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4)
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4)
1. 鬚髮眉
而眉發無異,則知須之屬腎也明矣。(《證治合參》)
年少發早白落,此血熱太過也。世俗止知發者血之餘,血衰故耳。豈知血熱而發反不茂!肝者,木也。火多水少,木反不榮;火至於頂,炎上之甚也。熱病汗後,發多脫落,豈有寒耶?(張子和)
補編
發黃白,七寶美髯丹。○發白須黃、發落不生、皮毛枯槁,俱是營衛氣衰,黃耆建中湯下六味丸。○染須法:揀好茄棵,留初生第一枚。傍蒂上面,挖去一塊,嵌入水銀三分,仍以挖下者掩上、紮好,余花摘去。久之,茄中悉化為水,取貯罐中。以水浸罐之半,勿令乾。須梢一沾,全須盡黑。(《張氏醫通》)
附眉稜骨痛
眉稜者,目系之所過,上屬於腦。外挾風寒,內成鬱熱,上攻頭腦,下注目睛,則眉稜骨作痛。又有肝火上壅者,有風痰上攻者,有濕氣內郁者,有肝經血虛見光則痛者,有肝經傷飲晝靜夜劇者。若婦人經行將盡,不能安養,或以針黹勞神,致令眉稜骨痠痛者,專主益陰養血。(《證治匯補》)
眉稜骨痛者,此肝血失養、腎水不榮於骨,主三年之內有大風疾至,明其根本既拔而外邪乘襲也。治宜滋補肝腎,少佐風藥,以使上達。(馮楚瞻)
附毛
《素問》曰:肺主皮毛,肺敗則皮毛先絕。可知周身之毛,皆肺主之。察其毛色枯潤,可以覘肺之病。然《靈樞》云:足陽明之下,血氣盛則下毛美長至胸,血多氣少則下毛美短至臍,血氣皆少則無毛,有則稀枯悴;足少陽之下,血氣盛則脛毛美長,血多氣少則脛毛美短,血少氣多則胻毛少,氣血皆少則無毛;手陽明之下,血氣盛則腋下毛美。各有至理,均宜參詳。
(張仲岩)
白話文:
鬚髮眉
眉毛和頭髮沒有什麼不同,由此可知,鬍鬚是屬於腎臟的,這點很明顯了。
年輕人頭髮過早變白或脫落,這是因為體內血熱太過。世俗的人只知道頭髮是血的餘氣所化生,血衰弱才會這樣。哪裡知道血熱反而會導致頭髮不茂盛!肝屬木,火氣太旺,水氣不足,木就無法茂盛生長;火氣向上衝到頭頂,導致上炎的狀況更加嚴重。熱病發汗之後,頭髮容易脫落,難道是因為體寒嗎?
補編
頭髮發黃變白,可以服用七寶美髯丹。頭髮變白鬍鬚發黃、頭髮脫落長不出來、皮膚毛髮乾枯,這些都是因為營衛之氣衰弱,可以使用黃耆建中湯再搭配六味丸來治療。
染鬍鬚的方法:挑選好的茄子,留下最早長出的第一個,在靠近蒂頭的上方挖一個洞,放入三分水銀,再把挖下的茄子皮蓋回去並綁好,其他的花都摘掉。過一段時間,茄子裡面的東西會全部變成水,取出裝在罐子裡。加入水浸泡罐子的一半,不要讓它乾掉。鬍鬚末端只要稍微沾到一點,整根鬍鬚就會全部變黑。
附眉稜骨痛
眉稜骨是眼部經脈所經過的地方,向上連接著腦部。外感風寒、內生鬱熱,都會向上侵犯頭腦,向下影響眼睛,就會導致眉稜骨疼痛。另外,還有因為肝火向上壅盛、風痰向上侵犯、體內濕氣鬱積、肝經血虛導致見光就痛、以及肝經受損飲酒過多導致白天安靜晚上加劇等各種原因。如果是婦女經期快結束時,沒有好好休養,或因為做針線活太勞累,導致眉稜骨痠痛,應以滋養陰血為主要治療方向。
眉稜骨疼痛,是因為肝血無法滋養、腎水無法滋潤骨頭,表示三年內可能會發生重大風疾,這說明根本已經受到損害,才會讓外邪乘虛而入。治療應該滋補肝腎,稍微搭配一些祛風的藥物,讓藥效向上傳導。
附毛髮
