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五·雜證匯參 (6)
卷五·雜證匯參 (6)
1. 疫
經義
帝曰:余聞五疫之至,皆相染易,無問大小,病狀相似,不施救療,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?岐伯曰:不相染者,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,避其毒氣,天牝從來,復得其往,氣出於腦,即不幹邪。
氣出於腦,即室先想心如日;將入疫室,先想青氣,自肝而出,左行於東,化作林木;次想白氣,自肺而出,右行於西,化作戈甲;次想赤氣,自心而出,南行於上,化作焰明;次想黑氣,自腎而出,北行於下,化作水;次想黃氣,自脾而出,存於中央,化作土。五氣護身之畢,以想頭上如北斗之煌煌,然後可入疫室。
(《靈樞》)
哲言
疫癘之邪,從口鼻而入,舍於伏脊之內,去表不遠,附近於胃,乃表裡之分界,即《內經》所謂「橫連膜原」者也。其熱淫不正之氣,若本氣充者,邪不易入;適有內因,便乘外因。感之淺者,俟有觸而發;感之深者,中而即發。其始陽格於內,營衛運行之機阻抑於表,遂覺凜凜惡寒,甚則四肢厥逆,漸至陽氣鬱極而通,厥回而中外皆熱,昏昧不爽,壯熱自汗。
白話文:
經義
皇帝說: 我聽說五種瘟疫流行時,容易互相傳染,不分大小,病狀相似,如果不施以救治,怎麼才能避免相互傳染呢?
岐伯說: 不會染病的人,是因為正氣存在體內,邪氣無法入侵。避開毒氣,保持身體自然的運作,氣從頭頂出來,就不會受到邪氣的侵害。
氣從頭頂出來,指的是: 進入疫病流行的地方之前,先想像自己心中如同太陽般明亮;然後想像青色的氣體從肝臟出來,向東行,化作森林樹木;接著想像白色的氣體從肺臟出來,向西行,化作刀槍盔甲;再想像紅色的氣體從心臟出來,向上南行,化作火焰光芒;然後想像黑色的氣體從腎臟出來,向下北行,化作水;最後想像黃色的氣體從脾臟出來,停留在中央,化作泥土。這五種氣體圍繞著身體,完成後想像頭頂如同北斗七星般明亮,這樣就可以進入疫病流行的地方了。
(《靈樞》)
哲言
瘟疫的邪氣,從口鼻進入,藏在脊背內側,離體表不遠,靠近胃部,這就是表裡的分界線,也就是《內經》中所說的「橫連膜原」。
熱邪不正之氣,如果人體正氣充足,邪氣就不易侵入;如果正好有內在的因素,就會乘機從外而入。感染輕微的人,需要有觸發因素才會發病;感染嚴重的人,馬上就會發病。
一開始陽氣被阻隔在體內,營衛氣血運行不暢,就會感到寒冷發抖,嚴重還會四肢厥逆,漸漸陽氣鬱結到極點,厥逆消失,全身都發熱,昏昏沉沉,發高燒並伴有自汗。
此時邪伏膜原,縱使有汗,熱不得解,必俟邪潰自內達表,表裡相通,振慄大汗,邪方外出。此名戰汗,脈靜身涼而愈也。若伏邪未盡,必復發熱,其熱有輕有重,因所感之淺深,元氣之盛衰也。至於發出,方顯變證,或從外解,或從內陷,外解則順,內陷則逆,更有先後、表裡不同。
有先表后里者;有先里後表者;有但表不里者;有但里不表者;有表而里再表者;有里而表再里者;有表裡分傳者;有表多於里者;有里多於表者;此為九傳。從外解者,有發斑、戰汗、自汗、盜汗、狂汗等證;從內陷者,有痞悶、脹滿、腹痛、便閉、熱結旁流、協熱下利、嘔吐、譫語、舌黃黑苔芒刺等證。因證而知變,因變而知治,此言其略也。
白話文:
此時邪氣隱藏在肌膚深處,即使出汗,也無法退燒,必須等到邪氣潰散,從內部到達體表,表裡相通,出現寒戰和大量出汗,邪氣才能排出體外。這種情況叫做戰汗,脈象平靜,身體涼爽,疾病就會痊癒。
如果邪氣沒有完全消除,必定會再次發熱,熱度輕重不一,取決於邪氣入侵的深淺程度和元氣的盛衰情況。等到邪氣發作出來,就會顯現出不同的病症,有從體表解表,也有從內部陷內的,解表順應自然,陷內則逆反常理,並且還有先後、表裡不同的變化。
有的先表後里,有的先里後表,有的只有表症沒有里症,有的只有里症沒有表症,有的表症出現後再出現里症,有的里症出現後再出現表症,有的表裡症狀交替出現,有的表症多於里症,有的里症多於表症,這些情況合稱為九傳。
從體表解表的症狀,包括出現斑點、戰汗、自汗、盜汗、狂汗等等。從內部陷內的症狀,包括痞悶、脹滿、腹痛、便秘、熱結旁流、熱瀉、嘔吐、譫語、舌苔黃黑厚膩、苔上出現芒刺等等。根據症狀變化,就能知道病情的變化,根據病情的變化,就能知道如何治療,這就是其中的概括。
或曰:子言傷寒與瘟疫有霄壤之隔,今用三承氣及抵當諸湯,皆傷寒方也。既用其方,必同其證,子何言之異也?曰:夫傷寒必有感冒之因,或單衣露風,或強力入水,或當筵出浴,隨覺肌膚粟起,繼而四肢拘急,惡風惡寒,頭痛身疼,發熱。脈浮緊,無汗,為傷寒;浮緩,有汗,為傷風。
至於瘟疫初起,原無感冒之因,忽覺寒凜以後,但熱而不惡寒。然亦有所觸而發者,或飢飽勞碌,或焦思氣鬱,皆能觸動其邪。但不因所觸,無故自發者居多。且傷寒之邪,自毛竅入;瘟疫之邪,自口鼻入。傷寒感而即發;瘟疫多感久而後發。傷寒感邪在經,以經傳經;瘟疫感邪在內,內溢於經,經不自傳。
白話文:
有人說:「你說傷寒和瘟疫天差地別,但現在都用三承氣和抵當湯這些傷寒方,既然用了傷寒方,就一定有傷寒的症狀,你怎麼說它們不一樣呢?」我說:「傷寒一定有受寒的原因,比如穿單衣吹風,或者強行下水,或者在宴席上洗完澡,馬上就感覺到皮膚起雞皮疙瘩,接著四肢僵硬,怕風怕冷,頭疼全身疼痛,發燒。脈象浮緊,沒有汗,這是傷寒;脈象浮緩,有汗,這是傷風。
至於瘟疫剛開始,原本沒有受寒的原因,突然感覺寒冷之後,就只有發熱,不怕冷。但也有一些是因為外在因素引發的,比如過飢過飽、勞碌過度,或者焦慮憂愁、心情鬱悶,都能觸發瘟疫。不過,更多情況下是沒有任何原因,自己就發病了。而且,傷寒的邪氣從毛孔進入,瘟疫的邪氣從口鼻進入。傷寒一受寒就發病,瘟疫大多是受寒很久之後才發病。傷寒的邪氣在經絡中傳播,以經傳經;瘟疫的邪氣在內臟中,從內溢到經絡,經絡不會自己傳播。」
傷寒感發甚暴;瘟疫多淹纏二三日,或漸加重。傷寒初起,以發表為先;瘟疫初起,以疏利為主。傷寒投劑,得汗即解;瘟疫發散,雖汗不解。傷寒投劑,可使立汗;瘟疫汗解,俟其內潰,汗出自然,不可以期。傷寒解以自汗;瘟疫解以戰汗。傷寒汗解在前;瘟疫汗解在後。
傷寒發斑,則病篤;瘟疫發斑,則病衰;傷寒不傳染;瘟疫傳染。各自不同。其所同者,其邪皆能傳胃,至是同歸於一,故皆用承氣輩導邪而出,始異而終同也。但傷寒之邪,自肌表一逕傳裡,如浮雲之過太虛,原無根蒂,有進無退,故下後即能脫然;瘟疫之邪,始則匿於膜原,根深蒂固,發時與營衛並交,客邪經由之處,營衛未有不被其傷者,因其傷故曰潰,然不潰則不傳,不傳則邪不出,邪不出則疾不瘳,故瘟疫下後,多有不能頓解者。又瘟邪每有表裡分傳者,一半向外傳,則邪留於肌肉;一半向內傳,則邪留於胃家。
白話文:
傷寒瘟疫辨證
傷寒發病急劇,而瘟疫則多半纏綿二三日,或逐漸加重。傷寒初期,以發散表邪為先;瘟疫初期,則以疏通利氣為主。
傷寒服藥後,能迅速出汗即能痊癒;瘟疫即使發散出汗,也未必能解。傷寒服藥後,可以促使立即出汗;瘟疫出汗則需要等到內邪潰散,汗水自然流出,不可強求。
傷寒解表靠自然出汗;瘟疫解表靠戰勝邪氣而出的汗。傷寒出汗解表發生在疾病初期;瘟疫出汗解表發生在疾病後期。
傷寒出現斑疹,則病情危重;瘟疫出現斑疹,則病情衰弱。傷寒不具傳染性;瘟疫具有傳染性。兩者各有不同。
它們的共同點是,邪氣都能侵入胃腸,最終都歸於一處,因此都用承氣類藥物導邪外出,雖初始不同,但最終殊途同歸。
然而,傷寒的邪氣從肌表直接入侵內裡,如同浮雲飄過天空,沒有根基,只進不出,所以服藥瀉下後就能迅速痊癒;瘟疫的邪氣則隱藏在膜原,根深蒂固,發病時與營衛氣血相互交纏,客邪經過之處,營衛氣血無一倖免,因此受到傷害而導致潰瘍。而瘟疫不潰瘍就不會傳播,不傳播邪氣就不能排出,邪氣不排出疾病就不能痊癒,因此瘟疫服藥瀉下後,多半不能立即痊癒。
此外,瘟疫的邪氣常有表裡分傳的情況,一半向外傳,則邪氣留於肌肉;一半向內傳,則邪氣留於胃腸。
邪留於胃,故里氣結滯;裡氣結滯,表氣因而不通,於是肌肉之邪不能即達於表。下後,裡氣一通,表氣亦順,向郁肌肉之邪方能盡發於表,或斑、或汗,然後脫然。雖曰終同,及細較之,而終又有不同者矣。○邪之著人,如飲酒然,凡人醉則脈必洪數,氣高身熱,面目俱赤,常也。
及言其變,各有不同,有醉後妄言妄動者;有雖沉醉而神思不亂者;有醉後應面赤而反白者;應委弱而反剛強者;應壯熱而反寒慄者;有易醉易醒者;有難醉難醒者;有呵欠嚏噴者;有頭眩眼花者。態度百出,總因其氣血虛實不同,臟腑稟賦各異,更兼過飲少飲。考其情狀,各自不同,至論其醉則一也。
白話文:
邪氣停留在胃部,導致內氣阻塞;內氣阻塞,表氣就無法流通,因此肌肉中的邪氣無法順利到達體表。瀉下之後,內氣一通,表氣也順暢,積聚在肌肉中的邪氣才能完全發散到體表,或出現斑疹,或伴隨汗出,然後病氣才會消退。雖然最終的結果相同,但仔細比較,還是有所差異。邪氣侵犯人體,就像喝酒一樣,普通人喝醉了脈搏一定會洪數,氣息上揚,身體發熱,臉色通紅,這是普遍的現象。
然而,醉酒的表現卻各不相同,有些人醉後胡言亂語,行為失控;有些人雖然沉醉卻神志清醒;有些人應該臉紅卻反而面色蒼白;應該虛弱卻反而強壯;應該發熱卻反而發冷;有些人容易醉也容易醒;有些人不容易醉也不容易醒;有些人打呵欠,有些人噴嚏連連;有些人頭昏眼花。醉酒的表現千奇百怪,主要是因为体质虚实不同,脏腑禀赋各异,再加上饮酒的程度不同。觀察醉酒的症狀,每个人都各有不同,但總之都是醉酒的表現。
但解其酒,諸態如失。人受邪氣,始則晝夜發熱,日晡益甚,頭疼身痛,舌上白苔,漸加煩渴,常也。及言其變,各自不同,或純發熱;或發熱而兼凜凜;或先惡寒而後發熱,後漸寒少熱多,以至純熱者;或晝夜發熱;或但潮熱,余時熱稍緩者;有從外解者;有從內傳者;有嘔吐噦者;有喘嗽者;有蛔厥者;有浮腫者;有黃苔、黑苔者;有口燥、舌裂、芒刺紫赤者;有鼻如煙煤者;有發黃、發斑及蓄血、吐衄、大小便血、汗血、嗽血、齒血者;有發頤疙瘩瘡者;有首尾能食者;有絕谷者;有潛消者;有無故反復者;有愈後飲食勝常者;有愈後退爪脫髮者。至論惡證種種,因其氣血虛實之殊,臟腑稟賦之異,更兼感重感輕。
白話文:
解酒後,病人的狀態就像失去意識一樣。人感染邪氣初期,會出現晝夜發熱,下午更嚴重,頭疼身痛,舌苔白,逐漸加重口渴,這是常見的症狀。病情變化則各有不同,有些人只是单纯发热;有些人发热同时还伴随寒战;有些人先恶寒后发热,随后逐渐寒轻热重,直到完全发热;有些人昼夜发热;有些人只有潮热,其他时间发热稍微缓和;有些人从外解,有些人从内传;有些人呕吐反胃;有些人喘嗽;有些人蛔厥;有些人浮肿;有些人舌苔黄或黑;有些人口干舌裂,舌苔呈芒刺状,颜色紫红;有些人鼻腔像是被烟熏黑了;有些人发黄、长斑,或者有蓄血、吐血、鼻出血、大小便出血、汗血、咳嗽出血、牙龈出血;有些人下巴长疙瘩疮;有些人头尾都能吃,有些人绝食,有些人消瘦,有些人无故反复发作,有些人病愈后饮食比平常好,有些人病愈后指甲脱落、头发掉落。至于恶性疾病的种类繁多,要根据患者气血虚实不同、脏腑禀赋差异,以及感染程度的不同来辨证论治。
考其證候,各自不同,至論受邪則一也。第逐其邪,諸證如失。○瘟邪為病,有從戰汗、自汗、盜汗、狂汗而解者;有自汗淋漓,熱渴反甚,終得戰汗方解者;有表以汗解,里有餘邪,不因他故,越三五日前證復發者;有無汗竟傳於胃者;有胃氣壅遏,必因下乃得戰汗而解者;有發黃因下而愈者;有發黃因下而斑出者;有竟從發斑而愈者;有里證急,雖有斑,非下不愈者;又或男子適逢淫欲,或向來下元空虛,邪熱乘虛陷於下焦,氣道不通,以致小便閉塞,少腹脹滿,每至夜發熱者;或原有他病,一隅之虧,邪乘所損而傳者。大抵邪行如水,窪處受之,傳變不常,因人而使。
白話文:
觀察病人的症狀,每個人都不一樣,但導致生病的原因都是受了邪氣。治療方法就是要逐出邪氣,各種症狀就會消失。瘟疫邪氣引起疾病,有從戰汗、自汗、盜汗、狂汗而解的;有自汗淋漓,口渴加重,最後才靠戰汗退燒的;有表面症狀靠出汗緩解,但內裡還有餘邪,沒經過其他原因,過了三五天又復發的;也有不出汗,邪氣直接傳到胃裡的;還有胃氣壅塞,必須瀉下才能發汗退燒的;也有發黃靠瀉下痊癒的;有發黃靠瀉下卻出現斑點的;也有直接從出現斑點而痊癒的;還有內裡症狀急迫,即使出現斑點,不瀉下就無法治癒的。此外,也有男子因縱慾過度,或原本下元虛弱,邪熱趁虛而入下焦,氣道不通,導致小便閉塞,小腹脹滿,夜間發熱的;或者本身有其他疾病,某個部位虛弱,邪氣乘虛而入,導致傳染的。總之,邪氣就像水一樣,會流向低窪處,傳變方式不固定,因人而異。
○傷寒陰陽二證,方書皆對待言之,凡論陽證,即繼陰證,讀者以為陰陽二證,世間均有之病,所以臨證之際,先將陰陽二證存於胸次,甚有不辨脈證,但窺其人多蓄少艾。或房事後得病,便疑為陰證,殊不知瘟病之至,雖僧尼、寡婦、室女、童男、曠夫、閹宦,皆不得免,與房欲何與焉?即使欲後感瘟,不過體虛,較壯者為難治耳,終是陽證,與陰證何與焉?瘟疫傳入胃家,陽氣內郁,不能外布,即便四逆。《經》曰:厥微熱亦微,厥深熱亦深。
甚至冷過肘膝,脈沉而微;劇則通身冰冷,脈微欲絕,總為陽厥。夫瘟疫熱病也,陰自何來?世間豈有陰證之瘟疫乎?○凡邪之所客有行伏,故治法有難易,取效有遲速。所謂行邪者,如正傷寒,始自太陽,或傳陽明、少陽,或自三陽入胃,如行人經由某地,本無定處。在經汗解,在胃下愈,藥到便可獲效。
白話文:
關於傷寒的陰陽兩種症狀,所有醫書都以對應的方式進行討論。當論述陽性症狀時,通常會跟隨陰性症狀的描述,讓讀者認為陰性和陽性兩種症狀是普遍存在的疾病。因此,在臨牀診斷時,首先在心中存儲陰性和陽性的概念是有益的。然而,有些時候人們可能只看病人是否多蓄少艾,或者是在房事後生病就推測是陰性症狀。但事實上,瘟疫的來襲不分男女老少,無論是和尚、寡婦、少女、童男、孤獨的男人或宦官都難以避免,和房事又何關呢?即使是在房事後感染瘟疫,也只是體力虛弱,比壯年更難治療,最終還是陽性症狀,和陰性症狀又有什麼關係呢?瘟疫進入胃部,陽氣被內閉,無法向外散發,就會出現四肢冰涼的現象,《經》中提到,如果厥症微小,熱度也會相對微弱;如果厥症嚴重,熱度也會相對強烈。
甚至寒冷可以超過肘膝,脈搏沈細;病情加重時,全身冰涼,脈搏微弱瀕臨消失,總的來說都是陽性厥症。瘟疫熱病本身,陰性從哪裡來呢?世上怎麼會有陰性症狀的瘟疫呢?
