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一·醫學溯源 (44)
卷一·醫學溯源 (44)
1. 經絡(附骨、筋、爪、皮、肌、肉、腠理、竅)
經義
胃之大絡,名曰虛里。貫膈絡肺,出於左乳下,其動應衣,脈宗氣也。(《素問》)
黃帝曰:願聞五臟六腑所出之處。岐伯曰:五臟五腧,五五二十五腧,六腑六腧,六六三十六腧。經脈十二,絡脈十五,凡二十七氣,以上下所出為井,所溜為榮,所注為輸,所行為經,所入為合,二十七氣所行,皆在五腧也。○太陽根於至陰,結於命門。命門者。目也。陽明根於厲兌,結於顙大。
顙大者,鉗耳也。少陽根於竅陰,結於窗籠。窗籠者,耳中也。太陽為開,陽明為闔,少陽為樞。○太陰根於隱白,結於太倉。少陰根於湧泉,結於廉泉。厥陰根於大敦,結於玉英,絡於膻中。太陰為開,厥陰為闔,少陰為樞。○足太陽根於至陰,溜於京骨,注於崑崙,入於天柱、飛揚也。
足少陽根於竅陰,溜於邱墟,住於陽輔。入於天容、光明也。足陽明根於厲兌,溜於衝陽,注於下陵,入於人迎、豐隆也。手太陽根於少澤,溜於陽谷,注於少海,入於天窗、支正也。手少陽根於關衝,溜於陽池,注於支溝,入於天牖、外關也。手陽明根於商陽,溜於合谷,注於陽谿,入於扶突、遍歷也。
此所謂十二經者盛絡,皆當取之。○脾之大絡,名曰大包,出淵液下三寸,布胸脅。○黃帝問曰:願聞人之肢節,以應天地奈何?伯高答曰:天圓地方,人頭圓足方以應之。天有日月,人有兩目。地有九洲,人有九竅。天有風雨,人有喜怒。天有雷電,人有音聲。天有四時,人有四肢。
天有五音,人有五臟。天有六律,人有六腑。天有冬夏,人有寒熱。天有十日,人有手十指。辰有十二,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。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。天有陰陽,人有夫妻。歲有三百六十五日,人有三百六十節。地有高山,人有肩膝。地有深谷,人有腋膕。地有十二經水,人有十二經脈。
地有泉脈,人有衛氣。地有草蓂,人有毫毛。天有晝夜,人有臥起。天有列星,人有牙齒。地有小山,人有小節。地有山石,人有高骨。地有林木,人有膜筋。地有聚邑,人有䐃肉。歲有十二月,人有十二節。地有四時不生草,人有無子。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。(《靈樞》)
經脈十二,絡脈十五,何始何窮也?然:經脈者,行血氣,通陰陽,以榮於身者也。其始從中焦,注手太陰、陽明,陽明注足陽明、太陰,太陰注手少陰、太陽,太陽注足太陽、少陰,少陰注手心主、少陽;少陽注足少陽、厥陰,厥陰復還注手太陰。別絡十五,皆因其原,如環無端,轉相灌溉,朝於寸口、人迎,以處百病,而決死生也。
○經有十二,絡有十五,餘三絡者,是何等絡也?然:有陽絡,有陰絡,有脾之大絡。陽絡者,陽蹺之絡也。陰絡者,陰躋之絡也。故絡有十五焉。○有奇經八脈者,不拘於十二經,何謂也?然,有陽維,有陰維,有陽蹺,有陰蹺,有沖,有督,有任,有帶。凡此八脈者,皆不可拘於經。
白話文:
經絡(附骨、筋、爪、皮、肌、肉、腠理、竅)
經絡的意義
胃的大絡脈,叫做虛里。它穿過膈膜,連繫到肺,從左邊乳房下方出來,它的跳動會影響到衣服,這裡的脈動是宗氣的表現。(出自《素問》)
黃帝問:我想知道五臟六腑的氣,分別從哪裡出來?岐伯回答:五臟各有五個腧穴,五五共二十五個腧穴;六腑各有六個腧穴,六六共三十六個腧穴。經脈有十二條,絡脈有十五條,總共二十七種氣,它們在身體上下流動,從四肢末端發出的叫井穴,流過的地方叫榮穴,注入的地方叫輸穴,經過的路線叫經穴,匯入的地方叫合穴,這二十七種氣的運行,都在這五個腧穴的範圍內。
