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七·雜證匯參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·雜證匯參 (1)

1. 脾胃

經義

脾胃者,倉廩之官,五味出焉。○平人之常,氣廩於胃。人無胃氣曰逆,逆者死。○脾與胃,以膜相連耳,而能為之行其津液。○飲食勞倦則傷脾。○脾病者,善飢,肉痿,身重,足不收,行善瘈,腳下痛;虛則腹滿,腸鳴,飧泄,食不化。(《素問》)

人受氣於谷,谷入於胃,以傳於肺,五臟六腑,皆賴以受氣;其清者為營,濁者為衛。(《靈樞》)

哲言

胃中元氣盛,則能食而不傷,過時而不飢。脾胃俱旺,則能食而肥。脾胃俱虛,則不能食而瘦;或少食而肥,雖肥而四肢不舉,蓋脾實而邪氣盛也。又有善食而瘦者,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,脾虛則肌肉削,即食㑊也。夫飲食不節則胃病,胃病則氣短,精神少而生熱;胃既病,則脾無所稟受,故亦從而病焉。

白話文:

脾胃是身體的糧倉,食物中的各種味道都由它來處理。一般情況下,人體的氣會儲存在胃中。如果人沒有胃氣,就叫做「逆」,逆者就會死亡。脾和胃之間以薄膜相連,負責輸送津液。飲食勞累會損傷脾臟。脾病的症狀包括容易飢餓、肌肉萎縮、身體沉重、腳趾無法收攏、走路時容易抽筋、腳底疼痛;脾虛則會出現腹脹、腸鳴、消化不良、食慾不振等。

人體從食物中獲取氣,食物進入胃後,再傳遞到肺,五臟六腑都依靠它來獲得氣;食物中的精華部分稱為「營氣」,濁氣則稱為「衛氣」。

胃中元氣充足,就能夠吃東西而不傷身體,就算超過了用餐時間也不會感到飢餓。脾胃都旺盛,就能夠吃得飽,身體也會變胖。脾胃都虛弱,就吃不下東西,身體也會變得瘦弱;有些人雖然吃得少卻很胖,但四肢卻無力,這是因為脾氣充足,但體內有邪氣作祟。還有些人雖然吃得多卻很瘦,這是因為胃中有火邪存在於氣分,所以能吃,但脾虛導致肌肉消瘦,即使吃也無濟於事。不節制飲食會導致胃病,胃病會造成氣短、精神萎靡、體熱;胃病了,脾臟就沒有營養來源,因此也會跟著生病。

形體勞役則脾病,脾病則怠惰嗜臥,四肢不收,大便泄瀉;脾既病,則胃不能獨行津液,故亦從而病焉。大抵脾胃虛弱,陽氣不能生長,是春夏之令不行,五臟之氣不生,此陰盛陽虛之證。大法云:汗之則愈。用辛甘之藥,當升當浮,使生長之氣旺。言其汗者,非正發汗也,為助陽也。

○《經》言:人以胃氣為本。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,所謂清氣、營氣、衛氣、春升之氣,皆胃氣之別稱也。夫胃為水穀之海,飲食入胃,遊溢精氣。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合於四時五臟陰陽,揆度以為常也。若飲食失節,寒溫不適,則脾胃乃傷。

白話文:

身體过度劳累会导致脾脏生病,脾脏生病就会让人变得懒散嗜睡,四肢无力,大便稀泄。脾脏生病了,胃也无法独自运作津液,因此也会跟着生病。总的来说,脾胃虚弱,阳气无法生长,导致春夏之令无法正常运转,五脏之气无法生成,这就是阴盛阳虚的症状。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让患者出汗,可以使用辛甘类的药物,帮助升浮阳气,使生长之气旺盛起来。这里说的出汗,并不是指正常的出汗,而是要帮助阳气升发的出汗。

经书上说,人以胃气为本。因为人靠着水谷之气来维持生命,所谓清气、营气、卫气、春升之气,都是胃气的不同名称。胃是水谷之海,食物进入胃中,消化吸收精气。精气向上输送到脾脏,脾脏散布精气,精气再向上归于肺脏,通调水液,向下输送到膀胱,水精遍布全身,五经共同运行,配合四时五脏阴阳,维持着身体的正常运行。如果饮食不节,寒温失调,就会伤脾胃。

