僕注,四維為血肉筋骨。吳鶴皋注,四維為血脈筋骨。以是四者,維持一身,以注維字之義。馬元臺以血脈筋骨四字未妥,因注四維為四肢。汪訒庵以王、馬二注,俱於代字無著,因注四維為四時。諸說不一,竊思四維之見素問者屢矣,《氣交變大論》曰:歲土不及,四維有埃云潤澤之化。《五常政大論》曰:其眚四維。

白話文:

腎臟功能旺盛,就能使水分回歸腎臟;腎臟功能衰弱,就會造成水分散佈到皮膚表面。

經典著作中說,熱邪過盛就會導致腫脹,因為四肢是所有陽氣的根本,陽氣結聚在外,無法運行到陰經,就會導致邪熱鬱積在四肢,形成腫脹。而且,邪氣停留在六腑,也會導致陽脈失調,陽脈失調就會使氣血停滯,氣血停滯就會導致腫脹。

《黃帝內經》中提到“四維相代,陽氣乃竭”,意思是四維循環交替,陽氣就會耗竭。王太僕認為四維是指血肉筋骨,吳鶴皋認為四維是指血脈筋骨,認為這四者維持著人體的生命,因此用“維”字來形容它們。馬元臺認為血脈筋骨這四個詞並不恰當,因此認為四維是指四肢。汪訒庵認為王太僕和馬元臺對於“代”字的解釋都不準確,因此認為四維是指四時。這些說法都不統一,我個人認為,四維這個詞在《素問》中出現過很多次,《氣交變大論》中說“歲土不及,四維有埃云潤澤之化”,《五常政大論》中說“其眚四維”,這些都說明四維指的是四時。

故王注以四維為東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之位,馬元臺、吳鶴皋注此二篇之四維,亦俱宗王注四隅方位,而說是四維當作四隅解。四維相代,當作人身之四隅解。蓋言腫之起於前、後、左、右者,自此至彼,一身盡腫,陽氣乃壞極而無存矣。四隅盡腫者,即臍突,背平,缺盆平,足心平之類。

丹溪以此二句為衍文,此求其說,而不得從而為之辭,亦不知為不知之義也。(《吳醫匯講》)

病機之切於人身者,水火而已矣。水流濕,火就燥,水柔弱,火猛烈,水泛溢於表裡,火遊行於三焦,拯溺救焚,可無具以應之乎?《經》謂二陽結,謂之消。三陰結,謂之水。三陰者,手足太陰脾肺二臟也。胃為水穀之海,水病莫不本之於胃,《經》乃以屬之脾肺者何耶?使足太陰脾足以轉輸水精於上,手太陰肺足以通調水道於下,海不揚波矣。

白話文:

古人認為人體的四維,指的是東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四個方位。當全身腫脹,從前到後、從左到右,全身都腫起來,就說明陽氣耗損殆盡,無力回天。四隅盡腫,指的是肚臍突出,背部平坦,鎖骨凹陷,腳心平坦的情況。

丹溪認為這兩句話是多餘的文字,想理解其中的道理,卻無從下手,也無法理解作者為何要寫下這些話。

人體的病理機制,主要就是水火失衡。水性濕潤,火性乾燥;水性柔弱,火性猛烈。水在體表和內臟泛溢,火在三焦遊走,救治溺水和火災,需要採取不同的方法。經書中說二陽結為消,三陰結為水。三陰指的是手足太陰脾肺二臟。胃是水穀的匯集處,水病大多源於胃,但經書為何將水病歸屬於脾肺呢?因為足太陰脾臟負責將水精向上輸送,手太陰肺臟負責調節水道向下流通,這樣就能避免水患氾濫。

惟脾、肺二臟之氣,結而不行,後乃胃中之水日蓄,浸灌表裡,無所不到也,是則脾、肺之權,可不伸耶?然其權尤重於腎,腎者胃之關也,腎司開闔,腎氣從陽則開,陽太盛則關門大開,水直下而為消。腎氣從陰則闔,陰太盛則關門常闔,水不通而為腫。《經》又以腎本肺標,相輸俱受為言,然則水病以脾肺腎為三綱矣。

於中節目,尤難辨晰。《金匱》分五水之名,及五臟表裡主病,徹底言之,後世漫不加察,其治水輒宗霸術,不能行所無事,可謂智乎!然水在心之部,則鬱心火炳明之化;水在肝之部,則鬱肝木發生之化;水在肺之部,則孤陽竭於外,其魄獨居;水在脾之部,則陰竭於內,而穀精不布;水在腎之部,不但諸陽退伏,即從陽之陰,亦且退伏,孤陰獨居於下而隔絕也。故胃中之水,惟恐其有火,有火乃屬消渴,末傳中滿之不救。

白話文:

脾臟和肺臟的氣機阻塞不通,導致胃中水分日積月累,浸潤身體內外,無孔不入。這說明脾臟和肺臟的功能受到影響,難以發揮作用。而腎臟對於水分的控制更為重要,腎臟是胃的關口,負責開合。腎氣陽盛則開,陽氣過盛則關口大開,水分直接向下排泄。腎氣陰盛則闔,陰氣過盛則關口常閉,水分無法流通而導致水腫。《經》書中也提到腎臟是肺臟的本,肺臟是腎臟的標,彼此相輸相受,因此水病的根源在於脾、肺、腎三臟。

在水病的分類中,更難以辨析。金匱要略中將水病分為五種,並詳細闡述了五臟的表裡關係及其主病,但後世人們沒有深入研究,治療水病時只注重一些偏方,無法針對病因進行治療,實在是缺乏智慧!水在心臟部位,會鬱積心火,導致心火過旺;水在肝臟部位,會鬱積肝木,影響肝木的生發;水在肺臟部位,會導致陽氣耗竭,只剩下魄;水在脾臟部位,會導致陰氣虛竭,谷精無法散布;水在腎臟部位,不僅陽氣衰退,連陽中之陰也衰退,只剩下孤陰獨處於下方,與外界隔絕。因此,胃中的水分最怕火,有了火就會導致消渴,最終發展為腹脹滿,無力回天。

腎中之水,惟恐其無火,無火則真陽滅沒,而生氣內絕。其在心之水,遏抑君火,若得脾土健運,子必救母,即在肝在肺在腎之水,脾土一旺,水有所制,猶不敢於橫發。夫水土平成以神禹為師,醫門欲平水土,不師仲景而誰師乎?○胃本水穀之海,五臟六腑之大源。脾不能散胃之水精於肺,而病於中;肺不能通調胃之水道於膀胱,而病於上;腎不能司胃之關門時其輸泄,而病於下,所以胃中積水,浸淫無所底止耳。

仲景論水氣一門,極其精詳,惟恐足太陰脾之健運失職,手太陰肺之治節不行,足少陰腎之關門不開,並其腑膀胱之氣化不行,所用方藥,皆不蹈重虛之戒,立於無過之地。海藏集仲景治肺癰葶藶大棗瀉肺湯為例,是欲以瀉肺之法,為瀉水之法矣。集仲景治傷寒痞連兩脅,雜證支飲在脅之十棗湯為例,是欲以瀉胸脅及膀胱,為瀉水之法矣。

白話文:

腎臟的水分,最怕沒有火,沒有火就會導致真陽消亡,生命力也會因此斷絕。心臟的水分,會抑制君火,但如果脾臟土氣運作良好,就會像兒子救母親一樣,幫助心火,即使肝臟、肺臟和腎臟的水分過多,脾臟土氣旺盛,水就會有所控制,不敢橫行。水土平和,就應該以大禹為師,醫學想要調和水土,不學仲景還能學誰呢?胃是水穀之海,是五臟六腑的源頭。脾臟不能將胃中水精散佈到肺臟,就會生病;肺臟不能調節胃中水分到膀胱,就會生病;腎臟不能掌管胃的門戶,適時排泄,就會生病。因此胃中積水就會浸淫無處不在。

仲景論述水氣這一部分,非常精細詳盡,唯恐脾臟運作失常,肺臟失控,腎臟門戶關閉,膀胱氣化失調。所用的方藥,都避免過於虛弱,立於無過之地。海藏集裡以仲景治療肺癰的葶藶大棗瀉肺湯為例,就是用瀉肺的方法來瀉水。仲景治療傷寒痞病連著兩脅,雜症支飲在脅的十棗湯為例,就是用瀉胸脅和膀胱的方法來瀉水。

何其敢於操刃,而藉口仲景耶?後來依樣葫蘆,不傷脾,即瀉肺;不瀉肺,即瀉膀胱,乃致積水滔天,載胥及溺。水病門中,成方百道,求一救肺氣之膹郁,而伸其治節之方,無有也。求一救膀胱阻絕,而伸其氣化之方,無有也。○凡禽獸之類,有肺者有尿,無肺者無尿,故水道不利,而成腫滿,以清肺為急。

此義前人闡發不到,後之以五苓、五皮、八正等方治水者,總之未悟此旨。至於車水放塘,種種劫奪膀胱之劑,則殺人之事矣。(喻嘉言)

水腫乃脾、肺、腎三臟之病。蓋水為至陰,故其本在脾腎,水化於氣,故其標在肺,水惟畏土,故其制在脾。今肺虛,則氣不化精而化水;脾虛,則土不制水而反克;腎虛,則水無所主而妄行,水不歸經,則逆而上泛,故傳入於脾,則肌肉浮腫,傳入於肺,則氣息喘急。分而言之,三臟各有所主,合而言之,則總由陰勝之害,而病本皆歸於腎。

白話文:

竟然敢拿刀治病,还借口仲景?后来学着别人,不伤脾就泻肺,不泻肺就泻膀胱,结果导致积水泛滥,最终都淹死了。治疗水病的方法很多,却找不到一个能救肺气郁结、舒缓治病方法的方子,也找不到一个能疏通膀胱阻塞、恢复气化功能的方子。凡是动物,有肺的都有尿,没有肺的就没有尿,所以水道不通就导致肿胀,所以清肺才是最紧要的。

