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一·醫學溯源 (24)
卷一·醫學溯源 (24)
1. 生克
所謂克中之用者,如火之炎熾,得水克而成既濟之功;金之頑鈍,得火克而成鍛鍊之器;木之曲直,得金克而成芟削之材;土之曠墁,得木克而見發生之化;水之氾濫,得土克而成堤障之用。此其所以相剋者,實又所以相成也。所謂五者之中,有互藏者,如木之有津,木中水也;土之有泉,土中水也;金之有液,金中水也;火之熔物,火中水也。木鑽之而火,金擊之而火,石擊之而火。
惟水中之火,人多不知。而油能生火,酒能生火,雨大生雷,皆是也。木非土不長,火非土不榮,金非土不生,水非土不蓄。木生於水,植於土,榮於火,成於金。金產于山石,生諸土也。淘於河沙,隱諸水也。草有汞,木有蠟,藏於木也。散可結,柔可剛,化於火也。由此而觀,則五行之理,交互無窮,然總不出乎陰陽。
陰陽之用,亦不離乎水火耳。(《類經》)
水生木,水泛則木浮,必得土克,水而後能生木;木生火,木盛則自焚,必得金克,木而後能生火,火生土,火炎則土燥,必得水克,火而後能生土;土生金,土重則金埋,必得木克,土而後能生金;金生水,金寒則水冷,必得火克,金而後能生水。此生剋制化之道也。
○傷風用溫肺湯,是金位之下,火氣承之;肝病用白芍,是木位之下,金氣承之;脾病用柴胡、防風,是土位之下,木氣承之,腎病用白朮,是水位之下,土氣承之;心病用地黃,是火位之下,水氣承之。故不克則不生,五臟皆然。人徒知克我者為賊邪,而不知克我者為夫也。
蓋女無夫則不生,五臟無克亦不生。如水生木是矣,而江湖河海之中不見木生,以其無土克也。故相生之道,人皆知之,相剋之義,舉世莫知。《經》云:承乃制,制則生化。有志者,宜詳味焉。(周慎齋)
五行水生木,此云木自土中生者,何也?凡物皆有先後天,皆有標本。水生木者,先天之木,木之本也;土生木者,後天之木,木之標也。(許宣治)
有形之火,水之所克;無形之火,水之所生。然取水者,迎月之光,而不迎其魄,何也?魄,陰也,而借光於日,則陽也。水不生於水,而生於火,明矣。是故土蒸而潤,膚燠而汗,釀醅而溢,釜炊而澤,丹砂硫磺之所韞於湯也,水之生於火也益信。(《馮氏錦囊》)
世人皆曰水剋火,而予獨曰水養火;世人皆曰金生水,而予獨曰水生金,世人皆曰土剋水,予獨於水中補土;世人皆曰木剋土,予獨升木以培土。○舉世皆曰木剋土,欲伐之。予意以為木藉土生,豈有反克之理?惟木鬱於下,故其根下克。蓋木氣者,乃生生之氣,始於東方。
盍不觀之為政者,首重農事,先祀芒神。芒神者,木氣也,春升之氣也,陽氣也,元氣也,胃氣也,同出而異名也。我知種樹,雨以潤之,風以散之,日以暄之,使得遂其發生長養之天耳。及其發達既久,生意已竭,又當斂其生氣,而歸於水土之中,以為來春發生之本,焉有伐之之理!東垣《脾胃論》,用升、柴以疏木氣,但未及雨潤風散,與夫歸根覆命之理。○混沌之初,一氣而已,何常有土?自天一生水,而水之凝處始為土。
白話文:
生克
所謂克制的作用,就像火勢旺盛,遇到水就能控制而功成;金子堅硬,經火煉就能成為精良器物;木材彎曲,經金器雕琢才能成為精美的材料;土地荒蕪,經木的生長就能呈現勃勃生機;水勢泛濫,經土的阻擋就能形成堤防。這些互相克制,實際上也是互相成就。五行的相生相剋中,還存在互相包含的關係,例如木中有水分,土中有泉水,金中有液體,火中也有水汽。用木頭鑽木取火,用金屬敲擊取火,用石頭撞擊也能取火。
只是水中的火,很多人不知道。油能生火,酒能生火,大雨能生雷,都是這個道理。木頭若非依賴土則無法生長,火若非依賴土則不能旺盛,金若非依賴土則不能生成,水若非依賴土則無法儲存。木生於水,植於土,得火則茂盛,經金則成器。金產於山石,生於土。經河沙淘洗,藏於水。草中含有水銀,木中含有蠟,都藏於其中。散漫的可以凝聚,柔軟的可以堅硬,都藉助火的力量。由此可見,五行之理相互交錯,變化無窮,但總體上離不開陰陽。
陰陽的作用,也離不開水火。
水生木,水多則木浮,必須有土來克制,水才能生木;木生火,木盛則自焚,必須有金來克制,木才能生火;火生土,火旺則土燥,必須有水來克制,火才能生土;土生金,土多則金埋,必須有木來克制,土才能生金;金生水,金寒則水冷,必須有火來克制,金才能生水。這就是生克制化的道理。
例如治療風寒用溫肺湯,這是金位以下,火氣承接;治療肝病用白芍,這是木位以下,金氣承接;治療脾病用柴胡、防風,這是土位以下,木氣承接;治療腎病用白朮,這是水位以下,土氣承接;治療心病用地黃,這是火位以下,水氣承接。所以不克則不生,五臟皆是如此。人們只知道克制我的是賊邪,卻不知道克制我的是配偶。
因為女子沒有丈夫就不能生育,五臟沒有克制也不能生長。比如水生木,但江湖河海中不見木生長,因為缺少土的克制。所以相生之道,人人都知道,相剋之理,卻很少有人了解。《經書》說:承接才能制約,制約才能生化。有志之士,應該仔細體會。
五行中水生木,為什麼說木是從土中生長的呢?凡是事物都有先天和後天,都有本末。水生木是先天的木,是木的根本;土生木是後天的木,是木的枝葉。
有形的火,被水克制;無形的火,被水滋養。但是取水要迎合月光,而不迎合月魄,這是為什麼呢?魄是陰,而月光借自太陽的光,是陽。水不是生於水,而是生於火,這是很明顯的。所以土蒸汽潤澤,皮膚溫暖出汗,釀酒溢出,煮飯冒氣,丹砂硫磺溶於湯中,這些都證明水生於火。
世人都說水克火,而我獨說水養火;世人都說金生水,而我獨說水生金;世人都說土克水,我卻在水中添加土;世人都說木克土,我卻用木來培育土。世人都說木克土,想砍伐它。我認為木依賴土而生,怎麼會有反過來克制的道理?只有木氣鬱結在下,所以它的根部會向下克制。蓋木氣,乃生生之氣,始於東方。
何不觀察為政者,首先重視農業,先祭祀芒神。芒神,就是木氣,春天上升之氣,陽氣,元氣,胃氣,名稱不同而本質相同。我知道種樹,用雨水滋潤,用風力吹拂,用陽光溫煦,讓它順利完成發芽、生長、成熟的天性。等到它發育完全,生機耗盡,又應該收斂其生機,歸於水土之中,作為來春發生的根本,怎麼會有砍伐它的道理!東垣《脾胃論》用升麻、柴胡疏通木氣,但還沒有涉及到雨露滋潤、風力吹拂,以及歸根復命的道理。混沌之初,只有一種氣,哪有什麼土?從太一生水,水的凝聚之處才形成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