喜怒憂恐,損耗元氣。脾胃既衰,元氣不足,而心火獨盛。心火者陰火也,起於下焦,其繫系於心,心不主令,相火代之。相火者,下焦包絡之火,元氣之賊也。火與元氣不兩立,一勝則一負。脾胃氣虛,則下流於腎,陰火得以乘其土位,故氣高而喘,身熱而煩,其脈洪大而頭痛,或渴不止,其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,此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。然與外感風寒之證頗同而實異:內傷脾胃,乃傷其氣;外感風寒,乃傷其形。

傷其外為有餘,有餘者瀉之;傷其內為不足,不足者補之。內傷不足,苟誤認外感有餘,而反瀉之,則虛其虛也。惟當以辛甘溫之劑,補其中而升其陽,甘寒以瀉其火則愈矣。《經》曰:勞者溫之,損者溫之。又云:甘溫能除大熱。大忌苦寒,損其脾胃。(李東垣)

白話文:

情緒波動,像是喜怒憂恐,會損耗身體的元氣。脾胃虛弱,元氣不足,心火就會旺盛。心火其實是陰火,源於下焦,與心相連,心無法控制,就由相火代替。相火是下焦包絡的火,是元氣的敵人。火和元氣不能共存,一方強盛,另一方就會衰弱。脾胃虛弱,氣往下流到腎,陰火就趁機佔據脾胃的位置,所以會氣喘、發熱煩躁、脈搏洪大、頭痛、口渴不止,皮膚對風寒抵抗力下降,容易出現寒熱交替,這些都是脾胃氣虛導致的。

雖然這些症狀跟外感風寒引起的類似,但實際上是不同的:內傷脾胃,是傷了體內的氣;外感風寒,是傷了身體的外表。

外傷屬於有餘,需要瀉去;內傷屬於不足,需要補充。內傷不足,如果誤認為是外感有餘,反而使用瀉法,就會更加虛弱。應該用辛甘溫的藥物,補充內氣,提升陽氣,再用甘寒藥物瀉火,就能治癒。古書說:「勞者溫之,損者溫之」,又說:「甘溫能除大熱」。要禁忌苦寒藥物,以免傷脾胃。

人以水穀為本,脾胃為養生之本,東垣獨知其義,發為《脾胃論》,垂惠後世,開導末學之功誠非小矣。獨怪其論中有矛盾之談,如曰:飲食失節,寒溫不適,脾胃乃傷。此因喜怒憂恐,損耗元氣,資助心火,心不主令,相火代之;相火者,下焦包絡之火,元氣之賊也;火與元氣不兩立,火勝則乘其土位,所以為病。若此數語,則大見矛盾矣。

觀其前條,則慮陽氣之受傷,故曰大忌苦寒之藥。此節又云火勝之為病,更當何法以治之?夫元氣既損,多見生陽日縮,神氣日消,何以反助心火?脾胃屬土,得火則生,何謂火乘土位?且人之元氣,本貴清和,寒固能病,熱亦能病。然熱傷元氣,而因勞動火者,固常有之。

白話文:

人體以飲食為根本,脾胃是養生的根本,李東垣獨特地理解了這個道理,著成《脾胃論》,造福後世,啟迪後學的貢獻實在不小。只是他論述中出現了一些矛盾之處,例如他說:飲食不節制,寒熱不適,就會損傷脾胃。這是因為喜怒憂恐會損耗元氣,助長心火,心火失控,相火代之。相火是下焦包絡之火,是元氣的賊。火和元氣不能共存,火盛就會佔據脾胃的土位,從而致病。這些話語顯然矛盾重重。

前文強調要保護陽氣,所以忌用苦寒藥物。這段又說火盛致病,那又该如何治疗呢?元氣受損,就會導致陽氣衰微,精神萎靡,怎能反過來助長心火?脾胃屬土,火能生土,何謂火佔據土位?而且人體的元氣,本就需要清和,寒固能生病,熱也能生病。但熱傷元氣,而因勞動產生火,卻是常見的現象。

若因勞犯寒,而寒傷脾胃者,尤酷尤甚。第熱證顯而寒證隱,故熱證易見,而寒證不覺也。真熱證猶易辨,而假熱證尤不易辨也。矧元氣屬陽,火其類也,而熱為同氣,邪猶可制;陰為陽賊,寒其仇也,而生機被伐,無不速亡。故《經》云少火生氣,未聞少寒生氣也;又云避風如避箭,未聞避熱如避箭也。