以前的人没有明白这个道理,后来用五苓散、五皮饮、八正散等治疗水肿的方子,都没有真正领悟到这个关键。至于那些像放水排洪一样,用各种药物强迫排泄膀胱的药方,就更是杀人害命的做法了。

水肿是脾、肺、肾三脏的病。因为水是至阴,所以根本在于脾肾,水气化,所以表现在于肺,水害怕土,所以脾能够制水。现在肺虚,气无法化精而化成水;脾虚,土无法制水反而被水克制;肾虚,水无法归位而乱跑,水不归经,就会逆流而上,传到脾就会肌肉肿胀,传到肺就会呼吸急促。分而言之,三脏各有主病,合而言之,都是因为阴气过盛造成的,病根都归结于肾。

腎為胃關,關門不利,故聚水而從其類也。然關門何以不利也?《經》曰: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氣化則能出矣。夫所謂氣化者,即腎中之氣也,即陰中之火也。陰中無陽,則氣不能化,所以水道不通,溢而為腫。故凡治腫者,必先治水,治水者,必先治氣。若氣不能化,則水必不利。

惟下焦之真氣得行,始能傳化,惟下焦之真水得位,始能分清,求古治法,惟加減腎氣湯,誠對證之方也。(張景岳)

人之臟腑,以脾胃為主。蓋人之飲食,皆入於胃,而運以脾,猶地之土也。然脾胃能化物與否,實由於水、火二氣,非脾土所能也。火盛則脾胃燥,水盛則脾胃濕,皆不能化物,乃生諸病。水腫之證,蓋水盛而火不能化也,火衰則不能化水,故水入於脾胃,皆滲入血脈骨肉,血亦化水,發為腫脹,皆自然之理也。先導其水,使水氣少減,後補其火,使二氣平和,斯病去矣。

白話文:

腎臟是胃的關口,關口不順暢,就會積聚水液,導致水腫。但關口為何不順暢呢?經書上說:膀胱是統管水液的器官,水液儲存在膀胱,氣化才能排泄。所謂的氣化,就是腎臟之氣,也就是陰中之火。陰中沒有陽,氣就無法化,所以水道不通,水液溢出而導致腫脹。因此治療水腫,一定要先治水,治水就要先治氣。如果氣無法化,水液就不能順利排出。

只有下焦的真氣運行順暢,才能傳化水液,只有下焦的真水歸位,才能分清濁。古人治療水腫的方子,[加減腎氣湯]就是針對此症的良方。

人體的臟腑,以脾胃為中心。因為人吃進的食物都進入胃,由脾運化,就像大地之土一樣。但脾胃能否化物,實際上取決於水火二氣,不是單靠脾土就能做到的。火盛則脾胃乾燥,水盛則脾胃濕潤,都無法化物,就會生病。水腫的病症,就是水盛而火無法化解。火衰則不能化水,所以水進入脾胃,就會滲入血脈骨肉,血液也會變成水,導致腫脹,這是自然規律。要先引導水液,讓水氣減少,再補益火氣,讓水火二氣平衡,病症就會消失。

丹溪謂脾失運化,由肝木侮脾,乃欲清心經之火,使肺金得令,以制肝木,則脾土全運化之職,水自順道,乃不為腫,其詞迂而不切。(何伯齋)

按劉河間以水腫為濕熱,謂在表有熱宜汗,在裡有熱宜下,開鬼門,潔淨府,蓋言有餘之證然也。丹溪以脾虛不能制水,治當補中行濕利小便,蓋言不足之證然也。若夫滋腎制火之說,愚切以為未當。蓋補腎之藥,乃陰滯柔潤,適足以滋其濕耳。今治此證,但脾虛受濕,為不足所致者,宜燥脾土,兼利小便。

若非氣鬱、飲食、濕熱所致者,禁不得妄下,暫時快利,水氣復來,而無以治之也。(劉宗厚)

《經》云:諸水,身半以下腫者,當利小便;身半以上腫者,當發汗。身半以上,天氣主之,身半以下,地氣主之。天氣主之者,其在皮也,其在皮者,故汗而發之。問曰:肌肉之外,皮膚之裡,首足一身皆腫者,當作何治?答曰:亦宜汗之也,與身半以上同法。肺心以上俱宜汗,中州以下皆宜下,如小便利而渴,則不宜汗,不宜下,以其重亡津液故也。(王好古)

白話文:

丹溪認為脾臟失調,是因為肝臟過於旺盛而侵犯脾臟,因此需要清心經的火,讓肺金得勢來抑制肝木,這樣脾土才能正常運化,水氣就能順暢流通,就不会水腫。但這個說法過於迂迴而不切實際。

劉河間認為水腫是因為濕熱,表熱可以用汗法,裡熱可以用瀉法,打開鬼門關,清潔身體,這都是針對身體有餘的情況。丹溪認為是脾臟虛弱,無法控制水氣,治療應該補益脾臟,去除濕氣,利尿,這都是針對身體不足的情況。滋腎降火的说法我认为并不恰当,因為補腎的藥物會滋陰潤燥,反而會加重濕氣。治疗水肿,只有脾虛受濕,导致不足,才需要燥脾土,兼利小便。

如果水腫不是氣鬱、飲食、濕熱引起的,就不要亂用泻药,雖然可以暫時快速減輕水腫,但水氣很快會回來,而且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治療。

《經》書中說:身體下半身腫脹,應該利尿;上半身腫脹,應該發汗。上半身受天氣影響,下半身受地氣影響。上半身的病症表現在皮膚上,所以應該發汗治療。有人問:肌肉外層,皮膚內層,全身都腫,應該怎麼治療?答:也應該用汗法,跟上半身腫脹的治療方法相同。肺心以上都應該用汗法,中州以下都應該用瀉法。如果小便通暢卻口渴,就不應該用汗法或泻法,因為這樣會損失身體的津液。

治水之法,行其所無事,隨表裡寒熱上下,因其勢而利導之,故宜汗、宜下、宜滲、宜清、宜溫、宜燥,六者之中,變化莫拘。○身有熱者可汗,身無熱者可利,肌膚痛者可汗,溺赤澀者可利,腰上腫者可汗,腰下腫者可利,所謂開鬼門,潔淨府,上下分消之法也。(《證治匯補》)

開鬼門,麻黃、羌活、防風、柴胡、蔥白之屬;潔淨府,澤瀉、木通、通草、防己、葶藶、豬茯苓之屬;去菀陳莝,商陸、大戟、甘遂、芫花、牽牛之屬;宣布五陽,桂、附、干、薑、吳茱萸之屬;血腫,珀琥、鬱金、劉寄奴、蘇木之屬。(《張氏醫通》)

白話文:

治療水腫的方法,要根據病症的變化來調整,隨著表裡寒熱、上下虛實的變化,順應病情趨勢,利導水液。因此,需要根據情況選擇發汗、利水、滲濕、清熱、溫陽、燥濕等六種方法,這些方法的使用變化,不必拘泥於一格。身體有熱氣的可以用發汗的方法,身體沒有熱氣的可以用利水的方法;皮膚疼痛的可以用發汗的方法,小便赤澀的可以用利水的方法;腰部以上腫脹的可以用發汗的方法,腰部以下腫脹的可以用利水的方法。這些方法也稱為開鬼門、潔淨府,上下分消之法。

開鬼門的藥物包括麻黃、羌活、防風、柴胡、蔥白等;潔淨府的藥物包括澤瀉、木通、通草、防己、葶藶、豬茯苓等;去菀陳莝的藥物包括商陸、大戟、甘遂、芫花、牽牛等;宣布五陽的藥物包括桂枝、附子、干薑、生薑、吳茱萸等;治療血腫的藥物包括琥珀、鬱金、劉寄奴、蘇木等。

水病,其人必真火衰微,不能化生脾土。故水無所攝,泛溢於肌肉間,治惟助脾益火。而助脾益火之劑,最妙是五苓散,肉桂以益火,火暖則水自流;白朮以補土,土實則水自障;二苓、澤瀉以引水,則水自滲泄,無不應手而愈。(孫慶曾)

治水,用柴胡、澤瀉,一升一降,分清水道,則水無不下矣。(徐春圃)

腎主水,水有真水,有客水,腎氣溫,則客水亦攝而歸真;腎氣寒,則真水亦汛而為客水。客寒必搏之,真武湯從土中殖火,使真水從溫處鎮攝,客水自化而歸真,何必行導滲之令?(程郊倩)

白話文:

水腫病,患者必定是真火衰微,無法化生脾土。因此水無法被約束,泛溢在肌肉之間,治療只能藉助脾土,補充真火。而補充脾土和真火的藥方,最妙的是五苓散,肉桂用來益火,火氣旺盛則水自然流動;白朮用來補土,土氣充足則水自然受阻;二苓、澤瀉用來引導水氣,則水自然滲透排出,沒有不藥到病除的。

治療水腫,可以用柴胡、澤瀉,一升一降,分清水道,則水無不下降排出。

腎臟主水,水有真水和客水之分,腎氣溫暖,則客水也會被約束而歸於真水;腎氣寒冷,則真水也會溢出而變成客水。客水寒冷,必定要溫暖它,真武湯從土中生火,使真水在溫暖的地方鎮住,客水自然化為真水,何必強制地引導它滲透排出呢?

