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八·雜證匯參 (7)
卷八·雜證匯參 (7)
1. 瘧
三陽經瘧
太陽之瘧,腰背頭項俱疼,先寒後熱,熱止汗出。陽明之瘧,目痛鼻乾舌燥,寒甚乃熱,熱甚汗出,畏見火日光。少陽之瘧。口苦脅痛而嘔,寒熱往來,身體解亦。(《醫學入門》)
三陰經瘧
少陰之瘧,寒少熱多,嘔甚舌乾口燥,欲閉戶獨處。太陰之瘧,慘然太息,腹滿惡食,病至善嘔,嘔已乃衰。厥陰之瘧,腰痛少腹滿,小便數而不利,恐懼不定,心中悒悒。(《仁齋直指》)
風瘧
凡瘧皆生於風,風瘧者,因避暑乘涼,汗出當風,邪閉毛孔,不得泄越而作。所謂夏暑汗不出者,秋成風瘧是也。其證煩躁頭疼,惡寒自汗,先熱後寒,治宜發汗。(《證治匯補》)
寒瘧
柴胡桂薑湯,治瘧寒多微有熱,或但寒不熱,服一劑如神。(《金匱》)
是證雖與牝瘧相類,以方藥論之則殊,牝瘧邪伏少陰氣分,此證邪伏少陽血分。夫邪入營血,既無外出之勢,而與陽爭,所以多寒少熱,或但寒無熱也。小柴胡湯本陰陽兩調之方,可隨瘧之進退,加桂枝,乾薑,則進而從陽,若加栝蔞、石膏,則退而從陰,可類推矣。(張路玉)
納涼之風寒,沐浴之水寒,伏於腠中,因觸秋涼而發,其證腰背頭項疼痛,先寒後熱,治當溫解。(《證治匯補》)
暑瘧
暑瘧者,其證汗煩喘喝,靜則多言,體若燔炭,熱多寒少,治宜清暑解表。(《證治匯補》)
濕瘧
外著雨衣,內停水濕,發則一身盡痛,手足沉重,嘔逆脹滿,名曰濕瘧。治宜解表除濕。(《證治匯補》)
瘴瘧
瘴瘧者,山溪瘴毒,濕熱熏蒸,邪郁中焦,發時迷悶,甚則狂妄,乍寒乍熱,一身沉重,不習水土者多患之。治宜正氣散。(《證治匯補》)
疫瘧
一方老幼病皆相似,此因天時寒暄不正,邪氣乘虛襲入所致,宜隨時令施治,此司天運氣之所宜考也。(《證治匯補》)
鬼瘧
鬼瘧者,因卒感屍疰客忤,寒熱日作,言動異常,俗云夜發為鬼瘧,非也。宜卻邪禁厭法;或用平胃散加桃仁、雄黃。(《醫方考》)
鬼瘧之說,此或以瘧邪亂其神明,因致狂言似鬼者有之,豈真鬼祟能為瘧乎?(《景岳全書》)
痰瘧
問曰:古云無痰不成瘧,信乎?曰:痰之所為,非熱不生,其有先傷飲食,痰熱內作,復挾暑邪。變而為瘧者有之。無痰不成瘧,凡瘧皆由脾虛,此二說乃透瘧病之根。《己任編》痰瘧者,因夏月多食瓜果油麵,鬱結成痰。熱多寒少,頭疼嘔吐,甚則昏迷卒倒,寸口脈滑大者吐之;關脈弦滑者化之。若胸滿熱多。大便燥實者,大柴胡湯下之。(《證治匯補》)
食瘧
食瘧一名胃瘧,因飲食失節,飢飽不常,穀氣乖亂,營衛失和。其證寒熱交併,惡食吐逆,胸滿腹脹,食在膈上者吐之;食停未化者消之;食已消者和之。(《證治匯補》)
白話文:
三陽經瘧
- 太陽經的瘧疾:會腰背、頭部後側和頸部都疼痛,先感到寒冷然後發熱,熱退後會流汗。
- 陽明經的瘧疾:眼睛痛、鼻子乾燥、舌頭乾燥,先是感到很冷然後發熱,發熱時會大量流汗,並且害怕看到火和陽光。
- 少陽經的瘧疾:口苦、脅肋疼痛想嘔吐,忽冷忽熱,身體感覺疲乏。
三陰經瘧
- 少陰經的瘧疾:感覺冷的時間比較短,熱的時間比較長,嘔吐嚴重,舌頭和嘴巴乾燥,想要關起門來獨處。
- 太陰經的瘧疾:會無精打采地嘆氣,肚子脹滿不想吃東西,發病時容易嘔吐,嘔吐後身體會虛弱。
