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一·雜證匯參 (2)

1.

虛而腫者,多因於胃,或水火熾盛而濕熱上浮,或縱酒縱食而陽明壅滯。此其脈必滑數,證必多熱者是也。虛實既辨,則或補、或瀉、或利、或清,詳酌而為之治也。(張景岳)

面腫曰風,兩頰赤腫如沸。酒調消風散,或羌、防、升、芷、牛蒡、蔥、豉汗之。○風熱面腫痛,升麻湯加白芷、連翹、薄荷、荊芥。○面寒為陽虛陰寒鬱遏所致,升麻湯加附子。○面赤為邪氣怫鬱在經,宜表不宜下。○面戴陽,下虛也。傷寒用四逆湯,雜證用地黃飲子。○面白、善嚏、脈緊者,寒也。

羌、防、辛、藁瀉足太陽,少加附子以通其脈。○面色忽黑,因臭氣所沖,一味香附末,鹽湯下三錢。○面上豆痕或斑䵟黶,蜜陀僧末,人乳調敷。(《張氏醫通》)

選案

一人登廁,臭氣熏觸,滿面黑色,月餘不散。相士云:必死。孫兆先生教以沉、檀香各一兩,銼碎,安爐中燒熏帳內,令病者瞑坐,候香盡方可出帳。明日,引鑑照之,黑色散矣。(《赤水玄珠》)

白話文:

臉部虛腫,多半是因為脾胃功能失調,或是體內水火過旺導致濕熱往上浮,也可能是因為過度飲酒或暴飲暴食,造成陽明經脈的氣機壅塞。這種情況通常脈象會呈現滑數,而且多半有發熱的症狀。當我們區分清楚是虛證還是實證之後,就可以分別採用補、瀉、利水、清熱等不同的治療方法,必須仔細考慮病況再決定如何治療。(張景岳)

臉部腫脹,稱為「風腫」,兩頰紅腫像沸騰一樣。可以用酒調和消風散來治療,或是使用羌活、防風、升麻、白芷、牛蒡、蔥白、豆豉來發汗。如果是風熱引起的臉部腫痛,可以使用升麻湯,再加入白芷、連翹、薄荷、荊芥。臉色發白且怕冷,是因為陽氣虛弱、陰寒鬱結所致,可以使用升麻湯加上附子。臉色發紅,是因為邪氣鬱結在經絡,適合使用發汗解表的藥物,不適合使用瀉下的藥物。臉色泛紅像戴了帽子,是屬於下虛的症狀,傷寒用四逆湯來治療,雜病則用熟地黃飲子來治療。臉色蒼白、容易打噴嚏、脈象緊繃,是屬於寒證。

羌活、防風、細辛、藁本,可以瀉足太陽經的邪氣,稍加附子可以疏通經脈。臉色突然變黑,是因為受到穢氣的衝擊,可以用香附磨成粉,用鹽水送服三錢。臉上的痘疤或是黑斑,可以用蜜陀僧粉末,用人乳調和後塗抹在患處。(《張氏醫通》)

選案

有一個人上廁所時,被穢氣熏到,整個臉都變黑,一個多月都沒散去。算命的說他必死無疑。孫兆先生教他用沉香、檀香各一兩,磨碎後放在爐中燃燒,在帳篷內薰,讓病人閉著眼睛靜坐,等香燒完才能出帳篷。隔天,照鏡子一看,臉上的黑色就散開了。(《赤水玄珠》)

2.

經義

腦為髓之海。髓海有餘,則輕勁有力,自過其度;髓海不足,則腦轉耳鳴,脛酸眩冒,目無所見,懈怠安臥。○上氣不足,腦為之不滿,耳為之苦鳴,頭為之苦傾,目為之眩。(《靈樞》)

哲言

腦為髓海,囟以衛之。小兒囟不合者,腦未滿也。腦髓純者靈,雜者鈍。耳目皆由以稟令,故聰明焉。思則心氣上通於囟,腦髓實則思易得。過思則心火爍腦,頭眩、眼花、耳鳴之象立見,而髓傷矣。髓本精生,下通督脈,命火溫養則髓益充。縱欲者傷其命門,不但無以上溫,而且索其下注,腦髓幾何,能禁命門之取給而不敝乎?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,皆上行至腦,以為生化之源,安可不為之珍惜?(《醫參》)

補編

頭腦作痛,猶如刀劈,動輒眩暈,腦後抽掣跳動,舉發無時,此肝經痰火,名曰厥巔疾。厥者,逆也。恚怒太過,氣與血俱逆於高巔。而膽穴又絡於腦。宜清痰降火,以芩、連、花粉、膽草、大黃、蘆薈、丹皮、赤芍之類,調豬膽汁服之。若虛弱人患此,宜六味湯、逍遙散主之。(《證治匯補》)

白話文:

【腦】

根據古籍《靈樞》所述,腦部被視為骨髓的海洋。當髓海充盈,人會感到精力充沛,甚至超出常態;然而,如果髓海匱乏,就會產生頭腦昏沉、耳鳴、小腿痠軟、視線模糊、精神疲憊只想躺著休息等症狀。上氣不夠充足,腦部就會感到空虛,耳朵會出現嗡嗡聲,頭部感到沉重,眼睛會眩暈。

在哲學言論中提到,腦是髓海,囟門保護著它。小孩子的囟門未閉合,是因為腦部尚未完全發育。純粹的腦髓讓人靈活,混雜的則使人遲鈍。聽覺和視覺都仰賴腦部來接收指令,因此才能保持聰明。思考時,心臟的氣會上達囟門,腦髓充實的人思考容易。但過度思考會使心火燒灼腦部,頭暈、眼花、耳鳴的情況馬上顯現,腦髓也會受損。髓是由精液生成,向下與督脈相通,如果受到命門之火的溫暖養護,髓海會更豐滿。縱慾無度的人會傷害到命門,不僅無法向上溫暖,反而會消耗髓海,腦髓有限,怎能承受命門不斷索取而不衰竭呢?精氣不足的人,應通過食物補充,這些營養都能上行到腦部,成為生命活力的源泉,怎麼可以不好好珍視呢?

在補編中提到,頭痛劇烈,像被刀割一樣,隨時可能眩暈,腦後部會抽搐跳動,隨時都可能發作,這是由肝經痰火引起的,稱為厥巔疾。厥是指逆流。如果情緒過於暴怒,氣血會逆向流向頭頂。而膽穴又和腦部相連。應該清熱降火,使用黃芩、黃連、天花粉、膽草、大黃、蘆薈、牡丹皮、赤芍等藥材,搭配豬膽汁服用。如果是身體虛弱的人患有此病,應該用六味地黃湯或逍遙散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