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六·雜證匯參 (5)
卷六·雜證匯參 (5)
1. 吐咳血
經義
陽明司天,咳不止,而白血出者死。○怒則氣逆,甚則嘔血。(《素問》)
哲言
夫吐血,咳逆上氣,其脈數而有熱,不得臥者死。○酒客咳者,必吐血。此因極飲所致。(《金匱》)
心主血而不能藏,夜則復歸於肝;肝藏血而不能主,晝則聽命於心。心為君,肝為相,君火一動,相火從之,相火一動,六經之火從之,火動則血隨以動,火升則血隨以升。(《明醫指掌》)
涎唾中有少血散漫者,此腎中相火炎上之血也。若血如紅縷,從痰中咳出者,此肺絡受熱傷之血也;若咳出白血,淺紅色似肉似肺者,必死。(朱丹溪)
失血於口者,有咽、喉之異。蓋上焦出納之門戶,惟咽、喉二竅而已。咽為胃之上竅,故由於咽者必出於胃;喉為肺之上竅,故由於喉者必出於肺。然喉連於肺,而實統五臟之清道;咽連於胃,而實統六腑之濁道。此其出於肺者,人知病在五臟,而不知其出於胃者,亦多有由於臟也。
白話文:
陽明經主宰天部,如果咳嗽不止,而且咳出白血,就會死亡。生氣會導致氣逆,嚴重的話還會嘔血。
吐血、咳嗽、氣逆上衝,脈搏跳動頻繁且伴有發熱,無法平躺的人就會死亡。嗜酒的人咳嗽,一定會吐血,這是因為過度飲酒造成的。
心臟主導血液,但不能儲藏血液,晚上血液會回到肝臟;肝臟儲藏血液,但不能主導血液,白天則聽命於心臟。心臟是君主,肝臟是輔相,君火一動,相火就隨之而動,相火一動,六經的火就隨之而動,火動就會帶動血液流動,火升就會帶動血液上涌。
唾液中夾雜著少許散漫的血液,這是腎臟中相火炎上造成的。如果血像是紅色的線條,從痰中咳出,這是肺絡受熱損傷造成的;如果咳出白血,淺紅色,像肉又像肺,那就一定會死亡。
從嘴巴流血,有咽喉的區別。因為上焦是人體的出入口,只有咽喉兩個竅。咽是胃的上竅,所以從咽部流血,一定是由於胃部引起的;喉是肺的上竅,所以從喉部流血,一定是由於肺部引起的。但是喉與肺相連,實際上統管著五臟的清道;咽與胃相連,實際上統管著六腑的濁道。因此,從肺部流血,人們都知道是五臟有病,但是從胃部流血,卻有很多是由於臟器有病造成的。
《經》曰:五臟者,皆稟氣於胃。胃者,五臟之本也。然則五臟之氣,皆稟於胃,而五臟之病,獨不及於胃乎?今見吐血之證,古人云嘔血者出於胃,而豈知其亦由於臟也。蓋凡胃火盛而大吐者,此本胃家之病,無待言也。至若怒則氣逆,甚則嘔血者,亦出於胃,此氣逆在肝,木邪乘胃而然也。
又知欲火上炎,甚則嘔血者,亦出於胃,此火發源泉,陰邪乘胃而然也。由此觀之,則凡五志之火,皆能及胃,而血出於咽者,豈止胃家之病?但咳而出者,必出於喉,出於喉者,當察五臟;嘔咯而出者,必出於咽,出於咽者,則五臟六腑皆能及之。且胃以水穀之海,為多氣多血之府,而實為衝任血海之源,故凡血枯經閉者,當求生血之源,源在胃也;嘔血吐血者,當求動血之源,源在臟也。○凡咳血、嗽血者,諸家皆言其出於肺;咯血、唾血者,皆言其出於腎。
白話文:
經典記載,五臟都依靠脾胃提供精氣,脾胃是五臟的根本。既然五臟的精氣都源於脾胃,那麼五臟的病症難道就不會影響脾胃嗎?現在我們看到吐血的症狀,古人說嘔血來自脾胃,但難道不知道它也可能源於五臟嗎?如果脾胃火氣旺盛導致劇烈嘔吐,這當然是脾胃本身的問題,無需多說。但如果因發怒而氣逆,嚴重時導致嘔血,這也是來自脾胃,但實際上是肝氣逆上,木氣侵犯脾胃所致。
還有,如果慾火上炎,嚴重時導致嘔血,這也來自脾胃,但實際上是心火過旺,陰邪侵犯脾胃所致。由此可見,五臟的怒、喜、思、憂、恐等情緒之火,都能影響脾胃,而血從口中吐出,並非僅僅是脾胃的病變。但如果是咳嗽時咳出血,則一定是來自肺部;如果從喉嚨吐出血,則要觀察五臟。如果嘔吐時帶血,則一定是來自咽喉,而咽喉則可能受到五臟六腑的影響。
此外,脾胃是水穀之海,氣血匯聚之地,更是衝任二脈血海的源頭。因此,如果出現血虛經閉,應該尋找生血之源,源頭就在脾胃;如果出現嘔血吐血,應該尋找動血之源,源頭就在五臟。一般來說,咳血、嗽血都是來自肺部;咯血、唾血都是來自腎臟。
是豈足以盡之?而不知咳、嗽、咯、唾等血,無不有關於腎也。何也?蓋腎脈從腎上貫肝膈,入肺中,循喉嚨,夾舌本,其支者,從肺出,絡心,注胸中。此肺腎相連,而病則俱病矣。且血本精類,而腎主五液,故凡病血者,雖有五臟之辨,然無不由於水虧,水虧則火盛,火盛則刑金,金病則肺燥,肺燥則絡傷而嗽血,液涸而成痰。此其病標固在肺,而病本則在腎也。
苟欲舍腎而治血,終非治之善者,第腎中自有水火,水虛本不能滋養,火虛尤不能化生,有善窺水火之微者,則洞垣之目無過是矣。(張景岳)
心無血養則生熱,熱氣熏胸中,以致金畏熱而不敢降,一呼一吸,僅在分寸間作潛伏狀,火既熏蒸於下,氣復促逼於上,凡筋膜間之若津若液,皆被火煎成血,而隨燥氣上升,咳、吐、咯間,莫不帶紅。欲求血之不枯、液之不竭,不可得也。惟宜保定心肺之氣,取生養於甘涼,使液足於上,降下蔭及營陰而益水,燥熱門中霧露之溉也。○制火者,不獨水也,血足亦令焰息。
白話文:
腎經與肺經相連,因此咳嗽、咳血、吐血、咯血等病症,都跟腎臟息息相關。腎脈從腎臟向上穿過肝臟和橫膈膜,進入肺臟,沿著喉嚨,夾住舌根,分支從肺臟出來,連接到心臟,流入胸腔。肺腎相連,因此其中一方生病,另一方也會受到影響。
血液源於精氣,而腎臟主宰著人體的五種液體,所以凡是血液病變,雖然可能牽涉到五臟,但根本原因都在於腎臟的水分不足。水不足則火氣旺盛,火氣旺盛則損傷金氣,金氣受損則肺臟乾燥,肺臟乾燥則肺絡受傷而咳血,體液乾涸而形成痰液。雖然病症表現在肺臟,但病根卻在腎臟。
如果只針對血液病症治療,而忽略腎臟,就無法真正治癒。腎臟本身有水火,水虛則無法滋養,火虛則無法化生。能觀察水火微妙變化的人,才能洞悉疾病的根本原因。
心臟缺乏血液滋養就會產生熱氣,熱氣熏蒸胸腔,導致金氣畏懼熱氣而不敢下降,呼吸之間僅存微弱的氣息,像是潛伏狀態。火氣向下熏蒸,氣息向上逼迫,筋膜之間的津液都被火氣煎熬成血,隨著燥氣上升,咳嗽、吐血、咯血都帶有血絲。想要血液不枯竭、津液不乾涸,幾乎不可能。只能盡力保護心肺之氣,用甘涼之物滋養,讓津液充足,下降滋潤營陰,補充水分,如同乾燥的土地得到雨露滋潤。
