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五·雜證匯參 (3)
卷五·雜證匯參 (3)
1. 濕
經義
傷於濕者,下先受之。○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。○故陽受風氣,陰受濕氣。○濕傷肉,風勝濕。○中盛藏滿,氣勝傷恐者,聲如從室中言,是中氣之濕也。○秋傷於濕,上逆而咳,發為痿厥。○因於濕,首如裹,濕熱不攘,大筋軟短,小筋弛長,軟短為拘,弛長為痿。○汗出見濕。
乃生痤痱。○濕勝則濡瀉。○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。○諸痙項強,皆屬於濕。○脾苦濕,急食苦以燥之。○濕淫於內,治以苦熱,佐以酸淡,以苦燥之,以淡泄之。(《素問》)
哲言
濕家之為病,一身盡疼,發熱,身色如熏黃也。○濕家,其人但頭汗出,背強,欲得被覆向火。若下之早則噦,或胸滿,小便不利。舌上如苔者,以丹田有熱,胸中有寒;渴欲得水,而不能飲,則口燥煩也。○濕家下之,額上汗出,微喘,小便利者死;若下利不止者亦死。○風濕相搏,一身盡疼痛,法當汗出而解。
白話文:
經義
傷於濕者,下先受之。 意思是,人體受到濕邪侵襲時,下半身首先會受到影響。
○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。 地上的濕氣會傷害人的皮膚、肌肉、筋脈。
○故陽受風氣,陰受濕氣。 陽氣易受風邪侵襲,陰氣易受濕邪侵襲。
○濕傷肉,風勝濕。 濕邪主要傷害肌肉,而風邪可以克制濕邪。
○中盛藏滿,氣勝傷恐者,聲如從室中言,是中氣之濕也。 如果人體內部積存過多,氣機不暢,容易害怕,並且說話聲音像從房間裡傳出來一樣,這是中氣受濕邪所致。
○秋傷於濕,上逆而咳,發為痿厥。 秋季如果受濕邪侵襲,容易出現向上逆行的咳嗽,甚至發展成痿厥。
○因於濕,首如裹,濕熱不攘,大筋軟短,小筋弛長,軟短為拘,弛長為痿。 因濕邪導致頭部感覺像被包裹一樣,濕熱之氣不散,就會導致大筋變得短而硬,小筋變得鬆弛而長,短而硬則為拘攣,鬆弛而長則為痿痺。
○汗出見濕。 乃生痤痱。 出汗後出現濕氣,容易長出痱子。
○濕勝則濡瀉。 濕邪過盛就會導致身體出現滑泄的症狀。
○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。 各種因濕邪引起的腫脹和滿悶,都屬於脾臟的病變。
○諸痙項強,皆屬於濕。 各種因濕邪引起的痙攣和頸項強直,也屬於濕邪的病變。
○脾苦濕,急食苦以燥之。○濕淫於內,治以苦熱,佐以酸淡,以苦燥之,以淡泄之。 脾臟最怕濕邪,因此應該用苦味藥物來燥濕;濕邪入侵體內,應該用苦熱藥物治療,輔以酸淡藥物,用苦味藥物來燥濕,用淡味藥物來利濕。
哲言
濕家之為病,一身盡疼,發熱,身色如熏黃也。 濕邪入侵人體,會導致全身疼痛、發熱,面色發黃,就像被熏黃一樣。
○濕家,其人但頭汗出,背強,欲得被覆向火。 濕邪入侵的人,只會頭部出汗,背部僵硬,想要蓋被子靠近火。
若下之早則噦,或胸滿,小便不利。舌上如苔者,以丹田有熱,胸中有寒;渴欲得水,而不能飲,則口燥煩也。 如果濕邪入侵得早,就會出現呃逆,胸部滿悶,小便不利。舌苔厚膩,說明丹田有熱,胸中有寒。口渴想要喝水,卻喝不下,說明口乾舌燥,煩躁不安。
○濕家下之,額上汗出,微喘,小便利者死;若下利不止者亦死。 濕邪入侵的人,如果治療時額頭出汗,呼吸微喘,小便通利,就會死亡;如果腹瀉不止,也會死亡。
○風濕相搏,一身盡疼痛,法當汗出而解。 風濕相搏,就會導致全身疼痛,治療方法應該讓患者出汗,才能解除病症。
值天陰雨不止,醫云此可發汗,汗之病不愈者,何也?蓋發其汗,汗大出者,但風氣去,濕氣在,是故不愈也。若治風濕者,發其汗,但微微似欲汗出者,風濕俱去也。(《金匱》)