關於邪氣的侵入有行動和隱藏之分,因此治療方法有難易之別,取得效果也有快慢之分。所謂行動的邪氣,像是正常的傷寒,最初從太陽開始,可能傳到陽明或少陽,也可能從三陽進入胃部,就像旅行者經過某地,沒有固定的路線。在經絡中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,在胃中使用藥物來治癒,藥物到達就能獲得療效。
所謂伏邪者,瘟疫之邪伏於膜原,如鳥棲巢,如獸藏穴,營衛所不關,藥石所不及,至其發也,邪勢漸張,內侵於腑,外淫於經,諸證漸顯,然後可得而治之。方其浸淫之際,邪毒尚在膜原,此時但可疏利,使伏邪易出。邪毒既離膜原,乃觀其變,或出表,或入里;然後可導邪使去。
初發之時,毒勢方張,莫之能御,不惟不能即瘳,病證且反加重,病家更醫,醫家不解,亦自驚疑。不知先時感受邪甚則病甚,邪微則病微,病之輕重,非關於醫。所以瘟邪方張,勢不可遏,但使邪毒速離膜原為貴。治法全在後段工夫,識得表、里、虛、實、輕、重、緩、急,投劑不瘥,可以萬全,即使感之重者,按法治之,亦無殞命之理。若夫久病枯極,酒色耗竭,耆耄風燭,更加瘟疫,自是難支,又不可同日而語。
白話文:
所謂伏邪,就是瘟疫的邪氣潛伏在人體的膜原,就像鳥兒築巢、野獸藏身洞穴一樣,人體的氣血無法抵禦,藥物也無法觸及。等到邪氣發作時,力量逐漸增強,侵襲內臟,外溢經絡,各種病症逐漸顯露,才得以治療。在邪氣潛伏的初期,只需要疏通經絡,讓邪氣容易排出。邪氣離開膜原後,再觀察病情變化,是外顯還是內隱,然後引導邪氣離開體內。
疾病初發時,邪氣正盛,無法抵抗,不僅無法立刻痊癒,病症反而加重,病人不斷尋醫,醫生卻不明白病因,也會感到疑惑。其實,病患最初接觸的邪氣越重,病情就越嚴重,邪氣輕微則病情也輕微,疾病的輕重與醫術無關。因此,瘟疫發作時,力量無法阻擋,最重要的是讓邪氣快速離開膜原。治療的關鍵在於後續的努力,掌握表裡虛實、輕重緩急,用藥得當,就能萬無一失,即使感染嚴重,只要依法治療,也不至於喪命。至於長期患病體力虛弱、沉迷酒色耗盡精氣、年老體衰的人,再加上瘟疫感染,自然難以支撐,就不在這個範疇內了。
○諸竅乃人身之戶牖,邪自竅入,必由竅出。《經》曰:未入於腑者,可汗而已;已入於腑者,可下而已。麻徵君汗、吐、下三法,總是導引其邪從門戶出,可為大綱。瘟疫首尾一屬於熱,獨不言清熱者,蓋熱因邪而發,但治其邪,而熱自已。夫邪之與熱,若形影相依,形亡而影未有獨存者。
若純用寒涼,專務清熱,既無導引之能,焉能使邪從竅而出?是忘其本,徒治其標,何異捕影!○瘟邪始結膜原,氣併為熱,胃本無病,及邪傳胃,煩渴口燥,舌乾苔刺,氣噴如火,心腹痞滿,午後潮熱,此應下之證也。殊不知熱不自成,皆由邪在胃家,阻礙正氣,鬱而不通,留積而成。
白話文:
人體的各種孔竅就像房屋的門窗,邪氣從孔竅進入,也必須從孔竅排出。《經書》中說:邪氣尚未進入臟腑的,可以用發汗來驅除;邪氣已經進入臟腑的,可以用下瀉來排出。麻徵君的汗法、吐法、下法,都是引導邪氣從門戶排出,這是治療瘟疫的大原則。瘟疫從頭到尾都屬於熱證,卻不單獨說要清熱,這是因為熱是邪氣造成的,只要治好邪氣,熱自然就會消退。邪氣和熱就像形影相依,形體消亡了,影子也不可能單獨存在。
如果只用寒涼藥物,專門清熱,既沒有引導邪氣排出的作用,又怎麼能讓邪氣從孔竅排出呢?這就如同忘記了根本,只治表面,如同抓影子一樣徒勞無功!瘟疫的邪氣最初凝聚在胃部,與氣合在一起形成熱證。胃本身沒有病,邪氣傳到胃後,就會出現煩渴口乾、舌頭乾燥苔白、氣息急促像火一樣、心腹脹滿、下午發熱等症狀,這些都是應該下瀉的證候。很多人不知道熱證不是自發的,都是因為邪氣在胃裡,阻礙正氣,鬱結不通,積聚而成。
必投承氣逐去其邪,氣行火泄,而熱自已。若概用寒涼,何異揚湯止沸?今醫好用黃連解毒、瀉心等湯,熱謂淫所勝,治以寒涼,反指大黃能泄損元氣,黃連清熱,更無下泄之患。凡遇熱證,大劑與之,其病轉劇,猶言服黃連熱不能清,數也。不知黃連苦而性滯,寒而氣燥,與大黃雖均為寒藥,但大黃走而不守,黃連守而不走,一燥一潤,一通一塞,相去甚遠。
瘟疫首尾以通行為治,若用黃連,反招閉塞之害,邪毒何由泄?病根何由拔耶?○瘟疫可下者,約三十餘證,不必悉具,但見舌黃、心腹痞滿,便於不食中加大黃下之。餘邪入胃,仍用小承氣湯徹其餘毒。大凡客邪貴乎早治,乘人氣血未亂,津液未耗,投劑不至掣肘,早拔病根為要。
白話文:
一定要使用承氣湯來驅逐邪氣,讓氣血運行,火氣消散,熱症自然就會減輕。如果只是一味使用寒涼藥物,就像用熱水澆滅沸騰的鍋水一樣,治標不治本。現在很多醫生喜歡用黃連解毒、瀉心等湯藥,認為熱症是由於邪氣過盛,所以用寒涼藥物治療。他們反而認為大黃會損傷元氣,而黃連清熱,又不會導致瀉下,所以更安全。然而,遇到熱症,如果大量使用黃連,反而會加重病情,就好像說服了黃連,熱症仍然無法消除一樣,這是因為他們不懂得黃連苦寒而性質滯澀,寒涼而氣質乾燥,雖然和大黃一樣都是寒涼藥物,但是大黃性急而疏散,黃連則性緩而收斂,一燥一潤,一通一塞,兩者相差甚遠。
瘟疫治療的關鍵在於通暢,如果使用黃連,反而會造成閉塞,邪毒如何排出?病根如何去除呢?凡是瘟疫可以用瀉下方法治療的,大約有三十多種症狀,不必一一具備,只要看到舌頭發黃、心腹脹滿,而且伴隨不想吃飯的情況,就可以在一般瀉下藥的基礎上加大黃的劑量。如果餘邪進入胃中,則可以使用小承氣湯徹底清除餘毒。總之,外邪入侵,治療越早越好,趁著人體氣血沒有紊亂,津液沒有耗損,投藥就不會受到阻礙,早點拔除病根才是最重要的。
但要量人之虛實,度邪之輕重,察病之緩急,揣邪氣離膜原之多寡,然後投藥,無太過不及之弊,勿拘拘於下不厭遲之說。應下之證,見下無結糞,或以為下早,或以為不應下之誤,殊不知承氣本為逐邪而設,非專為結糞而設也。必俟其糞結,血液為熱所搏,變證疊起,是猶養虎貽患,醫之咎也。
況多有溏糞失下,但蒸作極臭如敗醬,如藕泥,臨死不結者,豈徒孜孜糞結而後行哉?試觀老人血液衰少,多生燥結;病後血氣未復,亦多燥結。所謂不更衣十日,無所苦者,有何妨害?以是知燥結不致損人,邪毒之為殞命也。○疫證心下脹滿,乃邪毒傳於胸胃,以致升降之氣不利,因而脹滿,實為客邪累及本氣。
白話文:
要根據病人的虛實、邪氣的輕重、病情的緩急,以及邪氣侵犯人體程度,再決定用藥,避免過度或不足。不要拘泥於“不厭遲”的说法,认为泻下治疗应该拖延。如果病人需要泻下,却看到没有结粪,就误以为泻下过早,或者以为不应该泻下,这是错误的。要知道承气汤本来就是为了驱逐邪气而设,并非专门针对结粪而设的。如果等到粪便结块,血液因热而搏动,出现各种并发症,就等同于养虎为患,是医生的过失。
何况有很多病人虽然大便溏泻,但排泄物散发着恶臭,像腐烂的酱汁或藕泥一样,临死前也没有结粪,难道要等到结粪才治疗吗?试想老人血液衰少,容易出现燥结;病后血气未复,也容易出现燥结。俗话说“不更衣十日,无所苦”,燥结并不会造成伤害,真正的致命的其实是邪毒。
疫病导致的心下胀满,是因为邪毒侵入胸胃,导致升降之气失调,从而出现胀满,其实是外邪累及了正气所致。
但得客邪一除,本氣自然升降,脹滿立消,所謂一竅通而諸竅皆通,向所鬱於胸胃之邪,由此而下,譬若河道阻塞,前舟既行,余舟連尾而下矣。若純用破氣之品,津液愈耗,熱結愈固,滯氣無門而出,瘟毒無路而泄,乃望其寬胸利膈,惑矣。○凡人大勞、大欲,及大病、久病,氣血兩虛,陰陽並竭,名為四損。
此際又加疫邪,併為難治。以正氣先虧,邪氣日陷,猝難得解。諺云:傷寒偏死下虛人。正謂此也。凡遇此證,不可以常法正治,當從其損而調之。○病有純虛純實,非補即瀉。設遇既虛且實者,補瀉間用,當詳孰先孰後,從少從多,可緩可急,隨證調之。○病有先虛後實者,宜先補後瀉;先實後虛者,宜先瀉後補。
白話文:
只要外來的病邪去除,人體的元氣就能自然運作,脹滿的症狀也會立刻消失。這就像是一條河道被堵塞,只要最前面的船隻順利通過,後面的船隻就能連接起來,順流而下。如果只用破氣的藥物,反而會耗損津液,加重熱結,滯氣無處可去,瘟毒也無法排泄,想要以此來寬胸利膈,實在是錯誤的。
一般來說,人體過度勞累、過度慾望,以及罹患重病或長期疾病,都會導致氣血兩虛,陰陽俱竭,稱為四損。
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又感染了疫病,治療起來就更加困難。因為正氣先衰弱,邪氣日益入侵,很難快速解除。俗話說:「傷寒偏死下虛人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遇到這種情況,不能用一般的方法治療,應該針對其虛損的部位進行調理。
疾病有純虛和純實兩種,治療方法要麼是補,要麼是瀉。如果遇到既虛且實的狀況,就要兼顧補瀉,並且要仔细考虑哪种方法先用,哪种方法后用,劑量要從少到多,治疗速度可以緩慢也可以快速,要根据病情的變化調整治疗方案。
疾病也有先虛後實,或先實後虛的情况。先虛後實者,应该先補后瀉;先實後虛者,应该先泻后補。
所謂先虛後實者,或因他病先虧,或因年高體弱,或因先有勞倦,或因新產下血過多,或舊有吐血、崩漏等證。瘟疫將發,觸動舊疾,並宜先補後瀉,初投補劑一二帖,覺虛證稍退,便宜治邪。若補多助邪,禍害隨至。所謂先實後虛者,瘟邪應下失下,血液為熱搏盡。原邪尚在,宜急攻邪,邪退六七,宜急補正,虛回五六,慎勿再補,多補則邪復起矣。
攻後虛證見者,方可用補,若意度其虛,誤用補劑,貽害不淺。○有邪不除,淹纏日久,必至尫羸。庸醫望之,輒用補劑,殊不知邪去而正氣得通,何患虛之不復?今投補劑,邪氣日錮,正氣日郁,轉郁轉熱,轉熱轉瘦,轉瘦轉補,乃至骨立而斃,猶言補之不及數也。終身不悟,殺人多矣。
白話文:
所謂先虛後實的人,可能是因為其他疾病導致身體虛弱,也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體力衰退,或曾經勞累過度,或剛生產完失血過多,或有過吐血、月經量過多等症狀。當瘟疫即將發作時,容易觸發舊疾,因此應該先補後瀉。一開始先服用補藥一兩帖,感覺虛弱症狀稍微減輕後,就可以開始治療瘟疫。如果補藥過多反而助長邪氣,就會帶來災禍。
所謂先實後虛的人,瘟疫應該要往下走卻沒有往下走,導致血液被熱邪消耗殆盡。雖然原來的邪氣還在,但應該要趕快攻克邪氣,等到邪氣退去六七成時,就應該要趕快補益正氣,當身體恢復到六七成時,就要小心不要再補了,補太多邪氣就會復發。
在治療瘟疫後出現虛弱症狀的人,可以使用補藥,但如果判斷錯誤,誤用補藥,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。如果有邪氣沒有去除,拖延日久,必定會導致體虛。庸醫看到這種情況,就隨便用補藥,殊不知邪氣去除後,正氣就能通暢,何必擔心虛弱無法恢復呢?現在用補藥,邪氣日漸封閉,正氣日漸鬱結,越鬱結越熱,越熱越瘦,越瘦越補,直到瘦骨嶙峋而死,還說補藥不夠多。終身不悟,害死許多人。