肺熱,則失其下降之令,以致水溢高原,淫於皮膚而為腫。醫罕明乎此,實脾導水,皆不能愈。故用麥冬清肺,開其下降之源。粳米益脾,培乎生金之母,治病必求其本也。(吳鶴皋)

熱燥傷肺而為腫者,乃絕水之源也,當清肺除燥,而水自生,梔豉湯加黃芩。若熱在下焦,陰消陽氣不得化者,當益其陰,則陽氣自化,黃柏、知母是也。(《保命集》)

大病後浮腫,此係脾虛,宜六君子湯。小便不利,間進五苓散。脾肺虛弱,不能通調水道者,宜補中益氣湯。(周慎齋)

白話文:

肺部有熱氣,就會失去下降的機能,導致水分上溢,浸潤皮膚,形成腫脹。許多醫生不明白這個道理,只知道健脾利水,卻無法治癒。因此要使用麥冬清熱降肺,打開下降的通道。粳米則可以健脾,滋養脾胃,為肺臟提供生機,治病一定要找到病根。

熱燥傷肺而引起腫脹,這是因為水分來源被阻斷,應該清肺除燥,才能讓水分自然生成,可以用梔子豉湯加上黃芩。如果熱氣在下焦,陰液虧損,陽氣無法轉化,就要滋陰,才能使陽氣恢復正常,黃柏和知母就是適合的藥物。

大病之後出現浮腫,這是脾虛造成的,需要服用六君子湯。小便不暢,可以間隔服用五苓散。脾肺虛弱,無法調節水液運行,就需要補中益氣湯來調理。

有一身之間,惟面與腳浮腫,早則面甚,晚則腳甚。《經》云:面腫為風,腳腫為水,乃風濕所致也。然病後元氣未復者,每多見此證,蓋由本氣不固,故日中行坐,則氣墜而晚腳腫,夜間睡臥,則氣升而早面浮。若概作風濕治,益虛其虛矣。(馮楚瞻)

凡患水腫須忌鹽,毫末不得入口。若無以為味,以醋少許調飲食,不能忌鹽,服藥無效。(《得效方》)

鼓脹

心脹煩心,肝脹脅痛,脾脹嘔噦,肺脹喘嗽,腎脹腰痛,膽脹口苦,胃脹脘痛,大腸脹腸鳴飧瀉,小腸脹少腹引腰痛,膀胱脹小便癃閉,三焦脹氣滿皮膚。(《醫學入門》)

氣脹者,七情鬱結,胸腹滿悶;食脹者,穀食不化,痞滿噁心;蟲脹者,腹痛能食,喜吃茶葉泥土;積脹者,痞塊有形,心腹堅硬;水脹者,停飲腸鳴,怔忡喘息;瘀脹者,跌僕,產後大便黑色;虛脹者,腹軟任按,食入倒飽。更有單腹脹者,腹大肢瘦,此自脹滿既久,氣血結聚,不能釋散,俗名曰蠱,其病更重。(《證治匯補》)

白話文:

人體浮腫,僅限於臉部和腳部,早上臉部腫得厲害,晚上腳部腫得厲害。《經》書上說,臉腫是風邪,腳腫是水邪,這是風濕所引起的。然而,病後元氣未復者,常會出現這種症狀,因為元氣不足,所以白天活動時,氣往下走,導致晚上腳腫;晚上睡覺時,氣往上走,導致早上臉部浮腫。如果一概用治療風濕的方法,反而會加重虛弱。

患水腫的人必須忌鹽,一丁點也不能入口。如果覺得沒有味道,可以用少量醋調味飲食。如果無法忌鹽,服藥就會無效。

鼓脹

心臟脹痛,煩躁不安;肝臟脹痛,肋骨疼痛;脾臟脹痛,嘔吐反胃;肺臟脹痛,喘咳不止;腎臟脹痛,腰部疼痛;膽囊脹痛,口苦;胃脹痛,胃脘疼痛;大腸脹痛,腸鳴腹瀉;小腸脹痛,少腹疼痛並牽連到腰部;膀胱脹痛,小便閉塞;三焦脹痛,全身氣滿,皮膚腫脹。

氣脹者,是因為七情鬱結,胸腹脹滿,感覺悶悶的;食脹者,是因為食物積滯不化,導致痞滿噁心;蟲脹者,是因為蟲積腹痛,但能吃東西,喜歡吃茶葉和泥土;積脹者,是因為腹中形成硬塊,心腹堅硬;水脹者,是因為停飲積聚,導致腸鳴,心悸喘息;瘀脹者,是因為跌傷或產後大便黑色;虛脹者,是因為腹部軟弱,任人按壓,吃一點就飽了。此外,還有一種單腹脹者,腹部膨大而四肢瘦弱,這是因為脹滿日久,氣血凝結在一起,無法散開,俗稱「蠱」,病情更加嚴重。

凡治是病,必須會通聖經諸條之旨,然後能識臟腑之部分形證,邪氣之所自來。縱是通腹脹滿,卒難究竟者,亦必有脹甚之部,與病先起處,即可知屬何臟腑之氣受邪而不行者為先,而後及乎中焦氣交之分,於是轉運不前,壅聚通腹脹滿也。若脾胃受邪,便先是胃脘心下痞氣起,漸積為通腹脹也。

腹屬脾,屬脾者,則飲食少,屬他臟腑者,則飲食如常,此可驗也。又須分其表裡淺深,脹在皮膚孫絡之間者,飲食亦如常。脹在腸胃肓膜之間者,則飲食減少,其氣壅塞於五臟,則氣促急不食而病危矣。是故病在表者易治,入腑者難治,入臟者不治。更要分別寒熱逆實,其臟腑之氣本盛,被邪氣填塞不行者為實;臟腑之氣本不足,因邪氣所壅者為虛。實者祛之,虛者補之,寒者熱之,熱者寒之,結者散之,留者行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這種疾病,必須理解《聖經》中所有條目的要義,才能辨識臟腑部位的症狀,以及邪氣的來源。即使是腹部脹滿難以確診的情況,也一定有脹得最厲害的部位,以及疾病最初發病的地方,就能知道哪個臟腑的氣受到邪氣侵犯而無法運作,之後才影響到中焦氣機的運行,導致氣機阻滯不通,腹部脹滿。如果脾胃受到邪氣侵犯,一開始就會出現胃脘心下痞氣,逐漸積聚成腹部脹滿。

腹部屬於脾,如果是脾的問題,就會飲食減少;如果是其他臟腑的問題,飲食就會跟平常一樣,這可以用来驗證。還要區分表裡淺深,脹在皮膚孫絡之間的,飲食跟平常一樣;脹在腸胃肓膜之間的,飲食就會減少。如果氣機壅塞在五臟,就會氣促急促,不想吃東西,病情危急。所以,病在表面的容易治療,進入腑臟的難治,進入臟腑的就無法治療。更要區分寒熱虛實,臟腑的氣原本充盛,被邪氣填塞而無法運作的,屬於實證;臟腑的氣原本不足,因為邪氣阻滯而引起的,屬於虛證。實證就祛邪,虛證就補虛,寒證就用熱藥,熱證就用寒藥,結聚的就用散結藥,滯留的就用行氣藥。

邪從外入內而盛於中者,先治其外,而後調其內。陰從下逆上而盛於中者,先抑之而後調其中。陽從上降下而盛於中者,先舉之亦調其中,使陰陽各歸其部。故《內經》治法,謂平治權衡,去菀陳莝,開鬼門,潔淨府,宣布五陽,巨氣乃平,此之謂也。俗工不明其道,專守下之則脹已一法,雖得少寬一時,然真氣因瀉而脫,邪氣必復聚成脹,遂致不救,可勝嘆哉!(《證治準繩》)

鼓證者,中空外急似鼓,故曰鼓。單復脹滿,四肢百體,咸無腫形,與通身水腫不類。蓋水腫者,邪氣協陽氣遊行一身,邪氣去而為汗、為溺,則正氣復而為血、為氣矣。鼓證,則邪毒專攻臟腑,陽氣滯而不行,蓋腫輕而脹重也。或曰:鼓證一也,何東垣之論主寒,河間之論主火,丹溪之論主脾虛,道豈二乎?予曰:皆是也,其原皆出《內經》,但經文會其全,三子各言其一也。《經》曰:三陰結,謂之水。

白話文:

如果外邪入侵,侵犯人體內部,導致病症嚴重,就應該先治療外邪,然後再調理內部。如果陰氣從下往上逆行,積聚在體內,就應該先抑制陰氣,然後再調整體內平衡。如果陽氣從上往下下降,積聚在體內,就應該先提升陽氣,再調整體內平衡,讓陰陽各歸其位。因此,《黃帝內經》的治療方法,強調要平衡陰陽,去除積聚的痰飲和廢物,打開邪氣出入的通道,清潔臟腑,疏通五臟陽氣,使體內氣機通暢,這就是平治權衡的道理。一些庸醫不明白這個道理,只懂得用泻下方法來治療腹脹,雖然可以暫時缓解,但卻會导致真氣虛弱,邪氣再次積聚,最終導致病情加重,實在令人惋惜。

鼓證是指腹部空虛,表面緊繃,如同鼓一般,所以叫做鼓證。單純的腹部脹滿,四肢百體沒有水肿的迹象,與全身水腫不同。因為水腫是邪氣和陽氣共同在全身遊走,邪氣排出後,轉化為汗液和尿液,而正氣則恢復成血液和氣,所以水腫可以消失。鼓證則是邪毒專門攻擊臟腑,陽氣受阻而不能運行,所以表現為輕微的水腫和嚴重的腹脹。有人可能會問:鼓證只是一种疾病,為什麼東垣認為是寒證,河間認為是火證,丹溪認為是脾虛,难道他們對鼓證的病因理解有分歧嗎?我認為他們都是對的,只是他們都源於《黃帝內经》,但《黄帝内经》阐述了全面的病因,而他們三人只是分別從一個角度闡述了其中一個病因。 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三陰結,谓之水。

又曰:臟寒生滿病。又曰:腹滿䐜脹,支鬲胠脅。下厥上冒,過在足太陰陽明。初乃寒濕鬱遏,久則陽氣漸衰,陰氣獨盛。人身之氣,熱則流通,寒則凝結。凝結則脹滿生焉。故東垣以辛熱散之,苦溫泄之,淡滲利之,上下分消,此東垣之論不可廢也。《經》曰:諸腹脹大,皆屬於熱。

故《原病式》云:諸腹脹大,鼓之如鼓,氣為陽,陽為熱,氣盛則如是也。世言脾虛不能制水,似是而實非。夫萬物熱盛則豐隆,寒盛則斂縮,陽邪猛烈,元氣從之,二陽搏擊於中,日新月盛,安得不成鼓也,此河間之論,亦不可廢也。《經》曰: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。脾具坤靜之德,而有乾健之運,苟脾土受傷,轉輸失職,遂成脹滿。