有天之濕,雨、露、霧是也,天本乎氣,故先中表之營衛;有地之濕,水、泥是也,地本乎形,故先傷皮肉、筋骨、血脈;有飲食之濕,酒、飲、乳酪是也,胃為水穀之海,故傷於脾胃;有汗液之濕,汗液亦氣化也,止感於外;有人氣之濕,太陰濕土之所化也,乃動於中。(《證治準繩》)
《經》曰:傷於濕者,下先受之。言地濕之中人,先中其履地之足,然後漸及於上者也。曰:濕流關節。言地濕之中人,流入四肢百節,猶未入於臟腑者也。曰:陰受濕氣。言地濕之中人,已入於太陰脾土,未入於陽明胃土者也。曰:濕上甚為熱。此則下受之濕,襲入三陽,胸背頭面之間,從上焦之陽,而變為熱者也。
白話文:
天氣陰雨綿綿不斷,醫生說可以發汗,但發汗後病症不見好轉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大量出汗只能驅散風氣,濕氣仍然存在,所以病症無法痊癒。要治療風濕,應該微微發汗,感覺快要出汗的程度,這樣才能把風濕都趕走。
天上的濕氣,包括雨、露、霧,由於天屬於氣,所以會先影響人體表面的營衛;地上的濕氣,包括水、泥,由於地屬於形,所以會先傷害皮肉、筋骨、血脈;飲食中的濕氣,包括酒、飲、乳酪,由於胃是水穀的消化器官,所以會傷害脾胃;汗液的濕氣,屬於氣化後的產物,主要影響人體表面;人體本身的濕氣,是由太陰濕土轉化而來,主要影響人體內部。
《經書》說:受傷於濕氣,下半身最先受到影響。意思是說,在地濕環境中,人體最先受到影響的是接觸地面的雙腳,然後逐漸向上蔓延。又說:濕氣流入關節。意思是說,在地濕環境中,濕氣會流入四肢百節,尚未進入臟腑。又說:陰氣受濕氣。意思是說,在地濕環境中,濕氣已經侵入太陰脾土,尚未進入陽明胃土。又說:濕氣上行則會化熱。意思是說,下半身受到的濕氣,會侵入三陽,到達胸背頭面,從上焦陽氣轉化為熱。
濕至上甚而變熱,其證夏月為多。蓋夏月地之濕氣,上合於天之熱氣,日之暑氣,結為炎蒸。人身應之,頭面赤腫,瘡癤叢生,疫邪竅踞。其由來自非一日矣。○瘦人身中,以濕為寶,有濕則潤,無濕則燥。(喻嘉言)
濕為無住著之邪,必依附於物而後行。外感之濕,非附於風寒,不能中於表;內蘊之濕,非附於寒熱,不能肆於裡。(魏荔彤)
濕為土氣,火熱能生濕土,故夏熱則萬物濕潤,秋涼則萬物乾燥。濕病不自生,因熱怫鬱,不能宣行水道,故停滯而生也。況脾土脆弱之人,易於感冒。人只知風寒之威嚴,不知暑濕之炎烈,感人於冥冥之中也。濕證有二:濕熱證多,濕寒證少。當以脈證辨之:如脈滑數,小便赤澀,引飲,自汗,為濕熱證也;小便清白,大便瀉利,身疼無汗,為寒濕證也。(賈真孫)
白話文:
濕氣向上侵犯,嚴重時會轉變為熱,這種情況在夏季最為常見。因為夏季地上的濕氣向上蒸發,與天上的熱氣交匯,再加上太陽的暑氣,形成炎熱蒸騰的氣候。人體受到影響,就會出現頭面部紅腫、瘡癤叢生,疫病入侵的現象。這些病症的產生並非一朝一夕。
身體瘦弱的人,濕氣對他們來說是寶貴的,有濕氣才能滋潤,沒有濕氣就會乾燥。
濕氣是無依無靠的邪氣,必須依附於其他事物才能傳播。外感濕邪,必須依附於風寒才能侵入肌表;內蘊濕邪,必須依附於寒熱才能蔓延至內臟。
濕氣屬於土氣,火熱能生濕土,所以夏季炎熱時,萬物都顯得濕潤,秋季涼爽時,萬物則變得乾燥。濕病並非自然產生,而是由於熱氣鬱結,不能疏通水路,導致濕氣停滯而引起的。況且脾土虛弱的人更容易受到濕氣的影響。人們只知道風寒的威脅,卻不知道暑濕的厲害,暑濕在無形之中侵害人體。濕證分為兩種:濕熱證較多,濕寒證較少。應該根據脈象和症狀來辨別:如果脈象滑數,小便赤澀,口渴,自汗,就是濕熱證;如果小便清白,大便稀溏,身體疼痛無汗,就是寒濕證。
濕氣傷人,在上則頭重目黃,鼻塞聲重;在中則痞悶不舒;在下則足脛跗腫;在經絡則日晡發熱;在肌肉則腫滿如泥;在肢節則屈伸強硬;在隧道則重著不移;在皮膚則頑麻;在氣血則倦怠;在肺為喘滿咳嗽;在脾為痰涎腫脹;在肝為脅滿㿗疝;在腎為腰疼陰汗;入腑則泄瀉腸鳴,嘔吐淋濁;入臟則昏迷不省,直視鄭聲。(《證治匯補》)
補編