控制火氣,不只靠水,血液充足也能讓火氣減弱。
血,陰類也。陰虛之人,水虧不能滋木,營血必傷。所以陽火獨治,而不得血潤,則必吸動腎水以自救,無奈滴水不能濟盛火,反從火化而升煎成血。咯血云出於腎者此也。(程郊倩)
吐血一證,人惟知氣逆血溢,火升血泛,不知血在臟腑,另有膈膜隔定,其血不能滲溢。夫膈膜者,極薄極脆,凡有所傷則破,破則血溢於上矣。(劉默生)
補編
吐血不止者,柏葉湯主之。○心氣不足,吐血、衄血,瀉心湯主之。(《金匱》)
按:心氣不足二字,當是有餘二字。若是不足,如何用此方治之?必是傳寫之訛。(《醫宗金鑑》)
白話文:
血液屬於陰性物質。陰虛的人,體內的水分不足,無法滋養心臟,導致營血受損。因此,陽火獨自燃燒,無法得到血液滋潤,就會吸取腎水來救急,但就像一滴水無法滅掉旺盛的火一樣,反而會被火蒸發,變成血蒸氣。這就是為什麼咯血會說來自腎臟的原因。
吐血是一種症狀,人們只知道氣逆血溢、火氣上炎導致血液外溢,卻不知道血液在臟腑中,有膈膜隔開,血無法滲透出來。膈膜非常薄且脆弱,只要受到損傷就會破裂,破裂後血液就會溢出到上面。
吐血不止的,可以用柏葉湯治療。心氣過盛,導致吐血、鼻出血的,可以用瀉心湯治療。
註解:心氣不足這句話,應該是心氣過盛。如果是心氣不足,怎麼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呢?一定是抄寫錯誤。
治吐血有三訣:宜行血不宜止血。血不循經絡者,氣逆上壅也。行血則循經絡,不止自止;止之則血凝,血凝則發熱、惡食,病日痼矣。宜補肝不宜伐肝。《經》曰:五臟者,藏精氣而不瀉者也。肝藏血,吐血者,肝失其職也。養肝則肝氣平,而血有所歸;伐肝則肝虛不能藏血,血愈不止矣。
宜降氣不宜降火。氣有餘便是火,氣降則火降,火降則氣不上升,血隨氣行而無溢出上竅之患矣。降火必用寒涼,反傷胃氣,胃氣傷則脾不能統血,血愈不能歸經矣。(繆仲淳)
《經》曰中焦取汁,化而為赤,是謂血。又曰奉心化赤而為血。是血雖生於心藏於肝,而實由於中焦水穀之精微化生者也。醫者一見血證,便以為熱,概用清涼,初病火旺者,服之亦愈;若中氣虛弱之人,屢發屢服,未有不傷脾土者也。脾土一傷,絕其化源,而不斃者鮮矣。
白話文:
治吐血有三訣:
一、宜行血不宜止血:
血之所以會吐出來,是因為它沒有順著經絡運行,而是逆著氣流往上衝。如果能讓血液順著經絡流動,就不需要刻意止血,自然會止住。如果硬要止血,反而會讓血液凝固,進而導致發熱、食慾不振,病情更加頑固。
二、宜補肝不宜伐肝: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五臟是儲藏精氣而不泄露的地方。」肝臟負責儲藏血液,吐血就是肝臟失職所致。滋養肝臟,肝氣就能平穩,血液就能回到它應該去的地方。如果過度損傷肝臟,反而會導致肝臟虛弱,無法儲藏血液,吐血的情況會更加嚴重。
三、宜降氣不宜降火:
氣多了就會變成火,氣下降了火也會跟著下降。火下降了,氣就不會往上衝,血液隨著氣流運行,就不會溢出上部的孔竅。如果用寒涼藥物降火,反而會傷到胃氣,胃氣受傷,脾臟就無法統攝血液,血液就更難回到經絡了。