白話文:

古人說,臟腑寒冷會導致各種疾病。又說,肚子脹滿、胸悶、脅肋疼痛,下半身厥冷,上半身冒汗,這些症狀都跟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有關。一開始是因為寒濕阻滯,時間久了陽氣逐漸衰弱,陰氣獨盛。人體的氣,熱則流通,寒則凝結。凝結就會導致脹滿。因此,東垣醫學主張用辛熱藥散寒、苦溫藥泄熱、淡滲藥利水,上下分消,這個理論不可廢棄。《內經》說,所有肚子脹大的症狀,都屬於熱證。

因此,《原病式》記載,肚子脹大,敲擊起來像鼓一樣,這是因為氣為陽,陽為熱,氣盛就會導致這種情況。有些人認為是脾虛不能運化水濕,這只是表面現象,實際上並非如此。萬物熱盛則膨脹,寒盛則收縮,陽邪猛烈,元氣受到影響,二陽交戰於內,日益嚴重,怎麼可能不會鼓起來呢?這是河間醫學的論點,同樣不可廢棄。《內經》說,所有濕腫脹滿的症狀,都屬於脾的病變。脾具有坤土的靜止特性,又具有乾土的健運功能,如果脾土受損,運化功能失常,就會導致脹滿。

人身以脾土為本,脾不健旺,則清氣不升,濁氣不降,濁氣在上,則生䐜脹,此鼓證之所由來也。若中無陽邪,宜行大補,所謂氣虛不補,氣何由行?又清肺金,滋腎水,制肝養脾,皆至理攸寓,此丹溪之論,又不可廢也。雖然,三子之論,固合經旨,抑有說焉。東垣言鼓證屬寒者多,屬熱者少。

予謂鼓證屬熱者多,屬寒者少。東南之人,濕熱為病,十居八、九,西北之地,嚴寒為病固多,然寒主收斂,未必能成脹大,此以理論之,知其熱多寒少也。河間之論固當,但其中有燥熱,有濕熱,若不區別,禍如反掌。燥熱為病,則大便閉結,小便短澀,身熱腹痛,悶亂不安,一投參、耆,則脹滿不數日而成,其為害也速而烈。濕熱為病,大便頻溏,小便清少,脈濡體倦,嗜臥減食,其為患也緩而深。

白話文:

人體以脾臟為根本,脾臟功能不佳,就會導致清氣無法上升,濁氣無法下降,濁氣積聚在上就會導致脹滿,這就是鼓脹症的成因。如果沒有外來的陽邪,應該要進行大補,因為氣虛不補,氣力從何而來呢?另外,清肺金、滋腎水、制肝養脾,這些都是重要的調理方法,這是丹溪的論點,不可輕忽。雖然三子之論符合經書要旨,但也有不同的說法。東垣認為鼓脹症屬於寒性的比較多,屬於熱性的比較少。

我認為鼓脹症屬於熱性的比較多,屬於寒性的比較少。東南地區,濕熱是常見的病因,十之八九都是如此,西北地區,嚴寒是常見的病因固然不少,但寒性收斂,不一定會造成脹大,這是理論上的推測,所以知道熱性多於寒性。河間的論點固然正確,但其中有燥熱,也有濕熱,如果不區分,後果不堪設想。燥熱為病,會導致大便秘結、小便短澀、身熱腹痛、悶亂不安,如果使用參、耆,就會導致脹滿在幾天之內加重,危害迅速而猛烈。濕熱為病,會導致大便稀溏、小便清少、脈濡體倦、嗜臥減食,其危害緩慢而深遠。

故治燥熱者,清熱之中少加濡潤。治濕熱者,滲利之內少加溫散。燥者潤之,濕者燥之,各求其屬,以閤中道。丹溪補脾扶脾之論固確,但果飲食所傷,頻仍不已,上無痰氣之阻,中無邪熱之留,斯可用補?否則,有痰者兼消痰,有火者兼降火,清補兼施,益莫大焉。此外有七情之傷脾,如怒傷肝,肝克脾,脾氣不舒,必脹於胃,名曰勝克。

怒乘肺,肺氣不伸,必脹於大腸,名曰乘克。又有勞倦之損脾,有所遠行,形氣衰少,穀氣不盛,熱氣熏於胸中。又有血積之遏脾,或注於胸膈,或滯於胃中,或鬱於少腹,皆能抑遏,清氣不升,濁氣不降,俗呼血鼓者是也。鼓證重疾,每見模糊施治,不知通變,損人多矣。

白話文:

因此,治疗燥热,要清热的同时略加滋润;治疗湿热,要渗利的同时略加温散。干燥就滋润,湿润就干燥,都要根据各自的属性,才能符合中庸之道。丹溪补脾扶脾的理论固然正确,但如果确实是因为饮食损伤,反复发作,又没有痰气阻滞,也没有邪热留存,那么就可以用补药吗?否则,如果有痰就要兼用消痰药,如果有火就要兼用降火药,清补兼施,效果会更好。此外,还有七情伤脾,比如怒伤肝,肝克脾,脾气不舒,就会胀满胃部,称为胜克。

怒气攻肺,肺气不舒,就会胀满大肠,称为乘克。还有劳倦损伤脾脏,比如长途旅行,形体气血衰少,谷气不盛,热气熏蒸胸中。还有血积阻滞脾脏,可能积聚在胸膈,可能停滞于胃中,可能郁积于小腹,这些都会抑制脾脏,清气不能上升,浊气不能下降,俗称血鼓。血鼓是重症,经常看到一些模糊的治疗方法,不知道灵活运用,损伤患者的很多。

○鼓脹起於脾氣虛損者,治當補劑以培其本,少加消導以祛其積,次當順氣以通其滯。挾熱者加清涼以蕩其邪,使清氣上升,濁氣下降,清者出頭面而入四肢,濁者化水液而行前溺,則腹日消而神日旺,病斯愈矣。如單補過補,佐使不明,則反滯壅,而脹愈甚矣。大抵此證,脾雖損而無熱以擾之,則一補脾而獲效。

熱雖有而脾未損者,則一清熱而奏功。如二者兼有,治彼妨此,所以難也。予曾治一人,脾氣稍損,猶能飲食,第腹痛暴脹,審知為火,以香連丸下之,又進白朮湯,失氣甚多,脹痛皆愈。一醫曰:此脾氣大虛,非大補則真元下陷,遂與補劑,脹痛復作,脈反虛小,猶曰脈小不補,病能瘳乎?乃大補之,竟致不救。又見一人,腹痛且吐,予曰:此火也,與清涼藥,降氣和中,病尋愈矣。

白話文:

鼓脹病症,若源於脾氣虛損,應以補益脾胃為本,並輔以消導積滯,再以順氣通滯。若伴有熱症,則需加入清涼藥物,以驅散邪氣,使清氣上升,濁氣下降,清氣由頭面而入四肢,濁氣化為水液排出體外,如此腹脹日漸消退,精神逐漸旺盛,病症自然痊癒。若單純補益過度,而輔助藥物不明確,則可能導致積滯加重,脹痛反而加劇。總而言之,此症若脾虛而無熱擾,僅需補益脾胃即可見效。若有熱症而脾未受損,則清熱即可奏效。若脾虛與熱症並存,治療時需顧及彼此,故難度較高。我曾治療一位患者,脾氣略微虛損,但尚能進食,只是腹痛且突然脹大,判斷為火症,遂以香連丸驅除火邪,再以白朮湯健脾益氣,患者腹脹疼痛皆消退。一位醫生認為患者脾氣虛損嚴重,需大補益氣,否則真元下陷,遂給予補益藥物,結果脹痛復發,脈象反而虛弱,醫生依然堅持需大補,結果患者最終無救。又曾遇到一位患者,腹痛且嘔吐,我判斷為火症,給予清涼藥物,降氣和中,病症很快痊癒。

一醫云:此真氣大虛,非大補不可,愈補愈脹,頓死。由是觀之,治斯病者,清、補當適其宜,不可執一。所謂氣虛者補氣,血虛者補血,食積者消積,挾痰者消痰,挾熱者清熱,因外寒鬱其熱而脹者散其寒,因大怒郁其氣而脹者散其氣,蓄血而脹者行其血,實者消之、下之,虛者溫之,補之,差之毫釐,謬以千里。(《諸證析疑》)

處吾腹者,凡中氣、穀氣、胃氣、脾氣等,皆真氣也。真氣能升能降,在吾腹中,只作轆轤,必不作鼓。一旦以真氣所駐之地,盡為邪氣所著,自此而四海閉塞,三焦不瀉,陰陽氣道不通,盈中廓外,只見鼓不見轆轤。所以然者,邪氣實故也。實為何物?氣也、水也、瘀也、蟲也,四者有一,已屬難容,況有一便能樹黨,腹中有此,何啻四凶。《經》曰:中滿者,瀉之於內。

白話文:

一位醫生說,這個病人的真氣非常虛弱,必須大補,但補過頭就會脹滿,甚至突然死亡。由此可見,治療這種病要清補兼顧,不能一味偏執。例如,氣虛就補氣,血虛就補血,積食就消積,痰多就消痰,有熱就清熱,外寒鬱熱而脹就要散寒,大怒郁氣而脹就要散氣,積血而脹就要行血,實證就要消之或下之,虛證就要溫之或補之,治療上稍有偏差,就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。

我們腹部的中氣、穀氣、胃氣、脾氣等,都是真氣。真氣能夠上升下降,在腹部只像轆轤一樣運轉,不會像鼓一樣鼓脹。一旦真氣停留的地方被邪氣侵占,就會造成全身氣血不通暢,三焦不瀉,陰陽氣道阻塞,肚子鼓脹,就像鼓一樣,再也看不到轆轤了。這是因為邪氣過於旺盛的緣故。邪氣是什麼呢?氣、水、瘀血、蟲,只要有其中一種,就已經難以容忍,更何況它們還會互相勾結,在腹部作祟,簡直就像四種凶神惡煞。經書上說:「肚子脹滿的,就要從內部瀉之。」

