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十·雜證匯參 (31)
卷十·雜證匯參 (31)
1. 健忘
經義
帝曰:人之善忘者,何氣使然?岐伯曰:上氣不足,下氣有餘,腸胃實而心肺虛,虛則營衛留於下,久之,不以時上,故善忘。(《靈樞》)
哲言
人生氣稟不同,得氣之清,則心之知覺者靈;得氣之濁,則心之知覺者昏。心之靈者,無有限量,雖千百世已往之事,一過目則終身記之而不忘;心之昏者,雖無所傷,而目前之事,亦不能記矣。劉河間謂:水清明,火昏濁,故上善若水,下愚若火,此稟質使然。設稟清濁相混者,則不能耐事煩擾,煩擾則失其靈而健忘。
蓋血與氣,人之神也。《經》曰:靜則神藏,躁則消亡。靜乃水之體,躁乃火之用。故性靜則心存於中,動則心忘於外,動不已則忘不已,忘不已則存於中者幾希,故語後便忘,不俟終日。所以老人多忘,蓋由役役擾擾,紛紜交錯,氣血之陰,於斯將竭。求其清明,則曰寡欲,此善治乎火也。
苟不以此是務,而日以百憂感其心,萬事勞其形,惟恃刀圭之力,以求旦夕之功,是謂捨本逐末,徇外遺內也,豈根本之論哉!(《推求師意》)
人之記性,皆在腦中。小兒善忘者,腦未滿也。老人健忘者,腦漸空也。凡外見一形,必有一形留於腦中,人每記憶往事,必閉目上瞪而思索之,此即凝神於腦之意也。(《見聞錄》)
《內經》之論健忘,俱責之心腎不交。心不下交於腎,濁火亂其神明;腎不上交於心,精氣伏而不用。火居上則因而為痰,水居下則因而生躁,擾擾紜紜,昏而不定。故補腎而使之時上,養心而使之善下,則神氣清明,志意常治矣。(《醫宗必讀》)
健忘者,為事有始無終,言談不知首尾。有因精神短少者,有因痰者,有因腎虛傷志者。《經》曰: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,喜忘其前言。丹溪曰:此證皆由憂思過度,所願不遂,損其心志,以致神舍不清,遇事多忘,病在心脾。凡思傷脾,故令轉盼遺忘,治以歸脾湯,調養心脾,神安意定,其證自除。(《馮氏錦囊》)
健忘治法:心氣不足,妄有見聞,心悸恍惚者,《千金》茯神湯。思慮過度,病在心脾者,歸脾湯。挾痰者加薑汁、竹瀝。精神短少者,人參養營湯送遠志丸。痰迷心竅者,導痰湯。上虛下熱者,天王補心丹。心火不降,腎水不升,神明不定而健忘者,六味丸加五味子、遠志。
心氣不足,恍惚多忘者,四君子湯去白朮,加菖蒲、遠志、硃砂,蜜丸服。精神恍惚,少睡盜汗,怔忡健忘者,辰砂妙香散。瘀積善忘如狂者,代抵當丸。○因病健忘者,精血虧少,或為痰飲瘀血所致,可以藥治。若生平健忘,乃心竅大疏,豈藥石所能療乎?故凡開鑿混沌之方,悉行裁汰。
(張路玉)
白話文:
[健忘]
皇帝問道:「為什麼有的人容易忘記事情?」岐伯回答:「這是因為上焦氣血不足,下焦氣血過剩,導致腸胃功能旺盛而心肺機能較弱。心肺虛弱會使營養物質滯留在下焦,長時間下來,這些營養物質無法及時上升到上焦,因此容易出現健忘的情況。」(《靈樞》)
