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·雜證匯參 (42)
卷十·雜證匯參 (42)
1. 厥
且中寒倉卒間一身受邪,難分經絡;寒厥則邪之所積,早入臟腑,內陷已深,此其病所自發又異。然則"寒厥暴亡"四字,謂其因寒致厥而後暴亡,非如中寒、中暑、中惡、中氣等卒中而亡之暴也。每一病古人立一名,夫豈徒哉!(《見聞錄》)
補編
陽厥補陰,壯水之主;陰厥補陽,益火之原。此陰厥、陽厥與傷寒之陰、陽二厥不同。傷寒陽厥用推陳致新,陰厥用附子理中,冰炭殊途,死生反掌。(《趙氏醫貫》)
厥者,從下逆上之病;痙者,明其風強之狀。是證總由血氣日偏,陰陽一併而成,譬如風雷之烈猛,鬱極而發也。大抵可吐者,如痰食填塞胸中,用瓜蒂散及燒鹽探引;可清可折者,如厥陽壯火,升逆莫制,用玉女煎、龍薈丸;可開可降者,如氣厥、薄厥而形氣暴絕,有五磨飲及蒲黃酒。穢濁蒙神而昏亂無知者,有牛黃至寶及蘇合香丸;飛屍卒厥者,先宜酒醴引導,並施針灸。
若從虛論,如內奪而厥者,有地黃飲子之通攝下焦;煩勞陽張,令人煎厥者,有人參固本,加入金箔、方諸水,壯水制火。血厥陽騰絡弗,參乎從陰從陽。色厥,精脫於下,急與大劑挽元;腎厥,宗許學士之椒附以通陽;蛔厥,有仲景之安蛔法。陽極用救陰之劑,陰極有扶陽之方。
是證獨重在肝,蓋肝者,將軍之官,善幹他臟者也。肝氣一逆,則諸氣皆逆,氣逆則痰生,火沸風旋,神迷魂蕩,無所不至矣。若犯於上者,不免凌金爍液,有門冬湯及瓊玉膏之補金柔制;若犯於中而為嘔為脹者,用六君去朮加木瓜、薑、芍及附子粳米湯加人參,補胃平肝;若震及心脾而為悸為消者,用甘麥大棗合龍、蠣,緩急重鎮;若挾少陽之威而乘巔繞絡者,用羚角、鉤藤、元參、連翹,熄風清絡;若本臟自病而體用失和者,以椒、梅、桂、芍,益體宣用;若因母臟之虛而擾及子臟之位者,用三才配合龜、甲、磁、朱及復脈減辛味復入雞黃,安攝子母。至於痿厥之治,取血肉介類,改湯為膏,謂其力味重實,填隙止厥最速。
(《臨證指南》)
暴死卒倒,其因甚多。如暴僕口噤吐涎,體暖脈虛者,中風也,分辨真偽施治。如腹痛額黑,手足收引,脈來沉遲,無氣以息者,中寒也,宜理中四逆湯,更灸關元。有本質陰虛,暑途勞役,暴僕昏絕者,名曰中暑,宜生脈散加香藿。如卒倒有痰聲者,名曰痰厥,宜六君子湯加竹瀝、薑汁。
有行立之間暴眩僕絕,喉無痰聲,身無邪熱者,此陰虛而陽暴絕也,宜獨參湯。有暴怒卒倒,身冷無涎者,名曰氣厥,宜四磨飲。有食後著寒著氣而暴死者,名曰食厥,宜二陳湯探吐之。有大怒載血瘀於心胸而暴死者,名曰血厥,宜逐瘀行血。有感臭穢瘴毒暴死者,名曰中惡,宜醋炭熏鼻,醒後,以藿香正氣散調之。
白話文:
厥
而且因為突然受寒,全身都受到邪氣侵襲,很難分辨是哪個經絡的問題;寒厥的情況,是邪氣積聚,很快就進入臟腑,內陷很深,這和一般的發病情況不同。所以說「寒厥暴亡」這四個字,是指因為受寒導致厥病,然後突然死亡,而不是像中寒、中暑、中惡、中氣等突然昏倒死亡的情況。每種疾病,古人都會立一個名稱,難道是沒有意義的嗎?
