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九·雜證匯參 (16)
卷九·雜證匯參 (16)
1. 痢
夏傷於暑,白虎、益元,皆解暑之劑。瓜果寒涼傷其中氣;酒後御色損其下元。附子理中,所以溫中補下。《經》云:實者,邪氣實也。故以白虎、益元應之。虛者,正氣虛也。故以理中應之。若以寒熱均用為疑,則仲景瀉心湯,既用大黃、黃連,又用乾薑、附子,何哉?蓋假對假,真對真也。(《赤水玄珠》)
附方
至聖丹,治休息久痢神效,並治便血。鴉膽子。此味出閩省雲貴,本草未收。其味至苦,去殼取仁,用桂圓肉包緊,捻如丸藥狀,空腹米飲吞下,以食壓之。三、五歲兒每服二十粒,十餘歲者三十粒,大人四十九粒,兩三服即愈,除根不發。
黃金湯,治疫痢。黃土、金銀花、黑豆、生甘草、茯苓、扁豆、扁豆花、穀芽、白芍、五穀蟲、生薑。
開噤散,治噤口痢。人參、黃連、茯苓、冬瓜仁、陳皮、丹參、石蓮子、石菖蒲、陳米、荷葉蒂。
敷臍方,治痢證食入即嘔。用面作餅,炙熟分作二片,以一片中心挖空,另用木鱉子三個,去殼搗爛,加麝香少許,填餅空中,貼於臍下,軟帛系定,外用軟鞋底熨之,腹中作響,喉中有香氣,即思食。
又方,治痢證胃中火盛,飲食不下,噁心嘔吐。用海蜇頭浸醬中,周時取出,洗淨切碎,再用藕絲同拌,米醋洋糖少許和勻,食此惡吐即止。
白話文:
夏天因為暑熱而生病,像是白虎湯、益元散這些藥方,都是用來解除暑熱的。但是,如果吃太多寒涼的瓜果,會傷害到脾胃的功能;喝酒後又行房事,會損耗腎的精氣。所以要用附子理中湯來溫補脾胃和腎的精氣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實證,是邪氣太強盛。」所以要用白虎湯、益元散來對治。虛證,是正氣太虛弱,所以要用理中湯來對治。如果覺得同時使用寒涼和溫熱藥材很奇怪,那麼張仲景的瀉心湯,不也同時用了大黃、黃連這些寒涼藥,又用了乾薑、附子這些溫熱藥嗎?這是因為虛證要用補虛的藥,實證要用瀉實的藥,要針對病症的實質去治療。
附方:
**至聖丹:**治療反覆發作的痢疾,效果非常好,還可以治療便血。藥材是鴉膽子。這個藥材產自福建、雲貴地區,過去的本草綱目還沒有收錄。味道非常苦,要去掉外殼取出裡面的仁,用桂圓肉包起來,搓成丸藥的形狀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,之後再吃些東西壓住。三、五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二十粒,十幾歲的小孩服用三十粒,成人服用四十九粒,服用兩三次就會痊癒,而且可以根治,不再復發。
**黃金湯:**治療流行性痢疾。藥材是黃土、金銀花、黑豆、生甘草、茯苓、扁豆、扁豆花、穀芽、白芍、五穀蟲、生薑。
**開噤散:**治療因為痢疾而吃不下東西的狀況。藥材是人參、黃連、茯苓、冬瓜仁、陳皮、丹參、石蓮子、石菖蒲、陳米、荷葉蒂。
**敷臍方:**治療痢疾,吃東西就想吐。用麵粉做成餅,烤熟後分成兩片,其中一片中間挖空,另用木鱉子三個,去殼搗爛,加入少許麝香,填入餅的空處,貼在肚臍下方,用柔軟的布條綁好,外面再用柔軟的鞋底熨熱。如果聽到肚子裡有聲音,喉嚨裡有香氣,就表示可以開始吃東西了。
**又一方:**治療痢疾,胃裡火氣很大,吃不下東西,噁心想吐。用海蜇頭浸泡在醬油中一段時間,取出後洗淨切碎,再用藕絲一起拌,加入少許米醋和白糖調勻,吃了之後噁心嘔吐就會停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