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29)
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29)
1. 咽喉
內服如射干、青黛、甘、桔、梔、芩、惡實、大黃之類,以散上焦之熱。外敷如生卜、韭根、伏龍肝之類。若咽瘡白者多涎、赤者多血,大率與口瘡同例。用薔薇根皮、黃柏、青黛煎含細嚥亦妙。(《推求師意》)
《經》云:一陰一陽結,謂之喉痹。一陰者,手少陰君火,心之脈也;一陽者,手少陽相火,三焦之脈也。夫二經之脈,並絡於喉,故氣熱則內結,結甚則腫脹,脹甚則痹,痹甚則不通而死。即所謂喉癬、喉風、喉蛾等類是也。推原十二經,惟足太陽別下項,其餘皆湊咽喉。
然《內經》獨言一陰一陽結為喉痹者,蓋以君、相二火獨勝,則熱且痛也。歷考咽喉湯方,皆用辛散、咸軟,去風痰、解熱毒為主。如元參升麻湯、聖濟透關散,及玉鑰匙、如聖散、普濟消毒飲,皆急於治標而緩於治本耳。又考仲景《傷寒論》咽喉生瘡等證,每用甘草、桔梗,半夏散及湯。
一為少陰水虧,不能上濟君火,以致咽喉生瘡,不能出聲,故以半夏之辛滑,佐雞子清利竅通聲,使以苦酒入陰,劫涎斂瘡。桂枝解肌,由經脈而出肌表,悉從太陽開發。而半夏治咽痛,可無燥津、涸液之患也。一為陰火上結而為咽痛,故用甘草甘涼泄熱,功在緩腎急而救陰液,佐以桔梗,開提足少陰之熱邪也。
若腎液下泄,不能上蒸於肺,致絡燥而為咽痛者,又有豬膚一法,潤燥、解熱、緩中,使其陰陽協和而後愈,是固本而兼治標者也。他如風火上郁,陰虧脈數而痛者,又有辛涼清上諸法。咽喉緊痹,氣熱而痛者,則清肺瀉熱。情志鬱勃,相火上炎而痛者,則降氣開鬱。腎液下虧,肝陽上越而痛者,宗錢氏六味湯。
陰陽交虛,龍相上灼而痛者,宗仲景豬膚法。(《臨證指南》)
凡單、雙乳蛾,若毒未甚、膿未成者,治之自可消散。若勢甚者,必須砭出其血,此因其急,不得已而用之也。○治喉痹之火,與救火同,不容少待。《內經》火鬱發之。發謂發汗,然咽喉中豈能發汗?故出血者,乃發汗之一端也。○陰虛喉痹,其證內熱、口渴、喉干,或唇紅頰赤,痰涎壅盛,然必尺脈無神,或六脈雖數而浮軟無力。是皆腎陰虧損,水不制火而然。
火甚者,宜滋陰八味煎、加減一陰煎;火微者,宜六味地黃湯、一陰煎。若因思慮焦勞,兼動心火者,宜二陰煎。○格陽喉痹,由於無根之火,客於咽喉而然,察其證,則上熱下寒,全非火象。診其六脈微弱,全無滑大之意,速用鎮陰煎為上,八味地黃湯次之。○喉癬者,凡陰虛勞損之人,多有此病。
其證滿喉生瘡,紅痛,久不能愈。此水虧虛火證也,宜用前陰虛喉痹之法治之。○瘟毒喉痹,乃天行之氣。其證咽痛、項腫,此濕熱壅盛,最凶之候。宜清諸經之火,或瀉陽明之熱,當察緩急而治之。東垣普濟消毒飲最妙。○凡火壅於上,食物之類,最宜雪梨漿、綠豆飲,或蘿蔔汁和以清泉,少加元明粉,攪勻徐飲,既可消痰,亦可清火。(張景岳)
白話文:
治療咽喉疾病,內服藥物可以使用射干、青黛、甘草、桔梗、梔子、黃芩、牛蒡子、大黃等,來散發上焦的熱邪。外敷則可以使用生蘿蔔、韭菜根、灶心土等。如果咽喉的瘡瘍是白色的,通常會有很多口水;如果是紅色的,通常會有很多血。這和治療口瘡的原則類似。可以用薔薇根皮、黃柏、青黛煎煮後含在口中慢慢吞嚥,也很有效果。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一陰一陽互相交結,就稱為喉痹。」所謂一陰,指的是手少陰心經的君火,也就是心的脈絡;一陽,指的是手少陽三焦經的相火,也就是三焦的脈絡。這兩條經脈都連接到咽喉,所以當氣機熱盛時,就會在內部結聚,結聚嚴重就會腫脹,腫脹嚴重就會痹阻,痹阻嚴重就會不通而導致死亡。這指的就是喉癬、喉風、喉蛾等疾病。追溯十二經脈的走向,只有足太陽經會往下繞到後頸,其餘經脈都匯集在咽喉。
