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七·雜證匯參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·雜證匯參 (7)

1. 三消

經義

二陽結,謂之消。○心移寒於肺,肺消。肺消者,飲一溲二,死不治。○心移熱於肺,傳為膈消。○癉成為消中。(《素問》)

胃中熱,則消穀,令人心懸善飢。(《靈樞》)

哲言

消證有三:渴而多飲,為上消,肺熱也;心移熱於肺,傳為膈消是也。多食善飢,為中消,胃熱也;癉成為消中是也。渴而小便數,如膏,為下消;腎熱而水虧也。○消證以渴為主,而分氣血,故血分亦有渴者。淋證以淋為主,而分氣血,故血分有不渴者。(汪訒庵)

消病有三:曰消渴,曰消中,曰消腎。又有五石過度之人,真氣既竭,石性獨留,陽道興強,不交精泄,謂之強中。消渴輕也,消中甚焉,消腎又甚焉,若強中則其斃可待矣。(《仁齋直指》)

白話文:

二陽結,叫做消。心臟的寒氣移到肺臟,就會造成肺消。肺消的人,喝一口水就排兩次尿,最終難以救治。心臟的熱氣移到肺臟,就會傳染成膈消。癉氣積聚也會造成消中。

胃中積熱,就會消穀,讓人心裡焦躁,容易飢餓。

消證可以分為三種:口渴卻大量喝水,是上消,屬於肺熱;心臟的熱氣移到肺臟,傳染成膈消,也是上消;吃得多卻容易餓,是中消,屬於胃熱;癉氣積聚也會造成中消。口渴並且小便頻繁,排出的尿液像膏狀,是下消,屬於腎熱導致水虧。消證以口渴為主要症狀,但也會影響氣血,因此血分也會有口渴的情況。淋證以排尿困難為主要症狀,但也會影響氣血,因此血分也可能不口渴。

消病可以分為三種:消渴、消中、消腎。另外,還有一種五石過度的人,他們的真氣已經耗盡,只剩下石性,陽氣卻仍然強盛,無法交合泄精,這種情況叫做強中。消渴症比較輕微,消中症比較嚴重,消腎症更加嚴重,而強中則很快就會死亡。

八卦之中,離能烜物;五行之中,火能焚物;六氣之中,火能消物。故火之為用,燔木則消而為炭,焚土則消而為伏龍肝,鍊金則消而為汁,煅石則消而為灰,煮水則消而為湯,煎海則消而為鹽,干汞則消而為粉,熬錫則消而為丹。故澤中之潦,涸於炎暉;鼎中之水,干於壯火。

蓋五臟,心為君火正化,腎為君火對化;三焦為相火正化,膽為相火對化。得其平,則烹煉飲食,糟粕去焉;不得其平,則燔灼臟腑,津液竭焉。故入水無物不長,入火無物不消。夫火甚於上,為膈膜之消;甚於中,為腸胃之消;甚於下,為膏液之消;甚於外,為肌肉之消。

白話文:

八卦中離卦主宰著燃燒,五行中火性可焚物,六氣中火氣能使之消滅。因此火能被用來燒木炭、煉伏龍肝、提煉金汁、煅燒石灰、煮沸水、煎熬海鹽、乾餾水銀成粉、熬煉錫成丹。所以澤中的積水在炎陽下會蒸發殆盡,鼎中的水在旺火上也會燒乾。

五臟中,心為君火的主化,腎為君火的对化;三焦為相火的主化,膽為相火的对化。如果火性平和,就能烹飪食物,去除糟粕;若火性失衡,就會灼傷臟腑,使津液枯竭。因此,放入水中萬物皆能生長,放入火中萬物皆能消滅。火性過盛在上則會消融膈膜,過盛在中則會消融腸胃,過盛在下則會消融膏液,過盛在外則會消融肌肉。

上甚不已,則消及肺;中甚不已,則消及脾;下甚不已,則消及肝腎;外甚不已,則消及筋骨。四臟消盡,則心自焚而死矣。故《素問》有消癉、消中、消渴、風消、膈消、肺消之說。消之證不同,歸之火則一也。消癉者,眾消之總名。消中者,善飢之通稱。消渴者,善飲之同謂。

惟風消、膈消、肺消三說,不可不分。風消者,二陽之病也。又曰:二陽結謂之消。此腸胃之消也。善食而瘦者,名曰食㑊,此肌肉之消也。膈消者,心移熱於肺,傳為膈消,此膈膜之消也。肺消者,心移寒於肺,飲一溲二者死。膈消不為寒所薄,陽氣得宣散於外,故可治;肺消為寒所薄,陽氣自潰於中,故不可治,此消及於肺臟者也。又若脾風傳之腎,名曰疝瘕。

白話文:

