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六·雜證匯參 (4)
卷六·雜證匯參 (4)
1. 血證
經義
中焦受氣取汁,變化而赤,是謂血。○諸血者皆屬於心。○不遠熱,則熱至,血溢、血泄之病生。(《素問》)
營衛者,精氣也。血者,神氣也。血之與氣,異名同類焉,故奪血者無汗,奪汗者無血。(《靈樞》)
哲言
病人胸滿唇痿,舌青口燥,但欲漱水不欲咽,無寒熱,脈微大來遲,腹不滿,其人言我滿,為有瘀血。○病者如熱狀,煩滿,口乾燥而渴,其脈反無熱,此為陰伏,是瘀血也,當下之。(《金匱》)
涕、唾、精、津、汗、血、液,七般靈物總屬陰。(《道經》)
血之與氣,異名同類,雖有陰陽清濁之分,然總由水穀精微所化。其始也,混然一區,未分清濁;得脾氣之鼓運,上蒸於肺而為氣;氣不耗,下歸於腎而為精;精不泄,復歸於肝而為血;血不瀉,統歸於心,得離火之化,而為真血,以奉生身,莫貴乎此。(張路玉)
白話文:
中焦接收氣息,吸收精華,經過變化後呈現紅色,這就是血液。所有血液都屬於心臟管轄。如果身體不能遠離熱氣,熱氣就會侵入,導致血液溢出或流失,產生出血的疾病。
營氣和衛氣都是精氣的一種,血液是神氣的一種。血液和氣雖然名稱不同,但屬於同一類物質,因此失血就會無汗,出汗就會失血。
病人胸部飽滿,嘴唇乾枯萎縮,舌頭發青,嘴巴乾燥,只想要漱口,不想吞嚥,沒有寒熱症狀,脈象微弱而大,來得緩慢,腹部不飽滿,病人卻說自己感覺飽滿,這是因為有瘀血。病人雖然有發熱的症狀,感到煩悶、嘴巴乾燥而渴,但是脈象卻沒有熱象,這是陰邪潛藏,也是瘀血造成的,應該立即治療。
鼻涕、唾液、精液、津液、汗液、血液、體液,這七種精華物質都屬於陰性。
血液和氣雖然名稱不同,但屬於同一類物質,雖然有陰陽清濁的區別,但最終都源於水穀精微的變化。剛開始的時候,這些物質混雜在一起,沒有區分清濁;在脾氣的推動下,向上蒸騰到肺部形成氣;氣不耗散,向下歸入腎臟形成精;精不外泄,再回到肝臟形成血;血不外瀉,最終歸屬於心臟,在心火的作用下,轉化為真血,用來滋養身體,這是至關重要的。
人身之中,氣為衛,血為營。《經》曰:營者,水穀之精氣也,調和於五臟,灑陳於六腑,乃能入於脈也。生化於心,總統於脾,藏受於肝,宣布於肺,施泄於腎,灌溉一身。目得之而能視,耳得之而能聽,手得之而能攝,掌得之而能握,足得之而能步,髒得之而能液,腑得之而能氣,出入升降,濡潤宣通,靡不由此。飲食日滋,故能陽生陰長,取汁變化而赤,為血也。
注之於脈,充則實,少則澀;生旺則諸經恃其長養,衰竭則百脈由此空虛;血盛則形盛,血弱則形衰。血者難成而易虧,可不謹養乎?陰氣一傷,諸變立至,妄行於上,則吐衄;衰涸於中,則虛勞;妄返於下,則便紅;移熱膀胱,則溺血;滲透腸間,則為腸風;陰虛陽搏,則為崩中;濕蒸熱瘀,則為滯下;熱極腐化,則為膿血;火極似水,色多紫黑;熱勝於陰,發為瘡瘍;濕滯於血,則為癮疹;凝澀於皮膚,則為冷痹;蓄之在上,則喜忘;蓄之在下,則如狂;跌僕損傷,則瘀惡內聚。若分部位,身半以上,同天之陽;身半以下,同地之陰。
白話文:
人體內,氣負責保護,血負責滋養。《經書》說:血是水谷精華,在五臟內調和,遍佈六腑,才能進入脈絡。它由心臟生成,脾臟統率,肝臟儲藏,肺臟輸布,腎臟排泄,滋養全身。眼睛靠它才能視物,耳朵靠它才能聽聲,手靠它才能抓取,手掌靠它才能握物,腳靠它才能行走,臟器靠它才能分泌液體,腑臟靠它才能運行氣體,出入升降,滋潤疏通,無不依靠它。飲食每天補充,所以陽氣能生長,陰氣能增長,吸收汁液變化,變成紅色,就是血。
血流入脈絡,充足則脈搏有力,不足則脈搏微弱;旺盛則各經脈依靠它滋養,衰竭則百脈因此虛空;血充盈則身體健壯,血虛弱則身體衰敗。血難以生成卻容易虧損,難道不應該謹慎滋養嗎?陰氣一旦受損,各種病變立刻出現,妄行於上,則會吐血或流鼻血;衰竭於中,則會虛勞;妄返於下,則會大便帶血;移熱於膀胱,則會尿血;滲透腸道,則會患腸風;陰虛陽盛,則會患崩漏;濕氣蒸騰熱血瘀積,則會患便秘;熱氣極盛腐化,則會化膿出血;熱氣極盛如同水,顏色多為紫黑色;熱氣勝過陰氣,則會患瘡瘍;濕氣滯留於血,則會患癮疹;凝滯於皮膚,則會患風寒痹症;積聚於上半身,則會喜忘;積聚於下半身,則會神志狂亂;跌倒或受傷,則會瘀血積聚。若分部位來看,身體上半身如同天上的陽氣,身體下半身如同地上的陰氣。
此特舉其所顯之證而言也。(《玉機微義》)
人身之血,內行於脈絡,外充於皮毛,滲透於肌肉,滋養於筋骨,故百體平和,則運動無礙。若氣滯則血滯,氣逆則血逆,得熱則動,得寒則凝,衰耗則運行不周,滲透不遍,而外邪易侵矣。(孫一奎)
血本陰精,不宜動也,而動則為病;血主營氣,不宜損也,而損則為病。蓋動者多由於火,火盛則逼血妄行;損者多由於氣,氣傷則血無以存。故有以七情而動火者,有以七情而傷氣者,有以勞倦、色欲而動火者,有以勞倦、色欲而傷陰者。或外邪不解,而熱鬱於經;或縱飲不節,而火動於胃;或中氣虛寒,則不能收攝而注陷於下;或陰盛格陽,則火不歸原而泛溢於上。是皆動血之因也。
白話文:
這裡特別舉出它所顯現的症狀來說明。人體的血液,在內部流動於經脈,在外部充盈於皮膚毛髮,滲透於肌肉,滋養筋骨,因此全身都平和,運動起來就不會有阻礙。如果氣機阻塞,血液就會停滯,氣機逆亂,血液就會逆流,遇到熱就會流動,遇到寒就會凝固,衰竭耗損,血液循環就會不順暢,滲透不全面,容易受到外邪入侵。
血液的根本是陰精,不應該過度活動,如果活動就會生病;血液是營氣的主宰,不應該損傷,如果損傷就會生病。因為活動大多是由於火氣旺盛,火氣旺盛就會逼迫血液亂跑;損傷大多是由於氣虛,氣虛就會導致血液無法維持。因此,有些人因為七情而導致火氣旺盛,有些人因為七情而導致氣虛,有些人因為勞累、縱慾而導致火氣旺盛,有些人因為勞累、縱慾而導致陰精受損。或者外邪沒有消除,熱氣鬱積在經脈中;或者飲酒無度,火氣在胃中旺盛;或者中氣虛寒,不能收攝血液,血液就會下注;或者陰氣盛盛,陽氣被抑制,火氣不能回到原本的位置,就會泛溢到上面。這些都是導致血液活動失常的原因。