由此觀之,則何不曰寒與元氣不兩立,而反云火與元氣不兩立呼?再考補中益氣等方,每用升、柴,此即培養春生之意;而每用芩、連,亦即制火之意。第以二、三分之芩、連,固未必即敗陽氣;而以五、七分之參、術,果即能斡旋元氣呼?○脾胃有病,自宜治脾胃。然脾為土臟,灌溉四旁,是以五臟中皆有脾氣,而脾胃中,亦皆有五臟之氣,此其互為相使,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。故善治脾胃者,能調五臟,即所以治脾胃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因為勞累而受寒,寒氣傷了脾胃,情況就會特別嚴重。因為熱證明顯而寒證隱藏,所以熱證容易察覺,而寒證不易察觉。真正的熱證尚且容易辨別,假熱證就更加難以辨別。何况元氣屬於陽,火是它的同類,熱是同氣,邪氣還可以控制;陰氣是陽氣的賊,寒氣是它的仇敵,生機被損害,就會很快死亡。所以《經》上說少火生氣,從未听说过少寒生氣;又說避風如避箭,從未听说过避熱如避箭。

由此可見,為什麼不說寒氣與元氣不能共存,反而說火氣與元氣不能共存呢?再看補中益氣等方劑,經常使用升麻、柴胡,這就是培養春生之意的表現;而經常使用黃芩、黃連,也是制火之意。但是用二、三分的黃芩、黃連,固然不一定會損害陽氣;而用五、七分的人參、白術,真的就能調和元氣嗎?脾胃有病,自然應該治療脾胃。然而脾臟是土臟,滋養灌溉四肢百骸,所以五臟中都有脾氣,而脾胃中也都有五臟之氣,它們相互影響,有不可分割的部分。因此,善於治療脾胃的人,能調和五臟,也就是治療脾胃的方法。

能治脾胃,而使食進胃強,即所以安五臟也。今人止知參、苓、枳、朮、山楂、麥芽、神麯、厚朴之類,乃為脾胃之藥,而不知風寒濕熱,皆能犯脾,飲食勞倦,皆能傷脾。如:風邪勝者,宜散之;寒邪勝者,宜溫之;熱邪勝者,宜寒之;濕邪勝者,宜燥之;飲食停積者,宜行之;勞倦內傷者,宜補之。然臟腑雖分十一,而同有陰陽,同此血氣。

矧太陰常多血少氣,陽明常多血多氣,使此中之血瘀,則承氣、抵當之類,總屬脾胃之藥;使此中之血虛,則四物、五物、理陰、五福之類,又孰非脾胃之藥乎?再若五臟之邪,皆通脾胃,如肝邪之犯脾者,肝脾俱實,單平肝氣可也;肝強脾弱,舍肝而救脾可也;心邪之犯脾者,心火熾盛,清火可也;心火不足,補火以生土可也。肺邪之犯脾者,肺氣壅塞,當泄肺以蘇脾之滯;肺氣不足,當補肺以防脾之虛。

白話文:

調養脾胃,讓食物順利進入胃部並強健消化功能,就能安定五臟。現在的人只知道人參、茯苓、枳實、白朮、山楂、麥芽、神麴、厚朴等是健脾胃的藥物,卻不知道風寒濕熱都能侵犯脾胃,飲食不節和過度勞累也會傷脾。例如:風邪入侵,就需要散風;寒邪入侵,就需要溫暖;熱邪入侵,就需要清熱;濕邪入侵,就需要燥濕;飲食積滯,就需要推動消化;勞累內傷,就需要補益。雖然臟腑分為十一種,但都具有陰陽屬性,共用血氣。

特別是脾屬太陰,常有血少氣虛,而胃屬陽明,常有血多氣盛。如果脾胃中的血液瘀滯,那麼承氣、抵當等藥物,就屬於健脾胃的藥物;如果脾胃中的血液不足,那麼四物、五物、理陰、五福等藥物,也都是健脾胃的藥物。再者,五臟的邪氣,都會影響脾胃。例如,肝邪犯脾,肝脾俱實,單獨平肝氣即可;如果肝氣強盛,脾氣虛弱,就應該捨棄治療肝氣,而著重於補益脾胃;心邪犯脾,心火熾盛,就要清心火;如果心火不足,就要補益心火,以滋養脾土。肺邪犯脾,肺氣壅塞,就要疏泄肺氣,以緩解脾胃的阻塞;如果肺氣不足,就要補益肺氣,以防止脾胃虛弱。