上半身過度耗損,就會傷及肺;中焦過度耗損,就會傷及脾;下半身過度耗損,就會傷及肝腎;外在過度耗損,就會傷及筋骨。四臟器官都耗損殆盡,心臟就會自焚而死。所以《素問》中提到消癉、消中、消渴、風消、膈消、肺消等病症。這些病症的表現雖然不同,但歸根結底都是因為火氣過盛。消癉是所有消損病症的總稱,消中是指經常感到飢餓,消渴是指經常口渴。

風消、膈消、肺消三種病症則不能混淆。風消是陽氣過盛導致的疾病,也稱為二陽結。風消會導致腸胃消損,表現為經常想吃卻吃不胖,稱為食㑊,這是肌肉消損的表現。膈消是指心火過盛傳導到肺部,導致隔膜消損。肺消是指心寒傳導到肺部,表現為喝水量多,尿量少,這種情況極為危險,通常會導致死亡。膈消不會受到寒氣侵襲,陽氣可以宣散到體表,因此可以治療;肺消則受到寒氣侵襲,陽氣潰散於內,無法治療,這就屬於肺臟消損了。另外,脾氣傳導到腎臟,就會導致疝氣和瘕症。

少腹冤熱而痛,出白,名曰蠱,此膏液之消也。夫消者必渴,渴者有三:有肥甘之渴,有石藥之渴,有火燥之渴。肥者令人內熱,甘者令人中滿,故其氣上溢,傳為消渴,此肥甘之渴也。夫石藥之氣悍,適足滋熱,與熱氣相遇,必內傷脾,此藥石之渴也。

陽明司天,四之氣,嗌乾引飲;少陽司天,三之氣,炎暑至,民病渴;太陽司天,甚則渴而飲水;少陰之復,渴而欲飲;少陽之復,嗌絡焦槁,渴飲水漿;又傷寒五日,少陰受之,口燥舌乾而渴;腎熱病者,苦渴數飲;此皆燥熱之渴也。膏粱之人,多肥甘、石藥之渴;藜藿之人,多燥熱之渴,二者雖殊,其實一也。

白話文:

下腹部有灼熱疼痛,並伴隨白色分泌物,稱為蠱,這是身體津液消損的表現。津液消損必然口渴,而口渴分為三種:肥甘之渴、石藥之渴和火燥之渴。肥膩的食物會讓人體內熱,甜膩的食物會讓人腹脹,因此氣往上衝,導致津液消損,形成肥甘之渴。石藥性烈,容易滋生熱氣,與體內的熱氣相遇,就會傷脾,這就是石藥之渴。

陽明主氣時,四個月氣候,人們會感到咽喉乾燥而想喝水;少陽主氣時,三個月氣候,炎熱的夏季到來,人們容易口渴;太陽主氣時,嚴重時會口渴且大量喝水;少陰復時,會口渴想喝水;少陽復時,咽喉乾燥,口渴想喝水漿;此外,傷寒病發五日,如果少陰受病,也會口乾舌燥而口渴;腎臟有熱的人,也會感到口渴而頻繁飲水。這些都是火燥之渴。

經常吃山珍海味的人,容易出現肥甘之渴和石藥之渴;吃粗茶淡飯的人,容易出現火燥之渴。雖然這兩種口渴的原因不同,但其實本質是一樣的。

(張子和)

造化之機,水火而已。水火宜平不宜偏,宜交不宜分。水為濕為寒,火為熱為燥。火性炎上,水性潤下,故火宜在下,水宜在上,則易交也。交為既濟,不交為未濟。不交之極,則分離而死矣。消渴證不交,火偏盛也。水氣證不交,水偏盛也。制其偏而使之交,治之良法也。(何伯齋)

五臟、五志之火,皆有真液以養之,故凝聚不動。而真液猶賴腎之陰精,胃之津液,交灌不竭。若腎胃之水不繼,則五臟之真陰隨耗,五志之火翕然內動,上、中、下三消之病作矣。(《見聞錄》)

消渴之患,常始於微,而成於著;始於胃,而極於肺腎。始如以水沃焦,水入猶能消之;繼則以水投石,水去而石自若。至於飲一溲一、飲一溲二,則燥火劫其真陰,操立盡之術,而勢成熇熇矣。○腎者胃之關也。關門不開,則水無輸泄,而為腫滿;關門不閉,則水無底止,而為消渴。(喻嘉言)

白話文:

造化萬物,根本原理就是水和火。水火要保持平衡,不能偏頗,要相互交融,不能分離。水屬濕寒,火屬熱燥。火的特性是向上燃燒,水的特性是向下流淌,所以火應該在下,水應該在上,這樣更容易相互交融。交融則為「既濟」,不交融則為「未濟」。如果一直不交融,就會最終分離而死。消渴症就是水火不交,火氣偏盛的表現。水氣症就是水氣偏盛,水火不交的表現。針對病症的偏頗,讓水火交融,才是治病的良方。