故妄行於上,則見於七竅;流注於下,則出於二陰。或壅瘀於經絡,則發為癰疽;或鬱結於腸臟,則留為症塊;或乘風熱,則為斑為疹;或滯陰寒,則為痛為痹。此皆血病之證也。若七情勞倦不知節,潛消暗鑠不知養,生意本虧,而耗傷弗覺,則為營氣之羸,為形體之敝。此以真陰不足,亦無非血病也。
(張景岳)
血證,熱積肺胃者,必胸滿脈實;大怒氣逆者,必面青脈弦。陽虛而血外走者,必虛冷惡寒;陰虛而火上亢者,必喘咳內熱。勞心不能生血者,必煩心躁悶;勞力不能攝血者,必自汗倦怠。鬱結傷脾者,則憂恚少食;勞傷肺氣者,則久咳無痰。氣虛不統者,血必散漫;積瘀停蓄者,血必成塊。
白話文:
所以血氣妄行向上,就會從七竅表現出來;向下流注,就會從二陰排出。或者阻塞瘀積在經絡,就會發作癰疽;或者鬱結在腸臟,就會形成症塊;或者乘着風熱,就會出現斑疹;或者停滯陰寒,就會出現疼痛和痺症。這些都是血病的表現。如果七情勞倦不知節制,潛藏的消耗暗中損耗不知保養,生機本就虧損,卻不知覺地繼續消耗傷害,就會導致營氣虛弱,身體衰敗。這也是因為真陰不足,其實也是血病。
血證中,熱積在肺胃者,必然胸部滿悶,脈象實數;大怒氣逆者,必然臉色青白,脈象弦緊。陽虛而血氣外散者,必然虛寒怕冷;陰虛而火氣上亢者,必然喘咳伴隨內熱。勞心過度不能生血者,必然心煩躁悶;勞力過度不能攝血者,必然自汗乏力。鬱結傷脾者,就會憂愁煩悶,食慾不振;勞傷肺氣者,就會久咳無痰。氣虛不能統攝血液者,血液必然散漫無序;瘀血停滯積聚者,血液必然形成血塊。
熱鬱在上者,其血必紫;虛炎下起者,其血必鮮。感寒泣血者,血必黑黯;肺臟生癰者,血必兼膿。先痰帶血者,由於痰火積熱;先血兼痰者,由於陰虛火猖。飲食飽悶而吐血者,必食傷胃脘而不運;飲酒過醉而吐血者,必酒傷清道而妄行。○大概血病於內,瘀則易治,干則難醫。
血走於外,下流為順,上溢為逆。凡血證,身無潮熱者輕,身有潮熱者重,九竅出血,身熱不得臥者死。(《證治匯補》)
血行清道出於鼻,血行濁道出於口;咳血、衄血出於肺,嘔血出於肝,吐血出於胃,涎血出於脾,咯血出於心,唾血出於腎。耳血曰衈,鼻血曰衄,膚血曰血汗,口鼻俱出曰腦衄,九竅皆出曰大衄。便血清者,屬營虛有熱;濁者屬熱與濕。色鮮者屬火,黑者火之極也。血與泄物並下者,屬有積,或絡脈傷也。
白話文:
上半身熱氣鬱結的人,血色必定偏紫;虛火從下往上蔓延的人,血色必定鮮紅。因受寒而流鼻血的人,血色必定黑暗;肺臟長瘡的人,血中必定混雜著膿。先有痰液再帶血者,是因為痰火積熱;先出血再帶痰者,是因為陰虛火旺。飲食過飽而嘔血者,必定是傷了胃脘導致食物無法消化;飲酒過度而嘔血者,必定是酒傷了清道導致血液妄行。總的來說,血病在內,瘀血比較容易治療,血虛則較難醫治。
血液流動,往下流動是順暢,往上流動則是不順。凡是血症,沒有潮熱症狀的比較輕,有潮熱症狀的比較重,九竅出血,發燒到無法躺下的,就會死亡。
血液從清道流出,會從鼻子流出;血液從濁道流出,會從嘴巴流出;咳血、流鼻血是肺部的問題;嘔血是肝臟的問題;吐血是胃部的問題;涎血是脾臟的問題;咯血是心臟的問題;唾血是腎臟的問題。耳朵流血稱為衈,鼻子流血稱為衄,皮膚流血稱為血汗,嘴巴和鼻子同時流血稱為腦衄,九竅都流血稱為大衄。大便帶血,血色清淡者,屬於營氣虛弱且有熱;血色混濁者,屬於熱氣與濕氣交雜。血色鮮紅者屬於火氣旺盛,血色發黑者屬於火氣極盛。血與大便一起流出,屬於有積聚,或者絡脈受傷。
尿血因房勞過度,陰虛火動,營血妄行,血色黑黯,面色枯白,尺脈沉遲者,此下元虛冷,所謂陽虛陰必走也。有嘔吐紫黑血者,《原病式》云:此非冷凝,由熱甚銷爍而為稠濁,熱甚則水化制之,故色見紫黑也。汗血由大喜傷心,喜則氣散,血隨氣行也。下血由氣虛腸薄,故血滲入而下出也。
○嗽出痰內有血者,名咳血。其因有二:熱壅於肺者易治,不過涼之而已;久嗽損於肺者難治,此已成勞也。痰中帶血絲者,此陰虛火動,勞傷肺臟也。蓋血雖生於心,統於脾,藏於肝,然實宣布於肺。靜則歸經,熱則妄行。火傷肺絡,血隨咳出者,為咳血;吐出多者,為吐血。
白話文:
尿血是因房事过度,导致身体阴虚火旺,血液妄行,血色黑暗,脸色苍白,脉象沉迟。这是下元虚寒的表现,所谓“阳虚阴必走”就是这个道理。如果呕吐紫黑色血液,《原病式》说,这不是寒凝,而是热气过盛,将血液烧灼变得稠浊,热气过盛会导致水液化解,因此颜色呈现紫黑色。
汗血是因为过度喜悦伤了心,喜悦会导致气散,血液随着气血流动而流出。下血则是由于气虚肠薄,导致血液渗漏而出。
咳嗽时痰中带血称为咳血。咳血的原因有两种:一是热气壅滞于肺,这种比较好治疗,只要用凉药就可以;二是久咳伤了肺,这种比较难治,已经成为劳损了。痰中带血丝,则是阴虚火旺,劳伤了肺脏。虽然血液是生于心,统于脾,藏于肝,但最终还是要依靠肺来宣散。身体平和时血液就会归经运行,热气旺盛时血液就会妄行。火气伤了肺络,血液随着咳嗽流出,称为咳血;吐出的量多,则称为吐血。
若喉中常有血腥,一咯血即出,或鮮或紫,或細屑者,謂之咯血;若鮮紅隨唾而出者,謂之唾血。二者皆出於腎。更有口中津唾,皆是紫黑血水,如豬血之色,晦而不鮮,形瘦體熱盜汗者,此為怫鬱所致也。然唾血責在下焦,蓋陽火煎迫而為之也。腎主唾,足少陰少血多氣,故其證為難治。
然咯血亦病最重難治者,以肺經氣多血少。又肺者,金象,為清肅下降之臟,金為火制,迫而上行,乃為咯血,逆之甚矣。《經》曰:上氣見血,及聞病音,謂喘而咯血且咳嗽也。是以吐血、衄血,血去雖多,然從肝、胃、大腸而來,三經氣血俱多,故身涼脈靜無害;咳血、咯血,是從心、肺、腎而來,三經皆氣多血少,氣多則火易升,血少則火易熾,故漸見脈洪而數,身熱咳嗽,失血雖少,多致不起。(馮楚瞻)