然而,《黃帝內經》只說「一陰一陽交結」是喉痹,是因為君火和相火這兩者太過旺盛,所以會發熱且疼痛。考察過去治療咽喉的方劑,大多使用辛散、咸軟的藥物,主要目的是祛除風痰、解熱毒。像是元參升麻湯、聖濟透關散,以及玉鑰匙、如聖散、普濟消毒飲,這些都急於治療表面症狀而忽略根本原因。又觀察張仲景《傷寒論》中治療咽喉生瘡等症狀的藥方,常常使用甘草、桔梗,以及半夏散和半夏湯。
一種情況是,由於腎陰虧虛,無法滋養君火,導致咽喉生瘡,無法發出聲音。因此用半夏的辛散滑利來幫助開竅通聲,再用雞蛋清來潤滑,配合苦酒入陰經,收斂口水,使瘡瘍癒合。用桂枝來解表,使邪氣從經脈而出,從太陽經發散。而半夏雖然能治咽喉疼痛,卻不會有耗損津液的顧慮。另一種情況是,由於陰火上結而導致咽痛,所以用甘草的甘涼來泄熱,主要作用是緩解腎的急迫,並保護陰液,配合桔梗,開提足少陰經的熱邪。
如果腎液下泄,無法上行到肺部,導致咽喉絡脈乾燥而引起疼痛,可以用豬皮來滋潤乾燥、解熱、緩和中焦,使陰陽調和後痊癒,這才是固本兼治的方法。其他像是風火上鬱、陰虛脈數而痛的,可以使用辛涼清上的方法。咽喉緊閉、氣熱而痛的,則要清肺瀉熱。情緒鬱悶、相火上炎而痛的,則要降氣開鬱。腎液虧虛、肝陽上亢而痛的,則可以參考錢乙的六味地黃湯。
陰陽兩虛、虛火上炎而痛的,則可以參考張仲景的豬皮湯法。
凡是單、雙側的乳蛾(扁桃腺發炎),如果毒性不嚴重,還沒有化膿,治療就可以使其消散。但如果病情很嚴重,就必須用針刺放出瘀血,這是因為情況緊急,不得已而使用的方法。治療咽喉痹痛,就像救火一樣,不能有絲毫耽誤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火鬱發之」,發指的是發汗,但咽喉中怎麼發汗呢?所以用針刺出血,是發汗的一種方法。陰虛引起的咽喉痹痛,症狀是內熱、口渴、咽喉乾燥,或者嘴唇紅、臉頰赤紅,痰涎多,但尺脈一定無力,或者六脈雖然數快,但浮軟無力。這些都是腎陰虧損,水無法制約火而導致的。
火熱盛的,宜用滋陰八味煎、加減一陰煎;火熱輕微的,宜用六味地黃湯、一陰煎。如果是因為思慮過多、勞累過度,又引動心火的,宜用二陰煎。格陽喉痹,是因為虛火游走在咽喉而造成的,觀察其症狀,會發現是上熱下寒,完全不像火熱的樣子。診斷其六脈,會發現微弱無力,完全沒有滑大之意,要趕快使用鎮陰煎,其次是八味地黃湯。喉癬,通常發生在陰虛勞損的人身上。
症狀是咽喉長滿瘡瘍,紅腫疼痛,久久不能痊癒。這是水虧虛火的症狀,可以使用先前治療陰虛喉痹的方法。瘟毒喉痹,是受到流行疫病的影響。症狀是咽喉疼痛、脖子腫脹,這是濕熱壅盛,最危險的情況。應該要清除各經的火氣,或者瀉陽明經的熱邪,要仔細觀察病情的輕重緩急來治療。東垣的普濟消毒飲最適合。凡是火熱壅積在上焦的,飲食方面,最適合喝雪梨汁、綠豆湯,或者蘿蔔汁和清水,少加一點元明粉,攪勻慢慢喝,既可以化痰,也可以清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