五臟和五志之火,都靠真液滋養,所以才能保持穩定。而真液又依賴腎臟的陰精和胃部的津液,相互灌注,源源不絕。如果腎臟和胃部的水液不足,五臟的真陰就會隨之消耗,五志之火就會躁動不安,從而導致上消、中消、下消等病症。

消渴症的病患,通常是從輕微開始,逐漸加重;從胃部開始,最終影響到肺部和腎臟。一開始就像用清水澆灌焦土,水能滲入進去,暫時緩解;但後來就像用清水潑灑石頭,水流過去了,石頭依然如故。到了飲水一次排尿一次,甚至飲水一次排尿兩次的時候,燥熱的火氣就會劫奪身體的真陰,無力回天,病況就會越來越嚴重。腎臟是胃部的關口,關口不開,水無法輸泄,就會導致腫脹;關口不閉,水無法止住,就會導致消渴。

消病之始,皆由不節嗜欲,不慎喜怒,膏粱炮炙,酒酪潼乳,濕熱之氣,浸淫燔灼,郁成燥熱,氣不宣平,故其傳變之形,為飲水多而小便多,曰消渴;此胃中津液乾枯,不能上榮舌本也。為善飢多食而渴,小便數而消瘦,曰消中;此胃中熱極,所食之物,隨火而化也。為渴而飲水不絕,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,曰腎消;是燥熱並及於胃底、大小二腸,故脂液凝濁,清濁不能分疏也。三消之證,上、中可治,下消難治;飲一溲一猶可治,飲一溲二不可治矣。

又消久小便作甘者,其病為重;更有浮在溺面,如豬脂,如燭淚者,此精不禁,而真元竭矣。大抵水在天地與人身,皆有甘有咸,甘為生氣,咸為死氣,小便本咸而反甘,是生氣泄也,是脾氣下陷入於腎也,土剋水故死。(《己任編》)

白話文:

生病的根源,都是因為生活不節制,縱慾放縱,不注意喜怒哀樂,過度食用肥美食物,大量飲酒和乳製品,導致濕熱之氣侵入身體,內熱難消,氣機不暢,因此出現各種症狀。比如,喝水多卻小便也多,稱為消渴,這是因為胃中津液不足,無法滋潤舌頭。又或者,容易感到飢餓,吃得多也渴,小便次數頻繁,身體消瘦,稱為消中,這是因為胃中熱氣太盛,吃進的食物都被熱氣消耗掉了。還有,一直口渴,喝水不停,腿腳消瘦,小便帶有脂液,稱為腎消,這是因為燥熱之氣侵犯了胃底和大小腸,導致脂液混濁,無法正常代謝。三消的症狀,上消和中消可以治療,下消就難治了。如果喝水多,小便也多,還勉強可以治療,但如果喝水多,小便更多,就無藥可救了。

如果消渴病持續很久,小便變得有甜味,病情就嚴重了。更嚴重的是,小便表面漂浮著像豬油或燭淚一樣的物質,這表示腎精不足,元氣耗竭。總之,水在天地和人體中,都有甘味和鹹味,甘味代表生氣,鹹味代表死氣。小便本應是鹹味的,卻反而是甜味的,說明生氣外泄,脾氣下陷到腎臟,土克水,所以就會走向死亡。

消渴小便甜者,醫多不知其故。《洪範》曰:稼穡作甘。人之食後,滋味皆甜。若腎氣強盛,則上蒸化成精氣,其次為脂膏,又其次為血肉,其餘則為小便,故小便色黃者,血之餘氣也。咸者味之正也。若腎氣虛冷,則無力蒸化,穀氣盡下而為小便,故味甘而不變,其色清冷,則肌膚枯槁也。

猶如乳母,穀氣上泄而為乳汁,其味甜;消渴病者,穀氣下泄而為小便,其味亦甜,此皆精氣不實於內也。且肺為五臟之華蓋,暖氣上蒸則肺潤;若下元虛冷,則陽氣不能上升,故肺干而渴。《易》於否卦言之矣,乾上坤下,陽無陰不降,陰無陽不升,上下不交,而成痞也。

白話文:

患有消渴症,小便帶甜味的人,許多醫生都不明白其中的原因。《洪範》中說:「稼穡作甘。」人吃過食物之後,味道都會偏甜。如果腎氣強盛,就會向上蒸化成精氣,其次變成脂肪,再其次變成血肉,剩下的則成為小便,因此小便顏色偏黃,是血氣的餘氣。鹹味是味覺的正味。如果腎氣虛冷,就沒有力量蒸化,穀氣全部往下變成小便,因此味道偏甜而不變,顏色清冷,就會導致肌膚乾燥枯槁。

