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12)
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12)
1. 舌
經義
少陰之脈,貫腎、系舌本。(《素問》)
心氣通於舌,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。○足太陰氣絕,則脈不榮肌肉。唇舌者,肌肉之本也。脈不榮則肌肉軟,肌肉軟則舌萎。○足厥陰氣絕則筋絕。筋者,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也。故脈弗榮則筋急,筋急則引舌與卵,故舌卷卵縮。○人之自齧舌者,何氣使然?此厥逆走上,脈氣使然也。少陰氣至則齧舌,少陽氣則齧頰,陽明氣至則齧唇。(《靈樞》)
哲言
舌為肉之聚者,何也?舌雖名為心苗,實與脾、胃相維繫者也。脾、胃和則知五味,人以手按舌根則脾動胃翻而嘔吐作,非樞紐何以相感?以舌為肉之聚,雖予之創說,試驗舌之形質,非儼然為肉之彰彰者耶?○五臟之精,皆由脾胃而上貫於舌。舌尖屬心,舌本屬腎,舌中屬脾,舌左屬肝,舌右屬肺。
色白者,肺病也;青者,肝病也;赤者,心病也;黑者,賢病也;黃者,脾病也。軟滑者虛,剛燥者實。不特傷寒,即雜病亦可藉以辨之。○足三陰脈皆系舌本,而舌卷獨責之肝,且其證必與囊縮並見,意者舌無骨而有筋為之絡乎?筋急則引舌與卵,其理顯然,故肝病不可不驗舌。(《醫參》)
心脈系舌根,脾絡系舌傍,肝脈絡舌本,腎液出舌端。○氣虛則麻縱,陰火則黯黑,濕痰則腫脹,鬱熱則衄血,心火則生瘡,脾熱則乾澀,胃熱則舌強,肝熱則舌卷,肺熱則舌燥而聲啞,腎熱則津竭而舌心乾焦。(《證治匯補》)
赤腫為熱,青黑為寒,鮮紅為陰虛火旺,淡白為氣虛。(《四診抉微》)
舌乃心之苗。心主火,雖其色宜紅,然舌上常有淡白苔者,此胃氣也。不可見其有苔,以為食而消之。若病胃氣虛、穀氣少,舌必光而無苔,進以粥食而苔漸有者,此吉兆也。有滿舌厚苔忽然退去光而燥者,此胃氣將絕也。有黑如淡黑色潤者,此腎水克心火,陰盛陽衰也。有舌黑芒刺燥裂者,此熱極也。
又有舌色大紅而無苔者,此君火浮游於外,物極則反,盛極將衰。如火太旺,將化而為灰之象也,宜用附子納火歸原。○舌燥語言不清,因燥而不清者可治;舌潤語言不清,所謂口雖欲言,舌不能前者,死證也。(張錫駒)
舌者,心之苗也。五臟六腑之大主,其氣通於此,其竅開於此。查諸臟腑圖,脾、肺、肝、腎無系,不根於心;核諸經絡考,手足陰陽,無脈不通於舌。則知經絡臟腑之病,不獨傷寒發熱有苔可驗,即凡內、外雜證,亦無一不呈形著色於其舌。是以驗舌一法,臨證者不可不講也。
○凡物之理:實則其形堅斂,其色蒼老;虛則其體浮胖,其色嬌嫩。而病之見於舌也,其形色亦然。故凡病屬實者,其舌必堅斂而蒼老;病屬虛者,其舌必浮胖而嬌嫩。如此分別,則虛、實、真、假,雖未參證、切脈,而一目先了然矣。○舌如去膜豬腰子者危。○舌如鏡面者危。
白話文:
經義
少陰經的脈絡,貫穿腎臟,並聯繫著舌根。
心氣與舌相通,心氣平和,舌頭就能分辨五味。足太陰經的氣絕,就會導致脈絡無法滋養肌肉。嘴唇和舌頭,是肌肉的根本。脈絡無法滋養,肌肉就會軟弱無力,肌肉軟弱無力,舌頭就會萎縮。足厥陰經的氣絕,就會導致筋脈斷絕。筋脈,匯聚於陰部,並通過脈絡聯繫著舌根。因此,脈絡無法滋養,筋脈就會拘急,筋脈拘急就會牽引舌頭和陰囊,所以會出現舌頭捲曲和陰囊收縮的現象。人為什麼會咬到自己的舌頭呢?這是由於氣機逆亂向上,導致脈氣異常所造成的。少陰經的氣到達時會咬到舌頭,少陽經的氣到達時會咬到臉頰,陽明經的氣到達時會咬到嘴唇。