哲人言:人生下來得到的氣質各異,如果得到的是清潔的氣,那麼心靈會更敏銳;如果得到的是渾濁的氣,那麼心靈會比較遲鈍。心靈敏銳的人,記憶力無上限,即使數百年前的事情,只要看過一次就能終身記住;心靈遲鈍的人,即使沒有受到傷害,眼前的事情也可能記不住。劉河間認為:水清澈明亮,火卻昏暗渾濁,所以品德高貴的人像水一樣,而愚蠢的人像火一樣,這是由他們天生的氣質決定的。如果一個人的氣質清濁混雜,那麼他們可能無法忍受繁重的事務,一旦事情繁多,就會失去敏銳的心靈,變得健忘。
血液和氣息是人的精神所在。《經》說:「靜態時精神得以收藏,動態時精神就會消散。」靜態是水的本質,動態是火的功能。所以性格靜謐的人,心靈會停留在內心;行動頻繁的人,心靈會忘記外界的事物。不停行動的人,會不停地忘記事情;忘記的事情越多,心靈停留的空間就越少,所以往往話剛說完就忘記了,不用等到一天結束。因此,老年人經常健忘,因為他們忙碌著處理各種繁瑣事務,氣血衰竭。要保持清醒,就要減少慾望,這對控制火氣非常有效。
如果不專注於減少慾望,每天讓煩惱影響心情,讓事務勞累身體,只是依賴藥物的力量來尋求短期效果,這就是捨本逐末,只關注外表而忽略了內在。這種做法不是根本之道。(《推求師意》)
人類的記憶力都在腦海裡。小孩子健忘,是因為腦海還未完全發育;老年人健忘,是因為腦海逐漸空虛。每次看到一個形狀,腦海裡都會留下那個形狀的印象。人們回憶過去的事情時,總是閉上眼睛向上看,這就是在腦海中凝聚精神的意思。(《見聞錄》)
《內經》討論健忘的原因,都歸咎於心臟和腎臟無法協調。心臟無法向下與腎臟交換,使得渾濁的火氣擾亂精神;腎臟無法向上與心臟交換,使得精氣被封鎖而無法使用。火氣在上部會產生痰液,水氣在下部會產生燥熱,這樣擾亂不斷,使人精神渾沌不穩定。因此,通過滋補腎臟使其能夠向上與心臟交換,通過養護心臟使其能夠向下與腎臟交換,這樣精神和氣息就會變得清晰,意志也能夠得到持續的調節。(《醫宗必讀》)
健忘的人做事有始無終,說話不清楚頭尾。有的是因為精力不足,有的是因為痰多,有的是因為腎虛影響意志。《經》說:「腎氣旺盛但無法控制,就會傷害意志,讓人容易忘記以前的話。」丹溪說:「這種症狀都是因為過度憂慮和思考,願望未能實現,損害心靈和意志,導致精神混亂,遇到事情容易忘記,病因在心臟和脾臟。思慮傷害脾臟,所以讓人轉瞬間遺忘,治療方法是服用歸脾湯,調理心臟和脾臟,使精神安定,症狀自然消失。」(《馮氏錦囊》)
健忘的治療方法如下:心臟氣息不足,出現幻覺和聽覺障礙,心悸恍惚,可服用《千金》茯神湯。過度思考,病因在心臟和脾臟,可服用歸脾湯。伴有痰多的,可加入薑汁和竹瀝。精力不足的,可服用人參養營湯和遠志丸。痰液阻塞心竅的,可服用導痰湯。上焦虛弱下焦火熱的,可服用天王補心丹。心臟火氣無法下降,腎臟水氣無法上升,精神不穩定而健忘的,可服用六味丸加五味子和遠志。
心臟氣息不足,恍惚健忘的,服用四君子湯去掉白朮,加入菖蒲、遠志和硃砂,製成蜜丸服用。精神恍惚,睡眠不足,盜汗,怔忡健忘的,服用辰砂妙香散。瘀血積聚,健忘如狂的,服用代抵當丸。因疾病導致健忘的,可能是精血虧損或痰飲瘀血所致,可以通過藥物治療。如果是天生健忘,那可能是心靈的孔洞太大,藥物能治療嗎?因此,所有開創混沌的方法都被刪除了。
(張路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