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27)
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27)
1. 耳
令陰氣自旺於本宮,不上觸於陽竅,耳之於聾,似谷之受響,豈更與人聲相拒,難於遠聽耶?(喻嘉言)
耳聾一證,諸家所論雖悉。然以余之見,大都其證有五:曰火閉、曰氣閉、曰邪閉、曰竅閉、曰虛閉。○耳聾之故,總因氣閉不通。蓋凡火邪、風邪,皆令氣壅,壅則閉也;怒則氣逆,逆則閉也;竅傷則氣窒,室則閉也;虛則氣不充,不充則閉也。凡邪盛氣逆而閉者,實閉也;氣不足而閉者,虛閉也。(張景岳)
耳鳴
耳鳴,以手按之不鳴或少減者,虛也;手按之而鳴愈甚者,實也。(《趙氏醫貫》)
凡暴鳴聲大者多實,漸鳴聲細者多虛。少壯熱盛者多實,中衰無火者多虛。飲酒味厚素多痰火者多實,質清脈細素多勞倦者多虛。耳為腎竅,乃宗脈之所聚。精氣調和,腎氣充足,則耳目聰明。若勞傷血氣,精脫腎憊,必至聾聵。故人於中年之後,每多耳鳴者,是皆陰衰腎虧而然。
○凡耳竅或損、或塞、或震傷,以致暴聾或鳴不止者,以手中指於耳竅中輕輕按捺,隨捺隨放,或輕輕搖動,以引其氣,氣至則竅自通。(張景岳)
耳鳴如蟬,或時閉塞,作腎虛治不效。殊不知此是痰氣上升,鬱於耳中而為鳴,郁甚則閉塞矣。審其平昔,飲酒厚味,上焦素有痰火,只作清痰降火治之。若腎虛而鳴者,其鳴不甚,其人多欲,當見勞怯等證。(王節齋)
耳痛
耳痛如蟲走者,風也;干痛者,風熱也;濕痛者,風濕也;微痛者,虛火也。又有耳後攻擊腫痛者,少陽經風火也。(《證治匯補》)
耳癢
尋常耳癢,有風、有火,易於調治。甚有耳癢挑剔出血不能住手,此腎虛風毒上攻,治宜透冰丹;戒酒色厚味。(《聖惠方》)
聤耳膿耳
耳間有津液,輕則不能為害。若風熱搏之,津液結塞成核,能令暴聾,謂之聤耳。○熱氣乘虛入耳,聚而不散,膿水時出,謂之膿耳。宜服蔓荊子散,外用白礬、胭脂、麝香為末吹之。(楊仁齋)
耳瘡
耳瘡發熱焮痛,屬少陽、厥陰風熱,用柴胡梔子散。若內熱癢痛,屬前二經血虛,用當歸川芎散。若寒熱作痛,屬肝經風熱,用小柴胡湯加山梔、川芎。若內熱口乾,屬腎經虛火,用加味地黃丸。(薛立齋)
選案
一人耳內時痛,痛甚欲死,痛止如故。就診於立齋先生,六脈皆安,非瘡也。話間痛忽作,度其有蟲。令取貓尿滴耳中,(將生薑擦貓鼻,其尿自出。)果出一蟲,遂不復痛。或用麻油滴之,則蟲死難出;或用炒芝麻枕之,蟲出不及貓尿之速。(《趙氏醫貫》)
白話文:
耳
如果讓身體的陰氣在本源處旺盛,不向上衝撞陽氣的孔竅,那麼耳朵對於聽力喪失(耳聾)的情況,就像山谷接受回聲一樣,又怎麼會和人聲互相干擾,難以聽到遠處的聲音呢?(喻嘉言)
關於耳聾這種疾病,許多醫家都有論述。但依我看,大致上耳聾的病症可以分為五種:火氣閉塞、氣機閉塞、外邪閉塞、孔竅閉塞、以及虛弱閉塞。總之,耳聾的原因都是因為氣機閉塞不通暢。像是火邪、風邪,都會使氣機壅塞,壅塞就會導致閉塞;生氣發怒會使氣機逆亂,逆亂也會導致閉塞;孔竅受傷會使氣機阻塞,阻塞也會導致閉塞;身體虛弱會使氣機不足,不足也會導致閉塞。凡是外邪旺盛、氣機逆亂而導致閉塞的,是屬於實證的閉塞;氣機不足而導致閉塞的,是屬於虛證的閉塞。(張景岳)