血液的來源: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中焦吸收水谷精華,轉化成紅色,這就是血液。」又說:「心臟負責供養血液,讓它轉化成紅色。」也就是說,血液雖然由心臟生成,儲藏在肝臟,但實際上是由中焦水穀精華轉化而來。
醫者要慎用清涼藥物:
醫生看到血症,就認為是熱症,一概用清涼藥物,對於初病火旺的人來說,服用這些藥物確實可以治癒。但是對於中氣虛弱的人來說,頻繁發病,頻繁服用清涼藥物,就會損傷脾臟,脾臟受損,血液生成就會受到阻礙,最終導致死亡。
凡痰中帶血,或吐一、二口不多者,乃絡脈之血,最易傷人。《經》曰:陽絡傷,血外溢。若不咳嗽,尚可醫治;血雖止而咳不止,雖仙莫救。間有生者,或富貴有力,信任明醫,十中可得一、二;若貧賤之人,百無一生。其有大吐數碗,乃衝任之血充膚熱肉滲皮毛者也,能食無嗽喘證,雖多無傷,調理亦易。
頗有自少吐至老者,亦有傾盆而來不可遏止,一、二日即死者。要之,少者,經絡之血,經絡通臟腑,雖少最深;多者,皮膚之血,皮膚在外,雖多亦淺。俗醫以為多者屬胃血,少者屬臟血,不知臟者藏也,不可以傷。真藏之血,若吐一口,不出五日即死,尚奚治焉?夫吐血雖屬傷陰,治宜滋陰養血,然亦有陽虛不能攝血而外溢者,宜用參、苓、耆、術補氣攝血。
白話文:
如果痰中帶血,或只吐一、兩口不多,那是血管中的血,最容易傷人。《經》上說:陽絡受傷,就會造成血外溢。如果沒有咳嗽,還可以治療;但如果血止住了,咳嗽卻不停,就算神仙也救不了。偶爾有活下來的,可能是富貴有力的人,相信名醫,十個中可能有一兩個能活;如果是貧窮的人,一百個中也難活一個。如果大量吐血,吐了幾碗,那是衝任經的血液,充盈著肌膚和熱肉,滲透到皮膚和毛髮,雖然吐得很多,但對身體影響不大,也容易調理。
有些人從年輕時就開始吐血,一直吐到老,也有些人突然大量吐血,像是傾盆大雨一樣,無法止住,一、兩天就死了。總之,吐血量少,是經絡中的血,經絡連通著臟腑,雖然少,卻最深;吐血量多,是皮膚表面的血,雖然多,卻淺。民間醫生認為吐血量多是胃出血,吐血量少是臟器出血,卻不知道臟器是藏在裡面的,不可以受傷。真正藏在身體裡面的血,如果吐一口,不出五天就會死,還怎麼治呢?吐血雖然是傷陰,治療要滋陰養血,但也有陽虛不能攝血而外溢的,就需要用人參、茯苓、黃耆、白朮補氣攝血。
若陽虛已極,畏寒足冷,飲食不進,嘔吐泄瀉者,急用薑、桂、附子,勿泥吐血屬火,而概用滋陰也。(吳仁齋)
痰中帶血,多屬脾經,須分痰血先後施治。先見血而後嗽痰者,此相火上炎,煎熬成痰,治宜降火為主。若用消痰之藥,則血溢而不止。先痰嗽而後見血者,是極熱生痰,載血上行,治宜消痰為要。若用止血之藥,則痰滯而不行。(《證治匯補》)
氣有餘便是火,血隨氣上,補水則火自降,順氣則血不逆。阿膠、牛膝、丹皮,補水之藥也;蘇子、橘紅、沉香,順氣之藥也。童便者,引血歸下竅,兼有行瘀之能;藕汁者,達血使無滯,而有止澀之力。(《原病式》)
白話文:
如果陽氣虛弱到極點,畏寒腳冷,飲食不進,嘔吐腹瀉,就要趕緊用薑、桂、附子,不要因為吐血屬火,就一概使用滋陰藥物。(吳仁齋)
痰中帶血,大多屬於脾經,需要根據痰血出現的先後順序來治療。先出現血然後咳嗽痰,這是心火上炎,煎熬成痰,治療要以降火為主。如果使用消痰藥物,血就會不斷溢出。先咳嗽痰然後出現血,這是極熱生痰,帶著血向上運行,治療要以消痰為主。如果使用止血藥物,痰就會停滯無法排出。(《證治匯補》)
氣盛就是火,血隨著氣向上運行,補充水份就能讓火下降,順暢氣機就能讓血不逆流。阿膠、牛膝、丹皮,都是補充水份的藥物;蘇子、橘紅、沉香,都是順暢氣機的藥物。童便可以引導血回到下焦,兼具行瘀的作用;藕汁可以使血流通無阻,並且有止澀的力量。(《原病式》)
吐血之後,當以胃藥收功。此語最好。予用參苓白朮散煎去頭渣,服二、三渣,或為丸藥,亦煎去頭渣,甚效。(周慎齋)
脈候
肺脈搏堅而長,當病唾血。○心脈微澀,為血溢。○秋脈不及,則令人喘,呼吸少氣而咳,上氣見血。(《素問》)
選案
張芝園性嗜生冷,復受寒邪,自用消散,忽然吐血,又用清涼,已瀕於危,診脈微遲,身涼面白,視其血,黑而臭。此胃氣不能傳化,陽虛陰走耳。用木香理中湯,霍然。○王周益失血,每歲一發,服理中湯頗效,近發服之無功。予謂:血證服理中,乃陽虛陰走,行濁道而出於胃者。
白話文:
吐血之後,應該用胃藥來收功。這句話最合適。我用參苓白朮散煎去頭一味藥的藥渣,服用第二、三味藥的藥渣,或者製成丸藥,同樣煎去頭一味藥的藥渣,效果都很好。(周慎齋)
脈候
肺脈跳動堅實而有力,且時間長,應該會患上吐血的疾病。○心脈微弱而粗糙,代表血溢出。○秋天時脈象不足,就會讓人喘不過氣,呼吸短促而咳嗽,呼吸急促時還會吐血。(《素問》)
選案
張芝園性喜生冷食物,又受了寒邪,自己服用消散類藥物,突然吐血,又服用清涼類藥物,已經瀕臨死亡,診脈脈象微遲,身體冰冷面色蒼白,觀察他吐的血,顏色黑且有臭味。這是因為胃氣不能正常運化,陽氣虛弱,陰氣外溢造成的。我用木香理中湯,效果馬上顯現。○王周益經常失血,每年都會發作一次,服用理中湯效果很好,最近發作服用後卻沒有效果。我說:血證服用理中湯,是因為陽氣虛弱,陰氣外溢,通過濁氣通道從胃部排出的。
此乃腎陰失守,夾肝氣而衝於肺,肺不能納,故犯清道而咳逆並至也。與生地、丹皮、歸尾、山藥、茯苓、麥冬、五味、澤瀉,加柴胡少許,立安。(程華仲)
黃湛侯素有失血證,晨起陡暴一口,傾血一盆,喉間氣湧,神思飄蕩,壯熱如蒸,頸筋粗勁,診脈尺中甚亂。此犯房勞,自不用命也。驗血色如太陽之紅,謂曰:少陰之脈,系舌本。少陰者,腎也。今腎家之血洶湧而出,舌本已硬,無法可救,不得已用丸藥一服,鎮安元氣,若得氣轉丹田,尚可緩圖。因煎參湯,下黑錫丹三十粒,喉間汩汩有聲,漸下入腹,頃之,舌柔能言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腎陰不足的情況,肝氣因此上衝到肺部,導致肺功能受阻,引起咳嗽和呼吸困難。治療方法是使用生地、丹皮、歸尾、山藥、茯苓、麥冬、五味、澤瀉,並加入少量的柴胡進行調理。