補編
陽厥要補陰,使腎水強盛;陰厥要補陽,使腎火旺盛。這裡講的陰厥、陽厥,和傷寒論裡的陰陽二厥不同。傷寒的陽厥要用推陳致新的方法治療,陰厥要用附子理中湯,兩者治療方向截然相反,結果是生與死的差別。
厥這種病,是氣血從下往上逆行的病症;痙這種病,明顯是風邪很強的表現。這兩種病總的來說,是因為身體氣血逐漸偏頗,陰陽不平衡造成的,就像狂風暴雨一樣,是因為鬱積到極點才會爆發。大體來說,可以吐出來的,比如痰或食物堵塞在胸中,要用瓜蒂散或者燒鹽引吐;可以清熱降火的,比如厥陽之火上逆無法控制,要用玉女煎、龍薈丸;可以開竅降氣的,比如氣厥、薄厥,氣機突然斷絕,可以用五磨飲和蒲黃酒。如果因為污穢之氣蒙蔽心神而昏迷不醒,要用牛黃至寶丸和蘇合香丸;突然昏倒像被鬼附身一樣,要先用酒來引導,並配合針灸。
如果是從虛弱的角度來看,比如因為身體內部的虧損導致的厥,要用地黃飲子來通攝下焦;因為過度勞累,陽氣外張,導致煎厥,要用人參來鞏固根本,加入金箔、方諸水來滋陰制陽。血厥是陽氣上騰,絡脈無法控制,要考慮從陰從陽來治療。色厥是因為精氣在下脫失,要趕緊用大劑藥來挽回元氣;腎厥要用許學士的椒附湯來溫陽;蛔厥要用仲景的安蛔法。陽氣過盛要用滋陰的藥來治療,陰氣過盛要用扶陽的藥來治療。
這種病最重要是和肝有關,因為肝是將軍之官,很會影響其他臟器。肝氣一旦逆亂,其他臟氣都會逆亂,氣逆就會產生痰,火氣沸騰,產生風邪,讓人神志不清,魂魄不安,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。如果病在上,會損害肺金,使津液枯竭,要用門冬湯和瓊玉膏來補肺金,柔和制約肝氣;如果病在中,出現嘔吐腹脹,要用六君子湯去掉白朮,加入木瓜、生薑、芍藥,以及附子粳米湯加入人參來補胃氣、平肝氣;如果震動到心脾,出現心悸和消瘦,要用甘麥大棗湯合龍骨、牡蠣來緩解急症,鎮定心神;如果挾帶少陽之氣上乘頭部,要用羚羊角、鉤藤、元參、連翹來熄風清絡;如果是肝臟本身的疾病,導致肝的體用失調,要用花椒、烏梅、肉桂、芍藥來補肝體、宣肝用;如果是因為母臟虛弱,影響到子臟,要用三才湯配合龜板、甲魚殼、磁石、朱砂,以及復脈湯減去辛味,加入雞蛋黃來安攝子母。至於痿厥的治療,要用血肉介類等重味藥,把湯劑改成膏劑,因為藥力強,可以快速填補空虛,停止厥病。
(《臨證指南》)
突然昏倒死亡的原因很多。比如突然倒地,口噤流涎,身體發熱脈虛,這是中風,要分辨真假並進行治療。比如腹痛額頭發黑,手腳抽搐,脈象沉遲,呼吸微弱,這是中寒,要用理中四逆湯,並灸關元穴。有的人本身陰虛,在炎熱天氣過度勞累,突然昏倒,這叫中暑,要用生脈散加藿香、佩蘭。如果突然倒地有痰聲,這叫痰厥,要用六君子湯加竹瀝、薑汁。
有的人在行走站立時突然眩暈倒地,喉嚨沒有痰聲,身上沒有發熱,這是陰虛導致陽氣暴絕,要用獨參湯。有的人因為暴怒突然倒地,身體發冷沒有流涎,這叫氣厥,要用四磨飲。有的人在吃飯後受寒或生氣突然死亡,這叫食厥,要用二陳湯催吐。有的人因為大怒,血瘀積在心胸而突然死亡,這叫血厥,要用活血化瘀的方法。有的人因為感染到臭穢之氣或瘴毒而突然死亡,這叫中惡,要用醋炭熏鼻,醒來後用藿香正氣散調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