足太陽經的根源在至陰穴,匯集在命門。命門就是眼睛。足陽明經的根源在厲兌穴,匯集在額頭。額頭就是耳朵前方的區域。足少陽經的根源在竅陰穴,匯集在窗籠。窗籠就是耳朵裡面。太陽經的特性是開,陽明經的特性是合,少陽經的特性是樞紐。
足太陰經的根源在隱白穴,匯集在太倉。足少陰經的根源在湧泉穴,匯集在廉泉穴。足厥陰經的根源在大敦穴,匯集在玉英穴,並連繫到膻中穴。太陰經的特性是開,厥陰經的特性是合,少陰經的特性是樞紐。
足太陽經的根源在至陰穴,流動經過京骨穴,注入崑崙穴,然後進入天柱穴和飛揚穴。
足少陽經的根源在竅陰穴,流動經過丘墟穴,注入陽輔穴,然後進入天容穴和光明穴。
足陽明經的根源在厲兌穴,流動經過衝陽穴,注入下陵穴,然後進入人迎穴和豐隆穴。
手太陽經的根源在少澤穴,流動經過陽谷穴,注入少海穴,然後進入天窗穴和支正穴。
手少陽經的根源在關衝穴,流動經過陽池穴,注入支溝穴,然後進入天牖穴和外關穴。
手陽明經的根源在商陽穴,流動經過合谷穴,注入陽溪穴,然後進入扶突穴和遍歷穴。
以上所說的十二經脈,都有充盛的絡脈,都需要取用來治療疾病。脾的大絡脈,叫做大包,從淵液穴下方三寸的地方發出,分布於胸脅部位。
黃帝問:我想了解人體的肢節如何與天地對應?伯高回答:天是圓的,地是方的,人的頭是圓的,腳是方的,以應合天地。天有太陽和月亮,人有兩隻眼睛。地有九州,人有九竅。天有風雨,人有喜怒。天有雷電,人有聲音。天有四季,人有四肢。
天有五音,人有五臟。天有六律,人有六腑。天有冬夏,人有寒熱。天有十個太陽,人有十個手指。天有十二個時辰,人有十個腳趾,以及男性生殖器來對應。女子缺少兩節,以符合抱嬰兒的姿態。天有陰陽,人有夫妻。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,人有三百六十個關節。地有高山,人有肩膀和膝蓋。地有深谷,人有腋窩和膕窩。地有十二條河流,人有十二條經脈。
地有泉脈,人有衛氣。地有蓂草,人有毫毛。天有白天和夜晚,人有睡眠和起床。天有星辰,人有牙齒。地有小山,人有小關節。地有山石,人有高聳的骨頭。地有林木,人有筋膜。地有聚落,人有肌肉。一年有十二個月,人有十二個關節。地有四季不長草的時候,人有不生育的時候。這些都是人體與天地相互應和的表現。(出自《靈樞》)
經脈有十二條,絡脈有十五條,它們的起始和終點是什麼?回答是:經脈是運行氣血、溝通陰陽,並以此來滋養身體的通道。它的起點在中焦,然後注入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;手陽明大腸經再注入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;足太陰脾經再注入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;手太陽小腸經再注入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陰腎經;足少陰腎經再注入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陽三焦經;手少陽三焦經再注入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;最後足厥陰肝經再回到手太陰肺經。另外的十五條絡脈,都依循它們的根源,像環一樣沒有終點,互相灌溉,最終匯集到寸口(手腕處)和人迎(頸部)這個地方,可以診斷各種疾病,並判斷生死。
經脈有十二條,絡脈有十五條,多出來的三條絡脈是什麼?回答是:有陽絡、陰絡和脾的大絡。陽絡是陽蹺脈的絡脈,陰絡是陰蹺脈的絡脈。所以絡脈總共有十五條。
另外還有奇經八脈,它們不受十二經脈的約束,是怎麼回事?回答是:有陽維脈、陰維脈、陽蹺脈、陰蹺脈、衝脈、督脈、任脈、帶脈。這八條脈絡,都不受十二經脈的約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