就像乳母一樣,穀氣向上洩出變成乳汁,味道甜;消渴症患者,穀氣向下洩出變成小便,味道也甜,這都是因為精氣不足的緣故。而且肺是五臟的華蓋,溫暖的氣息向上蒸發就會使肺部滋潤;如果下元虛冷,陽氣就無法上升,因此肺部乾燥而感到口渴。《易經》中的否卦就提到了這一點,乾在上坤在下,陽氣沒有陰氣就不會下降,陰氣沒有陽氣就不會上升,上下不能交合,就會形成痞症。

譬如釜中有水,以火暖之,以版覆之,則暖氣上騰,故版能潤;若無火力,則水氣不能上升,版不得潤。火力者,腎之強盛也。常須溫補腎氣,飲食得火力則潤上,可免乾渴之患。(許學士)

消有陰陽,不可不察。如多渴者,曰消渴;善飢者,曰消穀;小便淋濁如膏者,曰腎消。凡此者,多由於火,火盛則陰虛,是皆陽消之證也。至於陰消之義,則未有知之者。蓋消者消爍也,亦消耗也,凡陰陽血氣之屬,日見消失者,皆謂之消,故不可盡以火證為言。如《氣厥論》曰:心移寒於肺,為肺消,飲一溲二,死不治。

此正以元氣之衰,而金寒水冷,故水不化氣,而氣悉化水,豈非陽虛之陰證乎?又如《邪氣臟腑病形篇》言:五臟之脈細小者,皆為消癉。豈以細小之脈,而為有餘之陽證乎?此《內經》陰消之義,固已顯然言之。故凡治消證,必當察其脈氣病形,但見本元虧竭,及假火等證,必當速救根本,以資化源。

白話文:

就像鍋裡的水,用火加熱,蓋上鍋蓋,熱氣就會往上蒸,使鍋蓋變得濕潤;如果沒有火,水氣就無法上升,鍋蓋也就不會濕潤。火代表腎臟的強盛,需要經常溫補腎氣,飲食才能獲得火力,滋潤上部,避免口渴。

消渴有陰陽之分,不可不辨。例如,經常口渴稱為消渴;容易飢餓稱為消穀;小便淋漓如膏稱為腎消。這些多半是由於火氣太旺,火盛則陰虛,都是陽消的表現。至於陰消的意思,卻鮮有人知。消,指的是消耗,凡是陰陽血氣等,日漸消失的,都稱為消,不能一概而論都是火熱導致的。比如《氣厥論》說:「心氣移寒入肺,稱為肺消,喝一口水,排出兩口尿,就會死,無法治療。」

這正是因為元氣衰竭,金寒水冷,所以水無法化為氣,反而氣全部化為水,這不就是陽虛的陰證嗎?又如《邪氣臟腑病形篇》說:「五臟的脈絡細小,都是消癉。」難道細小的脈絡,也是火氣過旺的陽證嗎?這些都是《內經》中關於陰消的明顯說明。所以,治療消渴症,一定要觀察脈象、氣息、病症,若發現本元虧虛,以及虛火等病症,就必須立刻救治根本,補充元氣。

若但知為火,而專務清涼,未有不敗者矣。(張景岳)

凡消病日久,能食者,末傳腦疽背瘡;不能食者,末傳中滿鼓脹,皆不治之證也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或問:末傳癰疽者何故?此火邪勝也,其瘡痛甚,或潰赤水是也。末傳中滿者何故?此上、中二消,治之太急,寒藥傷胃,所謂上熱未除,中寒復起也。(李東垣)

消渴宜慎有三:一、飲酒;二、房勞;三、鹹食麵食,及炙爆之物。能慎此三者,雖不服藥,亦可自愈。(《千金方》)

上消心火亢極,肺金受囚,飲一溲二者死。中消胃陽獨旺,脾陰困敗,下利而厥,食已善飢者死。下消腎陰枯涸,邪火煎熬,精溺時泄,如油如脂者死。(《醫學六要》)

白話文:

如果只知道是火邪,就專注使用清涼的藥物,沒有不失敗的。

凡是消瘦病症持續很久,還能吃飯的,最終會演變成腦疽背瘡;不能吃飯的,最終會演變成腹脹鼓脹,這些都是無法治癒的徵兆。

有人問:為什麼會演變成癰疽?這是因為火邪過盛,瘡瘍疼痛劇烈,可能潰爛流出赤色膿水。為什麼會演變成腹脹?這是因為上消和中消治療太急,寒涼藥物傷了胃,所謂上焦的熱邪還沒消除,中焦又出現了寒邪。