白話文:
如果喉嚨經常有血腥味,一咳嗽就吐血,血色有時鮮紅,有時暗紫,有時是細小的血塊,這叫做咯血;如果鮮紅色的血隨著唾液吐出來,叫做唾血。這兩種情況都是腎臟出了問題。
還有一種情況,就是嘴巴裡的唾液都是紫黑色的血水,像豬血一樣的顏色,暗沉不鮮豔,身體消瘦,發熱盜汗,這是由於鬱結積聚造成的。但是唾血是由於下焦(指小腸、膀胱、腎臟)的問題,陽氣過盛,迫使血液上湧而造成的。腎臟主掌唾液,足少陰經血少氣多,所以這種病症很難治療。
咯血也是一種很嚴重難治的病症,因為肺經氣多血少。肺臟屬金,主清肅下降,金被火克制,就會被迫向上升,導致咯血,這是逆行的表現。《經》書說:「上氣見血,及聞病音,謂喘而咯血且咳嗽也。」所以吐血、鼻出血,雖然出血量多,但來自肝、胃、大腸,這三條經絡氣血都比較多,所以身體涼爽,脈搏平靜,沒有大礙;而咳血、咯血,來自心、肺、腎,這三條經絡都是氣多血少,氣多則容易上火,血少則火容易旺盛,所以逐漸出現脈搏洪大而快,身體發熱,咳嗽,即使失血量少,也會導致生命危險。
失血或從口鼻,或從二便,或暴吐即止,或久吐不已,或始終鮮紅,或到底紫黑。大抵經絡之血,與脈絡之血有互相出入之義。如血從口鼻暴出即止,乃脈絡之血,非經絡之血;若大吐不已,自然振動經絡之血也。血從二便,始而絡血,久則亦動經血也。始終鮮紅,乃是絡血;到底紫黑,亦是絡中積血,或負重所致,或鬥狠受傷,而經絡之瘀血返之於脈絡中也。故脈絡之血,易生而易敗也。
(《醫學階梯》)
耳中出血,由鬱怒所傷,內動少陽風熱,致血沸騰,上衝清道,有升無降故也。○臍中出血,由胃中元陰受傷,陰血被火煎熬,上下不能轉運,有失傳度之令,故從胃竅出也。(羅赤誠)
白話文:
失血可能是從口鼻、大小便,或是突然嘔吐出來,也可能持續嘔吐不止。顏色可能是鮮紅色,也可能是紫黑色。總之,經絡和脈絡中的血液互相流通。例如,從口鼻突然噴血,這是脈絡中的血,不是經絡中的血;如果持續嘔吐,就會震動經絡中的血。大小便出血,一開始是脈絡中的血,時間久了也會影響到經絡中的血。一開始是鮮紅色,那是脈絡中的血;到最後變成紫黑色,則是脈絡中積血,可能是過度勞累,或是打架受傷,導致經絡中的瘀血回流到脈絡中。所以,脈絡中的血容易產生,也容易損壞。
耳朵出血是因鬱怒傷身,內動少陽風熱,導致血液沸騰,上衝頭部,氣血上升而不下降所致。臍中出血是因胃中元陰受損,陰血被火氣煎熬,上下氣血無法運轉,失去傳輸的秩序,所以從胃部出口流出。
血汗者,汗出而色紅染衣,亦謂之紅汗。《內經》以為少陰所至,河間以為膽受熱而血妄行,《本草》以為大喜傷心,喜則氣散,而血隨氣行。原雖不同,治之則一。(李東垣)
補編
氣之性,善升而易散。育與固,養氣之妙法。惟靜存守中,善養氣者矣。血之性,善降而易凝。和與溫,養血之妙法。惟運動調中,善養血者矣。(《吳醫匯講》)
治實火之血,順氣為先,氣行則血自止;治虛火之血,養正為先,氣壯則血自攝。(《醫方集解》)
活血必先順氣,氣降而血自流行;溫血必先溫氣,氣暖而血自運動;養血必先養氣,氣旺而血自滋生。○脾為後天之本,三陰之首也,脾氣健,則元氣旺而陰自固;腎為先天之本,三陰之蒂也,腎水足,則龍火潛而陰自安。故血證有脾虛者,當補脾以統其血;有腎虛者,當壯水以制其陽;有腎中陽虛者,當益火以引其歸。能於三法而尋繹之,調攝血門,思過半矣。
白話文:
血汗是指汗液帶有紅色染在衣服上,也稱為紅汗。《內經》認為是少陰經所致,河間學派認為是膽囊受熱導致血液妄行,《本草》則認為是大喜傷心,喜悅會使氣散,血液隨著氣一起運行。雖然各家觀點不同,但治療方法卻一致。
氣的特性是容易上升和散失,養氣的妙法是保持平和穩定,收斂氣息。血的特性是容易下降和凝結,養血的妙法是調和氣血,使之溫和流暢。
治療實火引起的出血,應先順氣,氣行則血自止;治療虛火引起的出血,應先養正,氣壯則血自攝。
活血必須先順氣,氣降則血自流通;溫血必須先溫氣,氣暖則血自流動;養血必須先養氣,氣旺則血自滋生。脾是後天之本,三陰之首,脾氣健壯,則元氣旺盛,陰氣自然固守;腎是先天之本,三陰之根,腎水充足,則腎陽潛伏,陰氣自然安穩。因此,血證有脾虛者,應補脾以統攝血液;有腎虛者,應壯水以制約陽氣;有腎中陽虛者,應益火以引導陽氣歸位。能夠深入研究這三種方法,調攝血液,就已經掌握了治療血證的半個訣竅了。
○勞傷誤用寒涼,則胸滿膈痛,血愈郁矣;陰火誤用燥熱,則血愈枯,勞瘵成矣。墜墮閃挫,氣逆血鬱,誤行補澀,則瘀蓄於胃,心下脹滿,食入即吐,名曰血逆;瘀蓄於脾,則腹大膨脹,漸成中滿,名曰血蠱。(《證治匯補》)
血證有四:曰虛、曰瘀、曰熱、曰寒。治法有五:曰補、曰下、曰破、曰涼、曰溫。血虛者,其證朝涼暮熱,手足心熱,皮膚甲錯,唇白,女子則月事前後不調,脈細無力,法宜補之。血瘀者,其證在上則煩躁,漱水不欲咽,在下則如狂,譫語,發黃,舌黑,小腹滿,小便長,大便黑,法宜下之;女子則經停腹痛,產後小腹脹痛不可按,法宜破之。
白話文:
勞累過度或錯誤使用寒涼藥物,就會導致胸悶膈肌疼痛,血液更加鬱結;如果陰虛火旺,卻誤用燥熱藥物,就會使血液更加枯竭,最終形成勞瘵病。跌倒、閃挫、氣逆血瘀,如果錯誤地使用滋補收澀的藥物,瘀血就會積聚在胃中,導致心口脹滿,吃下去的東西就吐出來,稱為血逆;瘀血積聚在脾臟,就會腹部膨脹,逐漸形成腹脹,稱為血蠱。
血證主要分為四種類型:虛、瘀、熱、寒。治療方法主要有五種:補、下、破、涼、溫。血虛的人,症狀表現為早上感到寒冷,晚上發熱,手腳心發熱,皮膚乾燥粗糙,嘴唇蒼白,女性則月經前後不調,脈象細弱無力,應以補血藥物治療。血瘀的人,症狀表現為上半身煩躁不安,漱口後不願意吞嚥,下半身則像發狂一樣,神志不清,皮膚發黃,舌頭發黑,小腹飽滿,小便量多,大便顏色黑,應以活血化瘀藥物治療;女性則表現為經期腹痛,產後小腹脹痛,不能觸碰,應以破瘀藥物治療。
