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11)

1. 口(附唇)

龍雷之火,亦能焚焦草木,豈必實熱方使口舌生瘡乎?蓋脾胃氣衰,不能按納,下焦陰火,得以上乘,奔潰腫爛。若一清胃,則中氣愈衰、陰火愈熾。溫補中、下二焦,使火有所接引而退舍矣。(馮楚瞻)

附唇

脾之合肉也,其榮唇也。○多食酸,則肉胝䐢而唇揭。○脾、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者,倉廩之本,營之居也。其華在唇四白。(《素問》)

唇為飛門。(《難經》)

唇者,肌肉之本,脾之華也。故視其唇之色澤,可以知病之淺深。色紅者吉,色黑者凶,赤腫者熱甚也,青黑者冷極也。(《傷寒五法》)

唇屬於脾,經合於胃。脾胃受邪,則唇為之病。風勝則動,寒勝則縮,燥勝則乾,熱勝則裂,氣鬱則生瘡,血少則無色,脾冷則紫,脾敗則黑,脾寒則青,脾虛則白,脾衰則黃,脾實則紅。(《繩墨》)

濕病則唇腫,風病則唇瞤,寒病則唇揭,熱病則唇皺,燥病則唇裂,火病則唇癢,氣病則唇麻,血病則唇木。足太陰氣絕則唇反,足厥陰氣絕則唇青、舌卷卵縮。(《醫學階梯》)

唇口者,肉之精,脾之竅,任、督諸脈之所會也。食物從此門飛入,內連喉舌,外接頤頰,管籥之司在焉。陽明氣至則齧唇,腸胃之所動也。故蟲蝕臟則上唇生瘡,蟲蝕肛則下唇生瘡。食酸則反揭,土畏木也。與鼻孔同為灶突,中寒則寒,中熱則熱,如一轍焉。唇紅者血盛,唇淡者血虛,唇潤者味和,唇燥裂者味變。

唇口刮白則將死,唇口青黑則立死。生而缺唇者,任督二脈不相得也。(《醫參》)

唇腫皺裂如蠶繭者,名曰繭唇。或因七情火動傷血,或因心火傳脾,或因厚味積熱傷脾。治宜清胃熱、生脾津,兼滋腎水。燥潤、火降而腫自消。○唇青有二:若唇與爪甲俱青而煩渴引飲者,為熱伏厥陰,宜竹葉石膏湯。若唇青厥冷、畏寒振振欲擗地者,為寒犯少陰,宜真武湯。

唇淡為脫血,宜十全大補湯。唇赤中帶黃色者為脾熱,黃芩芍藥湯。唇赤而厚腫者為胃熱,清胃散。(《張氏醫通》)

白話文:

口(附唇)

就像猛烈的雷火,可以燒焦草木,難道一定要真的有實質的熱才能讓嘴巴或舌頭長瘡嗎?通常是因為脾胃的氣虛弱了,無法正常運作,導致下焦的陰火向上竄,造成潰爛腫脹。如果只用清胃火的方法,反而會讓中氣更加衰弱,陰火更加旺盛。應該用溫補的方式來調養中焦和下焦,讓火氣有地方可以引導而消退。(馮楚瞻的觀點)

附唇

嘴唇是脾的肉的一部分,是脾的精華所表現出來的。如果吃太多酸的東西,肌肉就會變得僵硬,嘴唇也會翻起來。脾、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這些器官,是儲存營養的根本,也是營氣(營養物質)的所在。而嘴唇的四周,是這些營養物質的精華所呈現的。(《素問》的觀點)

嘴唇像房屋的門戶一樣。(《難經》的觀點)

嘴唇是肌肉的根本,也是脾的精華。因此觀察嘴唇的顏色和光澤,可以判斷疾病的深淺。嘴唇呈現紅色是好的現象,黑色則是不好的現象,紅腫代表熱象很嚴重,青黑色代表寒冷到極點。(《傷寒五法》的觀點)

嘴唇和脾相關,經絡和胃相連。脾胃受到邪氣的侵擾,嘴唇就會生病。風邪太盛會使嘴唇顫動,寒邪太盛會使嘴唇收縮,燥邪太盛會使嘴唇乾燥,熱邪太盛會使嘴唇裂開,氣鬱會使嘴唇長瘡,血虛會使嘴唇蒼白,脾寒會使嘴唇發紫,脾臟衰敗會使嘴唇發黑,脾臟寒冷會使嘴唇發青,脾臟虛弱會使嘴唇發白,脾臟衰退會使嘴唇發黃,脾臟功能強盛會使嘴唇呈現紅色。(《繩墨》的觀點)

濕邪會使嘴唇腫脹,風邪會使嘴唇抽動,寒邪會使嘴唇外翻,熱邪會使嘴唇皺縮,燥邪會使嘴唇裂開,火邪會使嘴唇發癢,氣滯會使嘴唇麻木,血病會使嘴唇失去知覺。足太陰經的氣絕了,嘴唇會反轉;足厥陰經的氣絕了,嘴唇會發青、舌頭捲曲、睪丸縮入。(《醫學階梯》的觀點)

嘴唇是肌肉的精華所在,是脾的開竅之處,也是任脈和督脈等許多經脈會合的地方。食物從這裡進入,內部連接著喉嚨和舌頭,外部連接到臉頰,有著重要的管理作用。陽明經氣血旺盛時,會不自主的咬嘴唇,這是腸胃蠕動的表現。如果體內有蟲子啃食內臟,上嘴唇就會長瘡;如果蟲子啃食肛門,下嘴唇就會長瘡。吃太多酸的東西會使嘴唇外翻,這是因為土(脾胃)受到木(肝)的剋制。嘴唇和鼻孔一樣,都像爐灶的煙囪,身體中寒就會表現出寒象,身體中熱就會表現出熱象,是一樣的道理。嘴唇紅潤代表氣血旺盛,嘴唇蒼白代表氣血虛弱,嘴唇滋潤代表身體機能平和,嘴唇乾燥裂開代表身體機能失調。

嘴唇像被刮了一層白色的東西,就快要死了;嘴唇呈現青黑色,就代表立即死亡。天生有缺唇的人,是因為任脈和督脈的氣血不協調。(《醫參》的觀點)

嘴唇腫脹皺裂像蠶繭一樣,稱為繭唇。可能是因為情緒波動引發火氣傷到血,也可能是因為心火傳到脾,還可能是因為吃了太多肥甘厚味的食物積熱傷脾。治療應該以清除胃熱、滋養脾液為主,同時也要滋養腎水。讓乾燥的情況變得滋潤,火氣下降,腫脹自然就會消退。嘴唇發青有兩種情況:如果嘴唇和指甲都發青,而且感到煩躁口渴,這是熱邪潛伏在厥陰經,應該使用竹葉石膏湯治療。如果嘴唇發青、四肢冰冷、怕冷發抖,好像要倒在地上,這是寒邪侵犯少陰經,應該使用真武湯治療。

嘴唇顏色淡代表失血,應該使用十全大補湯來補氣養血。嘴唇呈現紅色但帶有黃色,代表脾臟有熱,應該使用黃芩芍藥湯治療。嘴唇發紅而且腫脹,代表胃有熱,應該使用清胃散治療。(《張氏醫通》的觀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