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·雜證匯參 (33)
卷十·雜證匯參 (33)
1. 不寐(附欠)
且有形之陰水既虧,則無形之相火流灼,以致神魂散越,睡臥不安。故不寐、健忘兩證,雖似心病,實由於腎虛也。(《馮氏錦囊》)
熱氣伏於裡,則喜睡;熱氣浮於上,煩擾陽氣,故不得眠。亦有心火不降而不眠者,此即陽不交於陰耳。(成無己)
人臥則血歸於肝,氣歸於腎。腎開竅於耳,故寐而能聞。肝在味為酸,故寤多口酸。然其所以歸腎、歸肝者,皆胃為之傳送,故胃不和則臥不安。膽熱則肝不受血,心腎不交則腎不納氣,不寐之病所由起也。○腎虛則氣趨於腎,故但欲寐為腎病。肝虛則血戀於肝,故嗜臥為肝病。(《醫參》)
補編
不寐一證,責在營衛之偏勝,陰陽之離合。醫家於衛氣不得入陰之旨而細心體會之,則治內虛不寐,何難之有?夫衛氣晝行於陽二十五度而主寤,夜行於陰二十五度而主寐。平人夜臥之時,呵欠先之者,以陽引而升,陰引而降,陰陽升降,然後漸入睡鄉。
若肝腎陰虧,陽浮於上,營衛不交,神明之地擾亂不安,萬慮紛紜,卻之不去,由是上者顴赤,中則脘脹,下則便數,坐以待旦,欲求其目瞑也得乎?又常見初睡之時,忽然跳躍,似驚而醒,醫以為心虛膽怯,孰知不然。何也?緣陽升陰降,陰陽交合,有造化自然之妙。奈營弱衛強,初入之時,契合淺而脫離快,升者復升,降者復降,形體之間,自不覺如有所墜而復寤矣。明乎此,則治陰虛不寐者,必須壯水之主,以鎮陽光。
蓋水壯則火熄,心靜則神藏,乙癸同源,而藏魂之臟,亦無相火妄動之患。倘其人本體陽虛,虛陽浮越而不寐者,又宜歸脾、八味,陰陽相濟,益火之原。蓋陽生則陰長,逆治則火藏而心神自安其位耳。至於外感時疫而不寐者,乃邪氣之耗擾;內傷停滯而不寐者,乃胃中之乖戾。
更有喘咳不休,諸痛不止,瘧痢不愈而不寐者,無非本證之累及,但治其受困之由,而無有不酣睡者矣。雖然,治外因者易,治內因者難。先君子於陰不維陽不寐一證,專用純甘之味,加入犀角、羚羊、龜版、虎睛、琥珀、龍齒、珍珠,以物之靈而引人之靈,兩相感召,神有憑依,誠法中之善者也。
彼逍遙散之舒肝,補心丹之安神,溫膽湯之化痰,未為不善,是在用之者為何如耳!(汪蘊谷)
不寐故非一種,總是陽不交陰所致。若因外邪而不寐者,如傷寒、瘧疾等證暴發,營衛窒塞,升降失常,愁楚呻吟,日夜難安,當速去其邪,攘外即所以安內也。若因里病而不寐者,或焦煩過度而離宮內燃,從補心丹及棗仁湯法。或憂勞憤鬱而耗損心脾,宗養心湯及歸脾湯法。
或精不凝神而龍雷震盪,當壯水之主,合靜以制動法。或肝血無藏而魂搖神漾,有咸補甘緩法。胃病則陽蹺穴滿,有半夏秫米湯。膽熱則口苦心煩,有溫膽湯及桑葉、丹皮、山梔輕清少陽法。營氣傷極,人參、人乳並行。陽浮不攝,七味、八味可選。余如因驚宜鎮,因怒宜疏。
白話文:
當身體有形的陰液虧損時,無形的相火就會流竄灼熱,導致神魂散亂,無法安穩睡覺。所以失眠和健忘這兩種症狀,雖然表面看來是心臟的問題,實際上是因為腎虛引起的。(《馮氏錦囊》)
體內有熱氣潛藏在裡面,就會想睡覺;熱氣浮於上方,擾亂陽氣,就無法入睡。也有因為心火不能下降而失眠的情況,這就是陽氣不能與陰氣交合。(成無己)