蓋非幽門外無以安置之故,直以瀉之一法,為放流誅殛之地也。(程郊倩)

脹病與水病,非兩病也。水氣積而不行,必至於脹。脹病亦不外水裹、氣結、血凝,而以治水諸法施之,百無一愈,請一比類為後學商之。仲景謂水病氣分,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,水飲所作。

然則脹病豈無血分腹中堅大如盤者乎?多血少氣,豈無左脅堅大如盤者乎?多氣少血,豈無右脅堅大如盤者乎?故不病之人,凡有癥瘕積塊痞塊,即是脹病之根,日積月累,腹大如箕,腹大如甕,是名單腹脹,不似水氣散於皮膚面目四肢也。胸中空曠,氣食尚可從旁轆轉,腹中大小腸膀胱逼處,瘀濁佔據,水不下趨,而泛溢無不至矣。《內經》明脹病之旨而無其治。

白話文:

因為幽門外沒有地方可以安置,所以單純用瀉下法,就如同將病患流放到荒涼之地,難以痊癒。脹病和水病其實是一體兩面,水氣積聚無法排出,就會導致脹病。脹病的根源也不外乎水腫、氣結、血凝,如果用治療水病的方法,效果肯定不佳。就像張仲景說,水病屬於氣分病,表現為心下堅硬腫脹,就像盤子一樣,周圍像旋轉的杯子,這是水飲導致的。

但脹病难道就没有血分病引起的,腹中堅硬腫脹像盘子一樣的情况吗?血多氣少,難道不會出現左脅堅硬腫脹像盤子一樣的情況嗎?氣多血少,難道不會出現右脅堅硬腫脹像盤子一樣的情況嗎?所以,即使是健康的人,只要有癥瘕積塊、痞塊,就可能是脹病的根源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腹部会越来越大,像簸箕一样,像甕一樣,这就是單腹脹,不像水氣散布到皮肤、面部和四肢。胸腔空旷,氣食还能从旁边转动,但腹部的大小肠、膀胱被淤积的浊气占据,水无法向下流,反而泛溢到各处。 《内经》阐明了胀病的本质,却没有提供治疗方法。

仲景於氣分心下堅大如盤者,兩出其方:一治陰氣結於心下,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;一治陽氣結於心下,用枳朮湯。夫胸中陽位,尚分陽氣、陰氣而異其治,況腹中至陰之處,而可不從陰獨治之乎?陰氣包裹陰血,陰氣不散,陰血且不露,可驅其血乎?舍雄入九軍單刀取勝之附子,更有何藥可散其陰氣,破其堅壘乎?○從來腫病,遍身頭面俱腫,尚易治。若只單單腹腫,則為難治,此其間有所以然之故,不可不辨。

白話文:

仲景在治療心下堅硬腫大如盤子的疾病時,提出了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案:

第一種方案用於治療陰氣結聚於心下的情況,使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。

第二種方案用於治療陽氣結聚於心下的情況,使用枳朮湯。

胸腔屬於陽位,尚且要區分陽氣和陰氣,針對不同情況進行治療,何況腹部屬於至陰之處,更應該以陰氣為主進行治療。

陰氣包裹著陰血,如果陰氣不散,陰血就無法顯露,又怎麼可能驅散血氣呢?除了附子這種像將軍帶領九軍單刀直入的藥物,還有什麼藥物可以散去陰氣,破除堅硬的病灶呢?

從來腫病,遍布全身,包括頭面部都腫起來,相對來說更容易治療。但如果僅僅是單獨的腹部腫大,就比較難治,這其中有其原因,不可不加以辨別。

盡傳世諸方,皆是悍毒攻劫之法,傷耗元氣,虧損脾胃,縱取效於一時,倘至復腫,則更無法可療,此其一也。且遍身俱腫者,五臟六腑各有見證,故瀉肝、瀉肺、瀉膀胱、瀉大小腸之藥,間有取效之時。而單單腹腫,則中州之地久窒,其四運之軸,清者不升,濁者不降,互相結聚,牢不可破,實因脾氣之衰所致,而瀉脾之藥,尚敢漫用乎?此又其一也。

且腫病之可瀉者,但可施之西北壯盛,及田野農夫之流,豈膏粱老少之所能受?設謂腫病為大滿大實,必從乎瀉,則病後腫與產後腫將亦瀉之耶?此又其一也。且古方原載腫病有五不治:唇黑傷肝,缺盆平傷心,臍出傷脾,背平傷肺,足底平傷腎,此五者不可治也。是其立方之意,皆非為不可治之證而設。

白話文:

古時候流傳的許多治療水腫的藥方,都是用猛烈的藥力去攻克病症,會傷耗人體元氣,損傷脾胃,即使一時見效,一旦水腫復發,就無藥可治了。而且全身浮腫的人,五臟六腑都會有症狀,因此瀉肝、瀉肺、瀉膀胱、瀉大小腸的藥物,有時能起到效果。但單純的腹部浮腫,則是中焦部位長期阻塞,氣血運行不暢,清氣不能上升,濁氣不能下降,互相糾結,難以消除,這都是脾氣虛弱造成的。那麼,我們還敢隨便使用瀉脾的藥物嗎?

另外,水腫可以瀉藥治療的,只適用於體質強壯的年輕人,或是農民,而不能用於體弱多病的老人和孩子。如果認為所有水腫都是實證,都應該用瀉藥,那麼產後水腫和病後水腫也應該用瀉藥治療嗎?再者,古書中記載,水腫有五種不治之症:嘴唇發黑傷肝,鎖骨平坦傷心,肚臍突出傷脾,背部平坦傷肺,腳底平坦傷腎,這五種情況是無法治癒的。這些古方中記載的不可治之症,並不是指我們不能治療水腫,而是強調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,用不同的方法來治疗。

後人不察概從攻瀉者何耶?惟理脾一法,雖五臟見不治之證,而能治者尚多,此又其一也。所以凡用劫奪之藥者,其始非不遽消,其後攻之不消矣,其後再攻之如鐵石矣。不知者見之,方謂何物邪氣若此之盛,自明者觀之,不過為猛藥所攻。即以此身之元氣,轉與此身為難首,實有驅良民為寇之比,所謂赤子盜兵弄於潢池。

明乎此,則有培養一法,補益元氣是也。招納一法,升舉陽氣是也。解散一法,開鬼門潔淨府是也。三法俱不言瀉,而瀉在其中矣。○治氣之原有三:一曰肺氣,肺氣清,則周身之氣肅然下行也;一曰胃氣,胃氣和,則胸中之氣亦易下行也;一曰膀胱之氣,膀胱之氣旺,則能吸引胸中之氣下行也。《經》曰: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氣化則能出矣。

白話文:

為什麼後人不明就裡,總是盲目地使用攻瀉的方法呢?其實只要掌握調理脾臟這一法,即使五臟出現無法治療的症狀,也能治癒很多病症,這只是一個例子。所以,凡是用峻猛之藥,一開始可能見效很快,但之後再使用就失效了,甚至會變得像鐵石一樣頑固。不明就裡的人看到這種情況,就會認為這是邪氣太盛,而真正明白的人則知道,這不過是猛藥的副作用。就如同用自身元氣去攻擊自己,就好像讓良民去當盜賊一樣,簡直是自掘墳墓。

明白了這一點,就要懂得培養元氣的方法,也就是補益元氣;懂得招納元氣的方法,也就是升舉陽氣;懂得解散的方法,也就是打開鬼門,清潔臟腑。這三種方法都不直接說要瀉,但瀉的作用卻包含在其中。

治療氣的根本有三個:第一是肺氣,肺氣清淨,則周身之氣就會順暢地向下運行;第二是胃氣,胃氣調和,則胸中之氣也容易向下運行;第三是膀胱之氣,膀胱之氣旺盛,就能吸引胸中之氣向下運行。《經》上說:膀胱是人體的中心,負責儲藏津液,氣化後就能排出體外。

又云:上焦如霧,言其氣之氤氳如霧也。又云:膻中者,臣使之官。言其能分布胸中之氣而下傳也。夫膻中者,與上焦胸膈同位,膀胱位於腹內,膀胱之氣化,則空洞善容,而膻中之氣得以下運。

若膀胱之氣不化,則腹已先脹,膻中之氣安能下達耶?然欲膀胱之氣化,其權在於保腎,腎以膀胱為腑也,腎氣動必先注於膀胱,屢動不已,膀胱脹滿,勢必逆奔於胸膈,其窒塞之狀,不可名言。治法補腎水而致充足,則精氣深藏,而膀胱之氣脹自消。補膀胱而令氣旺,則腎邪不蓄,而輸化之機自裕。

所以然者,以腎不補則不能藏,膀胱不補則不能瀉。(喻嘉言)

白話文:

古人說,上焦就像霧氣一樣,指的是上焦的氣息輕盈瀰漫。又說,膻中是臣使之官,意思是它能將胸中的氣息分配下傳。膻中與上焦、胸膈位置相同,而膀胱位於腹內。膀胱的氣化通暢,就能容納氣息,膻中之氣也得以順利下降。

若膀胱的氣化不順,則腹部會先脹滿,膻中之氣又如何能下降呢?想要膀胱的氣化順暢,關鍵在於保養腎臟,因為腎臟是膀胱的母臟。腎氣運行就會先注入膀胱,如果腎氣不斷運行,膀胱就會脹滿,勢必逆流衝擊胸膈,造成窒塞,無法形容其痛苦。治療方法是補益腎水,使之充足,如此精氣就能深藏,膀胱的氣脹自然消失。補益膀胱使氣旺盛,則腎臟的邪氣就不會積蓄,氣化功能自然暢通。