血熱者,其證吐、衄、咳、咯、溺血,午後發熱,女子則月事先期而來,脈弦而數,法宜涼之。血寒者,其證麻木疲軟,皮膚不澤,手足清冷,心腹怕寒,腹有塊痛,得熱則止,女子則月事後期而至,脈細而緩,法宜溫之。又有吐、衄、便血,久而不止,因血不能附氣,失於歸經者,當溫脾、腎二經。
脾虛不統攝者,用姜附以溫中焦;腎虛不歸經者,用桂附以溫命門。皆溫之之法也。(《醫學六要》)
凡治血病,須明血出何經,不可概曰吐衄多是火載血上,錯經妄行,過用寒涼。夫火者,無形之氣也,非水可比,安能稱載?蓋血隨氣行,氣和則血循經,氣逆則血亂溢。氣有餘即是火。氣逆而血妄行,兼於火化,因此為甚。《經》曰:怒則氣逆,甚則嘔血。東垣曰:血妄行上出於口鼻者,皆氣逆也。
白話文:
血熱的人,會出現吐血、流鼻血、咳嗽咳血、痰中帶血、尿血等症狀,下午會發熱,女性則月經提前,脈搏跳動有力且快速,應該用寒涼的方法治療。血寒的人,會出現麻木、無力、皮膚乾燥無光澤、手腳冰冷、心腹部怕冷、腹部有塊狀疼痛,遇到熱的東西症狀會緩解,女性則月經延後,脈搏細弱且緩慢,應該用溫暖的方法治療。
還有一些情況,例如吐血、流鼻血、便血,持續很長時間無法止住,是因為血液不能依附於氣,失去正常的運行軌跡,這時應該溫暖脾經和腎經。
脾臟虛弱無法統攝血液,可以用生薑和附子溫暖中焦;腎臟虛弱導致血液不能歸經,可以用桂枝和附子溫暖命門。這些都是溫暖身體的方法。
治療血液病,一定要弄清楚血液是從哪條經絡出來的,不能一概而論說吐血和流鼻血都是火氣太盛,把血液向上帶動,走錯了經絡,就亂用寒涼藥物。火是一種無形的氣,不能用水來比喻,怎麼能說火能載血呢?實際上是血液隨著氣的運行而運行,氣和順暢,血液就能在經絡中正常運行,氣逆衝上,血液就會混亂溢出。氣盛就是火。氣逆衝上,血液妄行,兼有火氣化熱,因此更加嚴重。《經書》說:「生氣就會導致氣逆,嚴重就會嘔血。」李東垣說:「血液妄行,從口鼻流出來,都是氣逆造成的。」
況血得寒則凝,得熱則行,見黑則止。即此觀之,治血若不調氣,而純以寒涼是施,則血不歸經,為寒所滯,雖暫止而復來也。且脾統血,寒涼傷脾,不能約束,其變可勝言哉?(《赤水玄珠》)
治血須知其要。血動之由,惟火惟氣耳。察火者,察其有火無火;察氣者,察其氣虛氣實。知此四者,治血之法無餘義矣。○凡火不盛,氣不逆,而血動不止者,乃其元陰受損,營氣失守,病在根本而然。《經》曰:起居不節,用力過度,則絡脈傷。陽絡傷,則血外溢,血外溢則吐衄;陰絡傷,則血內溢,血內溢則後血。
此二言者,最得損傷失血之源。故凡治損傷,無火無氣而血不止者,不宜妄用寒涼以伐生氣,又不宜妄用辛燥以動陽氣,但宜純甘至靜之品,培之養之,以完固損傷,則不待治血而自安矣。
白話文:
血液遇寒就會凝固,遇熱就會流動,遇到黑色就會停止。由此可見,治療出血若不調和氣血,只用寒涼藥物,血液就不能回到經脈,反而被寒氣阻滯,雖然暫時止住,但還會復發。而且脾臟統攝血液,寒涼藥物會傷脾,脾臟無法約束血液,其後果不堪設想。
治療出血必須了解其關鍵所在。血液流動的原因,只有火和氣。觀察火,要看它是有火還是無火;觀察氣,要看它虛還是實。了解這四點,治療出血的方法就沒有其他了。
如果火不盛,氣不逆,但出血不止,這是因為元陰受損,營氣失守,病根在於此。經書說:「起居不節,用力過度,則絡脈傷。」陽絡受損,則血液外溢,外溢就會吐血或鼻出血;陰絡受損,則血液內溢,內溢就會便血。
這兩句話最能說明損傷失血的根源。因此,治療損傷,如果沒有火也沒有氣,出血不止,不應該亂用寒涼藥物來損傷生氣,也不應該亂用辛燥藥物來擾動陽氣,而應該用甘潤溫和的藥物,滋養補益,使損傷得到修復,這樣就不需要特意治療出血,自然就會康復。
○血證治法,凡肺病者,宜清降不宜升浮;心病者,宜養營不宜耗散;脾病者,宜溫中不宜酸寒;肝病者,或宜疏利,或宜甘緩,不宜秘滯;腎病者,或宜壯水,或宜滋陰,不宜香燥克伐;胃病者,或宜大瀉,或宜大補,當察兼證虛實,勿謂陽明證儘可攻也。○治血之藥,凡為君為臣,或宜專用,或宜相兼。
病有淺深,方有輕重。其間參合之妙,固由乎人,而性用之殊,當知其類。○血虛之治,有主者,宜熟地、當歸、枸杞之屬;血虛之治,有佐者,宜山藥、山萸、杜仲、棗仁、之屬。
白話文:
治療血證的方法,凡是肺部疾病,應該清降,不應該升浮;心臟疾病,應該養護營氣,不應該耗散;脾胃疾病,應該溫暖中焦,不應該用酸寒的藥物;肝臟疾病,有的應該疏通利導,有的應該用甘緩的藥物,不應該讓氣血停滯;腎臟疾病,有的應該滋補腎水,有的應該滋養腎陰,不應該用香燥的藥物來克伐。胃病的治療,有的應該大瀉,有的應該大補,應該觀察兼症的虛實,不要認為陽明證就一定可以攻伐。
治療血證的藥物,無論是君藥還是臣藥,有的應該專用,有的應該相互配合。
疾病的輕重,藥方的輕重也要相應。藥物之間相互配合的奧妙,固然是由於醫生的水平,但藥物本身的性質作用不同,也要了解其種類。
治療血虛,主要的藥物應該用熟地、當歸、枸杞等;治療血虛,輔助的藥物應該用山藥、山萸、杜仲、棗仁等。
血有虛而微熱者,宜涼補之,以生地、麥冬、芍藥、沙參、阿膠之屬;血有因於氣虛者,宜補其氣,以參、耆、白朮之屬;血有因於氣實者,宜行之降之,以青陳皮、枳殼、烏藥、木香、香附之屬;血有虛而滯者,宜補之活之,以當歸、牛膝、川芎、醇酒之屬;血有寒滯不化,及火不歸原者,宜溫之,以桂、附、乾薑之屬;血有亂動不安者,宜清之和之,以丹皮、丹參、童便、茅根、側柏、藕汁、黑墨之屬;血有大熱者,宜寒之瀉之,以芩、連、知、柏、元參、梔子、石膏、龍膽、苦參、犀角、青黛、槐花之屬;血有蓄而結者,宜破之逐之,以桃仁、紅花、蘇木、延胡、三稜、莪朮、五靈脂、大黃之屬;血有陷者,宜舉之,以升麻、柴胡之屬;血有燥者,宜潤之,以酥酪、蜂蜜、天冬、柏子仁、蓯蓉、當歸之屬;血有滑者,宜澀之止之,以棕灰、發灰、白芨、蒲黃、百草霜、五味子、烏梅、地榆、文蛤、續斷、椿白皮之屬;血有澀者,宜利之,以牛膝、車前、澤瀉、木通、瞿麥、益母、滑石之屬;血有病於風濕者,宜散之燥之,以荊、防、葛根、秦艽、蒼白朮之屬。○治血之劑,古人多以四物湯為主,然亦有宜與不宜者。