消渴症要謹慎三件事:一、喝酒;二、房事勞累;三、吃鹹的麵食和烤炸的食物。能夠謹慎這三件事,即使不服用藥物,也能自行痊癒。

上消是心火亢盛極度,肺金被囚禁,喝的水比尿多的人會死。中消是胃陽氣過旺,脾陰氣衰敗,腹瀉而昏厥,飯後很快又餓的人會死。下消是腎陰氣枯竭,邪火煎熬,精液尿液混在一起排出,像油脂一樣的人會死。

論治

男子消渴,小便反多,以飲一斗,小便一斗,腎氣丸主之。○渴欲飲水不止者,文蛤散主之。○脈浮,小便不利,發熱消渴者,宜利小便,發汗,五苓散主之。○小便不利者,有水氣,其人苦渴,栝蔞瞿麥丸主之。○渴欲飲水,口乾燥者,白虎加人參湯主之。○脈浮發熱,渴欲飲水,小便不利者,豬苓湯主之。(《金匱》)

白話文:

論治

男性消渴症,小便反常地比飲水量多,例如喝一斗水,就排出一斗尿,可用腎氣丸治療。

口渴想要喝水卻止不住,可用文蛤散治療。

脈象浮,小便不順暢,且有發熱消渴症狀者,宜利小便,發汗,可用五苓散治療。

小便不順暢,有水腫,患者感到口渴,可用栝蔞瞿麥丸治療。

口渴想喝水,口乾舌燥者,可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。

脈象浮,發熱,口渴想喝水,小便不順暢者,可用豬苓湯治療。 (出自《金匱要略》)

治消渴者,補腎水陰寒之虛,瀉心火陽熱之實,除腸胃燥熱之甚,濟身中津液之衰,使道路散而不結,津液生而不枯,氣血利而不澀,則病自已矣。(《儒門事親》)

癉成為消中,胃熱極深極熾,以故能食易飢多渴,諸家咸謂宜用承氣湯下之,不知漸積之熱,素蘊之火,無取急下,下之亦不去,徒損腸胃,轉增其困耳。然則欲除胃中火熱,必如之何而後可?昌謂久蒸大黃,與甘草合用,則緩急互調;與人參合用,則攻補兼施,庶幾可圖三年之艾。

白話文:

治療消渴症,要補腎水陰寒的虛損,瀉去心火陽熱的實熱,消除腸胃燥熱的嚴重程度,補充身體津液的不足,讓身體通道暢通不阻塞,津液滋生不枯竭,氣血通暢不阻塞,疾病自然就會痊癒。

消渴症是因為胃熱積聚,熱氣深重,所以容易飢餓口渴。很多人主張用承氣湯瀉下,但他們不知道,長期積聚的熱氣,以及原本就存在的火氣,不能急著瀉下,瀉下也治不好,反而會損傷腸胃,加重病情。想要去除胃中的火熱,必須用長時間蒸製的大黃,與甘草一起服用,緩解和急救互補;與人參一起服用,攻邪補虛兼施,才能達到緩解病情的效果。

○下消之火,水中之火也,下之則愈燔;中消之火,竭澤之火也,下之則愈傷;上消之火,燎原之火也,水從天降可滅,徒攻腸胃無益。夫地氣上為云,然後天氣下為雨,地氣不上,天能雨乎?故亟升地氣,以慰三農,與亟升腎氣,以溉三焦,皆事理之必然者耳。(喻嘉言)

治消之法,無分上、中、下,當先治腎為急。惟六味、八味,及加減八味丸,隨證而服,降其心火,滋其腎水;白虎、承氣,皆非所宜。或問:有服地黃湯,而渴仍不止者,何也?曰:心肺位近,制小其服;腎肝位遠,制大其服。如上消中消,可以用前丸緩治。若下消已極,大渴大燥,須加減八味丸料一斤,納肉桂一兩,水煎六、七碗,恣意冷服,熟睡而渴病如失矣。(《趙氏醫貫》)

白話文:

下焦的火氣如同水中的火焰,向下引導反而會更加猛烈;中焦的火氣如同乾涸的池塘,向下引導反而會更加虛弱;上焦的火氣如同燎原大火,需要天降甘霖才能熄滅,單純攻伐腸胃無濟於事。如同地氣上升才能形成雲朵,然後才會降下雨水,地氣不升,天怎麼會下雨呢?因此,要急於提升地氣,以滋養萬物,也如同要急於提升腎氣,以灌溉三焦,這都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。