耳鳴
如果用手按壓耳朵,耳鳴減輕或消失,這屬於虛證;如果用手按壓耳朵,耳鳴反而加重,這屬於實證。(《趙氏醫貫》)
一般來說,突然發作且聲音很大的耳鳴多屬於實證,逐漸出現且聲音較小的耳鳴多屬於虛證。年輕力壯、體內熱氣旺盛的人多屬於實證,中年衰老、體內火氣不足的人多屬於虛證。平常喜歡喝酒、吃濃重口味食物、體內痰火較多的人多屬於實證,體質清瘦、脈象細弱、平常過於勞累的人多屬於虛證。耳朵是腎臟的孔竅,是身體經脈匯聚的地方。如果精氣調和、腎氣充足,那麼聽覺和視覺都會靈敏。如果因為過度勞累損傷氣血、精氣耗損、腎氣衰竭,就會導致耳聾。所以,人在中年以後,常常出現耳鳴,這都是因為陰氣衰弱、腎氣虧損造成的。
凡是耳朵的孔竅受到損壞、阻塞、或震盪損傷,導致突然耳聾或耳鳴不止的,可以用手指輕輕按壓耳朵孔竅,按壓一下就放開一下,或是輕輕搖動,來引導氣機,當氣機疏通,孔竅自然就通暢了。(張景岳)
耳鳴像蟬叫一樣,有時會感覺耳朵堵塞,如果當作腎虛來治療效果不佳。其實這是因為痰氣上升,鬱積在耳朵中而產生耳鳴,鬱積嚴重就會導致堵塞。仔細觀察病患的日常,如果平時喜歡喝酒、吃濃重口味的食物,上焦就容易有痰火,這種情況只需用清痰降火的方法來治療。如果是因為腎虛而導致的耳鳴,聲音不會太大,而且患者通常會性慾較強、容易疲勞虛弱等等。(王節齋)
耳痛
耳朵感覺有蟲子在爬一樣的疼痛,是風邪引起的;耳朵感到乾燥疼痛,是風熱引起的;耳朵感到濕重疼痛,是風濕引起的;耳朵微微疼痛,是虛火引起的。還有耳朵後面出現腫痛的,這是少陽經的風火引起的。(《證治匯補》)
耳癢
一般的耳朵發癢,多是風邪或火氣引起的,比較容易治療。但是有些人耳朵癢到忍不住摳挖出血,仍然無法停止,這是因為腎虛風毒上攻,治療時應該使用透冰丹,同時要戒酒、色慾以及濃重口味的食物。(《聖惠方》)
聤耳膿耳
耳朵裡面有津液分泌,情況輕微時不會造成傷害。如果被風熱侵襲,津液就會凝結成塊,可能導致突然耳聾,這就稱為聤耳。熱氣趁虛進入耳朵,聚集不散,導致膿水時常流出,這就稱為膿耳。應該服用蔓荊子散來治療,外用白礬、胭脂、麝香磨成粉末吹入耳朵。(楊仁齋)
耳瘡
耳朵長瘡,發熱紅腫疼痛,屬於少陽、厥陰經的風熱,應該用柴胡梔子散來治療。如果耳朵內部發熱發癢疼痛,屬於前述兩條經脈的血虛,應該用當歸川芎散來治療。如果耳朵時冷時熱地疼痛,屬於肝經的風熱,應該用小柴胡湯加上山梔子、川芎來治療。如果耳朵內部發熱、口乾,屬於腎經的虛火,應該用加味地黃丸來治療。(薛立齋)
選案
有一個人耳朵裡時常疼痛,疼痛劇烈時甚至想死,疼痛停止後又恢復正常。他向薛立齋先生求診,把脈後發現脈象正常,並不是長瘡。說話間,疼痛突然發作,薛立齋先生判斷耳朵裡可能有蟲。於是讓這個人將貓尿滴入耳中(用生薑擦拭貓的鼻子,貓就會小便),結果真的跑出一隻蟲子,之後就不再疼痛了。也有人使用麻油滴入耳朵,蟲子雖然死了卻不容易取出;或是用炒過的芝麻當枕頭,蟲子出來的速度也沒有貓尿快。(《趙氏醫貫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