白話文:
血虛而微熱,要用涼補的藥,像是生地、麥冬、芍藥、沙參、阿膠等等;血虛因氣虛而來,就要補氣,用人參、黃耆、白朮等等;血虛因氣實而來,就要行氣降氣,用青皮、枳殼、烏藥、木香、香附等等;血虛又瘀滯,就要補血活血,用當歸、牛膝、川芎、醇酒等等;血寒滯不化,或火不歸原,就要溫補,用桂枝、附子、乾薑等等;血亂動不安,就要清熱安神,用丹皮、丹參、童便、茅根、側柏、藕汁、黑墨等等;血熱盛,就要寒涼瀉熱,用黃芩、黃連、知母、柏樹皮、元參、梔子、石膏、龍膽草、苦參、犀角、青黛、槐花等等;血積聚成塊,就要破血逐瘀,用桃仁、紅花、蘇木、延胡索、三稜、莪朮、五靈脂、大黃等等;血下陷,就要升提,用升麻、柴胡等等;血乾燥,就要滋潤,用酥酪、蜂蜜、天冬、柏子仁、蓯蓉、當歸等等;血滑脫,就要收斂止血,用棕櫚灰、頭髮灰、白芨、蒲黃、百草霜、五味子、烏梅、地榆、文蛤、續斷、椿白皮等等;血澀滯,就要利血通絡,用牛膝、車前草、澤瀉、木通、瞿麥、益母草、滑石等等;血因風濕而病,就要散風除濕,用荊芥、防風、葛根、秦艽、蒼白朮等等。古代治療血症,多以四物湯為主,但也有一些藥物適合或不適合使用。
蓋補血行血無如當歸,但當歸之性動而滑,凡因火動血者忌之,因火而嗽,因濕而滑者皆忌之。行血散血無如川芎,然川芎之性升而散,凡火載血上行者忌之,氣虛多汗,火不歸原者皆忌之。生血涼血無如生地,斂血清血無如芍藥,然二物皆涼,非陽虛脾弱者所宜;脈弱身涼,多嘔便溏者,皆非宜也。故凡用四物湯以治血者,不可不察其宜否之性。
○褚氏曰:喉有竅,咳血殺人;腸有竅,便血殺人。便血猶可治,咳血不可醫。飲溲溺者,百不一死;服寒涼者,百不一生。血雖陰類,運之者其陽和乎?愚謂:褚氏之說,真元理之法,不可不知。至若溲溺之用,則但於邪熱上炎者,藉以降火,是誠善矣。其若傷在脾胃,或陽虛陰勝等證,則非所宜,勿謂百不一死可概用也。
白話文:
補血、行血藥物首推當歸,但它性溫滑,火熱傷血者不適合使用,因火而咳、因濕而滑的人也不宜服用。行血、散血藥物首推川芎,但它性升散,火熱上炎者不適合使用,氣虛多汗、火不歸原的人也不宜服用。生血、涼血藥物首推生地,斂血、清血藥物首推芍藥,但兩者皆性寒,陽虛脾弱者不宜使用,脈弱身寒、多嘔吐腹瀉者也不宜使用。因此,使用四物湯治療血症,必須謹慎判斷其適宜性。
褚氏說,喉嚨有孔,咳血致命;腸道有孔,便血致命。便血尚可治療,咳血則無藥可醫。排泄尿液者,百人中不至一人死亡;服用寒涼藥者,百人中不至一人存活。血液雖然屬陰性物質,但其運行依靠陽氣溫煦。我認為褚氏之言,是真元理法則,不可不知。至於排泄尿液的藥物,只適用於邪熱上炎者,藉以降火,的確有效。但若脾胃受傷,或陽虛陰盛等症狀,則不宜使用,不可因為百人中不至一人死亡就一概而論。
(張景岳)
書云:氣有生血之功,補血不如補氣。此言陰絡傷,血內溢,血虛無火之證,非言陽絡傷,血外溢,血虛有火之證也。夫曰陰絡傷,血內溢,言下泄、下脫之血也;陽絡傷,血外溢,言上衝咳血、吐血、鼻衄、牙衄之血也。夫陰絡所傷之血,血去則火亦去,此血虛無火者也;陽絡所傷之血,血去則火愈旺,此血虛有火者也。
故血脫益氣之法,但可施之於陰絡所傷無火之血,難施之於陽絡所傷,血去火旺,勞瘵骨蒸,脈數內熱之人。此等關頭,從來差誤。進思血之陰絡、陽絡,但當分別有火、無火,亦不必拘於上溢、下脫。例如咳血、吐血,上溢之血也。若其人面色白,脈沉遲,此陽虛不能攝血也,古人有用血脫益氣胃藥收功者。
白話文:
古籍記載,氣能生血,補血不如補氣。這指的是陰絡受損,血液內溢,血虛無火的情況,並不是指陽絡受損,血液外溢,血虛有火的情況。陰絡受損,血液內溢,指的是下泄、下脫的出血;陽絡受損,血液外溢,指的是上衝咳血、吐血、鼻衄、牙衄的出血。陰絡受損導致的出血,血去則火也去,這是血虛無火的情況;陽絡受損導致的出血,血去則火愈旺,這是血虛有火的情況。
因此,補益氣血的方法,只適用於陰絡受損無火的出血,不適用於陽絡受損,血去火旺,勞瘵骨蒸,脈數內熱的人。這方面一直以來都有錯誤。要仔細思考血的陰絡、陽絡,分別有火、無火,也不必拘泥於上溢、下脫。比如咳血、吐血,屬於上溢的出血。如果患者面色白,脈沉遲,這是陽虛不能攝血,古人有用血脫益氣的胃藥收功。
又陽明大腸有火而發腸紅便血,此下脫之血也,古人有用黃柏、槐米以治者。總之,無論上溢下泄,惟審其血去有火者,即為陽絡所傷之血,但宜涼血養血;血去無火者,即為陰絡所傷之血,乃可血脫益氣也。(《證因脈治》)
凡內傷暴吐血者,出如湧泉,口鼻皆流,須臾不救即死。急用人參一兩為末,入飛羅面一錢,新汲水調服;或用獨參湯補氣。不入血藥何也?蓋有形之血不能速生,無形之氣所當急固,無形自能生有形也。若真陰失守,虛陽泛上,亦大吐血,又須八味地黃湯固其真陰,以引火歸元,正不宜用人參。及火既引歸,人參又所不禁。
白話文:
如果陽明大腸有火,導致腸子發紅、便血,這就是下焦失血,古人會用黃柏、槐米來治療。總之,無論是上溢或是下泄,只要是伴隨有火的情況,就是陽絡受傷導致的出血,就應該用涼血、養血的方法;如果出血沒有伴隨火,就是陰絡受傷導致的出血,就應該用補血、益氣的方法。
如果內傷突然吐血,血像泉水一樣噴涌而出,口鼻都流血,很快就會救不回來而死。必須緊急用一兩人參磨成粉,加入一錢飛羅面,用新汲取的水調和服用;或者用獨參湯來補氣。為什麼不使用入血的藥物呢?因為有形的血液無法快速生成,而無形的氣需要緊急固護,無形之氣就能自行生成有形之血。如果真陰無法守住,虛陽上泛,也會導致大吐血,這時候就必須用八味地黃湯來固護真陰,引導火氣歸元,反倒不適合用人參。等到火氣引導歸位之後,就可以服用人參了。
