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十·雜證匯參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·雜證匯參 (17)

1. 咳嗽

○火熱內燔之咳,加減瀉白散。○傷暑之咳,自汗脈虛發渴,人參白虎湯、清暑益氣湯。○傷濕之咳,身重脈細痰多,五苓散、白朮湯。濕熱素蘊於中者,黃連解毒湯。濕熱素蘊於上者,桑皮散。○傷燥之咳,痰結氣逆血腥,杏仁蘿蔔子丸;清金潤燥,天門冬丸、鳳髓湯。○傷腎之咳,氣逆煩冤,牽引腰腹,俯仰不得者,都氣丸。

水飲與裡寒合作,腹痛下利者,真武湯。○營衛兩虛之咳,營虛發熱,衛虛惡寒,寧肺湯。虛勞之咳,五味黃耆散、麥門冬飲。○乾咳無痰,火熱內壅,首用四物桔梗湯開提之。傷酒熱積者,用瓊玉膏滋潤之。色欲過度,腎水不升者,用八味丸蒸動之。○內傷之咳,治各不同:火盛壯水,金虛崇土,郁甚舒肝,氣逆理肺,食積和中,房勞補下。○至於上焦虛寒嘔吐涎沫者,用溫肺湯。

上、中二焦俱虛者,用加味理中湯。三焦俱虛者,用加味三才湯。○久咳肺痿肺損,痰中見血,潮熱聲颯者,人參養肺湯。久咳宜收澀者,人參清肺湯。○凡治咳,不分外感內傷,虛實新久,襲用清涼藥,少加疏散者,因循苟且,貽患實深,良醫所不為也。○凡治咳,遇陰虛火盛,乾燥少痰,及痰咯難出者,妄用二陳湯,轉劫其陰而生大患者,醫之罪也。○凡咳而且利,上下交徵,而不顧其人中氣者,十無一起,如此死者,醫殺之也。

○凡邪盛咳頻,斷不可用劫澀藥。咳久邪衰,其勢不銳,方可澀之。誤則傷肺,必至咳無休止,坐以待斃,醫之罪也。○凡屬肺痿、肺癰之咳,誤作虛勞,妄補陰血,轉滯其痰,因致其人不救者,醫之罪也。○凡咳而漸至氣高汗漬,宜不俟喘急痰鳴,急補其下。若仍治標忘本,必至氣脫卒亡,醫之罪也。

(《醫門法律》)

脈候

咳嗽須審肺脈虛實。實者,浮大有力,若沉而滑,則痰氣盛也。虛者,弦大無力,若沉細帶數,則火鬱極也。(《醫學入門》)

選案

宋徽宗寵妃病痰嗽,終夕不寐,面浮如盤,御醫李防禦治之不效。忽聞賣嗽藥,一文一帖,吃了即得睡。視其色淺碧,試服無他,乃取三帖為一,授妃服之,是夕嗽止,比曉面消。方用蛤粉入青黛少許,淡齏水滴麻油數點,每次調服二錢。(《本草綱目》)

次霍嬸產後,咳嗽發熱,喘滿便秘,口中水泛,心下煎熬,血色淡白,此腎虛不能攝納,血虛不能濡潤也。醫與人參、桔梗、貝母益甚。予以六味湯加河車、牛膝、麥冬、五味,諸證皆痊。(程華仲)

一婦體弱,咳嗽喘促不能臥,已經七日,服藥無效,脈極數亂,綿軟無力。其數亂者,乃氣喘促之故,軟而無力者,則脈之真象也。斷為肺氣虛寒,用溫肺湯一劑,不喘安臥。再劑全愈。○一人於二月傷風咳嗽起,服藥至冬,嗽日增劇,痰血失音,慮成勞證。診脈沉微緩弱,右寸更無力。

白話文:

咳嗽

  • 火熱內盛引起的咳嗽,使用加減瀉白散來治療。
  • 因中暑引起的咳嗽,伴隨自汗、脈搏虛弱、口渴等症狀,可以使用人參白虎湯或清暑益氣湯。
  • 因濕氣引起的咳嗽,伴隨身體沉重、脈搏細弱、痰多等症狀,可以使用五苓散或白朮湯。如果體內本來就有濕熱,可以用黃連解毒湯;如果濕熱積聚在上方(上焦),可以用桑皮散。
  • 因乾燥引起的咳嗽,伴隨痰結、氣逆、咳血等症狀,可以使用杏仁蘿蔔子丸;為了清熱潤燥,可以使用天門冬丸或鳳髓湯。
  • 因腎虛引起的咳嗽,伴隨氣逆、煩躁、腰腹牽引疼痛、難以彎腰或仰身等症狀,可以使用都氣丸。
  • 水飲與體內寒氣結合引起的咳嗽,伴隨腹痛、腹瀉等症狀,可以使用真武湯。
  • 因營血和衛氣兩虛引起的咳嗽,營血虛導致發熱,衛氣虛導致怕冷,可以使用寧肺湯。
  • 因虛勞引起的咳嗽,可以使用五味黃耆散或麥門冬飲。
  • 乾咳無痰,是因體內火熱壅塞,首要使用四物桔梗湯來開導。
  • 因飲酒過度導致熱積引起的咳嗽,可以使用瓊玉膏來滋潤。
  • 因性慾過度,導致腎水無法上升引起的咳嗽,可以使用八味丸來溫補。
  • 內傷引起的咳嗽,治療方法各不相同:火氣旺盛要滋養腎水,金氣虛弱要培補脾土,肝氣鬱結要疏解肝氣,氣逆要調理肺氣,食積要調理脾胃,性生活過度要補腎。
  • 如果上焦虛寒,導致嘔吐清涎,可以使用溫肺湯。
  • 上焦和中焦都虛,可以使用加味理中湯。
  • 上、中、下三焦都虛,可以使用加味三才湯。
  • 久咳不癒,導致肺痿或肺損,痰中帶血,伴隨潮熱、聲音沙啞,可以使用人參養肺湯。
  • 久咳適合用收澀藥,可以使用人參清肺湯。
  • 治療咳嗽,不論是外感還是內傷,是虛證還是實證,是新病還是舊病,如果只是習慣性地使用清涼藥,並稍微搭配疏散的藥物,這是因循苟且的作法,會造成嚴重的後患,是良醫所不為的。
  • 治療咳嗽,如果遇到陰虛火旺、乾燥少痰,或痰難以咳出的情況,如果胡亂使用二陳湯,反而會耗損陰液,導致更嚴重的疾病,這是醫生的罪過。
  • 如果咳嗽又腹瀉,是上下的病症同時發生,卻不顧及病人的中氣,這種情況十有八九無法治癒,因此死去的,是醫生害死的。
  • 如果邪氣旺盛,咳嗽頻繁,絕對不能使用收澀藥。如果咳嗽久病,邪氣衰退,勢頭不猛,才可以考慮使用收澀藥。誤用的話,會傷到肺,導致咳嗽無法停止,只能坐等死亡,這是醫生的罪過。
  • 如果是肺痿、肺癰引起的咳嗽,如果誤認為是虛勞,胡亂滋補陰血,反而會阻礙痰的排出,導致病人無法救治,這是醫生的罪過。
  • 如果咳嗽逐漸加重,導致氣喘、出汗,應在還沒出現喘急或痰鳴時,立即補養下焦。如果還是只治標不治本,一定會導致元氣耗盡,突然死亡,這是醫生的罪過。

(《醫門法律》)

脈象

  • 咳嗽時要仔細觀察肺脈的虛實。肺脈實的時候,脈象浮大有力;如果脈象沉而滑,表示痰氣旺盛。肺脈虛的時候,脈象弦大無力;如果脈象沉細帶數,表示火熱鬱積嚴重。

(《醫學入門》)

醫案選例

  • 宋徽宗的寵妃患有痰嗽,整夜無法入睡,臉部腫脹如盤,御醫李防禦治療無效。後來有人賣咳嗽藥,一文錢一帖,吃了就能入睡。藥的顏色是淺碧色,試服後沒有其他反應,於是取三帖合為一帖給寵妃服用。當晚咳嗽停止,第二天早上臉腫消退。藥方是用蛤粉加入少量青黛,再用淡的米粥水滴入幾滴麻油,每次調服二錢。

(《本草綱目》)

  • 一位霍姓婦女產後咳嗽發熱、氣喘、便秘、口中時常有水液上泛、心口灼熱、血色淡白。這是腎虛不能固攝,血虛不能滋養導致。醫生給予人參、桔梗、貝母等藥物,反而使病情加重。我用六味湯加上河車、牛膝、麥冬、五味子,各種症狀都痊癒了。(程華仲)
  • 一位婦女身體虛弱,咳嗽喘促,無法躺臥,已經七天,服藥無效,脈搏極快且亂,柔軟無力。脈搏快而亂,是因為氣喘所致;脈象柔軟無力,才是她真實的脈象。我判斷是肺氣虛寒,用溫肺湯一劑,她不再喘氣,可以安穩躺臥。再服一劑,就完全康復了。
  • 有個人在二月感冒後開始咳嗽,服藥一直到冬天,咳嗽越來越嚴重,痰中帶血、聲音嘶啞,擔心會變成勞病。診脈發現脈象沉微緩弱,右寸脈更是無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