腎邪之犯脾者,脾虛則水能反克,救脾為主;腎虛則啟閉無權,壯腎為先。至若胃司受納,脾主運化,若能納而不化,此脾虛之兆易見;若既不能納,又不能運,此脾胃之氣俱已大虧,即速用十全大補、六味回陽等劑,尤恐不及,而尚欲楂、苓、枳、術,冀為脾胃之永賴乎?是以脾胃受傷,但使能去其傷者,即是脾胃之藥。此中理奧機圓,誠有非言能盡悉者也。

(張景岳)

脾胃之論,莫詳於東垣。所著補中益氣、調中益氣、升陽益胃等湯,誠補前人之未備。察其立方之意,因以內傷勞倦為主;又因脾乃太陰濕土,且胃陽衰者居多,故用參、耆以補中,二術以燥濕,升、柴升下陷之清陽,陳皮、木香理中宮之氣滯,脾胃合治,用之得宜,效誠桴鼓。蓋東垣之法,不過詳於治脾,略於治胃耳。

白話文:

腎臟的邪氣侵犯脾臟時,脾臟虛弱就會導致水氣反過來克制脾臟,因此救治脾臟是主要的。腎臟虛弱則開合失調,因此補強腎臟是首要的。

如果胃臟負責接收食物,脾臟負責運化食物,若能接收卻無法運化,這就是脾臟虛弱的明顯徵兆。如果既不能接收,又不能運化,就代表脾胃的元氣已經嚴重虧損,必須立刻使用十全大補、六味回陽等藥物,甚至可能還來不及,而還要考慮使用山楂、茯苓、枳實、白術,期望能長期依靠這些藥物來滋養脾胃嗎?因此,脾胃受傷,只要能去除其傷害的因素,就是治療脾胃的良藥。這些道理和機理非常深奧,實在不是言語所能完全表達的。

張景岳認為,對於脾胃的論述,無人能比李東垣更精通。李東垣所著的補中益氣湯、調中益氣湯、升陽益胃湯等方劑,實在是彌補了前人醫學的不足。觀察李東垣用藥的用意,主要是針對內傷勞倦;又因為脾臟屬於太陰濕土,而胃陽虛衰者居多,所以使用人參、黃耆來補益中氣,用白術、蒼朮來燥濕,用升麻、柴胡來升提下陷的清陽之氣,陳皮、木香理氣中宮的氣滯,脾胃並治,運用得當,效果如同敲響鼓一般快速。李東垣的醫術,主要在於精通脾臟的治療,對於胃臟的治療則略顯不足。

後人宗其意,竟將脾胃總論,即以治脾之藥籠統治胃。今觀葉氏書,始知脾胃當分析而論。蓋胃屬戊土,脾屬己土,戊陽己陰,陰陽之性有別也。臟宜藏,腑宜通,臟腑之體用有殊也。若脾陽不足,胃有寒濕,一臟一腑,皆宜於溫燥升運者,自當恪遵東垣之法。若脾陽不虧,胃有燥火,則當遵葉氏養胃陰之法。

觀其立論云:納食主胃,運化主脾;脾宜升則健,胃宜降則和。又云:太陰濕土,得陽始運,陽明燥土,得陰自安,以脾喜剛燥,胃喜柔潤也。仲景急下存津,其治在胃;東垣大升陽氣,其治在脾。此等議論,實超出千古。

故凡遇稟質木火之體,患燥熱之證,或病後熱傷津液,以致虛痞不食,舌絳咽乾,煩渴不寐,肌燥熇熱,便不通爽,此九竅不和,都屬胃病,豈可以耆、朮、升、柴治之乎?所謂胃宜降則和者,非辛開苦降,亦非苦寒下奪,以損胃氣,不過甘平,或甘涼濡潤,以養胃陰,則津液來復,使之通降而已矣。此義即宗《內經》所謂六腑者,傳化物而不藏,以通為用之理也。

白話文:

後世醫家遵循前人的思想,往往將脾胃一併論述,用治療脾臟的藥物來概括性地治療胃病。然而,仔細研讀葉氏著作,才明白脾胃應分開論治。因為胃屬戊土,脾屬己土,戊為陽土,己為陰土,陰陽屬性不同,功能也不同。臟腑各有其特性,臟器宜於藏,腑器宜於通,兩者在體用上各有差異。若脾陽不足,胃有寒濕,脾胃都需要溫燥升運,應當遵循東垣的治療方法。若脾陽未虧,胃有燥火,則應遵循葉氏養胃陰的法則。