○凡失血後,必大發熱,古方當歸補血湯,用黃耆一兩,當歸六錢,名曰補血,而以黃耆為君,陽旺能生陰血也。不明此理,見其大熱、六脈洪大,誤用發散,或以其象白虎湯證,誤用白虎,立危。○凡治血證,前後調理,須按三經用藥,心生血,脾統血,肝藏血。歸脾湯,三經之方也。
遠志、棗仁,補肝以生心火;茯神,補心以生脾土;參、耆、甘草,補脾以固肺氣;木香者,香先入脾,總欲使血歸於脾耳,有鬱怒傷肝,思慮傷脾者尤宜。(《趙氏醫貫》)
白話文:
人體失血後,一定會發高燒。古代的當歸補血湯,以黃耆為主要藥材,黃芪性溫熱,能補陽氣,而陽氣旺盛則能滋生陰血。不懂這個道理的人,看到病人發高燒、脈搏強勁,就誤用發散藥物,或以為是白虎湯的症狀,誤用白虎湯,這樣很危險。治療血症,前後調理都需要根據心、脾、肝三經用藥,因為心主血,脾統血,肝藏血。歸脾湯就是針對三經的藥方。遠志和棗仁補肝以生心火;茯神補心以生脾土;人參、黃芪、甘草補脾以固肺氣;木香芳香入脾,總的目的是讓血液歸脾。特別適合鬱怒傷肝、思慮傷脾的人。
仲景云:誤發少陰汗,動其經血者,下竭上厥為難治。不知下竭者,陰血竭於下也;上厥者,陰氣逆於上也。蓋氣之與血,兩相維附,氣不得血則散而無統;血不得氣則凝而不流。故陰火動,而陰氣不得不上奔,陰氣上奔,而陰血不得不從之上溢,血既上溢,其隨血之氣散於胸中,不得復返本位,則上厥矣。陰氣上逆,勢必龍雷之火應之,血不盡竭不止也,氣不盡厥亦不止也。
仲景所以斷為難治者,非謂不治也。吾為大辟其扃,則以健脾中之陽氣為第一義。健脾之陽,一舉有三善:一者脾中之陽氣旺,如天青日朗而龍雷之火潛伏也;一者脾中之陽氣旺,而胸中窒塞之陰氣如太空不留纖翳也;一者脾中之陽氣旺,而飲食運化精微,復生其下竭之血也。今方書妄引久嗽成勞,痰中帶血之陽證,不敢用健脾。
白話文:
張仲景說:誤發少陰汗,導致經血失調,下焦虛竭而上焦厥逆,非常難治。不知道下焦虛竭是什麼,就是陰血在下面耗竭;上焦厥逆,就是陰氣逆流到上面。因為氣與血互相依附,氣沒有血就會散失無依;血沒有氣就會凝滯不流。所以陰火動,陰氣就會往上衝,陰氣往上衝,陰血就會跟著往上溢,血往上溢後,跟隨血液的氣散佈在胸中,無法回到原來的位置,就會上焦厥逆。陰氣往上逆,必然會引起內熱,血不耗竭就止不住,氣不厥逆就止不住。
張仲景之所以認為難治,不是說不能治。我要打開治療的門戶,就以健脾中之陽氣為首要原則。健脾之陽,有三大益處:一是脾中之陽氣旺盛,就像晴朗的天空,龍雷之火潛伏著;二是脾中之陽氣旺盛,胸中阻塞的陰氣就會消散,就像太空沒有絲毫的塵埃;三是脾中之陽氣旺盛,飲食就能運化精微物質,滋生下焦虛竭的血液。現在的醫書錯誤地引用久咳成勞,痰中帶血的陽證,不敢用健脾的方法。
增咳為例,不思咯血即有咳嗽,不過氣逆上厥之咳,氣下則不咳矣,況原無咳嗽者乎?古方治龍雷之火,每用桂附引火歸元之法,然施於暴血之證,可暫而不可常。蓋已虧之血,恐不能制其悍,而未動之血,恐不可滋其擾耳。此以崇土為先,土厚則濁陰不升,而血患自息。(喻嘉言)
失血一證,名目不一,三因之來路宜詳。外因,陽邪為多。蓋陰分先虛,易受天之風熱燥火也。至於陰邪為患,不過十中之一二耳。其治法,總以手三陰為要領,究其病在心營肺衛如何。內因,不出乎嗔怒鬱勃之激傷肝臟,勞形苦志而耗損心脾,及恣情縱欲以戕賊腎臟之真陰真陽。又當以足三陰為要領,再審其乘侮制化如何。
白話文:
舉例來說,咳嗽不一定是因為咯血,也可能是氣逆上衝導致的,氣往下走就不會咳嗽了,更何況原本就沒有咳嗽的人呢?古方治療龍雷之火,常使用桂枝、附子引火歸元的方子,但用於暴血的病症,只能暫時使用,不能長期使用。因為已經虧損的血液,可能無法抑制暴血的凶猛,而沒有動過的血液,可能無法承受滋補的擾動。所以治療應該以滋補脾土為先,脾土厚實,濁陰就不會上升,血患自然就會停止。(喻嘉言)
失血這個病症,名稱很多,但其根源來自三因,應仔細探究。外因,大多是陽邪,因為陰分先虛,容易受到天上的風熱燥火侵襲。至於陰邪導致的失血,不過是十分之一二而已。治療方法,總是以手三陰經脈為要領,仔細觀察病症在心營、肺衛經脈的表現。內因,不外乎嗔怒鬱悶導致肝臟受傷,勞心勞力導致心脾耗損,以及縱情享樂導致腎臟的真陰真陽損傷。再以足三陰經脈為要領,仔細觀察病症如何侵犯、制約、化解。
不內外因者,為飲食之偏好及努力墜墮之傷。治分臟腑經絡之異。要知外因而起者,必有感候為先;內因而起者,必有里證可據。大凡理肺衛者,用甘涼肅降,如沙參、麥冬、玉竹、川斛等類。治心營者,以輕清滋養,如生地、元參、丹參、連翹等類。
若風淫津涸,加以甘寒,如蘆根、蔗汁之品;溫淫火壯,參入苦寒,如黃芩、石膏之品;暑逼氣分,佐滑石、荷葉之開解;在營,與銀花、犀角之清芳;秋令選純甘以清燥;冬時益清補以助藏。凡此為外因之大略也。所云陰邪為患者,舊有麻黃人參芍藥湯,先生有桂枝加減法。
白話文:
沒有內外因素的病症,大多是由於飲食偏好和過度勞累造成的傷害。治療時要根據臟腑經絡的不同進行區分。要了解外因引起的病症,必定有感受外邪的徵兆;內因引起的病症,必定有內在的證據可以依據。一般來說,調理肺衛要用甘涼肅降的藥物,比如沙參、麥冬、玉竹、川斛等。治療心營要用輕清滋養的藥物,比如生地、元參、丹參、連翹等。
如果風邪入侵導致津液枯竭,可以用甘寒的藥物,比如蘆根、蔗汁等;如果溫邪入侵導致火熱旺盛,可以用苦寒的藥物,比如黃芩、石膏等;如果暑邪逼迫氣分,可以用滑石、荷葉等來開解;如果暑邪入侵營分,可以用銀花、犀角等來清熱解毒;秋季要選擇純甘的藥物來清燥;冬季要增強清補的藥物來助益收藏。這些都是治療外因病症的大致方法。所謂陰邪為患的病人,古人有麻黃人參芍藥湯,今人有桂枝加減法。
