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30)
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30)
1. 咽喉
喉痛皆少陰病,但有寒、熱、虛、實之分。少陰之火,直如奔馬,逆沖咽喉,鬱結不舒,或腫、或痛,證必內熱、口乾、面赤,痰涎湧上,脈數無力。蓋緣腎水虧損,相火無制而然。須用六味地黃湯,加門冬、五味大劑服之。又有元陽虧損,無根之火,遊行無制,客於咽喉者,須用八味丸煎湯冷飲,引火歸元。
此正褚氏所謂上病療下也。人之咽喉如曲突,曲突火炎,若以水自上灌下,突曝烈矣。惟灶床下以盆水映之,上炎即熄。此上病療下之一驗也。○又有急喉痹,其聲如齁,痰如曳鋸,為肺絕之候,速煎獨參湯救之,遲則不及。(《趙氏醫貫》)
喉痛之證,挾風火者十居八、九。若驟以滋膩酸斂之劑投之,百不一生。如辛酉壬戌患喉痛者,十人有五,不但服溫燥之藥者立斃,即用清涼藥中少加重濁者,尚且不救。余治愈百人,皆辛寒清淡疏散之品。若依此法,無一活矣。(《醫貫砭》)
凡治喉痹,非吐不可。如膽礬、石綠之類為末,薄荷汁入醋調,以雞翎蘸藥,送入喉內,徐徐引痰吐出為佳。(《東醫寶鑑》)
痹者,閉也。咽喉閉結,湯藥不通。有形之物,已難下咽,必取無形之氣,從鼻而入。用巴豆壓油紙上,取油紙捻成條子,點燈吹滅,以煙燻鼻,使口鼻流涎,牙關自開。(《名醫類案》)
懸雍謂之帝鍾。腫而下垂,有長數寸者,名帝鍾風。宜用吹藥,不可針,針破殺人。(《得效方》)
咽痛,諸藥不效,乃鼻中生一紅絲,懸一黑泡如櫻,垂至咽門用杜牛膝根,入醋同搗汁,滴鼻內,絲斷珠破,其痛立已。(羅謙甫)
凡治鯁法,皆以類推。如鸕鷀治魚鯁,磁石治針鯁,發灰治發鯁,虎骨治骨鯁,各從其類也。(《三因方》)
獸骨鯁,將狗倒吊,取涎嚥下,骨化如神。狗善食骨也。(《萬病回春》)
誤吞稻、麥芒在咽,取鵝涎咽之即下。鵝能食谷也。(《醫學綱目》)
選案
王子周歲,其母以一鐵釘與之玩弄,吞入喉間。其父號呼求救,余聞啼聲,曰:釘下咽矣。索方無計,乃閱本草,見所載曰:鐵畏樸峭。遂用磁石一錢,朴硝二錢,研末,以豬油加蜜,調與服之。解物如芋,潤滑無稜,藥護其外,釘在其中。蓋硝非磁石,不能使藥附釘:磁石非硝,不能逐釘速出。
非油無以潤,非蜜未必服。合是四者,則著者著,逐者逐,潤者潤,同功合力,裹護而出矣。○王蓬雀患喉痹,頭面浮大,喉頸粗極,氣急聲啞,咽腫,口瘡痛甚,坐而不臥者累日矣。脈則細數微弱,言則聲微不振,所服芩、連、梔、柏。此蓋以傷陰而起,復為寒涼所逼,以致寒盛於下,格陽於上。
水飲難入,尤畏煩熱。余曰:危哉!與鎮陰煎,井水浸冷,徐徐咽之。過宿,頭項腫痛,盡消如失。(張景岳)
白話文:
喉嚨痛通常是少陰病,但有寒、熱、虛、實的區別。少陰之火就像奔馬一樣,向上衝到咽喉,鬱結不舒暢,可能出現腫脹或疼痛,症狀一定是內熱、口乾、臉紅,痰液湧上,脈搏快而無力。這是因為腎水不足,相火失去控制造成的。需要使用六味地黃湯,加大麥冬、五味子等藥材的劑量服用。另外,也有元陽虧損,導致無根之火,到處遊走而影響咽喉的情況,需要用八味丸煎湯冷飲,引導火氣回歸根本。