《素問》說:「肺主理皮毛,肺氣敗壞則皮毛先衰竭。」由此可知,全身的毛髮都是由肺所主掌。觀察毛髮的光澤和潤澤程度,可以推測肺的疾病。然而,《靈樞》說:足陽明經脈氣血旺盛,腿毛會長得茂盛且長到胸部;氣血較弱血偏多,腿毛會長得茂盛但比較短,只長到肚臍;氣血都虛弱,則沒有腿毛,有的話也是稀疏乾枯。足少陽經脈氣血旺盛,小腿毛會長得茂盛且長;氣血較弱血偏多,小腿毛會長得茂盛但比較短;血虛氣旺,小腿毛就很少;氣血都虛弱,就沒有小腿毛。手陽明經脈氣血旺盛,腋下毛髮就會茂盛。這些都有其道理,都應該仔細參考研究。
2. 目
經義
諸脈者皆屬於目。○目得血而能視。○肝病者,虛則目䀮䀮無所見。○氣脫者目不明。○目內陷者死。瞳子高者太陽不足,戴眼者太陽已絕。(《素問》)
五臟六腑之精氣,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睛。精之窠為眼,骨之精為瞳子,筋之精為黑眼,血之精為絡,其窠氣之精為白眼,肌肉之精為約束。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,上屬於腦,後出於項中。故邪中於項,因逢其身之虛。其入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,則腦轉。腦轉則引目系急,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。
○精散則視歧。○目眥外決於面者,為銳眥;在內近鼻者,為內眥。上為外眥,下為內眥。○足太陽之筋,支者為目上綱;足陽明之筋,上合於太陽為目下綱;足少陽之筋,支者結於目眥為外維。(《靈樞》)
肝氣通於目,目和則知黑白矣。○脫陰者目盲。(《難經》)
哲言
人之瞳子黑,故晝見夜不見,陰與陰合也;梟獺之瞳子赤,故夜見晝不見,陽與陽合也;虎、豹、貓、犬、驢、馬之瞳子黃,故晝夜皆見。(《眉公秘笈》)
目之五輪,乃臟腑之精華,宗筋之所聚。白珠屬肺,曰氣輪;烏珠屬肝,曰風輪;兩眥屬心,曰血輪;兩胞屬脾,曰肉輪;瞳神屬腎,曰水輪。○乾為天廓,位兩邊白睛中間。震為雷廓,位白睛上截小眥。兌為澤廓,位白睛下截大眥。坤為地廓,位上下兩胞。離為火廓,位大小眥。
巽為風廓,位烏珠。艮為山廓,位神光。坎為水廓,位瞳子。○眼昏花者傷氣,昏暗者傷血。黑花者,腎虛也;五色花者,腎虛客熱也;青花者,膽虛也;紅花者,火盛也;散杳者,瞳人散大視物杳冥也。(《醫學入門》)
華元化云:目形類丸,瞳神居中,有神膏、神水、神光、真血、真氣、真精,此滋目之源液也。神膏者,目內包涵膏液,此膏由膽中滲潤精汁積而成者,能涵養瞳神,衰則有損。神水者,先天真一之氣所化,目上潤澤之水也。水衰則有火勝燥暴之患,水竭則有目輪大小之疾,耗澀則有昏眇之危。
虧者多,盈者少,是以世無全精之目。神光者,原於命門,通於膽,發於心,火之用事也。火衰則有昏瞑之患,火炎則有焚燥之殃。心,君主也。通於大眥,故大眥赤者實火也。命門,相火也,通於小眥,故小眥赤者虛火也。真血者,即肝中升運滋目之血,此血非比肌肉間日行之血,即天一所生之水也。
真氣者,即目中往來運用之氣,乃先天真一發生之元陽也。真精者,乃先天元氣所化精汁,起於腎,施於膽,而後及瞳神也。凡此數者,一有損,目則病矣。大概目圓而長,外有堅殼數重,中有清脆肉包黑稠神膏一函,外則白稠神水,水外則皆血。膏中一點黑瑩,乃腎、膽所聚之精華,名曰水輪。
