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九·雜證匯參 (3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九·雜證匯參 (39)

1. 淋濁

淋有虛實,不可不辨。如氣淋臍下妨悶,誠為氣滯,法當疏利;若氣虛不運者,又宜補中。血淋腹硬莖痛,誠為死血,法當去淤;然血虛、血冷者,又當補腎。惟膏淋有精溺渾濁之異,非滋陰不效;勞淋有脾腎困敗之狀,非養正不除。(《證治匯補》)

淋濁二證,時醫好用滲利,殊不知淋濁久不愈者,多屬陰虛,而滲利在所當忌。然又不可早用補澀,蓋此證之始,未有不因於濕熱下流者,補澀太早,反閉其邪而病愈甚矣。是以有積年累月不愈者,皆由治法失其先後次第故也。(《赤水玄珠》)

書云:淋證不可服補藥,氣得補而愈脹,血得補而愈澀,熱得補而愈盛。此言一出,人皆以為治淋閉者,不過滲濕、清熱、利水而已。殊不知邪氣蘊結膀胱者,固不可補,若氣虛則滲泄之令不行,必須參、耆補氣;血虛則不得滋潤流通,必須歸、地補血。大抵腎虛宜補腎,以四物湯加知、柏,或煎下滋腎丸;若氣虛於下而不通者,宜補而升之。

雖云升補不可獨用,而滲利亦不可獨行,須佐使得宜為要。況行水難免不泄腎氣,滲利難免不亡津液,果是邪熱蘊結,而元氣未虛者,投之庶可獲效。設施於虛弱之人,未見其有成功也。(《醫宗粹言》)

治淋,不可純用寒涼傷血,不可純用熱藥助火。蓋寒則堅凝,熱則流通,均非至當,但宜清上固下為是。(《醫學入門》)

虛淋者,腎虛精敗也。童子精未盛而御女,老人陰已痿而思色,則精不出而內敗,莖中澀痛成淋者,惟《金匱》腎氣湯可救。若精已竭而復耗之,則大小便牽引而痛,宜滋化源,不可誤用知、柏淡滲等劑,既瀉其陽,復耗其陰也。(薛立齋)

淋病主治,而用八正、分清、導赤等方,因熱濕俱屬無形,腑氣為壅,取淡滲苦寒,濕去熱解,腑通病解。若房勞強忍精血之傷,乃有形敗濁阻於隧道,故每溺而痛,徒進清濕熱利小便無用,以溺與精同門異路耳。古方用虎杖散者,以麝香入絡通血,杜牛膝亦開通血中敗濁也。(《臨證指南》)

淋閉一證,《玉機微義》闡述詳盡,他如河間之熱,羅知悌之寒,張潔古分在氣在血,嚴用和之五淋,陳無擇之三因,朱彥修之積痰死血,劉宗厚之腎虛火熾,分門別類,惟婦人治法尚略。婦人經未絕年,厥陰肝經用事,肝主謀慮,婦人多郁,郁久成火,凝滯濁液,漸結成粒,名曰石淋。治用五苓、八正,淡滲利竅,於病未嘗遠也。

不知淡滲皆在天之陽,但能利肺氣,非治有形之陰病也。腎乃肺子,淡滲過劑,腎氣奪矣。陰血日虧,鬱火日熾,無陽則陰無以生,無陰則陽無以化,淡滲皆泄氣而損血,血損則竅愈澀,病愈劇。當開鬱火,補陰血,兼以導氣,壯者氣行則愈,陰血旺,氣道通,病自瘳矣,如河涸舟黏,縱用力多,未若決水之為易也。用丹溪牛膝膏,加鬱金開鬱、山梔降火、生地補陰、琥珀導氣利竅則愈。

白話文:

淋病有虛證和實證之分,必須仔細辨別。如果氣淋,感到肚臍下方悶脹不適,這是因為氣機阻滯,應該用疏通氣機的方法治療;如果是氣虛導致氣機運行不暢,就應該用補益中氣的方法。血淋表現為腹部發硬、陰莖疼痛,這是因為有瘀血,應該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療;但如果是血虛或血寒引起的,就應該用補腎的方法。只有膏淋,會出現精液和尿液混濁的情況,需要用滋陰的方法才能有效;勞淋則表現為脾腎虛弱,必須用補養正氣的方法才能治好。