葉氏論述脾胃的精妙之處在於:食物的吸收消化主要靠胃,營養的運化主要靠脾;脾臟宜於升則健康,胃臟宜於降則平和。又說,太陰濕土需要陽氣才能運化,陽明燥土需要陰氣才能安穩,這是因為脾喜剛燥,胃喜柔潤。張仲景急下存津,其治療側重於胃;李東垣大升陽氣,其治療側重於脾。這些論述,超越前人,獨樹一幟。

因此,凡是稟賦屬木火體質,患燥熱症狀,或病後熱傷津液,導致虛痞不食,舌紅乾燥,口渴難眠,皮膚乾燥發熱,大便不通暢,這些九竅不和的症狀,都屬於胃病。怎麼可以用甘草、蒼朮、升麻、柴胡來治療呢?所謂“胃宜降則和”,不是指辛開苦降,也不是指苦寒下奪,損傷胃氣,而是用甘平或甘涼濡潤的藥物來養護胃陰,使津液恢復,通降自如。這正是遵循《內經》中所說的“六腑者,傳化物而不藏,以通為用”的道理。

總之,脾胃之病,虛實寒熱,宜燥宜潤,固當詳別,其於升降二字,尤為緊要。蓋脾氣下陷固病,即不下陷,但不健運,已病矣。胃氣上逆固病,即不上逆,但不通降,亦病矣。(《臨證指南》)

東垣治脾胃之法,莫精於升降。夫升降之法易知,而升降之理難明。《經》曰:脾胃者,倉廩之官,五味出焉。蓋脾主運化,其用在於無形,其屬土,地氣上騰,然後能載物,故健行而不息,是脾之宜升也明矣。胃者,水穀之海,容受糟粕,其主納,納則貴下行,譬如水之性莫不就下,是胃之宜降也又明矣。又曰:清氣在下,則生飧泄;濁氣在上,則生䐜脹。

白話文:

總之,脾胃疾病,虛實寒熱,需要根據情況判斷是否需要燥濕或滋潤,一定要仔細辨別。而升降二字,尤其重要。因為脾氣下陷就是病,即使沒有下陷,但脾臟運化不健,也是病。胃氣上逆也是病,即使沒有上逆,但胃氣不能通降,也同樣是病。

東垣醫學治療脾胃疾病的方法,最精妙之處在於升降。升降的道理雖然容易理解,但其中的原理卻難以完全明瞭。經書中說:脾胃是人體的倉庫,五味都從這裡進入。脾臟主要負責運化,其作用無形無狀,屬於土性,地氣向上升騰,才能承載萬物,因此脾臟需要持續向上運行,這就是脾臟宜升的道理。胃是容納水谷的器官,負責接收食物殘渣,因此胃氣應該向下運行,就像水的特性總是向下流動一樣,這就是胃臟宜降的道理。經書中還說:清氣在下,就會導致腹瀉;濁氣在上,就會導致腹脹。

夫清氣何?蓋指脾氣而言,不然何以在下則飧泄也?其濁氣何?蓋指胃氣而言,不然何以在上則䐜脹也?是非可為脾升胃降之一確證歟。由此而推,如仲聖所立青龍、越脾等方,即謂升脾之清氣也可;所立三承氣諸方,即謂降胃之濁氣也無不可。(《吳醫匯講》)

陰陽交而天地泰,精氣合而入身安,人身一小天地,精氣二字從米,是精氣皆生於米也。故曰:得谷者昌,失谷者亡。人之所恃以生者,精氣也,衛氣也,營氣也。精氣從腎所生,衛氣從肺所生,營氣從肝、心所生,三者之氣,雖各有所自,然合而一之,則均以脾胃為本。《經》曰:脾者孤臟,以灌四旁。

白話文:

所謂清氣,指的是脾氣,否則為何脾氣虛弱時,就會出現消化不良、腹瀉等症狀呢?而濁氣,指的是胃氣,否則為何胃氣不順時,就會出現上腹脹滿、消化不良等症狀呢?這不正說明了脾升胃降的道理嗎?因此,仲景所創的青龍、越脾等方,就是針對升脾之清氣的;而三承氣等方,就是針對降胃之濁氣的。

