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一·醫學溯源 (25)
卷一·醫學溯源 (25)
1. 生克
其堅者為石,而最堅者為金。可見水、土、金,先天之一原也。補子益母者,肺為脾之子,先補其子,使子不食母氣,其母不衰,亦見金生土之義,又有化生之妙也。○土金隨母寄生,故欲補土金者,從寄生處而補其母,為隔二之治,是從母也。隔三之治,又從母之外家也。
土金惟寄生,故其死為真死。水火從真生,故其死不死。隨處有生機,鑽木可取,擊石可取,圓珠可取。方諸取水,掘地取水,承露取水。若金死不救,土死不救,木死不救。予於五行中獨重水火,而其生克之妙用,又從先天之原,而與世論不同。(《趙氏醫貫》)
夫肝之傷脾,人所知也。肝能損腎,人所不知。蓋肝為木,腎為水。水生木,是腎為肝之母。子竊母氣以自強,子強則母弱。譬如折花枝插瓶中,花枝過盛,瓶中之水日被吸乾,以瓶中無源之水,能堪木枝之日吸乎?夫腎水生於肺金,固非無源之水也。無如肝木克脾,脾不能受食,則土虛不能生金,而肺氣益虛。
肺金為腎水之母,肺既虛,金不能自保,又安能生水?金不生水,腎為無源之水矣。(吳天士)
白話文:
生克
堅硬之物為石,最堅硬的則是金。可見水、土、金是先天之本源。補益子宮的藥物,肺是脾的兒子,先補益其子,使兒子不奪取母親的元氣,母親就不會衰弱,這也體現了金生土的道理,並有化生之妙。○土和金依靠母親而存在,所以要補益土和金,就要從其依靠的母親入手,這是隔代治療的道理,也就是從母體入手。隔三代的治療,則是從母體之外的親屬入手。
土和金只依靠其母,所以它們的衰竭就是真正的衰竭。水和火則從本源而生,所以它們的衰竭並不是真正的衰竭,到處都有生機,鑽木取火,擊石取火,滾動的珠子也能生火。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取水,比如用方諸取水,掘地取水,承接露水。但如果金衰竭了無法救治,土衰竭了無法救治,木衰竭了也無法救治。我獨重水火在五行之中,而它們生克的妙用,又源於先天之本源,與世俗的觀點不同。(《趙氏醫貫》)
肝臟損傷脾臟,眾所周知。但肝臟能損傷腎臟,卻鮮為人知。因為肝屬木,腎屬水。水生木,所以腎是肝的母親。兒子竊取母親的元氣以壯大自己,兒子強盛則母親虛弱。例如折斷花枝插在瓶中,花枝過於茂盛,瓶中的水就會被不斷吸乾,瓶中有限的水,怎能承受花枝每日的吸取呢?腎水源於肺金,並非無源之水。但是肝木克脾,脾臟不能正常吸收營養,則土虛弱不能生金,肺氣就會更加虛弱。
肺金是腎水的母親,肺虛弱了,金就無法自我保護,又怎能生水呢?金不生水,腎臟就成了無源之水了。(吳天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