所以,腎臟不補則無法藏精,膀胱不補則無法排泄。

脹滿之疾,穀食不消,小便不利,腹脹而光,空空如鼓,俗謂鼓脹,不察其致疾之由也。《經》曰:脹取三陽,三陽者足太陽寒水膀胱經也。又曰:下焦溢為水。又曰:膀胱者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氣化則能出。可見小便之不利,由於下焦虛寒,以致濕氣壅遏於膚里膜外之間,不得發越,是腫滿之疾,起於下元虛寒也。

若非溫補下元,則小便何能獨利?且夫人之胃如釜甑焉,釜底火旺,則熱氣熏蒸,甑炊易熟。若徒有水而無火,則無氣上升,物何由熟?即此可例觀矣。故治脹滿者,先宜溫補下元,使火盛而濕氣蒸發,胃中溫暖,穀氣易化,則滿可寬。夫清升則濁自降,濁降則為小便也,小便利,脹有不消乎?《經》謂地氣上為云,天氣下為雨。

白話文:

肚子胀满,吃进的食物消化不了,小便也不顺畅,肚子鼓胀且光滑,空空的像个鼓,俗称鼓胀。很多人不明白这种病的根源。《经》上说:胀满要治三阳,三阳就是足太阳寒水膀胱经。书中还说:下焦溢出就是水。又说:膀胱是身体的“州都”,津液藏在里面,气化就能排出去。可见小便不顺畅是因为下焦虚寒,导致湿气停留在皮肤和肌肉之间无法散发,所以出现了肿胀,病根就在下元虚寒。

如果不温补下元,小便怎么可能顺畅呢?人的胃就像锅和蒸笼,锅底的火旺,热气就会熏蒸,蒸笼里的食物就容易熟。如果只有水没有火,就没有气向上升,东西怎么可能会熟?治胀满就要先温补下元,使火旺盛,湿气蒸发,胃里温暖,食物更容易消化,胀满就会缓解。清气上升,浊气自然下降,浊气下降就成为小便,小便通畅,胀满就不会存在了。《经》上说:地气向上就是云,天气向下就是雨。

今醫一遇此病,咸稱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,輒用通利之劑,然服之愈多,腫脹愈急,將見下元益虛,真氣益弱,死期且至,安望療乎?(孫一奎)

腹脹屬寒者多,屬熱者少,故治脹每用辛溫散氣之藥多效。即使濕熱作脹,亦必賴辛溫以散氣,氣散則脹滿亦寬。惟有火盛陰虛,熱乘血分者,其腹雖脹而不甚大,按之益堅,小便黃赤,大便秘澀,其脈數實細小,不可誤作濕、食治。蓋消導則陰愈傷,去濕則津愈涸,宜用苦寒之藥,如當歸龍薈丸加胡連之屬。(張三錫)

虛寒脹病而用溫補,閱古人調劑必是通法。蓋通陽則濁陰不聚,守補恐中焦易鈍。(《臨證指南》)

白話文:

現在醫者遇到這種疾病,都說諸濕腫滿,都屬於脾,就用通利之藥,然而服用的越多,腫脹越厲害,眼看著下元更加虛弱,真氣更加衰敗,死亡的日期也快到了,怎麼能指望治癒呢?(孫一奎)

腹脹屬於寒性的多,屬於熱性的少,所以治療腹脹,常用辛溫散氣的藥物,大多有效。即使是濕熱引起的腹脹,也一定要依靠辛溫來散氣,氣散了,腹脹自然也會消退。只有火盛陰虛,熱氣侵犯血分的人,他們的腹雖然脹,但並不很厲害,按壓起來很硬,小便黃赤,大便秘結,脈象數而實,細而小,不能誤認為濕、食引起的腹脹。因為消導藥會更加損傷陰氣,去濕藥會更加耗損津液,應該用苦寒的藥物,比如當歸龍薈丸加胡連之類。(張三錫)

虛寒引起的腹脹病,用溫補藥物治療,看古人調配藥方,必定是通用的方法。因為通暢陽氣,就能防止濁陰積聚,如果只是守著補法,恐怕中焦容易遲鈍。(《臨證指南》)

脹滿悉屬脾虛,運化不及,濁氣填塞所致。初起宜以消化舒郁為先,勢甚便澀者微利之,弱人患久及一切病後,當以參、術培補脾氣,佐以厚朴、木香、黃連之類。王道無近功,須數十服,漸可取效,常見用霸藥一瀉即消,復起而死,悲哉!(張旰江)

單腹脹,乃脾虛之甚,必用大劑參、術,佐以陳皮、茯苓、蒼朮、厚朴之類。或曰腹已脹矣,反用參、術何耶?曰:此《內經》塞因塞用之法。正氣虛而不能運行,濁氣滯塞於中,故生䐜脹。今扶助正氣使之健運,邪無所留,而脹自消矣。(朱丹溪)

白話文:

脹滿都是脾虛,運化功能不足,濁氣積聚所導致的。剛開始應該以消化舒解鬱結為先,病情嚴重且便秘的人可以用輕瀉的方法幫助排便。體弱的人患病已久,或任何疾病之後,應該用人參、黃芪來補益脾氣,再配合厚朴、木香、黃連等藥物。醫治疾病不能急功近利,需要服用數十劑藥,才能慢慢見到效果。常見有人用猛烈的藥物,一次瀉下就消除了症狀,但很快又復發,最終導致死亡,實在令人悲痛!

單純的腹部脹滿,是脾虛的嚴重表現,一定要用大劑量的人參、黃芪,配合陳皮、茯苓、蒼朮、厚朴等藥物。有人會問,肚子都已經脹了,為什麼還要用人參、黃芪呢?這是因為這是《內經》中「塞因塞用」的治療方法。正氣虛弱,不能正常運行,濁氣阻塞在體內,所以會產生脹滿。現在我們扶助正氣,使它恢復運作,邪氣沒有地方停留,脹滿自然就會消除了。

凡胸前作脹痛者,皆陽氣不達於胸,陰氣填塞故也。蓋陽則輕鬆,陰則凝滯。○瘧後變中滿者,是藥傷中氣,邪從半表而入里也。調理得法,腹脹漸消,寒熱復作,中氣既旺,邪無所容,復從里而散於表。(周慎齋)

假脹者,凡人中氣充足,健運不息,何有脹滿之虞?若胃虛不能納食,則生虛飽。脾虛不能化谷,則生倒飽。更有下元虛極無根,脫氣上乘胸次。蓋腎主納氣,肺主出氣。腎虛不能俱藏,則氣出而不納,肺雖司出,氣奔太迫,有出無歸,肺亦脹滿。是以胸膈之間脹悶難狀,甚有攻刺衝心,大痛欲絕,此惟以補為消,法從塞因塞用。

心脾不足者,大補心脾,使中氣運行則快。腎經虛寒者,溫補下元,使真氣封藏乃安。倘不如此,一味消克順氣,益令虛氣無依,上攻喘促而死。夫氣病用氣藥而不效者,緣氣之散者無以收也。(《見聞錄》)

白話文:

胸前感到脹痛,都是因為陽氣無法到達胸部,陰氣阻塞造成的。陽氣輕盈,陰氣凝滯。瘧疾之後出現腹部脹滿,是因為藥物傷了中氣,邪氣從半表侵入內里。調理得當,腹脹會逐漸消退,寒熱會再次發作,中氣旺盛,邪氣無處容身,就會從內里散發到表層。

虛假脹滿的病人,中氣充足,運行不息,怎麼會有脹滿的現象呢?如果胃虛弱無法容納食物,就會產生虛飽。脾虛弱無法消化穀物,就會產生倒飽。還有一些人下元虛弱無根,氣往上衝到胸部。因為腎臟主納氣,肺臟主出氣。腎臟虛弱無法收納氣,就會導致氣出而不入,肺臟雖然負責出氣,但是氣往上衝得太猛烈,有出無歸,肺臟也會脹滿。因此胸膈之間會出現脹悶難受,甚至會出現刺痛衝擊心臟,劇烈疼痛,瀕臨死亡的狀況。這種情況只能用補益的方法來消除,方法是從堵塞病因和阻塞病症入手。

心脾虛弱的人,需要大補心脾,使中氣運行順暢。腎經虛寒的人,需要溫補下元,使真氣封藏安定。如果不用這種方法,只一味地消解、克制、順氣,反而會讓虛弱的氣無所依附,往上衝擊造成喘不過氣而死。氣病用氣藥卻無效的,是因為散失的氣無法收納回來。

腹脹氣不轉者,藥中須加厚朴以破滯氣。腹中夯悶者,此非脹滿,乃氣散而不收,藥中須加芍藥以收之。是知氣結而脹宜瀉,氣散而脹宜收。(李東垣)

蠱脹

脹有鼓蠱之別,鼓者中空無物,即氣虛中滿之候也;蠱者中實有物,非蟲即血也。(程鍾齡)

蠱脹不論氣、血、水、痰,總必自開一字,如寇賊蟠據,必依山傍險,方可久聚。(喻嘉言)

腫蠱二證,本不相同,用藥亦甚懸遠。腫脹者,因有積食,有濕熱,有稠痰阻滯中宮,以致清氣不升,濁氣不降,營衛不得疏暢,水道不得通利,氣遂妄行不循故道,水亦妄行不得成溺,氣水相搏,腫脹自此而生。然脾胃元陽猶未衰憊,元氣猶能旁通四達,苟祛其食積,清其濕熱,消其痰氣,內邪一行,外腫隨徹,而效之臻也捷矣。

白話文:

肚子胀气不消,药方里需要加厚朴来破除滞气。肚子沉闷,这不是胀满,而是气散而不聚,药方里需要加芍药来收敛。因此,气结引起的胀满应该泻气,气散引起的胀满应该收气。(李东垣)

蛊胀

胀分为鼓和蛊两种,鼓是指肚子空虚,只是气虚导致的满胀;蛊是指肚子里有实物,不是虫子就是血。(程钟龄)

蛊胀不论是气、血、水、痰,总要找一个突破口,就像强盗占据山头,必须依山傍险,才能长久盘踞。(喻嘉言)

