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述》~ 卷七·雜證匯參 (19)
卷七·雜證匯參 (19)
1. 噎隔反胃
項君曰:羊叔子豈是鴆人,吾當服華仲藥耳。余亦欣然與飲,竟獲全安。○王子久,患噎隔,諸開關法,無隙可乘。予用雪梨一枚,剖作四稜,納入巴豆十二粒,皮紙封裹,外加泥團煨紅,取起剔去巴豆,將梨搗汁與飲,少頃即便走氣,上下寬舒,隨以八仙糕粉數分,和米飲與之,漸漸氣回。再與迴天飲一服,徐又少與糕粉米飲,兩日後,令啜稀粥,調理三月而痊。
○劉梅溪,始患消渴,服地黃湯頗效;久而噎塞,改用開鬱之劑,二證齊甚。吐皆飲食宿物帶痰涎而出,飢渴之極,毫不能下,小便點滴成膏,糞如羊矢,六脈全無,意謂消噎合併,當水源涸絕,何以痰涎宿穢,吐出愈多?此必心脾之郁未能暢達耳。以歸脾湯去白朮、木香,加茱萸、黃連、二冬、菖蒲,一服吐止脈出。
易以迴天飲,二十服而瘳。(程華仲)
張文仲,患反胃,每食羹粥諸物,須臾吐出,御醫不能療,疲睏欲絕。忽一衛士云:驢溺極驗。遂服二合,止吐一半;再服,食粥便定。次日奏知宮中,五六人患此證者,服之俱瘥。此物稍有毒,服時不可過多,須熱飲之,病深者七日效。(《本事方》)
朱彥真,病酒隔,嘔逆不食,每日惟飲熱酒一、二觥,少頃即作酸嘔出,膈間大痛,雜治經年不效。良由平昔好飲熱酒所致。此即丹溪所謂好飲熱酒,死血留於胃口之候。授以人參散,方用人參一兩,煎成加麝香半分,冰片三釐,三劑便能進食。蓋冰麝善散胃口之痰與瘀血耳。
改服柏子仁湯,半月而安。二方出自云岐,人多未識。○秦伯源,噎隔嘔逆,形神枯槁,情志鬱抑。門人鄒恆友,令用啄木鳥入麝香熬膏,時嗅其氣,以通其結;內服逍遙散加香、砂,以散其鬱,數劑患除。陳君用噎隔,亦用此法治愈。又一農人患噎隔,嘔涎如赤豆水,此屬血瘀於內,方用桂苓飲加當歸、桃仁、丹皮、牛膝,用黑糖䗪蟲漿調服,下溏黑如汙泥。蓋農人努力受傷,血鬱於內,但攻其積血,嘔逆自已。
(《張氏醫通》)
附方
啟隔散,通治噎隔開關之劑,屢效。沙參、丹參、茯苓、川貝母、杵頭糠、鬱金、砂仁殼、荷葉蒂。
治隔氣開關方,用荔枝一個去核,蜒蝣一條,將冰片數釐,糝蜒蝣上,仍將荔枝肉包好,放在殼內,用線扎定。令病人含在口中,有冷涎水滲出,徐徐嚥下;時許蜒化,連殼吐去。服一次可進飲食,勿使病者知,恐嫌穢也。
又方,此證由於腸枯血燥,故糞如羊矢者不治。此方生血潤腸最妙。牛乳、羊乳、人乳。不拘分量,可以常服。
元霜,用黑鉛一斤,烊成薄餅,中穿一孔,以繩系之。將醋半甕,以鉛餅懸甕中,離醋寸許,甕口用皮紙箬子札緊,磚石壓之,放陰處。數日取起,餅上有霜拭下。每鉛一斤,取霜二兩。治噎隔每服五分,白湯送下。治痰火咳嗽,每服三分。
白話文:
項先生說:「羊叔子難道是會用毒藥害人的人嗎?我應該服用程華仲先生的藥。」我也很高興地和他一起服藥,結果完全康復。