內因傷損,其治更繁,若嗔怒而動及肝陽,血隨氣逆者,用繆氏氣為血帥法,如蘇子、鬱金、桑葉、丹皮、貝母之類也;若鬱勃日久而傷及肝陰,木火內燃陽絡者,用柔肝育陰法,如膠黃、生地、麥冬、白芍、甘草之類也,若煩勞不息而偏損心脾,氣不攝血者,用甘溫培固法,如保元湯、歸脾湯之類也;若縱欲而竭其腎真,或陽亢陰騰,或陰傷陽越者,有從陰從陽法,如青鉛、六味、肉桂、七味並加童便之類也;若精竭海空,氣泛血湧者,急固真元,大補精血,如人參、枸杞、熟地、紫石英、河車之類也。凡此為內因之大略也。
白話文:
內在因素導致的病症,治療起來更為複雜。比如因憤怒而導致肝陽上亢,氣血逆衝的,可採用繆氏“氣為血帥”的療法,用蘇子、鬱金、桑葉、丹皮、貝母等藥物;如果長期鬱悶導致肝陰受損,內火灼傷陽絡的,則需用柔肝育陰法,用膠黃、生地、麥冬、白芍、甘草等藥物;若因勞累過度損傷心脾,氣血不固的,則需用甘溫培固法,用保元湯、歸脾湯等藥物;如果縱慾過度耗損腎精,或是陽亢陰虛,或是陰傷陽越的,就需要採用從陰從陽的療法,用青鉛、六味、肉桂、七味並加童便等藥物;如果精氣耗竭,氣血上涌的,則需急救固護元氣,大補精血,用人參、枸杞、熟地、紫石英、河車等藥物。以上便是內因病症的大致治療方法。
至於不內外因,如煙辛泄肺,酒熱戕胃,皆能助火動血,法有治上治中,如葦莖湯、甘露飲、茅根、藕汁等劑;墜墮之傷,由血瘀而泛者,先宜導下,後宜通補;若努力為患,屬勞傷之根,陽動則絡松血溢,治與虛損有間,滋陰補氣,最忌凝澀,如當歸建中湯、旋覆花湯,取其有循經入絡之能。凡此為不內外因之大略也。
但血之所主司者,乃心、肝、脾三臟;血之所生化者,莫如陽明胃府。若胃有不和,當先治胃。仁齋云:一切血證,經久不愈,每以胃藥收功。有薄味調養胃陰者,如麥冬湯及沙參、扁豆、茯神、石斛之類;有甘溫建立中陽者,如人參建中湯及四君加減之類;有滋陰而不礙胃,甘守津還者,如復脈湯加減之類。
白話文:
除了內外因素之外,像是吸入煙霧或辛辣食物傷肺,或飲酒過度損傷脾胃,都能助長內火,引發出血。治療方法有治標和治本,像是葦莖湯、甘露飲、茅根、藕汁等方劑可以治標;如果是因跌落外傷導致瘀血而引發出血,則應該先導瀉瘀血,再補益氣血;若出血是因為過度勞累所致,屬於勞傷所致,陽氣動搖導致經絡鬆弛,血溢不止,治療方法與虛損有所不同,要滋陰補氣,最忌凝滯,像是當歸建中湯、旋覆花湯,這些藥物能循經絡入血。這些就是非內外因素引起出血的治療大略。
然而,血液受心、肝、脾三臟主司,而血液的生成化生則主要依靠陽明胃府。若脾胃不和,則應先治療脾胃。仁齋說:各種血證,長期不愈,往往能以胃藥收效。有些藥物能調理胃陰,例如麥冬湯,以及沙參、扁豆、茯神、石斛等;有些藥物能溫補中陽,例如人參建中湯,以及四君子湯加減之類;還有一些藥物能滋陰而不傷胃,例如復脈湯加減之類。
其餘補土生金、鎮肝益胃、補脾疏胃、安神理胃、腎胃相關等法,一遇胃不加餐,不飢難運,每從此義見長,源源生化不息。(《臨證指南》)
血溢、血瀉諸蓄妄證,其始也,宜以行血破瘀之劑折其銳氣,而後區別治之。或問失血復下,虛何以當?答曰:血既妄行,迷失故道,不去蓄利瘀,則以妄為常,曷以御之?且去者自去,生者自生,何虛之有?失血家用下劑,蓋施之於蓄妄之初;亡血虛家不可下,蓋戒之於亡失之後。(滑伯仁)
凡蓄血有上、中、下三焦之別,血蓄上焦則善忘,宜犀角地黃湯;血蓄中焦則胸滿身黃,漱水不欲咽,宜桃仁承氣湯;血蓄下焦則如狂,糞黑,小腹硬滿,宜抵當湯丸。(王好古)
白話文:
除了補土生金、鎮肝益胃、補脾疏胃、安神理胃、腎胃相關等方法之外,如果遇到胃口不好、不餓難消化的情况,就應該從這些方法中找到有效的方案,讓胃气源源不断地生化,生生不息。
對於血溢、血瀉等積蓄妄證,一開始就要使用行血破瘀的藥物来抑制病情發展,之後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。有人可能会问,失血之后还会继续下血,这不是虛嗎?对此,答复是:血已经妄行,偏离了正常的運行軌道,如果不去除积蓄的瘀血,妄行就会成为常态,怎么能控制它呢?而且,失去的血液自然会消失,新的血液也会自然生成,哪里來的虛呢?失血的时候使用下泻的药物,是因为它针对的是积蓄妄证的初期;而失血之后虚弱的人不能使用下泻药,是因为要避免进一步的損失。
凡是积蓄的血液,可以根据部位分为上、中、下三焦。血蓄上焦,就会出現健忘,可以使用犀角地黄汤;血蓄中焦,就会胸闷、皮肤发黄、漱口不想吞咽,可以使用桃仁承氣汤;血蓄下焦,就会像发狂一样,大便黑色、小腹硬满,可以使用抵当汤丸。
凡瘀血之證,今人但知閃挫則有瘀血,不知有因火載血上行,或吐或衄,病者自忍而蓄滯於中;或因醫藥寒涼,而冰凝於內;或因憂思過度,而致營血鬱滯不行;或因怒傷,血逆上不得越下,不歸經而留積於胸膈之間者。此皆瘀血之因也。亦有跌撲閃挫,當時不覺,至於氣衰之際,不時舉發,醫見吐血,妄為虛損,反用補藥,氣得其助,病雖暫緩,氣日愈衰,病日愈深,致成窠囊不治矣。○或問痰挾瘀血,何以驗之?予曰:子知有痰挾瘀血,不知有瘀血挾痰。
如先因傷血,血逆則氣滯,氣滯則生痰,與血相聚,名曰瘀血挾痰。患處按之則痛而不移,其證或吐或衄,或大便黑,其脈輕舉則滑重按則澀。治宜導痰破血,先用導痰湯,如蒼朮、香附、枳殼、白芥子開鬱導痰;次用芎、歸、桃仁、紅花、蘇木、丹皮、莪朮以破其血。若素有郁痰,後因血滯,與痰相聚,名曰痰挾瘀血。
白話文:
瘀血的成因有很多,不只是跌打損傷。例如,火氣上炎導致吐血或鼻出血,患者忍耐不治,血瘀積於體內;或因服用寒涼藥物,造成體內寒凝;或因過度憂思,導致氣血鬱結不通;或因生氣傷肝,使血液逆流上行,停滯於胸膈之間。這些都是形成瘀血的原因。另外,即使是跌打損傷,當時可能沒有明顯症狀,但隨著體力衰弱,瘀血就會逐漸顯現。如果患者出現吐血,醫生誤以為是虛損,而使用補藥,反而會助長氣血,雖然暫時緩解病情,但隨著氣虛日益加重,病症會越來越嚴重,最終甚至無法治癒。