- 厥陰經的瘧疾:腰痛、小腹脹滿,小便次數多但不順暢,感到恐懼不安,心中悶悶不樂。
風瘧
各種瘧疾都是因為受到風邪侵襲而產生。風瘧是因為在避暑乘涼時,出汗後吹風,導致邪氣閉塞毛孔,無法排出體外而引起的。也就是說,夏天因為暑氣而無法出汗,到了秋天就容易形成風瘧。症狀是煩躁、頭痛、怕冷、自己流汗,先發熱然後發冷,治療應該以發汗為主。
寒瘧
- 柴胡桂薑湯可以治療寒冷症狀比較明顯,稍微發熱,或是只有寒冷沒有發熱的瘧疾,服用一劑效果就很好。
- 這種瘧疾雖然與牝瘧相似,但是從藥方來看還是有所不同的。牝瘧的邪氣潛伏在少陰經的氣分,這種瘧疾的邪氣潛伏在少陽經的血分。邪氣進入營血,沒有向外排出的趨勢,只能與陽氣抗爭,所以會出現寒冷症狀比較明顯,發熱症狀較輕,甚至只有寒冷沒有發熱的情況。小柴胡湯是調和陰陽的藥方,可以隨著瘧疾的進展來調整用藥,如果加入桂枝、乾薑,可以增強陽氣,如果加入瓜蔞、石膏,可以減弱陰氣,可以依照這個思路來推斷用藥。
- 因為貪涼吹風受寒,或是洗澡時受涼,寒氣潛伏在皮膚肌肉的間隙中,到了秋天受涼就會發病。症狀是腰背、頭部後側和頸部疼痛,先感到寒冷然後發熱,治療應該用溫散的方法。
暑瘧
暑瘧的症狀是汗多煩躁,呼吸急促,安靜時會多話,身體像被火烤一樣,發熱症狀比較明顯,寒冷症狀較輕,治療應該以清暑解表為主。
濕瘧
因為穿著雨衣,體內又停滯水濕,發病時會全身疼痛,手腳沉重,想嘔吐,腹脹,這種情況稱為濕瘧。治療應該以解表除濕為主。
瘴瘧
瘴瘧是山區溪流中的瘴氣和濕熱毒邪鬱積在中焦所引起的。發病時會神志不清,嚴重時會出現胡言亂語,忽冷忽熱,全身沉重。不習慣當地水土的人容易患上這種瘧疾。治療應該用正氣散。
疫瘧
如果很多人同時得病,而且症狀都差不多,這是因為天氣忽冷忽熱,邪氣乘虛而入所引起的。應該根據當時的季節來用藥,這也是觀察天時運氣所需要注意的地方。
鬼瘧
鬼瘧是因為突然感染到屍毒或邪氣而引起的,會每天發作忽冷忽熱,並且說話和行為都異常。俗話說晚上發作的瘧疾是鬼瘧,這是不對的。治療應該用驅邪或禁止法術;也可以用平胃散加桃仁、雄黃。
關於鬼瘧的說法,也許是因為瘧疾的邪氣擾亂了人的精神,導致胡言亂語像鬼一樣,難道真的是鬼祟作祟導致瘧疾嗎?
痰瘧
有人問:「古人說沒有痰就沒有瘧疾,這是真的嗎?」答案是:痰的產生是因為有熱,有些人因為先有飲食損傷,體內產生痰熱,又感染了暑邪,就容易變成瘧疾。沒有痰就沒有瘧疾,或是所有瘧疾都是因為脾虛,這兩種說法都點出了瘧疾的根本原因。痰瘧是因為夏天吃太多瓜果油膩食物,導致痰濕鬱積。症狀是發熱時間較長,寒冷時間較短,頭痛想嘔吐,嚴重時會昏迷暈倒。如果脈象是寸口脈滑大,應該用催吐的方法治療;如果脈象是關脈弦滑,應該用化痰的方法治療。如果胸悶發熱嚴重,大便乾燥,可以用大柴胡湯來瀉下。
食瘧
食瘧又名胃瘧,是因為飲食不節制,飢飽不定,導致腸胃功能失調,營衛不和。症狀是忽冷忽熱,不想吃東西,想嘔吐,胸悶腹脹。如果食物停留在膈上,應該用催吐的方法;如果食物沒有消化,應該用消食的方法;如果食物已經消化,應該用調和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