天地間陰陽調和,才得以安定祥和;人體內精氣相合,才得以安然無恙。人體就像一個小天地,精氣二字都包含“米”字,說明精氣都來源於飲食。所以說,吃飽了才能興旺,吃不飽就會衰亡。人體賴以生存的精氣,包括精氣、衛氣、營氣。精氣源於腎,衛氣源於肺,營氣源於肝心。雖然三者各有來源,但最終都以脾胃為根本。《經》書中說:脾臟是孤獨的臟器,卻能滋養四肢百骸。

又曰:五臟者,皆稟氣於胃。故古人有補腎不如補脾之論也。(《馮氏錦囊》)

凡病顛倒難明,必從脾胃調理。○清陽下降,則水火不交而成痞;心肺為邪火所迫,漸至血枯。《經》云:地氣上為云,天氣下為雨。人身陽氣升騰,則氣降而為血,故補腎以滋陰,不若補脾以升陽。○東垣云:補腎不若補脾。論水生木而言,試觀江、河、塘、海場,未見生木;木賴土生,土先剋水,滋生元氣,則木有生生之意。(周慎齋)

脾虛少食,弗可克伐,補之自然能食。東方之仇木宜安,恐木實則侮土而厥張。西方之子金宜顧,恐子虛則竊母氣以自救。至若下焦少火,實為生氣之元。中央土虛,必須補母。(羅謙甫)

白話文:

古人說,五臟都依靠脾胃供給氣息,所以有「補腎不如補脾」的說法。生病時,病症難以理解,就一定要從脾胃調理。如果陽氣下降,水火不能交合就會形成痞症;心肺被邪火逼迫,就會逐漸導致血枯。就像《經》上說的,地氣上升形成雲,天氣下降變成雨。人體的陽氣上升,則氣下降而化為血,所以補腎滋陰不如補脾升陽。東垣也說補腎不如補脾。就像水生木一樣,江河湖海從未見過長樹,木需要土來生長,土先剋制水,滋養元氣,木才能生生不息。脾虛導致食慾不振,不能強制節制飲食,補脾胃自然就會恢復食慾。東方屬木,需要安撫,擔心木氣過盛會侵犯土氣而導致厥張;西方屬金,需要照顧,擔心金氣虛弱會奪取母氣以自救。下焦缺乏火氣,實際上是生氣的根本,中央土虛,就必須補養母氣。

余於脾胃,分別陰陽水火而調之。如不思食,此屬陽明胃土受病,須補少陰心火,歸脾湯補心火以生胃土也。能食不化,此屬太陰脾土受病,須補少陽相火,八味丸補相火以生脾土也。若理中湯用乾薑,所以制土中之水也。建中湯用白芍,所以制土中之木也。黃耆湯所以益土之子,使其不食母氣也。六味丸所以壯水之主也,八味丸所以益火之原也。(趙養葵)

白話文:

我對於脾胃的調養,是根據陰陽水火理論分別對治。例如,如果病人不思飲食,這是陽明胃土受病,需要補少陰心火,使用歸脾湯來補心火以生胃土。如果病人能食不化,這是太陰脾土受病,需要補少陽相火,使用八味丸來補相火以生脾土。

若用理中湯,其中的乾薑可以制土中之水。用建中湯,其中的白芍可以制土中之木。黃耆湯可以益土之子,使其不食母氣。六味丸可以壯水之主,八味丸可以益火之原。

(趙養葵)

今人只知脾胃虛則當補,補之不應,則補其母,如是足矣。而不知更有妙處,補腎是也。脾土克腎水,不相為用,如何反補其所勝,以滋肝木乎?曰:不然,此其妙正在相剋處也。五行以相剋為用,今且以水與土言之,水不得土,何處發生?何處安著?土不得水,卻是一個燥坌物事,如何生出萬物來?水土相滋,動植化生,此造化相剋之妙。而醫家所以謂脾為太陰濕土,「濕」之一字,分明土全賴水為用也。

故曰:補脾必先補腎。至於腎精不足,則又須補之以味,故古人又謂補腎不若補脾。二言各有妙理,不可偏廢也。(王宇泰)

水者,先天之本,水旺則陰精充而上奉,故可永年,則補腎宜急也。土為後天之本,土衰則陽精敗而下陷,故當夭折,則補脾宜急也。薛立齋深明此義,多以六味地黃湯壯水,為奉上之計,兼以補中益氣湯扶土,為降下之防。○今之明者,知保脾矣。然四君之甘溫,能守而不能走,或以二陳燥濕,或以木香破滯,或以砂仁醒脾,或以神麯去舊生新,補而兼之以行,則補者方可成功。