○瘟疫,熱病也。邪氣內郁,陽氣不得宣布,積陽為火,陰血每為熱搏。解後余焰尚在,陰血未復,大忌參、耆、白朮,得之反助其壅;餘邪留伏,不惟目下淹纏,日後必變生他證,皆驟補之為害也。若解後陰枯血燥者,宜清燥養營湯。大抵瘟疫愈後,調理之劑投之不當,不如節飲食靜養為上。
○向謂傷寒無補法者,以傷寒、瘟疫均是客邪。彼傷於寒者,乃感天地之正氣,尚嫌其填實而不可補;今瘟疫乃感天地之毒氣,補之壅裹其毒,則邪火愈熾,故誤補尤甚。此言其常也。及言其變,則又有應補者,或日久失下,真陰受傷;或久病先虧;或先受大勞;或老人枯竭。此類皆當補瀉兼施。
白話文:
瘟疫與傷寒的調理
瘟疫,是一種熱病。邪氣鬱積在體內,陽氣無法發散,積聚的陽氣化為火,陰血不斷被熱氣侵襲。疾病痊癒後,餘熱未消,陰血尚未恢復,忌食人參、黃耆、白朮,因為這些藥物會助長鬱積的邪氣,反而加重病情。殘餘的邪氣潛伏在體內,不僅會造成當下的病症,日後也可能轉化為其他病症,這些都是因為急於進補造成的傷害。如果痊癒後出現陰血枯竭、血燥的情況,則應該服用清燥養營湯來滋養陰血。總之,瘟疫痊癒後,藥物調理不當,不如節制飲食、靜心休養更為有效。
關於傷寒,以前認為傷寒不能進補,是因為傷寒和瘟疫都是外邪入侵引起的。傷寒是感受天地間的正氣,反而擔心補藥會填補過多,不利於恢復;而瘟疫是感受天地間的毒氣,補藥會加重毒氣的鬱積,使邪火更加旺盛,因此誤補的危害更大。這指的是一般情況。而對於病情變化,則存在需要進補的情況,例如:
- 病程長久,導致真陰受損;
- 長期患病導致身體虛弱;
- 之前過度勞累;
- 年老體衰,身體枯竭。
這類情況則需要補瀉兼施,既要補充氣血,又要清除邪氣。
設獨瀉而增虛證者,急宜峻補;補後虛證不退,及加變證者危。○孕婦瘟疫,設遇下證,即隨證施治,毋惑於安胎之說,反用補劑,致令邪火壅鬱,熱毒愈熾,胎愈不安。惟用承氣逐去其邪,火毒消弭,炎熇頓轉清涼,人安而胎自固,孰謂大黃非安胎之藥乎?但宜早而不宜遲,若待腹痛如錐,腰痛如折,胎欲墮矣,藥亦無及。
或問孕婦而投承氣,設邪未逐,先損其胎,奈何?予曰:結糞、瘀熱,腸胃間事也;胎附於脊,腸胃之外,子宮內事也。藥先入胃,瘀熱既通,胎無熱逼,而得所養,興利除害於返掌之間,何患之有?但毒藥治病,衰其大半而止,慎勿過劑。(吳又可)
白話文:
如果單獨使用瀉藥反而加重虛弱的症狀,就應該馬上用補藥來調理;補藥服用後虛弱情況沒有改善,甚至出現新的症狀,就非常危險。懷孕期間遇到瘟疫,如果出現下瀉的症狀,就應該根據症狀進行治療,不要被安胎的說法迷惑,反而用補藥,這樣會導致邪火鬱結,熱毒更加嚴重,胎兒也更加不穩定。應該使用大承氣湯將邪氣排出,火毒消除,炎熱感立刻轉為清涼,病人安穩,胎兒自然就保住了,誰說大黃不是安胎藥呢?但是要早用,不能拖延,如果等到腹痛如錐刺,腰痛如折斷,胎兒快要掉了,再用藥就來不及了。
有人可能會問,懷孕期間用大承氣湯,如果邪氣沒有排出,反而損傷了胎兒,怎麼辦?我說:便秘、瘀熱是腸胃之間的事;胎兒依附在脊椎,在腸胃之外,子宮之內。藥物先進入胃,瘀熱疏通了,胎兒就沒有熱毒的逼迫,就能得到滋養,在轉眼之間就能去除害處,有什麼好擔心的呢?但毒藥治病,只用七分就夠了,不要過量。
聖王御世,春無愆陽,夏無伏陰,秋無悽風,冬無苦雨,乃至民無夭札,物無疵癘,太和之氣,彌滿乾坤,安有所謂瘟疫哉?然而《周禮》儺以逐疫,方相氏掌之,則瘟疫之由來,古有之矣。鄉人儺,孔子朝服而致其誠敬,蓋以正氣充塞其間,俾疫氣潛消,乃位育之實功耳。
古人元旦汲清泉,以飲芳香之藥;上已採蘭草,以襲芳香之氣,重滌穢也。張仲景著《傷寒論》,欲明冬寒、春溫、夏秋暑熱之正,自不能併入疫病,以混常法,然至理已畢具於脈法中。叔和不為細繹,究竟所指之疫,仍為傷寒、傷溫、傷暑熱之正病耳。夫四時不正之氣,感之者因而致病,初不名疫也。
白話文:
古代聖明的君王治理天下,春季陽氣充足,夏季沒有酷暑,秋季沒有寒冷的風,冬季沒有寒冷的雨,百姓沒有夭折,萬物沒有疾病,天地間充滿了和諧的氣息,哪裡會有瘟疫呢?然而《周禮》中記載了驅除瘟疫的儀式,方相氏負責主持,可見瘟疫在古代就已經存在。鄉村舉行驅疫儀式,孔子身穿朝服恭敬地參加,目的就是用正氣充塞天地,使瘟疫消散,這才是真正的民生福祉。
古人元旦喝清泉,服用芳香的藥物;端午節採摘蘭草,用清香之氣去除穢氣。張仲景著有《傷寒論》,想要闡明冬季寒冷、春季溫暖、夏季炎熱、秋季暑熱的正常氣候,自然不會將瘟疫混淆在常規疾病中,但其根本道理已經包含在脈法之中。叔和沒有詳細解釋,他所指的瘟疫,仍然是傷寒、傷溫、傷暑熱的正常病症。四季氣候失常,人體受到感染就會生病,一開始並不叫做瘟疫。
因病致死,病氣、屍氣混合不正之氣,斯為疫矣。所以饑饉兵凶之際,疫病盛行,大率春夏之交為甚。蓋溫暑濕熱之氣,交結互蒸,人在其中,無隙可避。病者當之,魄汗淋漓。一人病氣,足充一室,況於沿門闔境。種種惡穢,人受之者,親上親下,病從其類,有必然之勢。
如世俗所稱「大頭瘟」者,頭面、腮頤腫如瓜瓠者是也;所稱「蝦蟆瘟」者,喉痹失音,頸筋脹大者是也;所稱「瓜瓤瘟」者,胸高脅起,嘔汁如血者是也;所稱「疙瘩瘟」者,遍身紅腫,發塊如瘤者是也;所稱「絞腸瘟」者,腹鳴乾嘔,水瀉不通者是也;所稱「軟腳瘟」者,便清瀉白,足重難移者是也;小兒痘瘡尤多。
白話文:
人死於疾病,病氣和屍氣混合形成不正之氣,這就是疫病。因此,在饑荒、戰亂的時期,疫病容易流行,尤其是在春夏交替之際最為嚴重。因為溫暖濕熱的氣候,互相交織蒸騰,人們身處其中,無處可逃。生病的人,汗流浹背,體弱無力。一個人生病的氣息,足以充滿一間屋子,更何況是在鄰里之間傳播。各種惡劣的環境因素,人們受到影響,病從人傳,有必然的趨勢。
人們常說的「大頭瘟」,頭面、腮頤腫大如葫蘆;「蝦蟆瘟」,喉嚨阻塞失聲,頸部筋脈腫脹;「瓜瓤瘟」,胸部隆起,嘔吐如血;「疙瘩瘟」,全身紅腫,長出如瘤的疙瘩;「絞腸瘟」,肚子發出咕嚕聲,乾嘔不止,腹瀉不止;「軟腳瘟」,大便稀薄,雙腳沉重難以行走;孩童中患痘瘡的尤為多。
以上疫證,不明治法,咸委劫運,良可傷悼!大率溫、疫、痘、疹,古昔無傳,予幸微窺仲景一斑。其《脈法篇》云:寸口脈陰陽俱緊者,至臍築湫痛,命將難全。凡二百六十九字,闡發奧理,全非傷寒中所有事,乃論疫邪從入之門,變病之總。篇中大意,謂人之鼻氣通於天,故陽中霧露之邪者,為清邪,從鼻息而上入於陽,入則發熱頭痛,項強頸攣,正與俗稱大頭瘟、蝦蟆瘟之說符也。
人之口氣通於地,故陰中水土之邪,為飲食濁味,從口舌而下入於陰,入則其人必先內慄,足膝逆冷,便溺妄出,清便下重,臍築湫痛,正與俗稱絞腸瘟、軟腳瘟之說符也。然從鼻從口所入之邪,必先注於中焦,以次分布上下,故中焦受邪,因而不治則胃中為濁,營衛不通,血凝不流,其釀變即俗稱瓜瓤瘟、疙瘩瘟等證,則又陽毒癰膿、陰毒遍身青紫之類也。此三焦定位之邪也。
白話文:
當今瘟疫肆虐,許多人不知如何醫治,導致許多人命喪黃泉,實在令人悲痛!溫疫、疫病、痘疹等疾病,古時候並沒有記載,我幸運地能略窺仲景醫學的皮毛。他《脈法篇》中寫道:「寸口脈陰陽俱緊者,至臍築湫痛,命將難全。」這段文字共有二百六十九字,闡述了疫病的奧妙,完全不同於傷寒的病理,而是論述疫邪入侵人體的方式和病變的總體情況。
文中主要意思是,人體的鼻子與天相通,所以陽氣中霧露之邪,屬於清邪,會從鼻息進入人體陽氣,進入後就會發熱頭痛,項強頸攣,這與民間所稱的大頭瘟、蝦蟆瘟的症狀一致。
人體的嘴巴與地相通,所以陰氣中的水土之邪,屬於飲食濁味,會從口舌進入人體陰氣,進入後病人就會先感到內寒,足膝冰冷,大小便失禁,清便下沉,臍腹疼痛,這與民間所稱的絞腸瘟、軟腳瘟的症狀一致。
無論是從鼻子還是嘴巴進入人體的邪氣,都會先進入中焦,然後再分布到上下各處。因此,如果中焦受邪而不治,胃中就會積聚濁氣,營衛不通,血液凝滯,最終就會演變成民間所稱的瓜瓤瘟、疙瘩瘟等病症,甚至發展成陽毒癰膿、陰毒遍身青紫等嚴重情況。這就是三焦定位的邪氣表現。
若三焦邪混為一,內外不通,藏氣熏蒸,上焦怫鬱,則口爛食齦。衛氣前通者,因熱作使,遊行經絡、臟腑,則為癰膿;營氣前通者,因召客邪,嚏出聲嗢咽塞,熱壅不行,則下血如豚肝。然以營衛漸通,故非危候。若上焦之陽、下焦之陰,兩不相接,則脾氣於中難以獨運,斯五液注下,下焦不闔,而命難全矣。
傷寒之邪,先行身之背,次行身之前,次行身之側,由外廓而入;瘟疫之邪,則直行中道,流布三焦。上焦為清陽,故清邪從之上入;下焦為濁陰,故濁邪從之下入;中焦為陰陽交界,凡清濁之邪,必從此區分。甚者,三焦相混,上行極而下,下行極而上,故聲嗢、咽塞、口爛、食齦者,亦復下血如豚肝,非定中上不及下、中下不及上也。傷寒邪中外廓,故一表即散;疫邪行在中道,故表之不散。
白話文:
如果三焦的邪氣混在一起,內外不通暢,藏在體內的氣往上蒸,上焦鬱結,就會導致嘴巴潰爛、牙齦發炎。衛氣向前通行,因為熱氣作祟,在經絡和臟腑中遊走,就會形成癰腫膿瘡;營氣向前通行,因為引來了外邪,就會打噴嚏、聲音嘶啞、咽喉阻塞,熱氣堵塞無法通行,就會導致下血,像豬肝一樣。不過,因為營衛氣逐漸通暢,所以並非危險的徵兆。如果上焦的陽氣和下焦的陰氣,兩者無法互相銜接,那麼脾氣在中間就難以單獨運作,於是五液向下流注,下焦無法閉合,生命就難以保全了。
傷寒的邪氣,首先會侵犯身體的背部,然後侵犯身體的前部,再侵犯身體的側面,從外圍進入;瘟疫的邪氣,則直接走中路,遍布三焦。上焦屬於清陽,所以清邪會從上焦侵入;下焦屬於濁陰,所以濁邪會從下焦侵入;中焦屬於陰陽交界的地方,所有清濁的邪氣,都必須從這裡分開。嚴重的狀況下,三焦會混在一起,上行到極點就向下走,下行到極點就向上走,所以會出現聲音嘶啞、咽喉阻塞、嘴巴潰爛、牙齦發炎,同時也會出現像豬肝一樣的下血,這並不一定代表上焦沒有到達下焦,或是下焦沒有到達上焦。傷寒的邪氣侵犯身體的外圍,所以只要表症一出現就能散去;瘟疫的邪氣走中路,所以表症不容易散去。
傷寒邪入胃府,則腹滿便硬,故不可攻下;疫邪在三焦,散漫不收,下之復合,此與治傷寒表裡諸法有何干涉?治法,未病前預飲芳香,則邪不能入,此為上也;邪既入,則以逐穢為第一義。上焦如霧,升而逐之,兼以解毒;中焦如漚,疏而逐之,兼以解毒;下焦如瀆,決而逐之,兼以解毒。營衛既通,乘勢追拔,勿令潛滋。
或問:春、夏、秋蒸氣成疫,豈冬溫獨非疫耶?余曰:冬月過溫,腎氣不藏,感而成病,正與不藏精之春溫無異。計此時有春無冬,三氣即得交蒸成疫,然遇朔風驟發,則蒸氣化為烏有矣。是以東南冬月,患正傷寒者少,患冬溫及痘瘡者多;西北則秋冬春皆患正傷寒,殊無瘟疫、痘瘡之患。
白話文:
傷寒的邪氣入侵胃部,就會導致腹部脹滿、排便困難,所以不能用瀉下藥物治療。而疫病的邪氣則散布在三焦,無處不在,如果用瀉下藥物治療,反而會讓邪氣重新聚集。這與治療傷寒表裡證的各種方法有什麼關係呢?治療的方法是,在生病之前就預先喝一些芳香的藥物,這樣邪氣就無法入侵,這是最好的方法。如果邪氣已經入侵,就應該以驅逐穢氣為首要原則。上焦就像霧氣一樣,要向上驅散它,同時也要解毒;中焦就像積水一樣,要疏通它,同時也要解毒;下焦就像水道一樣,要疏通它,同時也要解毒。營氣和衛氣暢通之後,就要趁勢追趕邪氣,不要讓它潛伏滋生。
有人問:春天、夏天、秋天都是蒸氣形成疫病的季節,那麼冬天溫暖的氣候難道就不是疫病發生的原因嗎?我回答說:冬天的氣候過於溫暖,腎氣無法收藏,就會受到感染而生病,這與春天溫暖的氣候不收藏精氣而生病是一樣的。根據這個道理,在這個時候,有春天沒有冬天,三種氣候交匯就會形成疫病。然而,如果遇到突然吹來的朔風,蒸氣就會消失無蹤。因此,東南地區的冬天,患正傷寒的人很少,患冬溫和痘瘡的人很多;而西北地區的秋冬春三季,都患正傷寒,卻很少有瘟疫和痘瘡的發生。
此何以故?西北土高地燥,即春夏,氣難上升,何況冬月之凝冱;東南土地卑濕,為霧露之區,蛇龍之窟,其溫熱之氣,得風以播之,尚有可耐,設旦暮無風,水中之魚,衣中之蝨,且為飛揚,況於人乎?蒸氣中,原雜諸穢,益以病氣、屍氣,無分老少,觸之即病,此時朔風了不可得,故其氣轉積轉暴,雖有薰風,但能送熱,不能解涼。叔和以夏應大熱而反大寒為疫,豈知大寒正疫氣消弭之候乎?(喻嘉言)
《說文》云:疫者,民皆病也,厲鬼為災。《禮記》云:孟春之月,先王掩骼埋胔,正以是月天氣下降,地氣上升,誠恐胔骼穢惡之氣有害人物,故掩埋之。蓋以人在氣交之中,如魚在水,一毫渣滓混雜不得。設川澤潑灰,池塘入油,魚鮮有得生者。人受疫氣,何以異此?(林北海)
白話文:
為何西北地區容易發生疫病?因為西北地勢高、乾燥,即使在春夏,氣也難以上升,更何況寒冷的冬月。而東南地區地勢低、潮濕,是霧露、蛇蟲聚集之地,雖然溫熱的氣息可以藉由風傳播,但若無風,水中的魚、衣服裡的蝨子都會飛揚,何况是人呢?而且蒸氣中夾雜著各種污穢,加上病氣、屍氣,不分老少,只要接觸就會生病。此時寒風也難以吹散這些病氣,反而讓它們積聚,並突然爆發。即使有暖風,也只會帶來溫暖,無法解除寒冷。叔和認為夏天應該是大熱,反而是大寒才會導致疫病,卻不知道大寒正是疫氣消散的時候。
《說文》中提到,疫病就是所有人都生病的意思,是厲鬼造成的災禍。《禮記》中提到,孟春之月,先王會掩埋屍骨,正是因為這個月的氣候是天下降、地上升,擔心屍骨的污穢之氣會危害百姓,所以才掩埋它們。因為人處於天地之氣的交匯之中,就像魚在水中一樣,一點雜質都不能容忍。如果河川湖泊裡潑了灰燼,池塘裡倒了油,魚類就無法生存。人感染疫氣,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一辨氣:風寒之氣,從外入內,初病無臭氣觸人,必待數日傳陽腑證之時,亦只作腐氣,不作屍氣。瘟疫之氣,從中蒸達於外,初病即有臭氣觸人,輕則盈於床帳,重則蒸然一室,且專作屍氣,不作腐氣,以人身臟腑氣血津液,得生氣則香,得敗氣則臭。瘟疫,敗氣也,人受之自臟腑蒸出於肌表,氣血津液逢蒸而敗,因敗而溢,溢出有盛衰,充塞有遠近也。五行原各有臭氣:木臊、金腥、心焦、脾香、腎腐,以臭得其正,皆可指而名之。
若瘟疫,乃天地之雜氣,非臊、腥、焦、香、腐,其觸人不可名狀,非善者不能辨之。辨之既明,治之毋惑,知為瘟疫,而非傷寒,則凡於頭痛發熱諸表證,不得誤用辛溫發散;於舌黃煩渴諸里證,當清、當下者,亦不得遲迴瞻顧矣。○二辨色:風寒主收斂,斂則急,色多繃急光潔;瘟疫主蒸散,散則緩,色多鬆緩垢晦。
白話文:
一辨氣:
風寒之氣,從體外侵入體內,初期並無臭味,不會影響周遭的人。只有在疾病發展到幾日後,傳染到陽腑(陽氣旺盛的臟腑)的時候,才會有腐臭味,但不會有屍臭味。
瘟疫之氣,則是由體內蒸發出來,傳播到體外,一開始就帶有臭味,影響周遭的人。輕微的瘟疫,臭味會瀰漫在床帳周圍,嚴重的瘟疫,臭味會充斥整個房間。瘟疫的臭味主要是屍臭味,而不是腐臭味。因為人體的臟腑、氣血、津液,健康時會散發香氣,生病時則會產生臭味。瘟疫就是一種敗氣,人體受到感染後,敗氣從臟腑蒸發出來,到達肌膚表面,氣血津液因敗氣而腐敗,溢散出來。溢散的程度有盛衰,充塞的範圍也有遠近之分。
五行元素本就有各自的臭味:木屬性帶臊味、金屬性帶腥味、心臟屬性帶焦味、脾臟屬性帶香味、腎臟屬性帶腐味。這些臭味都符合五行元素的特性,可以根據臭味來辨別。
但瘟疫的臭味,是天地間的雜氣,不屬於臊、腥、焦、香、腐等任何一種臭味,其臭味無法形容,只有經驗豐富的人才能辨別。辨別清楚之後,治療時就不會疑惑。知道是瘟疫,而不是傷寒,那麼在治療頭痛發熱等表證時,就不能使用辛溫發散的藥物;在治療舌黃、煩渴、里證(內在病變)時,需要清熱瀉下的藥物,也不可遲疑猶豫。
二辨色:
風寒之氣,會收斂身體,收斂就會使身體緊繃,因此病人面色多半繃緊、光潔。瘟疫之氣,則會使身體蒸散,蒸散就會使身體鬆弛,因此病人面色多半鬆緩、暗淡無光。
人受蒸氣,則津液上溢於面,頭目之間,故多垢滯,或如油膩,或如煙燻。望之可憎者,皆瘟疫之色也。○三辨舌:風寒在表,舌多無苔,即有白苔,亦薄而滑,漸傳入里,方由白而黃,由黃而燥,由燥而黑。瘟疫一見頭痛發熱,舌上即有白苔,且厚而不滑,或色兼淡黃,或粗如積粉;若傳經入胃,則兼二三色。又有白苔即燥與至黑不燥者,大抵疫邪入胃,舌苔頗類風寒,以兼濕之故,而不作燥耳。
惟在表時,舌苔白厚,異於傷寒。能辨於在表時不用辛溫發散,入里時而用清涼攻下,斯得矣。○四辨神:風寒之邪傷人,令人心知所苦,而神自清,如頭痛、寒熱之作,皆自知之;至傳裡入胃,始神昏譫語。緣風寒為天地正氣,人氣與之乖忤而後成病,故其氣不昏人神識也。
白話文:
當人體受到蒸汽影響時,津液會溢出到臉部、頭部和眼睛周圍,導致這些部位出現許多污垢,看起來像是油膩或煙燻過一樣。凡是令人厭惡的顏色,都是瘟疫的徵兆。
觀察舌苔可以辨別病情:外感風寒時,舌苔通常很少,即使有也是薄薄的白色滑苔,如果病邪深入內裡,舌苔就會逐漸變成黃色、乾燥,最後變黑。瘟疫初期,患者會出現頭痛發熱,舌苔呈現白色且厚實,不滑膩,顏色也可能偏淡黃色,或像積粉一樣粗糙。如果病邪傳入胃部,舌苔會出現兩種或三種顏色。還有些情況是舌苔呈現白色乾燥或黑色而不乾燥,這主要是因為疫邪侵入胃部,舌苔雖然像外感風寒的表現,但由於伴有濕氣,所以不會乾燥。
需要注意的是,外感風寒時舌苔會呈現白色且厚實,這與傷寒病不同。能夠在早期辨別出風寒,並且在早期不用辛溫發散藥物,等病邪入裡時再用清涼攻下的方法治療,就能取得良好的療效。
觀察神志也能辨別病情:風寒邪氣侵犯人體,會讓人感到痛苦,但神志卻是清醒的,比如頭痛、寒熱等症狀,患者都能自己感覺到。等到病邪傳入內裡,深入胃部時,患者才會出現神志昏迷、胡言亂語的情況。這是因為風寒屬於天地間的正氣,人體的氣與之相沖突才會生病,所以風寒的邪氣不會使人神志昏迷。
瘟疫初起,令人神情異常,大概煩躁者居多,或如癡如醉,擾亂驚悸,問其所苦,則不自知,間有神清而能自主者,亦多夢寐不安,閉目即有所見,此即譫妄之根。緣瘟疫為天地邪氣,中人人病,中物物傷,故其氣專昏人神志也。○五辨脈:瘟疫之脈,傳變後與風寒頗同,初起時與風寒迥異。
風寒從皮毛而入,一二日脈多浮,或兼緊、兼緩、兼洪而皆浮,迨傳入里,始不見浮,其至數亦清楚而不模糊;瘟疫從中道而變,自里出表,一二日脈多沉,迨至里出表,脈始不沉,或兼弦、兼大而皆不浮,其至數則模糊而不清楚。其初起,脈沉遲,勿作陰寒斷,沉者邪在裡也,遲者邪在陰分也。
白話文:
瘟疫剛開始時,會讓人表現出異常的狀態,大多數人會感到煩躁不安,有些人甚至像喝醉酒一樣,神志不清,胡言亂語,驚恐不安。詢問他們哪裡不舒服,他們自己也不知道。但也有一些人精神清醒,可以自主行動。不過,許多人會做噩夢,閉上眼睛就會看到東西,這就是神志不清的根源。
瘟疫是由天地間的邪氣引起的,它會感染人,也會傷害物品,所以它的氣息會專門使人神志不清。
辨別瘟疫脈象的方法有五種:
瘟疫的脈象,在傳變之後和風寒病的脈象很相似,但初期與風寒病的脈象差異很大。
風寒病從皮膚毛髮侵入,一兩天後脈象大多浮,或兼有緊、緩、洪而都浮於表面。等到傳入內臟,浮脈就不再明顯,而且脈象清楚不模糊。
瘟疫則從內部轉變,由裡向外發散,一兩天後脈象大多沉,等到由裡向外發散,脈象就不再沉,或兼有弦、大而都不浮於表面,而且脈象模糊不清。
瘟疫初期,脈象沉遲,不要誤認為是陰寒症,沉是邪氣在裡面的意思,遲是邪氣在陰分的意思。
脈象同於陰寒,而氣色、舌苔、神情不同。或數而無力,亦勿作虛視,緣熱蒸氣散,故脈不能鼓指,但當解熱,不宜補氣。受病之因不同,故同脈而異斷也。○時疫兼寒,能令病勢增劇;兼風,反令病勢易解。以寒主凝泣,則疫邪內郁,郁一分,病勢增重一分;風主遊揚,則疫邪外疏,疏一分,病勢解散一分。○時疫,有似瘧、轉瘧、兼瘧之不同,用藥亦異。
似瘧者,寒熱往來,或一日二三度發,或一日一發而無定時。時疫初起多有之。轉瘧者,時疫已經汗、下,餘邪不解,復作寒熱,轉成瘧狀。時疫末路多有之。兼瘧者,乃寒暑時疫合病,其證寒熱有期,瘧證全具,但熱多寒少,燥渴昏憒。秋令多有之。所以然者,因疫邪盤踞膜原,欲出表而不能透達,欲陷里而未得空隙,故見半表半裡之證也。治宜達原飲加柴胡為主。
白話文:
脈象雖然都呈現陰寒狀態,但氣色、舌苔、神情卻有所不同。有些脈象雖然頻數但力量不足,也不可輕視,因為熱氣蒸騰散發,導致脈搏无力,只能感受到輕微的跳動,所以應該解熱,不適合補氣。因為病因不同,所以即使脈象相同,也要做出不同的判斷。
時疫如果合併寒症,會加重病情;如果合併風症,反而容易缓解。因为寒性凝滞,会导致疫邪郁结在体内,郁结一分,病情就加重一分;風性善行,則會使疫邪疏散於外,疏散一分,病情就減輕一分。
時疫的表現形式也不同,有類似瘧疾、轉變成瘧疾、以及合併瘧疾等情况,用藥也會有差異。
類似瘧疾的表現是寒熱交替,可能一天發作兩三次,也可能一天發作一次,但時間不固定,時疫初期常見這種情況。轉變成瘧疾的表現是時疫已經經過汗出、瀉下的治疗,但餘邪未除,再次出現寒熱交替,转变成瘧疾的症狀,時疫後期常見這種情況。合併瘧疾的表現是寒暑時疫同時發病,寒熱交替有规律,出現典型的瘧疾症狀,但熱多寒少,口渴昏迷,秋季較為常見。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,是因為疫邪停留在膜原,想要發散於外卻不能透達,想要深入内里卻沒有空隙,所以表現出半表半里的症狀。治療上應該使用達原飲加柴胡为主。
○時疫與瘧證,不甚相遠。疫乃濕、溫二氣合病,瘧乃風、寒、暑、濕四氣合病,其邪氣之雜而不純,相類也。瘧邪橫連膜原,時疫亦盤踞膜原,其受邪之處,亦相類也。但時疫之溫氣發,則為亢陽,故宜下、宜清之證多;瘧之暑氣伏,則為鬱滯,故宜宣、宜利之證多。所以疫之初起方用達原飲,與瘧之初起方用清脾飲,藥品亦多相類。
