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20)
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20)
1. 齒
(《指南續刻》)
脈候
齒病:尺脈虛大者腎虛,洪數者陰火;關脈浮弦者風熱,洪滑者痰火。(《證治匯補》)
選案
汪丞相之寵,好食厚味。一日熱大作,齒間壅出有肉,漸大脹滿,口不能閉,水漿不入。一醫用生地黃汁一碗;牙皂角數挺炙熱,蘸汁令盡為末,敷壅肉上。隨即消縮,不日而愈。(《醫統》)
吳東吉之內齒痛,醫用辛散不效,又用苦寒下之,頭暈自汗,大渴大喘。予至診曰:此腎虛也,與八味湯,一服痛止。(程華仲)
附方
出牙蟲方,用瓦片上置油拌韭子燒煙,擱水碗上,另用漏升覆之。以蛀牙受漏升口中煙,其牙內蟲如針者,皆落水碗中。累效。
哭來笑去散,治牙痛神效。用雄黃、乳香、胡椒、麝香、蓽茇、良薑、細辛各等分為末,每用少許,吹男左、女右鼻中。如牙痛臉腫,用紙卷藥末作條,蘸香油點著,燎牙痛處,條燒盡,痛即止。
白話文:
脈象
牙齒疾病:尺脈虛弱且脈象寬大,表示腎虛;脈象洪大且跳動快速,表示陰虛火旺;關脈脈象浮淺且弦硬,表示風熱;脈象洪大且滑利,表示痰火。
案例選錄
汪丞相的寵妾,喜好吃濃厚的食物。有一天發熱很嚴重,牙齒間長出肉狀物,而且越來越大,腫脹到嘴巴都閉不上,水和食物都吃不進去。一位醫生用生地黃汁一碗;把牙皂角燒熱,蘸上藥汁,磨成粉末,敷在腫脹的肉上。隨即消腫,沒幾天就好了。
吳東吉的牙齒內側疼痛,醫生用辛辣發散的藥物沒有效果,又用苦寒的藥物瀉下,導致頭暈、自汗、口渴、呼吸急促。我診斷後說:這是腎虛引起的,給他開了八味湯,服用一劑後疼痛就止住了。
附錄藥方
治療牙蟲的藥方:在瓦片上放油拌過的韭菜籽燒煙,把瓦片放在裝水的碗上,再用漏斗狀的容器倒扣在碗上。讓有蛀牙的人,把蛀牙放在漏斗口上方,用煙薰,牙內的蟲子像針一樣,都會掉到水碗中。屢試有效。
哭來笑去散:治療牙痛效果非常好。用雄黃、乳香、胡椒、麝香、蓽茇、良薑、細辛等量磨成粉末,每次用少量,吹入男子左邊鼻孔,女子右邊鼻孔。如果牙痛臉腫,用紙捲起藥粉做成條狀,蘸上香油點燃,燒牙痛的地方,等藥條燒完,疼痛就會停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