白話文:

現代人只知道脾胃虛弱就應該補,補了沒效果就補脾胃的母臟,這樣就夠了。卻不知道還有更妙的方法,就是補腎。脾土克制腎水,兩者本來不相干,怎麼能反過來補被克制的腎水來滋養肝木呢?這說法不對,妙處就在於相剋。五行相生相剋,水土之間也是如此,沒有土,水無處產生,無處安放;沒有水,土就只是一個乾巴巴的東西,怎麼能生出萬物?水土相互滋養,動植物才能化生,這就是造化的相剋之道。醫家說脾是太陰濕土,「濕」這個字就說明土完全依賴水。

所以說,補脾一定要先補腎。至於腎精不足,則要以食物來補,所以古人也說補腎不如補脾。兩種說法都有道理,不可偏廢。

水是先天的根本,水旺則陰精充足,上行滋養頭腦,就能長壽,所以補腎要急。土是後天的根本,土虛弱則陽精衰敗,下陷,就容易夭折,所以補脾要急。薛立齋深明此道,常用六味地黃湯滋補腎水,以養護頭腦;也兼用補中益氣湯扶持脾土,防止下陷。現在有些人懂得保養脾胃了,卻只用四君子湯的甘溫之性來固護脾胃,卻不能讓它運行,或者用二陳湯燥濕,或者用木香破除積滯,或者用砂仁醒脾,或者用神麴去除陳舊生成新的,補脾胃卻沒有讓它運轉,這樣補法就難以成功。

若不明此,而一於補,則脾胃濕熱,固結不散,嘔吐瀉利,胸膈飽悶,其能免乎?(查了吾)

中州為元氣之母。俗雲氣無補法,此為氣實者言之。如脾虛正氣不行,邪著為病,當調理中州,復其健運之職,則濁氣降而痞滿除。如不補氣,氣何由行?○補脾胃藥內,必用心經藥者,以火能生土也,故古方用益智仁,正合此意。(朱丹溪)

常見脾虛之人,大病之後,補以參、術則腹脹,消以枳、樸則便瀉,惟用焦術以健脾,加丹參以生新血,佐雞內金、五穀蟲、砂仁、陳皮、茯苓、麥芽、鍋粑粉以化食,每每獲效。(吳篁池)

白話文:

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,一味地補益身體,就會導致脾胃濕熱,積聚不散,出現嘔吐腹瀉、胸膈飽悶等症狀,怎麼可能避免呢?中焦是元氣的根本,俗话说“气无补法”,这是针对气虚的人说的。比如脾虚导致正气运行不畅,邪气入侵致病,就应该调理中焦,恢复其正常运作的功能,这样浊气才能下降,痞满才能消除。如果不补气,气又怎么运行呢?補脾胃的药物中,一定要包含滋补心经的药物,因为火能生土,所以古方用益智仁,正符合这个道理。

经常看到脾虚的人,大病之后,用人参、白术补益,反而腹胀,用枳实、厚朴消导,又会便泻,只有用焦白术健脾,加上丹参生新血,再佐以鸡内金、五谷虫、砂仁、陈皮、茯苓、麦芽、锅粑粉化食,才能收到效果。

陰虛火動,脾胃衰弱;陰者水也,脾胃者土也。土雖喜燥,然太燥則草木枯槁;水雖喜潤,然太潤則草木濕爛。是以補脾滋腎之劑,務在燥濕得宜耳。○脾虛氣短,不能以續,變作喘促,尚用降氣定喘之藥;脾虛衛氣不行,變為浮腫,尚用耗氣利水之藥;脾虛鬱滯,變作寒熱,尚用外感表散之藥,虛而益虛,真氣盡矣。(喻嘉言)

脾旺則飲食運動,脾衰則運動遲難。凡人食後神倦欲睡者,脾氣餒而不能運動故也。(《證治匯補》)

胃中之陽,能化津液以歸肺者,全藉脾陰轉輸之力。脾陰不足,則胃中之火,莫非心火,壅而上行,生金者從此刑金。脾陰得復,胃中之心火自平也。(程郊倩)

白話文:

陰虛火動,脾胃衰弱,因為陰指的是水,脾胃指的是土。雖然土喜歡乾燥,但過於乾燥就會使草木枯萎;水雖然喜歡濕潤,但過於濕潤就會使草木腐爛。所以補脾滋腎的藥物,務必要在乾燥濕潤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。