濕家病,身疼發熱,面黃而喘,頭痛鼻塞而煩,其脈大,自能飲食,腹中和無病。病在頭,中寒濕,故鼻塞,內藥鼻中則愈。○濕家身煩疼,可與麻黃加朮湯,發其汗為宜,慎不可以火攻之。○濕家一身盡疼,發熱,日晡所劇者,名曰風濕。此病傷於汗出當風,或久傷取冷所至也。
白話文:
濕氣入侵人體,若在上則頭昏沉、眼睛發黃、鼻子堵塞、聲音沉重;若在中則胸悶腹脹、難以舒展;若在下則腳踝腫脹;若在經絡則下午發熱;若在肌肉則腫脹硬實如泥;若在關節則屈伸困難、僵硬難動;若在關節腔則沉重難以移動;若在皮膚則麻木不仁;若在氣血則感到疲倦乏力;若在肺則喘息胸悶、咳嗽不止;若在脾則痰多、身體腫脹;若在肝則脅肋疼痛、疝氣;若在腎則腰部疼痛、冒冷汗;若進入腸胃則腹瀉、腸鳴、嘔吐、白帶異常;若進入臟腑則昏迷不醒、眼神呆滯、言語不清。
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。○風濕,脈浮身重,汗出惡風者,防己黃耆湯主之。○傷寒八、九日,風濕相搏,身體疼煩,不能自轉側,不嘔不渴,脈浮虛而澀者,桂枝附子湯主之。若大便堅,小便自利者,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。○風濕相搏,骨節疼煩,掣痛不得屈伸,近之則痛劇,汗出氣短,小便不利,惡風不欲去衣,身微腫者,甘草附子湯主之。(《金匱》)
白話文:
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合用。如果患有風濕,脈象浮而身體沉重,出汗畏風,可以用防己黃耆湯治療。如果傷寒發病八九天,風濕相搏,身體疼痛難忍,無法翻身,不嘔吐不口渴,脈象浮虛而澀,可以用桂枝附子湯治療。如果大便乾燥,小便自利,可以去桂枝加白朮湯治療。如果風濕相搏,骨節疼痛難忍,牽扯疼痛無法屈伸,靠近就痛得厲害,出汗氣短,小便不利,畏風不願脫衣服,身體略微浮腫,可以用甘草附子湯治療。
濕有自外感得者,坐臥卑濕,身受雨水也;有自內傷得者,生冷茶酒,縱恣無度,又脾虛胃虛,不能防制也。有傷風濕者,有傷熱濕者,有傷寒濕者,有傷暑濕者,有中濕喎邪不遂、舌強語澀、昏不知人,狀類中風者。濕在表在上宜發汗,在裡在下宜滲泄,裡虛者宜實脾,挾風者宜解肌,挾寒者宜溫散。(《醫方集解》)
濕病有外因、內因之不同,濕熱、寒濕之各別。外因之濕,有感天地之氣者,則雨露水土;有中陰濕之氣者,則臥地濕衣,多傷人皮肉筋脈者也。內因之濕,有由於飲食者,則酒酪炙爆;有由於停積者,則生冷瓜果,多傷人臟腑脾胃者也。
白話文:
濕氣的來源有外感和內傷之分。外感濕氣,可能是因為坐臥於潮濕環境,或身體淋雨所致;內傷濕氣,則可能是因過量食用生冷食物或酒,或脾胃虛弱,無法抵抗濕邪入侵所導致。濕病的表現也各有不同,例如傷風濕、傷熱濕、傷寒濕、傷暑濕等等,甚至有些患者會出現中濕喎邪不遂、舌強語澀、昏不知人的症狀,與中風相似。治療濕病需要根據濕邪的部位和性質而定,表在者宜發汗,裡在者宜滲泄,裡虛者宜補脾,挾風者宜解肌,挾寒者宜溫散。
其見證也,在肌表則為發熱,為惡寒,為自汗;在經絡則為痹重,為筋骨疼痛,為腰痛不能轉側,為四肢痿弱痠痛;在肌肉則為麻木胕腫,為黃疸,為按肉如泥;在臟腑則為嘔惡脹滿,為小水秘澀黃赤,為大便泄瀉,為後重㿗疝等證。然在外者為輕,在內者為重,及其甚也,則未有表濕而不連臟者、里濕而不連經者。
況濕從內生,多由氣血之虛,水不化氣,陰不從陽而然。即濕從外入,亦由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之故。若泥於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之旨,豈不犯虛虛之戒耶?夫濕從土化,分旺四季。故土近東南,則火土合氣,而濕以化熱,必脈滑數、小便赤、大便秘、引飲自汗者,方是熱證,治宜清利,如四苓散、大小分清飲、茵陳飲之類。
白話文:
濕氣入侵人體,在皮膚表面會表現為發熱、畏寒、自汗;在經絡則會造成肢體沉重、筋骨疼痛、腰痛難以翻身、四肢無力痠痛;在肌肉則會出現麻木、水腫、按壓像泥一樣軟;在臟腑則會引起嘔吐、腹脹、小便不暢、顏色發黃、大便稀薄、肛門墜脹、疝氣等症狀。濕邪在外較輕,在內較重,嚴重時,表面濕氣不侵犯臟腑、內部濕氣不影響經絡是不可能的。
而且濕氣多由氣血虛弱引起,水液不能化為氣,陰氣不依陽氣而運化,從而導致濕氣內生。即使濕氣從外界入侵,也是因為人體正氣虛弱,邪氣容易乘虛而入。如果只著眼於治療濕氣而不顧及利尿,就會犯下治療虛弱的錯誤。
濕氣來自土,在一年四季中都有不同的表現。因為土氣偏向東南,所以夏天火土相合,濕氣化為熱氣,會出現脈搏滑數、小便赤色、大便乾結、口渴而自汗的症狀,這屬於熱證,應該用清利濕熱的藥物治療,例如四苓散、大小分清飲、茵陳飲等。
土近西北,則水土合德,而濕以化寒,必脈細遲、小便清、大便泄、身痛無汗者,方是寒證,治宜溫燥,如五苓散、理中湯、金匱腎氣湯之類。大抵濕中有火,則濕熱熏蒸而停郁為熱;濕中無火,則濕氣不化而留聚為寒。且內濕之證,屬陰虛者,因濕生熱,則精血內耗而濕熱反羈留不動;屬陽虛者,因濕化寒,則真火內敗而寒濕更積蓄不消。
確知其為陰虛生濕也,須壯水補陰,則真水運行而邪濕必無所容;確知其為陽虛生濕也,須益火補陽,則陽氣流通陰濕不攻而自走。可見內傷、外感之證,皆由元氣虛弱,致濕邪內而發之,外而襲之。《經》曰:壯者氣行則已,怯者著而為病。
白話文:
如果一個人住的地方靠近西北,地氣偏寒,水土氣候不協調,容易導致體內寒濕。表現為脈搏細弱遲緩、小便清澈、大便稀溏、身體疼痛無汗,這就是寒證。治療方法應該溫燥散寒,例如五苓散、理中湯、腎氣湯等。總的來說,濕氣中若有熱,就會形成濕熱,導致身體郁熱;濕氣中若無熱,就會形成寒濕,導致身體寒涼。而內濕的症狀,如果是陰虛體質,則容易因濕生熱,導致精血消耗,濕熱停滯不散;如果是陽虛體質,則容易因濕化寒,導致陽氣不足,寒濕積聚難以消散。
若確診為陰虛生濕,就需要滋陰補腎,讓津液運行,濕邪無處藏身;若確診為陽虛生濕,就需要溫陽補氣,讓陽氣通暢,陰濕自然消散。由此可見,內傷或外感疾病,都是因為元氣不足,導致濕邪入侵而發病。就像《經》中所說:「體質強壯的人,氣血流通就能抵禦病邪,體質虛弱的人,病邪入侵就會生病。」
蓋脾元健運,則散精於肺而膚腠堅固,外濕無由而入;腎氣充實,則陰陽調和而升降有度,內濕何自而生?不然,徒知表汗、燥濕、利便之法,而不惜人元氣,將見腫脹、泄瀉之證變矣。(《會心錄》)
治天之濕,當同司天法,濕上甚而熱者,平以苦溫,佐以甘辛,以汗為效而止;治地之濕,當同在泉法,濕淫於內,治以苦熱,佐以酸淡,以苦燥之,以淡泄之;治飲食之濕,在中奪之,在上吐之,在下引而竭之;汗液之濕,同可天者治。惟人氣屬太陰脾土所化之濕,在氣交之分,與前四治有同有異。
何者?土兼四氣,寒、熱、溫、涼,升、降、浮、沉,備在其中。脾胃者,陰陽異位,更實更虛,更逆更從。是故陽盛則木勝,合為風濕;至陽盛則火勝,合為濕熱;陰盛則金勝,合為燥濕;至陰盛則水勝,合為寒濕。為兼四氣,故淫泆上、下、中、外,無處不到。大率在上則嘔吐、頭重、胸滿;在外則身體重腫;在下則足脛胕腫;在中則腹脹、中滿痞塞。當分上、下、中、外而治,隨其所兼寒、熱、溫、涼,以為佐使。
白話文:
脾臟功能健全,能將精氣散佈到肺臟,使皮膚毛孔堅固,外來的濕氣就無法侵入;腎氣充足,則陰陽調和,升降有序,內濕也無從產生。若只知道用發汗、燥濕、利尿的方法,而不珍惜人體元氣,就會出現水腫、腹瀉等症狀。
治療天上的濕氣,應該遵循司天法,如果濕氣上行且伴有熱症,則用苦溫藥物,佐以甘辛藥物,以發汗為主要治療方法;治療地上的濕氣,應該遵循在泉法,濕氣侵入體內,則用苦熱藥物,佐以酸淡藥物,以苦味燥濕,淡味泄濕;治療飲食引起的濕氣,則應在中焦奪之,在上焦吐之,在下焦引而竭之;汗液引起的濕氣,可以用治療天濕的方法。只有人體的濕氣,屬於太陰脾土所化,位於氣交之分,與前面四種濕氣的治療方法既相同又不同。