至其傳變,則緩急輕重,迥乎不同也。○時疫必得汗下而後解。脾虛者表不能作汗,里不任攻下。或得汗矣,而氣隨汗脫;得下矣,而氣從下脫。治此者,汗勿強汗,發表兼扶元養正,人參敗毒散是也;下勿輕下,攻裡必兼固氣生津,黃龍湯是也。其外證無大分別,惟脈不任按耳。
白話文:
時疫和瘧疾,其實很相似。時疫是由濕氣和溫氣結合而成的病,瘧疾則是風、寒、暑、濕四種氣結合而成的病,它們的邪氣都很混雜,並不純粹,所以很像。瘧疾的邪氣會橫向侵犯人體表面的膜,時疫也會盤踞在膜上,所以它們受邪氣侵犯的地方也相似。但是,時疫的溫氣發作,就會出現陽氣過盛的現象,所以治療時需要用下瀉和清熱的藥多一些;瘧疾的暑氣會藏在體內,就會造成氣機鬱滯,所以治療時需要用宣散和利濕的藥多一些。因此,時疫剛開始的時候,會用達原飲來治療,瘧疾剛開始的時候,會用清脾飲來治療,藥物也很多相似。
等到病症發展變化,就會出現緩慢或急劇、輕微或嚴重的情況,這時候就完全不同了。時疫一定要透過發汗和下瀉才能痊癒。脾胃虛弱的人,體表不容易出汗,內臟也無法承受攻下瀉下的治療。有些人雖然出了汗,卻因為氣隨汗液流失而虛脫;有些人雖然瀉下,卻因為氣隨糞便流失而虛脫。治療這種情況,就不能強行發汗,應該在發表散寒的同時,補益元氣,調整正氣,人參敗毒散就是適合的藥方;也不要輕易下瀉,在攻克裡邪的同時,也要固護氣血,滋生津液,黃龍湯就是適合的藥方。外在症狀並無太大差異,只是脈象會比較弱,按下去沒有力氣。
然邪有進退,當其病進邪張之時,脈亦尋按有力,不可泥也,必合氣色、神情、脈證相參。如面色萎黃,神情倦怠,氣息微促,及心悸耳鳴,皆脾虛中氣不振之象。○時疫夾脾虛者為難治,夾腎虛者更難。時疫屬熱證,腎虛則手足厥冷;時疫屬實邪,腎虛則眩暈驚悸,腰膝痿軟。
腎虛之中,又當審其陽虛陰虛:疫邪必待汗下而後解,陽虛者,一經汗下,則脫絕之證隨見;陰虛者,一經汗下,則枯竭之證隨見;必須時時諦察。凡在表時,見有腰痛異常,小便頻數,膝脛痿軟,表藥中須加人參,陽虛兼杜仲,陰虛兼熟地,以照顧腎氣。若入里,當下必以黃龍湯為主;當清必以人參白虎湯為主。
白話文:
疾病的發展有進有退,當病情加重、邪氣旺盛時,脈象也會隨之有力,不可只憑脈象判斷,必須結合患者的面色、神情、脈證等多方面綜合考慮。例如,面色萎黃、神情倦怠、呼吸急促、心悸耳鳴,都是脾虛中氣不足的表現。時疫夾雜脾虛者難治,夾雜腎虛者更難。時疫屬熱證,腎虛則會出現手足厥冷;時疫屬實邪,腎虛則會出現頭暈、心悸、腰膝無力等症狀。
腎虛又分陽虛和陰虛:時疫必須通過發汗才能解毒,陽虛者一經發汗就會出現虛脫;陰虛者一經發汗就會出現體液枯竭;因此必須時刻觀察患者的變化。如果患者在疾病初期出現腰痛異常、小便頻繁、膝蓋和腿部無力等症狀,則在治療時必須在藥方中加入人參,陽虛者還要加杜仲,陰虛者還要加熟地,以補腎氣。如果病邪進入內里,則應該以黃龍湯為主;如果需要清熱,則應該以人參白虎湯為主。
或屢清屢下而熱更甚,舌燥無苔或有黑苔愈清愈長,或有燥苔愈下愈燥,察其陽明無實邪可據,治以六味地黃湯加知、柏。所謂寒之不寒,責其無水,壯水之主,以制陽光者,此也。倘仍不應,或合生脈散滋水之源;或合四物湯益血之海。似此熱勢燎原,非杯水所能拯救,須大作湯液,藥味必以兩許,湯液必以鬥計,方有濟耳。
(戴麟郊)
傷寒之邪,自表傳裡;溫熱之邪,自里達表;疫癘之邪,自陽明中道隨表裡虛實而發,不循經絡傳次,故不能一發便盡。(《張氏醫通》)
白話文:
如果病人反覆清利、瀉下,但發熱反而更嚴重,舌頭乾燥無苔或有黑苔,而且清利得越多、黑苔越長,或是有燥熱的苔,瀉下得越多、燥熱越明顯,觀察其陽明經沒有實邪可憑,可以服用六味地黃湯加知母、柏子仁。這是因為這種情況是寒邪不寒,而是缺乏水分,所以要滋養腎水,以制約陽熱。如果依然沒有效果,可以配合生脈散滋養津液,或者配合四物湯滋養血海。這種熱勢像野火燎原,不是用一點水就能救得了的,必須大量服用湯藥,藥量要以兩計算,湯液要以斗計算,才能夠見效。
傷寒的邪氣,從表傳到裡;溫熱的邪氣,從裡達表;疫癘的邪氣,從陽明經中道傳播,隨著表裡虛實而發病,不循經絡傳播,所以不會一發病就完全結束。
瘟疫,邪從口鼻而入,故多帶陽明證者,以手陽明屬大腸,與肺為表裡,開竅於鼻;足陽明屬胃,開竅於口也。其不可治者,屬下元虛耳。(繆仲淳)
傷寒由表入里,故少陽證見則病甚;時疫由中出表,故少陽證見則病退。斯二者皆以耳聾驗之。○病至少陽即盡者,耳聾而愈;病至陽明方盡者,發斑而愈;病至太陽始盡者,自汗、狂汗、戰汗而愈。(《醫參》)
瘟疫本即傷寒,無非外邪之病,但染時氣少長率相似者,即謂之瘟疫。古云:瘟疫因春時溫氣而發,鬱熱自內達外,初非寒傷於表,治法於正傷寒不同。此說固若近理,而實有未然。蓋瘟疫若非表證,何以必汗而後解?故余謂:其先受寒邪,再觸則發,理勢然也。但時有寒熱,證有陰陽,謂因證因時則可,謂非寒傷於表則不可。
白話文:
瘟疫是由邪氣從口鼻進入體內引起的,因此多半會出現陽明證,因為手陽明經絡屬於大腸,與肺臟互為表裡,並開口於鼻;足陽明經絡屬於胃,開口於口。那些無法治癒的患者,都是因為下元虛弱造成的。
傷寒是由表及里,所以出現少陽證時,病情就更加嚴重;時疫是由裡及表,所以出現少陽證時,病情就開始退卻。這兩種病都可以用耳聾來判斷病情。病情到了少陽就結束的,耳聾後就會痊癒;病情到了陽明才結束的,就會發出斑點後痊癒;病情到了太陽才結束的,則會出現自汗、狂汗、戰汗等症狀後痊癒。
瘟疫本質上就是傷寒,都是外邪引起的疾病,只是在流行時,病人的症狀相似,所以就被稱為瘟疫。古人說,瘟疫是由於春季溫暖的氣候引起的,鬱熱從內部到達外部,一開始並不是寒邪侵犯表層,所以治療方法與一般的傷寒不同。這個說法雖然聽起來有道理,但實際上並非如此。因為瘟疫如果不是表證,為什麼一定要發汗才能解除?所以我認為,瘟疫最初是受到寒邪侵襲,然後才接觸到瘟疫氣而發病,這是合理的推論。只是由於時節有寒熱之分,病證也有陰陽之別,可以根據證狀和時節來判斷,但不能說瘟疫不是寒邪侵犯表層引起的。
○古云:瘟病在三陽者多,三陰者少。然亦不可拘泥,若見陰證、陰脈,是即三陰病也。宜辨而治之。○凡治傷寒瘟疫表證,初感速宜取汗,所謂汗不宜遲也。然取汗之法,當察其元氣病氣之虛實:若表證已具,而元未太虧者,但以辛平之劑,散之可也;若兼雜證,則當察其寒、熱、溫、涼,酌宜施治;若身雖大熱,而脈見虛弱者,必不易汗,此即當詳察補法,酌而治之。倘不知標本,而概行強散,營竭必死。
○凡治傷寒瘟疫,有宜吐者,必其上焦有滯,或食、或痰結於胸膈,而邪不得散者,當吐也;或寒邪濁氣內陷膈間,而為痞為痛者,當吐也。蓋吐中自有發散之意。若中氣虛寒,脈弱無力,及氣短虛煩不安者,皆不可吐。凡用吐藥,中病即止,不必盡劑。○凡治傷寒瘟疫,有宜清利者,蓋火實者宜清,氣實者宜行,食滯者宜消,痰盛者宜化,皆所謂清利也。凡此數者,滯去則氣行,而表邪自解。
白話文:
古人說:瘟病在三陽經絡發作的比較多,在三陰經絡發作的比較少。但也不能一概而論,如果見到陰證、陰脈,那就是三陰病,應該辨別清楚再治療。
凡是治療傷寒瘟疫表證,剛開始感染就應該趕快發汗,所謂「汗不宜遲」就是這個道理。但是發汗的方法,要觀察患者的元氣和病氣虛實:如果表證已經出現,但元氣沒有太虧損,只要用辛溫平緩的藥物散發即可;如果兼有其他症狀,就要根據寒、熱、溫、涼的性質,酌情用藥;如果病人雖然發高燒,但脈象虛弱,就難以發汗,這就要仔細觀察,採取補益的方法,酌情治療。如果不知道辨別主症和本症,一味地用強散的藥物,就會導致營氣耗竭而死亡。
凡是治療傷寒瘟疫,有需要催吐的,一定是上焦有阻滯,可能是飲食積滯、痰液停積在胸膈,邪氣無法散發,就應該催吐;或者寒邪濁氣內陷膈間,導致痞塊和疼痛,也應該催吐。因為催吐本身就具有發散的作用。如果患者中氣虛寒,脈象虛弱无力,以及氣短、虛煩不安等症狀,都不應該催吐。凡是用催吐藥,只要病症解除就停止,不必全部服用完。
凡是治療傷寒瘟疫,有需要清利解表的,是因為火熱太盛需要清泄,氣機壅滞需要疏通,飲食積滯需要消導,痰液盛多需要化解,這就是所謂的清利。凡是這幾種情況,只要阻滯去除,氣機就能通暢,表邪自然會消散。
然此宜用於邪實等證,而本非虛證之所宜。其有虛中挾實者,不妨少為兼用,此中權度,自有其宜也。○凡治傷寒瘟疫,有宜下者,必陽明邪實而秘結腹滿者,或元氣素強而胃氣素實者,方可下之。若大便雖數日不行,而無脹滿之狀,或連日不食,而臍腹坦然者,此其陽明胃腑本無實邪,不可妄下以泄中氣。蓋諸誤之害,下為尤甚,不可忽也。
○凡治傷寒瘟疫,有宜溫者,為其寒邪凝滯,陽不勝陰,非溫不能行,非溫不能復也。如寒在經者,以邪在表也,宜用溫散;寒在臟者,以陽氣虛也,或宜溫補,或止溫中。然用溫法,但察其外雖熱而內無熱者,便是假熱,宜溫不宜涼也;病雖熱而元氣虛者,亦是假熱,宜溫不宜涼也。真熱者誰不得而知之,惟假熱為難辨耳。
白話文:
然而這方法適合用於邪氣實證等情況,並不適合虛證。如果虛證中夾雜實證,可以少量使用,具體用量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。凡是治療傷寒瘟疫,需要使用下法,必須是陽明經邪氣實證導致便秘腹脹,或是元氣原本就強盛,胃氣原本就充實的情況,才可以採用下法。如果雖然幾天沒有排便,但沒有腹脹的情況,或者連續幾天不進食,但腹部卻平坦,說明陽明經的胃腑本來就沒有實邪,不可胡亂使用下法泄掉中氣。因為各種錯誤治療中的危害,下法是最嚴重的,不可輕忽。
凡是治療傷寒瘟疫,需要使用溫法,是因為寒邪凝滯,陽氣不足以抵禦陰邪,不溫不能驅散,不溫不能恢復。如果寒邪在經絡中,說明邪氣在表層,應該使用溫散的方法;如果寒邪在臟腑中,說明陽氣虛弱,需要溫補或溫中。但是使用溫法時,要注意,如果外觀雖然發熱,但內部卻沒有熱,那就是假熱,應該溫補,不應該降溫;如果病症雖然發熱,但元氣虛弱,也是假熱,應該溫補,不應該降溫。真熱的情況很容易辨別,只有假熱比較難辨別。
大都實證多真熱,虛證多假熱。真假不識,誤人不淺。○凡治傷寒瘟疫,用補之法,與用攻用散者不同。蓋攻散所以去實邪,其力峻,其效速,故取效在一二劑之間,而此不效,必其用之不善也。至若補者,所以補虛,其力柔,其功緩,但察其服補無礙,或略見相投,便是得力,輕者二三劑,重者十餘劑,方得見功。若不知此理,但於一二劑間未見速效,庸讒起,惑亂生,全功盡棄矣。
(張景岳)
古人言「溫」而不言「瘟」,特所言之「溫」與「瘟」相同,則「溫」「瘟」為一病也明矣。後人加以,「疒」字,變「溫」為「瘟」,是就病之名目而言,豈可以「溫」、「瘟」為兩證乎?其曰春溫、夏溫、秋溫、冬溫,總屬強立名色,其實皆因四時感「瘟」氣而成病耳。其曰風溫、濕溫、溫瘧、溫暑者,即瘟病而兼風、濕、暑、瘧也。
白話文:
在治療上,實證多是真熱,而虛證則多是假熱,如果不能辨別真假,就會誤事。治療傷寒瘟疫時,補法和攻散法不同。攻散法是用來去除實邪的,效果快,一兩劑就能見效,如果無效,一定是用藥不當。補法是用來補虛的,效果慢,只要服藥無礙,或略微見效,就說明有效果。輕症可能需要二三劑,重症則需要十幾劑才能見效。如果不懂這些道理,只看一兩劑沒有快速效果就妄下結論,就會功虧一簣。
古人只說「溫」,不說「瘟」,但他們所說的「溫」和「瘟」其實是相同的,說明「溫」和「瘟」是一種病。後人加上「疒」字,把「溫」變成「瘟」,只是從病名角度來說,並不能把「溫」和「瘟」當成兩種不同的病症。春溫、夏溫、秋溫、冬溫都是根據季節起的名字,實際上都是因為受到四時瘟氣而生病。風溫、濕溫、溫瘧、溫暑也是瘟病,只是伴隨着風、濕、暑、瘧等症狀。
其曰瘟毒者,言瘟病之甚者也。其曰熱病者,就瘟病之發於夏者而言也。至於晚發之說,更屬不經。夫冬月寒厲之氣,感之即病,哪容藏於肌膚半年無恙,至來歲春夏而始發者乎?此必無之理也。至於「疫」字,傳以民皆疾解之,以其為病,延門闔戶皆同,如徭役然。去「彳」加「疒」,不過取其與疾字相關耳。
須知疫病所賅甚廣,瘟疫者不過疫中之一證耳。此外尚有藏疫、雜疫之殊,而瘟疫書中,卻遺此二條,強分瘟病、疫病而各立方施治。及細按其方論,漫無差別,不可從也。籲!「瘟疫」二字,尚不明其義意,又奚以治瘟疫哉?○《景岳全書》各門講解俱極精詳,惟將傷寒、瘟疫二證攪作一團,未曾分晰。
白話文:
所謂瘟毒,指的是瘟病中最嚴重的類型。熱病指的是瘟病在夏季發生的情況。至於說瘟病會在冬天潛伏,到第二年春夏才發作的說法,完全沒有道理。冬天寒氣逼人,一旦感染就會生病,怎麼可能潛藏在體內半年毫無異樣,等到第二年春夏才發作呢?這絕對不可能。至於「疫」字,一般人理解為所有人都生病,因為病症蔓延,家家戶戶都一樣,如同徭役一樣。去掉「彳」加上「疒」,只是取其與「疾」字相關而已。
要知道,疫病包含的範圍很廣,瘟病只是其中一種。除了瘟病,還有藏疫、雜疫等不同種類,但是瘟疫書卻忽略了這兩種,硬要把瘟病、疫病分開,然後各自制定治療方法。仔細分析這些治療方法,發現毫無區別,不可取。唉!連「瘟疫」兩個字的真正意思都不明白,又怎麼能治療瘟疫呢?《景岳全書》各個部分的講解都很精細,但是卻把傷寒、瘟疫兩種病症混為一談,沒有區分清楚。
夫瘟疫與傷寒迥乎不同,治法亦異,何謂溫疫本即傷寒乎?夫既曰本即傷寒,再立瘟疫一門,豈非贅瘤乎?且既曰本即傷寒,而又曰染時氣而病,吾不知先傷於寒而後為時氣所染乎?抑染時氣而後為寒所傷乎?抑二者並集於一人之身乎?總緣傷寒、瘟疫,原未看清。猶做文者,認題不真,下筆便錯,雖詞藻絢爛而不中肯綮,總屬塵飯土羹。
最不敢從者,發汗峻補二條。抑知瘟疫豈強汗之所能解,而峻補豈可施於熱毒之人乎?惟汗、下後,或顯虛證,或虛人久病而感瘟者,補法亦自不可少也。○吳又可之《瘟疫論》,世所盛行,其中達原飲固為治瘟疫之良方,第言瘟邪浮越於某經者,即加某經之藥,止有三陽在表治法。至於邪之傳裡者,僅有入陽明胃腑一條,三陰略而不及。
白話文:
瘟疫和傷寒完全不同,治療方法也截然不同,怎麼能說瘟疫就是傷寒呢?既然說瘟疫本質就是傷寒,為何還要另外設立瘟疫這一門學問?這不是多此一舉嗎?而且既然說瘟疫本質就是傷寒,又說瘟疫是染了時氣而發病,我搞不懂是先受寒然後才染上時氣,還是染了時氣之後才受寒,又或者這兩種因素同時作用於一個人身上?總之,是因為對傷寒和瘟疫的本質沒有看清楚,就像寫文章的人,沒有正確理解題目,寫出來的文章就會錯誤百出,即使文采再華麗,也不切實際,如同粗糙的食物一樣,毫無營養。
我認為最不可取的,就是發汗和峻補這兩種方法。瘟疫怎麼可能用強行發汗來解除,而峻補又怎麼能用在熱毒病人身上呢?只有在發汗或瀉下之後,出現虛證,或是體虛久病的人感染了瘟疫,才需要適當補救。吳又可的《瘟疫論》在世人中廣為流傳,書中提到的達原飲確實是治療瘟疫的良方,但書中只提到邪氣浮越在某條經絡,就用相應的經絡藥物來治療,只有針對三陽表證的治療方法。至於邪氣傳入裡面的情況,只提到了入陽明胃腑一條,對三陰的治療方法卻很簡略,沒有詳述。
夫云邪伏膜原,自內達外,不似傷寒之按次傳經則可,若曰邪總不入三陰,是將臟腑經絡劃然中斷,而人身之營衛,扦格而不通矣。每見患瘟疫者,腹滿便實,自利發黃,四肢厥逆,非傳入足太陰經乎?舌乾口燥,咽痛,但欲寐,非傳入足少陰經乎?煩滿囊縮,沖逆動搖,脅肋諸痛,非傳入足厥陰經乎?不特此也,有患在皮毛而哮喘咳嗽者,此邪之入肺也;有患在神志而昏冒喜笑者,此邪之入心也。是則五臟六腑,瘟邪傳變,無所不到,謂瘟邪止在三陽經,必無是理。
(《說疫》)
疫癘一證,邪從口鼻而入,直行中道,流布三焦,非比傷寒六經可表、可下。夫疫為穢濁之氣,古人所以飲芳香採蘭草者,重滌穢也。及其傳變,上行極而下,下行極而上,是以邪在上焦者為喉啞,為口糜;若逆傳膻中者,為神昏舌絳,為喉痛丹疹。治法:清解之中,必佐芳香宣竅逐穢,如犀角、菖蒲、銀花、鬱金等類,兼進至寶丹,從表透里,以有靈之物,內通心竅,搜剔幽隱。
白話文:
瘟疫的邪氣,從體表侵入,並不像傷寒一樣按照經絡循序漸進地傳播,而是直接深入臟腑,遍及全身。如果說瘟疫邪氣不入三陰經,就等於將人體的臟腑經絡分割成獨立的單位,而人體的營衛之氣也將被阻隔,無法流通。我們經常看到染上瘟疫的人,會有腹滿便秘、排泄物發黃、四肢厥逆的症狀,這正是邪氣入侵足太陰脾經的表現;舌乾口燥、咽痛、嗜睡,則是邪氣入侵足少陰腎經的徵兆;煩悶胸悶、心悸不安、脅肋疼痛,則是邪氣入侵足厥陰肝經的表現。不僅如此,有些人染上瘟疫後會出現皮膚毛髮方面的症狀,同時伴有哮喘咳嗽,這是邪氣入侵肺部的表現;有些人則出現神志方面的症狀,如昏迷、胡言亂語,這是邪氣入侵心臟的表現。由此可見,五臟六腑都可能受到瘟疫邪氣的影響,瘟疫的傳播並不會局限於三陽經,所以說瘟疫只存在三陽經是不合理的。
若邪入營中,三焦相混,熱愈結,邪愈深者,理宜鹹苦大制之法,仍恐性速直走在下,故用元參、金銀花露、金汁、栝蔞皮輕揚理上,所謂仿古法而不泥其法者也。考是證,惟張景岳、喻嘉言、吳又可論之最詳。然宗張、喻二氏,恐有遺邪留患,若宗吳氏,又恐邪去正傷,惟在臨證權衡,無盛盛,無虛虛而遺人夭殃,方不愧為司命矣。(《臨證指南》)
認疫若何?於聞見中但有兩三人病情相同者,便要留心。留心若何?病有怪怪奇奇,不近情理,較諸傷寒、風溫、濕溫、溫熱、暑暍等門迥乎大異者,即疫也。脈證不必大涼,而服大涼之藥,似有害而終無害者,即疫也。脈證可進溫補,而投溫補之劑,始似安而終不安者,即疫也。
白話文:
如果邪氣侵入營位,三焦混亂,熱氣越積聚,邪氣越深,就應該用鹹苦寒涼的藥物來制止它。但擔心藥效太快直達下焦,所以要用元參、金銀花露、金汁、栝蔞皮這些藥物輕輕向上引導,這就是所謂仿效古法而不拘泥於古法的意思。關於這個病症,張景岳、喻嘉言、吳又可的論述最為詳盡。不過,遵循張、喻二氏的治療方法,可能會留下邪氣,造成後患;而遵循吳氏的治療方法,又可能把邪氣趕走了,卻傷了正氣。因此,在臨床上要權衡利弊,不能一味地用溫補,也不能一味地用寒涼,以免造成病人死亡,這樣才能稱得上是救死扶傷的醫生。
如何辨認疫病?如果在觀察中發現兩三個人出現相同的病症,就要留心。如何留心?如果病症怪異奇特,不合常理,與傷寒、風溫、濕溫、溫熱、暑暍等病症完全不同,那就是疫病。如果脈象和症狀看似需要寒涼的藥物,但服用寒涼藥物後,雖然看起來有害,但實際上沒有害處,也是疫病。如果脈象和症狀可以進溫補藥物,但服用溫補藥物後,一開始感覺好轉,但最後還是不好轉,也是疫病。
○春溫、夏熱、秋燥、冬寒,固病之常。若夫疫者,穢惡之氣,互相傳染,吳又可論之詳矣。惟吳氏謂從口鼻而入,即踞膜原;愚謂既由口鼻吸受,肺為出入之門戶,無有不先犯肺者。疫皆熱毒,肺金所畏,每見此證之身熱,先有憎寒者,肺先病也;繼而充斥三焦,或有徑入心包者。所云厲氣,無非鬱熱。
是以喻西昌所講「瘟」「溫」二字,未嘗區別,蓋亦有見乎此耳。況所云上焦如霧,升逐解毒;中焦如漚,疏逐解毒;下焦如瀆,決逐解毒。總不脫一「毒」字者,其為鬱熱,意在言表矣。更有患此病者,縱飲冷水,亦能汗解,此非熱毒之明驗乎?至於疫邪雖解,而肺蓄餘熱,每多咳嗆、肌熱、自汗等證,亦所謂肺先受病而未愈之明徵也。
白話文:
春天溫暖、夏天炎熱、秋天乾燥、冬天寒冷,這是疾病常有的情況。至於瘟疫,是由於污穢的氣息互相傳染,吳又可對此論述得很詳盡。只是吳氏認為瘟疫從口鼻進入,就停留在膜原;我認為瘟疫既是從口鼻吸入,肺臟是呼吸的門戶,不可能不先侵犯肺臟。瘟疫都是熱毒,而肺屬金,畏懼熱毒,所以患此病的人,身體發熱,一開始就感到怕冷,這是肺臟先生病的表現;接著熱毒充斥三焦,有時甚至直接侵入心包。所謂厲氣,不過是鬱熱而已。
因此,喻西昌所講的「瘟」和「溫」兩個字,並沒有區分,大概也是看到了這一點。而且他所說的上焦如霧,升散解毒;中焦如漚,疏散解毒;下焦如瀆,泄散解毒。總之,都離不開一個「毒」字,可見瘟疫就是鬱熱,意思非常明顯。更有一些患者,即使喝了冷水,也能發汗解熱,這不是熱毒的明顯證據嗎?至於瘟疫雖然消退,但肺臟仍然留有餘熱,常常出現咳嗽、氣喘、身體發熱、自汗等症狀,這就是肺臟先受到病邪侵犯而尚未完全康復的明顯徵兆。
又有大旱之年,水涸日烈,河水每多熱毒,飲其水者,多發疫痢,以痢門常法治之無效,余於治痢方中加以貫眾之苦寒解毒,無不應手。此亦熱毒之一驗也。○治疫之法,總以「毒」字為提綱,憑他如妖似怪,自能體會無疑。
君如不信,試觀古今治疫之方,何莫非以解毒為主?吳又可之專用大黃,非解毒乎?張路玉之酷喜人中黃,而以童便配蔥、豉為起手方,非解毒乎?葉天士之銀花、金汁必同用犀角、黃連、生甘草等味,十方九用,非解毒乎?故喻氏有要言不繁,觀其旨,上中下則有升、疏、決之異,而獨於「解毒」一言,疊疊緊接,不分彼此,豈非反復叮嚀,示人真諦也哉?(《吳醫匯講》)
白話文:
在乾旱的年份,天氣炎熱,河水常帶有熱毒,喝了這種水的人,很容易得痢疾。用一般的治療痢疾方法卻無效,我就在治療痢疾的藥方中加入性寒味苦的貫眾,以解毒,效果都非常好。這也證明了熱毒的危害。
治療疫病的方法,總是以「毒」字為關鍵,無論病症看起來多麼奇怪,只要抓住「解毒」這一點,就能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。
不信的話,看看古今治療疫病的藥方,哪個不是以解毒為主?吳又可專用大黃,不是解毒嗎?張路玉最喜歡人中黃,並且用童便配蔥、豉作為起手方,不是解毒嗎?葉天士的銀花、金汁必與犀角、黃連、生甘草等藥同用,十個藥方裡有九個都用解毒藥,難道不是解毒嗎?所以喻氏有句簡短而重要的話,仔細觀察其意思,上、中、下三焦各有升、疏、決的不同方法,但唯獨在「解毒」這句話上,反覆強調,不分彼此,難道不是反覆叮嚀,指點迷津嗎?