脾氣虛弱就會氣短,無法持久,進而演變成喘促,此時需要使用降氣定喘的藥物;脾氣虛弱,衛氣無法運作,就會導致浮腫,此時需要使用耗氣利水藥物;脾氣虛弱,導致氣機鬱滯,就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,此時需要使用治療外感表證的藥物。這樣一來,虛弱的體質反而會更加虛弱,真氣就會消耗殆盡。

脾氣旺盛,則飲食運動都能正常進行,脾氣衰弱,則運動就會變得遲緩困難。凡是飯後感到昏昏欲睡的人,都是因為脾氣虛弱,無法進行正常的運作。

胃中的陽氣能將津液轉化後輸送到肺部,這全靠脾陰的轉輸之力。如果脾陰不足,胃中的火氣就會變成心火,向上升騰,就會導致金氣受損。如果脾陰得到恢復,胃中的心火自然就會平息。

不問陰陽與冷熱,先將脾胃與調和。(嚴用和)

百凡治病,胃氣實者,攻之則去,而疾易愈。胃氣虛者,攻之不去。蓋胃本虛,攻之而胃氣益弱,反不能行其藥力,而病所以自如也,非藥不能去病也,胃氣不行藥力故也;若峻攻之,則元氣傷而病益甚;若不知機,攻盡元氣則死矣。如虛熱者,服寒涼之藥,而熱反盛,何也?《經》曰:服寒而反熱者奈何?岐伯曰:不味旺,是以反也。胃氣實者,雖有病不攻自愈。

故中醫用藥,亦常效焉。觀夫藜藿常病不藥自愈可知矣。故云:治病不察脾胃之虛實,不足以為太醫。(《見聞錄》)

脈候

脾氣傷者,脈浮大而無力;胃氣傷者,脈沉弱而難尋,此皆不足之脈,易於尋按者也。更有脈大、飽悶,有似食滯,此乃脾虛而見假象,即洪大之脈陰必傷,堅強之脈胃必損也。(《證治匯補》)

白話文:

不論是陰陽還是冷熱,都應該先調和脾胃。

治療疾病,如果胃氣充實,用攻伐的方法可以去除病邪,疾病容易痊癒。如果胃氣虛弱,用攻伐的方法就不能去除病邪。因為胃本來就虛弱,用攻伐的方法反而會讓胃氣更加虛弱,藥物就無法發揮作用,疾病自然不會消失,不是藥物不能治病,而是胃氣虛弱,藥力無法運行。如果過度攻伐,就會損傷元氣,疾病反而加重。如果不懂得其中的機理,一味攻伐,就會耗盡元氣而導致死亡。比如虛熱的人,服用寒涼的藥物,反而熱症加重,這是為什麼呢?《內經》說:「服用寒涼藥物反而熱症加重,這是怎麼回事呢?」岐伯說:「因為胃氣不旺盛,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。」胃氣充實的人,即使有病,不治療也會自然痊癒。

所以,中醫用藥,往往能取得良好的療效。觀察那些常年吃粗茶淡飯的人,即使生病,也能不藥而癒,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。所以說:治療疾病不考察脾胃的虛實,不足以稱得上是太醫。

脾氣受損的人,脈象浮大而無力;胃氣受損的人,脈象沉弱而難以尋找到,這些都是虛弱的脈象,容易觸摸到。還有脈象大而飽滿,好像食物停滯一樣,這是脾虛造成的假象,脈象洪大,一定陰氣受損;脈象堅強,一定胃氣受損。

附方

八仙糕,調理脾胃之仙方。茯苓、山藥、苡仁、蓮子、砂仁、芡實、扁豆、穀芽。八味制末,加炒陳米一升,磨粉和入,再加洋糖,做成糕樣,早晏隨食。

白話文:

八仙糕:調理脾胃的仙方

材料:

  • 茯苓
  • 山藥
  • 薏仁
  • 蓮子
  • 砂仁
  • 芡實
  • 扁豆
  • 穀芽

製作方法:

  1. 將以上八味藥材研磨成粉末。
  2. 加入炒好的陳米粉(約一升)。
  3. 再加入適量砂糖,混合均勻。
  4. 將混合物製成糕點。

食用方法:

每日早晚隨餐食用。

功效:

八仙糕具有調理脾胃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