為什麼呢?因為脾土兼具四氣,寒、熱、溫、涼,升、降、浮、沉,都包含在其中。脾胃是陰陽異位之處,時而實時而虛,時而逆時而從。所以陽氣盛則木氣勝,合而為風濕;陽氣極盛則火氣勝,合而為濕熱;陰氣盛則金氣勝,合而為燥濕;陰氣極盛則水氣勝,合而為寒濕。因為兼具四氣,所以濕邪能侵犯上下左右,無處不到。一般來說,濕邪在上則會嘔吐、頭重、胸悶;濕邪在外則會身體腫脹;濕邪在下則會足脛腫脹;濕邪在中則會腹脹、胸滿痞塞。應該根據濕邪在上、下、中、外而治療,並根據其所兼寒、熱、溫、涼,選擇佐使藥物。
至若先因乘克,以致脾虛津積而成濕者,則先治其勝克之邪;或脾胃本虛而生濕者,則以補虛為主;或鬱熱而成濕者,則以清熱為要。或脾胃之濕,淫泆流於四臟、筋骨、皮肉、血脈之間者,所治之藥,各有所入,能入於此者,不能入於彼。且濕淫為病,《內經》所論疊出於各篇,《本草》治濕亦不一而見,丹溪止歸重蒼朮一味,豈理也哉!(《證治準繩》)
諸家論濕,但云濕流關節止耳,至濕上甚為熱之旨,從未言及。今悉論之:濕上甚為熱,《內經》豎一義云汗出如故而止,妙不容言。蓋濕上甚為熱,即所謂地氣上為云也;汗出如故,即所謂天氣下為雨也。天氣下為雨,而地氣之上升者,已解散不存矣。○濕上甚為熱,其人小便必不利。
白話文:
如果濕病是因脾胃失調,導致脾虛津液停滯而形成的,就要先治療導致失調的邪氣;如果是脾胃原本就虛弱而產生濕氣,則以補虛為主;如果是鬱熱化濕,則以清熱為要。如果脾胃的濕氣流竄到四臟、筋骨、皮肉、血脈,治療時就要根據不同的部位,選擇不同的藥物,有些藥物能進入某個部位,卻無法進入其他部位。濕邪為病,在《內經》中多有論述,《本草》中也有不同的治療濕病的方法,丹溪只強調蒼朮一味藥,難道合理嗎?
很多人論述濕病,只說濕氣流注關節,卻從未提及濕氣上盛而熱的道理。現在我將這部分內容全部闡述:濕氣上盛而熱,是《內經》中所說的「汗出如故而止」的道理,妙不可言。濕氣上盛而熱,就是所謂的「地氣上為云」;汗出如故,就是所謂的「天氣下為雨」。天氣下降為雨,而地氣上升,就已經散開不存在了。濕氣上盛而熱,患者的小便必然不暢。
蓋膀胱之氣化,先為濕熱所壅而不行,是以既上之濕,難於下趨。《經》又云: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。可見治上甚之濕熱,利其小便即為第一義矣。然有陽實、陽虛二候:陽實者,小便色赤而痛,利其小便,則上焦遏郁之陽氣通,其濕熱自從膀胱下注而出矣;陽虛者,小便色白,不時淋漓而多汗,一切利藥即不得施,若誤施之,即犯虛虛之戒,不可不辨。○《金匱》治上焦之濕,本《內經》濕上甚為熱之義,而分輕重二證。
《內經》原有上者下之之法,邪從下而上,必驅之使從下而出,一定之理也。其證輕者,但搐其黃水從清陽之鼻竅而出;則其重者,必驅其黃水從前、後二陰之竅而出,所可意會也。但下法之難,不推其所以不可汗之故,即不得其所以用下之權。仲景以其頭搖、口噤、背張,𠘧𠘧陽之欲亡,若更發其汗,重虛衛外之陽,惡寒必轉甚;若發汗已,其脈如蛇,真陽脫離,頃刻死矣。
白話文:
膀胱的气化功能受阻,首先是因为湿热阻滞,导致湿气上行,难以向下排出。《经》中也提到,治疗湿气却不利小便,并非正确的治疗方法。可见,治疗上焦的湿热,使其小便通畅是最重要的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阳实和阳虚两种情况需要分别对待:阳实者,小便颜色发红且疼痛,利其小便可以通畅上焦郁滞的阳气,湿热自然从膀胱向下排出;阳虚者,小便颜色发白,时常淋漓且多汗,一切利尿药都不能使用,如果误用,就会犯了虚虚之戒,不可不辨。○《金匮》治疗上焦湿气,源于《内经》中湿气上行则热之义,并根据症状的轻重分为两种情况。