肿和蛊两种病症,本质不同,用药也相差甚远。肿胀是因为积食、湿热、稠痰阻滞中焦,导致清气不升,浊气不降,气血运行不畅,水道不通,气乱行不走正道,水也乱行无法形成尿液,气水交集,就产生了肿胀。然而脾胃元阳还没有衰竭,元气还能通行四肢,只要祛除积食,清除湿热,消散痰气,内邪一消,外肿也会随之消退,效果很快就能显现。

至若蠱脹,先因脾氣傷損,久漸衰憊,胃雖少納,脾不運化,兼有積熱流注於脾胃,橫行於中焦,正衰邪旺,清濁不分,遂成脹滿。此陽氣為邪氣所遏,不得周流一身,而邪氣單攻肚腹,脹極臍突,青筋暴起,糞滑溺赤,喘急食阻。斯時將補脾之正氣歟,正未受益,邪熱愈熾,而脹猶故。

將清熱以伐邪歟,邪未退位,正愈虛弱,而脹益增。將清補兼施歟,然益者未見,而損者愈損,雖有盧扁,法安施乎?故患此證者,或脾雖損而真氣猶存,無流連之邪熱,或腹雖脹而邪熱未熾,尚有可為之機,當主補元,稍兼消導,清肺次之,氣不運者行其氣,痰積滯者行其痰,中和調養,庶乎可救。(《諸證析疑》)

白話文:

如果出現蠱脹,一開始是因為脾氣受損,日積月累就越來越虛弱。雖然胃的進食量減少,脾臟卻無法運化食物,加上有積熱流入脾胃,在中焦橫行,正氣衰弱,邪氣盛行,清濁不分,最終形成腹脹。這是因為陽氣被邪氣阻礙,無法流通全身,而邪氣單獨攻擊腹部,脹到極點,肚臍突出,青筋暴起,大便稀薄,小便發紅,呼吸急促,吃東西也噎住。這個時候應該補脾氣,但補脾氣的效果還沒顯現出來,邪熱反而更旺盛,腹脹仍然存在。

如果用清熱的方法來去除邪氣,邪氣還沒退去,正氣反而更虛弱,腹脹更加嚴重。如果同時清熱補虛,但補益的效果還沒看到,損傷反而更加嚴重,即使有扁鵲這樣神醫,又該如何治療呢?因此患有這種病症的人,如果脾臟雖然受損,但真氣還存在,沒有流連的邪熱,或者腹部雖然脹,但邪熱還沒有很旺盛,還是有治療的機會。應該以補益元氣為主,稍微配合消導,清肺為輔,氣機不暢通的就疏通氣機,痰濕積滯的就化痰,中和調養,希望可以救治。

蠱脹,另是一證,不得混蠱為鼓,乃由脾胃濕熱積滯,或內傷瘀血而成。蓋人腹中之長蛔寸白,雖賴以消食,然多即為病,況如疰疳癆等蟲,為類不一,皆能使人心腹脹痛,治宜補脾健胃,兼用消導。或因跌僕閃挫,負重努力,致血瘀於內而成脹痛者,亦宜補脾健胃,兼用去瘀生新。

蓋蠱者,若蟲蝕蠱壞之義。而蠱與鼓之脈亦相反,蠱脈必實,鼓脈必虛。蠱與鼓之形更相異,蠱之脹,以手按其腹,隨手而起,以其為蟲血之積而實也;鼓之脹,以手按其腹,凹而不起,以其為氣而虛也。(沈金鰲)

脈候

脈得諸沉者,當責有水,身體腫重水病,脈出者死。(《金匱》)

白話文:

蠱脹是一種疾病,不要將「蠱」誤認為「鼓」,它是由脾胃濕熱積滯,或內傷瘀血導致的。人腹中的蛔蟲,雖然可以幫助消化,但過多就會造成疾病,更何況像是疰疳癆等其他寄生蟲,種類繁多,都能導致人心腹脹痛。治療方法應該以補脾健胃為主,同時配合消導。如果因為跌倒、閃挫、負重過度,導致瘀血積聚而造成脹痛,也應該補脾健胃,並配合活血化瘀。

「蠱」指的是蟲蝕蠱壞的意思。蠱脈和鼓脈的脈象相反,蠱脈實,鼓脈虛。蠱脹和鼓脹的形狀也截然不同,蠱脹用手按壓腹部,會隨手而起,因為蟲血積聚而實;鼓脹用手按壓腹部,會凹陷下去,不會彈起,因為氣虛而虛。

如果脈象沉而遲,就說明體內有水,身體腫重、水腫等疾病,如果脈象浮出,則預示著死亡。

鼓脹病,得洪大脈,是陽病見陽脈,為易治。若得短澀脈,是陰病見陰脈,為難治。(《見聞錄》)

選案

一陶姓友,因患傷寒,為醫誤治,危在呼吸。予以大劑參、附、熟地挽回,愈後喜飲,忽病足股盡腫,脹及於腹,按之如鼓,堅而且硬,因前病中氣本傷,近病又因酒濕過度,非腎氣湯不可治。連進數服不效,計其前後病因,本屬脾腎大虛,今兼滲利,未免減去補力,悉去利藥,專用參、附理陰煎加白朮與服,三劑足脛漸消,二十劑腹脹盡退。

白話文:

鼓脹病如果脈象洪大,這是陽證出現陽脈,比較容易治療。如果脈象短澀,這是陰證出現陰脈,就比較難治。

一位姓陶的朋友,因為傷寒,被醫生誤治,病情危急,奄奄一息。我用大劑人參、附子、熟地救治,他痊癒後喜歡喝酒,結果突然雙腳和小腿都腫起來,腫脹一直延伸到肚子,按下去像鼓一樣,又硬又實。這是因為他之前生病導致中氣受損,最近又因為喝酒濕氣過重,必須用腎氣湯來治療。連續吃了幾服藥都沒有效果,考慮到他前後病情的病因,屬於脾腎兩虛,現在又兼有滲利,難免會減弱補益的力量,於是把利水藥都去掉,專用人參、附子、理陰煎加上白朮給他服用。吃了三劑藥,小腿就逐漸消腫,吃了二十劑藥,肚子完全消腫。

自後凡治全虛者,悉用此法,無一不效,可見妙法之中更有妙焉,顧在用者之何如耳,塞因塞用,斯其最也。○一鄰女適經藥鋪,見有曬巴豆,其父誤為松子仁,以一粒與食,嚼而味辣,即忙吐出,而已半粒下咽矣。少頃,大瀉十餘次,次日肚腹通身腫脹,絕口不食,或謂宜黃連、綠豆以解毒,四苓、五皮以利水。

予曰:大攻之後,豈非大虛,能再堪苦寒以敗脾否?況水瀉之後,尚有何水可利?單用獨參湯及溫胃飲以培脾氣,數劑復元如初。夫既大瀉,何以反脹若是?因知大虛大寒而致成腫脹者,類多如此。(張景岳)

白話文:

之後凡是治療全身虛弱的人,都用這個方法,沒有人沒效,可見妙法之中還有更妙的方法,關鍵在於用的人如何,堵住病因,對症下藥,這才是最好的。有一戶鄰居的女兒經過藥鋪,看到有人在曬巴豆,她父親誤以為是松子仁,便給她吃了一粒,她嚼了嚼,發現很辣,馬上吐出來,但已經吞下了一半。不久之後,她連續拉肚子十幾次,第二天肚子和全身都腫脹起來,什麼也不肯吃。有人說應該用黃連、綠豆解毒,用四苓湯、五皮湯利水。

我說:大瀉之後,身體已經非常虛弱,怎麼能再用苦寒的藥物來損害脾胃呢?況且已經拉肚子了,還有什麼水需要利呢?只要單獨用獨參湯和溫胃飲來培補脾氣,幾劑藥之後就能恢復如初。既然已經大瀉,為什麼反而會腫脹呢?由此可知,大虛大寒導致腫脹,大多是這樣的情況。

一兒陰囊脹大,莖皮光腫如泡,醫為滲濕行氣不效。診脈濡緩,謂曰:脈緩無力,氣虛也。膀胱者,津液之腑,氣化出焉,氣虛無能化出,治宜升陽補氣,方用人參為君,耆、朮、茯苓為臣,牛膝、升麻、陳皮為佐,甘草梢為使,服之腫消皮皺而愈。(汪石山)

一人患水腫經月,頭面、腹背、四肢、陰囊無處不腫,腹見青筋,膚如熟李,脈息沉細,服健脾利水藥,小便反不利,予曰:利之不應,此風水也。《經》曰:汗出逢於風,內不得入,外不得出,客於元府,名曰風水。水之不利,實由於風,風去水自行矣。為制加味蔥豉湯,用淡豉、蔥白、桂枝、橘紅、半夏、赤苓、甘草。

白話文:

有個孩子陰囊腫大,睪丸外皮光滑腫脹像泡泡一樣,醫生用滲濕行氣的方法治療卻沒有效果。診脈時脈象濡緩,醫生說:「脈象緩慢無力,這是氣虛。」膀胱是儲藏津液的器官,氣化之後從這裡排出,現在氣虛無力無法將津液化出,治療應當升陽補氣。處方用人參為主藥,黃芪、白朮、茯苓為輔藥,牛膝、升麻、陳皮為佐藥,甘草梢為使藥,服用後腫脹消退,皮膚起皺,病就好了。

有個人患水腫已經一個月了,頭面、腹部、背部、四肢、陰囊無處不腫,腹部可見青筋,皮膚像熟李子一樣,脈息沉細。服用健脾利水藥後,小便反而不利。醫生說:「利水藥無效,這是風水症。」《經》書說:「汗出遇風,汗液不能進入體內,又不能排出體外,停留在元氣的所在之處,叫做風水症。」水腫不利,實際上是由於風邪,風邪去除,水腫自然消退。醫生為他開了加味蔥豉湯,用淡豆豉、蔥白、桂枝、橘紅、半夏、赤茯苓、甘草等藥物治療。

