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七·雜證匯參 (29)
卷七·雜證匯參 (29)
1. 呃
經義
胃為氣逆,為噦,為恐。○病深者,其聲噦。○若有七診之病,其脈候亦敗者死矣,必發噦噫。(《素問》)
帝曰:人之噦者,何氣使然?岐伯曰:谷入於胃,胃氣上注於肺。今有故寒氣,與新穀氣,俱還入胃,新故相亂,真邪相攻,氣並相逆,復出於胃,故為噦。○噦,以草刺鼻,令嚏而已;無息而疾迎引之,立已;大驚之,亦可已。(《靈樞》)
哲言
乾嘔即噦之微,噦即乾嘔之甚。嘔聲輕小而短,噦聲重大而長。嘔為輕,噦為重。(《溯洄集》)
呃在中焦,穀氣不運,其聲短小,得食即發。呃在下焦,真氣不足,其聲長大,不食亦然。(《醫方集解》)
噦者,呃逆也,非咳逆也。咳逆者,咳嗽之甚者也,非呃逆也。乾嘔者,無物之吐,即嘔也,非噦也。噫者,飽食之息,即噯氣也,非咳逆也。○呃由氣逆,氣逆於下,則直衝於上,無氣則無呃,無陽亦無呃,此病呃之源,所以必由於氣也。欲得其象,不見雨中之雷,水中之浡乎?夫陽為陰蔽,所以為雷而轟轟不已者,此火為雷之本,火即氣也。氣為水覆,所以為浡而汩汩不已者,此氣為浡之本,氣即陽也。
然病在氣分,本非一端,而呃之大要,亦惟三者而已:一曰寒呃,二曰熱呃,三曰虛脫之呃。寒呃可溫可散,寒去則氣自舒;熱呃可降可清,火靜而氣自平;惟虛脫之呃,則誠危矣。○凡呃雖由氣逆,然有兼寒者,有兼熱者,有因食滯而逆者,有因氣滯而逆者,有因中氣虛而逆者,有因陰氣竭而逆者,但察其因而治其氣,自無不愈。若輕易之呃,或偶然之呃,氣順則已,本不必治。
惟屢呃為患及呃之甚者,必其氣有大逆,或脾腎元氣大有虧竭而然。然實呃不難治,而惟元氣敗竭者,乃最危之候也。(張景岳)
《經》云:木敷者,其葉發;病深者,其聲噦。有此二者,毒藥不及,短針無取。觀之呃證,誠非細故,如氣逆,及陽明腑實而呃者,疏之通之則止,為患尚輕。倘病重,腎氣衰敗而呃者,大非所宜。胃呃短而促;腎呃緩而遲,以此分別甚明。景岳云:逆氣象陽如雷,為陰蔽而轟轟然。足見治呃,又非可純用熱藥耳。(《見聞錄》)
《經》云,噦,以草刺鼻,令嚏而已;無息而疾迎引之,立已;大驚之,亦可已。詳此三者,正治呃逆之妙法。今人用紙捻刺鼻取嚏,則呃逆立止。或閉口鼻氣,使之無息,亦立已。或作冤盜賊大驚之,亦可已。此以噦為呃逆,正得《經》旨。謂之噦者,呃聲之重也。謂之呃者,噦聲之輕也。
皆因病聲之輕重而名之也。呃聲頻密相連者為實,可治。若半時呃一聲者為虛,難治。呃至八九聲,氣不回者;呃逆小便秘澀或腹滿者;脈見沉微散者;瀉痢後呃逆;及傷寒結胸發黃而呃逆者,俱難治。(婁全善)
白話文:
[呃]
醫理
胃氣上逆會導致呃逆、噁心、恐懼等症狀。病情嚴重的人,呃逆的聲音會比較大。如果出現七種危重病症,脈象也呈現敗壞的跡象,那麼就會出現呃逆、打嗝等症狀,這就非常危險了。
黃帝問:人發生呃逆,是什麼氣引起的呢?岐伯回答說:食物進入胃裡,胃氣會向上傳輸到肺。如果身體有舊的寒氣,加上新吃進的食物的氣,一起回到胃裡,新舊之氣相互混亂,正氣和邪氣相互攻擊,導致氣逆,又從胃往上衝,就形成了呃逆。治療呃逆,可以用草刺激鼻孔,使人打噴嚏就好了。或者屏住呼吸,快速地引導氣往下降,也能立即停止。或者受到驚嚇也能停止。