疫病是天地不正之異氣,四時皆有,能傳染於人,以氣感召,從口鼻而入,不比風寒乃天地之正氣,從皮毛而入,不傳染於人者也。又與瘧相似,但瘧乃天地暑熱之正氣,呆在少陽一經,寒熱各半,不比疫病起始凜凜惡寒,繼而大熱,晝夜不退。寅卯二時,是疫病交關之所,此時熱可暫退,過此又發大熱矣。
疫病亦有間日發寒熱者,但發時寒短熱長,不呵欠,不鼓頷為異耳。醫家大病,概認作傷寒施治,誤謂邪從毛竅而入,藥進羌、防,以散太陽之邪,又為謂少陽、陽明二經,藥進柴、葛,以散少陽、陽明之邪。不知疫邪從口鼻而入,多在膜原,表散不惟疫邪不能解,反耗津液元氣,邪反乘虛入里,或傳厥陰,人事昏沉,而元氣敗壞,血液耗灼,未有不死者矣。
白話文:
疫病是天地失衡產生的異常氣象,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現,可以傳染給人,透過氣息互相感應,從口鼻進入人體。這和風寒不同,風寒是天地正氣,從皮膚毛髮進入,不會傳染。疫病和瘧疾也有相似之處,但瘧疾是天地暑熱的正氣,停留在少陽經脈,寒熱各佔一半,不像疫病一開始就是凜凜惡寒,接著又發高燒,晝夜不退。寅卯時分是疫病交替的時段,這時候熱症可能會暫時消退,但過了這個時間又會再次發燒。
疫病也有一些間日發寒熱的症狀,但發作時寒期短,熱期長,不打呵欠,不鼓腮幫子,這都是特殊的表現。醫生們遇到大病,通常都按照傷寒來治療,誤以為邪氣從毛孔進入,就用羌活、防風等藥散解太陽經的邪氣,也有人認為是少陽、陽明經有問題,就用柴胡、葛根等藥散解少陽、陽明經的邪氣。他們不知道疫邪是從口鼻進入,大多停留在黏膜表面,用表散的方法不僅無法解除疫邪,反而會消耗津液和元氣,讓邪氣乘虛而入,傳入厥陰經,造成昏沉無力,元氣耗損,血液灼熱,最終難以倖免。
余創立救陰解疫毒一方,初病即用,意謂先補正氣,正旺則內臟堅固,邪無由而入;陰回則津液內生,邪不攻而自走,即仲景建中湯之意也。且內有甘草、黑豆、銀花、黃泥之屬,解熱毒之邪於扶正之中,又何患熱不退而病不痊耶?若其人本體素虛,救陰不效,則從用八味以救陽;其人本體脾虛,救陰不效,則從用補中、異功以救土,此又法之變也。○厲氣之來,從鼻而入者,則伏於膜原;從口而入者,則干於胃腑。
其間體實而受邪者,有之;體虛而受邪者,有之,本熱而假寒者,有之;本寒而假熱者,有之。非可盡投膏黃,純用芩、連而專以丹溪、河間為法者也。蓋時疫之初發,與傷寒似同而實異,時疫之傳,與傷寒似異而實同。當其邪在三陽也,惡寒壯熱,頭痛身痛,口渴引飲,嘔吐下利,脈大而數。
白話文:
我創立了救陰解疫毒的方子,初次患病就用,意思是先補正氣,正氣旺盛,內臟就會堅固,邪氣就無處可入;陰氣回升,津液就會內生,邪氣自然就會自行消散,這就是仲景[建中湯]的用意。而且方子中含有甘草、[黑豆]、銀花、黃泥等藥材,在扶正的同時解熱毒之邪,又何必擔心熱退不了而病不痊癒呢?如果病人本身體質虛弱,救陰無效,那就用八味藥來救陽;如果病人本身脾虛,救陰無效,那就用補中、異功藥來救脾土,這又是方法的變化。○厲氣從鼻孔進入,就會藏在鼻腔的黏膜中;從口進入,就會侵犯胃腑。
其中體質強健而受邪氣者,有;體質虛弱而受邪氣者,有;本質是熱但表現出寒症者,有;本質是寒但表現出熱症者,有。不能一概而論都用膏黃,專用黃芩、黃連,完全照搬丹溪、河間的療法。因為時疫剛發病時,與傷寒病相似卻又不同,時疫的傳播方式,與傷寒病看似不同卻又相同。當邪氣在三陽經的時候,會出現惡寒、發熱、頭痛、身痛、口渴、飲水不止、嘔吐、腹瀉,脈象洪大而快。
達原飲乃驅邪離散直達巢穴之藥,白虎、承氣乃辛涼推蕩清火逐邪之劑,惟壯實之體宜之。倘遇內虛之輩,白虎失其過寒,承氣失其過攻。至於邪陷三陰,臟氣受敵,見證神昏目定,撮空捻指,譫妄舌黑,脈沉細而數,種種惡證疊出,元氣由邪熱而虧,胃氣由邪熱而耗,臟氣由邪熱而傷。
不知變計,徒拘攻下一法,虛虛之戒,可不慎歟?余兄廣期謂:疫病乃熱毒為害,治以逐疫解毒為第一義。因立乾一老人湯一方,除疫毒而退熱邪,正與喻氏所謂升逐、疏逐、決逐兼以解毒之意同,可稱治疫之聖藥也。(《會心錄》)
白話文:
達原飲是能直接驅逐邪氣、直達病灶的藥物,白虎湯和承氣湯則是用辛涼的藥性來推動、蕩滌體內的熱氣,驅逐邪氣,但這兩種藥物只適合體質強壯的人服用。如果遇到體虛的人,白虎湯會過於寒涼,承氣湯會過於攻伐。當邪氣深入三陰,損傷臟氣,出現神志昏迷、眼球固定、抓空摸虛、胡言亂語、舌苔黑、脈象沉細而快等嚴重症狀時,元氣會因為邪熱而受損,胃氣會因為邪熱而消耗,臟氣會因為邪熱而受傷。
如果不懂得變通,一味地使用攻伐的方法,不注意虛弱的狀況,豈不是非常危險嗎?我的兄長廣期說:疫病是由熱毒引起的,治療疫病的首要原則就是驅逐疫毒、解毒。因此,他創立了「乾一老人湯」來驅逐疫毒、退熱邪,這與喻氏所說的升逐、疏逐、決逐,再加上解毒的理念一致,可以稱得上是治療疫病的聖藥。
疫邪來路兩條,去路三條,治法五條盡矣。何為來路兩條?有在天者,此非其時而有其氣,邪從經絡而入,則為頭痛發熱、咳嗽發頤、大頭之類;有在人者,此互相傳染,邪從口鼻而入,則為憎寒壯熱、胸膈滿悶、口吐黃涎之類。所謂來路兩條者此也。
何為出路三條?在天之疫,從經絡而入者,宜分寒熱,用辛溫、辛涼之藥以散邪,如香蘇散、普濟消毒飲,俾其邪仍從經絡而出也;在人之疫,從口鼻而入者,宜芳香之藥以解穢,如神朮散、正氣散,俾其邪仍從口鼻而出也;至於經絡、口鼻所受之邪,傳入臟腑,漸至潮熱譫語、腹滿脹痛,是毒氣歸內,疏通腸胃,始解其毒,法當下之,其大便行者,則清之,下後而餘熱不盡者,亦清之。所謂去路三條者此也。
白話文:
疫邪來路兩條,去路三條,治法五條盡矣。
何為來路兩條?
- 有在天者: 此非其時卻有其氣,邪氣從經絡入侵,則會出現頭痛發熱、咳嗽、下巴發麻、頭昏腦脹等症狀。
- 有在人者: 此為互相傳染,邪氣從口鼻入侵,則會出現畏寒發熱、胸悶氣短、口吐黃痰等症狀。
所謂來路兩條者此也。
何為出路三條?
- 在天之疫,從經絡而入者: 宜分清寒熱,用辛溫、辛涼的藥物來散邪,例如香蘇散、普濟消毒飲,讓邪氣從經絡排出。
- 在人之疫,從口鼻而入者: 宜用芳香的藥物來解毒,例如神朮散、正氣散,讓邪氣從口鼻排出。
- 至於經絡、口鼻所受之邪,傳入臟腑,漸至潮熱譫語、腹滿脹痛,是毒氣歸內, 需疏通腸胃,始解其毒,需用下瀉之法。若大便通暢,則清熱之藥即可;若下瀉後餘熱不盡,亦需清熱。
所謂去路三條者此也。
何為治法五條?曰發散,曰解穢,曰清,曰下,曰補,所謂治法五條者此也。(程鍾齡)
饑荒多疫,氣候失和,加以飲食失節,以身之虛,逢天之虛,則病作矣。萬曆壬午,久旱民飢,熱疫流行,初起寒熱拘攣,次變斑黃、狂躁,死者相繼。治用人參敗毒散先發其表,次用人參柴胡湯以和解。右脈大於左,自汗,胸腹不脹,無表裡證見者,治用變證,活者甚多。
此中氣先因飢餒受虧,已屬內傷不足,若用正傷寒之法大汗、大下,豈不殺人?○疫病當分天時寒暄、燥濕,病者虛實、安逸,因時制宜,不可拘泥。如天時久旱,燥令流行,民多熱疫,忌用燥劑,治宜解毒潤燥;天久淫雨,濕令流行,民多寒疫,忌用潤劑,治宜燥濕理脾。(《醫學六要》)
白話文:
什麼是五條治法呢?就是發散、解穢、清、下、補,這就是所謂的五條治法。
饑荒常伴隨瘟疫,氣候失衡,加上飲食不節制,身體虛弱,遇上天地之氣虛弱,就會生病。萬曆壬午年,長期乾旱導致百姓飢餓,熱疫流行,一開始是寒熱拘攣,接著變成斑黃、狂躁,死亡的人接連不斷。治療方法是用人參敗毒散先發散表邪,接著用人參柴胡湯來調和解毒。如果右脈大於左脈,自汗,胸腹不脹,沒有表裡證狀,就要針對變證治療,這樣活著的人就會很多。
這類疾病是由於飢餓和營養不足導致的內傷,本身就虛弱,如果用治療傷寒的方法大汗、大瀉,豈不是要殺人嗎?瘟疫的治療要根據天時寒暑、燥濕,病人的虛實、安逸狀況,因時制宜,不能死板僵化。比如長期乾旱,燥氣流行,百姓多患熱疫,就忌用燥熱的藥物,應該用解毒潤燥的藥物治療;如果長期陰雨綿綿,濕氣流行,百姓多患寒疫,就忌用潤燥的藥物,應該用燥濕理脾的藥物治療。
大飢之後,必有大疫。疫邪中人,從口鼻而入,舍於膜原。方書雖有寒疫、熱疫兩種,而熱疫恆多,最為真陰之賊。其見證也,始則頭眩目脹,或痛或不痛,腰腿痠軟,胸悶口渴,或但口乾而不渴,微惡寒,或有汗,或無汗;繼則不惡寒,而但熱無汗,午前熱微,午後熱熾。初治用達原飲一二劑,感輕者可愈,否則壯熱口乾、舌黑譫語等證漸見。
時師見熱不退,頭疼腰痠無汗,則曰表未解也,三陽經表藥全施;見舌黑,譫語煩躁,則曰里證急也,白虎、承氣雜進。嗚呼!危矣。此證初起,用達原飲不解,即當出入於六味飲、甘露飲、疏肝益腎湯等方,大劑與之,少加柴胡為嚮導。(虛者,可用人參)奏效雖遲,穩當之至。
白話文:
如果人剛飽食之後,就很容易爆發瘟疫。瘟疫的邪氣會從口鼻進入人體,藏在身體的表層。醫書上雖然將瘟疫分為寒疫和熱疫兩種,但熱疫的發生機率較高,而且是真正傷害人體陰氣的罪魁禍首。染上熱疫的人,初期會出現頭昏眼脹,可能伴隨疼痛,也可能沒有疼痛感,腰腿酸軟無力,胸口悶悶的,口渴,或只是口乾但沒有渴的感覺,輕微怕冷,可能流汗,也可能不流汗;之後會不覺得怕冷,只覺得身體發熱,沒有流汗,上午熱度稍微輕一些,下午熱度就會加劇。一開始可以服用達原飲一兩劑,症狀輕微的人可能就會痊癒,如果沒有好轉,就會出現發燒、口渴、舌頭變黑、神志不清等症狀。
醫生看到病人發熱不退,頭疼腰痠,還沒有流汗,就會說表證還沒解開,需要使用治療三陽經表證的藥物;如果看到病人舌頭變黑,神志不清,煩躁不安,就會說裏證很嚴重,需要使用白虎湯和承氣湯來治療。哎,這樣就很危險了!這種病症初期用達原飲沒有效果,就要考慮使用六味飲、甘露飲、疏肝益腎湯等方劑,大量服用,再加入少量柴胡引導藥性。如果病人虛弱,可以加用人參。雖然見效比較慢,但這種方法是最穩妥的。