此患其本在腎,其末在肺。豉腎之谷,蔥白肺之菜,桂枝和營去風,二陳宣布痰水,不專利水而水自利。(許宣治)

張序黌母氣虛腹脹,小便不利,兩膝浮腫,治以五苓散益甚。予曰:高年豈可恣投分利,與六君子湯加車前、牛膝而瘥。○筆帖式蘇公如君咽痛,下利,腳脛浮腫,予與附子湯溫其經,一劑而愈。後數日,咽復腫痛,內熱口乾,面赤,痰涎上壅,此腎水虧虛,相火無制而然,與六味湯加麥冬、五味子即瘥。逾月兩足腫起,漸致腹大臍突,小便短澀,大便燥閉,喘嗽吐痰不得臥。

白話文:

這個病的根源在腎,症狀表現在肺。用豉來調理腎,用蔥白來調理肺,用桂枝來調和營氣去風,用二陳湯來化解痰水,不刻意利水,水自然就會利。

張序黌母親年老氣虛導致腹脹,小便不利,兩膝浮腫,服用五苓散效果很好。我認為,老年人不能隨意使用利尿藥物,應該用六君子湯加車前子、牛膝治療,效果更好。筆帖式蘇公如君咽喉疼痛,腹瀉,腳脛浮腫,我用附子湯溫暖他的經脈,一劑藥就痊癒了。幾天後,他的咽喉又腫痛,內熱口乾,臉紅,痰涎阻塞,這是腎水虧虛,相火無制導致的。我用六味湯加麥冬、五味子,就治好了。一個多月後,他的雙腳腫起來,漸漸導致腹部膨脹,臍部突出,小便短澀,大便乾燥,咳嗽喘息,吐痰不得臥床。

此因陰虛三焦火旺,合衝脈之火,同逆而上,水從火溢,積於肺而為嗽,散於陰絡而為腫,隨五臟之虛,入而聚之而為脹。仍以前法加車前、牛膝,兩服全瘳。○王祺永患單腹脹,初服破氣藥,腫與臍平,改服《金匱》腎氣湯,痰嗽不休。予謂腎氣湯用車前、牛膝,迅速降下,何以氣反上逆而作痰嗽?視其面淡黃中微有紅紋,此蟲結於血中,非下不可。

祺永猶豫,予謂體雖虛怯,賊在腹中,豈可妄補!以逐穢湯與服,腹內雷鳴,少頃下惡物滿桶,更進一劑,蟲血盡傾。徐以補中益氣湯加減調之,半月始痊。○孫岱庵下部蓄血,腹腫如箕,醫用金匱腎氣,飲食不進,眩暈譫言,六脈全伏。予下以桃仁承氣湯,立安。(程華仲)

白話文:

這是因為身體陰虛導致三焦火旺,與衝脈之火相合,一同逆流向上,水氣因為火氣旺盛而溢出,積聚在肺部就導致咳嗽,散布到陰絡就導致腫脹,隨著五臟虛弱,進入並聚集就導致腹部脹滿。因此沿用之前的方法,再加上車前子、牛膝,兩劑藥服用後就痊癒了。

王祺永患有單獨的腹部脹滿,一開始服用破氣藥,腫脹與肚臍平齊,改服《金匱要略》的腎氣湯,卻出現痰嗽不止。我說腎氣湯中含有車前子、牛膝,能快速下降,為何反而氣逆上導致痰嗽呢?觀察他的面色淡黃中帶有微紅的紋路,這是蟲結在血中,必須往下清除。

祺永猶豫不決,我說雖然身體虛弱,但病邪在腹中,怎麼可以亂補?用逐穢湯給他服用,腹部立刻發出雷鳴般的響聲,不久就排出滿桶的惡物,再服下一劑,蟲血就全部排出。之後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調整,半個月後才完全康復。

孫岱庵下部積聚了血塊,腹部腫脹如箕,醫生用金匱腎氣湯治療,結果他飲食不進、頭暈目眩、神志不清,六脈全無。我給他服用桃仁承氣湯,立刻就安穩下來了。

徐姓小兒單脹數月,百治無功,予謂氣分不效,宜治血分,所謂絡瘀則脹也。用歸鬚、桃仁、延胡索、穿山甲、蜣螂、䗪蟲、五靈脂、山楂為丸,服之而愈。(葉天士)

吳生諱震者詰予曰:鼓有蟲乎?予曰:有之。《本事方》云:臍腹四肢悉腫者為水。但只腹脹,四肢不甚腫者為蠱。注謂蠱即鼓也,古以蠱鼓同名。且蠱,以三蟲為首,豈無旨哉。生曰,子何敏也?予嫂病鼓三年,腹大如箕,脹痛肢瘦,屢醫不瘳。吳俗死用火葬,火燒至腹,聲響如炮,蟲從腹中爆出,不下千萬,大者尺余,腹中復生小蟲。

白話文:

有個姓徐的小孩肚子脹了好幾個月,各種治療都沒效果。我認為他氣分沒問題,應該治療血分,因為血脈瘀阻就會導致腹脹。我用當歸鬚、桃仁、延胡索、穿山甲、蜣螂、䗪蟲、五靈脂、山楂做成丸藥給他服用,結果病就好了。

吳震先生問我:肚子裡真的有蟲嗎?我說:有。古書《本事方》記載:全身包括臍腹四肢都腫脹的是水腫,只有肚子脹,四肢沒有明顯腫脹的就是蠱。註解說蠱就是鼓,古時候蠱和鼓同音同義。而且蠱以三蟲為首,這怎麼能不值得注意呢?吳震先生說:你真敏銳!我嫂子患鼓病三年了,肚子大得像簸箕,又脹又痛,而且四肢瘦弱,看過很多醫生都沒好。吳地風俗死後用火葬,火燒到肚子時,聲音響得像炮一樣,蟲子從肚子裡爆出來,數量不下千萬,大的有尺余長,肚子裡又生出很多小蟲。

蟲在人腹,蕃息若此,曷不令人脹死,惜乎諸書未有言及者,予聞之恍然,然猶未親見其異。後有王鄉宦子,其腹脹大,有塊如瓜,肢瘦發熱,已半年矣。醫以退熱消脹之劑,投之脹甚熱熾,喉耳俱生瘡。診其脈則滑數,望其唇則紅,按其腹則痛,又嗜肥甘。予思凡腹痛者,唇色必淡,當不嗜食,今若此,得非蟲乎?投阿魏消積丸,下蟲數十,大者二,一紅一黑,各長尺余,蟲下熱減脹消,益信前聞不虛。(孫一奎)

附方

壯原湯,治下焦虛寒,中滿腹脹。人參,白朮,茯苓,肉桂,附子,乾薑,砂仁,陳皮,破故紙。

白話文:

肚子裡有蟲子,繁殖得這麼快,怎麼不讓人脹死呢?奇怪的是,以前沒看到書上有記載。我聽到這個說法時,感到很驚訝,但還是沒親眼見過。後來有個叫王鄉宦的兒子,肚子脹得很大,像個西瓜一樣,四肢瘦弱發熱,已經半年了。醫生用退熱消脹的藥方,結果他反而脹得更厲害,熱得厲害,喉嚨耳朵都生了瘡。我診脈發現脈象滑數,看他嘴唇很紅,按壓肚子很痛,而且他還喜歡吃肥膩的食物。我心想,凡是肚子痛的人,嘴唇顏色應該很淡,而且應該不愛吃東西,他現在這樣,難道不是肚子裡有蟲子嗎?我給他吃了阿魏消積丸,結果排出了很多蟲子,大的有兩條,一條紅色一條黑色,每條都長了一尺多。蟲子排出來後,他的發熱和腹脹都減輕了,這才相信我之前聽到的話是真的。

鼓脹奇方,用黃牛糞陰乾炒末,每服一兩,酒煎濾渣,三服即愈。

又方,用雄豬肚一個洗淨,裝入大蒜頭四兩,放沙鍋內,河水煮熟,不放鹽,空心服之甚效。

水鼓方,用活鱧魚一尾去鱗腸,再用黑礬五分,松蘿茶三錢,蒜八瓣,共入魚腹,瓷器中蒸熟,令病人吃魚,連茶蒜吃更妙。從頭吃起,病從頭消,從尾吃起,病從腳消。

氣鼓方,用大蝦蟆一隻剖肚,填入砂仁,泥裹火煅,去泥研末,陳皮湯調服,放屁即愈。

白話文:

治療鼓脹有奇方:可用黃牛糞陰乾後炒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兩,用酒煎煮過後濾掉渣,連服三次即可痊癒。

另一方是用洗淨的雄豬肚,裝入四兩大蒜頭,放入沙鍋,用河水煮熟,不放鹽,空腹食用效果顯著。

治療水鼓的方子是用活鱧魚一條,去除魚鱗和內臟,再用五分黑礬、三錢松蘿茶和八瓣蒜一起塞入魚腹,用瓷器蒸熟,讓病人食用,連同茶和蒜一起吃效果更佳。從魚頭開始吃,病症就會從頭部消退,從魚尾開始吃,病症就會從腳部消退。

治療氣鼓的方子是用一隻大蝦蟆剖開肚子,填入砂仁,用泥包裹後放在火上煅燒,去掉泥土研磨成粉末,用陳皮湯調服,放屁後即可痊癒。

治鼓脹神效方,用曬乾豬尿胞一個,高粱燒酒六兩,生大黃三錢,膽礬三錢,共研為末,同裝胞內,用線札口。綿帶系懸項下,帖於當臍,將布縛住,五晝夜一換,輕者三個,重者六個,鼓消而愈。

白話文:

治療鼓脹的神效方

取曬乾的豬尿胞一個,高粱酒六兩,生大黃三錢,膽礬三錢,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一起裝入豬尿胞中,用線扎緊開口。用棉帶繫住豬尿胞,懸掛於項下,貼於肚臍處,並用布包紮固定。每五天更換一次,病情輕者使用三次,病情嚴重者使用六次,鼓脹消退即可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