這正是褚氏所說的「上病治下」的方法。人的咽喉像煙囪,煙囪裡火勢旺盛,如果直接從上面用水澆灌,煙囪會因為熱脹冷縮而裂開。只有在爐灶下面放一盆水來降溫,上面的火自然就熄滅了。這是「上病治下」的一個驗證。此外,還有急性喉痹,聲音像打鼾,痰液像鋸木頭的聲音,這是肺氣將絕的徵兆,要趕快用獨參湯來救治,晚了就來不及了。(出自《趙氏醫貫》)
喉嚨痛的病症,通常有風火症狀,十個患者中約有八九個都是。如果馬上用滋膩酸澀的藥物治療,幾乎沒有治癒的可能。比如辛酉、壬戌年患喉嚨痛的人,十個裡面有五個,不只是吃溫燥的藥會立刻死亡,就算用清涼藥,只要稍微加重滋膩的藥物,也沒辦法救活。我治好的上百個病人,都是使用辛涼、清淡、疏散的藥物。如果照其他方法治療,沒有一個能活下來。(出自《醫貫砭》)
凡是治療喉痹,一定要催吐。可以用膽礬、石綠等藥材磨成粉末,用薄荷汁和醋調和,用雞毛沾藥,送入喉嚨深處,慢慢引導痰液吐出,效果最好。(出自《東醫寶鑑》)
痹的意思是閉塞。咽喉閉塞不通,湯藥難以下嚥。有形的食物,已經很難吞下,一定要取無形之氣,從鼻子進入。把巴豆壓在油紙上,取油紙捻成條狀,點燃後吹滅,用煙燻鼻孔,使口鼻流出黏液,牙關自然打開。(出自《名醫類案》)
懸雍垂又叫帝鍾。如果腫大下垂,長達幾寸,稱為「帝鍾風」。應該用吹藥治療,不能用針刺,針刺可能會導致死亡。(出自《得效方》)
咽喉痛,用各種藥都無效,如果發現鼻子裡長出一條紅絲,懸掛一個像櫻桃一樣的黑泡,垂到咽喉入口處,可以用杜牛膝的根,加醋搗爛取汁,滴入鼻孔,紅絲斷裂,黑泡破裂,疼痛立刻停止。(出自羅謙甫)
凡是治療魚刺卡喉的方法,都可以以此類推。比如用鸕鷀來治療魚刺卡喉,用磁石來治療針刺卡喉,用頭髮灰來治療頭髮卡喉,用虎骨來治療骨頭卡喉,各種情況都按照各自的類別來處理。(出自《三因方》)
如果被動物骨頭卡住,把狗倒吊起來,取狗流出的口水吞下,骨頭就會像神一樣地軟化。因為狗善於吃骨頭。(出自《萬病回春》)
如果誤吞稻芒、麥芒在喉嚨裡,取鵝的口水吞下,芒就會下去。因為鵝能吃穀物。(出自《醫學綱目》)
選案
王子周歲時,他的母親給他一個鐵釘玩,他吞進了喉嚨。他的父親呼救,我聽到哭聲,說:「釘子下嚥了。」想不出辦法,於是翻閱本草,看到上面記載說:「鐵怕樸硝。」於是使用磁石一錢、樸硝二錢,磨成粉末,用豬油加蜂蜜調和給他服用。結果東西像芋頭一樣,潤滑沒有稜角,藥物包裹在外面,釘子在裡面。這是因為樸硝不是磁石,就不能讓藥物附著在釘子上;磁石沒有樸硝,就不能讓釘子快速出來。
沒有豬油就無法潤滑,沒有蜂蜜就未必能順利服用。將這四者結合起來,就能讓附著的附著,驅逐的驅逐,潤滑的潤滑,共同發揮作用,包裹著釘子出來。○王蓬雀患了喉痹,頭臉腫大,脖子腫得非常粗,呼吸急促、聲音嘶啞、咽喉腫脹、口瘡疼痛劇烈,幾天都只能坐著無法躺下。脈象細弱且快,說話聲音微弱無力,服用的藥物是黃芩、黃連、梔子、黃柏。這都是因為損傷陰液而引起的,又受到寒涼藥的逼迫,導致寒氣盛於下焦,陽氣被阻隔於上焦。
水都難以下嚥,尤其害怕煩熱。我說:「危險啊!」於是給他服用鎮陰煎,用井水浸涼,慢慢嚥下。過了一夜,頭頸腫痛全部消失。(出自張景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