治療消渴症的方法,不分上、中、下,都應以先治腎為首要。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、八味地黃丸或加減八味丸,根據症狀加減服用,以降心火,滋腎水;白虎湯、承氣湯都不適合使用。有人問:服用地黃湯,但口渴依然不止,這是為什麼呢?答:心肺位置靠近,用藥劑量要小;腎肝位置較遠,用藥劑量要大。如果上消或中消,可以用前面提到的丸藥緩慢治療。如果下消已經很嚴重,口渴乾燥,需要加減八味丸一斤,加入肉桂一兩,水煎六、七碗,任意冷服,睡熟之後渴症就會消失。

三消之證,皆燥熱結聚也。大法:治上消者,宜潤其肺,兼清其胃,二冬湯主之;治中消者,宜清其胃,兼滋其腎,生地八物湯主之;治下消者,宜滋其腎,兼補其肺,地黃湯、生脈散並主之。夫上消清胃者,使胃火不得傷肺也;中消滋腎者,使相火不得攻胃也;下消清肺者,滋上源以生水也。三消之治,不必專執本經,但滋其化源,則病易痊矣。(程鍾齡)

三消一證,古人以上消屬肺、中消屬胃、下消屬腎,而多從火治,是固然矣。以餘論之,三焦之火,多有病本於腎,而無不由乎命門者。夫命門為水火之府,凡水虧固能為消為渴,而火虧亦能為消為渴者,何也?蓋水不濟火,則火不歸原,故有火遊於肺,而為上消者;有火遊於胃,而為中消者;有火爍於腎,而為下消者,是皆真陰不足,水虧於下之證也。

白話文:

三消症狀都是因為燥熱積聚所致。治療上消,應該潤肺並清胃,二冬湯可用;治療中消,應該清胃並滋腎,生地八物湯可用;治療下消,應該滋腎並補肺,地黃湯、生脈散都可用。上消清胃,是為了避免胃火傷肺;中消滋腎,是為了避免相火攻胃;下消清肺,是為了滋養肺部,以產生津液。治療三消,不必拘泥於經絡,只要滋養其化生源頭,病就好治了。

三消症狀,古人認為上消屬於肺、中消屬於胃、下消屬於腎,並多從火邪角度治療,固然有其道理。但我認為,三焦之火,大多病根在腎,而無不源於命門。命門是水火之府,水不足固然會導致消渴,火不足也會導致消渴,這是因為水不能滋養火,火就會失控而遊走。火遊走於肺,就會導致上消;火遊走於胃,就會導致中消;火灼傷腎,就會導致下消。這些都是真陰不足,水虧於下的表現。

又有陽不化氣,則水精不布,水不得火,則有降無升,所以直入膀胱,而飲一溲二,以致泉源不滋,天壤枯涸者,是皆真陽不升,火消於下之證也。陰虛之消,治宜壯水,固有言之者;陽虛之消,謂宜補火,則人必不信。不知釜底加薪,氤氳徹頂,槁禾得雨,生意歸巔,此無他,皆陽氣之使然也。

余因消證多虛,難堪剝削,若不求其因,而再伐其生氣,則消者愈消,無從復矣。○渴雖云火,亦有數種當辨:如實熱之渴,火有餘也;亡陰之渴,水不足也。故凡大瀉、大汗、大勞、大病、新產失血、癰疽大潰、過食鹹味之後,皆能作渴,皆由亡陰亡液而然,本非熱證,不得誤認為火。總之渴而喜冷,脈實便結者,固火證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陽氣無法化為精氣,水精就無法散布,水沒有火,就會下降而無法上升,因此直接進入膀胱,導致喝得多,排尿也多,泉源無法滋養,天地枯竭。這些都是真陽不升,火氣消散於下方的症狀。陰虛的消瘦,治療要以滋養水份為主,這點大家都知道;但陽虛的消瘦,卻要以補火為主,很多人就不相信了。殊不知,就像在鍋底添柴,熱氣直衝頂端,枯萎的禾苗遇雨,生機重現,這都是陽氣的作用。

我見過很多消瘦的病人,體質虛弱,不堪折騰。如果不去探究病因,一味地耗損生氣,就會越來越消瘦,無力回天。至於口渴,雖然說是火氣,但也有很多種類要分辨。像是實熱引起的口渴,就是火氣過盛;而陰虛引起的口渴,則是水份不足。因此,凡是大瀉、大汗、過勞、重病、產後失血、癰疽潰爛、過食鹹味之後,都會出現口渴,都是因為損傷了陰氣和津液造成的,並不是熱證,不可誤認為火氣。總而言之,口渴且喜涼,脈象沉實,大便乾燥的,才是火氣旺盛的症狀。

其有冷飲入腹,則滯沃不行;或口雖作渴,而但喜熱飲;及脈弱便溏者,皆非火證。矧復有口雖干而不欲飲者,此干也,非渴也,若作渴治,能無誤乎?治法:凡火盛於上者,宜清肺清胃;水虧於下者,宜補脾補腎。若陽虛而陰無以生,氣虛而精無以化者,使非水火併濟,何益之有?(張景岳)