其有壯盛之人,服前藥四、五日,仍不從內外解者,診其脈果沉數有力,則於三承氣湯中酌其宜而下之;下後胸仍不寬,用小陷胸湯和之。若頻用表藥,則陰氣耗;早用下藥,則陰液亡,汗終不出,熱勢更甚。此時急進大劑養陰之品,尚可回生,否則未有不隕命者。大抵疫病初起之脈,不似傷風、傷寒之浮緊;內即大熱,脈象亦不大數;更有一種手足逆冷,類傷寒、傷風之初起者,斷不可妄進熱劑。《經》云:熱深厥亦深,熱微厥亦微。
正謂此也。何以辨之?風寒手足冷,則必惡風寒,甚則戰慄,喜近火日,引衣被自覆;疫證手足雖冷,絕不畏涼,且不樂近衣被,試捫其前後心烙手可知矣。但用藥只宜甘寒以養陰退陽,勿投苦寒以傷胃氣。高鼓峰云:陰氣外溢則得汗,陰血下潤則便通,法不離乎三承氣,而穩當過之。
白話文:
如果遇到體質強壯的人,服用退燒藥四、五天後,仍然沒有從內外排解出病氣,診斷脈象沉而有力,就應該根據情況使用三承氣湯瀉下;瀉下後胸部仍然不舒服,可以用小陷胸湯來緩解。如果頻繁使用解表藥,就會耗損陰氣;如果過早使用瀉下藥,就會損耗陰液,導致汗液無法排出,熱勢反而加重。這種情況下,必須立即服用大量滋陰的藥物,才能挽回生命,否則必死無疑。總之,疫病剛開始時的脈象,不像傷風、傷寒那樣浮而緊;內部雖然發熱,脈象卻不顯著增快;還有一種情況是手腳冰冷,像是傷寒、傷風的初期,絕對不能隨意服用溫熱藥物。《傷寒論》說:「熱深厥亦深,熱微厥亦微。」這句話正是指這種情況。如何辨別呢?風寒導致的手腳冰冷,病人一定會怕風寒,嚴重者還會發抖,喜歡靠近火和太陽,並用衣服被子裹住自己;而疫病導致的手腳冰冷,病人則完全不怕冷,而且不喜歡靠近衣被,用手摸摸他們的前後心,就會發現很燙。用藥時,只宜用甘寒的藥物來滋陰退熱,不可使用苦寒的藥物傷胃氣。高鼓峰說:「陰氣外溢就會出汗,陰血下潤就會通便,治病之道不離三承氣湯,但要穩妥地運用。」
余遵此以治熱病,無不應手,即接治他醫誤藥敗證,亦多有生者。至於用藥之輕重,及有兼證變證等事,則在臨證時,看老、少、強、弱,宜攻、宜補,酌而用之。圓機之士,當不須余之多贅也。(郭恕先)
脈候
瘟病怫熱在中,脈多見於肌肉之分,而不甚浮;若熱鬱少陰,則脈沉伏欲絕,非陰脈也,乃陽邪所閉耳。○瘟病內外皆熱,其脈不洪不數,但指下沉伏小急,不可誤認虛寒而以溫藥治之,益其熱也。所以傷寒多從脈,瘟疫多從證。蓋傷寒邪從外入,循經傳也;瘟病邪從內熾,溢於經也。
○診瘟病,脈洪長滑數者輕;重則脈沉;甚則閉絕。此辨瘟病脈之要訣。(楊慄山)
白話文:
我依照這個方法治療熱病,無一不奏效。即使接手其他醫生誤用藥物導致病情惡化的病人,也治癒了不少。至於用藥的輕重,以及兼症、變症等情況,則需要根據病人老少、強弱,以及是否宜攻宜補,臨場判斷,靈活運用。聰明的人,應該不需要我多說了。
瘟疫熱邪蘊積於內,脈象多見於肌肉部位,而不甚浮。如果熱邪鬱結於少陰經,則脈象沉伏欲絕,看似陰脈,實則陽邪所阻。
瘟疫病症,內外皆熱,脈象不洪不數,只是指下沉伏略微急促,不可誤認為虛寒而用溫藥治療,反而會助長熱邪。因此,傷寒多從脈象判斷,瘟疫多從症狀判斷。因為傷寒邪氣從外入侵,循經而行;瘟疫邪氣從內熾盛,溢出經絡。
診斷瘟疫,脈象洪長滑數者為輕症,脈象沉者為重症,脈象閉絕者則為極重症。這是辨別瘟疫脈象的關鍵。
選案
一人病瘟發熱,煩渴思飲冷水。醫者以為凡病須忌生冷,病者苦索弗予,遂至兩目火迸,咽喉焦燥,晝夜不寐,目中見鬼。乘隙匍匐竅取井水一盆,置之枕旁,飲一杯,頓覺清涼;二杯,鬼物潛消;三杯,咽喉聲出;四杯,筋骨舒暢;飲至六杯,不知盞落枕旁,竟爾熟睡,俄而大汗如雨,衣被濕透,脫然而愈。蓋因其人瘦而多火,始則加之以熱,經絡枯燥;繼而邪氣傳表,不能作正汗而解。
今得冷飲,表裡和潤,所謂除弊便是興利矣。○賣卜施幼聲,六月患疫,口燥舌乾,咽喉腫痛,心腹脹滿,渴思冰水,小便赤澀。下證悉備,但通身如冰,指甲青黑,六脈如絲。醫者不究里證熱極,但引《全生集》以為陽證但手足厥逆,若冷過肘膝,便是陰證。今已通身冰冷,比之冷過肘膝更甚;且陶氏以脈分陰、陽二證,全在有力、無力,今脈微欲絕,比之無力更甚,此陰證而得陰脈之極。其諸陽證,竟置不問,欲投附子理中湯。
白話文:
一個人得了瘟疫發燒,感到煩躁口渴,很想喝冰水。醫生認為凡是生病都要忌諱生冷,病人苦苦哀求也不給他喝,結果病情加重,眼睛充血發紅,咽喉乾燥灼熱,整夜睡不着,甚至出現幻覺,看見鬼魂。趁着醫生不在,他爬到井邊偷偷地打了一盆水,放在枕頭邊,喝了一杯,頓時感到清涼舒爽;喝了兩杯,鬼魂就消失了;喝了三杯,咽喉發出聲音;喝了四杯,筋骨舒展開來;喝到第六杯時,不知不覺睡着了,水杯掉落在枕頭旁,睡着後不久就出了一身大汗,衣服被子都被汗水浸濕了,病就好了。這都是因為這個人體瘦火旺,一開始用熱性的藥物治療,導致經絡乾燥;接着邪氣侵入體表,無法正常出汗而解毒。
現在喝了冷飲,體表和內裡都變得濕潤,這就是所謂的去弊興利了。
另一個病人,名字叫賣卜施幼聲,在六月得了瘟疫,口乾舌燥,咽喉腫痛,心腹脹滿,口渴得想喝冰水,小便赤紅澀痛。所有症狀都符合熱證,但全身卻像冰一樣冷,指甲青黑,六脈微弱如絲。醫生沒有深入研究其內在的熱證,只根據《全生集》認為陽證只是手足厥逆,如果冷到肘膝以下就是陰證。這個病人現在全身冰冷,比冷到肘膝以下更嚴重;而且陶弘景用脈象來區分陰陽證,主要看脈象是否有力,現在這個人的脈象微弱幾乎消失,比無力更嚴重,這就屬於陰證而且是陰證的極端表現。醫生完全不考慮其他陽證,反而想用附子理中湯來治療。
予以脈證相參,此陽證之最者。蓋因熱極,氣道壅閉,乃至脈微欲絕,此脈厥也;陽鬱則四肢厥逆,今陽亢已極,以致通身冰冷,此體厥也;六脈如無者,群龍無首之象,證亦危矣。囑其急投承氣。疑而不服,疊延三醫,皆言陰證,卜之從陰則吉。竟進理中湯,下咽如火,煩躁逾時而歿。
(吳又可)
胡日度頭面浮腫。醫謂脾虛,用六君子湯數劑,頭大如桶,膊大如斗。有知為大頭時證者,用九味羌活湯,口不能言,舌枯而縮,牙關閉緊,湯藥不入,自早至午,眼翻而厥,鼻氣如火。出入有聲。予用石膏四兩,元參一兩,花粉五錢,黃芩、麥冬、荊芥各三錢,甘草、茯苓、陳皮、神麯各一錢。煎成,牙抉不開,以匙挑灌鼻竅,滲入喉中,頃滲半甌,牙門露隙,從牙隙又灌半甌。
白話文:
病人脈象和症狀都很嚴重,這是陽證最危重的表現。因為熱氣太盛,氣道被阻塞,導致脈象微弱,幾乎摸不到,這是脈厥;陽氣鬱結,四肢冰冷,現在陽氣亢盛到極點,導致全身冰冷,這是體厥;六脈幾乎摸不到,就像群龍無首,病況非常危急。我囑咐他趕快服用承氣湯,但他懷疑不相信,反覆請了三位醫生,都說這是陰證,認為用陰證的治療方法就會好。最終他喝了理中湯,喝下去感覺像火燒一樣,煩躁不安,不久就去世了。
另一個病人胡日度頭面浮腫,醫生診斷為脾虛,服用六君子湯幾劑,頭變得像桶一樣大,胳膊也像斗一樣粗。有人知道這是大頭風的症狀,建議用九味羌活湯,但病人口不能言,舌頭乾燥萎縮,牙關緊閉,無法喝藥,從早上到中午,眼睛翻白昏厥,鼻孔像火一樣冒氣,呼吸有聲音。我用石膏四兩、元參一兩、花粉五錢、黃芩、麥冬、荊芥各三錢、甘草、茯苓、陳皮、神麯各一錢,煎成藥。病人牙關緊閉,我用湯匙挑著藥灌進鼻孔,滲入喉嚨,灌了半碗藥後,牙關鬆開,我又從牙縫灌了半碗藥。
煎二劑成,漸灌漸醒。至一鼓,忽舌吐出,眾驚取視,乃舌上所生之殼,中空外實;五鼓始知人事;三日後,腫處干縐,從頭褪下如面釜一具。此後耳、鼻、唇、頤、手、膊,次第大塊而下,一如盦面之形。(程華仲)
泰和二年四月間,民多疫癘。初覺憎寒發熱,次傳頭面腫盛,目不能開,喘促,咽喉不利,舌乾口燥。俗云:大頭天行,染之多死。東垣曰:身半以上,天之氣也。邪熱客於心肺之間,上攻頭面而為腫盛。制方名普濟消毒飲,服之皆愈,人謂仙方。(《東垣十書》)
洪德敷女,於初冬發熱,頭痛,胸滿不食。服發散消導藥,至第六日,身痛腹疼,欲圊不得,口鼻上唇忽起黑色成片,光亮如漆,與玳瑁無異,醫駭辭去。石頑診之,喘汗脈促,神氣昏憒。雖證脈俱危,喜其黑色四圍紅暈鮮澤,許以可治。
白話文:
煎完兩劑藥後,病人逐漸清醒。到一更時,突然吐出舌頭,眾人驚慌地去看,原來是舌頭上長出的殼,裡面中空外面實心。五更才恢復意識,三天后,腫脹的地方乾皺,從頭上褪下,像一個面盆一樣。之後耳朵、鼻子、唇、下巴、手、手臂,依次脫落大塊皮膚,形狀就像蓋在臉上的面餅。
泰和二年四月,百姓普遍染上疫病。一開始感覺發冷發熱,接著頭面腫大,眼睛睜不開,呼吸急促,咽喉腫痛,舌頭乾燥口渴。民間稱之為“大頭天行”,染病者多半死亡。東垣說:身體上半部分屬於天的氣息,邪熱侵襲心肺,向上攻於頭面,導致腫脹。他制定了一個方子,叫做普濟消毒飲,服用后都治癒了,人們稱之為仙方。
洪德敷的女兒在初冬時發熱,頭痛,胸悶不思飲食。服用發散消導藥,到第六天,身體疼痛腹痛,想上廁所卻上不了,口鼻上唇突然長出黑色斑塊,光亮如漆,和玳瑁沒什麼區別,醫生嚇得辭去了。石頑診斷后,病人呼吸急促,汗出,脈搏快,精神昏迷。雖然證狀和脈象都很危急,但石頑看到黑色斑塊周圍有鮮紅色的光暈,就認為可以治癒。
先與葛根芩連湯,加犀角、連翹、荊芥、防風、紫荊,以人中黃解其肌表毒邪;俟其黑色發透,乃以涼膈散加人中黃、紫荊皮、犀角,微下二次;又與犀角地黃湯加人中黃調理而安。此證書所不載,惟龐安常有「玳瑁瘟」之名,而治法未備,人罕能識。(《張氏醫通》)
附方
白話文:
先用葛根芩連湯,加入犀角、連翹、荊芥、防風、紫荊,用人中黃來解肌表毒邪;等到黑色疹子發出來透出,就用涼膈散加上人中黃、紫荊皮、犀角,輕微服用兩次;再用犀角地黃湯加入人中黃來調理,使病情平穩。這個病症在醫書上沒有記載,只有龐安常稱之為「玳瑁瘟」,但治療方法不完善,很少有人能識別。
乾一老人湯,料豆、金銀花、生甘草、鮮黃土。
新制救疫湯,料豆、綠豆、扁豆、赤小豆、生甘草、金銀花、玉竹、生首烏、當歸、丹皮、貝母、鮮黃土、生薑。
白話文:
乾一老人湯,材料有豆子、金銀花、生甘草、新鮮黃土。
新制救疫湯,材料有豆子、綠豆、扁豆、赤小豆、生甘草、金銀花、玉竹、生首烏、當歸、丹皮、貝母、新鮮黃土、生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