哲理
乾嘔是輕微的呃逆,呃逆是嚴重的乾嘔。嘔吐的聲音輕小而短促,呃逆的聲音沉重而長。嘔吐比較輕,呃逆比較重。
呃逆發生在中焦,是因為食物的氣機無法順利運轉,聲音短小,吃東西後容易發生。呃逆發生在下焦,是因為真氣不足,聲音長大,不吃東西也會發生。
呃逆就是指呃逆,不是咳嗽。咳嗽嚴重時稱為咳逆,但不是呃逆。乾嘔是指沒有東西吐出來的嘔吐,和呃逆不同。噫氣是指吃飽後打嗝,也和呃逆不同。呃逆是由於氣逆,氣向下逆行,就會向上衝。沒有氣就沒有呃逆,沒有陽氣也沒有呃逆。這說明呃逆的根源在於氣。想要了解呃逆的樣子,就像雨中的雷,水中的氣泡一樣。陽氣被陰氣遮蔽,所以會像打雷一樣轟鳴,火是雷的根本,火就是氣。氣被水覆蓋,所以會像氣泡一樣不斷冒出,氣是氣泡的根本,氣就是陽。
然而病在氣分,原因有很多種,而呃逆的主要原因只有三種:一是寒呃,二是熱呃,三是虛脫呃。寒呃可以用溫熱藥物來散寒,寒氣散去,氣機自然順暢。熱呃可以用清涼藥物來降火,火氣平息,氣機自然平和。只有虛脫引起的呃逆,才是最危險的。總之,呃逆雖然是由於氣逆引起的,但有的是兼有寒氣,有的是兼有熱氣,有的是因為食物積滯導致氣逆,有的是因為氣機不暢導致氣逆,有的是因為中氣虛弱導致氣逆,有的是因為陰氣衰竭導致氣逆。只要仔細觀察病因,調理氣機,自然能夠治癒。如果只是輕微的呃逆,或者偶爾發生的呃逆,只要氣機順暢就會停止,不需要特別治療。
只有反覆發作的呃逆,或者很嚴重的呃逆,一定是氣機有大的逆亂,或者脾腎元氣極度虧虛才會這樣。實際上,實證的呃逆並不難治療,只有元氣敗竭引起的呃逆才是最危險的。
醫書上說:樹木生長茂盛,才會長出葉子;病情嚴重,聲音會變得像呃逆一樣。出現這兩種情況,說明病情非常危險,即使使用毒藥也無濟於事,用短針灸也沒用。由此可見,呃逆這種病並不是小問題。如果是氣機逆亂,或者陽明腑氣壅實引起的呃逆,疏通一下氣機就會停止,病情還比較輕。如果病情嚴重,腎氣衰敗引起的呃逆,就非常不妙。胃的呃逆聲音短促,腎的呃逆聲音緩慢而遲滯,用這個可以明顯區分。張景岳說:逆氣像陽氣一樣,被陰氣遮蔽而轟鳴不已。可見治療呃逆,不能只使用熱性藥物。
醫書上說,治療呃逆可以用草刺激鼻孔,讓人打噴嚏;或者屏住呼吸,快速地引導氣往下走,就能立即停止;或者讓人受到驚嚇也能停止。這三種方法,都是治療呃逆的妙法。現在人用紙捻刺激鼻孔,讓人打噴嚏,呃逆馬上就會停止。或者閉住口鼻,讓人屏住呼吸,也能馬上停止。或者讓人假裝遇到冤家盜賊,使人受到驚嚇,也能停止。這說明把“噦”當成呃逆來治療,正是符合醫書的宗旨。所謂的“噦”,是指呃逆聲音比較重;所謂的“呃”,是指呃逆聲音比較輕。
這些都是因為疾病聲音輕重而命名的。呃逆的聲音頻繁連續,屬於實證,可以治療。如果半個小時才呃逆一聲,屬於虛證,難以治療。如果呃逆八九聲,氣還沒有順過來,或者呃逆時小便不暢、腹脹,或者脈象沉微散亂,或者腹瀉後出現呃逆,或者傷寒出現結胸發黃而出現呃逆,這些都比較難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