《内经》原有上者下之的法则,邪气从下往上,就必须驱使它从下排出,这是不变的道理。症状轻者,只需引出黄水从清阳的鼻孔排出;症状重者,就必须驱使黄水从前后二阴的孔窍排出,这都是可以理解的。但下法难点在于,如果不明白汗法不可使用的原因,就无法掌握下法运用的时机。仲景认为头摇、口噤、背张,这是阳气将要离体的表现,如果再发汗,就会加重卫外阳气的虚损,恶寒症状必然加重;如果已经发汗,脉象如同蛇行,真阳离体,顷刻之间就会死亡。
由是推之,濕上甚為熱之重者,非用下法難以更生,而下法必以溫藥下之,庶幾濕去而陽不隨之俱去耳。○濕家不可發汗,以身本多汗,易至亡陽。濕溫之證,誤發其汗,名曰重暍,故為深戒。若久冒風涼,以水灌汗,抑鬱其陽者,不微汗之,病無從解。○陽氣素虛之人,至夏月必且益虛,陽氣不充於身,而陰濕得以據之,此而以治濕之常藥施之,其虛陽必隨濕而俱去,有死而已。故陽虛濕盛,舍助陽別無驅濕之法。
○在表之濕,有可汗者,用附子合桂枝驅之外出;在裡之濕,有可下者,用附子合細辛、大黃驅之下出;在中之濕,用附子合白朮溫中燥脾。(喻嘉言)
白話文:
因此推論,濕邪上升且伴隨熱邪嚴重的情況,如果不採取下法治療,很難恢復健康。但下法必須用溫性藥物來驅逐濕邪,才能避免陽氣隨濕邪一同耗散。濕邪盛行的人不宜發汗,因為體內原本就容易出汗,容易導致陽氣流失。濕溫證誤用發汗法,稱為重暍,需格外注意。若長期受風寒侵襲,用冷水灌汗,壓抑陽氣,就必須小心地發汗,否則病症難以解除。體質陽氣虛弱的人,到了夏天會更加虛弱,陽氣不足以抵禦體內,陰濕就會趁虛而入。如果用治療濕邪的常用藥物,虛弱的陽氣就會隨濕邪一起被耗散,甚至會危及生命。因此,對於陽氣虛弱、濕邪盛行的人,除了扶助陽氣,別無驅逐濕邪的辦法。
表面的濕邪,如果可以發汗,可用附子配桂枝驅逐出去;裡面的濕邪,如果可以下瀉,可用附子配細辛、大黃驅逐出去;中焦的濕邪,可用附子配白朮溫中燥脾。(喻嘉言)
濕為重濁有質之邪。從外受者,皆由地氣之升騰;從內生者,皆由脾陽之不運。雖雲霧露雨濕上先受之,地中潮濕下先受之,然霧露雨濕,亦必由地氣上升而致。若地氣不升,則天氣不降,皆成燥證矣,何濕之有?其傷人也,或從上,或從下,或遍體皆受,此論外感之濕邪著於肌軀者也。此未入於臟腑,治法宜於表散,但不可大汗耳。
若兼風者,微微散之;兼寒者,佐以溫藥;兼熱者,佐以清藥。此言外受之濕也。然水流濕,火就燥,有同氣相感之理。如飲食不節,脾家有濕,則外感肌軀之濕亦漸次入於臟腑矣。亦有濕從內生者,必膏粱酒醴過度,或嗜飲茶湯,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膩之物。總宜辨其體質陰陽,斯可以知寒熱虛實之治。
白話文:
濕氣是一種沉重、有形的病邪,從外界侵入人體,都是因為地氣上升造成的;從內部產生,則是因為脾臟陽氣運化失常。雖然我們常說霧、露、雨、濕氣先影響到上半身,而地上的潮濕先影響到下半身,但霧、露、雨、濕氣也必須由地氣上升才能形成。如果地氣不升,天氣就不降,就會變成乾燥的病症,哪會有濕氣呢?濕氣傷害人體,可能從上半身、下半身,或全身都受到影響,這是指外感濕邪附著在肌膚上的情況。這種情況還沒有進入臟腑,治療方法應該以表散為主,但不能出大汗。
如果同時伴隨風邪,就要微微散寒;如果伴隨寒邪,就要用溫熱藥物;如果伴隨熱邪,就要用清熱藥物。這是在講外感濕邪。但是水流向濕的地方,火就往乾燥的地方,這是一種同氣相感現象。就像飲食不節,脾臟有濕氣,外感肌膚的濕氣就會逐漸進入臟腑。也有一些濕氣是從內部產生的,可能是因為過度食用肥甘厚味、酒類,或嗜飲茶湯,或食用生冷瓜果、甜膩的食物。總之,要辨別患者的體質陰陽,才能知道寒熱虛實,對症施治。
若其人色蒼而瘦,肌肉堅結者,其體屬陽,外感濕邪,必易化熱;若內生之濕,多因膏粱酒醴,必患濕熱之證。若其人色白而肥,肌肉柔軟者,其體屬陰,外感濕邪,不易化熱;若內生之濕,多因茶湯生冷,必患寒濕之證。
