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4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42)

1. 心胃痛

選案

一婦人胃脘痛,勺水不入,寒熱往來。或從火治,用芩、連梔、柏;或從寒治,用薑、桂、茱萸。輾轉月餘,形體羸瘦,六脈弦數,幾於斃矣。予曰:此肝痛,非胃痛也。其病起於鬱結生火,陰血受傷,肝腎乾枯,燥迫成痛。醫復投以苦寒、辛熱之劑,胃脘重傷,其能瘳乎?急以滋腎生肝飲與之,一晝夜盡三大劑。

五鼓熟寐,次日痛定。再用加味歸脾湯,加麥冬、五味,十劑而愈。(《己任編》)

宋徽廟食冰,因致胃痛。國醫不效,召楊吉老診之,主理中湯。上曰:服之屢矣。吉老曰:所進湯使不同。陛下之疾,得之食冰,臣請以冰煎藥。一服而愈,此同氣相求之義也。(吳鶴皋)

附方

治心胃痛方,用獺肝焙乾為末,酒沖服即愈。

又方,用牡蠣火煆、研粉,痛時開水調服數錢,立止。

白話文:

一位婦人胃部疼痛,連一點水都喝不下,時而發冷時而發熱。有人用清熱瀉火的藥方,如黃芩、黃連、梔子、黃柏;有人用溫經散寒的藥方,如生薑、桂枝、吳茱萸。這樣折騰了一個多月,身體變得非常消瘦,脈象呈現弦數,幾乎快要病死了。我說:「這是肝痛,不是胃痛。」她的病是因為情緒鬱結生火,導致陰血受損,肝腎陰虛乾燥,燥熱逼迫而產生疼痛。醫生又使用苦寒或辛熱的藥物,更加重了胃部的損傷,怎麼可能痊癒呢?我趕緊用滋腎生肝飲給她服用,一天一夜就喝了三大劑。

到了早上五更天時,她就睡得很熟,第二天疼痛就止住了。接著又用加味的歸脾湯,加上麥冬、五味子,服用了十劑就痊癒了。(出自《己任編》)

宋徽宗因為吃了冰,導致胃痛。宮廷醫生都沒有效果,就找了楊吉老來診治,他開了理中湯。皇上說:「這個藥我吃過很多次了。」楊吉老說:「您服用的藥湯和這次不同。陛下的病是因為吃了冰而引起的,我請求用冰來煎藥。」服用一劑就好了,這就是同氣相求的道理。(出自吳鶴皋)

附錄藥方:

治療心胃痛的藥方,用獺肝烘乾磨成粉,用酒沖服就可以痊癒。

另一個藥方,用牡蠣用火燒過,研磨成粉,疼痛時用開水調服幾錢,馬上就能止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