有人問,痰挾瘀血應該如何判斷?我說,你只知道有痰挾瘀血,卻不知道有瘀血挾痰。如果先因傷血,導致血液逆流,氣血流通不暢,就會產生痰,痰與瘀血凝聚在一起,就叫做瘀血挾痰。患處按壓會疼痛,並且疼痛部位不會移動,患者可能出現吐血、鼻出血或大便黑色的症狀,脈象輕舉則滑,重按則澀。治療方法應該先導痰破血,可以使用蒼朮、香附、枳殼、白芥子等藥材開鬱導痰;然後用芎、歸、桃仁、紅花、蘇木、丹皮、莪朮等藥材破血。如果原本就有痰,後來因血滯而與痰凝聚在一起,就叫做痰挾瘀血。
患處則痛而少移,其證或為脹悶,或為寒熱,其脈輕舉則芤重按則滑。治宜先破其血,而後消痰,或消痰破血二者兼治。醫或誤補及寒涼之劑,致病邪郁久而成窠囊。其窠囊之驗,患處則痛而不能轉側,或肺膜間偏熱偏腫,咳喘痰臭,丹溪云:痰挾瘀血,遂成窠囊者不治。正此謂也。
(羅赤誠)
人有足上毛孔標血如線,流而不止即死,急以熱醋三升,以足浸之;用人參一兩,當歸三兩,穿山甲一片炒末,參歸湯調服。此證乃酒色不禁所致,方書不載,此方神效。臍中出血,亦是奇證,用六味湯加骨碎補飲之即愈。齒血亦以此方投治。蓋臍、齒俱是腎經之位,出血皆是腎火外越,六味湯滋其水,則火自息;骨碎補專補骨中之漏也。○舌血如泉者,乃心火旺極,血不藏也。
白話文:
疼痛部位固定,不輕易移動,症狀可能是脹悶,也可能是寒熱交替,脈象輕輕觸摸時浮而空,重按則滑利。治療應先破除血瘀,再消散痰濁,或同時進行消痰破血。如果誤用溫補或寒涼藥物,會導致病邪長期鬱積形成窠囊。窠囊的症狀是疼痛難忍,無法翻身,或肺膜間偏熱偏腫,咳嗽喘息,痰液腥臭。丹溪先生說:「痰濁夾雜瘀血,形成窠囊者無救。」這正是此病的症狀。
有些人腳上毛孔流血如線,止不住就會致命,應立即用熱醋三升浸泡患處,同時服用參歸湯,加入炒製的穿山甲粉末。這種病症是縱慾過度所致,醫書上沒有記載,此方藥效神奇。肚臍出血也是奇症,用六味湯加骨碎補煎服即可痊癒。牙齦出血也可用此方治療。因為肚臍和牙齒都是腎經所屬部位,出血都是腎火外泄,六味湯滋陰降火,骨碎補專門修復骨骼中的漏損。舌頭出血如泉水般湧出,是心火過旺,血氣無法收藏的表現。
用六味湯加槐花。○七孔流血者,亦腎經虛熱也。用六味湯加麥冬、五味子、骨碎補。(《石室秘錄》)
脈候
安臥脈盛,謂之脫血。(《素問》)
病人面無血色,無寒熱,脈沉弦者,衄;浮弱,手按之絕者,下血;煩咳者,必吐血。(《金匱》)
脈得諸濡弱為亡血,芤為失血,澀為少血,牢為蓄血。沉、弱、滑、小者生,實、大、弦、牢者死,關尺之脈弦細如循刀刃者死。(《證治匯補》)
諸見血,身熱脈大者難治;身涼脈靜者易治。(李東垣)
選案
劉公遠性愛爆炙,又因心境不舒,淘飲燒酒,脾胃受傷,土中火發。始但盜汗怔忡,心包合併為眚,久則水竭金衰,皮毛孔竅時出紅汗,染衣皆赤,傳為怪證。予謂:此脾胃陰血與離宮火液相化,隨氣運行,達於腠理,與吐血無異。與加減清心蓮子飲,一劑止,三劑痊。○李康候久耽聲色,頭眩屢日,忽發叢中滴血不已,醫疑怪證,辭去。
白話文:
六味湯加槐花可以治療七孔流血,因為這屬於腎經虛熱。六味湯加麥冬、五味子、骨碎補也能治療七孔流血。
脈象平和安靜,脈搏有力,說明身體正在失血。
病人面色蒼白,不寒不熱,脈搏沉而弦緊,屬於鼻出血;脈搏浮弱,按之消失,屬於下血;咳嗽煩躁,必然會吐血。
脈象濡弱表示失血,芤脈表示失血,澀脈表示少血,牢脈表示蓄血。脈搏沉、弱、滑、小屬於生脈,實、大、弦、牢屬於死脈,寸關尺三脈弦細如刀刃者屬於死脈。
各種出血症狀中,身體發熱脈搏有力者難治,身體冰冷脈搏平和者容易治。
劉公遠喜歡吃辛辣炙烤的食物,又因心情不舒暢,大量飲酒,導致脾胃受傷,脾土中的火氣升發。一開始只是盜汗心悸,心包火熱症狀加重,時間長了,陰液枯竭,心氣衰敗,皮毛孔竅不斷滲出紅汗,染紅衣服,成為怪病。我認為這是脾胃陰血和心火相互化合,隨氣運行,到達腠理,與吐血無異。用加減清心蓮子飲一劑就止住了,三劑就痊癒了。李康候沉迷聲色,頭暈了很多天,突然從鼻孔滴血不止,醫生認為是怪病,就辭去了。
予謂:此腎水枯竭,相火無制,合五臟虛火相煽,而炎於高巔,何怪之有?與六味湯加車前、牛膝、血餘,一劑而止。○一婦忿怒莫泄,乾嘔不已,口中努出血疱,自早至午長如碗大,遮滿口外,呼吸不通,諸醫無措。予令煎黃連濃汁,井中浸冷蘸塗,飯頃小去大半,再入海石少許同煎,徐塗徐咽,消歸無有。此心火暴激之病也。
易用消遙散加丹皮、茱萸、炒黃連立愈。(程華仲)
一婦腳肚作癢,爬之,毛孔內鮮血一線流出,直射四、五尺遠,樽盛盈樽,碗盛盈碗,昏暈仆地。余曰:此血箭也。令將百草霜厚敷患處,以布縛住,與補中益氣湯加黃連、生地、白芍灌下,人事漸蘇,血止,再劑而愈。(周禹載)
白話文:
我說:這是腎水枯竭,相火沒有約束,再加上五臟虛火互相煽動,所以才會發炎在頭頂,有什麼好奇怪的?可以用六味湯加上車前子、牛膝、血餘炭,一劑就能止住。
有一個婦女因為生氣,一直乾嘔,嘴巴裡冒出血泡,從早上到中午,血泡越來越大,像碗一樣,遮滿了嘴巴外面,呼吸都喘不過氣,很多醫生都束手無策。我讓她煎黃連濃汁,用井水浸泡冷卻後,塗抹在血泡上,一頓飯的時間,血泡就消退了一大半,然後再加一點海石一起煎,慢慢塗抹,慢慢吞咽,最後就完全消退了。這是心火暴躁引起的病。
可以用逍遙散加上丹皮、茱萸、炒黃連就能治癒。
有一個婦女腳肚子奇癢無比,她抓撓後,毛孔裡就噴出一條鮮血,直射出去四五尺遠,可以裝滿酒杯,也可以裝滿碗,她昏倒在地。我說:這是血箭。讓她用百草霜厚厚地敷在患處,用布包住,然後服用補中益氣湯加上黃連、生地、白芍,她逐漸恢復意識,血也止住了,再服用一劑就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