人躺下時,血液會回到肝臟,氣會回到腎臟。腎臟的開竅在耳朵,所以睡著時還能聽到聲音。肝臟的味道是酸的,所以醒來時常會口酸。然而,血液和氣之所以能歸於肝腎,都是靠胃的運送,因此胃不和諧就會睡不安穩。膽有熱則肝臟無法接受血液,心腎不交則腎臟無法納氣,這些都是失眠的原因。腎虛則氣會趨向腎臟,所以只想睡覺是腎臟的問題。肝虛則血液會停留在肝臟,所以嗜睡是肝臟的問題。(《醫參》)
補充說明
失眠這個問題,主要在於營氣和衛氣的偏盛,以及陰陽的離合失調。醫生們如果能仔細體會衛氣無法進入陰分的道理,那麼治療因內虛引起的失眠,又有什麼困難呢?衛氣白天在陽分運行二十五度,負責讓人清醒;晚上在陰分運行二十五度,負責讓人入睡。正常人在晚上睡覺時,會先打呵欠,這是因為陽氣被引導上升,陰氣被引導下降,陰陽升降之後,才會漸漸進入夢鄉。
如果肝腎陰液虧虛,陽氣浮於上方,營氣和衛氣不能正常交會,神明清靜的地方就會被擾亂不安,思緒紛亂,無法停止。因此,上面臉頰會發紅,中間胃部會脹滿,下面會頻繁小便,只能坐著等待天亮,想要闔眼睡覺怎麼可能呢?另外,常見到剛要入睡時,忽然跳起來,像受到驚嚇而醒來,醫生們認為這是心虛膽怯,其實不然。為什麼呢?因為陽氣上升,陰氣下降,陰陽交合,有自然的造化奧妙。但是如果營氣虛弱,衛氣強盛,剛要入睡時,陰陽交合不夠深入就快速分離,升的繼續升,降的繼續降,身體會不自覺地感覺像墜落而醒來。明白了這個道理,那麼治療陰虛失眠,就必須強盛腎水,以鎮壓浮越的陽氣。
因為水液充足,火氣就會熄滅,心平靜,精神才能安藏。肝和腎的陰液同出一源,而藏魂魄的臟器,就不會有相火妄動的禍患。如果這個人本來就是陽虛體質,虛陽浮越而失眠,就應該用歸脾湯或八味丸來調養,陰陽相互補益,增強陽氣的根源。因為陽氣生發,陰氣就會跟著增長,如果反向治療,火氣就會潛藏,心神自然能安於本位。至於因為外感時疫而失眠,是邪氣耗損所擾;因為內傷停滯而失眠,是胃氣失調所致。
還有咳嗽不停,各種疼痛不止,瘧疾痢疾不好而失眠的,都是因為原本的疾病所引起的,只要治療這些困擾的原因,就能安穩入睡了。雖然如此,治療外在因素引起的失眠比較容易,治療內在因素引起的失眠比較困難。先父對於陰液無法維繫陽氣而失眠的病症,專用甘味的藥物,加入犀角、羚羊角、龜板、虎睛、琥珀、龍齒、珍珠等,以這些藥物的靈性來引導人體的靈性,兩者互相感應,精神有所依託,這確實是很好的方法。
那些逍遙散的舒肝作用,補心丹的安神作用,溫膽湯的化痰作用,都不是不好,關鍵在於用藥的人如何運用罷了!(汪蘊谷)
失眠的原因不是只有一種,總體來說都是陽氣無法與陰氣交合所導致的。如果是因為外邪引起的失眠,例如傷寒、瘧疾等病症突然爆發,營衛之氣阻塞,升降失常,愁苦呻吟,整天都難以安睡,應該盡快去除邪氣,攘除外患才能使內部安定。如果是因為內在疾病引起的失眠,例如焦慮煩躁過度而導致心火內燃,應該使用補心丹或酸棗仁湯來治療。或者因為憂愁勞累憤怒鬱悶而損耗心脾,應該採用養心湯或歸脾湯來治療。
或者因為腎精不足而心神不寧,應該強盛腎水,配合靜心來控制躁動。或者因為肝血不足而魂魄動搖不安,應該用鹹味藥補益肝腎,用甘味藥緩和肝氣。胃有疾病則陽蹺穴會脹滿,可以用半夏秫米湯來治療。膽有熱則口苦心煩,可以用溫膽湯以及桑葉、丹皮、山梔等清熱的藥物來治療。如果營氣嚴重受損,可以用人參和人乳來一同使用。如果陽氣浮越不能潛藏,可以選擇七味丸或八味丸。其他例如因為驚嚇而失眠,應該用鎮靜的方法;因為憤怒而失眠,應該用疏理氣機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