哲言
舌頭是肌肉聚集的地方,為什麼呢?舌頭雖然被稱為心臟的苗,但實際上它與脾、胃密切相關。脾胃功能正常,就能分辨五味。用手按壓舌根,脾胃就會受到刺激而出現嘔吐,這不是通過樞紐相互感應嗎?我認為舌頭是肌肉的聚集,這個說法雖然是我提出的,但觀察舌頭的形狀和質地,不正像明顯的肌肉嗎?五臟的精華,都通過脾胃向上輸送到舌頭。舌尖屬於心臟,舌根屬於腎臟,舌中屬於脾臟,舌左邊屬於肝臟,舌右邊屬於肺臟。
舌頭顏色發白,是肺部疾病;發青,是肝臟疾病;發紅,是心臟疾病;發黑,是腎臟疾病;發黃,是脾臟疾病。舌頭軟滑,是虛證;舌頭僵硬乾燥,是實證。不僅僅是傷寒,其他雜病也可以通過觀察舌頭來辨別。足三陰經的脈絡都聯繫著舌根,但只有舌頭捲曲的現象歸咎於肝臟,而且這種情況一定會伴隨陰囊收縮,這是不是因為舌頭沒有骨頭,而是通過筋脈聯繫著?筋脈拘急就會牽引舌頭和陰囊,這個道理很明顯,因此肝臟疾病一定要仔細觀察舌頭。
心經的脈絡聯繫著舌根,脾經的脈絡聯繫著舌頭的兩旁,肝經的脈絡聯繫著舌根,腎經的津液流向舌尖。氣虛會導致舌頭麻木鬆弛,陰火旺盛會導致舌頭顏色黯黑,濕痰會導致舌頭腫脹,鬱熱會導致舌頭出血,心火旺盛會導致舌頭生瘡,脾熱會導致舌頭乾燥澀滯,胃熱會導致舌頭僵硬,肝熱會導致舌頭捲曲,肺熱會導致舌頭乾燥失聲,腎熱會導致津液枯竭、舌心乾焦。
舌頭紅腫是熱證,青黑是寒證,鮮紅色是陰虛火旺,淡白色是氣虛。
舌頭是心臟的苗。心臟屬火,雖然舌頭的顏色應該是紅色,但舌頭上常常有淡白色的舌苔,這是胃氣的表現。不能看到舌頭上有苔就認為是食物積滯而要去除它。如果胃氣虛弱、穀氣不足,舌頭一定會光滑沒有舌苔,如果進食粥類食物後舌苔逐漸出現,這是好的徵兆。如果滿舌的厚苔突然退去而變得光滑乾燥,這是胃氣將要衰竭的表現。如果舌頭黑潤如同淡黑色,這是腎水克制心火,陰盛陽衰的表現。如果舌頭發黑,並且有芒刺和乾燥開裂,這是熱邪到了極點的表現。
還有舌頭顏色大紅卻沒有舌苔,這是君火浮游在外,物極必反,盛極將衰的表現,如同火太旺盛,將要化為灰燼的徵兆,應該用附子來引火歸元。舌頭乾燥、說話不清,如果是因為乾燥而導致說不清,還可以治療;如果舌頭濕潤卻說話不清,所謂的「嘴巴想說,舌頭卻不能動彈」的情況,這是死亡的徵兆。
舌頭,是心臟的苗。五臟六腑的大主,它們的氣都通過舌頭連通,它們的孔竅都開在舌頭。查看各臟腑圖,脾、肺、肝、腎沒有聯繫到心臟,不能以心臟為根;考查各經絡,手足陰陽經,沒有不通往舌頭的。由此可知,經絡臟腑的疾病,不僅僅是傷寒發熱會有舌苔可以觀察,即使是內科、外科的各種雜病,也都無一不在舌頭上呈現出不同的形狀和顏色。因此,觀察舌頭這一方法,臨床醫生不能不重視。
一般事物的道理:實證,它的形狀一定是堅實收斂,顏色一定是蒼老;虛證,它的形體一定是浮腫肥胖,顏色一定是嬌嫩。而疾病表現在舌頭上,它的形狀和顏色也是如此。因此,凡是屬於實證的疾病,舌頭一定堅實收斂而蒼老;凡是屬於虛證的疾病,舌頭一定浮腫肥胖而嬌嫩。如此區分,那麼虛證、實證、真證、假證,即使還沒有結合其他診斷、切脈,也能一眼明瞭。舌頭像去膜的豬腰子一樣,是危險的徵兆。舌頭像鏡面一樣光滑,是危險的徵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