若濕阻上焦者,用開肺氣,佐淡滲通膀胱,是即啟上閘,開支河,導水勢下行之理也;若脾陽不運,濕滯中焦者,用朮、樸、薑、半之屬溫運之,苓、澤、腹皮、滑石等滲泄之,亦猶低窪濕處,必得烈日曬之,或以燥土培之,或開溝渠以泄之耳。以苦辛寒治濕熱,以苦辛溫治寒濕,概以淡滲佐之,或加風藥,甘、酸、膩、濁,在所不用。總之腎陽充旺,脾土健運,自無寒濕;肺金清肅之氣下降,膀胱之氣化通調,自無濕熱。
白話文:
膚色蒼白瘦弱,肌肉緊實的人,體質偏陽,容易因外感濕邪而化熱;若體內生濕,多因飲食過於油膩、酒肉過多導致,容易出現濕熱症狀。膚色白皙肥胖,肌肉柔軟的人,體質偏陰,不易因外感濕邪而化熱;若體內生濕,多因常喝茶湯、飲食生冷導致,容易出現寒濕症狀。
濕邪阻礙上焦者,可用開肺氣、利尿滲濕的方法,如同開啟上游水閘,疏通河道,引導水勢向下流動;若脾陽不運,濕邪停滯中焦者,可用溫陽利濕藥物,如白朮、蒼朮、生薑、半夏等溫運脾陽,茯苓、澤瀉、白朮、滑石等滲泄濕氣,如同低窪積水處,需烈日曝曬,或以乾燥土壤覆蓋,或開挖溝渠排水。治療濕熱需用苦辛寒藥,治療寒濕需用苦辛溫藥,並搭配淡滲利濕藥,或加入風藥,甘、酸、膩、濁等藥物則不用。總之,腎陽充足、脾土健運,則無寒濕之患;肺氣清肅下降,膀胱氣化通調,則無濕熱之患。
若失治變幻,則有腫脹、黃疸、泄瀉、淋閉、痰飲等證,俱於各門參之可也。(《臨證指南》)
治濕病之裡,以利小水為第一義;治濕病之表,以取微汗為第一義。(魏荔彤)
治濕之法,理脾、清熱、利小便為主;風濕相搏,宜從表治。故曰:治濕不宜熱,不宜寒。風勝濕,燥勝濕,淡滲濕,三者盡之矣。○脾虛多中濕,脾本喜燥惡濕者也。惟脾土衰弱,失健運之堤防,濕氣停聚不化,使䐜脹四肢,漬透皮肉,喘滿上逆,昏不知人。故治濕不知理脾,非其治也。
○濕勝化熱者,不可以熱治而用寒藥,使濕愈重;熱勝蒸濕者,不可以濕治而用燥藥,使熱愈甚。然則初受濕者,當以利水為要,使濕不致成熱也;久而濕化為熱者,當以清熱為要,使熱不致蒸濕也。(《證治匯補》)
白話文:
如果治療失誤,病情變化,就會出現腫脹、黃疸、腹瀉、尿閉、痰飲等症狀,這些症狀都需要參考其他相關章節來治療。
治療濕病的內在,以利尿為首要目標;治療濕病的外在,以微微出汗為首要目標。
治療濕病的方法,主要以健脾、清熱、利尿為主;風濕相互影響,宜從表面治療。因此說:治療濕病不能用熱,也不能用寒。風能勝濕,燥能勝濕,淡能滲濕,三者都能治療濕病。
脾虛容易導致濕氣入侵,脾臟本性喜燥惡濕。然而,如果脾土虛弱,失去健運的防禦,濕氣就會停留在體內無法化解,導致身體腫脹,四肢沉重,濕氣浸透皮肉,呼吸困難,神志昏迷。因此治療濕病不了解健脾的重要性,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
濕氣過盛化為熱者,不能用熱性藥物治療,否則濕氣會更重;熱氣過盛蒸發濕氣者,不能用燥性藥物治療,否則熱氣會更盛。因此,初期受到濕氣入侵時,應該以利水為主,避免濕氣轉化為熱;濕氣長期積聚化為熱時,應該以清熱為主,避免熱氣蒸發濕氣。
又有濕熱而挾陰虛者,在膏粱輩每多患此。大抵體肥痰盛之人,則外盛中空;加以陰虛,則上實下虛,而治法與尋常濕熱迥殊。若用風藥勝濕,則虛火易於僭上;若用淡滲利水,則陰津易於脫亡;專於燥濕,必致真陰耗竭;純於滋陰,反助痰濕上壅。務使潤燥合宜,剛柔協濟,始克有賴,如清躁湯、虎潛丸等方,皆為合劑。(張路玉)
治濕之法,古人云:宜理脾、清熱、利小便為上。故曰: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。此固然矣。然濕熱之證,多宜清利,寒濕之證,不宜清利,何也?蓋凡濕兼寒者,未有不由陽氣之虛,而利多傷氣,則陽氣更虛,能無害乎?但微寒微虛者,即溫而利之,自無不可;若大寒大虛者,則必不宜利。此寒濕之證,有所當忌者也。
白話文:
有些人體內有濕熱,同時又伴隨著陰虛,這在經常吃山珍海味的人身上比較常見。一般來說,體型肥胖、痰多的人,外表看似充實,內裡卻是空虛;再加上陰虛,就會出現上半身實,下半身虛的情況,治療方法跟一般的濕熱症狀就完全不同了。如果用風寒類的藥物來祛除濕氣,很容易導致虛火上炎;如果用淡滲利水的藥物,則容易造成陰津流失;單純以燥濕的方法,會耗竭真陰;單純滋陰,反而會助長痰濕上涌。因此,一定要潤燥得當,剛柔並濟,才能真正治癒。像是清燥湯、虎潛丸等方劑,都是結合了多種藥物,才能達到最佳效果。
