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·雜證匯參 (41)
卷十·雜證匯參 (41)
1. 厥
經義
黃帝問曰:厥之寒熱者,何也?岐伯對曰:陽氣衰於下,則為寒厥;陰氣衰於下,則為熱厥。帝曰:熱厥之為熱也,必起於足下者何也?岐伯曰:陽氣起於足五指之表,陰脈者,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,故陽氣勝則足下熱也。帝曰:寒厥之為寒也,必從五指而上於膝者何也?岐伯曰:陰氣起於五指之裡,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,故陰氣勝則從五指至膝上寒。其寒也,不從外,皆從內也。
○陽氣者,煩勞則張,精絕,闢積於夏,使人煎厥。○陽氣者,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,使人薄厥。○秋傷於濕,上逆而咳,發為痿厥。○脈至如喘,名曰暴厥。○血之與氣並走於上,則為大厥。○內奪而厥,則為喑痱,此腎虛也。少陰不至者,厥也。○厥逆連臟則死,連經則生。
(《素問》)
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,此五絡皆會於耳中,上絡左角,五絡俱竭,令人身脈皆動而神無知也,其狀若屍,故曰屍厥。(《靈樞》)
哲言
凡厥者,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。厥者,手足逆冷是也。(張仲景)
人身氣血灌注經脈,刻刻流行,綿綿不絕,凡一晝夜當五十度營於身。或外因六淫,內因七情,氣血痰食,皆能阻遏運行之機,致陰陽二氣不相接續而厥作焉。厥而口噤牙閉者,實厥也;厥而口張自汗者,虛厥也。(《證治匯補》)
厥證之起於足者,厥發之始也。甚至卒倒暴厥,忽不知人,輕則漸蘇,重則即死,最為急候。後世不察,但以手足寒熱為厥,又以腳氣為厥者,謬之甚也。雖仲景有寒厥、熱厥之分,亦以手足為言,蓋彼自辨傷寒之寒熱耳,實非《內經》之所謂厥也。今人不知厥證,而皆指為中風。
夫中風者,病多經絡之受傷;厥逆者,直因精氣之內奪。表裡實虛,病情當辨。(張景岳)
厥有數種:有因肝風痰火及龍雷之火上衝而作者,有因相火上衝陽明氣塞而作者,有因膽怯心虛痰火氣閉而作者,有因元氣虛逆而作者,有因風寒邪閉而作者。又有屍厥、煎厥、痿厥、食厥、痙厥、癇厥,與夫角弓反張之類,最易驚人,極難辨識,須詳審色脈,分別施治。
大概以大指掐拳內者重,掐拳外者輕;脈大浮洪有力者易治,脈沉細數急不連貫者難治;面青,環口青,唇白,鼻孔黑,人中吊者危。此論極為秘要。(孫慶曾)
陰精衰,則火獨治而有熱厥;命火衰,則水獨治而有寒厥。是二厥皆生於腎,以腎為水火之司也。(吳鶴皋)
寒厥暴亡,與中寒異。蓋中寒之寒,乃隨中隨發;寒厥之寒,乃由寒邪久伏於內,復有新寒觸之,遂厥而暴亡。故其證狀雖皆口噤,四肢強直,昏不知人,而其原實一為即發之病,一為積久觸發之病,此其原異。且發時,中寒則卒然僵仆,人不及防;寒厥則先四末逆冷,而後昏冒強直,其間少需時候,此其病作亦異。
白話文:
[厥]
經義
