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杏軒

《醫述》~ 卷八·雜證匯參 (44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·雜證匯參 (44)

1. 痧脹

良久胸脹漸寬,始能出聲,頃之腹響,大瀉如傾,其痛遂減,瀉後得睡,通身癢極,發出疙瘩風餅,不計其數。愈後細窮其義,蓋五臟之系,咸附於背,向下刮之,則邪氣隨降。凡毒氣上行則逆,下行則順。雖近有兩臂刮痧之法,然毒深病急,非刮背不可。至若風餅之由,正以寒毒之氣充塞,表裡經臟俱閉,臟氣未調,則表亦不解;表邪未散,則臟必不和。此其表裡相關,義自如此,故治分緩急,權衡在人矣。

(張景岳)

一商初到吳會,暢飲酣歌,席間霎時不安,索薑湯一啜而逝。又有朔客到楓混堂洗澡,忽眩暈嘔逆,到舟即斃。繼有醫者飯後寒熱腹痛,手足逆冷,不終夕而殂。更有文學鄉居到郡作吊,歸即腹痛,坐立不安,語言不次,六脈模糊,是夜即便捐館。又有少年新婚,陡然腹痛麻瞀,或令飲火酒半甌,腹痛轉劇,旋增顱脹,身發紅點,與蘆根汁飲之,得吐乃解。

後有一人鼻衄口燥,胸腹略見紅斑,啜童子小便稍安,醫與蔥豉濃煎,仍入童便,得吐汗而痊。(《張氏醫通》)

附方

防風散痧湯,痧證有因於風者,此方主之。防風、荊芥、細辛、枳殼、陳皮、金銀花。

陳皮厚朴湯,痧證有因於氣阻者,此方主之。陳皮、厚朴、烏藥、青皮、山楂。

桃仁紅花湯,治痧證血結不散之劑。桃仁、紅花、蘇木、青皮、烏藥、獨活、白蒺藜。

沉香郁金散,治痧氣寒凝之劑。沉香、鬱金、木香、降香、烏藥細辛。共為細末,每服三分,砂仁湯調下,稍冷服。

冰硼散,治痧證咽喉腫痛。冰片、硼砂、元明粉、天竺黃。共研細末,吹入喉中。

寶花散,治痧之仙劑。鬱金、細辛、降香、荊芥。共為細末,每服三匙,清茶調下,稍冷服。

急救神方,治痧證牙緊目閉,喉腫,心腹絞痛危候。牙皂、細辛、防風、白芷、薄荷、半夏、陳皮、桔梗、甘草、木香、枯礬、雄黃、貫眾、硃砂。共為細末裝入瓷瓶。每用三分,先吹鼻內,再用淡薑湯沖服一錢,服後以紅紙捻照心窩、背心、舌底三處見有紅點,用銀針挑破。

刺腿彎痧筋法,腿彎上下有細筋,或紫或紅,即是痧筋。刺之有紫黑毒血出。其腿上大筋不可刺,刺亦無血,反令人心煩。腿兩彎硬筋不可刺,恐令人筋吊臂彎。筋色亦如此辨之,至頂心用針,惟取挑破,略見微血,以泄沙毒,不可直刺,指尖刺近指甲,令人頭眩。一應刺法,不過針鋒微入,不必深入。

刮痧法,背脊頸骨及胸脅兩臂等處,用銅錢或刮舌蘸香油刮之。頭額腿上用麻線蘸香油刮之。大小腹軟肉用食鹽擦之。

擦羊毛痧法,其證憎寒壯熱,頭身脹痛,嘔惡煩悶。先用生薑擦胸背肢體,再用青布蘸熱水頻擦,有白毛隨出即愈。亦有用粽糕擦者。湖北多有此證,稱為羊毛痧。

白話文:

一開始胸部脹痛,過了一會兒才慢慢舒緩,可以發出聲音,接著肚子裡發出聲響,然後就開始像水傾瀉一樣地拉肚子,疼痛也因此減輕。拉完肚子後就想睡覺,全身癢得不得了,冒出許多像風團一樣的疙瘩,數都數不清。病好後仔細思考,原來五臟的經絡都附著在背部,由上往下刮痧,就能使邪氣隨著刮痧的動作向下排出。毒氣往上走就會導致氣逆,往下走就會順暢。雖然現在有刮手臂的刮痧法,但是當毒氣深入、病情緊急時,就非刮背部不可。至於會出現風團,是因為寒毒之氣阻塞,導致體表、經絡、內臟都閉塞不通,內臟的氣沒調好,體表就無法解毒;體表的邪氣沒散去,內臟也一定不和諧。這就是表裡互相影響的道理,治療時要分清輕重緩急,如何拿捏就看醫師的判斷了。

有一個商人剛到江蘇、浙江一帶,就開懷暢飲、高聲唱歌,結果在宴席上突然感到不舒服,喝了一口薑湯就沒事了。又有一個北方來的客人在澡堂洗澡,突然感到頭暈想吐,一回到船上就死了。接著有一個醫生飯後覺得忽冷忽熱、肚子痛、手腳冰冷,不到一天就過世了。還有一個讀書人在鄉下參加喪禮,回家後就開始肚子痛,坐立難安,說話語無倫次,脈搏微弱,當天晚上就死了。還有一個年輕人新婚,突然肚子痛、昏迷,有人讓他喝了半杯白酒,腹痛反而加劇,接著頭也脹痛,身上出現紅點,喝了蘆根汁後,吐了出來才好轉。

後來有一個人流鼻血、口乾舌燥,胸腹部出現一些紅斑,喝了童子小便後稍微舒服一些,醫生開了蔥豉湯濃煎,還加入童子小便,讓他吐了汗才痊癒。

附方

防風散痧湯:適用於因為風邪引起的痧症。藥材有防風、荊芥、細辛、枳殼、陳皮、金銀花。

陳皮厚朴湯:適用於因為氣滯引起的痧症。藥材有陳皮、厚朴、烏藥、青皮、山楂。

桃仁紅花湯:用於治療因血瘀不散的痧症。藥材有桃仁、紅花、蘇木、青皮、烏藥、獨活、白蒺藜。

沉香郁金散:用於治療因寒氣凝結的痧症。藥材有沉香、鬱金、木香、降香、烏藥、細辛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少量,用砂仁湯調服,稍微放涼後服用。

冰硼散:用於治療因痧症引起的咽喉腫痛。藥材有冰片、硼砂、元明粉、天竺黃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吹入喉嚨。

寶花散:治療痧症的良藥。藥材有鬱金、細辛、降香、荊芥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匙,用清茶調服,稍微放涼後服用。

急救神方:用於治療牙關緊閉、眼睛閉合、喉嚨腫脹、心腹絞痛等危急痧症。藥材有牙皂、細辛、防風、白芷、薄荷、半夏、陳皮、桔梗、甘草、木香、枯礬、雄黃、貫眾、硃砂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裝入瓷瓶。每次取少量,先吹入鼻孔,再用淡薑湯沖服一錢,服藥後用紅紙捻在心窩、背心、舌底三處照一下,如果出現紅點,就用銀針挑破。

挑刺腿彎痧筋法:腿彎的上下處有細小的筋絡,顏色呈紫色或紅色,就是痧筋。刺破後會有紫黑色的毒血流出。腿上的大筋不要刺,刺了也沒血,反而會讓人心煩。腿彎兩側的硬筋不要刺,以免造成抽筋。筋絡的顏色要像前面說的一樣分辨。至於頭頂,用針輕輕挑破,稍稍見血,以排出毒素,不可直刺,指尖刺近指甲,會讓人頭暈。所有針刺的方法,都只要針尖稍微進入皮膚即可,不必刺得太深。

刮痧法:在背脊、頸骨、胸脅、兩臂等處,用銅錢或刮舌沾香油刮拭。頭額和腿上用麻線沾香油刮拭。大小腹等軟肉處用食鹽擦拭。

擦羊毛痧法:這種痧症的症狀是怕冷發熱、頭身脹痛、噁心煩悶。先用生薑擦拭胸背和四肢,再用青布沾熱水頻繁擦拭,如果有白色毛髮隨著擦拭出現,就表示快要好了。也有人用粽子糕擦拭。湖北一帶常見這種痧症,稱為羊毛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