治療濕氣的方法,古人說過:調理脾胃、清熱解毒、利尿排濕才是最好的方法。所以說,治療濕氣而不利尿排濕,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。但濕熱症狀,多半要清利;寒濕症狀,則不適合清利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凡是濕氣伴隨寒氣的,都是因為陽氣虛弱所致。而利尿排濕的方法容易傷氣,就會導致陽氣更加虛弱,當然會有害處。不過,如果只是輕微的寒氣和虛弱,用溫和的利尿方法還是可以的;如果寒氣和虛弱都很嚴重,就絕對不能利尿排濕了。這就是寒濕症狀需要注意的地方。
再有濕熱之證,亦有忌利者,以濕熱傷陰者也。陰氣既傷,而複利之,則邪熱未清,而精血已耗。如汗多而渴、熱燥而煩、小水乾赤、中氣不足、溲便如膏之類,切勿利之,以致重損津液,害必甚矣。故凡治陽虛者,只宜補陽,陽勝則燥,而陰濕自退;陰虛者,只宜壯水,真水既行,則邪濕自無所容矣。此陰陽二證,俱有不宜利者,不可不察。
(張景岳)
凡風藥可以勝濕,泄小便可以引濕,通大便可以逐濕,吐痰涎可以祛濕。濕而有熱,苦寒之劑燥之;濕而有寒,辛熱之劑除之。(李時珍)
濕在上,宜防風,風能勝濕,猶濕衣懸透風處則易干也;濕在中,宜蒼朮,猶地上有濕,灰多則滲干也;濕在下,宜利小便,猶欲地干,必開水溝也;濕在周身,宜烏藥、羌活等;濕在兩臂,宜桑條、威靈仙等;濕在兩股,宜牛膝、防己、萆薢等。分其部位而治之,何患不效?(沈金鰲)
白話文:
如果患者有濕熱證,也要注意不能亂用利水藥,因為濕熱會傷陰,陰氣受損後再使用利水藥,會導致邪熱未清,精血卻已經耗損。比如患者出現汗多口渴、熱燥煩躁、小便量少顏色深、中氣不足、大便稀溏像膏狀等症狀,就絕對不能使用利水藥,否則會加重津液損耗,後果嚴重。因此,治療陽虛患者,只要補陽即可,陽氣充足則會乾燥,濕氣自然退散;治療陰虛患者,只要滋陰即可,真水充足,邪濕自然無處藏身。這兩種情況都需要注意,不能亂用利水藥。
風藥可以驅散濕氣,利尿可以引導濕氣排出,通便可以驅逐濕氣,吐痰涎可以祛除濕氣。如果濕氣伴有熱證,可以使用苦寒藥物來乾燥;如果濕氣伴有寒證,可以使用辛熱藥物來驅除。
濕氣在上半身,可以使用防風,因為風能勝濕,就像濕衣服放在通風的地方容易乾燥一樣;濕氣在中焦,可以使用蒼朮,因為蒼朮可以吸濕,就像地上有濕氣,撒上灰燼就會吸干一樣;濕氣在下半身,可以使用利尿藥,因為利尿可以排除濕氣,就像要讓土地乾燥,就必須開挖排水溝一樣;濕氣遍布全身,可以使用烏藥、羌活等藥物;濕氣在雙臂,可以使用桑條、威靈仙等藥物;濕氣在雙腿,可以使用牛膝、防己、萆薢等藥物。針對不同的部位用藥,何愁不奏效呢?
脾弱濕傷者,二陳、平胃之類主之;濕盛濡泄者,五苓、六一之類主之;水腫發黃者,五皮、茵陳之類主之。若濕流關節,則非前藥所宜,無竅不入,惟風為能。故凡關節之病,非風藥不能到也。(吳鶴皋)
脈候
脈浮而緩、濡而小者,皆外濕;沉而緩、細而微者,皆內濕。又遲緩為寒濕,洪緩為濕熱,弦緩為風濕。(《證治匯補》)
白話文:
脾臟虛弱導致濕氣入侵的人,可以用二陳湯、平胃散等藥物治療;濕氣過盛導致身體水腫的人,可以用五苓散、六一散等藥物治療;水腫且皮膚發黃的人,可以用五皮湯、茵陳蒿湯等藥物治療。如果濕氣侵襲關節,這些藥物就不適合了,因為濕氣無孔不入,只有風能驅散它,所以治療關節疾病必須使用祛風藥物。
脈象浮而緩、濡而小,都是外濕的表現;脈象沉而緩、細而微,都是內濕的表現。此外,脈象遲緩是寒濕,洪緩是濕熱,弦緩是風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