三消一證,雖有上、中、下之分,其實不越陰虧陽亢,津涸熱淫而已。考古治法,惟仲景之腎氣丸,助真火蒸化,上升津液;《本事方》之神效散,取水中鹹寒之物,遂其性而治之,可謂具通天手眼,萬世準繩矣。如病在中上者,膈膜之地,而成燎原之場,用景岳玉女煎,六味加二冬、龜甲,一清陽明之熱以滋少陰,一救心肺之陰而顧真液。如元陽變動而為消爍者,用河間甘露飲,生津清熱,潤燥養陰,甘緩和陽。

白話文:

如果喝了冷飲,就會停留在胃裡無法消化;或者嘴上說渴,卻只喜歡喝熱飲;以及脈象虛弱、大便稀溏的人,這些都不是火症。更何況嘴巴乾燥卻不想喝水的人,這種乾燥不是渴,如果當成渴症來治療,難道不會錯嗎?治療方法:凡是火氣旺盛在上焦的人,應該要清肺清胃;水液虧損在下焦的人,應該要補脾補腎。如果陽氣虛弱,陰氣無法生長,氣虛乏力,精氣無法化生,如果不同時用寒涼和溫熱的方法來治療,又怎麼會有效果呢?(張景岳)

三消症雖然分為上消、中消、下消,但其實都脫離不了陰虛陽亢、津液虧損、熱邪熾盛的病理。翻看古人的治療方法,只有仲景的腎氣丸可以幫助真火蒸化,上升津液;《本事方》的神效散,採用水中鹹寒的藥物,順應其藥性來治療,可謂是通曉天地至理,萬世不變的準則。如果疾病在上焦和中焦,導致膈膜部位就像火燒原野一樣,可以用景岳的玉女煎,六味藥加上生地、龜甲,一來清熱陽明經以滋養少陰經,二來救助心肺的陰氣,保護真液。如果元陽失調而導致消瘦,可以用河間的甘露飲,生津清熱,潤燥養陰,甘味緩和陽氣。

至於壯水以制陽光,則有六味之補三陰,而加車前、牛膝,導引肝腎。斟酌變通,斯誠善矣。(《臨證指南》)

消渴初起,宜養肺清心,久則宜滋腎養脾。蓋五臟之津液,皆本乎腎,故腎暖則氣上升而肺潤,腎冷則氣不升而肺枯,故腎氣丸為消渴之良方。又五臟之精華,悉運乎脾,脾旺則心腎相交,脾健而津液自化,故參苓白朮散為收功之神藥。(《證治匯補》)

治渴必須益血。蓋血即津液所化,津液既少,其血必虛。凡吐血之後,必多發渴,益知渴病生於血虛也。(王宇泰)

小便不利而渴,內有濕也;小便自利而渴,內有燥也。濕者泄之,燥者潤之。(李東垣)

白話文:

若要以補水來制衡陽氣,則可使用六味地黃丸來補益三陰,再加入車前子和牛膝,引導肝腎之氣。根據情況灵活運用,這樣才是好的治療方法。

糖尿病初期,應以養肺清心為主,時間久了則要滋養腎臟和脾胃。因為五臟的津液都源於腎臟,腎臟溫暖,氣機才能上升,肺臟才能潤澤;腎臟寒冷,氣機就無法上升,肺臟就會枯燥,所以腎氣丸是治療糖尿病的良方。此外,五臟的精華都由脾臟運化,脾臟旺盛,心腎才能互相溝通,脾臟健壯,津液自然就能生成,所以參苓白朮散是收功的妙藥。

治療口渴一定要滋養血液。因為血液是由津液轉化而來,津液不足,血液必定虛弱。凡是吐血之後,大多會出現口渴,由此可知口渴病是由於血液虛弱所致。

小便不順暢而口渴,是體內有濕氣;小便過度而口渴,是體內乾燥。濕氣要泄掉,乾燥要滋潤。

有汗而渴者,以辛潤之;無汗而渴者,以苦堅之。(朱丹溪)

凡治初得消渴,不急生津補水,降火徹熱,用藥無當,遷延誤人,醫之罪也。○凡治中消病成,不急救金、水二臟,泉之竭矣,不云自中,醫之罪也。○凡治肺消,而以地黃丸治其血分;腎消,而以白虎湯治其氣分,執一不通,病不能除,醫之罪也。○凡消渴少愈,不亟回枯澤槁,聽其土燥不生,致釀瘡疽無救,醫之罪也。

○凡治消渴,用寒涼太過,乃至水勝火湮,猶不知反,漸成腫滿不救,醫之罪也。(《醫門法律》)

白話文:

如果患者出汗且口渴,就應該使用辛辣潤燥的藥物;如果患者不出汗但口渴,就應該使用苦寒收斂的藥物。

治療剛患上消渴症的病人,不應該急於滋陰生津、補益水分,而是要降火清熱,如果用藥不當,會拖延病情,誤了治療,這是醫生的過錯。

治療消渴症發展到中期,不應該急於救治心、腎二臟,就像泉水枯竭一樣,不能再從內部補充水分,這是醫生的過錯。

治療肺消,卻用地黃丸治療血分;治療腎消,卻用白虎湯治療氣分,執著一種方法,不通融變通,病症無法去除,這是醫生的過錯。

消渴症病情稍有好轉,不應該立即恢復失去的津液,讓身體乾燥無潤,導致瘡疽難治,這是醫生的過錯。

治療消渴症,使用寒涼藥物過度,導致寒勝火衰,陰盛陽虛,仍然不知返,逐漸形成腫脹難治,這是醫生的過錯。

脈候

帝曰:消癉虛實何如?岐伯曰:脈實大,病久可治;脈懸小堅,病久不可治。(《素問》)

趺陽脈浮而數,浮即為氣,數則消穀而大堅,氣盛則溲數,溲數即堅,堅數相搏,即為消渴。(《金匱》)

按:「而大堅句」不成文。「大」字下,當有「便」字,當補之。(《醫宗金鑑》)

胃脈浮數者,消穀;肺脈滑數者,消渴。大率數大者生,細微者死;沉小者生,牢實者死。(《證治匯補》)

選案

山左周公,年逾四旬,因案牘積勞致疾,神困食減,時多恐懼,通宵不寐,半年有餘,上焦無渴,不嗜湯水,或有少飲,則沃然不行,然每夜必去溺二、三升,莫知其所從來,且半皆如膏濁,尫羸至極。診脈猶緩,肌肉未脫。知其胃氣尚存,乃定歸脾湯去木香,及大補丸煎之屬,一以養陽,一以養陰,出入間服,至三百餘劑,計用人參二十斤,乃得全愈。此神消於上、精消於下之證也。

白話文:

古代醫書記載,脈搏實大,病症久遠仍然可治;脈搏懸小堅硬,則病症久遠就無法醫治。如果趺陽脈浮而數,浮即代表氣虛,數則代表消化不良,而且脈搏堅硬,氣盛則小便頻繁,小便頻繁也代表脈搏堅硬,堅硬和頻繁相互交織,則會導致消渴症。至於胃脈浮數代表消化不良,肺脈滑數則代表消渴。總之,脈搏數大則生,細微則死;沉小則生,牢實則死。

山東周公,年過四十,因長期伏案工作而生病,精神萎靡,食慾不振,常常感到恐懼,整夜睡不着覺,持續半年多。上焦不渴,不喜歡喝湯水,偶爾喝一點,也會像水一樣流過,但是每晚都要排尿兩三升,不知道從哪裡來的,而且一半都是像膏狀的濁液,身體虛弱到了極點。診脈仍然緩慢,肌肉尚未消瘦,說明胃氣尚存,因此決定服用歸脾湯去除木香,並搭配大補丸煎服,一個養陽,一個養陰,交替服用,服用超過三百劑,共用人參二十斤,最終痊癒。這是屬於神氣耗損於上,精氣流失於下的症狀。

可見消有陰陽,不得盡言為火,姑記此案為鑑。(張景岳)

朱麟生,病消渴,後渴少止,反加躁急,足膝痿弱。予用白茯苓丸加犀角。醫曰:腎病而以犀角、黃連治心,毋乃倒乎?予曰:腎者胃之關,胃熱下傳於腎,則關門大開,心之陽火,得以直降於腎。《經》云:陽精所降,其人夭。今病者心火爍腎,燥不能濡,用犀角、黃連入腎,對治其下降之陽光,豈為倒乎?服之果效,再更地黃湯加犀角,肌澤而起。(喻嘉言)

白話文:

可見消渴有陰陽之分,不能完全歸咎於火,大家可以以此案例為鑑。朱麟生患消渴症,後期口渴稍減,反而更加躁急,雙腳膝蓋無力。我用白茯苓丸加犀角治療。有人質疑道:腎病卻用犀角、黃連治療心臟,這不是本末倒置嗎?我回答道:腎是胃的關口,胃火向下傳到腎,就會導致關口大開,心陽之火便能直降到腎。《經》書上說:陽精下降,人就會夭折。現在病人是心火灼傷腎,燥熱不能滋潤,用犀角、黃連入腎,對治其下降的陽火,怎麼能說倒置呢?病人服藥後果真見效,我接著又用地黃湯加犀角,病人肌膚變得光澤,並能站起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