白話文:
[目]
經義
所有的經脈都與眼睛有關。眼睛需要得到血液的滋養才能看見東西。肝臟有病,虛弱時眼睛會茫然看不清楚。氣脫失的人眼睛會看不清。眼睛凹陷是死亡的徵兆。瞳孔位置偏高,代表太陽之氣不足;眼睛上翻,代表太陽之氣已經耗盡。《素問》
五臟六腑的精氣都向上注入眼睛,形成眼珠。精的聚集處是眼睛,骨的精華是瞳孔,筋的精華是黑眼珠,血的精華是眼睛的脈絡,眼睛外圍氣的精華是白眼珠,肌肉的精華是約束眼球的肌肉。這些精華包裹著筋、骨、血、氣,與經脈相連,向上通到大腦,然後從頸部出來。所以邪氣侵犯頸部,是因為身體虛弱。如果邪氣深入,會沿著眼部的經脈進入大腦,導致腦部眩暈。腦部眩暈會牽引眼部的經脈,使之緊張,眼部經脈緊張就會導致眼睛眩暈。
精氣散失則視物會產生重影。眼角外側接近臉頰的稱為銳眥,內側接近鼻子的稱為內眥。上方為外眥,下方為內眥。足太陽經的筋,分支到眼睛上,形成上眼瞼;足陽明經的筋,向上與太陽經匯合,形成下眼瞼;足少陽經的筋,分支結於眼角外側,形成外維。《靈樞》
肝氣通於眼睛,眼睛協調就能分辨黑色和白色。陰氣脫失的人眼睛會失明。《難經》
哲言
人的瞳孔是黑色的,所以白天能看見,晚上看不見,這是陰與陰相合。貓頭鷹和水獺的瞳孔是紅色的,所以晚上能看見,白天看不見,這是陽與陽相合。老虎、豹子、貓、狗、驢、馬的瞳孔是黃色的,所以白天和晚上都能看見。《眉公秘笈》
眼睛的五輪,是臟腑的精華,也是宗筋匯聚的地方。白眼珠屬於肺,稱為氣輪;黑眼珠屬於肝,稱為風輪;兩個眼角屬於心,稱為血輪;上下眼瞼屬於脾,稱為肉輪;瞳孔屬於腎,稱為水輪。乾卦代表天廓,位於兩邊白眼珠中間。震卦代表雷廓,位於白眼珠上部,靠近內眼角。兌卦代表澤廓,位於白眼珠下部,靠近外眼角。坤卦代表地廓,位於上下眼瞼。離卦代表火廓,位於內外眼角。巽卦代表風廓,位於黑眼珠。艮卦代表山廓,位於眼中的神光。坎卦代表水廓,位於瞳孔。眼睛昏花代表氣虛,昏暗代表血虛。黑花代表腎虛,五色花代表腎虛兼有虛熱,青花代表膽虛,紅花代表火盛。散杳代表瞳孔放大,視物模糊不清。《醫學入門》
華元化說:眼睛形狀像個圓球,瞳孔居中,有神膏、神水、神光、真血、真氣、真精,這些是滋養眼睛的來源。神膏是眼睛內部的膏液,由膽汁中的精華積聚而成,能夠滋養瞳孔,衰弱就會損害瞳孔。神水是先天真一之氣所化生的,滋潤眼睛的水液。水液衰弱就會有火熱乾燥的隱患,水液枯竭就會有眼輪大小的疾病,水液耗損就會有昏暗視力模糊的危險。
虧損的多,盈滿的少,所以世上沒有完全健康的眼睛。神光來源於命門,通於膽,發於心,是火的功能。火衰弱就會有昏暗的隱患,火過旺就會有焚燒乾燥的災禍。心,是君主。通於大眼角,所以大眼角發紅是實火。命門,是相火,通於小眼角,所以小眼角發紅是虛火。真血是肝臟向上運送滋養眼睛的血,這種血不同於肌肉間流動的血,是天一生水所產生的。
真氣是眼睛中往來運行的氣,是先天真一所產生的元陽之氣。真精是先天元氣所化生的精華,從腎開始,施於膽,然後到瞳孔。以上這些,只要有一個損害,眼睛就會生病。大概眼睛是圓而長的,外面有多層堅硬的保護層,中間有清澈的肉質包裹著黑稠的神膏,外面是白稠的神水,水外面都是血液。膏中有一點黑而明亮,是腎和膽所聚集的精華,稱為水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