黃帝問:厥證的寒熱是怎麼回事?岐伯回答說:陽氣在下衰弱,就會形成寒厥;陰氣在下衰弱,就會形成熱厥。黃帝問:熱厥之所以會發熱,一定是從腳底開始的,這是為什麼?岐伯說:陽氣從腳趾的表面升起,陰脈則匯聚在腳底並聚於腳心,所以陽氣旺盛就會腳底發熱。黃帝問:寒厥之所以會發寒,一定是從腳趾向上蔓延到膝蓋的,這是為什麼?岐伯說:陰氣從腳趾內側升起,匯聚在膝蓋下方並聚於膝蓋上,所以陰氣旺盛就會從腳趾到膝蓋以上都發寒。這種寒冷不是從外而來,都是從體內產生的。
陽氣這種東西,過度勞累就會亢盛,如果精氣耗竭,加上夏天熱邪積聚,會使人發生煎厥。陽氣這種東西,大怒就會導致形氣耗散,血氣上衝,使人發生薄厥。秋天感受濕邪,會使氣機上逆而咳嗽,進而發展成痿厥。脈象急促像喘氣一樣,稱為暴厥。氣血一起向上衝,就會形成大厥。體內精氣耗損而導致的厥證,會出現失語和肢體癱瘓,這是腎虛的表現。少陰經氣不能到達四肢末梢,也會出現厥證。厥逆如果影響到內臟就會死亡,影響到經絡就還能存活。
邪氣侵入到手足少陰經、太陰經和足陽明經的絡脈,這五條絡脈都匯聚於耳朵中,向上聯絡到頭頂左側,五條絡脈的氣血都耗竭時,會使人全身脈搏跳動,但神智卻喪失,身體像屍體一樣,所以稱為屍厥。
哲言
凡是厥證,都是因為陰陽之氣不能順利銜接而導致的。厥證的特徵就是手腳逆冷。
人體的氣血灌注於經脈,時刻運行,綿綿不斷。通常一天一夜氣血要運行全身五十周。如果受到外感六淫邪氣,或內傷七情,或是痰、食等因素,都可能阻礙氣血的正常運行,導致陰陽之氣無法銜接而發生厥證。厥證出現口噤牙關緊閉的,屬於實厥;厥證出現口張開並自汗的,屬於虛厥。
厥證從足部開始發作,是厥證發生的起點。嚴重時會突然昏倒暴厥,完全失去知覺,輕的會逐漸甦醒,嚴重的會立即死亡,情況非常危急。後世的人不加以仔細辨別,只以手腳的寒熱來判斷厥證,又把腳氣當作厥證,這是非常錯誤的。雖然張仲景區分了寒厥和熱厥,也只是以手腳的表現來說明,這只是為了區分傷寒的寒熱症狀,並不是《內經》所說的厥證。現在的人們不了解厥證,反而都把它當作中風。
中風這種病,大多是經絡受到損傷;厥逆這種病,直接是因為精氣的內耗導致的。病症是表證還是里證,實證還是虛證,必須加以辨別。
厥證有很多種類:有的因為肝風、痰火以及龍雷之火上衝而發作;有的因為相火上衝導致陽明氣機閉塞而發作;有的因為膽怯、心虛、痰火氣閉而發作;有的因為元氣虛弱逆亂而發作;有的因為風寒邪氣閉塞而發作。還有屍厥、煎厥、痿厥、食厥、痙厥、癇厥,以及角弓反張等症狀,最容易讓人驚慌,也極難辨識,必須詳細診察病人的氣色和脈象,才能分別施治。
大致來說,用大拇指掐在拳頭內側的,病情嚴重;掐在拳頭外側的,病情較輕。脈象洪大有力,容易治療;脈象沉細數急且不連貫的,難以治療。臉色發青,口唇周圍發青,嘴唇發白,鼻孔發黑,人中部位向上吊起,病情危險。這個判斷非常重要。
陰精衰弱,則虛火獨盛而出現熱厥;命門之火衰弱,則陰水獨盛而出現寒厥。這兩種厥證都產生於腎,因為腎是水火之府。
寒厥突然死亡,和感受寒邪而發生的病症不同。感受寒邪而發生的病症,是感受寒邪就立即發病;寒厥的寒冷,是因為寒邪長期潛伏在體內,又受到新的寒邪觸發,才會導致厥證而突然死亡。所以這兩種情況的症狀雖然都是口噤、四肢僵硬、昏迷不醒,但病因實際上一個是立即發作的病,一個是長期積累後觸發的病,這是它們的區別。而且發作時,感受寒邪導致的僵仆是突然發生的,讓人措手不及;寒厥則會先出現四肢末端逆冷,然後昏迷僵硬,這之間會有一段時間,這是它們發作時的不同之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