黃湛侯原本就有失血的症狀,早上突然大出血,一盆都是,喉嚨裡有氣流湧動,精神恍惚,身體發熱如同蒸煮,頸部筋脈粗壯。這是因為過度勞累和房事造成的。根據血液顏色如太陽般的紅色,可以推斷是少陰脈所引起的,也就是腎臟問題。現在腎臟的血液大量流出,舌頭已經僵硬,無力迴天,只好使用丸藥來安定元氣,如果能夠讓氣息轉移到丹田,還可以慢慢處理。因此,他服用了一碗人參湯,並下了三十粒的黑錫丹,喉嚨裡開始有咕嚕聲,漸漸流入腹部,不久後,舌頭變得柔軟,可以說話了。
亟用潤下之劑以繼前藥,遂與阿膠一兩,溶化,分三次,半日服盡,身熱漸退,頸筋漸消,進粥與補腎藥,多加秋石而愈。(喻嘉言)
鮑獻書年二十餘,每晨洗面,口覺血腥,吐血三口,因延至午後洗面,其吐亦然,諸醫莫曉其故,診脈滑數,兩寸特甚。予曰:頭面諸陽之會,陰虛則陽亢,陽亢則血不循經,因洗扐而透下咽喉也。理宜滋陰涼血,則陰分不虛,陽分不亢,陰陽平和,血循經絡,喉血自無。
乃用四物湯加丹皮、紅花生血涼血為君,黃柏滋腎為臣,麥冬清肺為佐,荊芥、澤蘭清頭面為使,少加童便降火。服十劑血減半。或議去紅花、丹皮、童便,血吐如初,仍加前味服之而愈。(余午亭)
白話文:
病人原本服藥後,病情需要潤燥通便,於是醫生給他服用了一兩阿膠,溶化後分三次服用,半天內喝完。病人體溫逐漸退去,頸部肌肉也慢慢消退,接著食用粥和補腎藥,並加入秋石,最後痊癒。
鮑獻書二十多歲時,每天早上洗臉時都會感到口中有血腥味,並且吐出三口血。下午洗臉時,同樣情況再次發生。許多醫生都無法找出病因。脈象滑數,寸脈尤其明顯。醫生說:「頭面是諸陽經匯聚的地方,陰虛則陽亢,陽亢則血液不能循經而行,因此洗臉時會刺激咽喉,導致吐血。」治療應當滋陰涼血,使陰分不虛,陽分不亢,陰陽平和,血液就能順利流通,喉嚨出血自然就會停止。
於是醫生處方四物湯,並加入丹皮、紅花生涼血止血,黃柏滋補腎陰,麥冬清肺熱,荊芥、澤蘭清熱頭面,再加少許童便降火。服用十劑後,出血量減少一半。有人建議去掉紅花、丹皮、童便,結果吐血如初,再次加入這些藥物後,才痊癒。
一人體素強,年近七旬,忽嘔血,脈弦強,與清熱平肝之劑,血遂止。一月後,胸中泛泛,又吐數口,服藥又止。一夕吐出肝一塊,重兩許,再吐如棋子大者五、六枚,遂困頓不食,數日而逝。○一婦久嗽咯血,內熱人困,病已數月,診脈弦數無力。余曰:此火盛灼金。夏令火旺,與瀉火保金之劑,守至秋金得令,再望生機。
所服人參、麥冬、丹皮、茯苓、紫菀、百合之類。一日,吐出肺兩塊,狀如熟豬肺,胸中隱痛,再用前藥不應而逝。(《怡堂散記》)
白話文:
一位身體原本很強壯的老人,年近七十歲時突然吐血,脈象弦強有力。醫生給他用了清熱平肝的藥,血就止住了。一個月後,他胸口發悶,又吐了幾口血,服藥後又止住了。有一天晚上,他吐出一塊肝臟,重約兩斤,又吐出五、六顆像棋子一樣大的肝組織,之後就虛弱無力,不吃不喝,幾天後就去世了。
另一個婦人長期咳嗽咳血,內熱很重,人也變得虛弱,病了好幾個月。醫生診脈發現脈象弦數無力,就說她是「火盛灼金」,因為夏季火氣旺盛,所以用瀉火保金的藥物,等到秋季金氣旺盛時,再觀察是否有生機。