王先生很久以前就患有噎隔,用各種開關方法都無法見效。我用雪梨一個,切成四瓣,放入巴豆十二粒,用皮紙包好,外面再用泥團裹住煨紅,取出後剔除巴豆,將梨搗汁給他喝,一會兒就順暢通氣,上下都感到寬鬆舒適,接著給他吃幾分八仙糕粉,用米湯調和,慢慢氣息恢復。再給他服用一劑迴天飲,之後又慢慢地給他吃一些糕粉米湯,兩天後,讓他喝稀粥,調理三個月就痊癒了。
劉梅溪,起初患有消渴症,服用地黃湯效果不錯;後來又出現噎塞,改用開鬱的藥物,結果兩種病都加重了。吐出來的都是食物殘渣和帶有痰涎的穢物,飢渴到極點,卻一點東西都吃不下去,小便點滴成膏狀,大便像羊糞,六脈全無,我認為這是消渴和噎塞合併,應該是水源枯竭,為什麼吐出來的痰涎污穢反而更多呢?這一定是心脾的鬱結沒有暢通的緣故。我用歸脾湯去掉白朮、木香,加入吳茱萸、黃連、麥冬、天冬、菖蒲,一服藥後停止嘔吐,脈象也出現了。
改用迴天飲,服用二十劑就痊癒了。(程華仲)
張文仲,患有反胃,每次吃粥等食物,很快就會吐出來,御醫都治不好,疲憊困頓到快要不行。忽然有一位侍衛說:「驢尿很有效。」於是服用二合,嘔吐止住了一半;再服用,吃粥就正常了。第二天稟告給宮中,有五六個患這種病的人,服用後都痊癒了。這種東西稍微有點毒性,服用時不可以過量,一定要熱飲,病重的人七天見效。(《本事方》)
朱彥真,患有因喝酒引起的噎隔,嘔吐不吃東西,每天只能喝一兩杯熱酒,不久就吐出酸水,胸膈之間疼痛劇烈,用各種方法治療多年都沒有效果。這完全是由於平時喜歡喝熱酒造成的。這就是丹溪所說的「好飲熱酒,死血留在胃口」的情況。我給他開了人參散,方子用人參一兩,煎好後加入麝香半分,冰片三釐,服用了三劑就能夠進食了。因為冰片和麝香善於散開胃口的痰和瘀血。
改服柏子仁湯,半個月就康復了。這兩個方子出自云岐,很多人都不認識。秦伯源,患有噎隔嘔逆,形體消瘦,精神萎靡,情緒抑鬱。他的學生鄒恆友,讓他用啄木鳥加入麝香熬成膏,時常聞其氣味,以疏通他的鬱結;內服逍遙散加入木香、砂仁,以疏散他的鬱悶,幾劑藥就痊癒了。陳君也患有噎隔,也是用這個方法治好的。還有一個農民患有噎隔,嘔吐的痰涎像赤豆水,這是因為血瘀在體內,我開的方子用桂苓飲加入當歸、桃仁、丹皮、牛膝,用黑糖和土鱉蟲漿調和服用,排出像污泥一樣的稀黑大便。因為農民是勞動受傷,血鬱在體內,只要攻散積血,嘔逆自然會停止。
(《張氏醫通》)
附方
啟隔散,是治療各種噎隔開關的藥方,屢次見效。藥材有沙參、丹參、茯苓、川貝母、杵頭糠、鬱金、砂仁殼、荷葉蒂。
治療噎膈開關的方子,用荔枝一個去核,活的蜒蝣一條,將冰片數釐,灑在蜒蝣上,然後用荔枝肉包好,放回殼內,用線紮緊。讓病人含在口中,有涼的涎水滲出,慢慢嚥下;過一段時間蜒蝣會化掉,連同殼吐掉。服用一次就可以進食,不要讓病人知道,怕他嫌髒。
還有一個方子,這種病是由於腸道枯燥、血虛導致,所以大便像羊糞的無法治癒。這個方子生血潤腸效果最好。使用牛奶、羊奶、人奶。不拘分量,可以經常服用。
元霜,用黑鉛一斤,熔成薄餅狀,中間鑽一個孔,用繩子繫住。準備半甕醋,將鉛餅懸掛在甕中,離醋一寸左右,甕口用皮紙或箬葉紮緊,用磚石壓住,放在陰涼處。幾天後取出,餅上有霜狀物,擦下來。每斤鉛取霜二兩。治療噎隔每次服用五分,用白開水送服。治療痰火咳嗽,每次服用三分。