淋病和濁病這兩種病症,現在的醫生喜歡用滲利的方法來治療,卻不知道淋病和濁病久治不愈,多半是因為陰虛,而滲利的方法是應該避免的。但是也不能太早使用補澀的方法,因為這種病一開始多半是由於濕熱下注引起的,過早使用補澀的方法,反而會把邪氣閉塞在體內,使病情更加嚴重。所以,有很多病拖延多年都治不好,都是因為治療方法沒有按照先後順序造成的。

古書上說:淋病不可以用補藥,因為補氣會使脹氣更嚴重,補血會使小便更澀滯,補熱會使熱邪更旺盛。這句話一出,大家就認為治療淋病閉塞,只需要滲濕、清熱、利尿就可以了。卻不知道,邪氣鬱積在膀胱的,固然不應該用補法,但如果氣虛,就無法順利將水液排出,必須用人參、黃耆來補氣;如果血虛,就無法滋養濡潤,必須用當歸、熟地來補血。總的來說,腎虛應該用補腎的方法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知母、黃柏,或者服用滋腎丸;如果是氣虛在下而氣機不暢的,應該用補氣升陽的方法。

雖然說升補的方法不應該單獨使用,但是滲利的方法也不能單獨進行,必須要配合使用才有效。況且利尿難免會耗傷腎氣,滲利難免會耗損津液,如果確實是邪熱蘊結,而元氣沒有虛損的,用滲利的方法或許有效。但如果用在虛弱的人身上,就沒有成功的可能了。

治療淋病,不能單純使用寒涼的藥物來損傷血液,也不能單純使用溫熱的藥物來助長火氣。因為寒涼會使氣機凝滯,溫熱會使氣機過於流通,都不是最好的方法,應該以清上固下為宜。

虛證的淋病,是腎虛精敗導致的。年輕人精氣尚未充盛就沉溺女色,老年人陰氣已經衰弱卻還貪戀美色,就會導致精液不能正常排出而內敗,陰莖澀痛形成淋病,這種情況只有用《金匱》腎氣湯才可以救治。如果精氣已經枯竭還繼續耗損,就會出現大小便牽引疼痛的情況,應該用滋養精血的方法,不可以誤用知母、黃柏等清熱利濕的藥物,因為這些藥物既會瀉耗陽氣,又會耗損陰液。

治療淋病,如果使用八正散、分清飲、導赤散等方劑,是因為熱濕都屬於無形之邪,導致腑氣壅滯,用淡滲苦寒的藥物,可以去除濕邪、解除熱邪,使腑氣通暢,疾病就會痊癒。但如果是因為房事勞累,強忍精血,導致有形的敗濁阻塞在尿道,就會每次排尿都疼痛,單純使用清熱利濕利尿的方法是沒有用的,因為尿液和精液是同一個源頭,但走的不是同一條路。古方使用虎杖散,是因為用了麝香來疏通經絡、活血化瘀,杜牛膝也能開通血液中的敗濁。

淋病閉塞這種病症,《玉機微義》已經闡述得很詳細了,其他如河間學派認為是熱證,羅知悌認為是寒證,張潔古把淋病分為氣分和血分,嚴用和分為五淋,陳無擇分為三因,朱彥修認為是積痰死血,劉宗厚認為是腎虛火旺,各家分門別類地進行了闡述,只有婦女的治療方法還比較簡略。婦女在月經尚未斷絕的年紀,是厥陰肝經主事,肝主謀慮,婦女多有憂鬱,憂鬱久了就會化火,凝滯濁液,慢慢形成顆粒,叫做石淋。治療可以使用五苓散、八正散等方劑,用淡滲利竅的方法,對治療疾病沒有太大的偏差。

卻不知道淡滲的藥物都屬於陽氣,只能利肺氣,不能治療有形的陰病。腎是肺的兒子,淡滲過度,會耗損腎氣。陰血日益虧損,鬱火日益旺盛,沒有陽氣,陰氣就無法產生,沒有陰液,陽氣就無法化生,淡滲的藥物都會洩耗氣機、損傷血液,血液受損,竅道就更加澀滯,病情更加嚴重。應該用開解鬱火、補益陰血,同時配合疏導氣機的方法。身體強壯的人,氣機運行通暢就會痊癒,陰血旺盛,氣道通暢,病自然就好了。就像河水乾涸,船被困住,縱然用力再大,也不如把水引來更容易。可以用丹溪的牛膝膏,加上鬱金來開鬱、梔子來降火、生地來補陰、琥珀來導氣利竅,病就可以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