婦人服用人參、麥冬、丹皮、茯苓、紫菀、百合等藥物。有一天,她吐出兩塊肺,形狀像煮熟的豬肺,胸口隱隱作痛,再服用之前的藥物也沒效果,最後也去世了。
倪孝廉年逾四旬,素多思慮傷脾,時有嘔吐之證,遇勞即發。余以理陰兼溫胃飲,隨飲即愈。於暑末時,因勞心吐泄血如掌大,或紫或紅,其多可畏。醫云:此因勞而火起心脾,兼以暑令,二火相濟所致。與犀角、地黃、童便、黃連、知母,服藥兩劑,其吐愈甚,脈益緊數,困憊垂危。
其子懇視,形勢俱劇,乃用人參、熟地、乾薑、炙甘草大劑與之。初服毫不為動,次服嘔惡稍止,復加附子、炮姜各二錢,人參、熟地各一兩,白朮四錢,炙甘草一錢,茯苓二錢,黃昏與服,竟得大睡,四鼓復進,嘔止血亦止。遂大加溫補調理而痊。余初用此藥,同道見之驚駭莫測,及其既愈,乃始心服,曰:向使不有公在,必為寒涼所斃。夫童便最能動嘔,犀角、知、連最能敗脾。
白話文:
倪孝廉年過四十,平日思慮過多,損傷脾胃,時常嘔吐,一勞累就發作。我用理陰兼溫胃飲,他喝下藥後就痊癒了。到了暑氣將盡時,他因為操勞心神,吐瀉出血,血塊如手掌般大小,顏色或紫或紅,情況十分危險。醫生說這是因為勞累引起心脾內火,加上暑熱的影響,兩種火氣交織在一起造成的。於是,我用犀角、地黃、童便、黃連、知母等藥物,給他服用了兩劑,結果嘔吐更加厲害,脈搏也更加緊促,身體虛弱,情況危急。
他的兒子焦急地求我診治,看到他的情況如此嚴重,便用人參、熟地、乾薑、炙甘草等藥物,以大劑量給他服用。第一次服用沒有任何反應,第二次服用後嘔吐稍微減輕,我再次加入附子、炮姜各兩錢,人參、熟地各一兩,白朮四錢,炙甘草一錢,茯苓二錢,黃昏時給他服用,他竟然睡著了,到四更天再次服用,嘔吐和出血都停止了。後來,我用溫補藥物調理,他終於痊癒了。我當初用這些藥物,同行看到後都驚訝不已,等到他痊癒後,才開始佩服我的醫術,說:若不是您在,他一定會被寒涼藥物治死。童便最容易引起嘔吐,犀角、知母、黃連最容易損傷脾胃。
時當二火,而證非二火,此以勞倦傷脾,而脾胃陽虛,氣不攝血,再用寒涼,脾必敗矣。後有數人皆同此證,悉用此法活之,故並記焉。(張景岳)
附方
補膜丸,治吐血止後,胃膜破損。白芨灰、絲綿灰、魚膘灰,三味等分為末,蜜丸。
治失血方,用女人頂發兩許,洗淨風乾,裝瓦瓶內,泥封,針刺數眼,火煉,冷透取灰研末,每服二錢,藕、墨、童便三汁和勻,燉服。
白話文:
現在正是炎熱的夏季,但病人卻不是因暑熱引起的症狀,這是因為勞累傷脾,導致脾胃陽氣虛弱,氣血失衡,如果再用寒涼藥物,脾胃就會更加虛弱。後來遇到好幾個症狀相同的病人,都用這個方法救活了,所以將它記錄下來。
補膜丸是用來治療吐血後胃膜受損的。白芨灰、絲綿灰、魚膘灰,三味等量研磨成粉,用蜜做成丸劑。
治療失血的方子,是用女人的頭髮少許,洗淨風乾,放在瓦罐裡,用泥封好,用針刺幾個小孔,用火燒煉,等冷卻後取出灰燼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兩錢,用藕汁、墨汁、童尿混合在一起,燉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